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性质

合集下载

实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实验

实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实验

实验八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粒子的原理;2、了解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机理;二、实验原理溶胶-凝胶法Sol-Gel法是指无机物或金属醇盐经过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再经热处理而成的氧化物或其它化合物固体的方法;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纳米粒子是通过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和缩聚反应来实现的,其分步水解方程式为:TiORn+H2OTiOHORn-1+ROHTiOHORn-1+H2OTiOH2ORn-2+ROH……反应持续进行,直到生成TiOHn.缩聚反应:—Ti—OH+HO—Ti——Ti—O—Ti+H2O—Ti—OR+HO—Ti——Ti—O—Ti+ROH最后获得氧化物的结构和形态依赖于水解与缩聚反应的相对反应程度,当金属-氧桥-聚合物达到一定宏观尺寸时,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溶胶失去流动性,即凝胶形成;三、原料及设备仪器1、原料:钛酸正四丁脂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冰醋酸分析纯、盐酸分析纯、蒸馏水2、设备仪器:电磁搅拌器、恒温干燥箱、高温炉四、实验步骤以钛酸正丁酯TiOC4H94为前驱物,无水乙醇C2H5OH为溶剂,冰醋酸CH3COOH为螯合剂,从而控制钛酸正丁酯均匀水解,减小水解产物的团聚,得到颗粒细小且均匀的二氧化钛溶胶;1、室温下量取10mL钛酸丁酯,缓慢滴入到35mL无水乙醇中,用磁力搅拌器强力搅拌10min,混合均匀,形成黄色澄清溶液A;2、将2mL冰醋酸和10mL蒸馏水加到另35mL无水乙醇中,剧烈搅拌,得到溶液B,滴入2-3滴盐酸,调节pH值使pH=3;3、室温水浴下,在剧烈搅拌下将溶液A缓慢滴入溶液B中;4、滴加完毕后得浅黄色溶液,40℃水浴搅拌加热,约1h后得到白色凝胶倾斜烧瓶凝胶不流动;5、置于80℃下烘干,大约20h,得黄色晶体,研磨,得到淡黄色粉末;6、在600℃下热处理2h,得到二氧化钛纯白色粉体;五、思考题1、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有哪些优点2、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有哪些用途六、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按照学校统一模板书写,包括下列内容:1、实验名称、目的和实验步骤;2、解答思考题;。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化学实验报告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08应用化学姓名:章翔宇潘婷袁成钱勇2010年6月25号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质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及相关操作;理解二氧化钛吸附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2、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2.1 需要的仪器恒压漏斗、茄行烧瓶、量筒、移液管、铁架台、磁力搅拌、磁子、冷凝管、温度计、烘箱、研钵2.2 需要的试剂钛酸丁酯异丙醇浓硝酸蒸馏水2.3 实验步骤1.50ml钛酸丁酯溶16ml的异丙醇中,摇匀(在恒压漏斗中进行)得到溶液A2.取200ml 的蒸馏水,加入0.32 ml 的浓硝酸,摇匀(在茄行烧瓶中进行),得到溶液B3.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进行磁力搅拌,将溶液A 逐滴滴加至溶液B中,使两溶液缓慢接触,并进行水解反应,得到溶液C溶液C室温回流,记载下当时的室温4.回流分若干天进行,保证回流时间不少于48小时,得到溶液D5.蒸干方式:将溶液D进行水浴加热85度并不断搅拌将水分蒸发干,得E6.将E放入烘箱100烘干7.研磨至粉末状;2.4 实验结果1、回流分4天进行,总计回流时间50小时,室温为15℃。

2、经研磨,得到白色细粉末状固体。

称量得二氧化钛质量为11.233g,理论产量不小于11.785g,损失为产品转移过程中损失。

3、纳米二氧化钛性质实验3.1 二氧化钛吸附试验1、仪器:烧杯(500mL),容量瓶(1000mL),样品瓶(6个),电子天平,磨口瓶,超声波清洗机,玻璃注射器,过滤器,分光光度计2、试剂:二氧化钛粉末,染料X-3B(分子量615),蒸馏水3、实验步骤:1、用电子天平称取60mg染料,配成1000mL的60mg/L溶液(避光保存)。

2、将烧杯润洗后,倒入100ml染料溶液,再倒入称量好的50mg的二氧化钛粉末。

静置后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70℃超声40分钟,注意避光)。

剩余原液取样保存编号。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

这纳米二氧化钛啊,可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先说说制备方法吧。

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叫溶胶-凝胶法,就好像是在变魔术一样,把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经过一系列反应,嘿,就变出纳米二氧化钛啦!还有水热法,就像是给材料们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它们就变成纳米二氧化钛啦,是不是很有意思?另外还有气相沉积法,听着就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吧,就像是在空中搭建起纳米二氧化钛的小房子。

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呢!溶胶-凝胶法操作相对简单,就像做一道家常菜,大家都能试试。

水热法呢,能得到比较纯净的产物,就像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宝贝。

气相沉积法呢,能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二氧化钛,那可真是精益求精啊!那纳米二氧化钛有啥优点呢?哎呀呀,那可多了去了。

