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
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问题
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问题摘要: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人口在总量、结构、分布、素质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口数据变化折射出的若干社会问题值得关注,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问题;老龄化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掌握本国人口资料的基本科学方法。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掌握人口资料对于我国大政方针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我国一共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通过对人口资料的统计。
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触会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虽的基础数据,根据人口数据的变化,对发现一些社会问题,并加以分析,对制定“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发展现状。
从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人,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从人口的城镇化方面来看。
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人,占50.3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已经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趋势。
2010年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人,增长81.03%。
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六、人口区域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中,中心城区6为7727163人,占60.84%,新城区为3343491人,占26.33%,县级市为1630146人,占12.83%。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3684370户家庭户人口为1006895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1人减少048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637247人占5226
广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16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637247人,占52.26%;女性人口为6063553人,占47.7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70上升为109.46。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456396人,占11.47%;15-64岁人口为10403534人,占81.91%;65岁及以上人口为840870人,占6.6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3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州市统计局2011年6月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711537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38601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29357人,增长11.42%,年平均增长率为1.09%。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177483户,家庭户人口为635325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7人减少 0.55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30096人,占51.02%;女性人口为3485274人,占48.98%。
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28%下降为104.16%。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31136人,占14.49%;15-59岁人口为5224094人,占73.42%;60岁及以上人口为860140人,占12.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84126人,占8.21%。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7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1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8651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066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9648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1032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问题
调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观 。 独生子女家庭 比例进一步增加。2 1年平均每 00 个 家庭 户 的人 口为31人 ,2 0年 平 均 每个 家庭 户 . O 00
的人 口则 为3 4 。 .人 4
人 口在2 3 年将达到 1亿 。据我国人 口专家预测 , 03 5 中国未来 1年每年适龄 劳动力资源都能稳定在9 0 亿
3 7 8 ;具 有小学文化程度 的由3 7 1 下降为 88 人 50 人
2 79 。文 盲 率 (5 及 以上不 识 字 的人 口占总 67人 1岁
人 口 的 比 重 )为 40 %, 比 2 0 年 人 口普 查 时 的 . 8 00
67 %下 降 2 4 百 分 点 。虽 然人 口素 质 有 了很 大 . 2 .个 6
2 .人 口老 龄 化 日益 凸显 和加 速 。此 次 人 口普
第六次全 国人 口普 查主要数据 公报 显 示 ,我 国人 口在 总量、结构 、分布 、素质等 方面都发 生了 巨大变化 ,
同时反 映 出我 国仍 面临着诸 多人 口问题。人 口数据 的 变化折射 出的若干社会 问题 值得关 注,如何 统筹解决 好人 1问题是确保我 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 的重要举措。 3 3 '
压 力 。未来 一 个 时 期 , 口数 量 问题 仍 然 是 制 约 我 人 国经济 社会 发展 的关 键性 问题 之一 。据 估算 我 国总
2 世纪5 年代以来的城乡隔绝的二元格局正在被逐 O 0 渐打破,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
出生人 口性 别 比由20 年 的 16 8进 一 步上 升 00 1.6 N 2 1年 的 180 , 00 1.6 上升 了12个 百 分点 , 远超 出 .0 远 13 17 0 0 的正 常值 范 围 , 出生 人 口性 别 比例 严 重失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全文)人民网4月28日电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具体内容如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成都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个人收集整理-ZQ年月日四川新闻网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年月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地决定,我国以年月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成都市政府和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地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地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地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初步汇总地主要数据公布如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全市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年月日零时地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全市户籍人口为人.