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中存在问题论文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探讨
湖南大学HUNAN UNIVERSITY毕业论文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探讨考生姓名用小四号宋体学籍号用小四号宋体专业用小四号宋体指导老师用小四号宋体二0一年月日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2)第2章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化发展的可行性 (2)2.1监管部门的鼓励 (2)2.2自身实力的壮大 (2)2.3科技的进步 (3)第3章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动因 (3)3.1可产生规模经济 (3)3.2增强对风险的抵抗能力 (4)3.3增强对风险的抵抗能力 (4)3.4增强对风险的抵抗能力 (4) (4) (4) (4)第5章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建议 (4)5.1对监管部门而言 (4)5.1.1建立健全跨区发展布局机制 (4)5.1.2继续实行分类指导 (4)5.2对各城商行而言 (4)5.2.1选择合适的跨区域发展模式 (4)5.2.2跨区域的步伐要合理 (4)5.2.3支持中小企业 (4) (4) (4) (4)参考文献 (5)致谢 (6)摘要2009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迎来了跨区域发展的高峰。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能扩大城商行资产规模,增强对风险的抵抗能力,提升品牌价值,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城商行的整体竞争能力。
但是,城商行集中进入发达地区,大规模的跨区域经营所带来的问题,需引起监管部门及城商行自身的注意。
关键字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问题第1章绪论城市商业银行是20世纪90年代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金融机构。
自1995年6月22日深圳城市银行——全国第一家城商行成立以来,城商行已走过了十五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城商行正在成为我国银行业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银行业的第三梯队。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6《商场现代化》2011年1月(中旬刊)总第635期竞争的关键因素。
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
利率市场化的最根本条件是:农村信用社是否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是否具备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机制,是否具有完善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和健全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是否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主体,监管体系是否健全和完善等等。
具体到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建议首先要达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较为完善的贷款利率定价系统。
该系统要有科学的定价模型,具有综合贷款风险、成本收益、目标利润、当地经济承受能力等核算所需的必要数据和信息。
加快定价基础支持系统建设。
一是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历史数据的有效积累,针对客户的资信状况、产业性质、预期经营效益、内在实质性担保等因素做出客观的风险评估,在综合贷款风险、成本收益、目标利润、当地经济承受能力的技术上,逐步实现对客户定价的因素所占权重由简单向全面过渡;二是进一步完善客户信用评级制度。
对法人客户,要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查验贷款卡有无不良信用记录,验看资信等级及评信可靠度,特别要对法定代表人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全面评价,调查有无违法乱纪等劣迹行为;对自然人客户,要积极开办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信用评定工作,为农村信用社客观评价贷户资信状况,并最终合理确定利率水平找到客观合理的依据。
对信用状况良好,主观偿贷意愿强的客户,实行优惠利率政策;对主观偿贷意愿较差的客户,加大利率上浮幅度。
二是建立科学的分级授权和风险预案管理制度,用强大的制度保障和机制约束防控可能出现的各类利率风险。
三是组建利率管理部门,建立相应内控制度。
一要根据自身实际,组建利率管理专、兼职部门,引进及配备专业人员,健全机构体系,为科学管理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以加强市场预测分析,增强抗风险能力。
二要加快利率管理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利率管理机制,达到用科学、严密的内部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管理风险的目的,还要建立科学的分级授权和风险预案管理制度,用强大的制度保障和机制约束防控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跨州经营的效率分析。对银行放松管制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持怀疑态度的学者认为银行集中度过高导致垄断行为,降低存款利率,提高贷款利率并增加服务费用,最终导致银行业的低效率和低服务质量;Daniel C. Giedeman(2004)通过样本实证分析,通过达尔-赫希曼指数研究发现,放松管制以及新设机构对市场集中度影响甚微;Bikker和Haff(2002)通过修改PT方法对银行层面数据进行估测研究,表明放松管制有利于大银行之间竞争;Calm(2004)实话验证了跨州经营导致的竞争,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和金融产品价格的下降;Vishy(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地域管制放松后期,银行业的竞争加剧,服务效率提高,且为银行业收入的提高贡献明显。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实现股份制改革,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历史包袱化解,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转变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其中大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效益、规模方面均取得突出的成绩,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使其存在跨区域经营的实力和需求。截止2011年12月,实现跨省经营和省内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达31家,占城市商业银行数量的22%,面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发展趋势,研究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选择及存在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寻求解决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分析与发展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分析与发展对策陈林冉(中国人民大学100872)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发展,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本文根据这种现象,分析了城商行的现状、经营模式、跨区域后面临的劣势与风险,最后给出了现阶段城商行跨区发展经营的战略与对策。
Abstract:At present,our country's city Commercial bank's cross region management development,becomes one kind of trend of the times.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is kind of phenomenon,has analyzed the inferiority which and the risk city firm's present situation,business model,behind the cross region are near,finally has given the present stage city firm cross-region development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the countermeasure.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发展战略Keyword:City Commercial bank cross region management developmental strategy【中图分类号】F8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5-0073-01引言上海银行宁波分行2006年4月26日成立,这是我国首家实现跨省(市)设立异地分行的城商行。
银监会在2007年提出,城商行只要达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标准,资产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一定的基础条件,就能够跨区域经营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现状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数目截至2009年7月共有142家,其中23家在华北地区,18家在东北地区,36家在华东地区,32家在中南地区,21家在西南地区,12家在西北地区。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论文
国内城商行自1 99 8年正式更名成立并 且营 业以来,已慢慢成为我 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当中的佼佼者。截止201 2年5月,我国城商行总数达 到了1 3 7 家, 其中通过各种方式实 现了跨区域经营的大 概有80 余家。 对于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 的跨区域发展状况, 国内外学 者有以下不同的 研 究。
