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竹低产原因与改造技术的探讨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3023c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6.png)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摘要】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竹类资源之一,但一些毛竹低产林存在着产量低、品质差、生长缓慢等问题,影响了毛竹资源的有效利用。
为了提高毛竹低产林的产量和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和技术措施。
本文从毛竹低产林的特点入手,介绍了生态环境改善技术、毛竹品种改良技术、密度调整技术和立枝整形技术等关键技术措施,分析了这些技术在毛竹低产林改造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期为毛竹低产林的改造提供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毛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通过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施,有望提高毛竹产量,改善毛竹品质,促进毛竹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生态环境、品种改良、密度调整、立枝整形、产量提升1. 引言1.1 研究背景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其具有生长快、用途广泛等特点,在竹林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人为过度砍伐和自然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了毛竹低产林的现象普遍存在。
毛竹低产林不仅产量低,还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困扰,给毛竹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已成为当前毛竹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措施,可以提高毛竹低产林的产量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实施,对于提高毛竹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采取何种技术措施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以实现提高毛竹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通过详细分析毛竹低产林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结合生态环境改善技术、毛竹品种改良技术、密度调整技术以及立枝整形技术等关键技术手段,进一步研究其在毛竹低产林改造中的应用效果,为实现毛竹产量提升和林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毛竹低产林的改造提供可行的技术路径和操作指南,为我国竹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毛竹低产林特点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竹类资源之一,但由于种植管理不善和环境条件限制,部分毛竹林地出现了低产现象。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6e424f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e.png)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毛竹是中国传统的特色作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地区。
然而,一些毛竹林生长缓慢,产量低下,这主要是因为毛竹林土壤疏松、肥力不足、缺水干旱等因素影响。
针对毛竹低产林,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改造,是提高毛竹生产效益的关键。
一、土壤改良毛竹生长需要土壤肥沃、保水性强。
毛竹低产林常常因为土壤疏松,缺乏有机质和养分。
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1.施肥:毛竹生长需要充足的有机质和养分,可使用有机肥、化肥等进行施肥。
施肥时需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同时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防止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
2.搭配营养劑:为了补充应激期时缺乏的营养素,可适量加入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
3.改善土壤结构:通过翻耕、深松、整地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二、水源治理毛竹是亚热带植物,对水分需求较大。
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毛竹林生长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在毛竹低产林改造中,水源治理是关键技术之一。
如下:1.筑坝蓄水:对于干旱缺水的毛竹低产林,可以通过筑坝蓄水的方式解决水源问题。
筑坝蓄水可以增加土地灌溉和雨量充足时的供水,保证毛竹的水分需求。
2.建设灌溉设施:在低产毛竹林中应当建立灌溉设施,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增加毛竹林的水分供给。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水量管理,以避免过度浇水造成土壤疏松、养分流失等问题。
3.保护水源环境:保护水源环境是水源治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水源受到污染或破坏的地区,应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好毛竹林所依赖的水源。
三、优化种植模式合理的种植模式可以提高毛竹林的生产效益。
通过采用多种种植模式,可以达到改善土壤及保持水分的深度根系和增加光线的光合作用效率。
1. 合理间伐:在毛竹低产林改造中,必须要注意实行合理的间伐措施,达到降低森林密度、促进阳光照射、增加景观效果的目的。
间伐要有层次,采用间伐控制林分疏松,以留茎滋长。
同时,需要对优质毛竹进行保留、培育和锻炼,以提高其生产效益和木质纤维素质。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4195b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0.png)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一、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毛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低产毛竹林,其产量远低于预期。
对低产毛竹林的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改造技术,提高毛竹林的产量。
1.土壤质量不佳:低产毛竹林的土壤质量通常较差,缺乏肥力和养分供应。
土壤酸性过高、含盐量过高或土壤紧密度大都会对毛竹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水分供应不足:毛竹对水分需求较大,低产毛竹林的水分供应不足是其产量低的重要原因。
土壤的含水量不足或缺水会导致竹株根系不发达,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毛竹的生长和发育。
3.害虫和病害:毛竹容易受到一些害虫和病害的侵袭,如竹虱、竹蚀螟、竹地老虎、竹花叶螟等。
这些害虫和病害都会严重扰乱毛竹的生长过程,导致产量降低。
