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化学品(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日用化学品》课程教学大纲

《日用化学品》课程教学大纲

《日用化学品》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aily chemicals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任选学时/学分:24/1.5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日用化学品是化学类工科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日用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配方设计方法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工科学生将来学习其它日用品配方设计原理、制备方法、功能特点、应用范围、生产设备、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课程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配方设计方法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构思和基本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了解日用化学品的基础知识以及最新发展动向,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化学和化工领域的环境友好的意识,为今后从事研究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后续课程药物中间体合成、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绿色化学工艺、化工市场营销、天然产物化学品、农用化学品、涂料与胶粘剂、功能高分子、助剂化学及工艺、染料与颜料、建筑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石油加工概论、精细化工专业综合实验、精细化工生产装置工艺实训等,日用化学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深远的影响,人们与日用化学品密切有关。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环境和健康等问题的普遍关注,日用化学品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获得了新的评价。

因此,适当掌握一些关于日用化学品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课程教学目标1.学习日用化学品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日用化学品的配方、特性等基本知识,了解各种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日用化学品的能力;2.通用日用化学品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日用化学品设计等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日用化学品和简单日用化学品制备过程的能力;3.掌握基本的日用化学品设计创新方法,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日用化学品设计过程中国家有关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政策和制约因素;5.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典型日用化学品制备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6.了解日用化学品设计的前沿和新发展动向。

1、实验室制备日用化学品-鲁科版选修六教案

1、实验室制备日用化学品-鲁科版选修六教案

实验室制备日用化学品-鲁科版选修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用化学品的种类和用途;2.掌握制备日用化学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4.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主要介绍实验室制备日用化学品的原理、方法和流程,并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日用化学品的种类和用途;2.日用化学品的制备原理和方法;3.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范;4.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5.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1. 日用化学品的种类和用途通过讲解日用化学品的种类和用途,让学生了解到日用化学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日用化学品的制备原理和方法介绍日用化学品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包括物质的选择、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通过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流程,让学生熟悉制备过程,掌握实验技能。

3. 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范讲解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化学品的存放、使用和处理等方面。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让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实验结果的意义和价值。

5. 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归纳总结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归纳总结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控制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和归纳总结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中,实验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实验环节中,老师会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学生的实验成绩、实验分析能力、实验控制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量。

同时,还注意通过教学反馈和评估等方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1.4.1-2《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教案(苏教版选修1)

化学1.4.1-2《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教案(苏教版选修1)

化学1.4.1-2《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教案(苏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二课时§1.4.1~2 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的化学品,如洗涤剂、消毒剂、染发剂等。

了解它们的作用原理及可能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认识到在生活中合理使用化学品的重要性。

认识染发剂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及有机物质骊人体健康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通过走访和查阅等方式了解各种化学品的使用及其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品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合理使用化学品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化学品的使用教学难点:各种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教学准备:布置课前活动:请找出家中的洗涤剂,选择两种,阅读它们的说明书,总结主要成分、作用原理、使用注意点,并从化学的角度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阅读洗涤剂使用说明,按要求进行总结。

交流各种洗衣粉、洗洁精的主要成分、作用原理及使用注意点。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日用化学洗涤剂正在逐步地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豪华饭店,还是在每个家庭、大众小吃摊,我们部可以看到化学洗涤剂的踪迹。

每天的新闻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上也在大量地做着化学洗涤剂的广告。

在这些被包装得多彩多姿的化学洗涤剂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正在不知不觉地如同吸毒般地依赖着它。

在不能自拔地使用着化学洗涤剂的同时,化学污染便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类的健康进行着危害。

所以有些科学家们以对人类负责的精神,提出对化学洗涤剂进行再认识的问题。

【板书】§1.4.1~2 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提出问题】1.洗衣粉、洗洁精的主要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剂(如烷基磺酸钠),它们的去污原理与肥皂相似,请说明它们的去污原理。

