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艰辛之路
有线电视发展历程

有线电视发展历程
有线电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有线电视是通
过有线传输信号的方式将电视节目传递给用户的。
在这种系统中,电视信号通过有线电缆传输到用户家中的电视机上。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线电视系统开始采用模拟信号传输。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收到更多的电视频道,并且信号质量也有所提高。
然而,由于有限的频谱资源和信号传输的限制,用户只能选择有限的电视频道。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有线电视经历了重大的改进。
数
字化技术的引入使得有线电视系统能够提供更多的电视频道和更高的信号质量。
与传统的模拟系统相比,数字化有线电视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更好的音频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有线电视运营商开始提供更多的服务,如互联网接入和电话服务。
这使得有线电视不仅成为电视频道的传输媒介,而且成为综合信息服务的提供者。
近年来,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线电视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许多用户倾向于使用互联网流媒体服务,如Netflix
和亚马逊Prime Video。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有线
电视运营商不断地调整他们的业务模式,提供更多的定制化服务和高清视频内容。
总的来说,有线电视经历了从模拟传输到数字传输的转变,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内容选择。
虽然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流
媒体的竞争,但有线电视运营商仍在努力适应新的媒体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学年论文

美国数字电视研究美国发展数字电视的动机一,从国际竞争看:上世纪80年代,日本采用模拟系统成功开发出高清晰度电视。
为了与日本竞争,以在国际舆论中取得主导地位并且防止外国文化对美国的入侵,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将全美的模拟电视换位数字电视。
二,从国内竞争看:上世纪80年代,美国爆发频率危机,广播联盟为了阻止广播电视频率的重新分配,防止这些频率落到移动通信运营商等机构手中,以需要为以后发展高清电视预留频率资源为由,提出了发展数字电视的口号。
三,从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看:起初,在爆发频率危机的同时美国政府也受到财政赤字的威胁,美国国会想通过数字转换释放更多的频率资源,通过拍卖频率资源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弥补财政上的亏空。
后来,在1998年至2001年,由于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的繁荣,迫切需要新的商业无线数据服务。
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电视的数字话进程。
四,从国防安全看:在美国爆发了“911”恐怖袭击后,美国为增强国土安全,也需要为医疗、消防和警方等多个公务部门提供频率资源,这直接推动了美国电视的数字化进程。
美国数字电视的进程规划1997年4月3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正式通过了美国数字电视的标准,公布第五号令和第六号令,重申了早期允许广播产业选择标清或高清多重技术决定,并允许广播电视业者在他们的数字频道中选择单向传播或交互传播方式。
在这一年就有10多家数字电视台同时开播。
随后,全美便陆续建立了不少数字电视台。
美国数字电视的运作一直受到FCC等机构的干预,其为美国数字电视的全面普及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并且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对模拟NTSC制式与DTV 同播要求不断提高,从开播初期的不做任何要求到2003年4月1日起要求电台50%的NTSC节目必须在DTV频道上同播;一年后,同播要求提高到75%;到2005年4月1日要求100%同播。
做到了既能平滑的关闭NTSC业务并归还NTSC 频道又不影响观众收看节目。
传媒.美国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艰辛之路(传媒)

或无线发射传输到用户家中,全部需要经过数字技术处理,再通过机顶盒由电视机或电视显示器接收电视节目信号。
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有三种:即地面无线传输标准、有线传输标准以及卫星传输。
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频道增多。
一套模拟信号频道的带宽可以传送4—6套数字信号节目,这样,数字电视频道的数量甚至可以增加到数百套;二是图像更清晰,音质更高,普通电视能放出DVD效果;三是新功能让人眼花缭乱。
除收看电视节目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数字电视还可以进行文字录入、上网浏览、收发邮件、电视购物、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等。
尽管数字电视给人们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在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还必须克服一些棘手的问题。
据统计,完全实现数字电视转换后,全美将关闭1700个模拟节目电视台。
现有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用户以及配备了数字转换器(俗称“机顶盒”)的模拟电视用户,就可以一如既往地收看各种节目了。
但是,目前全美共有2100万个家庭属于弱势群体,包括穷人、老人或农村人,他们缺乏足够的经济能力,只能通过传统的模拟电视机和室内天线收看电视节目,届时,这些人将无法收看到任何电视节目。
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即使全美停止传输模拟电视信号之后,在未来几年内,模拟电视的巨大影响仍将伴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那些依然使用模拟电视机的家庭将面临没有电视节目可看的严酷现实;拥有数字电视机的家庭也将会遇到新问题的困扰;有线系统向用户提供的电视信号,仍可能部分是模拟信号———因为有线系统的很多用户所配置的旧电视机依然只有模拟信号转换装置;即使在一些已经实现数字转换的地区,还会遇到电视画面质量和频宽拥挤等方面的问题。
基于此,在全美实现数字电视转换之后,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共存”的局面将不可避免。
数字电视:一路走来好辛苦上世纪80年代,日本采用模拟系统,成功开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
为了与日本竞争,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将全美的模拟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
有线电视发展历程