4.不良经营管理:低产毛竹林的经营管理不善也是产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管理不当会导致毛竹的生长环境不稳定,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5.栽培品种选择不当:毛竹有多个品种,每个品种的适应环境和生长习性都不尽相同。
选择不当的品种可能导致生长不良,产量低下。
二、低产毛竹林改造技术:为了提高低产毛竹林的产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造技术:1.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石灰等来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
必要时可以进行石膏施用以改善土壤酸性和盐碱化问题。
2.合理灌溉:确保毛竹林的水分供应充足,可以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
定期进行土壤水分监测,掌握水分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补充灌溉。
3.害虫病害防治:定期对毛竹林进行害虫和病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及时清除害虫和病害源。
4.科学经营管理:加强毛竹林的日常管理工作,注重施肥、修剪、疏伐等工作。
掌握好施肥时机,合理修剪枝条,及时清除枯死竹秆和杂草。
5.选种合适品种:在改造低产毛竹林时,应选择适宜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毛竹品种,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和较高的产量。
低产毛竹林的成因分析和改造技术对于提高毛竹林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acffa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b.png)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摘要】毛竹低产林存在严重问题,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至关重要。
造成毛竹低产林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壤贫瘠、竞争激烈以及病虫害严重等多方面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多样栽培技术如间伐更新、梯田种植等措施,以提高毛竹的生长效率。
还可通过生态综合治理来改善毛竹低产林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毛竹低产林的改造是可行的,并且改造对策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改造措施,才能提高毛竹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毛竹, 低产林, 改造, 土壤贫瘠, 竞争激烈, 病虫害, 多样栽培技术, 生态综合治理, 可行性, 多方面对策1. 引言1.1 毛竹低产林存在严重问题1.土壤贫瘠:毛竹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但由于长期单一的种植方式,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无法满足毛竹生长的需求,从而导致毛竹产量低下。
2.竞争过于激烈:毛竹生长周期长,相互之间竞争激烈,长期以来缺乏合理的管理,毛竹之间争夺养分和空间,导致生长不良,产量下降。
3.病虫害严重:毛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由于长期单一的种植方式导致抗病虫害能力下降,加之缺乏有效的药剂防治,病虫害成为毛竹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4.资源浪费严重:毛竹低产林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产量,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种植面积大但产量低下,导致了资源的低效利用。
毛竹低产林存在严重问题,亟需改造以提高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1.2 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至关重要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至关重要,是因为这些林地存在严重问题,导致毛竹产量低下,影响了竹农的收入和生活。
通过改造,可以提高毛竹的生长环境,促进竹林健康发展,增加毛竹的产量和质量。
毛竹低产林改造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壤改良,减少病虫害发生。
通过科学的改造措施,可以提高毛竹的抗病虫能力,增加竹林的生态多样性,实现竹林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db8a15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0.png)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毛竹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竹类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
由于一些原因,毛竹低产林的问题逐渐凸显,给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本文将主要探讨毛竹低产林形成的原因以及一些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
由于毛竹的经济价值,许多地区的竹林被频繁采伐,导致毛竹种群数量减少,竹林的生态功能破坏严重。
过度开采也会导致土壤贫瘠和水源的枯竭,从而降低竹林的生产力。
不合理的经营管理也是毛竹低产林形成的原因之一。
许多竹林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种植密度不合理,竹苗质量差,管理不善等问题,影响了毛竹的生长和发育。
毛竹低产林的经营者普遍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管理竹林资源。
针对毛竹低产林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造对策:1. 实施合理的经营管理。
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是提高竹林产量的关键。
应根据竹林的地理和环境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如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改进施肥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毛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2. 加强毛竹种苗质量管理。
种苗质量对毛竹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种苗质量的管理。
选择健康、壮实的种苗,加强繁殖技术研究,提高毛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
3. 推广科学的竹林造林技术。
采用科学的造林技术可以提高毛竹的生长和发育效率。
可以采用定植种、条带状深耕、间伐等技术手段,促进竹林的更新和恢复,提高竹林的产量和质量。
4. 加强毛竹低产林的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包括土壤修复、水土保持、生态调控等多方面的措施。
要加强对竹林土壤进行改良,保护水源,保障竹林的生态功能,为竹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毛竹低产林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造对策。
