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着色剂2013(179)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
①苋菜红(又名1-(4’-磺基-1’-萘偶氮)-2-萘酚3,6-二磺酸三钠盐、C.I.食用红色9号、食用赤 色2号(日))Amaranth CNS 号08.001 INS 号123 C.I.号 (1975)16185 化学结构:
HO NaO3S N N SO3Na
SO3Na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各国准用的合成色素品种各不相同,国际 上使用合成色素最多时达100多种,现允 许使用的仅有39种,中国11种,美国为10 种,英国22种,欧共体约20种,日本11种。 目前准用的都通过十分严格的毒性试验, 求得了ADI值,因此只要在符合ADI值的 范围内使用,应该认为是有保证的。
食品添加剂
FAO/WHO,1992
3、喹啉黄
食品添加剂
(一)苋菜红
性状:P77 P29 水溶性偶氮色素 限量:GB2760-2002:果汁等0.05 g/kg,冰棍、 雪糕等0.025 g/kg 毒性:ADI 0-0.5 mg/kg (FAO/WHO,2001) LD50﹥10 g/kg(小鼠,经口) HACSG(欧共体儿童保护集团)不准用 于儿童,挪、美,不准使用。(1968报道有致 癌性,ADI经重新审定) 质量指标:GB4479-99
日本:1987年天然色素用量达2313吨,合 成色素仅203吨。
食品添加剂
四、食用色素的进展
(一)研究大分子聚合物着色剂
危害原因:食品添加剂(包括食用色素)对机体的危害,主要 是其本身分解产物由肠道吸收。 当分子量达到1000以上时,即无法吸收而由肠道排出,据此美 国代那波尔(Dynapol)公司研究使发色团固定在某一聚合物上, 使分子量大到足以无法穿过肠道黏膜,正在进行长期喂养试验。
五、着色剂
都是由发色团和助色团所组成的,能呈现各 种不同的颜色。
食品添加剂
第三节
着色剂的分类
一、按来源和性质分类
食品添加剂
二、按化学结构的不同,食用天然色素可分为
1
四吡咯衍生物(叶绿素、血红素)
2
异戊二烯衍生物(如辣椒红、栀子黄)
3
多酚类衍生物(如越橘红,萝卜红,高 粱红等)
食品添加剂
二、按化学结构的不同,食用天然色素可 分为
一、我国允许使用的十种食用合成色素 食品合成着色剂名称 颜色 类型
1.苋菜红
2.胭脂红 3.赤藓红 4. 新红
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
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 水溶性非偶氮类着色剂 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 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 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 水溶性非偶氮类着色剂 水溶性非偶氮类着色剂 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
5.柠檬黄 6.日落黄 7. 8. 亮蓝 靛蓝
食品添加剂
(三)赤藓红(属水溶性非偶氮类色素)
樱桃红、食用赤色3号 性状:红至红褐色均匀粉末或颗粒,无臭。耐
热性(105℃)、耐还原性好,但耐光、耐酸性
差,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沉淀,碱性条件下较稳
定。对蛋白质染着性好。易溶于水、乙醇、丙二
醇和甘油。呈樱桃红色。可溶于乙醇、甘油和丙
食品添加剂
毒性:ADI 0-4 mg/kg(FAO/WHO 2001)
LD50 19300 mg/kg(小鼠,经口)
挪威、美国不准使用,绝大多数国家许可使用,
动物试验无致癌致畸作用。
质量指标:GB4480-94(强制性国标)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三)赤藓红(属水溶性非偶氮类色素)
樱桃红、食用赤色3号 赤藓红(又名2,4,5,7-四碘荧光素、樱桃红、C.I. 食用红色14号、FD&C红色3号(美)、食用赤 色3号(日))Erythrosine CNS 号08.003 INS 号127 C.I.号 (1975)45430
I O I COOO I O I 2 Na+.H2O
食品添加剂
12.10.01.01 固体汤料0.2 (以上以苋菜红计) 14.02.03 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0.05 (以苋菜红计,高糖果蔬汁(肉)饮料按照稀释倍数加入) 14.04.01 碳酸饮料0.05以苋菜红计 14.04.02.02 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咖啡 味及其他味饮料等)(仅限果味饮料)(仅限果味饮料) 0.05(以苋菜红计,高糖果蔬汁(肉)饮料按照稀释倍数 加入) 14.06 固体饮料类0.05 (以苋菜红计,为按冲调倍数稀释 后液体中的量) 15.02 配制酒0.05 (以苋菜红计) 16.01 果冻0.05 (以苋菜红计,如用于果冻粉,按冲调倍 数增加使用量)
4 酮类等(红曲红,姜黄素)
5
醌类衍生物(紫胶红、胭脂红等)
6
其他:甜菜红、焦糖色等。
食品添加剂
三、优缺点 1、合成色素:
色泽鲜艳,着色力强,不易褪色,用量较低性能较稳定, 易溶解,易调色,成本低。但一般合成色素主要是苯胺类色素, 其中有的在人体内可形成致癌物质。因此可用于食品的合成色 素品种已有大幅度下降,但由于合成色素在稳定性和价格等方 面的优点,总的消费仍呈上升趋势.