有线电视发展历程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只在个别的城市就地播出,收看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公里。
1927年,美国纽约和华盛顿之间,首先用微波接力线路传送电视节目,开始实现城市间电视节目的即时转播和交换。
共用电视天线系统首先出现于40年代的美国,最初的系统是用在公寓大厦的共享天线电视;在公寓大厦的住户没有可能家家户户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天线,因此共享天线电视系统应运而生。
共享天线电视很简单,由一部安装在主天线近旁的共享天线电视放大器和铺往各住户的有线电缆组成。
后来由于大功率宽频放大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传输范围包括一个城市的电缆电视系统,由于共享天线电视系统一样有宽频放大器和传输信号的电缆、信号分配器,可以看成是后来城市范围有线电视的前身。
有线电视也称电缆电视,最简单的电缆电视是1948年圣诞节在美国洛杉矶市郊的居民家中问世的。
跨越大西洋的电视节目传送是1965年“晨鸟”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以后实现的。
60年代末,利用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的三个同步通信卫星,构成了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从而使电视节目可在全世界有地球站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传送和交换。
如果交换节目的国家之间电视制式不同,可在接收端进行制式转换。
1978年,加拿大建成世界上第一根光缆,能同时传送12路彩色电视和12路调频立体声节目。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至今,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人们对信息服务需求的增长,同时伴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有线电视界意识到CATV应该向综合信息服务网过渡。
让有线电视系统具有双向传输能力和交互功能成为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分三个阶段:1974-1983年是共用天线阶段:这一阶段是有线电视发展的初级阶段,该阶段的技术特点是全频道隔频传输,一个共用天线系统可以传输五-六套电视节目。
中国于1964年将北京中央电视台的黑白电视节目用60路微波线路试传至天津,1969年开始陆续由北京用600路和960路微波线路向国内其他地区传送。
美国数字电视发展与启示

作者: 赵明
出版物刊名: 中国记者
页码: 90-91页
主题词: 数字电视;美国;数字转换;电视制式;ATSC;政府主导;电视机;模拟
摘要:今年3月1日起,美国全面禁售模拟电视机,要求今后所销售的25英寸以上电视必须集数字接收和显示于一体,内置符合美国ATSC电视制式的调谐和解码组件。
它使美国政府主导的强制数字转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模拟电视机的退场是所有向数字转换的国家迟早都会面临的问题,美国的先行将为随后进入数字转换的国家积累一些可供参考或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地面电视数字化已进入一年倒计时

些 用 户共 拥 有 4 5 5 0万 台 电视 机 ,但 其 中 只有 10万 3
台是 数字 电视 机 , 而模 拟 电视机 为 4 2 4 0万 台。 ② 在加 入 MV D业务 的用 户 中 ,有 17 P 4 0万 户保 有 没 连 接 MV D业 务 的所谓 第 2台 、第 3台 的电视 P
() 1 数字 电视 的普 及 状况 F C有 义 务 调查 消 费者 购 买 数 字 电 视机 的意 图 C
并对 数字 化 的发展 情 况进 行评 价 。 目前 , 在 进行 着 第 3次 的评 价 , 于 2 0 正 并 0 7年 5
月 1 日 发 表 了 8 N RM ( oi o Po oe P N t e f rp sd c
有 线 电视 技 术
为 了 向数字 广播 平稳 转移 , 须 使消 费者 对数 字 必
非 安装 能将 数 字 信号 变 换 成模 拟 信 号 的变换 盒 或 重
新加 入 MV D业务 , P 否则 到数 字化 完成 之后 就不 能再
用 了。
化有 充分 的 了解 。 迄今 消费 者 的认识程 度仍 处 于低 但
维普资讯
有线 电视 技术
综 述
豢
1 前 言
施。
字匕 ‘
鞋 蝴
韩 伟
“0 5年 数 字 广 播 与公 共 安 全 法 ( ii lT lvs n 20 Dgt e io a e i
a d P bi S f y A to 0 5 ” 将数 字 化完 成 日期 n u l ae c f2 0 ) c t 美 国 的地 面 电视 的数 字 化 完 成 日期 (0 9年 2 20
浅析美国电视业现状

浅析美国电视业现状美国电视业是全球最发达的电视行业之一。
它涵盖了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多种形式。
电视节目的制作、播放、营销等环节都十分成熟,为美国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在全球数字化的趋势下,美国电视业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首先,美国电视业正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数字化技术的崛起。
互联网和在线媒体的普及,给传统电视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数字媒体的普及,主流观众越来越多的转向了新兴数字媒体,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逐渐下滑。
同时,由于数字化技术的普及,观众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媒体,这使得电视业的经济基础受到了侵蚀。
其次,美国电视业的机遇之一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其带来的新机遇。
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电视业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弥补现有业务的不足。
传统电视节目逐渐转向网络,并逐步实现了线上/线下业务的互通,为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经济模式和商业模式,这为电视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第三,美国电视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转型升级。
当前,传统电视业正在面临着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新型合作模式,如电视制作公司与新媒体公司的合并,以及广告营销公司与网络广告联盟之间的合作,这些都需要并可能引领电视行业完成新的转型升级。
第四,尽管电视业受到了数字化媒体新型媒介平台的冲击,但传统电视行业也能够在生产与设计上展现更多差异化和更高的品质,从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用户忠诚度。
这就需要美国电视业从传统的制作、营销和播出模式中提取出亮点和优势,为消费者提供创新和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最后,美国电视业在数字时代的转型中也面临着挑战,如数据安全、赛博战争、行业整合等。
这标志着电视行业将面临着一次新的变革,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去应对,从而保持竞争优势并不断创新发展。
总之,美国电视业在数字时代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机遇,并需要通过认真分析当前的市场趋势和整个行业的变化,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和利用行业发展的机会。
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美国电视业才有可能在剧变的市场格局中获得持续的发展和成功。
从ONdigital到ITV Digital之痛

