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及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及示波器使用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用于测试和观察电路的工作情况。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步骤
1、将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连接到电路中,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信号,根据波形、振幅等特征分析电路的工作情况。
三、实验结果
观察示波器的显示,可以看到不同波形下电路的输出情况。
例如,在正弦波下,电路
呈现出了较为平稳的输出,而在方波下则表现出了明显的短暂跳变。
通过调整频率和幅度,还可以观测到不同信号下电路的不同输出情况。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这两种仪器的使用和原理,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
了解了电子技术和电路的运作方式。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验分析报告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验分析报告目录一、实验概述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3)3. 实验原理 (4)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5)1. 波形发生器设计与搭建 (6)1.1 设计要求与方案选择 (7)1.2 波形发生器硬件搭建 (9)1.3 波形发生器软件编程 (10)2. 多种波形合成与输出 (12)2.1 合成波形的设计与实现 (12)2.2 波形输出设置与调整 (13)2.3 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 (15)3.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16)3.1 测试环境搭建与准备 (17)3.2 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18)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19)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20)1. 实验结果展示 (21)2. 结果分析 (22)2.1 各波形参数对比分析 (23)2.2 性能评估与优化建议 (24)3. 问题与改进措施 (25)四、实验总结与展望 (26)1. 实验成果总结 (27)2. 存在问题与不足 (28)3. 后续研究方向与展望 (29)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和分析多种波形发生器的性能特点,包括产生信号的频率、幅度、波形稳定性等方面。
实验中采用了多种类型的波形发生器,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等,并对其输出波形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各种波形发生器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我们对不同波形发生器产生的波形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关注了波形的频率、幅度和波形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我们还对波形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和噪声测试,以评估其性能表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和经验,为进一步优化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验结果也为我们了解各种波形发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研究和理解多种波形发生器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我们能够模拟和观察不同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的产生与特性,进而探究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信号源输出波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信号源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信号源输出波形的测试方法。
3. 分析不同信号源输出波形的特性。
4. 提高对信号源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信号源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电信号的设备,常用于模拟通信系统、电子电路设计和科研等领域。
信号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路产生特定的电信号,并通过输出端口提供给其他设备。
本实验主要研究信号源输出波形的测试方法,包括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连接线4. 电源四、实验步骤1.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与示波器的输入端口通过连线连接,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设置信号发生器: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信号发生器产生所需的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
3. 测试波形: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4. 记录波形参数:记录波形的频率、幅度、周期等参数。
5. 分析波形特性:根据实验要求,分析不同波形在时域和频域的特性。
6. 实验重复:重复上述步骤,测试不同信号源输出波形的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弦波正弦波是信号源输出最基本、最常用的波形。
其特点是平滑、周期性,频率、幅度和相位等参数容易控制。
实验结果显示,正弦波在时域上呈现出平滑、周期性的波形,频率和幅度符合设置要求。
在频域上,正弦波只包含一个频率分量,没有谐波。
2. 方波方波是一种周期性的波形,具有快速上升和下降的边缘,频率和幅度可调。
实验结果显示,方波在时域上呈现出快速上升和下降的边缘,频率和幅度符合设置要求。
在频域上,方波包含多个谐波分量,谐波次数越高,幅度越小。
3. 三角波三角波是一种平滑上升和下降的波形,频率和幅度可调。
实验结果显示,三角波在时域上呈现出平滑上升和下降的边缘,频率和幅度符合设置要求。
在频域上,三角波包含多个谐波分量,谐波次数越高,幅度越小。
4. 锯齿波锯齿波是一种平滑上升和下降的波形,具有快速上升和下降的边缘,频率和幅度可调。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1. 背景多波形信号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不同形状、频率和幅度的信号的设备。
它在各种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电子工程、通信和音频领域。
