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

合集下载

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

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

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建筑自然通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够为室内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并降低能源消耗。

自然通风通过设计良好的建筑结构,利用自然气流和风力实现空气的自然流动。

因此,设计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于可持续建筑而言,更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元素。

本文将介绍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技巧,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一、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风力和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流通的一种方法。

自然通风系统包括入风口、出风口和通风道等元素,其基本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气流控制自然通风的设计最重要的原则是控制气流。

入口和出口形成的气流流量和流速应该匹配,以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流动。

2.通风路径自然通风的通风路径应该经过常被使用的空间,不能直接通向楼梯、卫生间和厨房等空间,以免室内气味和二氧化碳造成交叉污染。

3.建筑朝向通过合理的朝向设计,可利用风力和气流在建筑内部形成自然通风。

东西朝向的建筑可利用东南季风和西北冷风的气流,使室内保持通风;南北朝向的建筑可利用南北向的气流和房间内的热空气流动来实现通风。

二、自然通风的设计自然通风设计的目的是优化气流环境,使空气在房间内均匀分布,保持舒适和健康。

优化设计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气流路径自然通风的气流路径应该平均分配在不同房间中,避免出现单点集中和温度差异。

通风路径应该尽量保护不同房间的气流,保持气体流动的呼吸性。

2.风洞效应长条形通道内空气的速度会增加,从而形成一个“风洞效应”,在通道和室内内气体流动的分布上造成不平衡。

应该在通道的入口处设置一定的阻力,避免“风洞效应”对空气流动的干扰。

3.气流稳定气流稳定是自然通风系统的关键设计元素之一。

冬季的自然通风会引起寒冷的气流移动,因此应该避免空气流动过重,导致气流不稳定。

一定程度的建筑隔热设计可以有效改善气流稳定性,提高自然通风效果。

三、自然通风的技巧优化自然通风系统需要技巧和方法,接下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技巧:1.风流模拟使用风流模拟软件对建筑自然通风进行模拟,通过分析模拟数据优化通风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热对流优化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热对流优化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热对流优化自然通风与热对流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它们能够有效地改善室内舒适度、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空气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与热对流的优化方法与策略,并介绍一些经典案例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一、自然通风的优化自然通风是指依靠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交换的一种通风方式。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优化建筑朝向、窗户布置、通风通道等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通风,从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目标。

1. 建筑朝向的优化建筑朝向是决定自然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可以使得建筑在不同季节能够得到适当的自然通风。

例如,在热带地区,建筑的长轴朝向东西方向,可以使得自然气流在南北方向上进行对流,减少室内温度的升高。

2. 窗户布置的优化窗户是自然通风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合理的窗户布置可以使得自然气流在室内得到良好的流动。

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开设多个窗户,以增加自然通风的通道,同时设计合适的大小和位置,以便控制气流的方向和强度。

3. 通风通道的优化通风通道是指引导自然气流流动的路径。

合理设计通风通道可以有效地引导自然气流进入建筑内部,并带走室内的热空气。

例如,在建筑中设置采光井、通风塔等装置,可以形成垂直通风通道,加强气流的流动,提高自然通风效果。

二、热对流的优化热对流是指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气体或流体的对流现象。

在建筑设计中,优化热对流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分布,改善室内热环境,同时降低冷暖设备的使用频率,实现节能效果。

1. 热对流通道的优化合理设计热对流通道可以有效地引导热空气上升或下沉,实现室内温度的均匀分布。

例如,在建筑中设置天窗、屋顶通风设备等,可以促使热空气上升,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另外,通过调整室内家具摆放和室内外温差利用,也可以影响热对流的效果,实现温度调节。

2. 热容量的优化在建筑设计中,热容量是指材料或装饰物对热量的吸收与释放能力。

通过优化建筑材料和装饰物的选择,可以增加建筑的热容量,延缓热量的传导速度,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如何设计一个具有良好自然通风的建筑?

如何设计一个具有良好自然通风的建筑?

如何设计一个具有良好自然通风的建筑?
在设计一个具有良好自然通风的建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布局。

建筑物的布局应该有利于自然通风,避免阻挡风向,同时要充分利用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形成自然通风通道。

例如,在规划住宅区时,可以将建筑物排列成行,使风能够顺畅地通过整个住宅区。

其次,要合理设计建筑物的窗户和通风口。

窗户和通风口的设计应该能够让自然风顺利进入室内,同时避免过度的日晒和风雨侵袭。

例如,可以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窗,或者在窗户上安装可调节的通风口,以实现更好的通风效果。

此外,要合理利用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

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也会影响自然通风的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开放式的结构,或者使用轻质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风的阻挡。

最后,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因素。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因素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