只有科学合理地管理竹林资源,加强种苗质量管理,推广科学的造林技术,并加强综合治理,才能提高毛竹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竹林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a1f2d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8.png)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摘要】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竹类资源之一,但部分毛竹低产林存在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影响了竹林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并探讨了改造的技术措施、效果评估、成本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现状分析中发现,毛竹低产林普遍存在着管理不善、种植结构单一等问题。
而改造技术措施包括优质母竹引种、精准施肥、合理间伐等方法。
改造后的效果评估显示,毛竹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升,对竹农收益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成本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毛竹低产林的改造具有重要性,并展望未来有望取得更好的成果。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的实施是促进竹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值得更多关注和支持。
【关键词】毛竹, 低产林, 改造技术, 效果评估, 成本分析, 可持续发展, 发展趋势, 观点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毛竹低产林是指生长周期较长、生长势较弱、产量较低的竹林,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
随着森林资源利用的不断增加,毛竹低产林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现象,亟需进行改造。
而毛竹作为具有广泛用途和重要经济价值的竹类资源,其改造对于提高毛竹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竹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毛竹低产林改造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
对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引导毛竹低产林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提高毛竹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竹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有效保障。
1.2 目的与意义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竹类资源,但毛竹低产林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竹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
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毛竹低产林改造可以有效提高毛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增加毛竹资源的供给。
通过技术改造,可以促进毛竹的养护与管理,改善竹林的生长环境,使毛竹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提高毛竹的产量和质量。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6c03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8.png)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低产毛竹林主要指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竹林产量低的情况。
下面将对低产毛竹林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改造技术。
低产毛竹林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贫瘠:毛竹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如果土壤贫瘠,缺乏养分,会导致竹苗长势不佳,影响毛竹的生长和发育。
2. 病虫害:毛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竹蛀虫、竹斑病等。
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竹林生长不良,严重时会引发枯槁,直接影响竹林的产量。
3. 青枯病:青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竹林疾病,主要由细菌引起,严重危害毛竹的生长和产量。
青枯病会导致竹竿枯萎、断折,最终影响竹林的整体产量。
4. 过密造林:如果竹林种植过密,竹竿之间的光照、通风不良,会影响竹苗的生长和竹林的发展,进而导致低产。
改造技术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土壤改良:对于土壤贫瘠的竹林,可以进行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和矿质肥的供给,改善土壤肥力,提高竹苗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 病虫害防治:加强竹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病虫害的巡查和防治,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减少病虫害对竹林的影响。
3. 青枯病的防治:对于受到青枯病侵害的竹林,及时进行病株的割枝、烧毁等措施,以阻止病菌传播,保护健康竹苗的生长。
4. 合理间距造林:在选址时要注意地势、土壤条件及光照通风情况,合理规划竹林的间距,避免过密造林的情况发生,以保证竹林的正常发展。
5. 种植优良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脆竹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提高竹林的抗病虫害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低产问题。
低产毛竹林主要与土壤贫瘠、病虫害、青枯病和过密造林等因素有关。
通过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青枯病的防治、合理间距造林和选择优良品种等措施,可以提高毛竹林的产量,实现竹林的良性发展。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b626d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e.png)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毛竹低产林是指毛竹生长速度缓慢,竹材产量低的一种竹林类型。
毛竹低产林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存在,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土地退化、管理不善、病虫害、环境恶劣等因素。
针对毛竹低产林的存在,需要采取有效的改造对策,以提高毛竹产量,促进竹林可持续利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一、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1.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毛竹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毛竹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力,而当土地长期过度开发或者缺乏合理的管理措施时,土壤质量会下降,影响毛竹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毛竹低产林的形成。