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户,家庭户人口为人,平均每个家庭户地人口为人,比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地人减少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人,占;女性人口为人,占.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男性对女性地比例)由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地下降为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岁人口为人,占;岁人口为人,占;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同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岁人口地比重下降个百分点,岁人口地比重上升个百分点,岁及以上人口地比重上升个百分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占;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同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个百分点.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地人口为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地人口为人;具有初中程度地人口为人;具有小学程度地人口为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地人包括各类学校地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同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地由人上升为人;具有高中程度地由人上升为人;具有初中程度地由人上升为人;具有小学程度地由人下降为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岁及以上不识字地人)为人,同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人,文盲率[]由下降为,下降个百分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维基百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志一般信息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百分比变化▲5.84%人口最多广东(1,0430,3132人)人口最少西藏(300,2166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中国政府在2010年举行的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距上次普查相隔10年时间,与前五次人口普查只调查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人口相比,此次普查首次将中国境内的境外人员纳入普查对象。
此次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进行登记调查,于2010年11月10日结束。
根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全国总人口共计13.7053亿人,普查还涉及人口增长、家庭户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人口的流动性等八方面。
概述2009年5月4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09]23号),决定2010年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根据中国国务院的文件,此次普查的内容为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费用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部分地区的资料准备工作在2010年中5月到6月份左右已经展开,工作人员构成确定则在9月完成。
由于所需人手数量庞大,单靠政府工作人员难以完成。
所以人口普查工作的人员构成以政府工作人员及临时聘用人员组成,其中政府工作人员多为参与指挥工作。
由于人口普查需占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又不属于长期工作。
所以在临时工作人员构成上,不少是一些离退休的在家老人。
有政府官员称,居民不得拒绝普查员入户登记。
对于“顽固”拒绝开门的人家,普查员可能请民警帮忙入户。
201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语文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9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xx人口为552300人。
xx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19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国家统计局 2011-04-28 10:00:0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201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1)1.1年龄构成............................................................................................................................. 1 1.2教育程度............................................................................................................................. 2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 . (2)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 ................................................................................................. 2 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 ............................................................................. 4 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 (7)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内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总人数1339724852人。
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1年龄构成0-14, 16.60%15-59, 70.14%60-64, 4.39%65以上, 8.87%0-1415-5960-6465以上图1:年龄段比例图1.2教育程度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大学, 9.64%高中, 15.15%初中, 41.88%小学, 28.92%文盲, 4.41%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图2: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单位万人)注:北京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9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19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1)1.1年龄构成............................................................................................................................. 1 1.2教育程度............................................................................................................................. 2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 . (2)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 ................................................................................................. 2 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 ............................................................................. 4 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 (7)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内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总人数1339724852人。
