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一轮总复习课后培优练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讲义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改革讲义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讲古代中国的改革讲义[考纲要求]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安石变法。

考点一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1.时代背景⎩⎪⎨⎪⎧政治格局:宗法制瓦解、战国七雄形成。

经济: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阶级关系⎩⎨⎧①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社会变革。

②各国先后进行变法。

思想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2.变法的准备与成功条件⎩⎪⎪⎨⎪⎪⎧1商鞅热衷于法家学说,从政愿望强烈。

2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魏国。

3商鞅离魏奔秦:秦孝公求贤若渴,招揽人才。

4商鞅到秦后:晋见秦孝公,提出自己的主张,建议变法改革,富国强兵,主持变法。

5取信于民:“南门徙木”。

6商鞅在秦变法:以法家理论为指导,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全面推行变法。

3.两次变法的措施(强国之术)⎩⎪⎪⎪⎨⎪⎪⎪⎧经济⎩⎨⎧ 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③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

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政治⎩⎨⎧ 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

社会习俗:“塞私门之请”;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 行“分异”令。

4.影响:秦国崛起 (1)政治上⎩⎪⎨⎪⎧①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实行按军功授爵的 二十级爵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加强了秦 军的战斗力,新兴的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 国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

②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 治体制。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深化拓展]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变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合乎秦国国情;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坚定支持;商鞅确立了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而且取信于民;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3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3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

第十五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3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标要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商鞅变法1.背景(1)经济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

②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①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建立地主阶级政权。

②各国进行变法。

(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4)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出现,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

2.内容控制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3.评价(1)性质:新兴地主阶级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

(2)积极作用①政治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3)历史局限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②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变法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

2.内容概况时期措施内容作用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1)实质: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2)历史作用①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②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3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人教版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3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人教版

跟踪检测评估3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20·辽宁大连测试][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

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秦始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地方行政改革的特点。

(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地方行政改革的历史作用。

(6分)2.[2020·广东江门一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登国元年(386),在鲜卑贵族的拥戴下,拓跋珪复建代国,建年号登国,天兴元年(398)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初期的国家组织是一种鲜卑与华夏的混合体。

针对魏晋以来九品官人法中“以等级差别的形式,叙列担任公卿至于郎吏这些官职所需要的人品等级”的官品制度,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495)、太和二十三年进行两次重大改革,将官分品、从,品与从品再分阶,进一步细化了官品的等级。

这使官品由人品到官阶的性质转变,实现了汉唐间政治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它进一步完善、明晰了古代官员的分级、分层管理制度,奠定了中古以后官员等级管理制度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陈长琦《官品的起源》(1)根据材料概括魏晋时期和北魏孝文帝时官品制度的区别。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官品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9分)3.[2020·包头市模拟][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清初,绅衿户享有法定的豁免杂项差徭的权利。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改革史查缺补漏: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改革史查缺补漏: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改革史查缺补漏: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人教版1.(xx年江苏高考25题A)(10分)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

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

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

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丰张?(4分)(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2.(xx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A)(15分)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

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

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

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检测(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检测(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1.(2019·永州一模)材料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情况相当严重。

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贵族大地主疯狂掠夺土地,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的民谣。

此外,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渐加重。

明洪武年间,夏秋两税米2 473万石,麦471万石。

但到嘉靖后,税收则降到了米1 822万余石,麦462万余石。

官员冗腐现象也日益严重。

明宪宗成化时(1465~1487年),明政府文武官员已达10万人,至嘉靖时(1522~1566年),更是“岁增月益”;官员“无功可以受赏,有罪可以逭诛”,官风极坏。

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

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

万历元年,他修订“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以内阁控制六科,凡各项法令、章程的实施情况都必须在簿册上加以注明。

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逐月进行检查;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考成法”是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

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作用。

(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情况相当严重”可知明朝土地兼并严重;据材料“贵族大地主疯狂掠夺土地,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可知封建剥削加剧;据材料“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渐加重”可知明朝财政危机加重;“官员冗腐现象也日益严重”可知官员冗腐现象严重。

第二小问,据材料“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

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可知他裁汰冗官,提拔人才;据材料“修订‘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以内阁控制六科”可知制定考成法,对官员进行考核。

2021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学案:选修部分 第1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解析

2021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学案:选修部分 第1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解析

选修部分模块四选修部分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基础回扣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1.变法背景
(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动荡时期。