例如,在热带地区,建筑设计应该注重通风效果,以降低室内温度;在寒带地区,建筑设计应该注重保温效果,以保持室内温度。

总之,设计一个具有良好自然通风的建筑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物的布局、窗户和通风口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以及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既美观
又实用的建筑。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及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及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及自然通风是一种利用自然风力进行室内空气流通的设计方式,可以在建筑中提供清新舒适的空气环境,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冷热负荷,节约能源。

以下是实现自然通风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1.建筑布局: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来引导自然风进入室内。

例如,多设置门窗,将室内与室外空气连接,使自然风能够自由进出;同时应尽量避免局部形成死角,以减少空气的停滞。

2.通风口设计:通风口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设备之一、可以通过设置风口和排气口来帮助自然风进出建筑。

风口一般设置在建筑的向风面或顶棚上,可以利用气流的差异来实现自然通风。

排气口一般设置在建筑的背风面或地面上,用于排出废气和热气。

3.屋顶设计:屋顶是建筑最容易受到太阳辐射和气温影响的部分,合理的屋顶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例如,可以采用浅色材料覆盖屋顶,减少太阳辐射吸收;同时可以设置天窗或天棚等透光装置,引入自然光线和空气。

4.窗户设计:窗户是建筑通风的重要途径。

合理的窗户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

窗户的位置、尺寸和开启方式都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风向和气流路径。

例如,可以设置大小不一的窗户,配合建筑的布局和气流路径,实现自然风的自由进出。

5.遮阳和隔热措施:在实现自然通风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的遮阳和隔热措施,以减少太阳辐射和热量的进入。

可以使用遮阳板、树荫等方式阻挡太阳辐射;同样,可以使用隔热材料和隔热层来减少热量的传递。

6.利用地形和环境:建筑周围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也对自然通风起到影响。

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周围的绿化和水体来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

例如,可以设计庭院或花园,利用树木和草坪来降低环境温度,增加风力。

7.控制系统:在建筑中还可以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来调节自然通风。

例如,可以使用风速和温度传感器来监测室内外的气候状况,根据设定的参数来控制通风口和窗户的开关,以实现最佳的通风效果。

综上所述,实现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需要考虑布局、通风口、屋顶、窗户、遮阳和隔热、地形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节。

绿色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研究

绿色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研究

绿色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绿色建筑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而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自然采光对于绿色建筑的意义重大。

充足的自然采光不仅能够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从而降低能源消耗,还能为室内空间带来明亮、舒适的视觉感受,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自然采光的设计中,窗户的位置、大小和朝向是关键因素。

窗户应尽量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如南面,以获取更多的日照。

同时,窗户的面积要适中,过大可能导致夏季过热,过小则无法满足采光需求。

此外,天窗和采光井的设计也是有效的手段,它们可以为建筑内部较深的区域引入自然光。

通风在绿色建筑中同样不可或缺。

良好的通风能够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实现节能减排。

自然通风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建筑的布局和开口设计。

合理的建筑间距和朝向可以利用风压促进空气流通。

例如,在建筑群中,错落有致的布局可以避免风的遮挡,让风能够顺畅地吹过。

而在单体建筑中,窗户的位置和形式要考虑到风的流动方向。

可以设置高低窗,利用热压原理形成自然通风。

此外,通风塔和通风中庭的设计也能增强通风效果。

在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协同作用。

例如,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可以将需要充足采光的功能区域设置在靠近窗户和采光井的位置,而将对采光要求不高但需要良好通风的区域设置在通风通道附近。

在竖向设计上,可以通过设置挑空、露台等方式,促进空气的竖向流动,同时为上层空间提供更多的采光。

为了实现更精确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现代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计算机模拟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就对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例如,通过模拟可以确定窗户的最佳尺寸和位置,以及通风口的形状和面积。

同时,新型的采光和通风设备也不断涌现,如智能遮阳系统可以根据太阳角度自动调节,既能保证采光又能避免过热;通风扇与传感器结合,可以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自动启动和调节风速。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应用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应用

浅谈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通风是指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向某一房间或空间送入室外空气,或由某一房间或空间排出空气的过程,送入的空气可以是处理的,也可以不经处理的,自然通风除了能够有效地实现室内环境的降温,还能够节约常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极大地改善室内环境品质。

关键词:自然通风建筑设计一、通风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挡风遮雨是建筑产生之重要原因。

从人类开始建筑房屋之时,防风是风和建筑之间重要的关系。

随着人类的探索,建筑技艺水平不断的提高,通风技术开始被人们所利用。

但这时期的利用还只是经验上的掌握。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到19世纪和20世纪的上半页,西方国家掌握了现代的通风空调技术,这时候,人们已经可以有效的控制建筑内的风了。

在20世纪下半页,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的不断的进步的推动下,通风空调技术在西方不再以只改变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身份而出现了。