2.管理不善毛竹低产林还与管理不善有关。
一些竹农在种植毛竹时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对毛竹的修剪、施肥、除草等管理措施不够到位,导致毛竹生长缓慢,竹材产量低。
3.病虫害病虫害是造成毛竹低产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毛竹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竹木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形成毛竹低产林。
4.环境恶劣环境恶劣也是导致毛竹低产林形成的原因之一。
一些地区面临气候干旱、土壤贫瘠、阳光辐射强等环境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对毛竹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竹木产量低下。
二、改造对策针对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原因,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造对策,以提高毛竹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竹林的可持续利用。
1.加强土地保护和修复对于因土地退化导致的毛竹低产林,应该加强土地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合理的土地管理措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为毛竹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对毛竹低产林,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包括定期的修剪、施肥、浇水、除草等工作。
通过科学的管理技术,促进毛竹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竹木的产量。
为了减少病虫害对毛竹的影响,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可以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毛竹的生长。
4.改善环境条件对于环境恶劣导致的毛竹低产林,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环境条件。
可以在地面覆盖物上降温,提高土壤湿度,减少水分的挥发,以改善环境条件,促进毛竹的生长。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89abd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6.png)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毛竹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其分布区域广阔,具有生长快、新陈代谢强、吸收二氧化碳、抵御风沙等重要特性,被广泛用于建设、制造技术和生活等领域。
尤其在面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等严峻情况下,毛竹林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然而,我国一些地区的毛竹生产却面临了“低产”困境,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
本文将通过对低产毛竹林成因的分析及改造技术的介绍,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低产毛竹林的成因低产毛竹林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护不当毛竹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养护措施,如施肥、除草、养护等。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些农民或企业忽略了这些方面,导致毛竹生长不良,产量低下。
2.土地质量差毛竹对土地的要求较高,如果栽种于土质贫瘠、排水不良、营养状况差的土地上,不仅生长缓慢,而且易出现病害。
3.天气异常毛竹生长受到天气的影响也非常大,过度干燥和过度湿润都会对毛竹的生长、发展和产量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4.种植品种不佳毛竹品种繁多,但不同品种的毛竹对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有不同的生长适应性。
如果选用不适宜的毛竹品种,也容易出现低产问题。
为了提高毛竹林的产量和品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造:1. 应合理进行施肥毛竹对养分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必须要进行适量的施肥。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养分条件、树木生长状况和当地气候等因素进行施肥。
2. 应开展适宜的除草和防病工作毛竹生长期间容易受到杂草和病虫害的影响,因此要及时进行除草和防病工作,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3. 应优化毛竹栽培技术毛竹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整地、移植、修剪等工作,应根据不同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并合理控制毛竹生长速度,以达到最佳产量和品质。
4. 应注意气候及时间因素对毛竹林的管理应结合气候和时间等因素。
例如,在干旱的天气条件下增加浇水量,或在开花等敏感时期进行剪枝等措施。
5. 应选用优良毛竹品种应选用优良毛竹品种,并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性质和需求量等因素予以合理选择,以达到高产高质的目标。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32d94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1.png)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低产毛竹林是指生长缓慢、枝叶稀少、竹径小、密度低、竹子质量差的毛竹林。
其形成原因包括土壤不良、气候不适宜、抚育措施不到位等,而影响因素又常常相互作用,造成低产的结果。
改造低产毛竹林的主要方法是提高整体环境质量,加强抚育管理。
改造节奏应当区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前期改造应注重营造适宜的森林生态环境,促进竹林生长;后期改造重点则是适当疏伐,消除竹林内部空间的竞争,并加强灌溉、施肥等抚育措施,以提高毛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首先,前期改造低产毛竹林的关键在于提升生态环境。
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水土条件。
通过改进土地使用方式、改良土壤结构、引进改良品种等,降低地力消耗程度,提升土壤水肥保持能力,提高毛竹的生长条件。
(2)调整林分结构。
根据毛竹的生长特点,合理配置林分密度和条块形状,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3)加强防御措施。
对于各种病虫害和天气灾害等,要实施科学政策、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防止灾害对毛竹的影响。
其次,对于毛竹林改造的后期阶段,措施较前期更加具体可行,包括:(1)采取适当疏伐。
在保证毛竹生长的同时,通过适当疏伐,消除林分内部的竞争,提高毛竹林的产值和品质。
(2)加强抚育管理。
包括统一灌溉和施肥,以增进毛竹的生长,提高品质、提高产值。
(3)加强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按需采取适合毛竹的病虫害防治和物理治疗方法,有效保护毛竹林的健康和良好生态。