2.有些洗衣粉包装袋上标明含有碱性蛋白酶,强调宜在温水中浸泡而不宜在热水中浸泡,不宜在高温下储存,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3.有些洗涤剂中会加入一些漂白剂,如Ca(ClO)2,你知道漂白剂的作用吗?4.在某些洗衣粉包装袋上注明不含磷酸盐,你知道为什么要使用无磷洗衣粉吗?5.在某些洗涤剂的包装袋上特别指出,不能让洗衣粉进入眼睛,若进入,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为什么?【交流后小结】1.洗涤剂的作用原理: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一般由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组成。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精细化学品化学Fine Chemical一、课程内容理论部分:(一)绪论1.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的概念2. 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3. 精细化学品分类4. 精细化学品的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二)表面活性剂1. 表面活性剂简介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3. 表面活性剂的功能与应用4. 常见表面活性剂简介(三)日用化学品1.护肤用化妆品2.美容用化妆品3.洗涤用化学品(四)食品添加剂1. 概述2. 食用色素3. 防腐剂4. 抗氧化剂5. 其它食品添加剂(五)香精与香料1.概述2.天然香料3.合成香料4.香精(六)染料与颜料1.概述2.染料3.功能染料4.有机颜料5.荧光增白剂(七)石油用化学品1. 概述2. 燃料油用添加剂3.开采石油用添加剂实验部分:实验一雪花膏的制备实验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洗衣粉的制备二、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精细化学品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系统阐述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分类, 制备方法, 构效关系等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涉及有机合成, 无机材料, 分析分离技术, 物理化学, 生物学, 材料学等诸多学科专业, 具备学科的交叉及目标产品的商品化两大特征。

通过《精细化学品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基本掌握精细化工的范畴, 特点, 发展方向;了解部分常见精细化学品的分类、化学结构、合成化学、应用性能及范围;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从事精细化工科研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能够从事精细化工教学、科研、生产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使学生对精细化学工业的基本面貌、范畴、各系列主要产品、基本原理、性能、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重点掌握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化妆品、洗涤用品、香料香精、染料颜料、石油油田化学品的性质特点和制备工艺。

日用化学品(教学大纲)

日用化学品(教学大纲)

《日用化学品》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日用化学品课程名称(英文):Daily Chemicals课程编码:开课学期:6学期学时数、学分数:24学时、1.5分适用专业:化工工程与工艺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毕业设计一、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让学生通过对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和工艺的学习,拉近抽象的乳化、合成等方面理论与真实材料和产品之间的距离,对制造业获得真实的感受。

让学生掌握和熟悉现代日用化学品企业的产品制造设备、生产工艺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日用化学品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洗涤剂的组成与复配规律 (参考教学时数:4学时)第一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第二节洗涤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第三节洗涤剂的复配研究及其规律教学内容:了解洗涤剂、化妆品及牙膏工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掌握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了解电解质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了解极性有机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教学要求:掌握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掌握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应用条件;了解洗涤剂的复配研究及其规律。

第二章肥皂 (参考教学时数:4学时)第一节肥皂的性质及生产原理第二节制皂用油脂及其预处理第三节皂基的制备方法第四节洗衣皂的生产第五节香皂生产第六节透明皂生产第八节肥皂的质量问题分析教学内容:掌握肥皂的性质及生产原理;掌握油脂的预处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氢化;洗衣皂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了解各种制皂用油脂的性质、肥皂的花色品种及常见的质量问题。

教学要求:掌握肥皂的性质及生产原理;掌握皂基制备用油脂的处理及制备工艺。

了解沸煮皂化法:皂化、盐析、碱析、整理;了解连续皂化法:皂化、洗涤、整理;了解干燥、搅拌、研磨、真空压条及切块、打印、包装整个过程。

第三章粉状合成洗涤剂 (参考教学时数:2学时)第一节生产洗衣粉常用的原料第二节洗衣粉的配方设计第三节粉状合成洗涤剂的生产方法教学内容粉状合成洗涤剂的生产方法;鳌合剂、离子交换剂:聚磷酸盐、焦磷酸钾、六偏磷酸盐、有机鳌合剂等;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性能对比。