周迪(2 01 2 )从政府政策的演变 对城商行产生的 影响来进行分 析, 经过对政策变化的三个阶段深入 了解, 阐述了城商行在三个不同阶 段的 联动程度, 从市场定位、 业务 经营、联合重组三 个方面对城商行 在审 慎跨 域发展下给出了一些措施。宋怡林(20 1 2 )认为,城商行异 地扩 张发展模式的风险 主要根源于管理链 条的 增长, 以及关于外埠城 市市 场状况的信息不对 称, 增加了 操作风险和道德风 险的发生几率。
2 、推进民营 化进程, 完善银行 治理结构。就 我国银行业而 言, 从 中央 银行到商业银行, 无不处于政 府强有力的控制和监 管之下。对城 商 行的行政化 经营阻碍了 金融市场的 健康发展 。而目前 一些城市 商 业 银行盲目扩 张的背后 , 正是地方 政府特殊的 利益驱动。
3 、加强风 险管理, 培养管理 人才。 城商行存 在资本 金薄弱、补充 资 本金渠道狭 窄、信用 体系不健全 、工作人员 的学历普 遍不高等 问 题。 因此, 一方面要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对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 操作 风险 等不同风险差别化管理。另一方面, 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满 足 跨区域发 展的人力 资源需 求。
88
2013. 4
企业管理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问来自及建议左思娴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市商业银行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已成为银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入到跨区域 发展的队伍之中。同时,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也存在着资本不足、规模较小、监管不力等新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在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着重分 析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产生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就此给出了对策建议。
城商行跨区域异地分行如何更好发展的思考
城商⾏跨区域异地分⾏如何更好发展的思考2019-10-12【摘要】城商⾏异地分⾏实现跨区域经营后,在发展中⾯临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克服困难,更好的实现发展,笔者进⾏了认真的研究思考,提出了有借鉴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城商⾏跨区域异地分⾏发展思考城商⾏跨区域异地分⾏指的是城商⾏跨越省(区)开设的分⾏,由于距离总⾏较远,原区域内长期经营形成的优势消失殆尽,存在的不⾜愈发凸显,给经营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困难,如何砥砺奋进,本⽂进⾏了研究思考。
⼀、城商⾏跨区域异地分⾏经营发展中⾯临的问题(⼀)依托属地效应的政府⽀持和市民认可消失,存款发展困难城商⾏依托属地城市设⽴,具有当地政府背景,在当地成长经营多年,在属地有深厚⼈脉关系,属地民众认同感强,属地品牌知名度⾼。
⼀旦城商⾏离开属地,跨区域在异地设⽴分⾏,异地政府照顾性质的⽀持不在,例如财政存款、市民卡项⽬、社保、医保、住房公积⾦等专项长期稳定的存款⽀持消失。
由于城商⾏名称的属地性,属地形成的品牌在异地很长时间内可能得不到认同,异地市民很难产⽣认同感和亲切感,异地市民的⽀持⼒度⼩,存款的⾃然增长微乎其微。
(⼆)有形的⽹点渠道和⽆形的电⼦化渠道辐射能⼒弱,业务开展困难城商⾏跨区域异地分⾏属于市场后来者,在铺设⽹点上没有优势,设⽴的经营服务型⽀⾏⼀般数量不多,社区银⾏、离⾏式⾃助终端、ATM等⽀持服务型设备更少,有形的⽹点渠道辐射范围⼩。
由于缺乏规模化开发能⼒及技术⼒量较弱,⽹上银⾏、⼿机银⾏、电话银⾏、智能交互终端等⽆形的电⼦化渠道往往发展较为滞后,服务能⼒较弱,客户接受程度较低,使⽤者较少,缺乏业务影响⼒和辐射能⼒。
(三)产品和服务缺乏特⾊和竞争⼒,客户开发困难受⾃⾝发展情况所限,⼤多数城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较为传统,依然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汇”等基本业务上,较之⼤型国有银⾏和全国股份制银⾏,产品和服务存在“全⾯性不全、特⾊化不够”的现象,整体缺乏特⾊化和竞争⼒,难以依靠产品和服务⼿段赢得客户。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五年总结:现状、特点及问题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五年总结:现状、特点及问题COMMERCIALBANKING商业银行Five-?yearSummaryoftheCross--Region DevelopmentofCityCommercialBanks:CurrentStatus.CharacteristicsandIssues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五年总结:现状特点及问题-张吉光自2006年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第一家异地分行——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开业以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已经历了五年时间.五年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稳步推进,并呈现出速度加快,范围扩大的总体态势.截至20l0年末.城商行群体中已有相当数矗实现跨区域发展,跨区域发展也成为近年来城商行陕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跨区域发展在提升城商行总体实力.推动城商行做太做强的同时.也给城商行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风险管控问题首当其冲,特别是2010年年末曝出的齐鲁银行浆据诈骗案更促使人们对城商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跨区域发展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在此背景下,笔者在对五年来特别是2叭0年的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井就下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现状监管准^政策是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前提和依据.截至目前,监管机构已初步建立起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准入政策体系.2006年,银监会发布《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明确了城商行设立异地分行的基率条件,标志着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政策障碍消除.同年,银监会出台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正式明确了城商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该办法的出台拉开了城商行大规模跨区域发展的序幕. 2009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人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放宽了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有关限制.井调整了省内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审批流程.随着跨区域准人政策的完善及省内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政策的放宽,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快速推进截至2010年末,共有78家城商行实现了省内或省外跨区域发展,共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和境外代表处286家.2010年当年.共有65家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异地分支机构103家.其中.有3O家城商行跨省设立了42家异地分行.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在更广范围内展开,长期来的经营地域限制逐步打破.城商行的服务网络得到极大拓展.从跨区域发展模式来看,省内跨区域和省外跨区域并行推进,且基本遵循了"先省内,后省外的原则大型银行更多的是省外跨区域,中小型城商行则局限于省内跨区域尤其是2009 年4月银监会将法人住所所在省(自治区)内设立异地分立机构改由拟设地银监局受理审批,城商行省内跨区域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数据显示.20l0年域商行设立的l03家异地分支机构中,属于省内异地分支机构的有60家,占比接近60%.经过五年的跨区域发展,一部分银行已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经营网络布局或区域型经营网络布局一类以上海银行,北京银行为代表,已在全国设立8~9家异地分行,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全国性经营网络架构初步搭建另一类以江苏银行徽商银行为代表.已在所在省内实现网络全覆盖.区域性经营网络已基本形成.除此之外,更多的城商行尚处于跨区域发展的起步阶段.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特点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跨区域发展速度加快随着城商行整体实力的提升.以及跨区域发展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近年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呈现出速度加陕的特点.一是速度逐年加快.根据笔者统计,2008年,共有34家城商行设立了56家异地分行(包括省内和省外分行及境外代表处,含筹建,下同)t2009年.共有49家域商行设立了8l家异地分行.而20l0年有65家城商行设立103家异地分行踌区域发展加速势头明显. 二是中小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步伐加.受益于2009年银监会放宽城商行省内跨区域发展的政策要求,中小城商行在省内的跨区域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如富滇银行2010年设立了5家省内异地分行t台一家境外代表处),昆仑银行和南昌银行分别设立了4家异COMMERCIALBANKING商业银行64地分行,盛京银行设立了3家异地分行.跨区域发展全面开花近年来.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数量迅速上升,在垒部城商行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末共有78家城商行实现了省内或省外跨区域发展,占全部147家城商行的53*/0 其中.