在实验室中,多波形信号发生器通常用于测试和验证电路的性能。
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多波形信号发生器,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际搭建和测试,我们将评估所设计的信号发生器的波形质量、频率稳定性、幅度准确性等关键指标,同时寻找可能的改进方向。
2. 设计与分析2.1 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用微处理器控制和生成不同波形的信号。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以下步骤来设计多波形信号发生器:1.选择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并与微处理器进行连接。
2.在微处理器上编程,实现不同波形信号的生成算法,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通过微处理器控制模拟输出电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4.设计合适的幅度控制电路,使得可以精确控制信号的幅度。
5.设计合适的频率控制电路,使得可以通过微处理器对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
2.2 组件选择和连接首先,我们选择了一款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并将其与微处理器进行连接。
通过对芯片的编程,我们可以实现生成不同波形的功能。
然后,我们将芯片的数字输出连接到模拟电路的输入端,通过合适的滤波电路进行信号滤波。
同时,将微处理器的控制端与模拟电路的控制电路相连接,以实现对幅度和频率的控制。
2.3 算法设计在微处理器上编写程序,实现不同波形信号的生成算法。
以正弦波为例,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算法:#define PI 3.1415926float sin_wave(float amplitude, float frequency, float time){return amplitude * sin(2 * PI * frequency * time);}对于方波和三角波等其他波形,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的算法进行设计。
2.4 电路设计由于波形质量是信号发生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模拟电路来提供稳定的、低噪声的模拟输出信号。
波形产生电路实验报告

波形产生电路实验报告波形产生电路实验报告引言:波形产生电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它可以产生不同形式的电信号,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调试波形产生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1. 理解波形产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学会使用电子元器件搭建波形产生电路。
3. 掌握波形产生电路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实验器材:1. 功率放大器电路板2. 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器件实验步骤:1.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功率放大器电路板的输入端。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和电感,并将其连接到电路板上。
3. 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电路板的输出端。
4. 打开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5. 通过调整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观察并记录波形的变化。
6.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波形产生电路的特点和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整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数值,成功产生了不同形式的电信号。
当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较小时,输出信号呈现出较为平缓的正弦波形。
随着电容和电感数值的增大,输出信号的频率也相应增加,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波形,如方波、三角波等。
此外,通过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我们还可以实现信号的调制和变换。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和问题。
例如,当电容或电感的数值过大时,输出信号可能会失真或产生幅度不稳定的情况。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电路参数或增加补偿电路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实验中,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和连接方式对波形产生电路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搭建方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波形产生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调试和观察波形的变化,我们掌握了波形产生电路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搭建方式对电路性能的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后的电子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波形发生器专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波形发生器专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方法1:选通输入/输出方法。
这时A口或B口8位外设线用作输入或输出,C口4条线中三条用作数据传输联络信号和中止请求信号。
方法2:双向总线方法。
只有A口含有双向总线方法,8位外设线用作输入或输出,此时C口5条线用作通讯联络信号和中止请求信号。
原理框图:硬件设计2.2 数模转换电路因为单片机产生是数字信号,要想得到所需要波形,就要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所以该文选择价格低廉、接口简单、转换控制轻易并含有8位分辨率数模转换器DAC0832。
DAC0832关键由8位输入寄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器和输入控制电路四部分组成。
但实际上,DAC0832输出电量也不是真正能连续可调,而是以其绝对分辨率为单位增减,是准模拟量输出。
DAC0832是电流型输出,在应用时外接运放使之成为电压型输出。
1、DAC0832引脚及功效:DAC0832是8分辨率D/A转换集成芯片。
和微处理器兼容。