从ONdigital到ITV Digital:“美丽的梦想”是怎样出了问题的1998年,英国一家新数字电视频道推出,其目标是与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英国天空卫星广播公司(BskyB)竞争,并将数百万中的英格兰电视观众变成付费电视的使用者,这种电视叫数字化地面电视,它通过顶置盒进入一个新平台。
然而在2002年,它失败了。
ONdigital的第一任品牌营销总监马克·桑兹(Marc Sands)说:“我们认为可以与天空公司竞争,因为它有致命的弱点:最不受观众的信赖。
我们将通过我们的行为和价格的清晰透明度与之区分开来。
这是个美丽的梦想:即插即用。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要想递送争门的软件和顶置盒以及应付全国散落的覆盖区是很困难的。
桑兹说:“1999年夏天,我发现这些问题是致命的,当画面定格不动之后,我们的诺言就被击得粉碎,我们输了。
”而此时公司的丰要竞争者英国天空卫星广播公司却付酬给那些推荐使用该公司系统的零销商,使得公司面临着更多的压力。
天空公司决定要发放免费的顶置盒,这意味着0Ndigital 除了照例模仿之外别无选择,这一项使得每年额外增加1亿英镑的支出。
“文化、媒体与运动”部门(负责监督政府2001年6月之前的数字计划)的前任大臣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我认为ONdigital决定要与英国天空卫星广播公司正面交锋也许是错误的,他们本应寻找另一块市场。
”在2001年,ONdigital改名为ITV Digital,将之与一个地位业已稳固的、备受信赖的品牌名称联系起来(ITV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地面频道)。
但是,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观众需要购买全新的设备——它不需要抛物面状天线,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平台。
技术困难也是个问题,顶置盒使用的软件内存不足,经常出故障,原来的一个用户布里奇特·弗斯特(Bridget Furst)这样解释道:我在1999年11月注册使用ONdigital,因为我们居住在保护区,不能使用抛物面状天线。
关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思考

节目源问题
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需要大量的节 目源支持
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需要更高的技术和设备 支持,需要解决信号传输的问题。
04
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型的策 略与建议
技术创新及升级改造
总结词
技术创新是推动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型的 关键因素。
详细描述
加强技术研发,推动电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 升级,包括信号传输、图像清晰度、声音质 量等方面,提升数字电视的观感和音质体验
用户接收问题
接收设备
用户需要更换新的接收设备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需 要考虑用户是否能够承受更换设备的成本。
接收范围
数字电视的接收范围一般比模拟电视小,需要考虑在 整体平移过程中是否需要增加接收站点等设施。
用户培训
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如何使用新的接收 设备并了解数字电视的相关业务。
06
前景展望与思考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的融合发展及互补关系
01
过渡阶段
02
优势互补
03
技术创新
在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过 程中,两种技术将共存一段时间,相 互补充,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模拟电视在信号稳定性和接收成本方 面具有优势,而数字电视在画面清晰 度、功能多样性和交互性方面具有优 势,两者可以结合应用,提高整体服 务质量。
03
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型的挑 战与问题
技术难题及改造难度
技术标准不统一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转换过程中存在技术难题。
改造规模大
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需要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涉及到整个电视系统的升级和更新。
资金投入及设备更新
资金需求大
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新的设备和进行技术改造 。
美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与启示