通风空调技术开始对建筑设计及建筑师们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

二.自然通风的原理1、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所谓风压,是指空气流受到阻挡时产生的静压。

当风吹向建筑物正面时候,受到建筑物表面的阻挡而在迎风面上静压增高,产生正压区,气流再向上偏转,同时绕过建筑物各侧面及背面,在这些面上产生局部涡流,静压降低,形成负压差,风压就是利用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压力差,室内外空气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由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流动。

而这个压力差与建筑形式、建筑与风的夹角以及周围建筑布局等因素相关。

当风垂直吹向建筑正面时,迎风面中心处正压最大,在屋角及屋脊处负压最大。

我们通常所说的“穿堂风”就是典型的风压通风。

2、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热压通风即通常所说的烟囱效应,其原理为室内外温度不一,二者的空气密度存在差异,室内外的垂直压力梯度也相应有所不同,此时,若在开口下方再开一小口,则室外的空气就从此下方开口进入,而室内空气就从上方开口排出,从而形成“热压通风”。

当室内外空气温差越大,则热压作用越强,在室内外温差形同和进气、排气口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上下开口之间的高差越大,热压越大。

关于建筑通风设计的分析

关于建筑通风设计的分析

关于建筑通风设计的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自然通风设计的意义与原理,介绍了自然通风在建筑中设计的应用,探讨了与建筑的自然通风相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建筑;通风设计;分析建筑自然通风设计应贯穿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到构造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仔细考虑自然通风,确保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的热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资源,提高社会效益。

1 自然通风设计的意义与原理1.1 自然通风设计意义一是实现有效被动式制冷。

当室外空气温度较低时,自然通风可以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湿处理,也可以利用自然通风输送处理后的新风,而省去风机能耗,且无噪声。

这有利于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是可以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室内空气品质的低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充足的新风。

空调所造成的恒温环境,也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空调病”。

而自然通风可以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同时还有利于满足人和大自然交往的心理需求。

1.2 自然通风的原理建筑物的自然通风,从动力来源上可分为完全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自然通风等两种模式。

自然通风所指的是通过有用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

这种流动直接受建筑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和不同开口特点的影响。

压力分布是动力,而各开口的特点,则决定了流动阻力。

就自然通风而言,建筑物内空气运动主要有两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温差。

这两种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

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升、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组合,建筑的体量和规模逐渐膨胀,同时部分建筑师忽视自然通风,完全依赖于机械通风。

所以造成大量的建筑用房自然通风不畅,因而建筑的耗能增加,室内空气质量恶化,形成“建筑综合症”和“空调病”,产生“病态建筑”。

在发达的国家,近40%的能源是在建筑中消耗的,据专家估算,其中2/3~3/4可通过正确的、理想的建筑措施节省下来。

目前,建筑中常用的自然通风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2.1 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风压是自然通风最基本的动力之一。

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

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

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自然采光与通风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要素。

合理的采光与通风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减少能源消耗,并且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的方法以及其重要性。

一、自然采光设计自然采光是通过合理的建筑形态设计、窗户的位置与大小、透明材料的选择等手段,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空间。

它不仅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也能提供舒适的光照条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自然采光设计方式。

1. 方向与布局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光照,建筑的朝向是至关重要的。

在北半球,朝南的立面可以获得最多的阳光,因此设计师通常会调整建筑的朝向,使主要活动空间面向南方。

此外,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确保光线在整个建筑内部的传播。

2. 窗户设计窗户是自然光线进入室内的媒介,其位置和大小的选择对自然采光至关重要。

大面积的窗户可以使更多的阳光进入室内,但也会引入过多的热量。

因此,在选择窗户的大小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权衡考虑。

3. 透明材料的选择选择透明度高的材料可以增加室内的自然光线。

例如,玻璃作为常见的透明材料,可以起到传导光线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应用一些特殊的涂层来增加玻璃的隔热性能,以减少室内的能量损耗。

二、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的布局、开窗位置以及自然风的驱动来实现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式。

合理的自然通风设计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降低室内温度,并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1. 建筑布局建筑的布局可以通过避免拥挤布局来促进通风。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中庭、庭院或开放式的内部空间,以增加自然通风的条件。

2. 开窗位置合理的开窗位置可以促进自然通风的实现。

通常,建筑中的高低窗可以形成气流的路径,实现自然的通风效果。

3. 遮阳与通风设施在阳光强和风速较高的情况下,合适的遮阳设施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减少直接日照的热量。

同时,可以设置适当的通风设施,如风口、风机和排风扇等,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流动。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内外温度和风压差异,通过建筑结构和布局,利用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它是一种经济环保的通风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常用的自然通风原理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自然冷却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自然冷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

通过利用夜间和清晨较为凉爽的温度,采取适当措施将室内热量排出,达到降温的效果。

建筑设计中常见的自然冷却方式包括:1. 屋顶通风:在建筑屋顶设置通风孔、排气扇等设施,利用自然气流将室内热空气排出,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