它的光催化性能特别好,就像是一个超级清洁工,能把好多污染物都给清理掉。

而且它还很稳定,就像一个坚强的战士,不容易被打败。

它的抗菌性能也不错哦,能把那些坏细菌都赶跑,守护我们的健康。

但是,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啦!比如说它的成本有时候会有点高,这就像是买一件特别贵的衣服,让人有点心疼钱包呢。

还有啊,在制备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出现一些团聚的现象,这就好像是一群人挤在一起,不太好分开啦。

不过,咱可不能因为这些小缺点就忽视了它的大优点呀!纳米二氧化钛在环保、医疗、化工等好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呢。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纳米二氧化钛,我们的生活得失去多少便利呀!所以说呀,我们要正确看待纳米二氧化钛,既要看到它的优点,好好利用它,也要注意它的缺点,想办法去克服。

让我们一起和纳米二氧化钛做好朋友,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吧!这就是我对纳米二氧化钛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研究进展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质,近年来备受。

本文将概述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并探讨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液相合成和物理气相沉积等。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是通过引入气态反应剂,使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从而生成纳米材料。

液相合成法是将钛源、氧源和碳源等混合在溶剂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合成出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物理气相沉积法则是将钛源和氧源在高温下蒸发,然后在低温区快速冷凝,生成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光学性能。

物理性能方面,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透光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等。

化学性能方面,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酸碱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在广泛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

光学性能方面,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宽广的可见光透过范围和良好的紫外线屏蔽性能。

由于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其在众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光催化领域,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可以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和杀菌消毒。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可以作为透明电极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在涂料领域,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效能涂料,提高涂料的防晒、耐污和耐候性能。

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能,使其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关于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其制备方法尚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产量和纯度,同时其应用领域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未来,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深入研究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为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

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

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

31一、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湿化学方法,主要包括4步:1.溶胶的制备。

Ti(OR)4与水不能互溶,但与醇、苯等有机溶剂无限混溶,所以可先配制Ti(OR)4的醇溶液(多用无水乙醇)A,配制水的乙醇溶液B,并向B中添加无机酸(HCl,HNO 3等)或有机酸(HAc或柠檬酸等)作水解抑制剂,也可加一定量NH 3,将A和B按一定方式混合、搅拌得透明溶胶。

2.溶胶-凝胶的转变。

随着搅拌的进行,溶胶经过缩聚过程转变成湿凝胶。

3.使湿凝胶转变成干凝胶。

4.热处理。

将干凝胶磨细,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便可得到纳米TiO 2。

以Ti(OC 4H 9)4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盐酸作水解抑制剂,按摩尔比为Ti(OC 4H 9)4:H 2O:C 2H 5OH:HCl=1:(1~4):15:0.3,得到不同粒径和晶型的TiO 2纳米晶。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t掺杂的TiO 2,得出在Pt含量为0.1% mol的时候光催化性能最好。

溶胶-凝胶法(Sol-Gel)是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TiO 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之一,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有如下优点为:(1)反应条件温和,成分容易控制;(2)工艺、设备简单;(3)产品纯度高,容易掺杂改性。

在溶胶-凝胶过程中,溶胶由溶液制得。

化合物在分子级水平混合,故胶粒内及胶粒间化学成分完全一致;颗粒细,胶粒尺寸小。

该法可容纳不溶性组分或不沉淀组分,不溶性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含不产生沉淀的组分的溶液,经凝胶化、不溶组分可自然地固定在凝胶体系中,不溶性组分颗粒越细,体系化学均匀性越好;掺杂分布均匀,可溶性微量掺杂组分分布均匀,不会分离、偏析。

它比醇盐水解法优越,粉末活性高。

一般情况下,溶胶-凝胶法在室温合成无机材料,能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和控制材料的均匀性,获得高纯、超细、均匀的纳米材料。

二、水热法水热合成法是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里,采用水溶液或其他液体作为反应介质,通过对反应容器加热,反应环境使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进而成核、生长、最终形成具有一定粒度和结晶形态的晶粒。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摘要: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在光催化、电池、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法等一系列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纳米二氧化钛在光催化、电池和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纳米二氧化钛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

1. 引言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

其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光电催化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控的光吸收能力等特点,使其在光催化、电池、光电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实际应用中,纳米二氧化钛的功能和性能往往与其结构和制备方法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是目前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2.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2.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金属前驱物溶解在有机或无机溶剂中,生成溶胶,然后通过控制溶胶的凝胶过程,形成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由于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相对简单、可控性强,使得纳米二氧化钛的晶粒尺寸和形貌可以通过控制溶胶的成分、浓度、PH值等条件来调节。

然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缺点是制备周期长,需要较高温度和长时间的热处理。

2.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采用高温高压水作为反应介质,将金属前体转化为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水热法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高度结晶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其晶形和晶面可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时间来控制。

由于水热法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且无需添加昂贵的添加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2.3 气相法气相法是指将气体或气态前体转化为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传统的气相法将有机金属化合物蒸汽通过热分解或水解,控制反应条件,形成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质及应用进展