实现跨省设立异地分行的城商行达到40家.占比27%.在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中.既有上海银行北京银行这样的特大型城商行,也有杭州银行这样的大型城商行.还包括锦州银行这样的中型城商行,以及长江商业银行这样的小型城商行.呈现出全面开花之势从跨区域发展路径和范围来看.省内跨区域发展和省外跨区域发展.队及设立境外代表处等全方位推进各家城商行针对自身特点和实力选择不同的路径.东部地区发达城市是城商行跨区域的首选通过对已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域商行的跨区域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在获准跨区域发展后,在区域选择上,城商行往往首先选择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发达区域在城市选择上,则优先选择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经济发达,金融资源丰富的热点城市.统计数据显示(见图1),2010年域商行跨区域设立的103家分行西部地区(302g%东部地{5554%".围1201O年城商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地区分布中部地区(513%西部地区f718%多囤2实现跨省设立分中,东部地区55家,占比54%;中部地区18家.占比l7%t西部地区30家,占Lt29%.城商行在东部地区设立的分行数量多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之和.城商行跨省设立异地分行的统计结果则更为明显的说明了这一特点.2010年,城商行跨省设立异地分行数量为4O家(不含境外代表处),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数量分别为26家,7家和7家,占比分别为64%,18%和l8%.城商行跨省设立异地分行明显倾向于首选东部地区.东部地银监会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审批标准主要是监管评级,而东部地区城商行的监管评级普遍优于中西部地区,从而使得东部地区域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步伐更快一些.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的数量也更多一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147家城商行中共有40家城商行实现跨省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28家,中部地区5家,西部地区7家.占比分别为69%,13%和18%(参见图2).东部地区的优势非常明显.这也是城商行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在跨区域发展上的体现.而从跨区域发展速度来看.设立5家以上省外分行的城商行共有6家, 全部为东部地区的城商行.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带来的问题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由于城商行长期以来局限于单一城市开展业务,缺乏跨区域经营管理经验.在跨区域发展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相关监管政策还不完昔的情况下.从目前情况来看,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跨区域发展战骼缺乏.跨区域发展路径高度同质化五年来的跨区域发展实践显示,大多数城商行以"跑马圈地"为指导思想,缺乏清晰科学的跨区域发展战略.造成的结果:一是跨区域发展路径高度同质化.首先选择发达地区,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导致短期内大量城商行集中进人这些地区和城市t从已跨省设立多家分行的城商行情况来看,其跨区域的目标地区基本为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只有极少数分行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二是跨区域发展缺乏特色.没有结合自身特色和所在城市经济特点选择跨区域发展的目标城市.跨区域发展后原有特色无法复制和发挥,异地分行业务开展受到影响.现实中部分规模不大但业务特色明显的城商行在进^上海,南京等大型城市后,特色业务不适应当地市场,原有优势无法发挥,业务发展不COMMI~RCIALBANKING商业银行分行数量三害.ii?8圈3截~2010年末城商行异地分行地区分布情况理想.正是最好的说明集中进入发达地区和城市.扰乱当地金鼬秩序受惯性思维影响和利益驱动,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往往首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从而造成短期内大量城商行集中进人某些地区和城市.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来.城商行跨区域设立的异地分行共286家.其中.东部地区167家,占比约为58%- 中部地区52家.占比约为l8%西部地区67家,占比约为23%.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等城市设立异地分行(含筹建)的城商行数量分别达到8家,ii家,lO家,i2家和8家(参见图3).这种情况造成两大问题:第一,加剧我国金融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格局.大量城商行集中进人东部地区,将使金融资源进一步向东部地区积聚,从而加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金融二元化格局,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第二.进一步加大发达地区和城市的银行业竞争程度.特别是短期内大量城商行集中进入某一城市,造成金融人才供不应求.加大现有从业人员的流动.对当地银行的正常业务开展产生影响.而新开设的城商行分行为迅速做大规模,必然加大业务拓展力度,从而加剧银行业竞争.在考核压力和生存压力下,甚至出现违规违法操作,扰乱当地金融秩序.跨区域发展风险加大长期以来域商行只在单一城市开展业务,缺乏异地经营管理经验.跨区域发展后,城商行原有的单一城市的总支行两级管理架构转变为跨地区的总分支三级管理架构,管理链条拉长,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需要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对城商行提出新要求. 而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显示,大多数城商行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异地分行管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对同城支行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对异地分行的管理能力,还是服务支撑能力.都不能适应跨区域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为迅速打开当地市场.城商行对异地分行大都实施人才本地化策略,分行的主要管理人员甚至于全部都是从当地同业招聘而来,使得城商行异地分行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加盟店"的意味,潜在风险较大.如果总行没有强有力的管控模式和手段,在跨区域发展快速推进过程中容易出现失控.原有定位加剧与大型银行同质化发展问题中小企业业务是城商行的传统优势业务.也是城商行的基本市场定位.跨区域发展后.城商行异地分行在盈利压力下,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太规模.为此必然倾向于抢大企业,做大项目.这一方面使得城商行原有定位和优势不能复制到异地分行, 无法形成跨区域发展特色,影响跨区域发展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又会因做大型业务占用总行更多的资源和信贷额度,进而影响到城商行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加剧本已存在的城商行与大型银行同质化发展,同质化竞争问题.特别是在一家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弱化业已形成的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域商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针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简单地采取暂停准人等"堵"的措施,而应从完善准人政策加强引导,合理规划等方面人手,堵疏结合.多措并举.分类管理.差别准入.进一步簧经过五年的实践,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已进人一个关键时期,由于相关监管政簟不完善,后续监管评估不到位等产生的问题逐渐显现.监管机构需要在全面评估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城商行个一岖雒蘸隳酬熊舾翳髓镰耪瑟黼耪COMMERCIALBANKING商业银行体问差异较大这一发展现状,按照"分类管理,差别准人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监管政镣.第一,对五年来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重点是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战略跨区域发展效果,跨区域后经营管理模式变化以及跨区域发展产生的问题等方面,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第二,建立分类管理的跨区域发展监管政策,即根据城商行未来发展方向,综合考虑规模,人力资源,科技,经营管理能力以及监管评级等因索.分别给予其全国性,区域性,周边区域,社区性等不同的跨区域发展范围和路径,划分不同类型,实施不同监管,避免城商行争相做大,盲目向全国性银行发展.第三,实施差别准入政策,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设立异地分行给予不同的准人标准,提高进人东部地区设立分行的准入门槛.适当降低进人中西部地区设立分行的要求,井对那些首先选择到中西部地区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支持,进一步提高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设立分行的门槛建立东西部准入挂钩政策,即在东部发达地区设立分行必须同时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一定数量的分行二是,对不同规模的城商行实施不同的跨区域发展准入政策,即在监管评级的基础上,优先支持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大型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适当支持中等规模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对小型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则给予一定的限制.