食品添加剂
(二)胭脂红(水溶性偶氮色素)
性状:P78,补:遇碱变为褐色,吸湿性强。 限量:GB2760-86最大使用量:0.05 g/kg,汽 水、配制酒、糖果、糕点等; GB2760-89最大使用量:豆奶饮料、红肠 肠衣,0.025 g/kg,巧克力、糖衣0.10 g/kg; GB2760-90最大使用量:对虾片、山楂制 品、樱桃制品0.05 g/kg; GB2760-96最大使用量:冰淇淋,0.025 g/kg。
(二)天然色素 中国地广物博
长白山:20多种天然色素资源; 四川省:有35类96种天然色素资源; 青岛大学尹佩玉用“黑芝麻”提取色素,已测LD50﹥10 g/kg。
食品添加剂
第四节
食用合成色素
由于合成色素的安全性问题比一般食品添 加剂突出,故各国对之均有极为严格的限 制。 不单在品种和质量指标上有明确限制性规 定,对生产单位也有明确的限制。 过去中国指定上海市染料研究所为全国独 家生产厂,生产能力800-1000吨/年。现 有八个单位生产。
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又名1-(4’- 磺基-1’-萘偶氮)-2-萘酚-6,8二磺酸三钠盐;丽春红4R、 C.I.食用红色7号、 食用赤色102号(日))Poncean 4R (New Coccine) CNS 号08.002 INS 号124 C.I.号 (1975)16255 分子式C20H11N2Na3O10S3 分子量 604.48 化学结构: HO
食品添加剂
CH=CH
无色
(CH=CH)3
淡黄色
(CH=CH)5
橙色
(CH=CH)11
黑紫色
食品添加剂
四、助色剂
有些基团,如-OH、-OR、-NH2、-NR、-SR、 -Cl、-Br 等,它们本身的吸收波多在远紫外区, 但这些基团与共轭或生色剂相连时,可使共轭 键或生色基的吸收波长移向长波方面而显色, 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
9酸性红
10诱惑红 11喹啉黄
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 水溶性非偶氮类着色剂
食品添加剂
*新增加三种:
1、酸性红 17001(食用106)
限量:GB2760-2002 均0.05g/kg 质量指标:日本
2、诱惑红 17003 (食用40)
限量:GB2760-2002 最大0.07g/kg)
质量指标:GB17511.1,1998
二、不同光波和颜色的关系(P26表2-1)
新书(P36表2-1)
食品添加剂
吸收波长
波长/nm 400 相应颜色 紫
互补色
黄绿
425
450 490 510 530
蓝青
青 青绿 绿 黄绿
黄
橙黄 红 紫 紫
550
590 640 730
黄
橙黄 红 紫
蓝青
青 青绿 绿
食品添加剂
三、生色团(或发色团)
物质之所以能吸收可见光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其 分子本身含有某些特殊基团,即生色团,这些基团有: >C=C<、>C=O、-C=O-OH、-N=N-、-N=O、>C=S、C-N=O、C≡C-、-C=N-
食品添加剂
黄色 给人以芳香成熟、可口、食欲大增 2、
的感觉,黄色还可以给人味道清淡的感觉。 烤培食品、水果罐头、糕点、饮料都采用 它。
食品添加剂
3、 橙色 兼红、黄两色的优点,给人强烈的
成熟、醇美的感觉。饮料、许多食品采
用之。罐头等
食品添加剂
4、绿色 和蓝色可以给人以新鲜、清爽的感
觉,多用于酒类、方便菜、饮料等。但 它都给人以生、凉、酸的感觉,用时要 得当,否则会叫人倒胃口。
NaO3S N N 1.5H2O NaO3S SO3Na
食品添加剂
来 源 化学合成。由1-氨基-4-萘磺酸重氮化后 与2-萘酚-6,8-二磺酸偶合制得。 性 状 红色至深红色均匀粉末或颗粒,无臭。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呈红色溶液。可溶于甘 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耐光、耐热性 (105℃)强,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耐还原 性差,遇碱则变为褐色。
重要性:
食品的色泽是人们对于食品食用前的第一 个感性接触。 食品的色感好,对增进食欲也很有作用。