2000年到2022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1年龄构成年龄(岁) 人数(人) 占比 与2000年相比0-14 222459737 16.60% - 6.29% 15-59 939616410 70.14% 3.36% 60-64 58816996 4.39% 5.05% 65以上1188317098.87%1.91%图1:年龄段比例图1.2教育程度教育程度 人数(人) 占比 大学 119636790 9.64% 高中 187985979 15.15% 初中 519656445 41.88% 小学 358764003 28.92% 文盲 546565734.41% 合计1240699790100%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常住人口(万人) 城乡人口(万人)人数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 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城市化率比2000年全国133972.45.84%0.57%66557.5/49.68%67414.9/50.32%13.46%山东 9579.31 5.50% 0.54% 北京 1961.2 44.5% 3.8% 1685.9/86.0%275.3/14.0%8.41% 天津 1293.8 29.27% 2.60% 河北7185.426.55%0.64%大学, 9.64%高中, 15.15%初中, 41.88%小学, 28.92%文盲, 4.41%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图2: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广东10430.3 20.69% 1.90% 6902.78/66.18% 3527.53/33.82% 11.18% 浙江5442.69 16.37% 1.53% 3354.06/61.62% 2088.63/38.38% 12.95% 河南9402.36 1.58% 0.16%江苏7865.99 5.75% 0.565广西4602.66 2.52% 0.25%安徽5950.1 9.9% 0.95% 2559.1/43.01% 3391.0/56.99% 15.20% 四川8041.82 -3.45% -0.35%重庆2884.62山西3571.2 9.98% 0.96%辽宁4374.63 3.21% 0.32% 2716.79/62.1% 1657.84/37.9% 7.2% 上海2301.91 37.53% 3.24%吉林2746.22 0.67% 0.07%黑龙江3831.2 3.85%0.38%陕西3732.74 3.55%0.35%内蒙古2470.63 4.00 %0.39%湖南6568.37 2%0.2%湖北5723.77江西4456.75 7.66% 0.74% 1963.64/44.06% 2493.10/55.94% 16.39% 福建3689.42 6.28%0.61%2106.44/57.09% 1582.98/42.91% 15.52% 海南867.15 10.22% 0.98%云南4596.6 7.2% 0.7% 1618.0/35.20% 2978.6/64.80% 11.84% 贵州3474.65 -1.42%-0.14%1174.78/33.81% 2299.87/66.19% 9.85% 甘肃2557.53 923.66/36.12% 1633.87/63.88% 12.11% 宁夏630.14 12.21% 1.16% 301.83/47.9% 328.3/52.1% 15.02% 新疆2181.33 18.17% 1.68%西藏300.22 14.75% 1.39%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教育程度(万人)年龄结构(万人/比例)性别(万人/比例)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0-14 15-64 65以上男性女性全国11963.6818798.651965.6435876.45465.6622246.97/16.60%99843.34/74.53%11883.17/8.87%68685.3/51.27%65287.3/48.73%山东832.87 1332.263846.822391.24475.731507.43/15.74%7128.90/74.42%942.98/9.84%4844.71/50.57%4734.59/49.43%北京617.8 416.2 615.7 195.3 33.3 168.7/8.6%1621.6/82.7%170.9/8.7%1012.6/51.6%948.6/48.4%天津226.2 267.2 493.6 220.6 27.1 126.8/9.80% 1056.84/81.68%110.2/8.52%690.7/53.38%603.1/46.62%河北524.3 913.2 3190.3 1771.97187.741209.3/16.83%5384.1/74.93%591.97/8.24%3643/50.7%3542.4/49.3%广东856.7 1780.7 4475.92394.4204.171761.8/16.89%7964.56/76.36%703.92/6.75%5439.74/52.15%4990.57/47.85%浙江507.78 738.121996.411568.54306.1 718.92/13.21%4723.77/6.79%508.17/9.34%2796.57/51.38%2646.12/48.62%河南601.56 1241.273992.262266.77399.141974.59/21%6641.88/70.64%785.88/8.36%4748.99/50.51%4653.36/49.49%江苏850.68 1269.783041.751901.69299.541023/13.01%5986.19/76.1%856.78/10.89%3963/50.38%3902.97/49.62%广西275.14 507.9 1784.151458.05124.9 999.14/21.71%3178.2/69.05%425.32/9.24%2392.62/51.98%2210.04/48.02%安徽398.5 641 2261.9 1662.9496.5 1069.9/17.98%4274.5/71.84%605.7/10.18%3024.6/50.83%2925.5/49.17%四川536.83 904.5 2805.692784.65437.711364.45/16.97%5796.62/72.08%880.755/10.95%4083.1/50.77%3958.73/49.23%重庆249.3 381.14 951.41974.71123.9 489.8/16.98%2061.41/71.46%333.41/11.56%1459.59/50.60%1425.03/49.40%山西311.43 561.861611.53780.4876.2 610.6/17.1%2690.1/75.33%270.53/7.58%1833.88/51.35%1737.33/48.65%辽宁523.41 646.931982.94936.4784.37 499.69/11.42%3423.99/78.27%450.94/10.31%2214.77/50.63%2159.86/49.37%上海505.3 482.61 839.3 311.5663.1 198.56/8.631870.37/81.25%232.98/10.1%1185.48/51.5%1116.44/48.5%吉林271.61 463.171155.32660.7 52.71 329.27/11.99%2186.7/79.63%230.26/8.38%1391.2/50.66%1355.02/49.34%黑龙江347.38574.331727.17922.5 78.78 458.04/11.96%3054.35/79.72%318.83/8.32%1945.98/50.79%1885.25/49.21%陕西394.03 588.771498.15874.1 139.78548.94/14.712865.41/76.76%318.38/8.53%1928.76/51.67%1803.98/48.3% 3%内蒙古252.19373.69968.94627.99100.51348.26/14.1%1935.56/78.34%186.82/7.56%1283.14/51.941187.5/48.06%湖南498.86 1012.852596.341759.36175.431157.38/17.62%4768.6/72.6%642.4/9.78%3376.82/51.41%3191.55/48.6%湖北545.63 