2. 空气流动: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引导自然风流进入建筑内部,将热空气带出。

可以采用屏风、飘窗等设计元素来促进空气流通。

3. 水体利用:通过建造水景、喷泉等水体景观,利用水的蒸发和风的吹拂,增加室内的湿度并获得降温效果。

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在建筑设计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减少对电照明的依赖,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自然采光原理有:1. 大面积窗户:在建筑立面设置大面积窗户,使室内得到充足的自然光照,减少使用人工照明的频率。

2. 采光井:在建筑内部的核心区域或中庭设置采光井,通过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实现室内的自然采光,并促进室内的空气对流。

3. 庭院设计:合理利用庭院布局,使得自然光可以从外部透过庭院进入室内,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源和舒适的视觉环境。

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进行室内空气对流,实现空气更新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

它能够有效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保持空气清新。

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包括:1. 垂直通风:通过楼梯间、通风井等垂直结构,在建筑内部形成气流,促进室内空气的对流。

2. 水平通风:利用建筑的布置、开放式空间设计等,形成自然的气流路径,将空气引入室内并排出室外。

3. 气窗设计:在建筑立面设置可开启的气窗,能够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实现空气流动。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设计方案分析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设计方案分析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设计方案分析摘要:随着现代经济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的现实状况下,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相应的越来越高,生活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实际上,任何一个因素上的不满足就将会直接导致人们在居住中的不适感,而本文中多讨论就是这些影响因素中较为关键的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

在本文中,首先就对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进行准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指出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实际工程中所采用的自然通风方法来展开讨论,并在文章的最后着重强调了自然通风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其重要性所在。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通风,设计方案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under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rresponding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comfort factors is more of, in fact, any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do not meet would led directly to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discomfort, and this paper is discussed in these factors are the key in the architecture of a natural ventilation design.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principle of precise definitions, and based on thi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natural ventilation, combining the actual engineering of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method to discuss, an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importance is in.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natural and ventilated, design scheme一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应用简介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一项非常创痛、非常古老、非常普遍使用的建筑防热技术,在全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逐渐注重环境友好型。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低耗能、高效率的空气调节方式,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包括原理、方法和效益。

一、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的动力和气温差异,通过建筑物的开口和通道,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同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其原理可归纳为三个关键因素:风压差、风量和风速。

1. 风压差:建筑物内外的气压差异是形成自然通风的基础。

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时,室内空气会通过高处的通风口排出,而室外的新鲜空气会通过低处的通风口进入室内。

这种气压差异可以产生空气流动的动力。

2. 风量: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通风口的空气体积。

通风口的面积和数量决定了风量的大小。

大面积、充足的通风口可以提高风量,增强通风效果。

3. 风速:风速是指空气流动的速度。

风速越大,通风效果越好。

建筑物的形状、开口的位置和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风速的产生和分布。

二、自然通风设计方法1. 建筑布局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和布局是自然通风设计的关键因素。

合理布局可以利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建筑形态来优化通风效果。

通常应尽量使建筑物的长立面朝向风向,以便于利用风力进行通风。

2. 开窗设计开窗是实现自然通风的重要手段。

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设置通风口,包括门窗、通风窗、天窗等。

开窗的位置和尺寸应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和通风需求确定。

高处的开窗可用于室内排风,低处的开窗可用于室外进风。

3. 通道设计通道是空气流动的通道,对于建筑物的自然通风作用至关重要。

通道应设在建筑物的上部或侧面,并且通道的形状宜简洁平直,避免过多弯曲,以减小空气阻力。

4. 遮阳设计适当的遮阳设计有助于调节室内温度,改善通风效果。

合理设置遮阳设施,如百叶窗、遮阳板等,可减少夏季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避免过度依赖空调系统。

三、自然通风设计的效益1. 节能减排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动力,节省能源消耗,减少对空调等机械设备的依赖,降低室内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浅析北方地区村镇住宅的自然通风设计

浅析北方地区村镇住宅的自然通风设计
N o t e n Ch na rh r i
张 轲 Z a gKe 王 磊 W a g e hn n i任 乃 鑫 Re ii L nNa n x
摘要: 在我国北 方地 区的村镇住 宅中, 普遍存在 着能 源消 耗大 、 内热舒适度较低等 问题 , 当今 大力发展 新农村建设 室 在 的背景下, 应该着力解决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本文从被动式 自然通风角度着手, 对村镇住宅设计提 出了几点建议, 以减 少建
通风 。
然通风排出室内的热量, 改善室内舒适度。因此 自然通风是降 低住宅能耗 的有效方法。
自然 通 风 的原 理


