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乐以成德的人生修养与审美境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的 (同上)。我认为,孔子的这一境界与道 家的无为而尊,无为而成,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之 道的境界相比,是一种自由的境界。因为自由就是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干成什么,而无为而无不为却 是什么也不想干但却没有什么是干不成的或者说什 么都能干成。就比如医生治病,用尽了手段,开完 了药方,最终心想事成,病人痊愈了,这就是超越 了必然性的自由,是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的统一。 而一个医生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用,病人却在他 的手里痊愈了,这就是似不可能而又令人向往,这 就是神,这就是道家的境界,实质上是对自由的超 越。当然,儒、道两家境界孰高孰低,读者自有论 断。值得一提的是,佛家修炼的最高境界———佛眼 功,也就是时时处处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心想而事成,圆满而通达。但佛家的修炼最终是要 出离生死,完成生命形式的高层次转换或人类自身 的自我超越,已与儒家不在同一个维度中论道了。 因此,冯先生的超道德说,的确是在形而上的意义 上抓住 了 孔 子 人 生 境 界 超 越 伦 理———仁、 礼、 忠、 恕、德、义等的本质特征。但我这里并不打算把孔 子的这一境界归入冯先生的 “天”的境界,而是把 它归入大自由的境界,也就是审美的境界。其原因 在于,“天”有自然之天,有规律之天,也有命运 之天和鬼神之天。虽然按冯先生评道家为 “不知之
"!
贵,于我如浮云。”(同上)小人之所以 “长戚戚”, 就在于他沉溺于功利计较之中而不能自拔,因而永 远无法进入审美的境界,难得坦荡和潇洒。
孔子就是用这种超道德的审美心理和悦乐情怀 或 “天地”的境界去审视自然、社会、人生的,从 而进入了一种 “大乐与天地同和”的艺术境界。孔 子曾盛赞颜回,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 巷,人 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 改 其 乐。贤 哉, 回 也!”(《论语·雍也》)这一被后儒所称道的 “孔颜 乐处”揭示了由相对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幸福观所导 致的个体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实际上是孔子用 “发 现美的眼睛” (罗丹语)所发现的审美境界,或者 更确切地说是用独特的精神境界去创造的审美境 界。《论语·先进》中写道:
!""#年$月 第*+卷第,期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0123.45.0(67&8(5.0923:1;<&08;(= (%.>;23%>;&1>&8)
%&’()!""# ?.3@*+5.@,
孔子乐以成德的人生修养与审美境界
王建疆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B*""B")
[摘 要]孔子以 “仁”为核心的修养学,并非简单的道德修养学,而是在道德修养学基础上的审美
第二,这种超越功利和道德的天地境界铸造了 “坦荡荡”的君子心胸和 “乐以忘忧”的悦乐情怀 ———一种长久而稳定的审美心理结构。用冯友兰的 话说,“‘事天’亦可说是 ‘赞化’,即赞天地之化 育。能 ‘知天’的人,他所见的一切事物,对于他 另有意义。”又说,“‘知天’‘事天’的人,从天地 观点看事物,事物对于他另有意义,会有一种特别 快乐。有这种快乐,谓之乐天。”(《宋明儒家哲学 述评》)孔子曾对子路说,他自己 “其为人也,发 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述而》)。孔子一生命运并非顺达,他的政治主张也 难以推行,但终其一生能够乐而忘忧、乐而忘老、 乐而忘死者,就在于孔子于超越而又不离道德功利 ———群体功利之时所铸就的审美心理结构。唯有其 抛弃了个人而又超越了群体功利,故尔才能 “饭疏 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孔子之所以对胸怀大志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不以 为然,而对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晰 倍加赞赏,就在于他发现了曾晰那种 “直与天地万 物,上下同流”的悠然胸次。对此,徐复观接着朱 熹讲道: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修养学。孔子以 “贫而乐”、“仁者无忧”、“乐而忘忧”的悦乐情怀去成就 “仁”的德行,因而具有了