①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③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

④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2)具体原因
①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③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变法内容。

2021高三历史人教一轮复习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单元复习学案

2021高三历史人教一轮复习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单元复习学案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复习【考纲要求】1.梭伦改革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2.商鞅变法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4.王安石变法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改革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改革的必要性;知道马丁·路德的改革主张,理解欧洲改革的实质;简述欧洲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改革的历史作用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俄国农奴制改革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日本明治维新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9. 戊戌变法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的内容、作用、特点是复习的重点【教法指引】1.熟知本专题考纲,指导复习的思路。

2.围绕考纲,整合下列问题(1)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有何异同?(2)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各是如何进行移风易俗的?其共同原因是什么?(3)列举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土地,并分析这些各自产生的历史作用(4)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板块四真题回顾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板块四真题回顾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板块四真题回顾选考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板块四真题回顾学以致用1.[2021全国卷ⅰ][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小的变动。

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建议各地区、各部门非政府力量调查研究,明确提出工资改革意见。

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明确提出必须改革工资制度。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同意,其中明确提出尤其必须发生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相对较低的状况。

随后,中央同意于1985年展开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必须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多寡、个人贡献大小挂勾,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必须逐步适度打响职工收入的档次,发生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推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勾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并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存有一定的减少,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与适度照料。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融合所学科学知识,归纳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融合所学科学知识,表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根据材料“1978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可知,逐步推行,渐进改革;根据“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可知,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根据“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可知,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根据“中央只管……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等可知,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模块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模块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

21
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 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 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22
2.(2019·江苏高考·24)(10 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 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 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
17
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 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 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 内容,概括“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4 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 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 积极作用。(3 分)
④军事上:裁汰旧军,编练新军。 (4)影响:是一次变法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新 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16
[经典例析] 1.(2017·江苏高考·24)(10 分)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 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 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 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 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
14
(3)内容 ①政治上: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谕令各省督府举荐新政人 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 生计。 ②经济上: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奖励创新发明;鼓励商办铁路、 矿业;改革财政;兴办邮政。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7讲古代的重大改革课件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37讲古代的重大改革课件

上富
利法
国之 积贫 方田均 清丈土地,收取 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
局面

税法 赋税
政府收入
在各路设负责操
将兵法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练军队的将官
军事
改变
把农民编为保甲
上强
保甲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积弱
进行军事训练
兵之
局面
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

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
的质量和数量
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兵器的产量、质量得到提高
(续表)
考查要点
课标要求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北魏孝文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帝改革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王安石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变法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欧洲的宗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教改革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
四、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北宋形成了“三冗”局面,造成积贫积弱;军费开支 巨大。 (3)庆历新政遭到失败,统治危机更加严峻。
2.主要内容:
项目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采购物资“徙 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较
均输法 贵就贱,用近 好配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3)北方各民族间的融合,加快了孝文帝改革的进程;而孝 文帝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2.影响: (1)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生活方式汉族化: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 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隋唐大 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时作业(三十六) 第36讲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时间 /20分钟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

材料窝阔台即位以后,立即任命耶律楚材主持黄河以北汉民的赋调征收。

1230年,耶律楚材向大汗条陈十八事,主要内容是:“郡宜置长吏牧民,设万户总军,使势均力敌,以遏骄横。

中原之地,财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县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

贸易借贷官物者罪之。

〞1234年,耶律楚材建议,“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

关于括编户籍,耶律楚材反对依照蒙古和西域成法,以丁为户,按丁定赋,而坚持遵循中原传统,以户为户,按户定赋。

这些都得到窝阔台的支持和允准。

1236年秋,耶律楚材向大汗陈述“裂土分民〞的弊害,使大汗同意封地设置官吏须出自朝命,诸王勋臣除常定赋役外不得擅自征敛,以限制诸王勋臣的分封特权。

1236年,他在燕京建立编修所,在平阳建立经籍所,主持书籍的编纂和刊行。

1237年,他奏准对儒士进展考试,考经义、词赋、策论,结果有4030人中试。

对中试者中间的干才,更予以任用。

——据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耶律楚材改革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耶律楚材改革?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