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质及应用进展

二、纳米二氧化氧化钛在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光催化。纳 米二氧化钛在紫外光下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物、染料、农药 等。通过光催化反应,这些污染物可以被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 净化环境的目的。此外,纳米二氧化钛还可以用于光电催化制氢、太阳能电池等 领域。
一、纳米二氧化钛的性质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高透明度、高分散性和低能耗等特点。 其晶体结构包括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两种,前者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后者则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候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 液相法、溶胶-凝胶法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液相法。
纳米二氧化钛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其带隙能约为3.2 eV,对应于紫外光的 吸收波长范围。因此,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光下具有高效的光催化性能,可用于 降解有机污染物、抗菌消毒等领域。此外,纳米二氧化钛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 性和耐候性,使其在室外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
六、结论
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光学、电子、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演示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应 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其研究现状、成果与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的 研究方向。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领域的不断创新,相信纳米二氧化 钛在未来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然而,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其制备过程 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制备条件,以保证其结构和性能的稳定性。其次,纳米 二氧化钛的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需要加强对其生态毒理学的研 究和控制。最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 市场推广。
结论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综述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综述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综述
纳米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材料,用于催化、光电子学、传感器、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

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溶剂热法、气相沉积法等。

下面是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的一些综述:
1. 溶胶-凝胶法:这是一种常见的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

通过将钛源和溶剂混合形成溶胶,然后通过凝胶化反应得到凝胶,最后通过热处理过程形成纳米二氧化钛。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小的粒径。

2. 水热合成法:这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水环境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

通过在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钛源和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形貌和粒径可调的纳米二氧化钛。

水热合成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晶体质量。

3. 溶剂热法:这是一种利用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

通过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处理钛源溶液,可以形成纳米二氧化钛。

溶剂热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可以调控晶体形貌和粒径。

4. 气相沉积法:这是一种利用气相反应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

通过在适当的气氛条件下,钛源蒸汽和氧气反应生成纳米二氧化钛。

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小的粒径。

二氧化钛相关资料

二氧化钛相关资料

纳米二氧化钛百科名片纳米二氧化钛标本纳米二氧化钛是金红石型白色疏松粉末,屏蔽紫外线作用强,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耐候性。

可用于化妆品、功能纤维、塑料、涂料、油漆等领域,作为紫外线屏蔽剂,防止紫外线的侵害。

也可用于高档汽车面漆,具有随角异色效应。

目录简介分类主要技术指标应用特性前景主要制备方法1、气相法制备二氧化钛2、液相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固相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可遗传毒性简介纳米二氧化钛,亦称纳米钛白粉。

从尺寸大小来说,通常产生物理化学性质显著变化的细小微粒的尺寸在100纳米以下,其外观为白色疏松粉末。

具有抗紫外线、抗菌、自洁净、抗老化功效,可用于化妆品、功能纤维、塑料、油墨、涂料、油漆、精细陶瓷等领域。

纳米二氧化钛俗称纳米钛白粉,它主要有两种结晶形态:锐钛型(Anatase)和金红石型(Rutile)。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比锐钛型二氧化钛稳定而致密,有较高的硬度、密度、介电常数及折射率,其遮盖力和着色力也较高。

而锐钛型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短波部分的反射率比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高,带蓝色色调,并且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比金红石型低,光催化活性比金红石型高。

在一定条件下,锐钛型二氧化钛可转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分类一.按照晶型可分为:金红石型纳米钛白粉和锐钛型纳米钛白粉。

二.按照其表面特性可分为:亲水性纳米钛白粉和亲油性纳米钛白粉。

三, 按照外观来分:有粉体和液体之分,粉体一般都是白色,液体有白色和半透明状。

主要技术指标以下指标并非指的是某一公司产品指标,而是市场上常见的,故有些数据并不能套在某一产品上。

技术数据金红石型纳米级钛白粉锐钛型纳米级钛白粉性状白色粉末白色粉末晶型金红石型锐钛型金红石含量% 99 --粒径(nm) 20-50 15-50干燥减量% 1 1灼烧减量% 10-25 10表面特性亲水性或亲油性亲水性或亲油性PH 6.5-8.5 6.5-8.5比表面积(m2/g) 80-200 80-200重金属(以Pb计)% 0.0015 0.0015砷(As) W% 0.0008 0.0008铅(Pb) W% 0.0005 0.0005汞(Hg) W% 0.0001 0.0001应用特性纳米TiO2的功能及用途纳米TiO2具有十分宝贵的光学性质,在汽车工业及诸多领域都显示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毕业论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1 绪论二氧化钛,化学式为TiO2,俗称钛白粉,多用于光触媒、化妆品,能靠紫外线消毒及杀菌,现正广泛开发,将来有机会成为新工业。

二氧化钛可由金红石用酸分解提取,或由四氯化钛分解得到。

二氧化钛性质稳定,大量用作油漆中的白色颜料,它具有良好的遮盖能力,和铅白相似,但不像铅白会变黑[1];它又具有锌白一样的持久性。

二氧化钛还用作搪瓷的消光剂,可以产生一种很光亮的、硬而耐酸的搪瓷釉罩面。

在过去的研究中,用半导体粉末对水、油和空气中的有毒有机化合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和完全矿化引起了人们的大量关注。