22 一
维普资讯
臣■蛋田
从上个世纪 9 年代 后半期开始 , 0 业 界 和 政 府 逐 步 认 识 到 ,仅 靠 市 场 机
制 很难 完 全 实现 数 字 地 面 电 视 的 普 及
以上 用 户 ,而 每 获 得 1 用 户 的 成本 个 均 在 6 0美 元 左右 。 比 之 下 , 每 个 0 相 从 用户 获 得 的 平均 收入 一 般 在 5 — 0美 06
台 。其 中 , 晶 显 示 的 有 2 8万 台 . 液 5 等 离子显示 的有 8 5万 台 ,背 投 式 的 有
B C和 MH 虽 然 积 极 推 进 数 字 高 清 B K, 节 目的 播 出 .但 是 还 没 有 找 到 数 字 时 代 能 够 体 现 公 共 媒 体 价 值 的 服 务 模 式
维普资讯
现 状 与 问题
1 、地 面 数 字 电视 : 盖 率 很 高 , 覆 接 收 率 难 以提 升
委员会 (C 之 间在数字电视机 的规 F C)
国 的 卫 星 数 字 电 视 起 步 子
19 9 4年 . 线 电视 的 数 字 f  ̄ 有 - L '
元之 间 。 美 国 的 卫 星 数 字 电视 市 场 近
元 。其 中广 告 收 入 为 1 41 美 元 , 6. 5亿
占总 收 入 的 3 %。 2
9 .%的 电视 家 庭 。 几 大 地 面 电 视 网 97
回 报 的 乐 观 预 期 ,这 严 重 影 响 到 它 们
的积极性 。
机 的 家庭 拥 有 率 :提 升 软 件 环 境 . 通
过 高 清 晰 化 和 多 频 道 化 服 务 激 发 受
众 的 有 效 视 昕 需 求 ;改 善 政 策环 境 . 通 过 一 系 列 竞 争 政 策 促 进 数 字 多 媒 体 产 业 的发 展 ; 化 产 业 环 境 . 新 优 从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CCBN2009主题报告全文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CCBN2009主题报告全文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就要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国家广电总局、代表王太华局长对CCBN的开幕表示祝贺,对前来参加展览会的厂商和各界朋友们表示欢迎。
CCBN已经举办了十六届,已经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广播电视展览盛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今年CCBN的参展面积再创历史记录,达到了69000平米,参展厂商比去年增加了7.8%,特别是国内参加的企业比去年增加了14.6%,这充分说明产业界对我们广播电视发展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在这里,我代表广电总局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参与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生产厂商、国内外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也希望有更多的生产厂商、更多专家学者、更多有识之士投身到我国广播影视建设中来,为我国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贡献。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广播影视的技术基础,击打地解放了广播影视的生产力,给广播影视带来了前提性、根本性的变革。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广电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多种技术手段并用、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国内与国外并重的、规模庞大的广播影视网络。
广播影视的传播能力、覆盖水平、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正在得到有效的解决,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公共服务、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广电部门的首要职责和基本任务,大家不论到什么时候、不论做什么事情,广电系统都要非常明确这三点: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公共服务、确保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是我们广电系统的首要职责和基本任务。
关于模拟电视转数字电视的思考

《中国有线电视》2009(11)C H I N AD I G I T A L C A B L ET V·热点关注·中图分类号:T N9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022(2009)11-1130-03关于模拟电视转数字电视的思考◆胡继专(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宿迁223800)摘 要:根据国内外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状况,阐述了数字电视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数字电视技术在普及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模转数;模拟电视;数字电视T h o u g h t s o nt h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f r o m A n a l o g u e T Vt o D i g i t a l T V◆H UJ i-z h u a n(S u q i a n B r o a d c a s t T e l e v i s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J i a n g s u S u q i a n2238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B a s e d o n t h e h i s t o r y a n d c u r r e n t s t a t e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d i g i t a l t e l e v i s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b o t h h o m ea n d ab r o a d,t h i s e s s a y i l l u s t r a t e s t h a t d i g i t a l t e l e v i s i o n t ec h n i q u e s a r e a b ad ge of t h e s o c i a l p r og r e s s a n d a n i n-e v i t a b l e t r e n d of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e l e v i s i o n t e c h n o l og y.A t th e s a m e ti m e,i t a n a l y z e s t h e m a i n p r o b l e m s e n-c o u n t e r e d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p o p u l a r i z i n gd i g i t a l te l e v i s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a n d p u tf o r w a r d s s o m e s p e c i f i c s o l u t i o n s t ot h e m.K e y w o r d s:t h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f r o ma n a l o g u e t o d i g i t a l;a n a l o g t e l e v i s i o n;d i g i t a l t e l e v i s i o n 模拟电视转换成数字电视,标志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这本应该是众望所归的事情,但是在转换过程中却是怨声载道,下面根据国内外数字电视推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的国际化进展探究

2200 引言目前,关于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提出者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前三者所提出的标准在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我国在这方面建设相对较弱。
但是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前景良好,具有广大的消费市场,相关技术也日趋发展成熟,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国际化态势良好。
1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实施背景、国际推广模式与面临的困难1.1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实施背景中国是一个电视消费大国,具有广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在电视生产年量超过1亿台,我国生产的电视机具有高性能、低价格等优势,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广播电视常见的方式是地面电视广播、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以及IPTV电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及一些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电视传输方式仍旧是地面电视广播[1]。
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其终端产品的成本也不断下降,全球范围内的广播电视日益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给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收视体验。
现在很多国家都积极实施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其在转换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就是标准选取,标准选定及终端产品生产制造与电视机的出口销售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其是非常重要的。
2006年之前,国际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主要是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T及日本的ISDB-T,三者都是国际电联的标准,当某国选取其中的一个标准时,都我国电视终端产品就会形成技术壁垒及专利壁垒,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是非常不利的。
由于这一挑战,国际上一些国家及组织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标准,由此在国际上形成一种标准竞争的现象。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各行各业也都加快产业调整的步伐,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转变。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也随之取得了较快发展,该产业技术门槛高、产业链较长、带动的就业人口及持续时间较长等,因此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的推广与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能够拉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核心专利及技术标准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具有示范意义。
美国开启数字电视崭新时代

