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数据存储备份容灾系统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容灾与备份策略与方案研究

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容灾与备份策略与方案研究

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容灾与备份策略与方案研究在现代的企业环境中,企业级应用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系统包括了企业的核心业务应用,如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企业资源规划 (ERP) 系统和供应链管理 (SCM) 系统等。

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运营和数据的安全性,容灾和备份策略与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容灾是指在系统遭受硬件故障、自然灾害、人为意外等不可抗因素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系统功能,确保业务连续性的能力。

备份是指将系统数据和配置信息复制到其他媒体上,以便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能够迅速还原系统。

下面将讨论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容灾与备份策略与方案研究。

首先是容灾策略。

在制定容灾策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数据保护、系统恢复能力、冗余性、测试和监控。

数据保护是指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可以采用数据备份、数据镜像、数据复制等方式。

系统恢复能力是指系统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能力,可以通过实施异地备份、冷备份、热备份和虚拟备份等方法实现。

冗余性是指在系统硬件发生故障时,能够无缝切换到备用硬件上继续运行。

测试和监控是保证容灾策略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定期演练和实时监控来确保容灾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备份策略。

备份策略应根据系统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变化频率来确定备份周期。

对于重要且频繁变动的数据,可以选择每天或每周进行完全备份;对于次要的数据可以选择每周或每月进行增量备份。

此外,还可以采用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备份所需的时间和存储资源。

在选择备份媒体时应考虑可靠性和安全性,如磁带、磁盘、云存储等。

最后是容灾与备份方案的研究。

容灾方案通常包括灾备数据中心建设、异地备份、业务冗余性等。

灾备数据中心是指在主数据中心遭受灾难性破坏时,能够迅速切换到备份数据中心继续运行。

异地备份是指将数据备份到另一个地理位置,以防止单个地点的灾难性事件。

业务冗余性是指在一个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无缝切换到备用系统上继续运行,常见的有主备模式和集群模式。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设计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设计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设计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离不开数据的支撑,数据中心是企业存储、管理和处理大量数据的核心节点。

然而,数据中心也存在各种风险,如自然灾害、系统故障、恶意攻击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因此,设计一套可靠的容灾备份方案对于数据中心至关重要。

二、容灾备份方案的目标1.数据保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2.业务连续性:在面对灾害和故障时,保障业务能够快速恢复。

3.备份恢复:提供快速、可靠的备份数据恢复功能。

1.多地点部署数据中心应具备多地点部署,避免单点故障带来的影响。

可以在地理位置上选择远离自然灾害风险的地区,减小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容灾设备选型在不同地点建立备份数据中心,并配置相应的容灾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容灾设备应采用高可靠性的硬件,确保其能够在灾难发生后快速启动并运行。

3.数据备份策略采用持续备份的策略,将数据实时复制到备份设备中。

建议采用异地备份和多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可用性。

备份数据的存储介质应经过加密保护,防止数据泄露。

4.数据同步与恢复方案定期进行数据同步,确保备份数据的更新,缩小数据丢失的范围。

针对不同的业务系统,设计相应的恢复方案,包括数据恢复顺序、恢复时间、恢复策略等。

重要的业务系统可以采用热备份技术,实现实时备份和快速恢复。

5.灾难恢复演练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演练,验证备份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演练应包括各种故障和灾难的模拟,并测试备份数据的恢复速度和正确性。

6.监控与报警系统建立监控系统,对数据中心的设备、网络和服务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建立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7.人员培训与管理培训数据中心的运维人员具备应急处理和灾难恢复的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迅速反应和处理灾难事件。

另外,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确保人员能够按照方案执行,并定期更新方案和培训内容。

企业数据备份与容灾问题的探讨

企业数据备份与容灾问题的探讨










工 - 程缦釜坦一 I
企 业 数 据 备 份 与 容 灾 问 题 的 探 讨
中石化洛 阳工程有限公 司 赵 妍
【 摘要 】随着企 业信 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 ,企 业的数据 墼在 日益扩大 ,数据 资料 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其安 奎性也倍受关注。怎样 睬证 数据的安全 可靠,保证硷 业业务 系统的连续遁 营是[ T 运 维管理工作中 首要考虑的问题。企 业要保持 业务连续性 ,最大的威胁并不是 来自- f火灾、地震等小概率、: 赶 ‘ 影响 的灾难 ,更 多地是受 到诸如 于硬件故 障、软 件崩溃、人员错 诞、流程缺陷等事件的威胁 ,这 些威胁造成 的企业业务 系统曲中断会对企业造成致 命的寸 ] ’ 击 ,因此数据备份工 作显得尤为 重要。本文就企 业数据备份 昀必 要性 ,方 法以及 灾难 恢复的手段等力面加以阐述、探讨 ,介绍 了 重复数据删 除技 术( Da t a D e - d u p l i c a t i o n ) 强持 续数据保 护技术[ C o n d n u o u s Da t a P r o t e c t i o n ) 的应