以解决各粪城商行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跨区域发展问题.加强指导.明确方向.督促城商行制定清晰的跨区域发展战略为解决域商行跨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同质化,盲目性问题.应建立起"跨区域发展战略先行"的做祛.首先,监管机构根据分类管理,差别准人的基本原则,在审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准人资格的同时,审核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战略两者审批通过后,城商行才能开展跨区域发展.其次,针对大量城商行集中进入某些地区和城市的问题,监管机构应建立跨区域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通过事先审核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战略,了解一定时期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目标区域选择情况,对那些短期内有大量城商行进入的地区和城市.及时进行统筹调整.最后.监管机构应指导城商行重点根据未来发展方向,规模实力,业务特色及所在区域经济金融特点等因素,制订跨区域发展战略.明确跨区域发展方向和路径,形成适台自身实际情况,能发挥已有特色和优势的跨区域发展道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跨区域发展高度阿质化问题.完善总分行管控模式.着力强化风险控制能力为解决跨区域发展后带来的风险加大以及可能出现的失控问题,城商行应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尤其是总行对异地分行的管控体系,努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一是.根据跨区域发展后管理流程和管理架构的变化,相应调整全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在总行集中管理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分行层面的风险管理架构,建立起垂直化与分散化相结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二是,适应跨区域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以管人,管物,管财和管风险为核心的分行管控体系,理顺总分行之间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流程和相应的职责分工.井通过建立风险经理,审计经理派驻制,高管人员总行任免关键岗位资格准人等组成的全方位管控措施体系,强化总行对异地分行的管控能力.三是.总行根据跨区域发展的要求,尽快实现从服务单一的当地分支机构向服务异地和当地多元化的分支机构的功能转变.从专业知识,服务理念,产品开发,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升对异地分行的服务支撑能力,尽快成为"真正的跨区域经营的商业银行总行.加大人才和科技投入,完善跨区域发展的资源保障和支撑人才不足和科技落后,既是长期来城商行发展的瓶颈.也是当前和未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主要制肘为此.域商行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和科技投入.按照跨区域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相应的资源保障和支撑.在人才方面,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尤其是适应跨区域发展后总行功能转变的要求.重点引人具有区域性,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工作经验的人才根据建立总分行管控模式的需要,重点培养和引进风险管理,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科技方面的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跨区域发展人才赭备库,重点培养异地分行管理人员.二是完善人才培训体系,特别是对异地分行员工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培训,促使其尽快融人并适应城商行文化氖围和经营理念.建立起具有城商行特点的培训机制.在科技方面,加快核心系统的升级换代,从支持单一城市经营转向支持跨区域经营,从单纯面向经营转向经营与管理并重一重点提升风险管理的科技水平,开发上线操作风险管理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在建立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提高科技对管理活动和创新活动的支撑能力.●(作者单位上海银行战略管理部)责任编辑-王太戚——蔼。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探析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探析摘要:城市商业银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城市信用合作社组建而成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
本文从探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域发展的必然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促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政策建议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金融主管部门为了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对以城市信用社为主的地方金融进行了改革,于是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
2005年11月,上海银行在宁波成立了分行,上海银行业因此成为了第一家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从此拉开了城市商业银行异地经营的序幕。
一、城市商业银行垮区域发展的必然性(一)生存和发展的急切需要。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要通过并购、兼并等活动,进行跨区域经营发展,应对挑战。
首先,银行业内部竞争和外资经营发展,城市银行业面临高度同质化的发展,扩大规模,不断发展自己的资源,进行一系列的业务创新。
同时,各银行不断缩小自己的利润空间来赢取市场,最终影响了其经营效益。
城市商业银行都面临着资本不足.总体防范风险能力弱,市场定位不明确,业务特色不突出,缺乏战略计划。
(二)创造公平竞争金融环境的客观需要。
银行业是在资本市场上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银行为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促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良性竞争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业面临全面开放,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行跨区域经营,与外资银行、国有银行进行竞争,才能创造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从而推动我国金融行业逐步向前发展。
同时,城市商业银行都面临着资本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很低,业务发展面临同质化,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缺乏合理的规划。
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域经营,允许城市商业银行在县域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不断调整准入政策,取消分支机构数量设立的限制以及营运资金的要求,因此,要允许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减弱同质化业务及产品的竞争,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很好的金融服务。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76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婷 黄冠(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摘要:近年来,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和模式选择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给我国银行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但在其跨区域经营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风险管理被削弱,同业竞争加剧和经营风险扩大等问题。
城商行要实现跨区域的稳健经营,就应当优化组织架构,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开拓业务创新,加强人才储备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等。
关键词:城商行;跨区域发展;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2-0076-022006年4月,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成立,成为首个打破单一地域限制的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
2009年4月银监会出台《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对中小银行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数量指标控制和运营资金的要求放松,使得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资料显示,仅2010年一年,城商行全年新增分行116家,占自2006年全国第一家城商行异地分行设立以来总数的30%,2011年,丹东银行、厦门银行、绵阳银行等十几家城商行,均在筹备新的异地分行,跨区经营势头依然不减。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步伐快速迈进,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要求,但在监管环境不完善、自身管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为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1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1.1 跨区域发展的区域分布从近几年城商行跨区域发展采取的路径来看,存在一个显著的特点:城商行在区域选择上大多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特别是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发展重点。