这个DA芯片以其价格低廉、接口简单、转换控制轻易等优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D/A转换器由8位输入锁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电路及转换控制电路组成。
各引脚功效说明:D0~D7:8位数据输入线,TTL电平,有效时间应大于90ns(不然锁存器数据会犯错);ILE:数据锁存许可控制信号输入线,高电平有效;CS:片选信号输入线(选通数据锁存器),低电平有效;WR1:数据锁存器写选通输入线,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
由ILE、CS、WR1逻辑组合产生LE1,当LE1为高电平时,数据锁存器状态随输入数据线变换,LE1负跳变时将输入数据锁存;_FER:数据传输控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WR2:DAC寄存器选通输入线,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
由WR2、_FER逻辑组合产生LE2,当LE2为高电平时,DAC寄存器输出随寄存器输入而改变,LE2负跳变时将数据锁存器内容打入DAC寄存器并开始D/A转换。
信号发生器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3. 学习通过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测试和调试的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波形信号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和教学等领域。
本实验所使用的信号发生器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基本波形信号。
三、实验设备1. 信号发生器一台2. 示波器一台3. 测试电缆若干4. 负载电阻若干四、实验内容1.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操作(1)打开信号发生器,调整频率、幅度和波形等参数。
(2)观察信号发生器输出波形,确认波形是否正常。
(3)调整输出幅度,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2. 正弦波信号的测试(1)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正弦波,调整频率和幅度。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确认波形为正弦波。
(3)测试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和相位,记录数据。
3. 方波信号的测试(1)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方波,调整频率和幅度。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确认波形为方波。
(3)测试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和占空比,记录数据。
4. 三角波信号的测试(1)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三角波,调整频率和幅度。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确认波形为三角波。
(3)测试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和上升时间、下降时间,记录数据。
5. 信号发生器的应用(1)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波形信号,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
(2)使用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调制和解调实验。
(3)利用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分析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弦波信号测试结果频率:1kHz幅度:2Vpp相位:0°2. 方波信号测试结果频率:1kHz幅度:2Vpp占空比:50%3. 三角波信号测试结果频率:1kHz幅度:2Vpp上升时间:50μs下降时间:50μs实验结果表明,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各种波形信号,且波形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了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类型的电信号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测量、通信系统调试、音频设备测试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信号发生器,以产生多种类型的电信号,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分析。
二、设计与实现1. 设计思路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信号类型的选择、频率范围的确定、输出幅度的调节以及相关控制电路的设计。
在信号类型的选择上,常见的信号类型有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根据实际需求,本实验选择了正弦波和方波两种信号类型进行设计。
频率范围的确定需要考虑实际应用中最低和最高频率的要求。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10Hz到10kHz的频率范围。
输出幅度的调节可以通过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增益来实现。
本实验采用了可调电阻来控制输出信号的幅度。
相关控制电路的设计包括频率选择电路、幅度调节电路等。
这些电路的设计需要根据信号发生器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2. 电路设计2.1 正弦波发生电路正弦波发生电路的设计采用了著名的Wien桥电路。
这个电路能够通过调节电容和电阻的比例来产生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2.2 方波发生电路方波发生电路的设计采用了555定时器作为主要的控制元件。
通过控制555的触发电平和放电电平,可以产生不同频率的方波信号。
3. 系统实现根据上述设计思路和电路设计,我们完成了信号发生器的系统实现。
通过逐步调试和优化,确保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稳定。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弦波信号测试通过将信号发生器接入示波器,我们成功地产生了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信号。
通过示波器的显示,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正弦波的周期、幅度和波形等特征。
2. 方波信号测试通过将信号发生器接入示波器,我们成功地产生了频率为5kHz的方波信号。
通过示波器的显示,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方波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和占空比等特征。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正弦波和方波两种类型的信号。