【 关键词 】企业数据 ;数据安全 ;连 续数据保 护;异地容 灾


数据备份 的重要性
( 5 ) 方便 系统 日后的扩 展 ,能够进 行平滑
升级 。
必须考虑到产 品的兼容性风险分析
近 几年 来 ,许 多 大 中型 企业 十 分重 视 信 息技术 的应 用和开 发,建设 “ 数字化企业 ” 己 成 为很多 企业的 目标 ,越来越 多的生产经 营活 动 建 立 在 信 息 化 的基 础 上 。一 个 大 中 型 企 业 的 信 息 化应 用 环境 可 能包 含 了O A 、采 购管 理 、 财 务 、图档 管理 ,人力 资源 、C R M 等 多种应 用 系统, 以及数 台基于W i n d o w s 或L i n u x 操作 系统 的文件服 务 器 ,数 据库 服务器 、W E B l f  ̄ 务器 、 邮件 服务器 、打 印服务 器、域管理 服务器等 多 种 功能服务器 。怎样保 护好这些业 务系统 的数 据 ,是信息 管理工作 的重中之重 。尽管系统 本 身 己经有 了一些容错机 制和备份措施 ,比如 集 群 或者 采用 R A I D O +l 或R A 1 0 5 的保护 方式 ,但

数据库容灾与灾备方案设计

数据库容灾与灾备方案设计

数据库容灾与灾备方案设计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库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数据库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例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人为错误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数据库服务不可用,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数据库容灾与灾备方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容灾与灾备的基本概念容灾(Disaster Recovery,简称DR)是指在数据库发生意外灾害后,能够尽快地恢复数据库服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而灾备(Business Continuity Plan,简称BCP)则是指在数据库发生灾害后,能够继续提供服务,并在短时间内恢复到灾害前的正常运行状态。

二、灾备方案设计的要点1. 单机灾备方案单机灾备方案是灾备的基础,它包括备份与恢复策略、数据冗余和备份介质的选择。

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备份策略,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恢复速度。

其次,数据冗余技术是确保数据的持久性和可用性的关键,可以采用镜像技术或者RAID存储技术。

最后,备份介质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选择磁带备份、云备份或者硬盘备份等。

2. 异地备份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库的容灾能力,可以选择异地备份方案。

异地备份是指将数据库的备份数据存储在离主数据库较远的地方,以防止单一地域的灾害对数据库造成影响。

可以选择跨城市、跨区域的数据中心进行备份,或者采用云备份等方式。

同时,需要保证异地备份的数据安全性,可以采用数据加密等技术。

三、容灾与灾备方案的测试与优化容灾与灾备方案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可以进行模拟灾难恢复测试,例如关闭主数据库,切换到备份数据库进行运行,检查整个恢复过程的时间、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

测试结果将指导优化方案,例如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数据备份的频率等。

四、应对特定灾害的方案设计不同的灾害风险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自然灾害、网络攻击和硬件故障。

针对自然灾害,可以选择多个异地备份点,避免单一灾害点的影响。

数据库备份与容灾方案设计

数据库备份与容灾方案设计

数据库备份与容灾方案设计在互联网时代,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数据,还是个人的重要资料,都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备份。

数据库备份与容灾方案的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备份的意义以及合理的容灾方案设计。

一、数据库备份的意义1. 保护数据安全:数据库备份是最基本的数据安全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库,可以避免因硬件故障、软件出错或人为失误等原因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

备份可以为数据提供强大的保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 数据恢复:备份不仅可以防止数据丢失,还可以在数据库出现问题时快速恢复。

当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备份文件还原数据,减少停工时间和数据损失。

3. 数据分析和业务发展:备份文件不仅可以用于恢复数据,还可以用于数据分析和业务发展。

备份文件中的历史数据可以被用于生成报表、进行分析和决策。

此外,备份文件也可以在需要时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流。

二、数据库备份的策略1. 定期备份: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最新性,应定期制定备份策略。

根据数据变化的频率和重要性,可以设置每天、每周或每月的备份计划。

对于特别重要的数据,还可以进行实时备份。

2. 多重备份:除了定期备份,还可以采取多重备份策略。

即将数据库备份到不同的存储介质,如磁盘、云端或磁带。

这样即使一种备份方式失效,仍然可以通过其他备份方式恢复数据。

3. 自动化备份:为了提高备份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使用自动化备份工具。

通过设置备份规则和计划,可以自动触发备份任务,避免人为疏忽导致的遗漏。

4. 数据库备份测试:为确保备份文件的有效性,应定期进行备份测试。

通过恢复测试,可以验证备份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同时修复备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数据库容灾方案的设计除了备份,容灾方案是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1. 灾备数据中心:可以建立距离主数据库中心一定距离的灾备数据中心。

