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沪教版语文二上《溪水和池水》word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一、教学目标1.了解“溪水”和“池水”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意义,初步形成对自然的感悟和认识。

2.培养学生的读、说、写和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对自然和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溪水”和“池水”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意义。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溪水和池水的区别。

3.通过欣赏图画、听故事、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热身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溪水和池水的不同之处。

2.新知引入通过阅读《溪水与池水》的课文,让学生了解溪水和池水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意义。

3.课文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用图片和实物对溪水和池水进行展示和比较,让学生感性认识并加深记忆。

4.学生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描述自己所熟悉的溪水或池水的情况,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它的特点和对生活的作用。

5.课堂互动通过欣赏图画、听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溪水和池水的美。

让学生向同伴分享自己所看到、所听到、所想到的东西,并让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6.巩固练习让学生画出自己所熟悉的溪水或池水的画面,并在画面下描述它的特点和对生活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所熟悉的溪水或池水的情况,用简单的语句表达出它的特点和对生活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及互动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了溪水和池水的美。

让学生在欣赏、学习、发表、互评等环节中,不仅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扩展了其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增加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更好地培育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和品质。

【教育资料】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学习专用

溪水和池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奔、躺、锻、炼、睬、臭、劝、悔” 8个生字。

正确描写和记忆“炼、奔、睬、臭、劝”。

复习音序、部首查字法。

认识火字旁。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尝试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3、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小朋友,我们读书,就要记住书中的一些好词好句,这叫积累。

积累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2、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积累了哪些知识。

①请说出AABB这种形式的词。

(出示:结结实实齐读)②请把又()又()这个词语补充完整。

(出示:又黑又臭读一读,指导识字:臭)3、揭示课题:小朋友读的这两个词将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溪水和池水”中再次遇到。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认真预习的小朋友,你们能根据课文内容用“结结实实、又黑又臭”这两个词说话吗?(谁)结结实实,(谁)又黑又臭。

(谁)因为(怎么样)结结实实,(谁)因为(怎么样)又黑又臭。

(板书)【设计意图:AABB、又黑又臭这种形式的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积累,在上课之始让学生说说这种形式的词,很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抓住了“结结实实”、“又黑又臭”这两个词,也就抓住了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脉落。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

1、溪水为什么结结实实?而池水却变得又黑又臭?课文也告诉我们答案了。

现在请小朋友认认真真读一读课文。

相信只要用心读,你会很快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2、出示句子:一天,溪水终于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①学习词语:锻炼(识记偏旁,指导理解词语:“火”表示困难,只有经过各种困难的考验,才能变得像金属一样坚强、结实。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读、会写生僻字汉字“溪”和“池”。

2.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

3.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感受,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描绘和抒发,增强
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阅读理解和写作运用能力培养。

•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和体验。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师生问答:最近有没有在自然界中看到过温柔的溪水和恬静的池水?
2.听读课文
•教师朗读课文,并请学生跟读。

3.词语解析
•请学生依次解释“溪”和“池”的意思,并审视字形,体验词义。

4.课文鉴赏
•分学生小组,让学生表演课文,体验文本情感和语气。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文本中的“溪”和“池”的描写,感受生命的美好和不易。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生命像溪水一样晶莹剔透,如池水一样深邃安静?
5.课堂练习
•请学生完成自编短文,运用所学句型和表达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并在班内分享。

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主要采用了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的教学方法,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激发
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并引导他们思考自然的力量,使他们提高对自然的认识和情感,并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对于难点的部分,采取词语深入解析的方法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僻字汉字“溪”和“池”的含义,通过课堂讨论、短文写作等方式,再次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倡导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溪水和池水》公开课教案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溪水和池水》公开课教案

《溪水和池水》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8个;积累词语7个;正确书写5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和小朋友一起根据提示,先想后读再表演课文。

3. 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不能满足现状,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得到进步”的道理。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与同伴分角色朗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对话的语气。

2.难点:能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地前进,生活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讨论体会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师:(三点水,爪子头,扭来扭去碰石头,溪水流到大海里)边说边出示媒体动画,演示“溪”的笔顺。

谁会读?(指名读1人,不用拼)小手举起来跟老师写一写。

(师板书溪水)2.(溪水图片)师: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生:清清的、快乐、不断奔流的。

师:是啊,清清的溪水……媒体出示:溪水快乐地唱着歌,哗哗地奔向大海。

(1)指导朗读句子。

师:谁来读好这句话,读出快乐的语气,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2)学习生字“奔”,多音字,表示“去、往哪里”时读第四声。

(小火车)出示:奔向、奔跑(齐读)。

3. 师:在路上,它碰到了水妈妈的另一个孩子。

看!它来了。

谁?(媒体出示水池图)4. 揭示课题师:溪水和池水都那样快乐,那样清澈,可是后来,你们看,池水变了,(出示两幅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池水变得又黑又臭)你有什么疑问吗?带着疑问,一起学习第七课。