波形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波形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掌握555型集成时基电路的基本应用。
(3)掌握由555集成型时基电路组成的占空比可调的方波信号发生器。
二、实验基本原理555电路的工作原理555集成电路开始是作定时器应用的,所以叫做555定时器或555时基电路。
但后来经过开发,它除了作定时延时控制外,还可用于调光、调温、调压、调速等多种控制及计量检测。
此外,还可以组成脉冲振荡、单稳、双稳和脉冲调制电路,用于交流信号源、电源变换、频率变换、脉冲调制等。
由于它工作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555集成电路内部有几十个元器件,有分压器、比较器、基本R-S触发器、放电管以及缓冲器等,电路比较复杂,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体。
555芯片管脚介绍555集成电路是8脚封装,双列直插型,如图2(A)所示,按输入输出的排列可看成如图2(B)所示。
其中6脚称阈值端(TH),是上比较器的输入;2脚称触发端(TR),是下比较器的输入;3脚是输出端(Vo),它有O和1两种状态,由输入端所加的电平决定;7脚是放电端(DIS),它是内部放电管的输出,有悬空和接地两种状态,也是由输入端的状态决定;4脚是复位端(MR),加上低电平时可使输出为低电平;5脚是控制电压端(Vc),可用它改变上下触发电平值;8脚是电源端,1脚是地端。
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所示。
接通电源后,电容C2被充电,当电容C2上端电压Vc升到2Vcc/3时使555第3脚V0为低电平,同时555内放电三极管T导通,此时电容C2通过R1放电,Vc下降。
当Vc下降到Vcc/3时,V0翻转为高电平。
电容器C2放电所需的时间为t,R1,C,ln2pL2 ( 1-1)当放电结束时,T截止,Vcc将通过R1,R2,R3向电容器C2充电,Vc由Vcc/3 上升到2Vcc/3所需的时间为t,(R1,R2,R3)Cln2,0.7(R1,R2,R3)CpH22 (1-2)当Vc上升到2Vcc/3时,电路又翻转为低电平。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波形发生器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RC波形发生器电路一.实验设计1.首先需要一个可以产生方波、矩形波、锯齿波、三角波四种波形的电路,分析后可以得知mooc中给出的锯齿波电路(右图)便可以产生这四种波形。
2.根据公式T=2(R PN+R)R/R,可知欲改变信号的频率,可以得到三412种改变信号频率的方法。
{1>①在AB两点间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②在CD两点间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③在B点添加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分压2>①由公式η=(R PP+R)/(R PN+R)可知若在AB两点间添加滑动变阻44器,则会在改变信号的频率的同时改变信号的占空比,所以不可以在AB两点间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②由公式V OM=(R*V)/R可知若在CD两点间添加一个滑动变阻器,1Z2则会在改变信号的频率的同时改变信号的幅值。
所以也不可以在CD 两点间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③所以只有在B点添加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分压以此来改变信号的频率是可行的,由此改动电路如下。
3>为保证分压只与滑动变阻器有关,故在在R7后连接一个电压跟随器,并将R和R减小以提高信号的频率,最终电路图如下。
84O二.实验步骤1 2 3 >严格按照最终电路连接好。
>示波器 A 通道两端接在 A 点与地,B 通道两端接在 O 点与地。
>分别将 R 和 R 调整到 0%与 100%,记录下四组照片,这便是锯79齿波与矩形波的图像。
>将 R 和 R 调整到 50%,记录下这组照片,这便是三角波与方波 的图像。
三.理论分析 4 7 9 1 . 理论分析>锯齿波与矩形波(占空比最低):由公式η=(R PP +R 调整到 0%时(既 R PP =0Ω时),占空比最低。
当 R 调整到 0%时,分的电压最小,此时信号的周期最小, 频率最高。
当 R 调整到 100%时,分的电压最大,此时信号的周期最大, 频率最低。
>锯齿波与矩形波(占空比最高):由公式η=(R PP +R 调整到 100%时(既 R PN =0Ω时),占空比最高。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一、信号发生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遥测控制、测量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等技术领域。
采用集成运放和分立元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迟滞比较器电路产生方波信号,以及充分利用差分电路进行电路转换,从而设计出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简易信号发生器。
通过对电路分析,确定了元器件的参数,并利用protuse 软件仿真电路的理想输出结果,克服了设计低频信号发生器电路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使得设计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该设计可产生低于10 Hz 的各波形输出,并已应用于实验操作。
信号发生器一般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电压波形的电路或者仪器。
电路形式可以采用由运放及分离元件构成;也可以采用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
这里,采用分立元件设计出能够产生3种常用实验波形的信号发生器,并确定了各元件的参数,通过调整和模拟输出,该电路可产生频率低于10 Hz 的3种信号输出,具有原理简单、结构清晰、费用低廉的优点。
该电路已经用于实际电路的实验操作。
原理框架图:二、电源硬件电路图的设计(1)单片机的选择根据初步设计方案的分析,设计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应用系统,可以选择带有EPROM 的单片机,应用程序直接存贮在片内,不用在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电路可以简化。
ATMEL 公司生产的AT89C 系列单片机,AT89C 系列与C51系列的单片机相比有两大优势:第一,片内程序存储器采用闪存存储器,使程序的写入更加方便;第二,提供了更小尺寸的芯片,使整个硬件电路的体积更小。
它以较小的体积、良好的性能价格备受亲密。
在家电产品、工业控制、计算机产品、医疗器械、汽车工业等应用方面成为用户降低成本的首选器件。
因此,我们可选用AT89C2051单片机。
该芯片的功能与MCS-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并且还具有程序加密等功能,物美价廉,经济实用。
AT89C2051是ATMEL公司生产的带2K字节课编程闪速存储器的8位COMS单计算机,工作电压范围为2.7~6V,全静态工作频率为0~24MHZ。
实验二、波形发生器实验DE2-70版