超越道德的审美的性质。这种建立在道德修养基础上的人生境界,是一种独特的、内在的、个人的审
美体验,是一种不具备大众性和可观性的精神创造。人生境界不一定通过艺术形象再现出来,但它远
远高于艺术境界。用悦乐的情怀和审美的体验去成就个人道德,去实现政治理想,这就是孔子美学的
是为社会服务,这就是 “事天”境界的超道德性。 这种超道德也必然是超功利的。冯友兰在谈到孟子 的 “舍身 取 义”时 说,这 只 是 一 种 道 德 的 境 界, “这种取舍之间,有一种特别有意的选择,有一种 努力。但在天地境界中底人,行道德底事,则无须 乎此。…… 他有最深的觉解,以 ‘游心于无 穷。’ 从 ‘无穷’的观点以看事物,则 ‘人世间’中底利 害,都是涉小无足道。在他的眼界中, ‘死生无变 于己,而况利害之 端 乎。’ 利 害 不 足 以 介 其 义, 并 不是由于他是冥顽不灵,而是由于他的觉解深,眼 界大。”这种 “觉解深,眼界大”导致了对于功利 的超越。而超越功利和道德, “即自同于大全,一 个人自同于大全,则我与非我的分别,对于他即不 存在。”这时就会出现如孟子所说的 “乐莫大焉”, 从而进入 “乐天”和 “同天”阶段 (同上)。而这 种 “在天地境界中底人,自觉其是在天地境界中。 就此方面说,他是有知的。在同天的境界底人不思 议大全,而自同于大全。就此方面说,在此种境界 中底人,是无知底。” (《新原人·天地》)从这种 “无须乎”、“游无穷”、“无知底”超功利、超道德、 超认识的论述中,我们自然会想到康德关于审美特 征在于无功利、无目的、无判断的定义。因此,孔 子所谓的 “天地境界”说到底是一种审美境界。只 不过这种审美境界没有涉及特定的形式因素因此不 能成为一种人可共观、共享的客体,它只能作为修 养有成者的精神境界供后来人去心领神会而已。但 这种境界在中国古代贤哲那里是如此普遍,以至于 被荀子概括为 “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荀子· 正名》),却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种最值得思索也 最有价值的现象。孔子的超道德之境与道家的虚静 之境虽 有 不 同, 前 者 是 直 而 面 世, 后 者 是 隐 而 自 觉,但在超越功利和认知方面却都是趋向审美的。
精华和魅力所在。
[关键词]孔子;乐以成德;人生修养;审美境界
[中图分类号]C+*A"$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A$#E!(!""#)",A""!$A",
《论语·为政》中有一段夫子自道的话,这就 是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五十岁以前的孔子只是说他自己学道知礼, 成为智者,从而能够 “立于礼”,达到 “智者不惑” 的水平,与一般志于学、立于礼者无大区别。而五 十岁以后的孔子却能超出世俗间学道习礼掌握真理 的层次,进入了知达天命的境界。也就是认识到了 天命难违、穷达非由人定的必然性,从而有着在积 极进取之时对于失败的心理准备,从而处变不惊, “君子坦荡荡”, “仁者无忧”了。至于 “六十而耳 顺”这句释义颇多的话到底讲什么,只要看看上下 两句,即 “五十”和 “七十”两句便可逻辑地推导 出 “耳顺”是指能够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上从容地 听取各种意见和议论,总能理解、释然而无任何阻 碍。从而进入了顺天应人的境界。 “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是说心想而事成,万事如意而又合乎 规矩———社会伦 理 规 范。这 是 孔 子 人 生 的 最 高 境 界,这一境界是冯友兰先生关于人生四大境界 (自 然、功利、道德、超道德———天地)中的 “天地” 境界 (《新原人·天地》)。又由于这种境界既同于 天,可与天地比寿,可与日月同辉,又不离人伦社 会,因而是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而道家相形之 下,却因同于天而远人伦,因而是 “极高明而不道
[收稿日期]!""#A"*A"$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社科项目 “儒释道的修养美学”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建疆 (#$,$—),男,黑龙江密山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从事美学研究
!$