1 用 风 压 自然 通 风 利
当风 吹 向建 筑 时 , 筑 的 迎 风 面 由于 阻挡 风 的 去 向 , 筑 建 建 表 面 与 建筑 各 侧 面 及背 面 会 存 在压 差 。 风压 通 风 就 是 利 用建 筑 迎 风 面 和背 风 面 的压 差形 成 的 , 堂 风就 是 利 用 风 压通 风 原 理 穿 形 成 的 。 当有 风 从 某 一面 吹 向建 筑 时 。 建筑 的迎 风 面将 受到 空 气 的推 动 作 用 形 成 正 压 区 , 动 空 气 从 该 侧 进 入 建 筑 ; 建 筑 推 而 的背 风 面 , 由于 受 到 空 气 绕 流 影 响形 成 负 压 区 , 引 建 筑 内 空 吸 气 从 该 侧 的 出 口流 出 , 样 就 形 成 了持 续 不 断 的空 气 流 , 为 这 成 风 压 作 用下 的 自然 通风 。
2利 用 热压 自然 通 风
2合 理 布 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风 口的 位 置 、 . 高度 () 内 进风 口不 宜 和 出风 口直 接相 对 , 非 进 风 口面 积 1室 除

建筑自然通风节能设计浅析

建筑自然通风节能设计浅析
要存在着 以下缺 陷 :
革 ,新技术 的引进促进 了建筑项 目 计的优 化 。此 外 ,传 统 的建 筑 设 设计理念也开始 朝着 “ 节能 、降耗 、环 保” 的方 向发 展 ,这些 都促
进了通风节能设 计水 平的提升 。 通风节能设 计理 念运 用 于建 筑 物可 发 挥 的作用 包 括 以 下几 个
送 经过处理的新风 。
( )能源耗损 。传统通 风系统多数 是采用 空调系统 ,这种 间接 2 性 的室 内通风方式 的能源 消耗 较大且 空调设备 维护 也要 投入大 量的
资金 。此外 ,有些工 程由于一些 设计上 的失 误 ,导 致一套 完整 的设
( )改善空气质 量。当前 ,大 多数 建筑 内的空 气调节 主要依 赖 2 于空调设 备 。空调系统 的运 用只能调整 室 内温 度 的高低 ,而无 法及 时更新 室 内新风 ,时 间一 长 ,室内空气难 免变得 污浊 。从安 全 和卫
经过节能优化的空调通风系统后,电能消耗要比传统的设计方案节
约 3%左右 。这就使得工 程项 目在减 少能源消 耗的同时 ,也 减少 了 0
空间宜用质地细 的材 料 。大面积 的墙面 可以用粗 一点 的材料 ,重点
装饰的墙 面选用 较细的材料 。
应使它与 门窗 、灯具 、通风 孔洞等共 同联 系起来 ,以获得完 整统一
方面:
( )功能减 弱 。设计 人员在制 定设计方 案前未能充 分收集 通风 1 系统方 面的资料 ,造 成设计方 案与实 际的建 筑需 要差距 较大 。很多
设计人 员往 往侧重 于从建筑施 工进度 考虑 ,而简 化了室 内通 风系统 这不仅 减 弱 了建 筑 室 内 的 排 风 功 能 ,也 影 响 到 通 风 系 统 的 正 常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通风设计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通风设计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通风设计建筑中的通风设计是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自然通风则是一种可持续、环保的通风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流与循环。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自然通风原理及通风设计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通风策略。

一、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的力量,通过建筑物的开口和风口实现空气的流动。

它的原理基于气流在建筑中的压力差异和温度差异。

一般来说,冷空气密度高,热空气密度低,因此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则下沉。

这种气流的差异就是自然通风的基础。

二、通风设计的重要性通风设计在建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室内舒适度,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频率,从而节约能源。

此外,良好的通风还可以防止湿度过高、水汽凝结和霉菌滋生等问题的发生,保护建筑结构。

三、自然通风策略1. 窗户设计合理的窗户设计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

首先,窗户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方向和自然气流进行布置。

次要窗户通常安装在迎风侧,以便引入新鲜空气;主要窗户通常安装在背风侧,以便排出污浊空气。

其次,窗户的大小、形状和开启方式也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以方便通风效果的调节。

2. 风道设计风道是指通过建筑物内部设置的空气通道,用于引导气流的流动。

风道设计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天窗、天井或楼梯间等来实现。

风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气流的流通路径和速度,以确保空气能够有效地流动,并达到理想的通风效果。

3. 屋顶设计屋顶是建筑中常被忽视的通风要素之一。

合理的屋顶设计可以通过设置屋顶通风口或屋顶翻转窗等来实现通风效果。

屋顶通风不仅可排除热空气,还可降低室内温度,提高室内舒适度。

4. 建筑形态设计建筑的形态设计也对自然通风起到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建筑形态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气候条件,最大限度地引入新鲜空气,促进自然气流的流动。