实验二、多波形发生器实验DE2-70版一.实验内容:本实验要求设计一个波形发生器,生成正弦波,三角波,经过ASK调制的正弦波和经过BPSK调制的正弦波,通过开关可以选择波形,改变输出频率.各开关的控制功能见下表:二.实验原理用查找表的方法实验信号发生器.查找表法由相位累加器和存储器构成,如下图所示.相位累加器的功能是产生正弦波和三角波的相位值.每隔一个时钟周期,累加器的相位值自动增加一定数值,并将当前的相位值作为查找表的输入值进行查表.通过改变每次增加的相位值可以控制输出信号的频率.例如,每个时钟周期累加器的相位值增加90度,则四个时钟周期产生一个完整的正弦波.输出信号的周期为时钟周期的1/4.查找表用RAM来构造.例如,如果把相位值作为RAM的地址,只要在该地址中存储相应的正余弦幅度值,就可以通过相位值寻址RAM,输出正弦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原理图三实验设计3.1程序构架程序的总体构架如图3-1所示,程序的顶层模块为ask_bpsk.bdf.其中有四个模块wave_sine, wave_askmod,wave_bpsk和wave_tri,分别生成正弦波,ASK正弦波,BPSK正弦波和三角波.通过一个多路选择器选择需要输出的波形,由输入信号wave_selc来控制.顶层模块的输入输出接口如下:input clk;input rst_n;input []wave_selc;input []fre;output []wave;output clk_out;程序中的四个模块发生器的结构非常类似,在此以正弦波为例介绍设计思路.3.2 wave_sine模块sin_wave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波,输入输出接口如下:input clk;input clr;input []fre;output []wave_si;本实验要生成的正弦波形图,.在实验原理中已经指出,本实验采用查找表法生成所需的波形,查询表中存储了正弦波的相位和幅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查询表存储在FPGA的内部存储器中,使用Quartus II的Mega Winzard来制定需要的ROM.mif文件的大小为每个周期的正弦波有128个采样点,原则上要在ROM中存储这128个采样点的幅度值,在生成ROM前,先用Matlab计算正弦波的幅度值:x = round((sin(linspace(0,pi,49))+1)*5200);for i=1:1:49y=x(i);endy=5200 5457 5714 5969 6222 6473 672169657205 7440 7669 7892 8109 8319 8521 87148900 9076 9243 9399 9546 9682 9807 992010022 10113 10191 10257 10311 10352 10381 1039610400 10390 10368 10333 10285 10226 10153 100699973 9865 9746 9615 9474 9322 9160 89898808 8619 8421 8215 8001 7781 7555 73237086 6844 6598 6348 6096 5842 5586 53295071 4814 4558 4304 4052 3802 3556 33143077 2845 2619 2399 2185 1979 1781 15921411 1240 1078 926 785 654 535 427331 247 174 115 67 32 10 04 19 48 89 143 209 287 378480 593 718 854 1001 1157 1324 15001686 1879 2081 2291 2508 27312960 31953435 3679 3927 4178 4431 4686 4943 5200在Quartus II中新建一个.mif文件,用于存储正弦函数的幅度值,这些值将初始到内部存储器中.在Quartus II中新建.mif文件的过程为:依次执行[File]->[New OtherFiles]->[ Memory Initialization File ]命令.将上述数据复制到.mif文件的表格中,保存上述.mif文件为data_sine.mif.用Quartus II中的Mega Winzard定制一个单端口的RAM,具体流程如下:(1)单击Tools菜单栏的Megawizard Plug-in Wizard选项,新建一个“megafunction variation”,如图:(2)选择ROM:1-PORT,设置器件类型为Cyclone II,输出文件类型为Verilog HDL输入文件名“sin_rom”,单击[下一步] 按钮.(3)定义存储深度为128个字(word),存储器的深度为14bit.使用M4K存储器,单击[下一步]按钮,(4)将新建的data_sine.mif文件导入至ROM中(5)然后单击[finish]按钮完成1-PORT ROM的定制.序复制进来,并保存。
深圳大学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信号发生器)

“三性实验”报告册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实验(模电、数电)实验项目名称: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班级:01报告人:学号:2010160062指导教师:黄海漩实验时间:2012年5月18日提交时间:2012年6月15日实验目的1、本实验的内容是设计和制备一个多种波形发生器,从而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对模拟电路中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认识,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3、并通过单元电路的分析,了解电路系统设计的步骤和组合方法。
4、掌握波形发生器电路调试和制作方法,在电路设计中和实验中也需要了解对元器件的选择标准,掌握一些常用元件的性能。
二、实验设计要求(1)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波形人眼观察无失真。
(2)利用一个按钮,可以切换输出波形信号。
(3)频率为1-2KHz 连续可调,波形幅度不作要求。
三、实验电路的结构分析本实验的内容是设计和制备一个多种波形发生器,整体功能框图如图所示,可以分为正弦波发生器、方波发生器、三角波发生器和比例放大器四大部分。
其中正弦波发生器的功能是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
设计思路:四、设计方案:1、主要元件清单:2、电路图(可见附录1)3、实验设备:电源、示波器、电烙铁、万用表、电子试验箱4、具体方法、步骤:1)正弦波振荡器如下图所示,正弦波振荡器采用RC桥式振荡器产生一频率可调的正弦信号。
通过开关切换两组电容,改变频率倍率。
R4、R7采用双联线性电位器,便于频率刻度调节,可获得所需要的输出频率。
调整R3可改变正弦波失真度,同时使正弦波趋于稳定。
(图中R1:R2≈2,再通过调节R3,使串联电阻:并联电阻大于等于2,满足起振条件,综合考虑,因此选R1=10k,R2=5.1k,R3=50k可调变阻器)正弦波振荡电路2)如下图所示,由正弦波振荡器产生的一定频率的正弦信号经过比较器产生一同频率的方波。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姓名:好听易唱学号:2010220706363.5 仿真信号产生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LabVIEW中仿真信号的多种产生函数及参数设置。
2.掌握常用测试仿真信号的产生。
3.学会产生复杂的函数波形和任意波形。
二、实验内容:1.采用Express VI仿真信号发生器,产生规定的附有噪声的正弦信号,并显示波形。
2. 采用波形发生器VI,产生规定的附有噪声的多波形信号,并显示波形。
3. 产生任意波形信号,并显示和存盘。
4. 采用公式节点,产生规定的复杂函数信号。
三、实验器材:安装有LabVIEW8.5软件的计算机1台四、实验原理:1.虚拟仪器中获得信号数据的3个途径:(1)对被测的模拟信号,使用数据采集卡或其他硬件电路,进行采样和A/D变换,送入计算机。
(2)从文件读入以前存储的波形数据,或由其他仪器采集的波形数据。
(3)在LabVIEW中的波形产生函数得到的仿真信号波形数据。
2.测试信号在LabVIEW中的表示在LabVIEW中测试信号已经是离散化的时域波形数据,表示信号的数据类型有数组、波形数据和动态数据3种。