食品天然的颜色,反映其营养价值和优劣 程度,色泽是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食品添加剂
食品的色彩,给人以味道的联想:
1、红色 可以给人以味浓成熟、好吃的感觉,
而且它比较鲜艳,引人注目,是人们所 喜欢的颜色,许多糖果、糕点、饮料都 采用它。
食品添加剂
使用范围和使用剂量(g/kg)
03.0 冷冻饮品(03.04 食用冰除外)0.025 04.01.02.05 果酱0.3 04.01.02.08 蜜饯凉果0.05 04.01.02.09 装饰性果蔬0.1 04.02.02.03 腌渍的蔬菜0.05 05.0 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 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05.01.01 可 可制品除外)0.05 07.02.04 糕点上彩装0.05以苋菜红计 07.04 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仅限饼干夹 心)0.05 11.05.01 水果调味糖浆0.3
解释:
1、分子中含有一个上述一个生色基的有机物,由于它们的吸收 波长在200-400nm之间仍然是无色的。
2、如果分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色基共轭时,即当键共轭 时,由于共轭体系中电子的离域作用,可以使这些结构中的 电子所吸收光的波长由短及长的方向移动,其共轭体系越大, 该结构吸收的波长也越长。 P27
食品添加剂
咖啡色 5、 可以给人以风味独特,质地浓郁
的感觉。咖啡、茶叶、啤酒、巧克力、饮 料、糕点常采用它。
综上所述,着色剂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问题是如何正确选用,而不是滥用。
食品添加剂
第 二节 着色剂的发色机理 一、机理:
不同的物质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如果某 物质所吸收的光,其波长在可见光区域(400800nm),那么该物质就会出现一定的颜色。其 颜色是由未被吸收的光波所反应出来的(即被 吸收光颜色的互补色)。
第 五章 着色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录
第一节
第二节
概论 着色剂的发色机理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着色剂的分类
食用合成色素
食用天然色素
食品添加剂
第一节 概论
定义:着色剂是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
色泽为目的食品添加剂。 GB2760-2011 E.8 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 食品色泽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
第一节 概论
美国:70年代合成色素的消费量2005.5吨,90年增至
3834.5吨,20年内用量约增加一倍。
德国:每年耗用食用色素150吨,其中合成色素占70%。
食品添加剂
2、天然色素:
安全性高(个别除外:藤黄),资源丰富, 有些有活性。稳定性差,着色力低,成本高,难 以调色,使用剂量大。
但在消费者安全第一的心理指导下,天然色 素的发展远快于合成色素。
来 源 化学合成。由1-氨基-4-萘磺酸重氮化后 与2-萘酚-3,6-二磺酸偶合制得。 性 状 红褐色或暗红褐色均匀粉末或颗粒,无 臭。易溶于水,呈带蓝光的红色溶液,可溶于 甘油,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耐光、耐热 性(105℃)强,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在碱 液中则变为暗红色。本品遇铜、铁易褪色,易 被细菌分解,耐氧化、还原性差,不适于发酵 食品的应用。染色力弱。 ADI值 0~0.5mg/kg(bw)(JECFA,2001) 使用必要性 可以使用的合成着色剂。在达到预 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