950.242267.621309.1261.88796.35/13.91%4407.01/77%520.41/9.09%2939.29/51.35%2784.48/48.65%江西305.17 549.321684.171337.33139.37975.04/21.88%3143.08/70.52%338.62/7.6%2308.46/51.8%2148.28/48.2%福建308.47 511.941397.761099.4889.98 570.57/15.46%3118.85/84.54%291.21/7.89%1898.11/51.45%1791.32/48.55%海南67.36 127.17 361.96197.1535.42 173.47/20%626.08/72.2%67.6/7.8%455.99/52.59%411.16/47.41%云南265.6385.01263.11994.4277952.8/20.73%3309.2/71.64%350.6/7.63%2385/51.89%2211.6/48.11%贵州183.88 253.021035.071368.07303.85876.46/25.22%2300.47/66.21%297.72/8.57%1795.15/51.66%1679.50/48.34%甘肃192.33 324.46798.28831.3 222.27464.38/18.16%1882.56/73.61%210.58/8.23%1306.41/51.08%1251.11/48.92%宁夏57.67 78.46 212.0187.939.17 135.37454.37/740.39/322.88/5307.256 4 /21.48% 2.11% 6.41% 1.24% /48.76%新疆232.99 252.64787.37656.0451.58 453.06/20.77%1593.24/73.04%135.03/6.19%1119.02/51.3%1062.31/48.7%西藏16.53 13.10 38.58 109.85 73.17/24.37%211.76/70.53%15.29/5.095154.26/51.38%145.95/48.62%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单位万人)山东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681.40 871.51 453.06 372.93 203.53 696.82 908.62 808.19 549.42 威海市 日照市 莱芜市 临沂市 德州市 聊城市 滨州市 菏泽市280.48 280.11 129.85 1003.94 556.82 578.99 374.85 828.78北京东城区 西城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房山区 通州区91.9 124.3 354.5 211.2 61.6 328.1 29.0 94.5 118.4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密云县 延庆县87.7 166.1 136.5 37.3 41.6 46.8 31.7天津市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27.3 86.09 867.0 101.82 78.84 53.15 56.99 68.47 59.31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滨海新区宁河县 静海县 蓟县66.90 94.94 79.9 248.2 41.61 64.7 78.48河北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承德市 沧州市1016.4 757.73 298.76 917.5 710.4 1119.4 434.5 347.4 713.4 廊坊市 衡水市435.89 434.1广东省广州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韶关市 河源市 梅州市 惠州市 1270.1 1035.8 156 539.1 719.4 282.66 295.3 424 459.7 汕尾市东莞市 中山市 江门市 阳江市 湛江市 茂名市 肇庆市 清远市 293.57 822 312.1 444.9 242.18 699.3 581.77 391.8 369.8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266.98 587.7 236浙江省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嘉兴市 湖州市 绍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舟山市 870.04 760.57 912.21 450.17 289.35 491.22 536.16 212.27 112.13 台州市 丽水市596.88 211.70河南省郑州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南阳市 安阳市 鹤壁市 新乡市 焦作市 濮阳市 862.65 467.62 654.95 1026.3 517.28 156.91 570.78 353.99 359.85 许昌市 漯河市 三门峡市平顶山市商丘市 信阳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济源市 430.72 254.4 223.4 490.43 736.25 610.87 895.3 723.07 67.57江苏省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 淮安市 盐城市 800.47 637.26 858.05 459.2 1046.59 728.28 439.39 479.99 726.02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445.98 311.34 461.86 471.55广西省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防城港市钦州市 贵港市 玉林市 666.16 375.87 474.80 288.22 153.93 86.69 307.97 411.88 548.74 百色市 贺州市 河池市 来宾市 崇左市346.68 195.41 336.92 209.97 199.43四川省成都市 自贡市 攀枝花 泸州市 德阳市 绵阳市 广元市 遂宁市 内江市 1401.75 257.89 121.41 421.84 361.58 451.39 248.41 325.26 370.28 乐山市南充市 眉山市 宜宾市 广安市 达州市 雅安市 巴中市 资阳市 323.58 627.86 295.05 447.2 320.55 546.81 150.73 328.38 366.5 阿坝州甘孜州 凉山州89.87 109.19 453.29重庆市渝中区 大渡口区江北区 沙坪坝区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万盛区 63.01 30.1 73.80 100 75.96 68.04 134.54 91.87 25.58 九龙坡区双桥区 涪陵区 长寿区 江津区 合川区 永川区 南川区 綦江县 108.44 5.01 106.67 77 123.31 129.30 102.47 53.43 80.10 潼南县 铜梁县 大足县 荣昌县 璧山县 渝东北翼万州区 梁平县 城口县64 60.01 67.12 66.13 58.60 836.54 156.31 68.75 19.30 丰都县 垫江县 忠县 开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渝东南翼 64.92 70.45 75.14 116.03 91.29 83.43 49.51 41.41 283.59 黔江区 武隆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44.50 35.10 41.51 50.16 57.81 54.51山西省太原市 大同市 阳泉市 长治市 晋城市 朔州市 晋中市 运城市 忻州市 420.16 331.81 136.85 333.46 227.92 171.49 324.94 513.48 306.75 临汾市 吕梁市431.66 372.7上海市黄浦区 闵行区 卢湾区 宝山区 徐汇区 嘉定区 长宁区 浦东新区静安区 42.99 242.94 24.88 190.49 108.51 147.12 69.06 504.44 24.68 金山区 普陀区 松江区 闸北区 青浦区 虹口区 奉贤区 杨浦区 崇明县 73.24 128.89 158.24 83.04 108.1 85.25 108.35 131.32 70.37吉林长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 辽源市 通货市 白山市 松原市 白城市 延边州省767.71 441.47 338.63 117.66 232.52 129.66 288.11 203.31 227.1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鸡西市 鹤岗市 双鸭山市大庆市 伊春市 佳木斯市七台河市 1063.6 536.7 186.2 105.87 146.26 290.45 1148.12 255.21 92.04 牡丹江市黑河市 绥化市 大兴安岭行署279.87 167.39 541.64 51.16陕西省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谓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渝林市 安康市 846.78 834.43 371.67 489.48 528.61 218.7 341.62 335.14 262.99 商洛市 杨凌示范区234.17 20.12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286.66 