总之,低产毛竹林的改造所需要的工作包括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消除竹林内部的竞争、加强灌溉、施肥等抚育措施,提高毛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随着管理措施的逐步完善,毛竹林的经济价值也将不断增加。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9bd741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3.png)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是一种常见的低产林,在许多地区都存在,例如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毛竹低产林通常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 土壤质量差:毛竹低产林通常生长于土壤质量较差的山地或丘陵地带,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不足,导致毛竹生长缓慢。
2. 病虫害侵袭:毛竹生态脆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生长缓慢、死亡等问题。
3. 超载采伐:毛竹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而生长周期比较长,如果超载采伐,会造成自然恢复不良,导致毛竹低产林的形成。
4. 自然环境恶劣:一些毛竹低产林的生长条件恶劣,如山区石砾地、荒山等环境,所以容易形成毛竹低产林。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改造对策:
1. 合理施肥:通过地面肥和穴掺肥,给土壤补充营养元素和有机质,提高毛竹的生长速度。
2. 控制害虫:采用化学或生物方法防治毛竹害虫,避免害虫大量侵袭导致毛竹生长缓慢或死亡。
3. 控制采伐:对毛竹进行适当的采伐,避免超载采伐,保证毛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改善生态环境:在毛竹低产林区域,可适当进行植树造林、草地固沙等生态环境改善措施,提高环境质量,有利于毛竹的生长。
5. 种植优良品种: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生长速度快的毛竹优良品种,提高毛竹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de2c8e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d.png)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一、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1. 生长环境因素:毛竹是一种喜温暖、潮湿环境的植物,对土壤要求不高,对光照和水分要求较高。
如果毛竹生长环境存在问题,比如土壤贫瘠、透水性不好、光照不足、气候干旱或过于潮湿等,都会导致毛竹生长受限,从而产量降低。
2. 林分结构不合理:毛竹林地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如果没有及时修枝、疏干等措施,毛竹的竹秆就会过于密集,形成林分结构不合理,影响毛竹的生长和形态,从而导致产量降低。
3. 病虫害危害:毛竹易受虫害和病害影响,比如毛竹象甲、毛竹衣、毛竹蛾等害虫,以及青枯病、毛竹炭疽等病害,都会对毛竹林的生长造成影响,降低产量。
4. 不合理的经营管理:如果毛竹林地在经营管理上存在问题,比如施肥不及时、灌溉不足、管理不善导致毛竹生长受限等,都会引起毛竹林的低产问题。
5. 缺乏科学技术支撑:毛竹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林木,对于其生长环境、管理技术等方面都需要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支撑,如果缺乏相关科学技术,就会导致毛竹林的低产问题。
二、改造技术:1. 改善生长环境:针对毛竹林地的生长环境问题,可以采取适时施肥、改善土壤质地、合理灌溉、加强光照等措施,以提高毛竹的生长环境,促进毛竹生长,提高产量。
3. 预防治理病虫害: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毛竹林的危害,提高产量。
4. 合理经营管理:加强毛竹林地的经营管理,包括及时施肥、科学浇水、合理修剪等措施,提高毛竹的生长条件,提高产量。
5. 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引进毛竹栽培的先进技术,进行毛竹种质改良、栽培技术改进等工作,以提高毛竹的产量和品质。
在毛竹产区,实施这些改造技术,有助于提高毛竹林的产量,提高其经济效益。
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b80c01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e.png)
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种,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毛竹低产林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毛竹低产主要是由于种植密度不够、太空距离过大、不合理的补植等原因所致。
为了提高毛竹的经济效益,改善毛竹产业现状和质量,需要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
本文将从数量控制、土壤改良、营养调整、疏伐修枝等方面,浅谈毛竹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数量控制毛竹低产林的密度是影响毛竹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的密度会影响竹株的生长和分支,从而影响毛竹的产量。
过低的密度则会影响毛竹的生长和均匀性,降低其产量。
因此,在改造毛竹低产林时,需要根据林分年龄和土壤类型,合理调整竹株的密度,以保证毛竹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一般来说,毛竹林密度控制在每亩2000~2500爪左右比较合适。
二、土壤改良土壤是毛竹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肥力对毛竹的生长影响很大。
毛竹低产林改造时,要注重土壤改良,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水平。
首先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质量和养分状况,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做出对应的调整。
常规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增施肥料、翻耕、改变施肥方式等。
同时可以采用石灰化、腐植酸和有机肥等手段,改善土壤的酸碱度和水分保持能力。
三、营养调整毛竹低产林改造还需要进行营养调整。
在进行营养调整前,需要对毛竹的生长状态和氮、磷、钾等元素的吸收及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常情况下,应适量增施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以提高毛竹的营养水平和增加产量。
此外,在增施肥料时,要密切注意竹根的状态,避免毛竹出现缺氧等现象。
四、疏伐修枝毛竹低产林改造还需要进行疏伐修枝。
毛竹的竹秆生长迅速,枝叶伸展茂密,但枝条分布不均匀,影响光照和空气流通,同时也会影响竹株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毛竹低产林改造时,需要对竹枝进行适量疏伐和修剪,以提高毛竹竹枝的均匀性和质量。
结论在毛竹低产林改造中,需要注重数量控制、土壤改良、营养调整和疏伐修枝等技术措施,以提高毛竹产量和品质。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5ed9c3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7.png)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种植管理不规范:毛竹低产林往往是由于种植管理不规范导致的。
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无法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缺乏疏伐和修剪等,都会导致毛竹生长不良,进而影响其产量。