由于抗光腐蚀性,化学稳定性,成本低,无毒和强氧化性,二氧化钛被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光催化剂来光降解水和空气中的有毒化合物。

但是二氧化钛具有较大的带隙(锐钛矿相二氧化钛为3.20ev)因此,只有较小一段太阳光区域,大约为2%~3%紫外光区可被应用[2]。

人们尝试用各种制备方法,如贵金属掺杂、氧化物复合、表面修饰等等方法,防止和减少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众所周知,吸附和催化的效率与固体的孔径及表面积有关,因此,对二氧化钛进行修饰、改性及增大比表面积是提高光量子效率和增大反应速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1.1 TiO2的结构与基本性质1.1.1物理常数及结构特征表1 TiO的物理常数1.1.2 TiO2的结构特征在自然界中,TiO2存在三种晶型结构,即金红石、锐钛矿和板钛矿。

这些结构的区别取决于TiO68-八面体的连接方式,图1-1是TiO68-八面体的两种连接方式,锐钛矿结构是由TiO68-八面体共边组成,而金红石和板钛矿结构则是由TiO68-八面体共顶点且共边组成。

锐钛矿TiO2中的每个八面体与周围8个八面体相连,金红石TiO2中每个八面体与周围10个八面体相连。

事实上锐钛矿可以看做是一种四面体结构,而金红石和板钛矿则是晶格稍有畸变的八面体结构[3]。

简单地认为锐钛矿比金红石活性高是不严谨的,它们的活性受其晶化过程的一些因素影响。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化学方法
4、钛醇盐气相分解法 该工艺以钛醇盐为原 料, 将其 加热气化, 用氮 气、 氦气或氧气作载气把钛醇盐蒸气经预热后导入 热分解炉, 进行热分解反应, 以钛酸丁酯为例: nTi(OC4H9R)4(g) nTiO2(s)+2nH2O(g)+4nC4H8(g)
化学方法
气相沉积
前驱体
物理方法
物理气相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法(PVD)是利用电弧、高频或等离 子体等高稳热源将原料加热,使之气化或形成等离 子体,然后骤冷使之凝聚成纳米粒子。其中以真空 蒸发法最为常用。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可以通过 改变气体压力和加热温度进行控制。
物理方法
磁控溅射
成品展示
Thank you
合作愉快
化学方法
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态原材料导入到 一个反应室内,他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材料,沉 积到晶片表面上。该法制备的纳米TiO2粒度细,化学活性高,粒 子呈球形,单分散性好,可见光透过性好,吸收屏蔽紫外线能力 强。该过程易于放大,实现连续化生产,但一次性投资大,同时 需要解决粉体的收集和存放问题。
化学方法
1、 TiCl4 氢氧火焰水解法 该方法所用原料是TiCl4、H2 和O2, 是将TiCl4气体导入 高温(700 C ~ 1 000 C) 的氢氧火焰中进行气相水解, 化学反应式为: TiCl4(g) +2H2(g) +O2(g) =4TiO2(s) +4HCl(g) 所得到的晶体类型一般是锐钛型和金红石型的混晶型。
化学方法
3、钛醇盐气相水解法 该工艺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成功 的, 可以用来生产单分散的球形纳米 TiO2, 化学反 应式是: n(TiOR)4( g) +4nH2O(g) nTi(OH)4(s)+4nROH(g) nTi(OH) 4( s) nTiO2 H2O(s)+nH2O(g) nTiO2 •H2O(s) nTiO2(s)+nH2O(g)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一般认为,在含钛离子溶液中钛离子通常与其它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状基团。上述溶胶体系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发生胶凝作用,最后形成稳定凝胶。
(2)光降解实验
标准曲线的制作:
(1)最大吸收波长
取0.005g/100mL的溶液于比色皿中,以蒸馏水为参比,从500nm-700nm范围内每隔50nm,测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周围以10nm为间隔重新扫描,寻找最大吸收波长。
液,最后直接加热,仍然会生成溶胶,只不过由于受热不均匀,水解速率不一而出现了大量气孔。这说明转速和滴速对溶胶的生成影响很小,加入适当试剂使钛酸正丁酯缓慢水解才是至关重要的。
2.亚甲基蓝的催化光解
得此浓度亚甲基蓝最大吸收波长为615nm,并制作标准曲线:
质量浓度mg/L
1
2
3
4
5
吸光度
0.056
0.145
五、实验仪器
量筒、烧杯、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电热炉、马弗炉、移液枪、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六、实验过程
实验开始的第一天,早上八点左右进入实验室,取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我便开始了实验。首先我严格按照上述所设计的流程配置了A液,A液在完全无水(除空气中的水汽外)的情况下配置,为淡黄色液体,未见浑浊。然后我配置了B液,与设计不同的是,调节酸性时,我认为盐酸与硫酸对于实验没有太大区别,于是选用6mol/L的硫酸调节B液pH小于3,最后待A、B液搅拌均匀后,在室温水浴下,我缓慢的将A液滴加入B液,一开始剂量比较小,混合液依然澄清,但刚刚滴加两试管后,混合液便出现白色浑浊,表明钛酸正丁酯已然水解成了颗粒较大的乳浊液,实验失败。于是我开始思考,到底是哪出了问题?滴加速率过快吗?还是搅拌不均匀?于是我又做了一次尝试,这次我加大了转速,放慢了滴加速率,但不幸的是,得到的结果还是失败的。到了下午,在老师的提醒下,我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调节B液pH所用的酸上,硫酸根的作用可能对Ti(OR)4的水解产生了影响。于是我改用了浓盐酸进行调节,其余流程不变,终于得到了凝胶。历经一整天时间,失败了两次,我最终将凝胶制备了出来,坚持取得了胜利。之后,我将凝胶放置在电热炉里,让其烘干12小时以上。