波形数据是一种特殊的簇结构,它由时间起始值t0、两个采样点的时间间隔值dt以及采样数据一维数组Y组合成的一个簇。
它的物理意义是对一个模拟信号x(t)从时间t0开始进行采样和A/D转换,采样率为fs,对应采样时间间隔dt=1/fs ,数组Y为各个时刻的采样值。
对周期信号,1个周期的采样点数等于采样频率除以信号频率。
3.仿真信号产生函数在LabVIEW中产生一个仿真信号,相当于通过软件实现了一个信号发生器的功能。
LabVIEW提供了丰富的仿真信号,包括正弦、方波、三角波、多频信号、调制信号、随机噪声信号、任意波形等。
针对不同的数据形式(动态数据类型、波形数据和数组),LabVIEW中有3个不同层次的信号发生器(Express VI仿真信号发生器、波形发生器VI和普通信号发生器VI)。
4.公式节点产生仿真信号用公式节点可以产生能够用公式进行描述的信号,用公式节点可产生经过复杂运算生成的信号。
波形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推荐阅读)

波形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推荐阅读)第一篇:波形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波形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目的掌握用99SE软件制作集成放大器构成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二、设计原理波形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是指产生所需参数的电测试信号的仪器。
按信号波形可分为正弦信号、函(波形)信号、脉冲信号和随机信号发生器等四大类。
而波形发生器是指能够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多种电压波形的信号源。
它可采用不同的电路形式和元器件来实现,具体可采用运算放大器和分立元件构成,也可用单片专用集成芯片设计。
设计原理图:三、设计元件电阻:R1 5.1K、R2 8.2K、R3 680、R4 3K、R5 39KR6 1K、R7 39K、R8 39K 电容:C 1uF 运算放大器:U1A LM324、U1B LM324 二极管:D1 3.3V、D23.3V 滑动变阻器:RW1 10K 接口:CON3 地线、GND四、设计步骤大概流程图1、打开99SE,建立Sch文件。
绘制原理图。
绘制原理图时要注意放大器的引脚(注意引脚上所对应的数字)和二极管的引脚(注意原理图和PCB中的引脚参数是否一致)。
元件元件库代码电阻:RES2 滑动变阻器:POT2电容:CAP 放大器:OPAMP 二极管:ZENER3 元件封装代码电阻: AXIAL0.4 滑动变阻器:VR5 放大器:DIP14二极管:DIODE0.4 电容:RB.2/.42、生成网络表格本步骤可完成建立材料清单(可执行report中的Bill of Material)、电器规则检查(Tools中ERC)、建立网络表(Design中Create Netlist,点击OK即可)3、PCB文件的设置建立PCB文件单双面板设置:Design中Options进行设置单双面板,及面板大小(8cm*7cm)建立原点(Edit中Origin中的set)并在KeepOutLayer层中制板4、引入网络表执行Design中Load Nets载入网络表,屏幕弹出对话框,点击Browse按钮选择网络表文件(*net),载入网络表,单机Execute,便成功引入网络表。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款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能够输出多种波形信号,并能够通过控制电路对波形进行调节和改变,以满足不同需求。
二、实验原理1. 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多波形信号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不同类型信号的电子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电路中的各种元器件,如晶体管、电容、电感等,来产生不同类型的信号波形。
常见的波形包括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2. 信号源在多波形信号发生器中,信号源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通常使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作为信号源。
其输出频率和振幅可以通过控制元器件来调节。
3. 滤波电路为了保证输出的信号干净稳定,需要在信号源后面加入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主要由电容和电感组成,可以滤除杂散噪声以及高频噪声。
4.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用于放大经过滤波后的低频部分。
常见放大电路有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
5. 输出电路输出电路用于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如示波器、扬声器等。
常见的输出电路包括隔离式输出和非隔离式输出。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基本电路将信号源、滤波电路、放大电路和输出电路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基本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电路。
2. 调节元器件通过调节各个元器件的参数,如晶体管的偏置电压、滤波电容和电感的数值等,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波形信号。
3. 测试并调整将多波形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或扬声器上,在不同频率下测试并调整各个元器件,以获得最佳效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出了一款多波形信号发生器,并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波形信号。
通过调节各个元器件,我们可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振幅和相位等参数。
同时,在测试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五、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掌握了如何设计和调节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电路设计中的细节问题对最终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测试和调整来优化电路性能。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一、实验目(de)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de)使用方法,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de)理解.2、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波形发生器(de)设计方法.3、掌握波形发生器电路调试和制作方法 .