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生平与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的生平与思想

1、理气论

周易——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

形上——先于形而存在

形下——后于形而存在

道和器的区别

在程颢看来,作为本体的道,它绝不是我们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器物。

朱熹表述: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

道上器下

朱熹表述: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我的总结——理(道),气(器)

朱熹表述:理气之间,是理先气后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

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理先气后,是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或问: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答: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理和气的关系是不离不杂

从理上看,理与气之间不杂

从具体的物上说,理与气之间又是不离

理在气外,理不离气

2、心性论

A心性论的思想渊源

伊川——性即理(因为性即是理,理无有不善,所以性无不善)(伊川,程颐,程颢之弟)

通过性、气分设

——解决了性善论的根据及恶从何而来得问题

——为成德的工夫指明了方向

——通过对气的克服而使之合于理

程颢——性即理

张载——心统性情

朱子——心性论

B朱子对心性的理解

心属于气,是对万物的直觉能力

性或理是形而上的存在,是本体

心在朱熹那里是一种意识活动的总体

心之发动,即是情

情有善有不善

心有善恶,性无不善

心的活动与理或性相合即是善,不合即不善

心只是道理之舍,是道理的存着处,不是理

使此心的活动完全循理而动便是工夫

性是体,情是用,而心却统贯性情

性作为本体,本身是不动的

性理是外在于情的

心是能动的

通过心的主宰,统摄作用,性与情两者得以结合起来

3、工夫论

工夫,就是提升道德的精神修养,是指向那个具有气之属性的心

工夫,就是克服气而使心归于理

方法是主敬涵养和格物致知

A主敬涵养

身体上由气构成的禀赋有无可奈何之处,所以只能通过收束身心来加以对治。治心治身的工夫是敬的工夫

敬的手段

闲邪:摒弃所有不善的念头,防止邪念的侵扰

敬的目的

存诚:将邪念摒之于人心之外,则只有善没有恶。

伊川对闲邪工夫的看法——动容貌:对治的是人之身

整思虑:对治的是人之心

朱子完善了伊川的主敬涵养

朱子完全接受了伊川的观点

主敬涵养是一个学者提升道德最重要的基石

朱子更明确的把主敬作为日常涵养的基本工夫

朱子看来,对治的只是人心中气的一面,通过敬的方法对加以涵养约束,从而使之得以与理合一。

而就理而言,天下只有一个理,所以需通过了解物之理来明心之理。

B格物穷理

格物致知源自《大学》

大学开篇讲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什么叫格物:格,至也,物,事也。

格物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穷理的手段。

朱子认为天下万事万物的理都是相通的,既然是内外一理,那么,要理解那个作为大本的理,就要面对万事万物,去格物而穷其理

朱子非常看重格物,认为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对朱子格物说的误读

知识是提升道德的基础

道德不是发自人本身的,是外在的

朱子对误读格物说的回应

——格物须有个端绪

——由端绪扩充,推至尽出

孟子四端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端绪+端倪——吾人明德之发见处

朱子对过分强调知识的说法保留态度

格物不是为增长聪明见识

增长聪明见识只是扩展了对外物的知识

格物是明善的手段

格物不是凭空的去格

格物致知不是以只是为目的,而是以成就至善为目的。

4、天理与人欲

流行观点:存天理灭人欲=禁欲主义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的意思完全不同于禁欲主义

来源: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朱子语类》

A朱子对天理人欲的理解

人欲:失去了一定的原则与分寸,过分追求个人私欲,那么就是人欲

天理:人自然的欲望并不就意味着恶,只要它在无过无不及的限度之内,就依然属天理。

饮食——天理也,美味——人欲也。

天理人欲

一切行为都应合乎天理。

气质安顿不好,便有人欲的可能。

天命之性的是善的

人性有气质的因素,便有恶的可能。

私欲与欲望的区别

私欲——是天理人欲的欲

是个人的私欲

欲望——是禁欲主义的欲

是所有的欲望

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

朱子的天理人欲论

公私之间自有不容磨灭的界限存在

天理人欲,没有固定界限

要经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等步骤,随时体察人心之中的私欲,才能恢复本心的光明。

儒家不提倡禁欲

朱子强调天理人欲之辩,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朱子讲天理人欲,希望君王能正心诚意,目的是格君心之非

B朱子天理人欲说的现实意义

朱子讲天理人欲之说,主要针对当时的帝王

强调君王应当存天理,灭人欲

谈心性与南宋的政治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