纳米二氧化钛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和光电性能的研究

纳米二氧化钛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和光电性能的研究

纳米二氧化钛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和光电性能的研究一、纳米二氧化钛的可控制备方法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其原理是将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无机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溶胶。

随后,通过加入适量的催化剂或掺杂剂,将溶胶凝胶化成胶体颗粒,最终形成纳米二氧化钛材料。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尺寸均匀,形貌好,适用于大面积薄膜的制备。

2. 水热法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无机盐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再在衬底表面沉积成膜的一种方法。

通过控制气相反应的物理条件,如温度、压强、流速等参数,可以实现对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可控制备。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薄,适用于光电器件的制备。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各有优劣。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以实现对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可控制备。

二、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纳米二氧化钛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主要是由于其带隙能宽(3.2eV)和能带结构的特殊性质所致。

在紫外光照射下,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产生电子-空穴对,在存在氧分子的情况下,电子和空穴可分别参与氧分子的还原和氧分子的氧化反应,从而实现对有机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由于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因此在环境治理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针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研究者们主要通过调控纳米二氧化钛的晶型、晶粒大小、表面形貌等因素,以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通过掺杂其他金属离子或非金属元素,可以调控纳米二氧化钛的带隙能宽,提高其可见光吸收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通过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的不同形貌,如纳米棒、纳米粒等,可以增加其光催化活性表面积,改善光催化反应速率。

以上研究为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为纳米二氧化钛的实际环境治理应用奠定了基础。

除了光催化性能外,纳米二氧化钛还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因此在光电器件领域也备受关注。

二氧化钛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进展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纳米科技领域的材料,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二氧化钛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二氧化钛的性质和制备方法二氧化钛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具有化学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

其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可引起化学反应,因而可用于环境污染控制、化学合成和生物医学领域。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制备纳米级TiO2最常用的方法。

二、二氧化钛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生物医学成像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直径小于10nm,这使得它们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表现出良好的光学性能。

因此,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如光学成像、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等。

2.生物医学材料二氧化钛可以作为生物医学材料来修复损伤的组织和器官。

通过控制纳米级二氧化钛颗粒的形态和大小,可以定制特定的生物材料,如可以碳化制备出分子对接系统的导体材料。

3.药物递送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自由基,从而促进药物的释放。

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将含有二氧化钛纳米晶的药物包裹在胶囊中,可以缓慢释放药物并大幅度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4.癌症治疗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也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载体。

通过依靠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具有的光催化活性,它们能够诱导肿瘤细胞产生过氧化氢,并从而杀死癌细胞。

三、二氧化钛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问题目前,二氧化钛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使用正在受到关注。

特别是纳米级二氧化钛颗粒的使用,因其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和生物效应而引起担忧。

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以了解二氧化钛的毒性和生物影响,并制定相关安全标准以保证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安全。

四、结论总的来说,二氧化钛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与传统的生物医学材料相比,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具有更小的颗粒大小和更大的表面积,这使得它们更适合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而且,二氧化钛在药物递送和癌症治疗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微球及其光催化性能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微球及其光催化性能

四、结论
本次演示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微球,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该二氧化钛微球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可应用于环境保护和 能源利用等领域。通过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和性能测试条件,可以获得更加优 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
五、致谢
感谢实验室老师们的指导和支持;感谢实验室同学们的帮助和配合;感谢其他 同学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支持与鼓励;最后感谢评审专家们对本论文的批评 指正!
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制 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材料。本次演示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微球,并通过 光催化技术对其性能进行研究。
二、实验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材料与试剂
本实验所用的材料和试剂包括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氨水等。
2、制备二氧化钛微球
将一定量的钛酸四丁酯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后,移 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50℃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产物用去离子水 和无水乙醇洗涤数次,烘干后得到二氧化钛微球。
Keywords: TiO2 microsphere, hydrothermal metho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一、引言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光催化反应 中,二氧化钛可以吸收紫外光,激发电子-空穴对,从而产生羟基自由基和氧 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具有降解有机污染物、抗菌消毒等作用。因此,二氧化钛 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二氧化钛的光催 化性能,需要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精确调控。
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液pH等条件,调控纳米TiO2的形貌。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及性质研究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及性质研究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 溶胶二氧化钛及性质研究
验目的
溶胶-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级半导体材料 TiO2; 了解纳米粒性和物性; 了解纳米粒性和物性; 研究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水 溶液 了解化学中的X射线衍射分析, 了解化学中的 射线衍射分析,扫描透 射线衍射分析 射电镜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手段。 射电镜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手段。
仪器及试剂
试剂 钛酸正四丁脂(分析纯),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 钛酸正四丁脂(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 ),冰醋酸 分析纯),盐酸(分析纯), 冰醋酸( ),盐酸 纯),冰醋酸(分析纯),盐酸(分析纯), 蒸馏水。 蒸馏水。 仪器 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子,三口瓶(250 mL), 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子,三口瓶 , 恒压漏斗(50 mL),量筒 恒压漏斗 ,量筒(10 mL, 50 mL), , 烧杯(100 mL) 烧杯
实验原理
钛酸四丁脂在酸性条件下, 钛酸四丁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含 钛离子溶胶
Ti(O-C4H9)4 + 4H2O Ti(OH)4 + 4C4H9OH
含钛离子溶液中钛离子通常与其它离子相 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状基团, 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状基团,最后形成稳定 凝胶
Ti(OH)4 +Ti(O-C4H9)4 Ti(OH)4 + Ti(OH)4 2TiO2 + 4C4H9OH 2TiO2 + 4H2O
实验步骤
X射线衍射 射线衍射(XRD)的测定 射线衍射 的测定 X射线衍射 射线衍射(XRD)谱图 射线衍射 谱图
图1 X射线衍射谱图 射线衍射谱图
实验步骤
透射电镜(TEM)表征 表征 透射电镜
透射电镜(TEM)表征 (教师讲解) 表征 教师讲解) 透射电镜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评价一、实验目的3、了解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性质。