如表1所示,城商行跨区域在东部设立分行的数量相比在中西部设立数量之和还多8%,其中,跨省设立异地分行数量为40家,分布在东部的机构数量远远大于中、西部的分行数量。
另外,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初,已实现跨区域发展的59家城商行设立的162家异地分支机构中,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异地分支机构数量分别为45家、11家和39家,占比达到59%。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制经营下 异地网络 的缺 乏也使城商 行的业务 开展受
到制约 ,并 直接影响到 城商行在某 些业务领 域的市
场 竞 争力 。因此 ,自 2∞ 年 以 来 ,城 商行 要求 跨 0
区域 发展 的呼声 目渐高涨 ,一些城 商行也为此进 行
起跨 区域发展高 潮 ,越来越多 的城商行加 入到跨 区
中图分类号 : 82 3 F3. 3
随着 我国经济金融 区域 一体化发展格局 的不断 深 化以及跨 区域经济金 融活动的 目 频繁 ,城 市商 益
业 银行 ( 以下 简称 “ 城商行 ”)长 期以 来一 直实行
经营模式 使城商行成 立初期在有 效防范风 险的同时
实现 了快 速发展 , 并形 成 了服 务地方经济 、 务 中 服
资料来源 : 根据银监会网站相关内容整理而成 iw . rg v n。 w w bc o. ) c c
域发展 的队伍之 中。毫无疑 问 ,经营地域 的突破为 城商行 的发展注入 了新的动力 ,进一步拓 展了发展
了积 极探 索 。但 直到 2 6 4月 ,上 海银 行宁 波 ∞ 年 分行成立 , 商行 才实现真正意义上冉跨区域突破 。 城 9 很 重要 的一个 原 因就 是相 关政 策规定 直到 2 6 ∞ 年 才正 式出 台。是年 ,银监 会发布 《 城市 商业银行 异 地 分支 机构 管理办 法 》 式明 确了城 商行 设立 异 ,正 地分 支机构的具 体要求和相 关操作流程 。该办法 的
资本市场 4 5
城市商 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问题 及对 策建议 串
张吉光
摘要 :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 区域 一体化 发展格局 的不断深化 以及跨 区域经济 金融活动 的日益 频繁 ,越 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 行加人到跨区域 发展 的队伍之中。毫无疑问 ,经营地 域的突 破 为城 商行 的发展注 入了新 的动力 ,进一步拓展了发 展空间 ,但在监管 环境仍不完善 、自 身经营管理能力不 高的情况下,城 商行 的跨区域 发展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需要 引起重视 。 本文在 对城商行跨 区域发 展现状 进行总结分析 的基础 上,着重分析了城 商行跨 区域发展产 生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并就此给出了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城市商业银行 ; 跨区域发 展; 对策建议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作者:许洪波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16期【摘要】“十一五”期间,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快速发展,异地分支机构的设立数量猛增。
与此同时,城商行业务长期局限于单一城市,缺乏异地管理经验,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就是要分析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中存在的科技落后、人才不足、定位偏差和监管不力等问题,结合问题分析,给出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相关问题;对策建议一、引言自2006年上海银行进行第一家异地分行设立以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已经历了五年时间。
“十一五”期间,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快速推进。
截至2010年末,共有78家城商行实现了省内或省外跨区域发展,共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和境外代表处286家。
2010年,共有65家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异地分支机构103家,其中有30家城商行跨省设立了42家异地分行。
由于城商行长期以来局限于单一城市开展业务,缺乏跨区域经营管理经验,在跨区域发展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着重探讨一下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商行需要跨区域发展,但绝不是盲目设点。
城商行应该在坚持风险可控、管理有效、成本合算、地域毗邻、市场需要的前提下,稳步实施跨区域经营。
目前,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一些的不足与问题,主要集中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科技水平落后与科技投入不足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科技水平相较成立之处而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是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特别是在科技信息系统建设的配套方面略显不足。
首先,城商行实现跨区域发展后,由于地域相距遥远,网点更加分散,各地分支机构对业务流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问题分析
就我国银行业而言,从中央银行、政策银行到商业银行,无不处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管之下。
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行政化经营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而目前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盲目扩张的背后,正是地方政府特殊的利益驱动。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原因分析(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始于2006年。
当时,为解决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区域限制产生的问题,银监会颁布《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采取“分而治之”的监管思路,明确鼓励有实力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收购、重组或直接设立分支机构等模式,在所在城市以外的郊区(县)、周边地区及邻近其他经济区布局,实现跨区域经营。
2006年4月,上海银行在宁波设立分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
2007年,原银监会负责人提出“阳光普照”概念,在监管上要求对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审慎的同质同类监管,并同时允许城市商业银行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从而获得与其他金融机构同等的权利。
2009年,银监会又颁布了《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进一步放松对中小商业银行在中国西部和东北等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取消了对城市商业银行运营资金的限制,使之能够更好地发展地方金融、服务中小企业。
这一系列政策建立起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准入政策体系,刺激了城市商业银行扩张,许多中型城市商业银行也开始向县级及省外市场辐射。
五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速度加快,开展范围更加广阔,逐步打破了长期以来经营所受的地域限制,拓展了金融服务网络。
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78家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了跨区域发展,占全部147家城市商业银行的53%,其中包括北京银行(601169)、上海银行等大型城市商业银行,也不乏大量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形成了城市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趋势。
正当各地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全面进行跨区域扩张之时,我国政府开始实行从紧的金融调控政策,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
李路炜_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
BANKERSFORUM银行家论坛李路炜: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向研究制订下一年度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对异地分支机构,总部会要求其参照总行制订的意见,结合本地的经济结构和行业特点,制订各自的信贷指导计划,报总部审核后发布。
四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审慎确定异地分支机构的授权。
总行在信贷、费用、劳动合同签订等方面对异地分支机构实行授权管理。
信贷方面的授权要综合考虑到异地机构的人员,市场、风险程度和业务发展等原因。
费用方面由总部每年年2007~2008年,是城商行设立异地分初下达分支机构的费用指标,分支行依据支机构的高峰年。
面对曾经局限于一地发该指标每月实行财务报账制。
人员聘用方展的城商行纷纷走出去的局面,直接带来面由分行自行组织竞聘并由分行行长办公的问题就是:城商行如何适应。
走出去”室研究拟聘意见,报总行审核后正式聘浪潮带来的冲击?下面本人结合威海商行用。
异地分支机构的发展现状和管理特点,对五是强化对异地分支机构的合规风城商行机构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险管理。
总部对分支机构的合规风险管理决对策谈一下个人意见。