材料明代中后期,隆庆朝进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科举,摒浮靡、倡实学;变更用人制度,“不拘岁贡,纳粟、吏员资格……堪为一方保障者,访实具奏……得实,题请超擢〞;打击贪腐,“赃系入己者,追出济边;受财枉法者,依律例问遣〞,不得包庇;整顿吏治,实行“见贤即进,见不肖即退〞的原那么;推行严格的官吏管理和考核制度。

此外,严禁革(严禁官府讹诈、鱼肉商民),裁冗费;减商税,推行恤商惠商政策;突破朝贡贸易局限,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推动私人海外贸易合法化;整顿边防,推行“俺答封贡〞,改善蒙汉关系,初步解决了持续百余年的北部边患问题。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强化练习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强化练习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强化练习一、单选题1.《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

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

“和魂汉才”反映了()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C.中国文明的日本化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2.1895年6月,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暗助光绪寻求宫外人士支持。

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问斩,文廷式等被定为“翁党”遭贬斥,宫廷关系紧张。

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A.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B.激化了清廷内外朝矛盾C.改变了清廷权力结构D.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3.“高祖(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

外名南伐,其实迁也。

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最能说明:()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当时保守势力非常强大C.孝文帝和大臣都主张南迁洛阳D.南伐与迁都具有更大的阻力4.商鞅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

”据此可知,商鞅变法()A.增加了秦国的赋税收人B.改变了秦国传统的社会风俗C.推动秦国人口大量增长D.刺激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5.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而出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商鞅只得逃往他处。

这个故事说明()A.守旧贵族反攻倒算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6.“秦缪公求士……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某种程度上说明,“策士”“贤士”推动了()A.集权制度的形成B.自然经济的形成C.家国观念的形成D.“封邦建国”的形成7.商鞅变法中提到“户有两男丁以上而不分户者,倍其赋。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评新人教版选修1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评新人教版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小卷(十六)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1.(25分)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宋朝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当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

主户是指有田地、家产,并承当国家赋税的有产户。

“客户〞一词在唐朝主要是指流亡他乡的客寓民户,这些人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和国家法律的保护。

宋代,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开展,佃农和主户一样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独立的户籍。

宋代户籍管理制度非常严格,主户和客户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特殊户籍。

宋真宗年间,坊郭户作为户种正式产生,坊郭户即市民家庭,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坊郭户在宋代单列户籍,是古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开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城市经济的兴旺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是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11分)(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变革的影响。

(14分)2.(25分)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1927年7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裁撤厘金(厘金:清政府专为镇压太平军而征收的商税),改征出厂税(即对工业品实行一物一税的原那么,征收统一的一次性捐税)。

在中原大战完毕后,财政部据此于1930年12月15日电令全国裁撤厘金。

同时,国民政府决定实行新的统税制度。

将关税、盐税、统税、印花税、矿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中央收入,而将田赋、契税、营业税等适合地方征收的税种列为地方收入。

这样,在中国延续了近80年的厘金终于不复存在了。

从1928年到1936年,北京地区共废除税目31项,同时新创办了公粮、营业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照税、筵席税、娱乐捐、遗产税、车辆养路费、地价税等多种税。

对传统的房捐、契税、屠宰税、田赋四种税也分别颁了新法规。

……国民政府在国家预算中每年要负担的前清遗留国债占32%,军费支出占40%,建国经费只有20%。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3选修部分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作业课件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3选修部分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作业课件
——据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司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措施和影 响。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1902 年 5 月”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这是在清末新政期间,伍廷芳等人“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 订”可知其受西方法治影响,由“删改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条 文”“增加了一些应因时势的新罪名”等可知传统法律制度不 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等。(2)措施:根据材料“掌管审判的 刑部改为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法部。把原来掌管复核的大理寺改 名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并负责解释法令”可知其 将司法和刑法分离,使司法独立,由“删改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 条文,如酷刑、禁止同姓为婚等,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应因时势的 新罪名,如破坏铁路和电讯罪等”“改革传统法律结构。
3.(2020·湖北襄阳四中高三月考) 材料:1902 年 5 月,清政府责成刑部右侍郎沈家本、四品京 堂候补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 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1904 年,清廷 成立“法律修订馆”,由沈家本、伍廷芳主持,着手法制改革, 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初步确立司法独立的原则。把原来掌 管审判的刑部改为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法部。把原来掌管复核的 大理寺改名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并负责解释法令。 1907 年,又在东三省、直隶、江苏创设审判厅。另外,删改旧法, 制定新法。将《大清律例》删改成《现行刑律》,删改了一些不 合时宜的旧条文,如酷刑、禁止同姓为婚等,
到 1992 年底,全国 95%以上的市县参与实施,并且有福建、四 川、北京、上海等十一省市实行了全省范围的养老保险统一管理。 这些改革举措对企业职工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贺耀敏等《六十年国事纪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80、90 年代企业 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20 世纪 80、90 年代企业 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3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3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19·湖南长郡中学月考)[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刘宋王朝是南朝的第一个朝代……纵观刘宋诸帝,自武帝以来的佛教政策主要表现为迎请礼遇著名僧尼、建寺造像、设立法会、延僧讲经、敕令皇室子弟师友于僧尼、与崇佛邦国往来交流等。