4、了解纳米半导体光催化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二氧化钛,化学式为,俗称钛白粉。

多用于光触媒、化装品,能靠紫外线消毒及杀菌。

以纳米级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因其颗粒细小、比外表积大而具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以及较高的光催化活性、高效的光点转化性能等,在抗菌除雾、空气净化、废水处理、化学合成及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溶胶凝胶法中,反响物为水、钛酸四丁酯,分相介质为乙醇,冰醋酸可调节体系的酸度防止钛离子水解过度,使钛酸四丁酯在无水乙醇中水解生成,脱水后即可得到。

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只要控制适当的温度条件和反响时间,就可以得到二氧化钛。

在以乙醇为溶剂,钛酸四丁酯和水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解反响,钛酸四丁酯在酸性条件下,在乙醇介质中水解反响是分步进行的。

一般认为,在含钛离子溶液中钛离子通常与其它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状基团。

上述溶胶体系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发生胶凝作用,最后形成稳定的凝胶。

此过程中涉及的反响为:2、光催化活性评价光触媒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是不同波长的光照)所起到的催化作用的化学反响,通称为光反响。

光催化一般是多种相态之间的催化反响。

本次试验是进行紫外光催化活性评价,分别通过测量在亚甲基蓝和甲基橙中,反响前后的溶液的吸光度的变化算出降解率来评价制备的二氧化钛的活性。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磁力搅拌器,搅拌磁子,水浴锅,PH试纸,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烧杯,坩埚,石棉网,电炉,真空枯燥箱,量杯,充气管,自制紫外灯光催化装置,离心机。

试剂:亚甲基蓝,甲基橙,盐酸,冰醋酸,钛酸丁酯,四氯化钛,硫酸氧钛,纳米二氧化钛,无水乙醇。

四、实验步骤〔1〕二氧化钛的制备1、室温下取10ml钛酸丁酯,缓慢滴入到35ml无水乙醇中,用磁力搅拌器强力搅拌10min,混合均匀,形成黄色澄清溶液A。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上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中,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纳米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光催化、光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水热微波法、水热氧化法、水热碳化法和气相法等。

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见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将钛酸酯或钛酸盐等钛源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与溶剂(如水、乙醇等)混合,形成钛溶胶;然后将钛溶胶在高温下烘干,形成凝胶;最后通过煅烧过程,得到纳米二氧化钛。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好的结晶度和分散性。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将钛源与水或乙醇等溶剂混合,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等碱性物质,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处理,形成纳米二氧化钛。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小的粒径、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晶体结构。

3. 水热微波法水热微波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将钛源与水或乙醇等溶剂混合,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等碱性物质,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高温高压的微波辐射下处理,形成纳米二氧化钛。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小的粒径、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晶体结构。

4. 水热氧化法水热氧化法是一种环保、低成本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将钛源与水或乙醇等溶剂混合,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等碱性物质,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处理,形成纳米二氧化钛。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小的粒径、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晶体结构。

5. 水热碳化法水热碳化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可控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光催化性质及用途学生姓名:祁媛指导教师:王春涛(太原师范学院物理系023班邮编:030031)【摘要】:本文主要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各种制备方法、光催化性质及用途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自从1972年Fujishima和Honda[1]发表了关于氧化钛电极上光分解水的论文以来,TiO2作为一种光催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利用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研究非常活跃,纳米TiO2已成为目前最流行的光催化材料。

范崇政、肖建平、丁延伟等人对纳米钛白粉在农药废水、印染废水、有害试剂等方面的光催化降解功能做过较全面的论述[2]。

TiO2俗称钛白粉,它主要有两种结晶形态:锐钛型(Anatase)(简称A型)和金红石型(Rutile)(简称R型)[3]。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比锐钛型二氧化钛稳定而致密,有较高的硬度、密度、介电常数及折射率,其遮盖力和着色力也较高。