在主数据库中心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时,可以立即切换到灾备数据中心,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构建容灾备份系统 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构建容灾备份系统  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 要 】 企业 对信息 的依赖性越 来越 强的今天 ,信 已成为企业的生命源泉 。从对容 灾的理解 、构建容 灾备份 摘 在 系的必要性 、容 灾备份 系统组成及 需考虑的 因素等 方面来 阐述容 灾备份 系统的构建 【 关键词 】 灾;备份 ;系统构建 ;数据安全 j 容
【 中圈分类号]P 9. 【 T 33 8 文献标识码】 【 1 A 文章编号] 7i 682 l) - 04 0 1 4 08(oo 1 09 -2 6 = 6
( u  ̄x C . t. f hn o a c d s y N n ig G a g i 3 0 1 G m g i o Ld o C iaT b c oI u t , a nn u n x 0 0 , n r 5
【 b t c 】 oa, ne r e hv c ai l d pn e ni o tn w i o ao a bcm eleo a ne— A s a t T dy et pi s aei r s g eed do f mao , hl i r t nh s eo et f f ne t r r s n e ny nr i enm i f h i r
备 份 ,从 而达 到 数 据 保 护 的 作 用 。 为 了保 护 业 务 系统 的关 键 业
5部分关键性的业务需要24h不间断运行在系统进行备份时有一些文件可能仍旧处于打开的状态容灾备份系统具有实时地查看文件大小并对其进行事务跟踪的功能以保证正确地备份系统中的全部文件并维持业务系统的有效性和正常运行
应用技术
A p e ehooy p l dTc nl i g
企业 科 技 与发展
En e p ie S in e And Te h o o y & D e eo m e t tr rs ce c c n lg v lp n

数据的存储备份及灾难恢复技术的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数据的存储备份及灾难恢复技术的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数据的存储备份及灾难恢复技术的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摘要] 针对当前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数据易感染病毒或遭受黑客攻击,为确保企业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应对企业数据进行备份,本文就企业数据的存储备份及灾难恢复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数据备份灾难恢复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安全应分为两个层面:数据的静态安全和数据的动态安全。

静态安全是指防止存放在数据服务器存储设备内的数据被盗窃、修改、删除和破坏;而动态安全则指在数据传输交易过程中,防止被截获或篡改。

所以,保证数据安全至少要有两方面技术手段及工具。

一是系统防护技术,指从桌面系统至网络环境到数据服务器的防病毒、防黑客入侵技术,重点在于“防”;二是系统保护技术,指数据备份、快速恢复、异地存放、远程控制、灾难恢复等技术,重点在于“保”。

目前,系统防护技术是网络安全的课题,而系统保护技术主要是指数据备份及恢复技术。

本文重点探讨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技术。

一、数据的安全分类和备份要求对数据进行分类保护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原则。

按照数据的价值划分类别,对不同类别的数据,应实施不同的安全等级保护,而对不同安全等级的数据进行备份,要求也不能相同。

其数据分类和对应的安全等级备份要求如下:一是公开数据。

该类是公开发布的数据,需要进行完整性保护,应按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的要求进行安全设计,数据进行常规备份。

二是一般数据。

该类数据具有一般使用价值,需要进行一定保护。

该类数据的破坏和泄露,将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应按第二级,即指导保护级的要求进行安全设计,数据进行定时重点备份。

三是重要数据。

该类数据具有重要价值或机密程度,需要进行重点保护,应按照第三级,即监督保护级的要求进行安全设计,数据应进行冗余备份(一式两份)。

四是关键数据。

该类数据具有很高使用价值或机密程度,需要进行特别保护,应按第四级,即强制保护级的要求进行安全设计,数据应进行冗余备份并异地存放。

五是核心数据。

数据管理与储存的数据备份与容灾解决方案

数据管理与储存的数据备份与容灾解决方案

数据管理与储存的数据备份与容灾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管理与储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于数据备份与容灾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数据备份与容灾解决方案主要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可用性,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迅速恢复正常工作。

本文将从数据备份和容灾解决方案两个方面,探讨相关的技术和实施措施。

一、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指将现有的数据进行复制或存档,以应对数据丢失等突发情况。

在数据备份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备份策略:1. 完全备份:将所有数据完整地备份到备份介质中。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备份和恢复速度较快,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和时间。

2. 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新增或更改的数据。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节省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但恢复数据时需要依次恢复每个增量备份。

3. 差异备份: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发生更改的部分数据。

相比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可以大幅减少恢复时间和存储空间的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备份策略,数据备份的频率和存储介质的选择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

对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应选择较短的备份频率;而对于大量数据备份,云存储等在线备份方式可以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和更高的数据安全性。

二、容灾解决方案容灾解决方案是指为了应对设备故障、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情况,保证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靠性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

容灾解决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冗余备份:通过在不同地点或不同的设备上建立冗余备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访问性。

例如,数据中心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或不同的机房,并进行同步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 容灾演练:定期进行容灾模拟演练,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通过容灾演练,可以评估数据恢复的时间和可靠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设立责任部门和人员,并明确应急流程。

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浅析企业数据备份与容灾建设

浅析企业数据备份与容灾建设

浅析企业数据备份与容灾建设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到来,海量的数据内容不断增加,于是不少企业开始尝试网络备份,网络备份一般是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软件结合相应的存储设备和相应的硬件来实现的。

数据备份是互联网时代企业保护核心技术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手段。

数据备份与容灾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运行意义重大,企业应该采取先进性的有效措施,对数据进行备份,避免突发情况的出现。