第十章 日用化学品

第十章  日用化学品

防晒剂研究重点: 是寻找稳定、低毒、安全UVA防晒剂。 新的氨基酸类UVA吸收剂和富含氨基酸和 高浓度酪氨酸的海洋生物用于防晒化妆品的防 晒研究,氨基酸类UVA防晒剂已投放市场。 新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防晒成分的防晒 剂也在加紧研制中。降低已有防晒剂的皮肤毒 性、过敏性,提高使用效果的研究已取得显著 成果,如高分子防晒剂和包覆型防晒剂。
10.2.4 毛发用化妆品 毛发类化妆品可清洁头发,或使头发保持 油分,不因失去水分而变得干枯,还可使头发漂 白、染色、烫成卷曲后的头发得到保护。 一般有香波、头油、头蜡、染发剂、烫发 剂等。
(1)香波 香波的配方要求具有清洁、发泡、润湿及 对皮肤温和等功能。 原有的二合一、三合一香波由于对头发的 调理性不及香波和护发素分开应用的调理性, 且香波本身组分的“相克性”及成本价高使得 国内和国际上使用香波和护发素的消费者增多, 二合一、三合一香波减少。
对化妆品的基本要求是: ①安全性,即要求确保长期使用的安全; ②稳定性,即要求保持长期的稳定; ③有效性,即要求有助于保持皮肤正常的生理 功能和容光焕发的效果; ④必须有使用舒适感,使人乐意使用。
化妆品的分类: 化妆品的分类比较混乱。一般来讲,化妆 品可分为: 护肤化妆品、美容化妆品、发用化妆品、 专用化妆品等。 化妆品涉及到多门学科、多种技术,当今 世界的最前沿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 术、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环保技术都与 化妆品息息相关。
配方举例(%):
A精制水 96.38 硫酸钠 0.3 乙基纤维素 1.5 B 2,4—二氨基苯酚 0.0l 羟乙基纤维素 1.5 C氯化对苯二胺 0.0l 单乙醇胺 0.3 制法:将A置于混合器中,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加B 没有损伤。
(3)烫发剂 烫发剂一般应对头发和头皮没有刺激性, 并且气味较小。 配方举例(%): A精制水 81.9 甘油 2 巯基乙酸铵溶 (50%) 10 C CMC 0.5 氨水(28%) 1.5 EDTA-2钠 0.1 B聚乙二醇 4

第五章 日用化学品

第五章 日用化学品

二、洗涤助剂

助剂与表面活性剂配合,能够发挥各组分互相协 调,互相补偿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洗净力, 使其综合性能更趋完善,成本更为低廉。 洗涤助剂分为无机和有机助剂两类。

洗涤助剂种类很多,大部分为专用产品, 其在洗涤剂中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不亚 于主表面活性剂。
洗涤助剂有以下的一些作用:
(1)增强表面活性,增加污垢的分散、乳化、 增溶,防止污垢再沉积。 (2)软化硬水,防止表面活性剂水解,提高 洗涤液碱性,并有碱性缓冲作用。 (3)改善泡沫性能,增加物料溶解度,提高 产品粘度。 (4)降低皮肤的刺激性,并对纺织品起柔软、 抑菌、杀菌、抗静电、整饰等作用。 (5)改善产品外观,赋予产品美观的色彩和 优雅的香气,从而使消费者喜爱选用,提高 商品的商业价值。

5.1.4 洗涤剂的配方设计
通过洗涤剂配方的研究,使表面活性剂
和各种助剂充分发挥它们的协同作用, 以降低洗涤剂的成本和改善使用性能 。 洗涤剂配方中的各组分及洗涤过程中各 因素的相互影响极为复杂,主要靠实践 与 经验,但也有一些普遍的规律可以 借鉴。
洗涤剂的配制原则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污垢一般由油脂和灰尘组成, 不易被水润湿,洗涤过程实际上包括了润湿、增 溶、乳化、起泡和保护清洁表面等一连串复杂过 程,因此要从价格、使用对象和作用效果等方面 选择表面活性剂。 辅助成分的选择:洗涤剂中通常要加入多种辅助 成分,增加对被清洗物体的润湿作用,又要有起 泡、增白、占领清洁表面不被再次污染等功能。