2. 土壤质量下降:毛竹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如果土壤质量不好,比如土壤酸碱度失衡、养分含量不足等,就会直接影响毛竹的生长和产量。
3. 入侵物种的出现:一些入侵物种的出现也是毛竹低产林形成的原因之一。
这些入侵物种可能会抢占毛竹的养分和水分资源,使得毛竹生长受限。
针对毛竹低产林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造对策来提高毛竹的产量:
1. 合理的种植管理:对毛竹的种植密度、水分和养分的补给、疏伐和修剪等进行合理的管理,保证毛竹的生长环境。
适时进行适量疏伐,保证毛竹之间的空间,减少竹鼠的发生。
2. 土壤改良:对于质量较差的土壤,可以进行土壤改良,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提供毛竹生长所需的养分。
3. 控制入侵物种:对于入侵物种的出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及时清除其影响毛竹生长的部分。
4. 种植适应性更强的品种:选择适应环境更好的毛竹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毛竹的生存能力和产量。
5. 加强科研和推广应用:加强对毛竹低产林的科学研究,研发培育新品种,探索适合毛竹生长的栽培模式,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要提高毛竹低产林的产量,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改造对策,包括种植管理、土壤改良、入侵物种的控制等方面的措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毛竹低产林的产量和质量。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43147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a.png)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毛竹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竹类资源,具有生长快、茎直、节间长、竹材坚硬耐腐等优点,在建筑材料、家具制作、纸浆造纸、医药食品加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已经成为困扰竹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解决毛竹低产林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改造对策,提高毛竹低产林的生产力,保障毛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1. 土地资源利用不当毛竹低产林的形成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密切关系。
部分毛竹生长地区存在土地承载量过大、密植数量较多等问题,导致竹林生长空间受限,竹木分布不均匀,生长发育得不到充分保障,从而形成了毛竹低产林。
2. 孤竹陈林现象严重毛竹低产林的形成与孤竹陈林现象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不同树种之间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而孤竹陈林现象则抑制了毛竹生长管道的形成,限制了顶端的生长,降低了毛竹的生长速度,使毛竹林地形成低产林。
3. 病虫害危害毛竹低产林的形成还与病虫害的危害有一定的联系。
在毛竹脆弱的生长环境下,病虫害对毛竹的侵害情况严重,导致毛竹的生长受到阻碍,单株生长缓慢,形成毛竹低产林。
4. 管理不善毛竹低产林的形成与管理不善有着密切的联系。
部分地方对毛竹的管理工作不够到位,缺乏规范的管理措施,林地的抚育和更新不及时,导致毛竹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妨碍,形成了毛竹低产林。
二、毛竹低产林的改造对策1. 合理规划毛竹种植布局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所带来的毛竹低产林,需要制定合理的毛竹种植规划,统筹规划竹木生产空间,优化毛竹的种植布局,增加毛竹的种植密度,确保毛竹的生长环境舒适,推动毛竹低产林的改造。
2. 加强毛竹生态修复应采取措施加强毛竹生态修复工作,治理孤竹陈林现象,使毛竹分布的更加均匀,形成竹木生长通道,提高毛竹的生长速度,降低毛竹低产林的面积。
3.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毛竹低产林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加强对毛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障毛竹的生长环境,降低病虫害对毛竹生长造成的危害。
低产低效毛竹林的改造研究
![低产低效毛竹林的改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099b5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4.png)
低产低效毛竹林的改造研究毛竹是中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茎杆可作为建筑、家具、工艺品等多种用途。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种植和管理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部分毛竹林已经产生低产低效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造研究。
首先,低产低效毛竹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进行改造前应进行深入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点:1.历史原因:毛竹种植历史悠久,但有些毛竹林已经存在超过数十年甚至百年之久,林木老化、繁殖力下降,使毛竹林产量下降,地力逐渐丧失。
2.管理不当:毛竹林管理方式落后,缺乏规范、系统的管理体系,致使毛竹林内生长的竹株品质参差不齐,生长状况和产量差异较大。
同时,因为林地户数多、每户面积小、长期占用不征收使得管理难度增大,进一步导致了管理的不善。
3.土地质量:部分毛竹林位于山区或林地较偏远之处,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土壤肥力逐渐递减,影响毛竹的生长及产量。
在了解了低产低效毛竹林的原因后,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改造研究,提高毛竹林的产量、质量及经济价值。
1.科学规划:针对管理规范不足的毛竹林,应制定科学而细致的规划,通过种植优良苗木,逐渐扩大面积和规模,达到逐步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2.优化管理:建立科学而完善的毛竹林管理体系,加强对竹林土地的管理,及时修复、更新竹林道路,改善土壤肥力,及时修冶清理病虫害,减少竹材病害危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3.技术改良:利用科技手段改善育苗技术、种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筛选抗性强、生长较快、亩产量高等优良苗木,推广优良栽培技术,提高毛竹林的生长速度,促进竹材的多年生长。
4.废旧资源利用:对于原本被视为竹林的废弃地或未使用的土地;可以在种植毛竹的同时,将农业废弃物、果皮等当作肥料施到土壤里面,以增加土壤肥力。
5.优化品种结构:根据不同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毛竹品种,同时提高毛竹品种的单价,借此增加毛竹林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低产低效毛竹林的改造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良。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93abecfc4ffe473268abee.png)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摘要:毛竹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特有的、重要的森林资源,是森林生态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竹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生长周期短、再生性强、用途广、产量高、收益期长等特点。