二、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波形发生电路,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三、具体要求(1)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波形人眼观察无失真. (2)利用一个按钮,可以切换输出波形信号.. (3)频率为1-2KHz 连续可调,波形幅度不作要求. (4)可以自行设计并采用除集成运放外(de)其他设计方案(5)正弦波发生器要求频率连续可调,方波输出要有限幅环节,积分电路要保证电路不出现积分饱和失真.四、设计思路基本功能:首先采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比较器)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通过幅值控制和功率放大电路后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最后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同时输出三种信号.五、具体电路设计方案Ⅰ、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图1图2电路(de)振荡频率为:RCf π210=将电阻12k,62k 及电容100n,22n,分别代入得频率调节范围为:~,~,~3015Hz.因为低档(de)最高频率高于高档(de)最低频率,所以符合实验中频率连续可调(de)要求.RP2 R4 R13 组成负反馈支路,作为稳幅环节.R13与D1、D2并联,实现振荡幅度(de)自动稳定.D1、D2采用1N4001二极管.在multisim 软件仿真时,调节电位器25%~35%时能够起振.如左图1所示,正弦波振荡器采用RC 桥式振荡器产生频率可调(de)正弦信号.J 1a 、J 1b 、J 2a 、J 2b 为频率粗调,通过J 1 J 2 切换三组电容,改变频率倍率.R P1采用双联线性电位器50k,便于频率细调,可获得所需要(de)输出频率.R P2 采用200k(de)电位器,调整R P2可改变电路A f 大小,使得电路满足自激振荡条件,另外也可改变正弦波失真度,同时使正弦波趋于稳定.下图2为起振波形.电路起振条件:左右22134p p f R R R R A ++=,代入数据解得Ω≤k R P 11.1002左Ⅱ方波发生器由正弦波振荡器产生(de)一定频率(de)正弦信号经过比较器产生一同频率(de)方波.如图3. 电路输出端引入(de)限流电阻R6 和两个背靠背(de)稳压管D3、D4(采用1N4734)组成双向限幅电路.UA741在这里实际上是一个电压比较器,当输入电压比基准电压高时,输出高电平,当输入电压比基准电压低时,输出低电平,输出端输出与输入同频率(de)方波.图3 图4Ⅲ比例运算放大电路转换开关J 5(de)作用是通过开关切换与比例运算放大电路连接,输出一定幅度(de)正弦波或方波.通过调节RP3(200k )调节放大倍数,936R R R A p f 右+=.如图4所示.在multisim 软件仿真时,当R P3 调节到50%时,(计算结果10%50-1*20033.0)(+=f A =)放大前信号(左图5)与放大后信号(右图6)如下图所示.图5 图6两幅图所占格数基本一致,左图中每格代表10v,右图中每格则代表100v,则此时信号约被放大了10倍. Ⅳ三角波发生器将J 公共端接到示波器上,当J 5与J 状态均处于上图状态时,输出(de)是正弦波,当拨下J 5 但J 状态如上图时,输出(de)是方波,当同时拨下J 5与J 时,输出(de)是三角波.总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六、实验过程及内容:1按照原理计算参数,确定选用电容电阻(de)参数 2按照原理图用multisim 进行仿真3按照电路图在电子实验箱中连线,进行测试 4按照电路图焊电路板5对焊好(de)电路板进行测试:观察波形及记下实际可调频率,并进行误差分析. 观察到(de)波形如下图所示:被放大后(de)方波信号通过积分电路既可得到三角波.⎰-=dt U C R U i O 9121s C R 01.0912==τ>> t mt m 是充电至饱和时间,如此选择参数可以保证电路不出现积分饱和失真,符合设计要求.实测频率为:Hz ~ Hz,113 Hz~595 Hz,,562Hz~2870Hz七、数据处理分析1波形均未失真,符合设计要求由上表可知,实测频率均比理想频率小,当仍符合低档(de)最高频率高于高档(de)最低频率,所以符合实验中频率连续可调(de)要求.出现误差(de)可能原因有:1)电容和电阻实际值和标值不完全一致,可能偏大.2)导线有微小阻抗,导致电路中阻抗增大.uA741(单运放)是高增益运算放大器,用于军事,工业和商业应用.这类单片硅提供输出短路保护和闭锁自由运作.芯片和工作说明:1和5为偏置(调零端),2为正向输入端,3为反向输入端,4接地,6为输出,7接电源8空脚内部结构图:十、收获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充分认识到思考问题(de)重要性,碰到问题时要冷静分析电路图,实验与理论(de)结合才能更好(de)完成设计.又通过本次实验,从设计电路到焊接以及到最后调试都是慢慢摸索,认真思考,团结合作,学到了很多知识与经验.。
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第一部分设计内容一、任务利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并制作一台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信号,其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二、建议1不采用单片机,同时实现以下功能:(1)至少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四种周期性波形;在示波器上可以清晰地看清楚每种波形。
20分(2)输入信号的频率可以通过按钮调节;(范围越大越不好)20分后(3)输出信号的幅度可通过按钮调节;(范围越大越好)20分(4)输入信号波形并无显著杂讯;10分后(5)稳压电源自制。
10分(6)其他2种拓展功能。
20分后信号发生器系统框图第二部分方案比较与论证方案一、以555芯片为核心,分别产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电路布局例如图1右图图1此方案较直观,但是产生的频率比较小最后输入正弦波时,信号受到阻碍小。
方案二‘由直观的分立元件产生,可以利用晶体管、lc震荡电路,积分电路的同时实现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产生。
此方案原理简单但是调试复杂,受干扰也严重。
方案三、使用内置图夫尔如(lm324)构建rc文氏正弦振荡器产生正弦波,正弦波的频率,幅度均调节器,再将产生的正弦波经过过零比较器,同时实现方波的输入,再由方波至三角波和锯齿波。
此方案电路简单,在集成运放的作用下,可以较容易的测到所需的波形。
通过调整参数可以得到较完美的波形。
实际设计过程使用方案三,基本原理例如图2右图基本设计原理框图(图2)第三部分:电路原理及电路设计电路的构成:1、正弦波采用rc桥式振荡器(如图3), rc 串并联网络是正反馈网络,rf 和r1为负反馈网络。
为满足用户震荡的幅度条件||=1,所以af≥3。
加入rf、r1支路,构成串联电压负反馈。
当电路达至平衡平衡状态时:由以上原理可设计出产生正弦波的电路图:图4其中r4为小电阻,只要满足r4+r5略大于2r1使||>1,电路便Eymet奋,随着输入的减小a自动降至||=1,使得输出稳定在某一值。
电子模拟波形发生器设计研究实验报告

电子模拟波形发生器设计研究实验报告摘要波形发生器是用来产生一种或多种特定波形的装置,这些波形通常有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等。
以前,人们常用模拟电路来产生这种波形,其缺点是电路结构复杂,所产生的波形种类有限。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采用单片机电路产生各种波形的方法已变的越来越普遍。
虽然,可能产生的波形会呈微小的阶梯状,但是,只要设计得当,这一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的解决。