较为重视,成立了会计、信贷、科技、市威海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特点场四个防范操作风险领导小组,对各领域威海商行对异地分支机构的管理从设的操作与合规风险点进行识别与评估,分立济南支行即开始摸索研究,总结出一套行的风险管理部每月对自身的制度建设、相对成熟的管理方式,使总部对分支机构合规培训、合规风险识别及采取的措施进的管理高效快捷。
行监测分析,形成((合规风险月度监测报一是董事会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
威告》上报总行法律合规部。
海商行的董事会对设立的分支机构逐一制六是设立垂直管理的异地机构主审计订规划,一般B寸fB]为3~5年,通过董事会员,加强对异地机构的审计力度。
随着异的研究讨论,确定异地分支机构的发展目地分支机构的增多,总行借鉴其他股份制标和方向。
商业银行的最佳实践,设置了总部垂直管二是从制度层面保证业务发展和风险理的异地机构审计员,对异地分支机构实控制。
课题研究论文: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问题与对策
银行管理论文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问题与对策自2006年,为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格局,银行监管部门逐步放开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限制,诸多具备条件的城商行加快了跨区域经营的异地扩步伐。
对银行而言,跨区域经营有助于城商行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满足客户异地业务的需求。
对当地经济而言,跨区域经营可完善本地金融格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银行业跨区域经营体制和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各城商行扩展过于追求高额利润,在经营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以具有典型的廊坊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当地各城商行的经营现状与面临的发展瓶颈,对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提出几点建议。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必要性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按管辖半径可分为跨省和省内异地两种,当然,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各商业银行为加快抢占市场,两种模式都会交叉进行。
银行在选择地域时,会综合考虑当地经济情况结合自身经济实力及客户群体特征等多方面设立分行。
当然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跨区域经营,城商行的最终目的是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使其在资本、资产、公司治理、业务经营等多方面提升水平,实现其全局战略。
以廊坊地区为例,辖内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共有4家,河北银行、廊坊银行、沧州银行、张家口银行。
其中河北银行属省会级商业银行,资产优质,实力雄厚,在我国部分省市及省内城市均开设了分支机构;廊坊银行、沧州银行、张家口银行鉴于自身的实力,主要在省内经济状况相似或地理相邻的地域城市开设分支机构。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城市商业通过跨区域经营,在异地不断挖掘优质客户资源,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确实使得自身资产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以河北银行为例,1996年成立,2009年开始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两年内凭借自身优势,在唐山、廊坊、邯郸等省内城市、天津、青岛等外省城市成立多家分支机构。
截至20xx年12月末,资产总额1628.63亿元,较2009年增近3倍,贷款余额621亿元,较2009年增近3倍,存款余额1163亿元,较2009年增近4倍。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不断深化以及跨区域经济金融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入到跨区域发展的队伍之中。
毫无疑问,经营地域的突破为城商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但在监管环境仍不完善、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不高的情况下,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在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产生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就此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不断深化以及跨区域经济金融活动的日益频繁,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成为发展的制肘。
也正因为此,城商行对跨区域发展具有强烈的冲动。
2006年4月,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的成立迈出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步伐。
随后,城商行掀起跨区域发展高潮,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加入到跨区域发展的队伍之中。
毫无疑问,经营地域的突破为城商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城商行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环境仍不完善、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不高的情况下,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在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产生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就此给出了对策建议。
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出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考虑,城商行被定位于地方金融机构,实行单一城市制经营。
这一定位和经营模式使城商行成立初期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市民的“三服务”特色。
但单一城市制经营下异地网络的缺乏也使城商行的业务开展受到制约,并直接影响到城商行在某些业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自2000年以来,城商行要求跨区域发展的呼声日渐高涨,一些城商行也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
城商行“走出去”异地分支如何求生存
B usiness起底城商行“走出去”文/汪琪 徽商银行南京分行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安徽省市商业银行开始采用跨区异地分行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拓展安徽城市银行的服务范围,还能够面向不同区域客户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跨区异地分行经营模式也可以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的安全系数。
商业银行跨区异地分行经营模式特点多样化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采用跨区异地分行经营模式,可以考虑客户的教育、家庭、工作情况等情况,亦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本地化经营。
商业银行跨区异地分行更注重本地化经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金融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占据当地的市场份额。
随着市场对服务标准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区域性的细分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商业银行出于更好地发展当地市场的目的,会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对应的本地化战略,通过本地化经营获取更好的经营效益。
独立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跨区异地分行在面临多样化的市场、客户和产品等多种因素带来的风险时,需要进行独立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即建立相应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使风险管理体系符合本地区客户的需求,并能维护银行的安全和稳定。
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商业银行跨区异地分行之间会利用网络和技术系统共享管理经验和业务信息,优化业务流程并调动资源,以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战略带来规模效益。
这种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能够促成跨界融合和合作,服务更广泛、更多元化的市场,帮助银行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跨区异地分行经营的优势与劣势商业银行跨区异地分行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有效扩大市场范围、有效分散风险以及实现资源共享。
跨区异地分行经营,可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不同区域,为商业银行开拓市场和客户资源提供契机;跨区异地分行让银行业务分散到不同地区和客户群体中,风险也可随之被分摊,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商业银行整体风险;跨区异地分行面向不同市场、领域和客户积累的经验、信息和人才可以共同分享,能进一步强化银行业务和人才建设。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迅速扩张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迅速扩张的问题及建议作者:姚树华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33期【摘要】2006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门槛逐步降低。