刘宋王朝还借其神化皇权、护佑政治,尤其是王朝建立者及以非正常方式获得皇位者,多借助佛教方面之预言、祥瑞及谶言来为其政权作神圣性及合法性之论证,以此扬己之德、稳固政治。

然而,刘宋帝王对佛教并不是一味纵容,而是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主要表现为限制佛寺塔像之兴造、淘汰无行僧尼、设立僧官及防范僧尼干预军政事务等,正是这一系列措施使佛教之发展得到了较为有效之引导与管理,从而避免了其在北方因过度伪滥而遭遇法难的命运。

——摘编自林飞飞《刘宋帝王与宗教关系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刘宋王朝对佛教的基本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宋王朝佛教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基本态度:扶持并利用佛教;以佛教不侵犯王朝统治为原则,适时进行管制。

背景:佛教兴盛;王朝更迭频繁。

(2)积极影响:促进佛教与政治结合,神化了皇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与崇佛邦国的往来和交流;对佛教进行有效之引导与管理,促进了佛教的兴盛与良性发展。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刘宋王朝还借其神化皇权、护佑政治”可知刘宋扶持并利用佛教;根据“刘宋帝王对佛教并不是一味纵容,而是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可知刘宋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进行管制。

第二小问,由所学知识可知,其历史背景为政治上王朝更迭、皇权交替频繁;思想文化上佛教勃兴。

第(2)问,刘宋扶持并利用佛教有利于佛教与政治结合,神化了皇权,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进行管制有利于对佛教较为有效之引导与管理,促进了佛教自身的良性健康发展;与崇佛邦国往来交流有利于与崇佛邦国往来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一轮总复习课后培优练◎练之目标: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推荐练习时长:30分钟1.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

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如此自由”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2.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

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3.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

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4.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

此主张旨在()A.废除世卿世禄制B.整顿官场风气C.削弱王室的特权D.废除分封制度5.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

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二.非选择题6.材料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考核(当时称之为“考课”或“课绩”),原则上是对于官员品德操守及才干绩效的综合评定。

这种考核既是对官员业绩的检查与督励,也是朝廷多方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

在考课令文中,对于“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构成“四善”。

在考核各级官吏时,基本实行“三等考第”之制。

宋廷要求在申报课绩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地方官员要逐年申报任内业绩。

在考课法实施过程中,“官给历纸,验考批书”。

“历纸”即官员功过的明细登录单,“批书”即由负责部门核验填报的内容,是课绩定等的主要依据之一。

课绩制度在其施行过程中,日渐发展起程式化的倾向。

课绩定等通常是根据职务高低要冗等既定因素而非实际表现,对绝大多数官员书以固定的“常考”。

能力、绩效互异,考第却无不同。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考课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的考课制度。

7.材料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

从太祖起,诏“三公郎中王德定律令、申科禁”。

世祖时,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

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对不孝罪的处刑,创制了存留养亲之法(“诸犯死刑者,父母、祖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以闻”)。

宣武帝时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

8.材料撒切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

她主张放弃扩大政府开支、搞福利,以刺激需求的政策,要求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

自1979年5月入主唐宁街10号之后,她便对英国的社会经济进行了“激烈的改革”。

她认为英国企业过分国有化是英国工业日趋衰落的根源之一。

为此,英国政府陆续把电讯、港口、航天、汽车等12家大企业以不同形式进行私有化,价值50亿英镑的煤气公司等企业到1986年也被出卖。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首先取得了成果,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3.3%下降到1985年的5.5%。