本文对企业数据备份和容灾建设应该坚持的原则以及采取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企业数据备份与容灾建设产生积极地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企业;数据备份;容灾;建设1.数据备份技术简介数据备份技术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定义,数据备份被认为是容灾建设的基础,指的是为了防治系统出现操作性的失误而导致数据的丢失,使得全部数据或者部分数据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者陈列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的一个过程。

传统的数据备份技术采用的主要是内置外置磁带或者硬盘等方式的冷备份,这种方式只能够避免人为的操作故障,并且数据和系统的恢复时间是非常长的。

目前所运用的备份技术也普遍比较落后,冷备份是目前主要的备份技术,并且很多企业对备份技术并不是非常重视,只有极少数的企业会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即便如此,这些企业的数据备份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2.数据备份与容灾的重要性分析2.1数据备份与容灾的重要性数据备份与容灾是非常重要的。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的运营的主要依据就是数据,数据也成为了关键性的内容,一旦企业的关键性数据发生中断或者丢失,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核心机密泄露,甚至是企业的业务难以正常运行,严重者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为了充分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企业一般会通过数据备份和容灾来提高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哪怕设备突然因为系统或者是人为操作方式导致数据丢失,系统被破坏,也能够保证企业的核心数据不丢失不被破坏。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容灾方案设计与实施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容灾方案设计与实施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容灾方案设计与实施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已经成为企业保障数据安全和业务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灾难往往来得突然,一旦数据库损坏或丢失,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数据库灾难,企业需要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容灾方案,以确保数据的持续可用性和业务的连续运行。

本文将重点讨论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容灾方案设计和实施。

1. 容灾需求分析在设计容灾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企业对数据库的容灾需求进行全面分析。

包括:对数据库的重要性评估,容灾恢复目标时间(RTO)和恢复点目标(RPO)的设定,以及对备份和恢复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恢复性的评估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为容灾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2. 备份策略设计根据容灾需求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备份策略是设计容灾方案的关键步骤。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定期备份:根据RPO的设定要求,制定数据库备份的时间间隔。

通常可分为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

全量备份保证了数据库的完整性,增量备份只备份变动部分,可节约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

2) 存储策略:选择合适的备份存储介质,如硬盘、磁带、云存储等,并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3) 备份保留策略:制定备份数据的保留周期和容量管理策略。

根据业务需求和存储成本,对备份数据的保留时间和数量进行合理控制。

4) 备份测试与验证:定期进行备份测试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可恢复性。

3. 容灾架构设计容灾架构是容灾方案的核心,它是保障数据库高可用性的基础。

常见的容灾架构包括:主从复制、热备份、冷备份和异地多活等。

根据企业业务的特点和容灾需求,选择合适的容灾架构进行设计。

在容灾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容灾类型:决定应采取何种容灾策略,如故障恢复、数据恢复或整体容灾。

2) 容灾站点的选择:灾备站点的位置和布局,需满足对数据远程备份和恢复的要求。

3) 数据同步策略:设计数据同步机制,确保灾备数据库与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和实时性。

容灾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功能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了论文

容灾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功能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了论文

容灾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功能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了论文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 (3)1.1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2 容灾备份系统的现状分析 (3)第二章数据库备份方案 (5)2.1 备份文件 (5)2.1.1 定义 (5)2.1.2 主要的内容 (6)2.1.3 优先级别 (6)2.1.4文件之间的转化 (6)2.2 备份恢复方案 (6)2.2.1 备份恢复的分类 (7)2.2.2 备份方案的介绍 (7)2.3 数据库的备份策略 (7)2.3.1 概述 (7)第三章备份与恢复功能设计与实现 (8)3.1 冷备份(脱机备份) (8)3.1.1 定义 (8)3.1.2 优点与缺点 (8)3.1.3 步骤 (8)3.1.4 备份恢复功能设计与实现 (10)3.2 热备份恢复(联机备份恢复) (12)3.2.1定义 (12)3.2.2 优点与缺点 (12)3.2.3 备份设计与实现 (12)第四章总结 (40)参考文献 (41)谢辞 (43)第一章绪论1.1国内外研究动态当今的信息时代,数据在现代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据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用户早已认识到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不间断工作成为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关注点。

而且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也让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原有意识中的数据备份已经无法满足关键业务对系统的可用性、实时性、安全性的需要。

企业如何构建完善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策略

企业如何构建完善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策略

企业如何构建完善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策略在当今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

无论是客户信息、财务数据、研发成果还是业务流程记录,这些数据对于企业的日常运营和长期发展都至关重要。

然而,各种自然灾害、人为错误、硬件故障、网络攻击等风险随时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构建完善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策略已成为企业保障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的关键举措。

一、数据备份的重要性数据备份是指将企业的重要数据复制到另一个存储介质或位置,以防止原始数据丢失或损坏。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数据丢失数据丢失可能是由于硬件故障、软件错误、病毒攻击、人为误操作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备份,企业可能会永久失去关键数据,这对业务运营和决策制定将造成严重影响。