例如,采用开放式的平面布置、设置中庭或庭院等都可以提升建筑的通风性能。

综上所述,建筑中的自然通风和通风设计对于实现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至关重要。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在建筑设计中,为了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和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在通风策略的选择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通风是一种基于自然气流和气温差异的通风方式,它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设计考虑因素和常见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依赖于自然气流的作用,通过建筑内外部温度差异和气压差来产生热对流。

当建筑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时,室内空气会因密度较小而上升,从而形成自然通风的机制。

通风流动的方向受到外部自然气流、建筑形状和装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设计考虑因素建筑朝向和布局建筑朝向和布局是影响自然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利用建筑朝向和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通风效果。

朝向北方的立面利用率相对较低,应尽量减少窗户面积以防止寒冷空气进入室内;而朝向南方的立面利用率相对较高,应增加窗户面积以便更多的暖空气进入室内。

同时,在建筑布局中,应尽量避免形成密闭空间或阻碍通风流动的障碍物。

风向和速度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应该合理选择窗户的位置和大小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风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常见风向和风速,并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通风口和窗户位置以及开启方式。

同时也可以考虑设置挡风墙或凸出部分接受更强的气流等措施来引导空气流动。

建筑外观建筑外观的设计与自然通风息息相关。

合理设计的外观形式可以改变空气围绕建筑物流动的速度和方式,以增加或减小通风效果。

常见的方式包括设置遮阳板、空心墙、翼墙等,并通过减小表面摩擦系数、改变局部压力分布等方式来影响风力对建筑物表面的垂直压力差。

常见自然通风策略单向流动单向流动是最简单直接的自然通风方式之一。

通过合理布置开孔窗户以及建立热工棚栅来形成室内外由低温到高温的流线状热对流环境,使空气在特定区域内流动。

这种方式适合处理密闭空间或狭长空间,如长走廊或大厅。

交叉通风交叉通风是一种通过两个或多个相对开放并且位于不同立面上的窗户或门而形成的空气流动方式。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策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逐渐成为设计师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策略,通过自然的气候条件来优化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从而减少对机械通风系统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将探讨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策略及其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自然通风主要依赖于气温差异和风压差等自然因素,通过建筑的开口(如窗户、门、天窗等)实现空气的流动。

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包括:气温差原理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热空气较冷空气轻,会自然上升并形成气流带动冷空气进入。

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热空气从室内上升后通过窗户或天窗等开口排出,同时冷空气就会从其他开口流入,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风压差原理当外部有风吹过建筑物时,会在建筑物的一侧产生较高的风压,而在背风面则形成负压。

这种压力差异促使新鲜空气沿着窗户或其他开口流入,而使得室内污浊空气被排出。

弧形气流原理随着建筑物形状和布局的不同,当外部风流经过建筑物时,会形成弧形气流,这种气流特征能够有效地引导空气进入建筑物。

通过充分理解这些原理,建筑师可以在设计阶段合理安排开口位置与大小、室内空间布局等,以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设计策略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以下一些策略可以有效地实现自然通风。

1. 开口布局合理布置房间中的开口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

开口应根据主导风向进行设计,以确保足够的新鲜空气能进入室内。

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采用交叉通风:将开口设置在对角线上,借助主导风向实现两个方向之间的空气交换。

高低开口结合:低处设置进气口,高处设置排气口,以确保在夏季及冬季都能形成有效的对流。

考虑使用天窗或屋顶窗:这些开口通常能有效采光并促进热空气上升,有助于更好的通风。

2. 建筑形态与朝向建筑物的整体形态与朝向直接影响自然通风效果。

为了提高自然通风效率,设计时应注意:在有较强主导风向的位置设置大面积的窗户,使得更大面积可供空气进出,提高换气率。

建筑知识:建筑中自然通风措施的设计和应用

建筑知识:建筑中自然通风措施的设计和应用

建筑知识:建筑中自然通风措施的设计和应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和健康舒适生活的追求,自然通风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经济、实用的通风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

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设计和布局的合理规划,依靠室外自然气流和气压差异等自然力量,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并引入新鲜空气,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的通风方式。

本文将探讨在建筑中自然通风的设计和应用,以期更好地了解该通风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一、自然通风的特点和方式自然通风比起机械通风而言,具备以下的几个显著特点:1、对环境的影响小自然通风不仅不会产生大量噪音和污染物,还能够为建筑节省能源,减小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操作简便自然通风不需要复杂的安装和调试过程,只需要通过建筑的运用自然气流进行室内空气的更新。

3、舒适度高在室内设置自然通风的条件下,自然气流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新鲜的空气可以调节人体的情绪和身体健康,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自然通风的方式主要包含两种,即单向通风和交叉通风,两种通风方式各具特点,可根据具体的建筑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1、单向通风单向通风是指建筑中通风过程中,只通过管道、窗户或门等单向式的建筑象可以运作,可实现单独抽风或单独送风的通风方式,适用于室内独立单元的间距较小且在同一朝向的情况下采用。