桂林毛竹林80%为低产竹林,立竹量只有2264株/hm2,平均胸径8cm,竹龄结构不合理,质量越来越差。
通过调查和系统分析,竹农粗放性经营是导致毛竹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
针对毛竹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对策;广西桂林1 桂林毛竹产区状况桂林毛竹产区总人口30多万人,竹农平均每人有耕地0.074/hm2、水田0.054/hm2、竹林0.35/hm2、森林0.416/hm2,人均年收入4213元左右。
分布区内山峦连绵起伏,沟谷纵横交错,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20℃,年平均≥10℃的积温5064~6382℃,无霜期长达300d左右,年平均日照1240~1670/h,年平均降雨量1400~2000mm,空气相对湿度多在70%~80%。
成土母岩以砂岩、页岩、花岗岩居多,土壤为黄壤、黄棕壤,有机质含量3%以上,土层厚度在40~100cm,立地条件属于Ⅲ级。
毛竹呈连片和块状分布。
由于桂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毛竹生长,受森林气候的影响,土壤湿润、空气湿度大,毛竹在森林的边缘区、林中空旷地、河谷两岸、沟谷地带均可种植和自然生长。
2 毛竹资源状况2.1调查方法2.1.1毛竹面积的调查。
以二类调查小班为基础,利用1/10000地形图进行实地核对,落实边界面积。
如有面积误差超过±5%时,必须重新勾绘小班;小班必要时可进行补充调查,修改小班区划图,在调查表中填写实测的面积,要求0.067hm2以上必须上图。
2.1.2公顷毛竹数量和质量调查。
在小班中部有代表性地段(必须选择竹林分布均匀的地段,必须避开林缘、道路,避开人畜干扰较多的地段)设立1~3个(视小班面积大小而定)面积为20~100m2的样园或者样方,每一样园或样方内实测毛竹的数量、胸径和竹高,采用算术平均计算小班竹林平均胸径和平均竹高,并按以下方法计算小班毛竹株数(结果取整数),然后换算成公顷毛竹株数。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977b45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7.png)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毛竹是我国南部地区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林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毛竹产量较低,成为了低产林。
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壤贫瘠、生长周期长、竹子本身的性质、病虫害等。
解决毛竹低产林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增施肥料、选优良种、改善生长环境、控制病虫害等。
1. 土壤贫瘠毛竹的生长对土质要求较高,建立在贫瘠的土地上,缺少养分,缺乏水源,毛竹的生长受到限制,导致毛竹的产量降低。
2. 生长周期长毛竹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5-7年左右才能达到经济效益,这对林农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投资,这也就意味着较长的周期内没有可观的收益,这对于一些经营水平不高的林农而言,无形中增加了经济负担。
3. 毛竹本身性质毛竹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可利用率较低,很多毛竹的部分不适合用于纺织品等方面,因此剩余的部分难以利用,导致收益降低。
4. 病虫害毛竹林遭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不仅影响竹子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不利于毛竹经济林的发展。
1. 增施肥料肥料的施用对毛竹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增加对毛竹的肥料施用,为毛竹提供足够的养分,帮助其健康成长,并最终提高毛竹的产量。
2. 选优良种种苗的选取也是影响毛竹产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在毛竹经济林建设过程中,应该选择优良的毛竹品种,提高毛竹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 改善生长环境毛竹生长的环境对其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改善毛竹生长环境,为毛竹提供更加适宜的光照和土壤环境等,进而增加毛竹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总之,要解决毛竹低产林的问题,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除了通过增施肥料、选优良种、改善生长环境、控制病虫害等对策解决外,还需要加强管理、推行科学种植等措施,促进毛竹经济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05898b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f.png)
低产毛竹林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低产毛竹林指的是竹子产量较低的竹林,在进行成因分析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土壤状况、水分供应、养分状况、竹木类的选择等。
为了提高产量和竹木质量,需要采取相应的改造技术。
1. 土壤状况:竹子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常见的低产问题之一是土壤质量差。
低产毛竹林通常肥力低下、缺乏有机质以及微量元素的供应。
改造技术可以包括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来改善土壤肥力以及补充缺失的养分。
适时进行土壤深翻和改良,可增加土壤的透水透气性。
2. 水分供应:水分供应不足是导致低产毛竹林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干旱季节或水源不足的地区,需要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来满足竹子生长的水分需求。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或者井灌等方式,调整水分供应的方式和时间,确保竹林有足够的水分。
3. 养分状况:竹子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以及钙、镁、铁、锌等微量元素。
通过定期施用合适的有机肥料和化肥,可以补充竹子生长所需的养分。
可以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科学的施肥计划,避免养分过多或不足的问题。
4. 竹木类的选择:在进行竹木改造时,如果毛竹品种选择不当也会导致低产问题。
不同品种的毛竹的生长习性和适应性不同,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品种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可以经过调查研究,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种植。
5. 竹木管理:科学的管理措施对提高产量和质量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竹子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因此需要及时修剪竹林,保持竹林的透光性和空气流通性。
合理控制竹林的密度和密植率,稳定地提供竹子必要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低产毛竹林的成因分析及改造技术包括改善土壤状况、调整水分供应、补充养分、选择适宜品种和科学的竹木管理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改造技术,可以提高毛竹林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32b063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5.png)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及改造对策毛竹是一种优质的建筑、装饰材料和绿化植物,在中国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