知”(《中国哲学简史》)的逻辑可以推导出,天的 境界决非自然的境界,而是如黑格尔所说的 “精神 的创造”,但这种充满诗意的 “精神创造”用 “天” 来表示,却总给人一种 “经虚涉旷”不着边际之 感。另外,冯先生自然—功利—道德—天的范畴虽 然十分准确地切着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脉搏,但却与 现代哲学和美学的研究范畴相隔甚远。如果按人与 现实生活的各种关系,即认知关系 (真)、利害关 系 (益)、伦 理 关 系 (善)、审 美 关 系 (美)来 划 分,冯先生的超越道德的天的境界,实际上就是在 真、益、善基础上的审美境界,而非佛家和道家那 种超越社会人生的真正的 “天”的境界,因为在佛 道两家看来,儒家的囿于社会人生,是属于 “登天 无梯” 的 一 类。孔 子 的 人 生 境 界 中 五 十 岁 之 前 的 “志于学”,立于礼,知而不惑,知天命等皆为超出 了无知的自然境界的认知 (真)范畴;而六十岁后 的 “耳顺”则为道德 (善)的境界;七十岁以后的 “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为审美 (美)的境界,即 冯友兰所说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入于乐天阶段。” (《先秦儒家哲学述评》)当然这并非纯粹的逻辑推 论,而是有着现实的人生根据和特殊的审美心理根 据。孔子面对逆境和厄运,始终保持着乐以成德、 乐以忘忧的审美胸怀;以 “风 乎 舞 雩,咏 而 归”、 “从心所欲不逾矩”、“游于艺”“成于乐”的人生经 历展现着审美人生的诗意画境;以独特的、完全内 省的 “仁者无忧” “乐在其中”表现出审美精神对 客观对象的内在超越,从而构成了审美的心理结构 和审美的内心世界,而这种审美的内心世界却是任 何一种外在的审美境界所无法超越的。孔子之学最 终未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就在于它超越 了道德之善和宗教之善,如对人生价值和归宿的终 极关怀,对原罪的救赎和对灵魂的拯救,以及对善 恶有报的说教的超越。 “志于道”的仁人君子最终 通过自我的修养而实现了自我,达到了人生的圆满 极成。
朱熹为此 《论语 · 先进》中 的 “子 路、曾 晰、冉 有、公西华侍坐章”作注云:
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 行,随处充满,无稍欠缺。古起动机之际,从 容如此。而 其 言 志,则 又 不 过 即 其 所 居 之 位, 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 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 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 末节者,其 气 象 不 侔 矣。故 夫 子 叹 息 而 深 许 之。(《四书集注》)
说孔子超道德的天的境界是审美的境界,还有 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如果说道德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 手段是群体利益对于个体利益的超越,那么,源于 道德而又高于道德的超道德——— “天”则是一种人 与宇宙相沟通的无任何 (个体的或群体的)功利目 的的精神形态。 如 冯 先 生 在 评 价 宋 代 大 儒 张 载 的 《西铭》时说,“照我们的说法,他的好处,是在从 ‘事天’的观点以看道德的事,有高于道德的意义。 何谓事天?知道个人乃至任何事物都是宇宙的一部 分,谓之知天。由此观点,知道对于任何事物的救 济,都是替宇宙服务,即谓之事天。”(《宋明儒家 哲学述评》)“替宇宙服务”而非为个人服务,也不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 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 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 饥 馑;由 也 为 之,比 及 三 年,可 使 有 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 及三 年,可 使 足 民。如 其 礼 乐,以 俟 君 子。” “赤!尔何如?”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 之 事,如 会 同,端 章 甫,愿 为 小 相 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 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 “何伤乎?亦 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 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