(3)酶
酶是一种生物制品,无毒并能完全生物降解。
酶作为洗涤剂的助剂具有专一性,洗涤剂中 的复合酶能将污垢中的脂肪、蛋白质、淀粉 等较难去除的成分分解为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因而提高了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因此,在洗 涤剂中添加酶制剂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 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或无磷的 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酶在合成洗涤剂工业中的应用是合成洗涤工 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技术进步之一。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PPT学习教案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PPT学习教案
第7页/共20页
2021/5/13
1、常见的消毒剂有哪些? 2、这些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和应用范围。
酒精溶液 碘酒 双氧水 过氧乙酸溶液
有效成份 乙醇 碘
H2O2
CH3COOOH
应用 皮肤等消毒 皮肤消毒
饮用水、病毒污染 物、皮肤等消毒
氯系 消毒 剂
84消毒液 漂白粉 漂白精
NaClO
Ca(ClO)2 Ca(ClO)2
第6页/共20页
2021/5/13
阅读P30-32,回答以下问题
1、常见的消毒剂有哪些? 2、这些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和应用范围。 3、漂白粉消毒时,发生的化学反应。 4、氯系消毒剂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失效,请说明原因。 5、过氧乙酸的消毒原理? 6、过氧乙酸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7、过氧乙酸的保存和运输的注意事项。
第9页/共20页
2021/5/13
3、漂白粉消毒时,发生的化学反应。
Ca(ClO)2 + CO2 + H2O =CaCO3 + 2HClO
4、氯系消毒剂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失效,请说明原因。 5、过氧乙酸的消毒原理
具有特殊的过氧基“—O—O—”,表现出强氧化性,杀菌作用强。
6、过氧乙酸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有腐蚀性,不可直接用手接触原液;2、配制溶液 时要戴橡胶手套;3操作者应戴护面罩或口罩
7、过氧乙酸的保存和运输的注意事项。
原液应贮于塑料桶内,在阴暗处保存,远离可燃性物质
第10页/共20页
2021/5/13
如何合理使用消毒剂?
据报载,广州一家庭主妇在家 中打扫卫生间时突然晕倒,家 人将她送到医院抢救,半小时 后这名家庭主妇停止了呼吸。 经化验其血液和胃液,确认是 氯气中毒。查找原因发现这名 主妇把家用清洁剂、沐浴液和 洁厕精等 3类共5种 第11页/共20页 洗涤用品混 合使用,致使发生化学反应产

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PPT学习教案

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PPT学习教案

福尔马林
HCHO
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

第17页/共33页
过氧乙酸的性质(P31 活动与探究)
无色透明液体,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 ,易挥 发,易 溶于水 。 呈弱酸性,有腐蚀性,能缓慢放出氧 气,受 热和遇 有机物 或金属 杂质更 易分解 。具有 强氧化 性。( P32)
过氧乙酸的制取:
CH3COOH+H2O2
第9页/共33页
慎用清洁剂
家用清洁剂,因其去污效果明 显、又有方便和节约能源的好 处,已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
方否一够速C般迅。面有o市速p。危y面分ri所解g然 害h销油t 而 人售污2E0的,v0, 体a强去4lu-这 健力除2a0t化污i1o种 康1学垢nAo清,化 ,sn洁使ply工 使o.剂得se,清产 用P往洁品时ty往容L强易是应td调、. 能快 注此、类强意的腐些用蚀品性什多或么含刺有激呢强性?酸毒、性强物碱质、等界。面活性剂配方
Ca(ClO) 2+4HCl==CaCl2+2Cl2↑+2H2O
2ClO-+4H++2Cl-==2Cl2↑+2H2O
第23页/共33页
合理使用消毒剂,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以 下几点: 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2、明确消毒剂E的va毒lua性tio、n 腐on蚀ly.性、刺激性、 漂白C性op等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弄清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4、正确保存消毒剂。
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会计学
1
日用化学品组成与功能
日用化学品的组成应同皮质膜的组成相近,要有适 当的水分和脂质。
日用化学品主要E由v基al质ua、ti乳on化剂on、ly香. 料、色素和防 腐剂Co组p成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第三章 日用化学品