但是,在部分地区,毛竹低产林的出现给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毛竹低产林形成的原因出发,探讨其对策。
毛竹低产林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种苗质量差,二是地力枯竭,三是过度伐树,四是病虫害的侵袭。
首先,由于诸如非法种苗携带、难以控制的尺寸标准、疫病传播所影响的毛竹品种混种,导致种苗质量差,从而影响了毛竹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其次,由于毛竹的生态特征和由于人工干预等因素,导致种植地的土质、水质和其他环境因素逐渐递减。
这种土质变差的情况也很难得到及时的改善,从而使毛竹的产量和质量都随之下降。
并且,由于短期内经济效益会忽视对生态的保护,导致过度伐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毛竹低产林种植地区的环境恶劣,温度变化大,株高、胸径不匀,同时也存在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较为猖獗的毛竹扁平竹叶螟。
针对毛竹低产林的形成原因,需采取一系列改造对策。
首先,改善种苗质量,科学的育种栽培,控制杂草盘绕,以保证优良品种的茁壮成长。
其次,对毛竹的栽培要将水平拉平,平整基地,保持耕地质量,确保土不脱落、不流失、保持土质的肥沃和水润。
在种植过程中有必要深耕地面,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需设立保护区,保护当地的生态。
同时,要对伐树呈现出来的面临的短期的经济利益进行引导、震慑,引导农民更关注到可持续利益。
在农业生产中坚持绿色生产,推广有机肥料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建立专业的防治系统。
最后,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以及规范的管理方法也能够有效地优化田间作业,提高田间作业质量。
当然,在具体过程中,除了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还需要研究为避免和缓解毛竹生长低产的措施和方法,如间伐、疏竹、追肥、喷药、晒竹等。
总之,毛竹低产林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
因此,想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等不同方面的积极努力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立 竹 结 构 问 题
施 肥是 为 了保 证 竹林 营养 元 素需 求 ,提高 土 壤性 质 , 增 加 竹林 产 量 的重 要措 施 , 也 是 毛竹林 抚 育管 理 的一 项重 要 工
在 8年 生 以上 的竹 子 ,砍 伐季 节 以避 开孕 笋 期 和 发 笋期 为
首 先 应对 园林 的整 个立 竹情 况 进行 了解 , 其 中还 包 括物
宜, 即白露开始至立春结束。 在砍伐过程中, 还应降低砍竹伐 根 的 高度 , 一般在 1 0 e m 以下 , 以增加 竹 材 重量 , 提 高 经 济价 值 。笋 子 的采 集 主 要掌 控 好 春 笋 、 冬笋 、 母笋 3 者 之 间 的关 系, 结合毛竹 的主要销售用途以判定采伐数量, 病、 弱虫笋要 及时挖去或防治 , 避免影响整体发展。 但是 , 在采伐过程中要 严禁挖掘鞭笋 , 切忌伤损竹鞭 、 鞭芽和鞭根 , 对挖掘出过小 的 笋子应覆土填埋 , 以保证毛竹林生态系统的合理化发展。
2 . 2 循 环 调 整 竹 林 结 构
砍伐强度要结合毛竹年龄、 砍伐季节 、 生长速度与数量 、 砍伐方式 、 立竹结构等进行计算。总体原则为砍伐数量一定 要小 于生长量 , 砍伐 毛竹选择 以砍弱留强 、 砍老留壮 、 砍密 留、 疏 砍 小 留大为 原则 。 母 竹则 以保 留强 壮竹 一半 为标 准 , 对 于雪压 竹 、 病 虫竹 、 风 倒竹 则应 随时 砍伐 。 砍伐 年 龄一般 控制
1 毛 竹低 产原 因
1 . 1 自然条 件 不适 宜种植
量、 新竹株数、 竹竿重量等因素来考虑。良好的竹林结构可以促 进竹林丰产而稳产, 可以采取挖除退笋 、 留足母笋、 科学挖笋、 适 当钩梢 、 合理密度等方式进行调整竹林结构。
2 . 3 细化 抚 育 管理
毛竹属常绿作物 , 喜温暖潮湿性气候 , 特别是在水湿条 件 充 足 的情况 下 会加 速生 长 , 大于 1 0 c C 的有效 积 温与较 高 的
2 0 1 3年第 2 期
现代园艺
关于毛竹低产原因与改造技术的探讨
周 丕 军
( 庆 元县 五大堡 乡农业公 共 服务站 , 浙江 庆元 3 2 3 8 0 0 )
摘
要: 毛竹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为改善 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庆元县在毛竹林培育及产品 系
列开发利用上, 积 累了不少丰富经验 , 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也存在一些 问题 , 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对毛竹低产原因的 分析, 并从立地环境的选择与修整、 循环调整竹林结构 、 细化抚 育管理和合理采伐等方面对改良毛竹栽培技术进行 了 探讨。 关键 词 : 毛竹; 低产原 因; 改造技术
毛竹 林 立 竹 结构 是 指 立 竹度 、 胸径枝下高 、 均 匀度 和竹
龄级结构等。在栽种过程中为了便于对毛竹进行整体管理 , 往往将竹龄一样 的成片栽植 , 此种立竹结构使毛竹林在丰产 时间上没有前后顺序 , 大量砍伐后 , 将有一个生长循环周期 没 有 经 济效 益 , 同 时还 会 造成 竹 林 单 产 量过 高 , 地 力 消耗 较 大, 林地贫瘠等问题出现。
时期 、 8 — 9 月 笋芽分化时期 。由于竹林 大多在有一定坡 度 的山 区, 所 以, 施肥 应 以深施为 主, 且成 上多下少 阶梯状施 加 , 以减少
在面积 较大 的竹林 中 , 一般 采取过 于粗放 的管理办法 , 如 忽视病虫害防治 、 过度采伐 、 抚育管理不到位 、 砍育结合不合 理, 栽 种密度 不均匀存在 过高 或过低的 现象 , 通 风透气 性较差 , 林 中杂草灌木丛生等问题, 都严重制约了毛竹的良性发展。
2 . 4 合 理 采 伐
2 毛竹 改造 技术
2 . 1 立地 环境 的选择 与修整
由于毛竹产量受立地环境影响较为严重, 因此, 对于低产毛
竹林要进行土地修整。 首先要对原有栽种区域进行筛选, 选择适 宜的生长环境, 坡度和缓、 土壤含水分充足 、 通透性好、 土层呈微 酸性且较厚的种植地, 年均气温在 1 5 ~ 2 0 ℃之间 , 相对湿度在
1 . 3 竹林 管理 不 当
作 。毛竹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为氮 、 磷、 钾, 所需比例约为 5 : 3 : 2 , 所 以, 施 加 肥料 也必 须 大量选 择 尿 素 、 碳 酸氢 铵 、 竹笋 专 用复 合肥 等 肥料 , 同时 , 必须 根据 竹林 生 长需 要 、 土壤 肥力 状况、 采伐消耗来确定施肥的数量与具体品类。施肥时间大 致 可 以分 为 2 ~3 月新 竹 增长 时 期 、 5 ~6 月 毛竹 行 鞭 和换 叶
流失、 挥发等 , 采用较多的有撒施、 沟施 、 竹蔸施和伐桩施, 但不 宜进行面施 。 在受风雪侵袭较多 的地方应适度钩梢 , 以防止雪压 竹现象 的出现 , 一般 留足 l 5 — 2 5 盘枝, 不 受影 响的地方则 尽量 保护, 避免竹林叶面积指数的减少。 提高低产毛竹林的又一措施
为防治 常见 病虫 害 , 如华竹 毒娥 、 竹织 叶野 螟 、 黄脊 竹蝗 、 竹 象 甲、 竹 笋夜蛾 、 竹 长尾小蜂 、 毛竹枯 梢病 、 毛竹丛 枝病 、 毛竹煤 烟 病等, 这些病虫害发生在毛竹生长的不同时期, 在对其进行防治 时可参考药物使用说明进行稀释喷洒。
7 5 %~ 8 5 % 之间 , 土壤容 重 以 0 . 9 0 ~1 . 0 5 g / e m 为宜 , 且 没有深 坑 积水 。其它不宜栽种的地 区 , 可适量保 留毛竹 以保持水土 、 保 护 水源, 不需要进行过多 的经 济投资与管理 维护。其 次 , 对原有 立 地条件 进行修整 。将原有土地进行 深翻 , 细化 结板土块 , 挑拣 出 石块 与杂物 , 并施加底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