但是紧缩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失业,英国的工业基础也萎缩了。

但撒切尔夫人坚持认为,她的政策已见成效。

她不仅顶住了一些经济学家和工党的猛烈攻击,而且一再改组内阁,撤换了反对现行经济政策的大臣。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终于使英国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1986年,英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3%,比美国或世界上其他三大工业国家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中的任何一个都快。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9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夫人改革的影响。

9.材料唐初与边境各民族发生战争时,通常派遣大将充任某道行军大总管,统率调自各地的战士远征,战争结束后,往往留兵屯守要地,成为军镇,而行军大总管府随即撤销。

随着军事形势的发展,为了避免远道征调、明确防御责任、在较大地区有统一指挥,临时统率远征的行军大总管逐渐演变为大军区的常任最高长官。

大致在开元时期,所有军事长官一律称为节度使。

天宝末年共有十个节度使,亦即十大军区。

每一节度区都管属若干军、镇、城、守捉,配备定额兵士,发生战争时,各节度管内诸军或联合相邻管内诸军就足以防御来侵之敌,不需要中央临时调发军力。

“边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边兵强盛,节度使权重巩固了边防,保证了内地的农业生产。

但外重内轻的形势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大军区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简要评价唐代的大军区制度。

10.材料总理衙门设立之初,作为分理军机处“外国事务”的机构,在官制上也仿照军机处。

随着外交事务的日益繁杂,国内已有不少外交改革的呼声。

庚子事变之后,在西方势力的压迫下,外务部的设置和外交制度改革最终得以实施。

1901年外务部章程明确规定设置左右丞、左右参议职位,并规定丞参备驻外公使之选,司员备驻外参赞、领事、随员之选。

同时,外务部对翻译官更为重视,官设七品、八品、九品,并规定翻译官可升本部主事。

自此,翻译官被定位成“职缺”,保证了外语人才可长久地服务于外交事务。

1907 年的驻外使馆改革中,规定公使须为“历充外国参赞随员多年及通晓外国语言文字之合格人员”,若办事得力则可连任,而参随人员则全部改归外务部统一调派。

——摘编自李文杰《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等(1)根据材料,说明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意义。

11.材料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并对孝廉进行考试。

具体办法是由公府主考,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吏出身的考文书。

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

阳嘉新制被后人称为“试文之法”,它的亮点是“以文取人”。

这次改革是由察举中出现弄虚作假引发。

德行和吏能有可能由举主夸饰,考试却是一种先进的文官录用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类似的弊端。

所以阳嘉孝廉考试之法,标志着传统选官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阳嘉之前,察举主要依赖刺史、郡守的个人举荐。

而阳嘉之后,察举有两个环节:一是州郡举荐,一是朝廷考试。

仅能得到地方官举荐并不能保证得官,被举荐者还须通过朝廷的考试。

所以阳嘉之制可以看成察举到科举的过渡形态……魏晋以下察举,考试环节越来越重,举荐环节越来越轻,“以文取人”最终主导了察举制发展,并进化为科举制。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1)根据材料,概括阳嘉新制的主要做法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汉阳嘉新制。

参考答案1~5 BDABD6. (1)综合考核;注重德行的考核;评定等级;考核走向固化、程序化;重视文档资料。

(2)有利于澄清吏治,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调动官员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巩固统治;后来流于形式,失去了考课应有的作用。

7. (1)借鉴前代司法制度;司法制度儒家化;中央对司法活动干预较强。

(2)完善了北魏政权的司法体系;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打击了司法不公行为;为后世司法建设提供借鉴。

8. (1)改革取向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改革理论是货币主义学说;改革过程充满了艰难和曲折;改革成效明显。

(2)改革使英国逐步摆脱经济“滞胀”;英国经济向“多市场,少政府”转变;推动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9. (1)背景:边境各民族的威胁;避免远道征调,明确防御责任,协调指挥需要;行军大总管的实践。

(2)评价:兵将合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统一指挥,方便协调、调动兵士;巩固了边防,保证了内地的农业生产;外重内轻,最终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为后世大军区制提供借鉴。

10. (1)原因:外交事务日益繁杂的要求;国内出现外交改革的呼声;西方势力的要求。

(2)意义:有利于建立外交官员的激励机制;保证外语人才从事外交事务的稳定性;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

11. (1)主要做法:增加考试环节。

(2)评价:可以有效地抑制察举制的弊端,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维护东汉的统治;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过分强调考试,背离了举孝廉的本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