本设计使用的是555_virtual构成的发生器,可产生三角波、方波、正弦波等多种特殊波形和任意波形,波形的频率可用程序控制改变本设计制作的波形发生器,可以输出多种标准波形,如方波、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等。
1设计的目的及任务1.1课程设计的目的1.1.1利用所学微机的理论知识进行软硬件整体设计,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我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1.1.2本次课程设计是以微机为基础,设计并开发能输出多种波形(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方波、梯形波等)且频率、幅度可变的函数发生器。
1.1.3掌握各个接口芯片的功能特性及接口方法,并能运用其实现一个简单的微机应用系统功能器件。
1.1.4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所学的知识大都是课本上的,在机房的练习大家也都是分散的对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练习。
因此,缺乏一种系统的设计锻炼。
在课程所学结束以后,这样的课程设计十分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系统的总结到一起。
1.1.5通过这几个波形进行组合形成了一个函数发生器,使得我对系统的整个框架的设计有了一个很好的锻炼。
这不仅有助于大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更可以锻炼大家微机知识的应用。
1.2设计任务和要求1.2.1设计要求:设计并仿真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输出波形频率范围为0.02HZ~20HZ且可连续调。
各种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
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写出设计报告1.2.2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方框图及原理图。
1.2.3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信号发生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3、掌握波形发生器电路调试和制作方法。
二、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波形发生电路,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
三、具体要求
(1)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波形人眼观察无失真。
(2)利用一个按钮,可以切换输出波形信号。
(3)频率为1-2KHz 连续可调,波形幅度不作要求。
(4)可以自行设计并采用除集成运放外的其他设计方案
(5)正弦波发生器要求频率连续可调,方波输出要有限幅环节,积分电路要保证电路不出现积分饱和失真。
四、设计思路
基本功能:首先采用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比较器)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通过幅值控制和功率放大电路后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最后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同时输出三种信号。
五、具体电路设计方案
Ⅰ、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图 1
图2
电路的振荡频率为:RC
f π21
0=
将电阻12k ,62k 及电容100n ,22n ,分别代入得频率调节范围为:~,~,~3015Hz 。
因为低档的最高频率高于高档的最低频率,所以符合实验中频率连续可调的要求。
RP2 R4 R13 组成负反馈支路,作为稳幅环节。
R13与D1、D2并联,实现振荡幅度的自动稳定。
D1、D2采用1N4001二极管。
在multisim 软件仿真时,调节电位器25%~35%时能够起振。
电路起振条件:左
右
22134p p f R R R R A ++=
,代入数据解得Ω≤k R P 11.1002左
Ⅱ方波发生器
由正弦波振荡器产生的一定频率的正弦信号经过比较器产生一同频率的方波。
如图3。
电路输出端引入的限流电阻R6 和两个背靠背的稳压管D3、D4(采用1N4734)组成双向限幅电路。
UA741在这里实际上是一个电压比较器,当输入电压比基准电压高时,输出高电平,当输入电压比基准电压低时,输出低电平,输出端输出与输入同频率的方波。
图3 图4
Ⅲ比例运算放大电路
转换开关J 5的作用是通过开关切换与比例运算放大电路连接,输出一定幅度的正弦波或方波。
通过调节RP3(200k )调节放大倍数,9
36R R R A p f 右
+=。
如图4所示。
在multisim 软件仿真时,当R P3 调节到50%时,(计算结果
10
%50-1*20033.0)
(+=
f A =)放大前信号(左图5)与放大后信号(右图6)如下图所
示。
如左图1所示,正弦波振荡器采用RC 桥式振荡器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信号。
J 1a 、J 1b 、J 2a 、J 2b 为频率粗调,通过J 1 J 2 切换三组电容,改变频率倍率。
R P1采用双联线性电位器50k ,便于频
图5 图6
两幅图所占格数基本一致,左图中每格代表10v ,右图中每格则代表100v ,则此时信号约被放大了10倍。
Ⅳ三角波发生器
将J 公共端接到示波器上,当J 5与J 状态均处于上图状态时,输出的是正弦波,当拨下J 5 但J 状态如上图时,输出的是方波,当同时拨下J 5与J 时,输出的是三角波。
总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六、实验过程及内容:
1按照原理计算参数,确定选用电容电阻的参数 2按照原理图用multisim 进行仿真
3按照电路图在电子实验箱中连线,进行测试 4按照电路图焊电路板
5对焊好的电路板进行测试:观察波形及记下实际可调频率,并进行误差分析。
观察到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实测频率为:
Hz ~ Hz ,113 Hz~595 Hz,,562Hz~2870Hz
被放大后的方波信号通过积分电路既可得到三角波。
⎰-
=dt U C R U i O 9
121
s C R 01.0912==τ>> t m t m 是充电至饱和时间,
七、数据处理分析
1波形均未失真,符合设计要求
2频率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
由上表可知,实测频率均比理想频率小,当仍符合低档的最高频率高于高档的最低频率,所以符合实验中频率连续可调的要求。
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1)电容和电阻实际值和标值不完全一致,可能偏大。
2)导线有微小阻抗,导致电路中阻抗增大。
八、所用元器件列表
九、所用芯片介绍
uA741(单运放)是高增益运算放大器,用于军事,工业和商业应用。
这类单片硅提供输出短路保护和闭锁自由运作。
芯片和工作说明:
1和5为偏置(调零端),
2为正向输入端,
3为反向输入端,
4接地,
6为输出,
7接电源
8空脚
内部结构图:
十、收获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充分认识到思考问题的重要性,碰到问题时要冷静分析电路图,实验与理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完成设计。
又通过本次实验,从设计电路到焊接以及到最后调试都是慢慢摸索,认真思考,团结合作,学到了很多知识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