美国开启数字电视崭新时代作者:俞悦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第24期6月12日(美国当地时间,下同)对美国的电视台或是美国民众来说是很特殊的一天。
因为,这一天是美国政府允许播放模拟电视信号的最后一个日子。
从13日开始,数字电视信号将完全取代模拟电视信号,正式拉开美国数字电视时代的序幕。
禁模拟电视信号迎数字电视时代众所周知,数字电视信号取代模拟电视信号是一种必然趋势。
这就好比建设更加高速的网络带宽或是移动网络由2.5G向3G发展,数字信号有着模拟信号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更加有效地传输且传输数据量更大。
但是,许多先进技术在推广之初并非一帆风顺。
要推广数字电视信号,主要要完成三方面的任务。
一是制作交互性、多样性的节目内容;二是前端处理,即电视台需要将各种数据信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上行和下行通道内传输;三是终端应用,用户需要一个能够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视机或是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机顶盒。
由于前者针对的对象是电视台,只要技术成熟且资金到位,落实前两方面任务并不难。
但是,第三个方面针对的是广大的用户群,要让这些用户在有限的时间内,升级、更换终端设备,改变消费习惯成为一大难题。
为此,在2005年底,美国就开启了“2005年数字电视转换和公共安全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针对数字电视转换这一目标,美国政府推出了“电视机顶盒优惠券项目”。
根据项目细则规定,每户家庭可以免费领到两张电视机顶盒的优惠劵,每张价值40美元,用于冲抵购买机顶盒所支付的金额,但每一台机顶盒只能使用一张优惠券。
很明显,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发放优惠券来刺激消费者购买机顶盒,为模拟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电视信号做准备。
这一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当时的布什政府为此支付了15亿美元的资金。
不仅如此,2009年,奥巴马政府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专门公布了一张列有组织名称的清单,其中包括国内自愿者组织、公民权利组织,甚至是消防队。
这些组织成员将被派去帮助人们安装电视机顶盒以及天线。
2024年全球电视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代

人工智能在电视产业的应用
语音识别技术:使观众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电视,提高观看体验。 智能推荐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为观众推荐感兴趣的内容。 虚拟助手: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查询、天气预报、日程提醒等功能。 自动化编辑:利用AI技术对电视节目进行自动化剪辑和编辑,提高制作效率。
超高清和8K电视的发展趋势
2024年全球电视 产业的新趋势
5G技术对电视产业的影响
5G技术将提高电 视信号传输速度和 稳定性,改善观众 观看体验。
5G技术将促进电 视产业与互联网、 物联网等领域的融 合,催生更多创新 业务模式。
5G技术将加速电 视产业的技术升级 和产业变革,提高 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和创新力。
5G技术将推动电 视产业的国际化发 展,加强国际间的 交流与合作。
合作共赢:与其他产业合作,实现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新兴科技公司在电视产业的布局
亚马逊推出Prime Video服务,与Netflix和Hulu竞争流媒体市场
谷 歌 旗 下 Yo u Tu b e 加 强 原 创 内 容 投 资 , 与 传 统 电 视 台 争 夺 观 众 和 广 告 收入
苹果推出Apple TV+服务,与Netflix和Amazon Prime Video等流媒 体平台竞争
互联网电视和流媒 体服务的崛起将进 一步加速传统电视 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全球电视产业的竞 争格局
传统电视厂商的竞争策略
内容创新:注重节目制作和内容创 新,提高节目质量和多样性。
品牌营销:加强品牌宣传和市场营 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升级:不断投入技术研发,提 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
电视发展历史

从黑白到高清电视发展历程电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娱乐工具,发展历程十分丰富多彩。
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今天的高清电视,电视技术不断的发展。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电视从黑白到高清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是黑白电视的主流时期。
当时的电视机体积庞大、通体黑白,屏幕分辨率较低,只能接收少量的电视频道。
由于当时的电视信号还是模拟信号,而且地理环境和地形的影响会导致电视信号扭曲或干扰,所以很多观众家庭也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电视画面。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彩色电视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彩色电视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彩色电视屏幕的色彩饱和度比黑白电视屏幕更高,但是屏幕分辨率还是比较低。
了解电视发展历程,我们还要提到数字电视。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是数字电视广泛应用的时期。
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电视信号逐渐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
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画质,解决了信号扰动的问题。
同时数字电视的出现,使得观众可以选择更多的电视频道,自由组合自己喜欢的节目。
最新的电视技术是高清电视,高清电视屏幕的分辨率很高,甚至可以达到4K、8K的分辨率,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都大大提升。
同时,高清电视使用的是数字信号,不会受到与模拟信号相同的干扰影响。
高清电视技术的应用,让观众可以更好地享受大屏幕电视带来的震撼感受。
总的来说,电视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从黑白电视到高清电视,电视行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推出的创新电视技术,都为观众提供了更加清晰、真实、丰富的视觉体验。
全球数字电视转化发展的瓶颈