2、交叉通风交叉通风则是指建筑中通过利用建筑中正负压差异的原理,实现空气的流通。

一般采用的是建筑的几个朝向进行自由通风,将空气污染的区域向外排放,通过自由对流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以达到通风的目的,适用于建筑面积较大、空间布局更复杂的情况。

二、自然通风的设计原则自然通风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1、建筑朝向和建筑布局的规划由于环境因素的不同,建筑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建筑内线流的状况,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对通风的影响,优化建筑布局,合理安排开口,以便利用自然气流和自然能源,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降低建筑的能耗。

2、对室内气流流场的掌控留下可开启的门窗,使空气流通,同时应该合理设置建筑内的通风口和进气口,掌握建筑内的气流流场,使建筑内的居住者更加舒适,具有更好的通风效果。

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意识的提高,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立面的设计和构造,利用自然气流的流动实现室内外之间的空气交换和调节。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1. 方向性设计方向性设计是指根据建筑所处的方向来设计立面,以利用自然气流的流动。

在北半球,建筑立面应当面向南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接收到阳光的热能。

同时,在立面设计中,应当设置通风口或窗户在南侧以增加自然气流的进入。

而在南侧,则应该减少窗户的开口面积,以减少阳光的直射。

2. 透明界面设计透明界面设计是指通过在建筑立面上设置透明材料,如玻璃或塑料,来增加阳光的进入。

透明界面可以实现阳光的滤过,使得室内光照充足,同时减少了对人眼的刺激。

此外,透明界面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景观性,提升建筑的美观性。

3. 格栅设计格栅设计是指在建筑立面上设置格栅或中空墙体,以实现自然通风。

格栅可以有效地阻挡直接射向建筑立面的阳光,减少室内的热量积聚。

同时,格栅的设计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提升建筑的美观性。

4. 建筑外挂绿化建筑外挂绿化是指在建筑立面上安装绿化设施,如垂直花园或者藤蔓植物,以实现自然通风。

绿化设施可以有效地吸收CO2、释放氧气,并且减少建筑立面的直接日晒,减轻室内的温度。

此外,绿化设施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生态环境,提升建筑的美观性。

5. 可开启的窗户设计可开启的窗户设计是指在建筑立面的窗户上设置可开启的设备,如推拉窗或者百叶窗,以实现自然通风。

可开启的窗户可以使得室内外的空气交换更加顺畅,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此外,可开启的窗户还可以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总之,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是多样的,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构造,建筑立面可以实现自然通风,并且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立面的自然通风设计将更加科学和智能化,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根据自然通风的实现原理不同可分
为 :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
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 ,着重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 ,结合具体实例 ,分析其原理 ,并对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1006 - 7329 2004 02 - 0018 - 04
Natural Ventilation Design in Architecture
1. 4 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在一些大型建筑中 , 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 ,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于实现
自然通风。而对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直接的自然通风还会将室外污浊的空气和噪
声带入室内 ,不利于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 ,常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的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有一
双层维护结构和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节能 ; 自然通风; 实现手段
TU834. 1 A ( )
this paper , the theory of natural ventilation is analyzed with examples , then , the theory of double layer enclosure
and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in high - rise building are discussed.
原理 ,可以在建筑中局部留出横向的通风通道 ,当风从通道吹过时 ,会在通道中形成负压区 ,从而带动周
围空气的流动 ,这就是管式建筑的通风原理。通风的管式通道要在一定方向上封闭 ,而在其他方向开
敞 ,从而形成明确的通风方向。这种通风方式可以在大进深的建筑空间中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
1. 1 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最基本的动力是风压和热压。在具有良好的外部风环境的地区,风压可作为实现自然通
风的主要手段。在我国大量的非空调建筑中 ,利用风压促进建筑的室内空气流通 ,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
质量 ,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处理手段。风洞试验表明 :当风吹向建筑时 ,因受到建筑的阻挡 ,会在建筑的迎
1. 2 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的另一原理是利用建筑内部空气的热压差 ———即通常讲的“烟囱效应”———来实现建筑的
自然通风。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在建筑上部设排风口可将污浊的热空气从室内排出 ,而室外新鲜的
冷空气则从建筑底部被吸入。热压作用与进、出风口的高差和室内外的温差有关 ,室内外温差和进、出
----------------------- Page 1-----------------------
第 26 卷 第 2 期 重 庆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Vol. 26 N о. 2
下还设有调节室温的水冷系统 ,调节过程中被热空气加热的水在晚间则可向室内补充热能[1 ] ( 图 1) 。
1. 3 风压与热压相结合实现自然通风
在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中 ,风压通风与热压通风往往是互为补充、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 ,在建筑
进深较小的部位多利用风压来直接通风 ,而进深较大的部位则多利用热压来达到通风效果。
第 2 期 钟军立 ,等 :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
19
风面产生正压力。同时 ,气流绕过建筑的各个侧面及背面 ,会在相应位置产生负压力。风压通风就是利
)
Environment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P. R. China
Abstract :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is a technical means adopted widely in energy conservation building. According to
位于英国莱彻斯特的蒙特福德大学女王馆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优秀实例。建筑师肖特和福特将庞大
的建筑分成一系列小体块 ,既在尺度上与周围古老的街区相协调 ,又能形成一种有节奏的韵律感 , 同时
小的体量使得自然通风成为可能。位于指状分支部分的实验室、办公室进深较小 ,可以利用风压直接通
理想的建筑措施节省下来 ,建筑的节能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 ,在对节能技术广泛和深入研
究的基础上 ,一些国家的建筑师们在一系列建筑创作中做出了探索和实践 , 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式自然
通风是一项成熟而低廉的技术措施 ,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合理地加以使用。