2、快速恢复业务当遭遇灾难或系统故障时,通过备份数据可以快速恢复系统和数据,缩短业务中断时间,减少损失。

3、满足法规要求在某些行业,如金融、医疗等,法规要求企业必须定期备份数据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恢复,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4、保护企业声誉如果企业因为数据丢失导致客户信息泄露或无法提供正常服务,将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客户信任。

二、数据备份的方法1、完全备份完全备份是指将所有数据都复制到备份介质中。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备份时间较长,占用存储空间较大。

2、增量备份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

它的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占用相对较少,但恢复时需要依次读取多个备份集,恢复时间较长。

3、差异备份差异备份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更改的数据。

它的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介于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之间,恢复时相对较简单。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数据量、备份窗口、恢复时间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备份方法,或者结合多种备份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数据备份的存储介质1、磁带磁带是一种传统的备份存储介质,具有成本低、容量大的优点,但读取速度较慢,不适合频繁的随机访问。

课题论文: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本地容灾的研究与实现

课题论文: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本地容灾的研究与实现

79538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本地容灾的研究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人发展,航空企业已基本建成了包括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企业门户系统、ERP 等多种信息化应用平台,作为研究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的PDM系统已经运行多年,PDM系统用于管理全部产品数据,包括模型与图样、技术文件、通知类文件等,同时管理产品结构信息、流程签署信息,支持厂所协同研制。

目前,航空发动机行业已构建一个行业级的协同研制平台,支持各主要研究所和承制厂的协同研制工作,研究所作为产品研制过程的上游单位,其产生的设计数据是制造的源头,不仅与本单位相关,同时涉及到接收数据的其他承制厂,因此数据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但信息系统的数据是没有绝对安全的,数据安全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如何保障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进行了本地备份系统建设之后,采用以存储镜像和集群技术为核心的数据保护方案,实现PDM系统应用级数据保护,达到数据容灾的目的。

1容灾建设的基本概念1.1容灾类型从对系统的保护程度来分,将容灾系统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

数据容灾,指建立一个异地或同城的数据存储系统,该系统是本地关键数据的一个复制。

在本地数据及整个应用系统出现灾难时,系统至少在异地保存有一份可用的关键业务的数据。

该数据可以是与本地生产数据的完全实时复制。

采用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备份和数据复制技术,按照其实现的技术方式来说,主要可以分为同步传输方式和异步传输方式。

按照传输距离划分,数据容灾又可以分成远程数据容灾和近程数据容灾方式,目前,一些厂商能够在在50公里内做到同步数据传输,超过100公里的异步传输方式必须借助存储路由器进行协议转换实现数据传输。

应用容灾,是在数据容灾的基础上,在异地或同城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生产系统相同的备份应用系统。

这套备份系统需要考虑备用机房、网络链路(IP/SAN)、存储、数据库、主机、DNS、IP地址等资源,同时还要运用包括负载均衡、集群(主机/数据库)等技术。

军工企业建设数据备份及容灾系统分析

军工企业建设数据备份及容灾系统分析

军工企业建设数据备份及容灾系统分析文章对军工企业建设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进行了分析,通过介绍数据丢失造成损坏造成的恶果,指出了军工企业建设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的必要性,国防安全对军工企业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对军工企业数据备份与容灾建设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

1 惨痛的教训,对军工企业的警醒“9.11”事件中世贸大厦的倒塌,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容灾是何等重要。

在倒塌的废墟中,深埋着800多家公司和机构的重要数据。

事故一年后,重返世贸大厦的企业由原先的350家变成150家,另外200家企业由于重要信息系统的破坏、关键数据的丢失而永远的关闭消失了。

根据IDC的调查,美国在2000年以前的10年发生过数据灾难的公司中,55%当时倒闭,剩下的45%中,因为数据丢失29%在两年内倒闭,生存下来的仅占16%。

在类似的调查报告中,Gartner的数据表明,2/5企业没有恢复运营,剩下的也有1/3在两年内破产。

以上事例,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数据对一个企业生存的重要。

现代的军工企业,其各类技术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数据、市场数据等,已成为其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数据的丢失或损毁,不但将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也给国防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 国家法律法规。

对军工企业的要求我国在2005年4月出台了首代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指南。

指南是以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的方法论为基本依据,吸取国际上先进的信息安全标准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当前信息系统安全的发展现状,制定出对我国现阶段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具有指导意义的指南文档。

事实上,早在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文件要求: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定和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灾难备份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提倡资源共享、互为备份:加强信息安全应急支援服务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灾难备份设施建设和提供技术服务,提高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能力。

数据管理与储存的灾备与容灾解决方案

数据管理与储存的灾备与容灾解决方案

数据管理与储存的灾备与容灾解决方案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管理与储存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随之而来的数据丢失、损坏、被篡改等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立数据灾备(Disaster Recovery)与容灾(Business Continuity)解决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数据管理与储存的灾备与容灾解决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关键步骤。

一、数据管理与储存的灾备解决方案数据灾备是指在数据丢失、数据不可用或数据被篡改等灾难事件发生时,能够恢复和还原数据以维持业务的连续性。

以下是数据灾备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1. 重要性数据灾备解决方案的建立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数据是企业和组织运作的核心资产,数据丢失或不可用可能导致业务中断和巨大经济损失。