1 .全球 数 字 电视 转 化 的现 状
20 0 6年 6月 l 6日, 国 际 电信 联 盟 ( U)在 日 I T
『 瓦 开 的 地 性 无 线 电会 议 ( C一 6 : 成 了一 人 】 RR 0 )l形
就是 :5 % 的 没 有采 纳 数字 电 服 务的 英 国 民众 认为 6
比利 时 和德 国 也完 成 了数 字 电视 的 转化 ;2 0 年 ,世 09
界上唯一的超级人国美国完成了数字电视的转化,与
此 时 , 丹麦 和 挪 威 也 完 成 了数 字 电视 的 转 化 工作 。 1 口本 讣 划 于 2 1 年 完 成 数 字 电视 转 化 ,英 国计 划 于 01 2 1 年完 成数 字 电视 转化 ,中 国和俄 罗斯 计划 于 2 1 02 05 年完成 数字 电视 转化 。 2 全球 在 2 1 年 完 成 数 字 电视 转 化 的 目标 不 . 0 5
1 数 字 电视 的 优 点 并 没 有 被 受众 看 到 . 数 字 电视 的 顺利 推 广 离不 开 受 众接 收 数 字 电{ 的 见
意愿 ,而 这 种 意愿 的 产 生就 依 赖 于数 字 电视 必须 具 备 原 先 模 拟 电视 所 不 具备 的 优 点 。任数 字 电视 推广 的 过
持续 的过 程 ,任 接 下来 的 几 剧 、几 月 甚 争儿 年 内 我仃j
还 得 对那 些低 功率 的 电视 进 行转 化” 。
另外 ,亚非 拉地 区 的一 些 国家 ,比如 巴西 、智利 、
电视 转 化 。20 年 全 球 数字 电视 用 户达 到 _ 5 3 09 r . 亿 3
程 中 ,大 多数 国家数 字 电 视 的运 营 商都 会 以 数字 电视 画 面清 晰 、 音质 悦 耳 、频 道 多样 、受 众选 择性 多或 者 互动性 强 为卖 点 。但是 ,这 些优 势 并没 有被 观众 看到 。 在 一些 落 后地 区 ,许 多观 众 不 知 道 教 字 电视 为 f物 , H I 也不 知道 数字 电视 。即 便在 数字 电视推 广 r 年 (0 1 二 20 年 )的 英 国 , 当时 数字 电视推 』 失 败 的一 个 重 要原 因
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数字电视发展历程数字电视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传输和接收的电视信号,是传统模拟电视的一种升级和替代方案。
它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更多的频道选择以及多种交互功能。
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下面将为你介绍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
首先,数字电视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视广播标准称为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ATSC)。
该标准采用了数字技术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还引入了高清晰度(HDTV)的概念,向观众提供更清晰、更逼真的画面。
在90年代初,ATSC标准正式发布,数字电视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然而,在这个时候,数字电视的设备和技术还比较昂贵,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此外,传统模拟电视的用户也没有太大的动力去购买数字电视。
因此,数字电视在最初的几年里,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市场成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视开始逐渐得到普及。
在国际上,欧洲广播联盟(EBU)和日本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数字电视标准。
这些标准在技术上略有不同,但都致力于提供更好的图像和声音质量,并提供多种交互功能。
到了21世纪初,数字电视正式进入了全球的主流市场。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数字电视的设备变得越来越便宜和易于获取。
数字电视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如高清晰度的画质、广泛的频道选择和交互功能的增加。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升级到数字电视,并且传统模拟电视逐渐退出了主流市场。
如今,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家庭的主要电视收视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电视的画质和功能还在不断提升。
比如,高动态范围(HDR)技术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逼真,互联网的发展为数字电视带来了更多的在线视频和应用选择。
总的来说,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技术初期的困难阶段到现在的普及阶段。
它带来了更好的电视观看体验,并成为了现代家庭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电视的未来将更加充满潜力和可能性。
美国的数字电视时代