而锐钛型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短波部分的反射率比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高,带蓝色色调,并且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比金红石型低,光催化活性比金红石型高[4]。

在一定条件下,锐钛型二氧化钛可转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本文对纳米TiO2的各种制备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同时对其光催化性质进行了说明,并展望了纳米TiO2的应用前景。

1.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很多。

根据物质的原始状态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根据研究纳米粒子的学科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根据制备技术可分为:机械粉碎法、气体蒸发法、溶液法、激光合成法、等离子体合成法、射线辐照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5]。

1.1.等离子体法等离子体法是通过激活载气携带的原料形成等离子体,再加热反应生成超微粒子的方法。

以TiCl4为原料,氢气为载气,氧气为反应气体,应用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诱导可合成有机膜包裹的TiO2[4]。

1992年,日本东北大学采用等离子体(ICP)喷雾热解法以Ti的氯化物为原料制得了Ti的氧化物的超微粉。

等离子体喷雾法是利用等离子体喷枪能产生50000K高温的特点,将这种喷枪的喷出物急骤冷却而生成纳米级的超微粒子[5]。

1.2.水解法水解法主要是利用金属盐在酸性溶液中强迫水解产生均匀分散的纳米粒子。

已有报道,在硫酸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存在条件下,用20min到两周左右缓慢地加水分解氯化钛溶液时可得到金红石型纳米TiO2[5]。

水解法又可以分为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解法:1.2.1.TiCl4氢氧火焰水解法该法是将TiCl4气体导入氢氧火焰中(700~1000℃)进行水解,其化学反应式为:TiCl4(g)+2H2(g)+O2(g)→TiO2(s)+4HCl(g)这种工艺制备的粉体一般是锐钛型和金红石型的混合型产品,纯度高、粒径小、表面积大、分散性好、团聚程度较小,但成本较高[4]。

1.2.2.钛醇盐气相水解法该工艺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成功。

其化学反应式为:nTi(OR)4(g)+4nH2O(g)→nTi(OH)4(s)+4nROH(g)nTi(OH)4(s)→nTiO2·H2O(g)nTiO2·H2O(s)→nTiO2·nH2O(g)日本某公司以氮气、氦气或空气作载气,将钛醇盐蒸汽和水蒸气导入反应器的反应区,进行瞬间混合和快速水解反应而制得纳米TiO2。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区内各种参数来调节所制得的纳米TiO2的粒径和粒子形状[4]。

1.2.3.碱中和水解法该法主要是以TiCl4或TiOSO4为原料,将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后,加入碱性溶液进行中和水解或加热水解,所得二氧化钛水合物经解聚、洗涤、干燥和煅烧处理即可得纳米TiO2[4]。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煅烧温度得到不同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产品。

此法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只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就能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小、粒度分布窄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这种方法是液相法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方法。

1.2.4.钛醇盐水解法以钛醇盐为原料,通过水解和缩聚反应制得溶胶,再进一步缩聚得到凝胶,凝胶经干燥和煅烧处理即可得纳米TiO2[4]。

其化学反应式为:水解:Ti(OR)4+nH2O→Ti(OR)(4-n)(OH)n+nROH缩聚:2Ti(OR)(4-n)(OH)n→[Ti(OR)(4-n)(OH)(n-1)]2O+H2O该法最大的缺点是原料成本高,制得的纳米TiO2颗粒间易团聚。

1.3.热合成法以水或有机溶剂作溶媒,在内衬耐腐蚀材料的密闭高压釜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的前驱体,按一定升温速度加热,待高压釜达所需温度值,恒温一段时间,卸压后经洗涤、干燥即可得纳米TiO2。

当以有机溶剂作溶媒时,在Ti和H2O2生成的TiO2·xH2O干凝剂中,以CCl4作溶剂,在温度90℃下可制备出超微锐钛型TiO2[6]。

1.4.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主要是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经水解直接形成溶胶或经解凝形成溶胶,然后使溶质聚合凝胶化,再将凝胶干燥,焙烧去除有机成分,最后得到无机材料。

该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是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方法。

1.4.1.方法一将Ti(OBu)4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到无水乙醇中形成透明溶液(A),另将稀HNO3中加入无水乙醇和二次蒸馏水,形成透明溶液(B),将B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慢地滴加到A溶液中,形成透明溶胶,放置数日得到其凝胶,干燥、焙烧即可得纳米TiO2粉体[7]。

1.4.2.方法二将10mlTiCl4缓慢滴入40ml氨水中,抽滤得白色沉淀,洗涤至无Cl—,烘干,称量。

取少许溶于浓草酸得草酸氧钛溶液。

在草酸氧钛溶液中加入柠檬酸和乙酸铵,80℃加热搅拌4~6h得透明凝胶,将此透明凝胶放入烘箱,在150~200℃使其炭化,然后在马弗炉里500℃灼烧即可得纳米TiO2[4]。

1.4.3.方法三钛醇盐溶于溶剂(一般选用小分子醇作为溶剂)中形成均相溶液,钛醇盐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同时发生失水和失醇缩聚反应,生成物聚集形成溶胶,经陈化,溶胶形成三维网格而形成凝胶,干燥凝胶以除去残余水分、有机基团和有机溶剂,即可得到纳米TiO2粉体。