本文由锦州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发展状况入手,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快速扩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一、基本现状2005年,安徽省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后的徽商银行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由省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重组而成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拉开了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和跨区域经营的序幕。
由于受到地域限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地方政府影响过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同时为了实现风险的分散和业务的扩展,城市商业银行迫切要求拓展市场,向省内设立和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跨区域方向发展。
监管部门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也为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提供了契机。
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其中之一,锦州市城市商业银行—锦州银行自2008年12月在天津设立第一家分行起,短短三年时间,已先后在天津、沈阳等地区设立分行,并在上述地区陆续设立支行。
截至目前,锦州银行异地设立的分、支行已分别达6家和10家。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的迅速扩张在初步实现扩大其规模和异地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为自身的经营带来了风险。
二、存在问题(一)名称及地域限制从城市商业银行名称上看,起初的城市商业银行名称构成是所在城市加商业银行而确定。
尽管近年来部分城商行更名时隐蔽了所在城市名称,但大多城市商业银行仍以所在城市加银行而命名,地域特征十分明显。
城市商业银行本土城市化的命名方式,削弱了在异地市场的竞争力,限制了其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发展。
本地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因其独有的地利条件,在网点设置、开展个人业务和授信中小企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城市商业银行的员工多为本地招聘,对当地市场状况了解充分,客户资源丰富,业务拓展能力强。
此外,城市商业银行前身是城市信用社,大股东为地方政府,为促进其发展,地方政府必定在银行有关政策、资源、项目、资金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推动。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在相关管理部门的政策引领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从规范管理、稳健经营、加快发展,到增资扩股、跨区域经营,逐渐成长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有生力量。
一、当前外地城商行在本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本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许多城商行将目光聚集在本地,谋求通过跨区域经营以实现规模扩展、进一步发展壮大。
自2006年11月北京银行在本地第一个设立分行以来,截至2011年6月末,先后共有11家外地城商行来津开展业务,其中9家进入正常经营,1家今年刚开业,1家正在筹建。
本地成为外地城商行设立分行最多的省(区、市)之一。
(一)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但总体发展仍处较低水平。
截至2011年3月末,9家进入正常经营的外地驻津城商行资产总额938.5亿元,是2007年末的8倍;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62.3和721.0亿元,分别是2007年末的12和7倍。
但从总体来看,城商行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同行业发展水平。
一是资产规模小。
据调查,9家外地驻津城商行的总资产仅占本地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3.8%,还不到本地城商行——本地银行资产总额的1/2;存贷款余额分别占本地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的 4.5%和5.0%。
二是经营网点少,9家外地驻津城商行在本地市仅设立经营网点56家(见表1),且80%以上的营业网点都设在本地经济最发达的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
网点少,缺乏便利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商行业务的开展。
三是信贷集中度较高。
从行业看,外地城商行信贷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等行业,仅前三个行业贷款余额就占64%;从客户看,有7家外地驻津城商行的最大单一客户贷款占其贷款余额的5%以上,有5家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其贷款余额的40%以上。
表1 驻津外地城商行规模情况表(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缺乏稳定性。
我国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我国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对策作者:许学武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18期【摘要】随着跨区域准入监管政策的放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开始实施跨区域发展经营,众多城商行正向着实现全国性战略布局、国际化战略布局的目标推进。
本文主要探讨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中存在各种障碍,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障碍及对策城市商业银行群体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也是我国银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从2005年开始,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优质城商行实施跨区域经营,从而揭开了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发展的大幕。
下面将探讨我国城商行在跨区域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障碍(一)管理层级增加给总行管理架构带来新的挑战城市商业银行成功实现跨区发展之后,管理层级由原来局限于一地的“总—支”两级增加到“总—分—支”三级,管理半径从本地区支行扩展到跨地区分行,从而必将推动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体系再造。
在异地分行开业后,所有城商行总部都将立即面对两个全新的管理问题,即总行如何实现对异地分行的有效管控、如何构建异地分行组织架构体系。
(二)总行和异地分行在业绩考核和业务发展之间存在博弈在总行业绩考核的压力下,各城商行异地分行普遍过于重视业务规模和短期效益,这就与总行的长期发展定位存在矛盾。
很多城商行的异地分行更是承担着“业务发展新引擎”的重大使命,在业绩考核压力下,异地分行在开业初期做大规模,实现盈利成为其必然选择,从而导致总行现阶段的发展定位和分行的实际操作分道扬镳。
(三)在风险管理模式上,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明显增大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商行在风险控制方面卓有成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基于仅在一个城市经营,管理半径较短,熟知本地市场的经营背景下取得的,而在实现跨区发展之后,面对迅速扩大的管理半径和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城商行普遍缺乏异地分行风险管理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摘要】“十一五”期间,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快速发展,异地分支机构的设立数量猛增。
与此同时,城商行业务长期局限于单一城市,缺乏异地管理经验,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就是要分析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中存在的科技落后、人才不足、定位偏差和监管不力等问题,结合问题分析,给出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相关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自2006年上海银行进行第一家异地分行设立以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已经历了五年时间。
“十一五”期间,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快速推进。
截至2010年末,共有78家城商行实现了省内或省外跨区域发展,共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和境外代表处286家。
2010年,共有65家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异地分支机构103家,其中有30家城商行跨省设立了42家异地分行。
由于城商行长期以来局限于单一城市开展业务,缺乏跨区域经营管理经验,在跨区域发展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着重探讨一下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城商行需要跨区域发展,但绝不是盲目设点。
城商行应该在坚持风险可控、管理有效、成本合算、地域毗邻、市场需要的前提下,稳步实施跨区域经营。
目前,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尚处于发
展初期,还存在一些的不足与问题,主要集中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技水平落后与科技投入不足