美国的数字电视时代
初一
【期刊名称】《卫星与网络》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美国用了5年的时间,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切换,在切换过程的很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例如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推动产业发展;建立一个基金为贫穷家庭提供帮助;先在部分城市试点,然后再逐渐推广;对剩余频段进行拍卖,所得资金专款专用;政府、厂商、电视台多方位客户提供服务;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电视台设置不同的转换模式或转换时间表等。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初一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美国正在迎接数字电视时代 [J], 华山
2.我国将全面进入数字电视时代 [J],
3.广西全面进入数字电视时代! [J],
4.谈电视时代的美国总统竞选 [J], 宫智民
5.美国告别模拟电视时代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艰辛之路[03/20-14:54:34]美国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艰辛之路本报记者郑焕斌2007 年03 月19 日09:06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波及和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电视业也不例外。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定出了数字电视转换时间表,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加速进行中。
根据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一项法案,2009年2月19日,美国将全面停止传输模拟电视信号。
然而,即使像美国这样的经济和技术大国,也必须正视模拟电视时代留下的巨大“遗产”,妥善应对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实现全面转换:并非一蹴而就数字电视(DTV是指采用数字信号传送图像和声音的全新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的电视节目从制作到播出,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卫星或无线发射传输到用户家中,全部需要经过数字技术处理,再通过机顶盒由电视机或电视显示器接收电视节目信号。
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有三种:即地面无线传输标准、有线传输标准以及卫星传输。
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频道增多。
一套模拟信号频道的带宽可以传送4—6套数字信号节目,这样,数字电视频道的数量甚至可以增加到数百套;二是图像更清晰,音质更高,普通电视能放出DVD效果;三是新功能让人眼花缭乱。
除收看电视节目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数字电视还可以进行文字录入、上网浏览、收发邮件、电视购物、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等。
尽管数字电视给人们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在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还必须克服一些棘手的问题。
据统计,完全实现数字电视转换后,全美将关闭1700个模拟节目电视台。
现有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用户以及配备了数字转换器(俗称“机顶盒”)的模拟电视用户,就可以一如既往地收看各种节目了。
但是,目前全美共有2100万个家庭属于弱势群体,包括穷人、老人或农村人,他们缺乏足够的经济能力,只能通过传统的模拟电视机和室内天线收看电视节目,届时,这些人将无法收看到任何电视节目。
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即使全美停止传输模拟电视信号之后,在未来几年内,模拟电视的巨大影响仍将伴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那些依然使用模拟电视机的家庭将面临没有电视节目可看的严酷现实;拥有数字电视机的家庭也将会遇到新问题的困扰;有线系统向用户提供的电视信号,仍可能部分是模拟信号---------- 因为有线系统的很多用户所配置的旧电视机依然只有模拟信号转换装置;即使在一些已经实现数字转换的地区,还会遇到电视画面质量和频宽拥挤等方面的问题。
基于此,在全美实现数字电视转换之后,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共存”的局面将不可避免。
数字电视:一路走来好辛苦上世纪80年代,日本采用模拟系统,成功开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
为了与日本竞争,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将全美的模拟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
为此,政府与制造商合作,进行了一系列测试,以确定下一代电视信号传输系统。
测试结果表明,如果不对电视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就无法在全美实现高清晰信号传输。
最重要的是,专家发现,数字电视技术的图像压缩效率非常高,因此,美国最终放弃了进一步更新电视模拟信号传输系统的方案。
此后,美国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与一家公司联盟合作,最终成功地统一了电视标准。
该联盟授权批准了18种数字电视格式,其中1080i和720p属于需要采用宽屏幕的高清晰度格式。
随着高清晰度电视机进入市场,1998年,美国第一次向公众传输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曾计划到2006年停止传输模拟电视节目,但这一目标最终没有实现,因为,当时只有少数家庭购买了昂贵的数字电视机或者数字电视综合解码器(机顶盒),而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本身的发展也非常缓慢。
例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从1999年到现在,也只能向用户提供一个系列性的高清晰电视节目即其王牌节目《今夜秀》。
5年之后,电视台才以高清晰度格式(1080i格式)播出其所有黄金时段的电视剧和连续剧。
缺乏激励性因素也是高清晰度电视发展步伐缓慢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在此期间问世的DVDf艮快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其占领市场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了高清晰度电视。