1 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
Keywords : energy conservation ; natural ventilation ; realization means
随着建筑技术的逐渐进步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匮乏 ,建筑的高能耗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在发
达的工业化国家 ,近 40 %的能源是在建筑中消耗的 ,据专家粗略估算 ,其中的 2/ 3~3/ 4 可通过正确的、
( )
风 ;而位于中间部分的报告厅、大厅及其它用房则更多地依靠“烟囱效应”进行自然通风 图2 。同时 ,
的外部风环境。
Kiessler + Partner 设计的德国 Gelsenkirchen 科技园就是利用热压通风的典型实例。
Gelsenkirchen 科技园是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兰德政府于 1989 年制定的环境改善十年计划中的一个
极富创造性的项目。9 个研究用房沿一个长约
在夏季 ,可将挡板滑向上方 ,就像是大型的上下推
拉窗。这样 ,经过水面冷却的冷空气便可从玻璃 图 1 Gelsenkirchen 科技园通风示意
墙面下部吹入“拱廊”内部 ,而室内的热空气则由玻璃墙面与屋顶的接合处缝隙中排出。除此以外 ,地板
( )
套完整的空气循环通道 ,辅以符合生态思想的空气处理手段 如土壤预冷、预热、深井水换热等 ,并借助
the theory of natural ventilation , it can be divided into some forms including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by wind pres
sure , by different pressure in temperature , by combination of both and mechanically supplementary ventilation. In
采用自然通风取代空调制冷技术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实现了被动式制冷。自然通风可在
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 ,带走潮湿污浊的空气 ,改善室内热环境。二是可提供新鲜、
清洁的自然空气 ,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建筑中常用的自然通风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ZHONGJun - li1 ,2 , ZENG Yi - jun2
( 1.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 Chongq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45 , P. R. China ;2.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
钟军立1 ,2 , 曾艺君2
( 1.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 , 重庆 400045 ;2.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 成都 610065)
300 m 的西向临湖“拱廊”依次排列。“拱廊”是一
个设有商店和咖啡馆的公共场所 ,高三层 ,外侧为
倾斜的玻璃墙面 ,在走廊中人们可以俯瞰整个湖
泊。“拱廊”的正面安装可随季节变化而自由调节
的隔热玻璃。在冬季 , 可将低处的挡板关闭 , 这
样 ,拱廊便成为一个温室 ,有利于节约采暖能耗 ;
建筑的外维护结构采用厚重的蓄热材料 ,使得建筑内部的得热量降到最低。正是因为采用了这些措施 ,
2 [2 ]
虽然女王馆建筑面积超过 10 000 m ,相对于同类建筑而言 ,全年能耗却很低 。
收稿日期 :2003 - 12 - 15
( )
作者简介 :钟军立 1971 - ,男 ,河南驻马店人 ,讲师 ,硕士生 ,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
----------------------- Page 2-----------------------
风口的高差越大 ,则热压作用越明显。在建筑设计中 ,可利用建筑物内部贯穿多层的竖向空腔 ———如楼
梯间、中庭、拔风井等满足进排风口的高差要求 ,并在顶部设置可以控制的开口 ,将建筑各层的热空气排
出 ,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与风压式自然通风不同 ,热压式自然通风更能适应常变的外部风环境和不良
用建筑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之间的压力差实现空气的流通。压力差的大小与建筑的形式、建筑与风的夹
角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有关。当风垂直吹向建筑的正立面时 ,迎风面中心处正压最大 ,在屋角和屋脊处
负压最大。
另外 ,伯努利流体原理显示 ,流动空气的压力随其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从而形成低压区。依据这种
2004 年 4 月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Apr. 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