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科技水平相较成立之处而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是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特别是在科技信息系统建设的配套方面略显不足。
首先,城商行实现跨区域发展后,由于地域相距遥远,网点更加分散,各地分支机构对业务流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随着总分支架构的变化,所有的管控流程全部要再造,it支撑也要全部进行改造。
其次,城商行异地机构网点少,与当地金融机构竞争必须要通过电子结算手段进行,因此必要的科技投入是迫在眉睫的。
再次,由于城商行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受制于规模和财务能力的限制,信息科技的建设往往跟不上业务的快速发展,信息科技水平的落后,不但会造成一定的操作风险,而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异地分支机构各项业务的快速稳健发展。
(二)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城商行新设立的异地机构要想尽快开业并步入正轨,总行必须尽快为其配备充足的具有业务经验的各类人手。
显然,仅靠城商行自身培养是不现实的。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经济金融环境,异地分行的大部分岗位需要本土人才,而长期以来一直在单一
城市开展业务的城商行显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储备。
目前城商行的应对办法是异地分行人员本土化,即在当地招聘人员。
人员的本土化虽然有利于分行迅速介入当地市场,尽快适应当地经济金融环境,但也带来新的问题。
由于分行人员来源于不同银行,必然带来分行文化与总行文化的差异和整合,甚至于分行内部的文化差异与整合问题,从而增加经营管理成本。
而那些拥有多家异地分行的城商行还面临不同分行之间由于人员来自不同银行
从而存在文化和经营管理理念差异的问题。
城商行如果对此不加以重视,极有可能再次面临成立初期出现的不同信用社文化的整合问题。
此外,人才储备的缺乏也使得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一些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进程已因此受到制约。
(三)市场定位与差异化发展存在偏差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后,异地分行往往在盈利的压力下,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大规模,为此必然倾向于抢大企业、做大项目。
这一方面使得城商行原有定位和优势不能复制到异地分行,无法形成跨区域发展特色,影响跨区域发展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又会因做大型业务占用总行更多的资源和信贷额度,进而影响到城商行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加剧本已存在的城商行与大型银行同质化发展、同质化竞争问题。
特别是在一家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弱化业已形成的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
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的融资对象一般都是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这些企业一般在本地银行已有足额授信。
异地分支机构的进入,
可能导致银行对同一客户贷款集中过多,形成贷款“垒大户”现象,容易造成不可控的风险发生。
(四)监管体系缺乏经验
已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普遍管理能力不强,对异地分行的有效管控缺乏,这就造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总行对异地分行“过度管控”,仍沿用以前对当地分支机构的管理办法,导致异地分行缺乏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一种情况是总行对异地分行“过度宽松”,除分行行长室人员选聘和对分行的考核等重大事宜外,其他基本不管,容易造成失控。
大多数城商行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对同城支行的管理模式,这导致无论是对异地分行的管理能力,还是服务支撑能力,都不能适应跨区域发展的要求。
特别是为了迅速打开当地市场,城商行对异地分行大都实施人才本地化策略,分行的主要管理人员甚至于全部都是从当地同业招聘而来,使得城商行异地分行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加盟店”的意味,潜在风险较大。
跨区域发展,无疑会造成内控的有效性降低,发生操作风险和各种案件的可能性增大。
跨区域经营之后,就会面临与大银行一样的管理环境。
另一方面,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
异地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少,对部分企业贷款的管理鞭长莫及,加之很难对当地企业的经营、财务、信用等情况进行全面、透彻、准确的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性,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控制。
三、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科技水平
城商行应本着先急后缓、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尽快提升科技水平,为异地分支机构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是在现有科技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发达金融城市的先进经验,认真了解和分析异地机构的业务需求和改进意见,在风险可控和系统允许的情况下,对现有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二是进一步加大人才和科技投入,按照跨区域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相应的科技保障和支撑。
三是加快核心系统的升级换代,从支持单一城市经营转向支持跨区域经营,从单纯面向经营转向经营与管理并重,重点提升风险管理的科技水平,开发上线操作风险管理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在建立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提高科技对管理活动和创新活动的支撑能力。
(二)加快城商行人才的培养
城商行应按照跨区域发展的要求,尽快配备和培养相应的人才资源。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适应跨区域发展后总行功能转变的要求,重点引入具有区域性、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工作经验的人才;根据建立总分行管控模式的需要,重点培养和引进风险管理、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科技方面的人才。
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建立跨区域发展人才储备库,重点培养异地分行管理人员。
加强总行与异地机构之间的人才交流培养,在学习与交流中使员工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尽快达到异地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是完善人
才培训体系,特别是对异地分行员工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培训,促使其尽快融入并适应城商行文化氛围和经营理念,建立起具有城商行特点的培训机制。
(三)努力进行产品创新,开发本地化产品
异地分支机构要在城市有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和开发本土化产品。
要结合自身特色和异地经济特点,改造和创新原有特色产品,开发出适合城市使用的特色产品。
对原有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完善或变形,形成一些基于原产品上的新品种就成了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新产品可能更多地是对原有服务方式或条件的变更。
如果这些变更能够弥补原有产品的缺陷或能为客户带来更多便利和收益,就有可能塑造银行的差异化形象。
另外开发本土化的产品就是要挖掘当地客户的需求,主要是通过客户行为的深入分析,在满足客户一般金融需求的同时,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并通过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将客户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能比竞争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服务,达到差异化竞争目的。
(四)加强对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城商行应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尤其是总行对异地分行的管控体系,努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一是要根据跨区域发展后管理流程和管理架构的变化,相应调整全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垂直化与分散化相结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要适应跨区域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以管人、管物、管财和管风险为核心的总分行管控体系,强化总行对异地分行的管控能力。
三是总行应根据跨区域
发展的要求,尽快实现从服务单一的当地分支机构向服务异地和当地多元化的分支机构的功能转变,从专业知识、服务理念、产品开发、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升对异地分行的服务支撑能力,尽快成为“真正的”跨区域经营的商业银行总行。
参考文献:
[1]李明富.城商行路遇二次革命—中小城商行跨区发展策略及路径选择的思考[j].金融电子化,2007(11).
[2]植凤寅.城商行的联合重组与跨区域经营[j].中国金
融,2008(2).
[3]李路炜.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j].银行
家,2009(8).
[4]高佳洲,贾学一.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分析[j].河北金融,2010(9).
[5]孙玉洁.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研究[j].中国商
界,2010(10).
作者简介:许洪波(1978—),男,山东临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