2005年3月,美国召开了高清晰度电视制造商高层会议,但这个会议依然没有能够制定出停止传输模拟信号的确切时间表。
不过事情很快就出现了转机,加快数字电视转换进程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几乎同时浮出水面。
2006年初,布什总统签署了《赤字削减法案》,终于彻底改变了高清晰度电视替代模拟电视的进程。
法案要求,在3年之内,全美必须强制性实现由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换。
与此同时,政府对电视机制造商也提出了强制性要求:新生产的25英寸以上(包括25英寸)电视机,都必须配备内置数字电视转换装置。
从2007年3月1日起, 这一强制性要求将扩大到所有新生产的电视机;2007年7月1日之后,市场上销售的任何新设备例如DVD播放机和刻录机等,如果配备了内置转换器,这种转换器也必须是数字电视转换器。
此外,目前全美电视台在黄金时段都以高清晰度信号播放电视连续剧和体育赛事,而绝大多数有线电视系统所传输的节目信号中,有4个一12个频道为高清晰度信号,这也是一个刺激性因素。
彻底告别模拟电视:其实并不简单上世纪60年代,彩色电视机进入市场并被人们迅速接受,基本上是依靠市场力量推进的,而且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可以利用黑白电视欣赏电视节目。
但是,数字电视转换过程则呈现出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
最基本的问题是,如果不购买数字电视转换装置,现有的模拟电视机就根本无法收看数字电视节目。
按照市场售价,每一个机顶盒为60美元,而强制性要求每一个家庭将所有电视机都配置这样的装置,将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尤其对弱势群体来说,这将是一种很大的负担。
全美广播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美只能接收模拟电视信号的家庭有2100万个,他们共拥有4500万台模拟电视机。
其他家庭在拥有一台可以接收有线电视信号或卫星电视信号电视机的同时,另有2台一3台用于播放DVD或玩游戏的模拟电视机,同样也不能接受数字信号,这批电视机的数量大约为2800万台。
因此,在2009年2月19日之后,全美共有7300万台模拟电视机根本无法接受任何电视信号!此外,为了能够录制地面无线传输的电视节目,现有的模拟式磁带录放机(VCR和硬盘录像机(DVR也将需要重新购买一个转换盒。
因此,如何减少数字电视转换进程中引发的矛盾,是政府必须妥善应对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美国国会为此向商务部所属的国家电讯管理中心拨款15亿美元补贴经费,以减缓数字转换给弱势群体带来的经济负担。
2008年,没有经济能力购买机顶盒的家庭,将可以得到政府的特殊补贴------ 两张总价值为80美元的购物券,专门用于购买机顶盒。
相比较而言,利用地面无线传输方式遇到的问题更为棘手。
即便你的电视机能够接收到数字电视信号,也并不能确保你一定可以欣赏到清晰的画面。
在模拟信号时代,随着信号传输距离的增加,电视机接收到的图像质量递减,但在一些地区你仍然可接收到图像,即使效果很差。
对于数字电视来说就不完全是这样了,一旦信号传输出现问题,电视屏幕根本没有任何图像或只有马赛克画面。
假如这种情况发生在足球比赛的射门瞬间或者侦探片的结局时刻,那实在是令人懊丧不已!其原因在于,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播出系统能有效地节省频道资源,频道利用率大大提高。
一个传统模拟电视频道可以容纳6个标准清晰度的数字频道,或者一个高清晰度电视频道。
正因为如此,一旦信号传输出现缺失,对收视效果的影响就无法弥补。
按照常人的理解,只有居住在远离电视发射塔的地方,你才可能真切体会到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效果不佳所带来的烦恼。
其实,即使居住城镇中,这种现象也有可能随时困扰你。
由于多重反射效应的困扰,在传播过程中,信号遇到不同的建筑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用户信号接收器可能会得到多种不同版本的信号。
目前,美国采用的传输标准是8-VSB,与欧洲采用的COFD标准相比,该标准对数字信号的敏感程度更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接收器采用了运算性能更好的芯片,大大加快了对信号的处理能力,因而可以更好地弥补上述问题带来的困扰。
但是,信号困扰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当你调到另一频道,而该频道的信号来自于与先前频道不同的方向时,你可能依然需要屈尊大驾,自己动手对数字信号接收器的方向进行微调。
多重反射效应目前是数字电视的唯一薄弱环节,受此影响的家庭大约占全美家庭总数的15%因为他们不是有线电视或者卫星电视的在册用户。
让人乐观的是,随着更多的家庭加入有线电视或者卫星电视用户的行列,这一比例将会逐渐减少。
因为,目前电视台虽然也传输一些免费电视节目,但只有在册用户才能欣赏更加丰富的高清电视节目,并且节目丰富程度的差别将会越来越大。
这样,必将有更多的家庭加入有线电视或者卫星电视用户的行列。
平稳跨越过渡期:各显各的高招2009年之前,美国的数字电视转换将处于过渡时期。
在此期间,地面无线传输、有线传输和卫星直接传输三种传输方式都将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采用地面无线传输信号的电视台将采取“双轨制”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一方面,它们将继续利用政府为其分配的频宽传输模拟信号;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在过渡期为其专门分配了频宽,用于传输数字电视信号,可以同时多点传送多种电视节目。
所谓多点传送是指用户预约节目,电视台根据通道数、用户预约数及时间段等因素决定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
如果电视台同意播放,几个用户共同拥有一个节目通道,节目从头播到尾,用户不能进行控制;当不能满足用户要求时,还可给予用户建议,可在什么时间段满足用户要求。
当然,一些电视台也可能会将政府原来分配的频宽全部用于传输高清晰度节目或标准清晰度数字节目。
2009年之后,有线电视运营商也必须提供良好的模拟信号服务,其用户依然可以欣赏到模拟信号节目。
由于观众更愿意欣赏高清晰度节目,有线电视台也更愿意全部传输数字节目。
而这对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运营商来说,将成为一种新的“负担”,因为政府配给的频宽有限,在满足不同频道和服务要求时,难免会捉襟见肘。
从理论上讲,实现数字转换后,电视运营商可以提供数百个电视频道,但目前最先进的有线系统也仅能向用户提供大约12个频道的高清晰度节目。
美国有线电视实验室认为,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模拟电视频道。
模拟频道在有线系统的共轴光缆中占据了大约550MHz的频宽,为了照顾众多的有线系统用户,运营商还不能停止播放模拟频道而将所有频宽资源都用于数字电视。
因此,有线系统营运商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或多个机顶盒;要么再等待10年左右的时间,等待绝大多数用户自然淘汰其现有的模拟电视机。
混合光纤同轴接入技术,将为有线传输提高频带利用效率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