其次,随着数据泄露和被黑客攻击的频率增加,建立数据灾备解决方案可以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最后,数据随着时间的增长,存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数据灾备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和管理数据存储。

2. 实施步骤实施数据灾备解决方案需要经过以下关键步骤:(1)风险评估:首先需要了解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包括硬件故障、人为误操作、自然灾害和安全威胁等等。

评估风险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是决定数据灾备解决方案投资和实施的基础。

(2)数据备份:建立定期数据备份的计划。

数据备份应该是全面的,包括所有的关键数据和文件,并且存储在安全的位置。

备份频率和备份介质的选择应该根据企业和组织的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合理安排。

(3)数据复原:数据备份无意义,如果无法及时恢复和还原。

建立数据复原的流程和步骤,包括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恢复数据的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等。

二、数据管理与储存的容灾解决方案数据容灾是指在发生灾难事件后,系统和数据能够正常运转,业务可以持续运行而不受重大影响。

以下是数据容灾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1. 重要性数据容灾解决方案的建立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方案——备份容灾(五篇模版)

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方案——备份容灾(五篇模版)

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方案——备份容灾(五篇模版)第一篇: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方案——备份容灾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方案——备份容灾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系统可用性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需要保证在机器发生故障时,系统可用性不受影响,为了做到这点,数据就需要保存多个副本,并且多个副本要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上,只要多个副本的数据是一致的,在机器故障引起某些副本失效时,其它副本仍然能提供服务。

本文主要介绍数据备份的方式,以及如何保证多个数据副本的一致性,在系统出现机器或网络故障时,如何保持系统的高可用性。

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指存储数据的多个副本,备份方式可以分为热备和冷备,热备是指直接提供服务的备副本,或者在主副本失效时能立即提供服务的备副本,冷备是用于恢复数据的副本,一般通过Dump的方式生成。

数据热备按副本的分布方式可分为同构系统和异步系统。

同构系统是把存储节点分成若干组,每组节点存储相同的数据,其中一个主节点,其他为备节点;异构系统是把数据划分成很多分片,每个分片的多个副本分布在不同的存储节点,存储节点之间是异构的,即每个节点存储的数据分片集合都不相同。

在同构系统中,只有主节点提供写服务,备节点只提供读服务,每个主节点的备节点数可以不一样,这样在部署上会有更大的灵活性。

在异构系统中,所有节点都是可以提供写服务的,并且在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会有多个节点参与故障节点的数据恢复,但这种方式需要比较多的元数据来确定各个分片的主副本所在的节点,数据同步机制也会比较复杂。

相比较而言,异构系统能提供更好的写性能,但实现比较复杂,而同构系统架构更简单,部署上也更灵活。

鉴于互联网大部分业务场景具有写少读多的特性,我们选择了更易于实现的同构系统的设计。

系统数据备份的架构如下图所示,每个节点代表一台物理机器,所有节点按数据分布划分为多个组,每一组的主备节点存储相同的数据,只有主节点能提供写服务,主节点负责把数据变更同步到所有的备节点,所有节点都能提供读服务。

论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的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论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的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论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的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论文关键词]数据备份容灾[论文摘要]为了保障数据资料的安全,必须进行数据备份。

而一旦发生灾难,造成大量数据丢失,容灾系统将能保证业务尽快恢复,甚至可以保证业务不间断执行。

数据备份也正是容灾系统得以运行的前提。

数据资料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财富,其安全也倍受关注。

当遭受地震、洪水、台风、恐怖袭击等重大灾害,以及发生大范围停电、网络中断、硬件故障等事故时就会由于数据丢失破坏而造成重大损失。

考虑到大范围内灾难或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利用现有存储设备资源为大量的主流平台用户制定完备的备份和容灾方案,构建简单、经济、可靠的备份及容灾系统,增强系统的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一、数据备份策略从备份策略来讲,现在的备份可分为三种: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累加备份策略。

下面来讨论以下这几种备份方式:完全备份就是拷贝给定计算机或文件系统上的所有文件,而不管它是否被改变。

增量备份就是只备份在上一次备份后增加、改动的部分数据。

增量备份可分为多级,每一次增量都源自上一次备份后的改动部分。

差异备份就是只备份在上一次完全备份后有变化的部分数据。

如果只存在两次备份,则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内容一样。

累加备份采用数据库的管理方式,记录累积每个时间点的变化,并把变化后的值备份到相应的数组中,这种备份方式可恢复到指点的时间点。

一般在使用过程中,这三种策略常结合使用,常用的方法有:完全备份、完全备份加增量备份、完全备份加差异备份、完全备份加累加备份。

完全备份会产生大量数据移动,选择每天完全备份的客户经常直接把磁带介质连接到每台计算机上(避免通过网络传输数据)。

这样,由于人的干预(放置磁带或填充自动装载设备),磁带驱动器很少成为自动系统的一部分。

其结果是较差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人力花完全备份加增量备份源自完全备份,不过减少了数据移动,其思想是较少使用完全备份。

制造业信息系统数据库实时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制造业信息系统数据库实时容灾备份解决方案