1.4.4.方法四郭俊怀[8]等人在快速搅拌下,将浓氨水缓慢加入到TiO2的钛盐溶液中,直至溶液变为粘稠状胶体,然后调节pH到7,陈化1h后,进行浓缩、烘干,待水分含量达10%左右后成球处理,过0.25mm 筛后,加入适量乙醇,在70℃下烘干,并进一步在450℃下煅烧2h即制得了纳米TiO2。

1.4.5.方法五陈晓青[9]等人将20ml无水乙醇与10ml钛酸四丁酯倒入分液漏斗混合均匀,打开漏斗活塞,在40℃的水浴中加热条件下,将混合液逐滴搅拌加入事先加了20ml无水乙醇和25ml冰乙酸的烧杯中。

控制滴速为1d/s,滴加完毕后再加入0.7gPEG—4000。

然后滴加浓硝酸,调节pH值约为1.0时,将该透明溶液移到烧杯中,在40℃的水浴加热中超声振荡15min使烧杯中生成淡黄色凝胶,放入冰箱,在-6℃冷冻0.5h,使凝胶结冰,再在-50℃下冷冻干燥2h,然后取出松软的干凝胶粉用玛瑙研钵研磨,在空气氛中置入马弗炉中,以5℃/min升温速度在400℃煅烧2h,即得纳米TiO2。

1.5.溅射法该法主要是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阴极为蒸发用的材料,把两电极间控制在0.3~1.5KV,使Ar气在两电极间的辉光作用下形成离子,从而冲击阴极靶材表面,使靶材表面原子蒸发出来形成纳米粒子,并在附着面上沉积下来。

沈杰[10]等人就以TiO2为靶材、氩气为溅射气体,控制溅射气压为1Pa,射频溅射功率为150W、频率为13.56MHz,将真空室的极限真空抽至1×10-4Pa,再以清洗干净的普通载玻片和ITO玻璃为基板,不加温情况下使薄膜沉积2h,再在300℃~500℃下退火1h制得了纳米TiO2薄膜。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还有许多方法可以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如:激光化学法、强光离子束蒸发法、均匀沉淀法等。

其中,激光化学法主要是通过用CO2脉冲激光聚焦辐照TiCl4+ O2体系,制得非晶态TiO2粒子[4];强光离子束蒸发法主要是通过强光离子束辐照钛靶,产生钛原子与周围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超微TiO2粒子[4];均匀沉淀法主要是以H2SO4法制备钛白粉中的中间产物——钛液为原料,外加金红石型TiO2品种为促进剂,以十二烷基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尿素为沉淀剂,制备出纳米金红石型TiO2分子。

2.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质由于颗粒尺寸的细微化,纳米材料产生了块状材料所不具备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与常规材料相比,纳米级TiO2粉体具有以下特性:(1)比表面大;(2)磁性强;(3)光吸收性能好,且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强;(4)表面活性大;(5)分散性好,所制悬浮液稳定;(6)热导性好;(7)可塑性强[11]等。

其中对纳米TiO2光催化性质的研究最为活跃,应用也最为广泛。

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质主要是由于纳米级的TiO2粒径小,表面原子多,因此光吸收效率高,从而增大了表面光生载流子的浓度,另一方面,纳米TiO2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因此,TiO2的表面吸附的OH—、水分子、O2—表面态增多,由此会带来含氧小分子活性物种也随之增加,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

另外,由于纳米TiO2的氧化还原电位也发生变化,由光激发而产生的价带空穴具有更正的电位,因而氧化还原能力增加[12]。

但TiO2也有其自身局限性,如禁带宽度大,需在近紫外光下才能激发电子产生电子空穴时,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仅占4%,且易于复合[13]。

虽然TiO2光催化剂具备活性高、抗光腐蚀性强、本身无毒等特点,在去除各种环境介质中难降解污染物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粉尘状的纳米TiO2颗粒细微,在水溶液中易于凝聚,不易沉降,催化剂难以回收,活性成分损失大,不利于催化剂的再生和再利用[14],而且TiO2粉体或膜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失活现象。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提高二氧化钛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往往要求TiO2的粒径小到几十甚至几个纳米,但这又会恶化TiO2对太阳光的有效吸收。

Zhu[15]和Watanable[16]等人发现以铝、玻璃为载体时,相应的基材元素会溢出至TiO2膜表面;Yu[17,18]和曾人杰[19]等人的工作表明玻璃中溢出的Na+、Ca2+等杂质会降低膜的光催化活性。

目前来说,针对于不同载体上TiO2膜失活行为的差别以及其失活机理的生物研究还未见报道[20]。

不过,将TiO2光催化剂放在一定载体上固定化既可以解决催化剂分离回收难的问题,又可以克服悬浮相催化剂稳定性差和容易中毒的缺点[14]。

而且,还有研究表明,除此方法外,还可通过用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修饰、半导体复合等方法来提高光催化活性[21],颜秀茹[22]、Xu[23]、Hu[24]、李越湘[25]等人曾先后对此做过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