3第三章 日用化学品

4.化妆品的安全性
(1)安全性指标
• 急性毒性试验、急性皮 肤刺激试验报告、多次 重复刺激试验报告、应 变性试验报告、光毒性 试验报告、光变性试验 报告、眼刺激性试验报 告、致诱变性试验报告 和人体斑贴试验报告等。
(2)影响化妆品安 全性的主要因素:
• 配方的组成、原料 的选择及纯度和原 料组分之间的相互 作用。
• ※ 常温下液态为油固态为脂 • 蜡是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成的酯。
• 例如:柳子油、蓖麻油、羊毛脂、凡士林、白油
• 2.粉类
• 粉类原料是组成香 粉、爽身粉、胭脂 等化妆品基体的原 料,有良好的滑爽 性、吸收性、粘附 性和遮盖力,主要 起遮盖、滑爽、吸 收等作用。
• 3.乙醇
• 是香水类化妆品的 基质原料。可发酵 或乙烯高压加水合 成,需纯化、醇化 。
• 3、分类
• (1)基础化妆品 • (2)美容化妆品 • (3)清洁用化妆品 • (4)特殊用途化妆品
3、化妆品的特点
• 其特点是具有流行性,更新换代快,受 世界潮流、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民族 文化特点、消费意识等支配,随着社会 的变化,新产品不断涌现。
• 注: • 人的皮肤pH=4.5-7.5,平均5.75。 • 幼儿比成人的高,女性的较男性的高。
• 纯化工艺:乙醇加 碱回流法、KMnO4氧 化法等。
二、辅助原料
(1)分类
• ◆ 阴离子型:酯皂、十二烷基硫酸钠 ROSO3M ROPO3M
• ◆ 阳离子型:CTMAB、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 氯化铵
• ◆ 两性型:B-月桂基氨基丙酸钠 RNHCH2CH2COOH
• ◆ 非离子型:单甘酯、Tween20、Tween80
O N COONa

日用化学品0

日用化学品0

⑵混合乳化:开启加热锅底部放料阀,使 升温到规定温度的油脂经过滤器流入乳化 搅拌锅,然后启动水相加热锅搅拌并开启 放料阀,使水经过油脂同一过滤器流入乳 化锅内。
硬脂酸极易与碱起皂化反应,无论加料次 序怎样,都可以很好地进行皂化反应。 500L乳化锅搅拌器转速约50r/min较适宜。 密闭的乳化锅使用无菌压缩空气,用于制 造完毕时压出雪花膏。
⑸包装:雪花膏含水量在70%左右,所 以包装密封很重要。注意包装设备、容 器的卫生状况。
雪花膏的主要质量指标
指标 项目 耐热
理化 耐寒 指标
pH值 感官 色泽 要求 膏体
项目内容
经500C/6小时(营养性雪花膏为400C/6 小时)恒温试验后,膏体无油水分离现 象
根据技术要求的不同,经00C、-50C、100C、-150C或-300C/24小时恢复室温后, 膏体正常,无粗粒出水现象
主要原料是硬脂酸、单硬脂酸、油脂、蜂 蜡、18醇、羊毛脂、白油、甘油、三乙醇 胺、水、香精和防腐剂等。
皮肤擦抹蜜类化妆品后,随着水分逐渐挥 发,在皮肤表面留下一层脂肪物和甘油形 成的薄膜,使皮肤表面保持相当的润湿程 度,防止皮肤干燥开裂。同时,由于甘油 具有吸湿性能,能减缓皮肤水分蒸发,使 皮肤表面保持滋润、滑爽,所以一年四季 皆可使用。
(3)美容化妆品
如腮红、唇膏、粉饼、唇线笔、眉笔、 眼影膏(粉)、眼线笔等。 (4)香化用化妆品 如花露水、香水、古龙水等。 (5)护发、美发用化妆品 如发油、发乳、护发水、摩丝、润发剂、 整发剂以及洗发剂、香波等洁发用品, 此 外还有烫发剂、染发剂等。
2、按使用部位分类
皮肤用化妆品 黏膜用化妆品 头发用化妆品 指甲用化妆品 口腔用化妆品
雪花膏的生产过程
⑴原料加热:将甘油、硬脂酸等投入不锈钢 加热锅内边混合边加热至90~95℃,维持 30min灭菌,加热温度不要超过110℃,否则 油脂色泽逐渐变黄。