制造业信息系统数据库实时容灾备份解决方案制造业信息系统数据库实时容灾备份解决方案一、行业背景随着ERP、CRM等系统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对信息系统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可靠性,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业务能否正常运行,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对企业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最关键的问题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保护手段。

、制造业信息系统的典型架构三、的制造业信息可用性解决方案XX作为一家新兴软件公司致力于数据实时备份(CDP)领域,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各种数据实时备份软件,涵盖企业核心数据库到个人电脑各种备份需求,为企业提供全面数据保护。

XX数据备份应用产品线:1、数据库保镖:Windows下SQL\MSDE\SyBase\DB2\Oracle\Access等数据库的实时备份系统。

2、财务保镖:对基于Access、MSSQ数据库的财务、进销存等软件进行实时备份。

3、企业PC数据保镖:为企事业单位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实现文件级实时备份。

4、PC数据保镖:为个人计算机数据实现文件级实时备份。

5、开票保镖:为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提供实时数据备份。

(XX产品详细介绍后附)同时XX为企业提供先进、可靠的数据库实时热备份解决方案,数据库本异地实时灾备, 护等方案。

PC文件保1.制造业数据可用性面临的威胁在企业中,数据存在着以下令人堪忧的隐患:*硬件损坏、丢失,设备与应用的临时故障,造成关键数据丢失、业务停顿;・ERP等系统如果由于软硬件故障,造成企业进销存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系统不能运转;・人员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病毒、黑客等恶意破坏;・数据丢失,或者数据的不准确对用用户来说比系统瘫痪跟可怕;*火灾、地震、水灾等灾难,人为破坏等对数据构成的威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影响企业的生存能力。

企业需要一个数据高可用性的IT构架,且当数据发生损失时能够快速恢复的备份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型企业数据存储备份与容灾系统设计摘要:现代企业的日常管理与生产越来越依靠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企业保存在网络、数据库和各类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也日益增长,一旦数据在传输、存储中出现丢失、被窃等行为,可能会造成企业运转系统的瘫痪。

因此,增强企业信息数据安全性,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信息数据存储备份与容灾系统,成为国内外企业的普遍共识。

针对制造型企业信息数据的组成结构与特点,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同时结合当前主流的信息数据安全系统方案对适应制造型企业需求的信息数据存储备份与容灾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与规划。

关键词:存储;备份;容灾;分析;设计;构建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3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data storage backupand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designji rui,tong yin(nanjing mint co.,ltd,nanjing 211100,china)abstract: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more and more rely on computer systems support,enterprise is stored on the network,databas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data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once the data in the transmission,storage of lost,stolen,may cause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 paralysis.therefore,to enhance the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and perfect information data storage backup and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becom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of general consensus.for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data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mainstream information data security system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data storage backup and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design and planning.keywords:storage;backup;disasterrecovery;analysis;design;construction制造型企业信息数据存储备份与容灾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为企业应用的所有涉及的系统与软件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备份与容灾;根据信息化建设可扩展性的原则,异地容灾是必须考虑的范畴。

图1为当前制造类企业比较典型的应用系统的拓扑图。

图1:制造型企业信息系统拓扑图一、建设目标数据备份与容灾的项目建设,应达到以下的建设目标:(一)建立一套统一的集中管理平台。

通过建立san存储基础架构,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可靠的存储网络、数据存储中心和安全的管理平台。

使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大容量存储设备,进行存储整合,使数据集中存储,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存储中心。

(二)构建一个完整的企业级的数据备份/恢复平台。

将整个存储网络中的重要数据进行集中备份,建立统一的备份策略,实现数据的在线备份和数据归档。

使用高速的备份介质,减少日常备份/恢复作业对系统可用性及性能的影响,实现快速的备份/恢复机制。

并且能实现操作系统级的快速安全恢复。

(三)对关键的业务系统通过双机容错或集群实现业务连续性。

对关键的业务系统通过双机容错或集群,实现热切换,一旦某一主机工作出现故障,备机可迅速接管主机的工作,保证应用的连续不间断运行。

二、存储技术的考虑(一)集中存储技术考虑。

系统项目设计应在遵循技术可靠性的基础上,还要遵循先进性、高效率、可扩展/可升级的原则,并考虑目前的应用情况和可拿出改造的资金情况,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目前主流的集中存储技术有两种:san和nas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是指独立于服务器网络系统之外的高速光纤存储网络,这种网络采用高速光纤通道作为传输体,以scsi-3协议作为存储访问协议。