265.04 254.93 161.32 31.3 434.12 102.8 214.36 194.07 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166.99 53.29 23.13湖南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衡阳市 邵阳市 岳阳市 常德市 张家界市益阳市 704.41 385.56 274.86 714.15 707.18 547.79 571.72 147.65 431.31 郴州市 永州市 怀化市 娄底市 湘西自治州458.18 518.02 474.19 378.56 254.78湖北武汉市 黄石市 十堰市 宜昌市 襄阳市 鄂州市 荆门市 孝感市 荆州市 978.54 242.93 334.08 405.97 550.03 104.87 287.37 481.45 569.17黄冈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自治州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616.21 246.26 216.22 329.03 117.51 94.62 141.89 7.6江西南昌市 景德镇萍乡市 九江市 新余市 鹰潭市 赣州市 吉安市 宜春市市504.26 158.75 185.45 472.87 113.89 112.49 836.84 481.03 541.96 抚州市 上饶市391.23 657.97福建福州市 厦门市 莆田市 三明市 泉州市 漳州市 南平市 龙岩市 宁德市 711.54 353.13 277.85 250.34 812.85 480.99 264.55 255.95 282.2海南(单位人)海口市2046189三亚市685408五指山市104122琼海市483217儋州市932362文昌市537428万宁市545597东方市408309定安县284616 屯昌县256931澄迈县467161临高县427873白沙县167918昌江县223839乐东县458876陵水县320468保亭县146684琼中县174076西南中沙群岛444云南省昆明市643.2曲靖市585.5昭通市521.3红河州450.1文山州351.8大理州345.6楚雄州268.4普洱市254.3保山市250.6 临沧市243.0玉溪市230.4丽江市124.5德宏州121.1版纳州113.4怒江州53.4迪庆州40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地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毕节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32.46 285.1 612.7 229.73 309.24 280.59 653.64 348.06 323.12甘肃兰州市3616163 嘉峪关市231853金昌市464050白银市1708751天水市3262548武威市1815054张掖市1199515平凉市2068033酒泉市1095947庆阳市2211191 定西市2698622陇南市2567718临夏回族自治州1946677甘南藏族自治州689132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199.31 72.55 127.38 122.82 108.08新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311.03 39.1 62.27 57.24 142.86 44.39 127.85 237.09 52.56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397.94 201.44 248.26 121.92 60.33 77.09西藏拉萨市昌都地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那曲地区阿里地区林芝地区55.94 65.75 32.90 70.33 46.24 9.5465 19.51注:北京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概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人。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人减少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下降为(以女性人口为)。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下降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上升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高于汉族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下降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七、城乡构成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
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据大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669万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5.7万人,占总人口的1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3.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1.6万人,占总人口的10.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4个百分点;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万人,占总人口的7.2%;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7万人,占总人口的2%,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3%;100岁及以上老人288人,居省内各城市之首,其中男性82人,女性206人。
按照联合国公布的年龄标准,当一个社会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时,这个社会就称老龄化社会。
大连早已超过这一标准,分别高出老龄化标准3.7、5.8个百分点,在2000-2010年的十年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31.3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3.57%,均快于全省和全国的增速,也高于全市总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2.29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高于副省级城市平均值2.53个百分点,大连城市的人口发展已经进入真正的老龄化时代,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人比重提高、独居老人增多等特点。
一、大连市人口老龄化现状1、从总量看,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步增高。
2000年,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4.4万人,占总人口的12.6%,比1990年提高了2.75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0年提高3.18个百分点,老龄人口呈递增趋势,平均每年新增老龄人口超过3万人。
2、从性别看,女性老龄人口多于男性。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9%,女性占51%;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7.6%,女性占52.4%;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5.4%,女性占54.6%;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28.5%,女性占71.5%。
_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消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1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2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3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4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5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 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 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