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 课程标准

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学分:4 总学时:801、课程定位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课程(原名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工艺课程)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核心技术课程,对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该课程以日用化学品生产的一般工作流程为主线,主要学习日用化学品生产用原料性能、生产工艺、配方、关键设备的使用技术和安全生产知识。

本课程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本课程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应用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精细有机合成等。

应用化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本课程学习需要的颜料、填料等无机物性能、结构、类型等知识提供基础支撑;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本课程学习和精细有机合成课程学习需要的有机物原料的性能、结构、类型和反应原理等知识提供基础支撑;精细有机合成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本课程表面活性剂合成等知识提供基础支撑;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本课程学习需要的设备选型、设备运行原理、工艺设计等知识提供基础支撑。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专业实习、生产综合实训、专业技能考证、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就是为这些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专业技能,为学生在日用化工生产管理岗位和配方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2、课程的学习目标本课程通过讲授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制造原理、制造配方和制造工艺技术,并进行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制备试验,达到如下教育目标:2.1 能力目标2.1.1 能正确地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条件,具有解决生产过程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生产管理技术员岗位的技能要求;2.1.2 具有开发新产品配方的能力,能根据生产需要自行制定有关配方并能将配方用于生产,能胜任日用化工企业配方技术员和工程师岗位的技能要求。

2.2 知识目标2.2.1 掌握日用化学品的生产原理;2.2.2 握日用化学品生产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控制;2.2.3 掌握主要日用化学品常用原料的性能和作用;2.2.4 掌握主要日用化学品的配方技术2.3 职业素质目标2.3.1 培养学生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专业知识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获得现实职业工作场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第三章日用化学品

第三章日用化学品
是由油、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极性有机物)
和水组成。
•微乳状液的制备方法和步骤: (1)选择一种稍溶于油相的表面活性剂; (2)将所选择的表面活性剂溶于油相,其用量为足以生成
O/W型乳状液;
(3)用搅拌的方法将油相溶于水相中;
(4)添加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产生透明的O/W型微乳状液。
七、化妆品配方设计
六、皮肤的老化
• 24岁左右是皮肤的转折点,超过成熟期后肌肉逐 渐开始萎缩,皮肤弹性纤维变粗;40-50岁时,表皮 逐渐变薄,弹性纤维偶有断裂,皮下脂肪减少,水分开 始降低,出现血液流通衰退等现象。 1、皮肤老化原因 包括年龄、遗传、日光照射、化学物质、内分泌、 营养及精神等因素。 2、预防皮肤老化 防止各种疾病,确保皮肤健康; 保持精神愉快和乐观情绪; 加强劳动保护,避免有害物质和有害环境的伤害; 科学合理使用化妆品和营养品。
HO O N H H N N H
多巴角质
O
HO
O
O O
O
N H
黑色素
四、皮肤的pH值
• 皮肤pH值一般为4.5-6.5,平均pH值为5.75, 皮肤pH值因人种、性别、年龄、季节而不同,如女性 pH值比男人高,婴儿比成人高。皮肤对外来碱性有缓 冲作用。
五、皮肤的类型

医学上将皮肤分为油性皮肤、中性皮肤、干性皮肤、混合 性皮肤和敏感性皮肤。 • 油性皮肤:皮肤分泌旺盛,毛皮粗大,皮肤粘滑,易有黑头 和粉刺。 • 中性皮肤:皮肤毛孔幼细,油脂分泌调和,皮肤平滑健康, 富有弹性。 • 干性皮肤:毛孔不明显,油脂分泌量少,皮肤无光泽,紧绷 而缺乏弹性。
价格,原料的法规要求,产品的稳定性等。在此仅就涉及化妆品稳
化妆品配方设计要考虑许多因素,如产品的定位、功能、消费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用化学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日用化学品
课程名称(英文):Daily Chemicals
课程编码:开课学期:6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24学时、1.5分适用专业:化工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毕业设计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让学生通过对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和工艺的学习,拉近抽象的乳化、合成等方面理论与真实材料和产品之间的距离,对制造业获得真实的感受。

让学生掌握和熟悉现代日用化学品企业的产品制造设备、生产工艺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日用化学品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洗涤剂的组成与复配规律 (参考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
第二节洗涤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第三节洗涤剂的复配研究及其规律
教学内容:
了解洗涤剂、化妆品及牙膏工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掌握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了解电解质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了解极性有机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教学要求:
掌握洗涤剂的去污原理
掌握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应用条件;
了解洗涤剂的复配研究及其规律。