将存储系统网络化,实现真正的高速共享存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是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以太网),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

nas是部件级的存储方法,它的重点在于帮助工作组和部门级机构解决迅速增加存储容量的需求。

采用san架构,有传输效率高、传输距离长,而且由于采用san 专网,数据传输受网络阻塞影响小。

所以骨干业务一般都采用san 架构的存储模式;nas环境由于采用以太网做数据传输,设备布置的灵活性要好于san。

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如含有数据库的业务。

目前的nas设备响应效率还不高,因此在一个大的备份系统中,采用nas设备做集中存储的系统不宜过多。

制造类企业生产与管理业务较多,因此架构采用san为主的集中存储架构是效费比比较高的系统架构方案。

对主要的业务采用san架构,应用的数据库都放在磁盘阵列系统中,在磁盘阵列与主机之间通过冗余的光纤交换机进行转接。

光纤交换机到磁盘阵列采用光纤通道进行数据流的传输。

(二)raid技术的考虑。

raid技术采用上,对大容量存储空间的应用主要有raid5和raid10技术。

raid5技术:在一个raid可用磁盘空间容量为n*(k-1)(k为单磁盘容量,n为磁盘数)。

它能在1块磁盘损坏的情况下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raid10技术:可用磁盘空间为n*k/2(k为单磁盘容量,n为磁盘数),可在同时两块不同镜像组磁盘损坏的情况下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因此比raid5工作更加可靠。

采用raid10技术固然安全性高,但是其要求磁盘的数量要高得多。

比如10块硬盘做一个raid。

raid5可用磁盘容量为9块,而raid10可用磁盘容量只有5块。

对达到几个t的大数据量应用来说,采用raid10会增加很大的投资。

因此从节省投资和安全的角度综合考虑,可倾向于采用raid5技术,另外制造型企业的应用系统数量通常在小数量级,假如都采用raid5,可以将多个应用划于一个raid中,也可以将这些应用划于不同的raid中。

假如划到一个raid中,优点是节省磁盘,但缺点是几十块磁盘仅有一块冗余盘,冗余度降低。

对于raid来说,如果一块磁盘出现故障,系统重构的时间相对较长越长,因此对多应用来说,普遍的做法是对多个应用划分多个raid。

(三)迁移目标的考虑。

在建立集中的存储平台后,将其他应用的文件系统和数据库数据迁移到磁盘阵列设备中;迁移过程中不影响或极少影响当前环境所连的业务的运行。

为了既不突破现有存储网络的容量和磁盘阵列的处理能力,又保证集中存储系统的运行效率,应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是否为企业关键业务。

2.应用的实时性要求是否高。

按上面两点可将应用分类如下:关键数据库应用系统:为企业重点应用,数据存储在oracle、sql server等数据库中,数据存取方式为块方式,连接的客户端较多,实时性要求较高,出问题对企业影响较大。

这类应用包括erp 系统、oa系统等。

关键文件应用系统:数据以文件方式存储,连接的客户端较多,数据比较重要。

包括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

其他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以数据库方式存放,连接的客户端不多,数据量不大。

有的应用虽然重要,但仅仅作为认证设备或者监测设备来用,数据量很小。

对于关键数据库应用系统应直接连入san网络,利用san网络的高速、高可靠性满足系统对性能的要求。

关键文件应用系统应用也接入san网络,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

(四)利用磁盘技术解决备份与恢复问题的考虑。

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设备作为备份设备需要考虑企业具体的业务性质与数据性质。

现在常用的备份设备主要是磁带和磁盘两种,这两种设备各有其优劣。

磁盘设备的优点是存取数据的速度快、查询定位快;但是由于是在线设备,导致备份数据的安全性不高,成本也较高。

磁带设备是一种顺序设备,读写速度也很快,成本低。

由于是一种离线设备,备份数据的安全性高。

缺点是查找定位的速度慢,而且介质损坏的可能性大。

从整体的优缺点考虑,磁盘具有以下具体的性能优势:1.高速性。

磁盘卷,特别是raid,具有非常快速的读取性能,可与最新磁带驱动器的吞吐性能相媲美;使用磁盘快照技术,磁盘备份和恢复事实上可以即时完成;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备份窗口——实际上,使用磁盘快照(snapshot)和/或(off-host)的磁带备份技术,可以认为基本消除了备份窗口,因为这种备份对生产服务器的影响非常“轻微”(低影响),并且速度非常快。

2.灵活性。

降低数据丢失风险——磁盘备份的优势是能更快速地备份(使用快照几乎即时完成),并高效地存储。

管理员能进行更频繁的备份,从而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

灵活利用磁盘设备——必要时,用作备份设备的磁盘可以支持同步备份、恢复和复制。

而使用顺序磁带设备却无法实现。

3.高效性。

使用磁盘的数据保护操作的潜在可靠性更高——虽然磁盘和磁带驱动器都是机械设备,但磁带驱动器、磁带库,尤其是磁带本身,在过去始终都是使用比较麻烦的设备,它们会引发备份或恢复操作的延时或故障。

将磁盘用作一种高频率的短期数据保护介质,而将磁带用作一种存档介质,可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通过磁盘备份创建灾难恢复介质更加高效——复制现有磁带以进行异地保存的技术已经使用了多年。

然而,使用磁盘的全新数据保护功能,可以为异地存储创建合成完全备份,包括增量备份和差量备份。

该方案只需要复制更少的数据,因而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驱动器磨损。

磁盘的更快速度和灵活性可以简化灾难恢复测试计划——如果灾难恢复计划得不到执行,则它们将毫无价值,因此必须确认灾难恢复计划能得到执行。

但绝大多数灾难恢复计划都没有经过测试,因为测试过程非常复杂,耗时巨大,执行不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