第二章肥皂 (参考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肥皂的性质及生产原理
第二节制皂用油脂及其预处理
第三节皂基的制备方法
第四节洗衣皂的生产
第五节香皂生产
第六节透明皂生产
第八节肥皂的质量问题分析
教学内容:
掌握肥皂的性质及生产原理;掌握油脂的预处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氢化;洗衣皂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了解各种制皂用油脂的性质、肥皂的花色品种及常见的质量问题。

教学要求:
掌握肥皂的性质及生产原理;掌握皂基制备用油脂的处理及制备工艺。

了解沸煮皂化法:皂化、盐析、碱析、整理;了解连续皂化法:皂化、洗涤、整理;了解干燥、搅拌、研磨、真
空压条及切块、打印、包装整个过程。

第三章粉状合成洗涤剂 (参考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一节生产洗衣粉常用的原料
第二节洗衣粉的配方设计
第三节粉状合成洗涤剂的生产方法
教学内容
粉状合成洗涤剂的生产方法;鳌合剂、离子交换剂:聚磷酸盐、焦磷酸钾、六偏磷酸盐、有机鳌合剂等;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性能对比。

教学要求:
了解生产洗衣粉常用的原料;
掌握洗衣粉的配方;
掌握粉状合成洗涤的生产方法。

第四章液体合成洗涤剂 (参考教学时数:3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生产液体洗涤剂的主要原料
第三节液体洗涤剂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第四节液体洗涤剂的典型品种
第五节液体洗涤剂的质量问题
教学内容:
生产液体洗涤剂的主要原料;液体洗涤剂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液体洗涤剂的典型品种;干洗剂和局部污渍去除剂;液体洗涤剂的质量问题。

教学要求:
了解液体洗涤剂的主要原料;
掌握液体洗涤剂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第五章化妆品 (参考教学时数:7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生产化妆品的原料
第三节乳化体化妆品
第四节粉类化妆品
第五节美容化妆品
第六节美发化妆品
教学内容:
生产化妆品的主要原料;辅助原料:防腐剂与杀菌剂;抗氧剂;化妆品用特殊功效添
加剂;化妆品用的生产用水;乳化体化妆品;粉类化妆品;美容化妆品;美发用化妆品。

教学要求:
掌握生产化妆品的常用原料;了解各类化妆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第六章口腔卫生用品 (参考教学时数:3学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牙膏的性能与组成
第三节牙膏的配方设计
第四节牙膏的制备
教学内容:
熟悉牙膏的性能和组成以及制备方法;牙膏的配方设计;牙膏的花色品种;漱口剂的配方及制造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牙膏的基本原料:摩擦剂、保湿剂、发泡剂;黏结剂、香料、甜味剂;防腐剂、缓蚀剂;理解牙膏的药效成分及牙膏的配方设计;掌握牙膏的制备工艺。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洗涤剂的组成与复配规律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2.教学难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第二章肥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皂基的制备工艺;
2.教学难点:皂基制备工艺关键步骤和操作参数。

第三章粉状合成洗涤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洗衣粉的生产工艺;
2.教学难点:工艺参数。

第四章液体合成洗涤剂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牙膏的基本原料;
2.教学难点:液体洗涤剂的配方中各种物质的作用。

第五章化妆品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生产化妆品的常用原料;
2.教学难点:各类化妆品的配方及工艺参数的控制。

第六章口腔卫生用品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牙膏的常用原料;牙膏的制备工艺。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配方。

四、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其中考勤和课堂讨论各占二分之一,无故缺勤1/3 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该部分成绩由理论课老师整理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70%):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最终得分作为该部分成绩。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推荐教材:
1.《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技术》(第二版).颜红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
1.《功能性乳化剂与乳状液》(第一版).梁治齐李金华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年
2.《合成洗涤剂生产技术》(第一版).郑富源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年
六、课外自学要求
1、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章节的思考题。

2、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章节的课后练习。

七、课程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计划24学时,其中讲课24学时,实验0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撰写人:
审核人: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