(板书:7、溪水和池水)5. 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课学习(一)学习1—4小节1. 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1-4小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用“”划出溪水说的话,用“~~~~”划出池水说的话。

2. 检查交流(1)指名学生分小节读1-4小节(2)指名分角色读所划的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师读旁白。

师:找到溪水和池水说的话了吗?谁愿意做溪水读读溪水的话,谁做池水读读池水的话?老师来读旁白。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溪水和池水》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溪水和池水》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7溪水和池水》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5-7节。

2.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错误原因让学生说,方法与规律让学生归纳。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向上的态度。

2.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课本5-7小节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对话法、自学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补充本节课内容,准备好相关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材料。

学生准备:复习上次课内容,预习本节课内容,并尝试着去做练习。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预习一下课本,使用‘手机’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复习字词:抽读词语卡片。

二、新课学习学习5-7节过渡理解:溪水没办法劝说懒惰的池水,只好无可奈何地又唱着歌流走了,那么在溪水奔向大海的路上会碰到哪些困难呢?(1)听录音体会(2)想象说话:当()时,小溪()。

[媒体辅助]当巨大的石块挡住他时。

小溪勇敢地跳了过去。

当险峻的高山拦住他时,小溪也毫不畏惧,一股劲儿冲了下去。

(3)师小结:什么也阻止不了他的奔流,他不怕苦、不怕累,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着,一路锻炼,一路欢歌,充满了活力,终于有一天,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学习课文1、学习第5小节(1)指名读(板书:锻炼、结结实实),做做“结结实实”的样子。

(2)指名边读边演,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3)师:你们看,它还能托起巨大的船舰,帮助他迅速前行,他还能帮助别人呢。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溪水和池水 “百校联赛”一等奖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溪水和池水 “百校联赛”一等奖

《溪水和池水》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8个,积累词语7个,句子2句。

(二)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复习部首、音序查字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前进,生活才有意义。

2.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3.明白我们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用自己的方法学一学。

2.组读全文。

3.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引读:溪水认为“如果老是躺着不动,会生病的”,所以它热情地对池水说……,而池水觉得“自己生活在这里很舒服,很安静”,所以它不愿……。

理解“无可奈何”,做做摇头的动作。

4.齐读1~4节,试着读好他们的对话。

师:溪水对现在的生活不满足,所以它要继续前进奔向大海,而池水满足于现状,它不想再进步了。

(二)整体感知出示:溪水池水看图,说说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你觉得它们怎样?出示句子:溪水欢快地唱着歌,哗哗地奔向大海。

池水又黑又臭,老黄牛也不愿理它。

学习:臭(后鼻音、反义字)溪水和池水都是水妈妈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请你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

(三)读课文、学生字四人组交流学习方法。

交流:锻(形声字)炼(练)睁(后鼻音、形声字)查字典找朋友奈(一大一小)舰(形声字)澡(操、燥、躁、噪)抽读生字新词。

(四)学习课文1~4节根据溪水和池水给你留下的不同印象,自己读读课文1~4节。

同桌分角色互相读。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文章《水妈妈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溪水、池水。

(五)学习5~7节不同的想法造成了它们不同的结果,师范读第五节。

谁能比老师读的还要好?那么池水的情况又是怎样?请你在第六节中找到句子读一读。

(指导读出语气)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齐读5~7节。

(六)总结、说话练习1.齐读全文。

师:溪水汇入了大海,把自己锻炼得结结实实而池水却是又黑又臭,他们会怎样想呢?出示句子:溪水锻炼得结结实实,它兴奋地说:()。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7溪水和池水》word教案 3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7溪水和池水》word教案 3

《溪水和池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10个“溪、热、奔、兄、锻、炼、睁、奈、何、间”。

正确描写和记忆“兄、炼、睁、何、间”。

复习音序、部首查字法。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尝试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3.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10个,正确描写和记忆“兄、炼、睁、何、间”,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今天向大家介绍2个兄弟:溪水、池水。

(学生读词)溪水和池水这2个兄弟有什么不一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一步一步自学课后生字。

2.交流自学的情况。

读词语:兄弟、锻炼、睁开、舒服、无可奈何、结结实实、又臭又黑、洗澡。

(如有读不准的字音,借助拼音正音。

)知道“炼、臭”字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读懂课文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多读几遍。

2.抽学生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中的溪水和池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课文中的溪水和池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自由读一读找找有关的句子。

4.学生交流,教师整理成两组:(1)第一组:①溪水非常愿意向前流:溪水……大海。

它从池子……去锻炼吧!”溪水又说:“……。

”清请的……流走了。

②池水喜欢在原地:池水听了……满足极了!”池水……睡着了。

(2)第二组:溪水把身体炼得结结实实。

(第5节)池水变得又黑又臭。

(第6节)四、学习课文1.出示第一组句子。

(1)指导朗读:①自由练读句子,要求音准,语句流畅。

②同桌互相读,检查自由读的情况。

③根据溪水,池水给你留下的不同印象,试着读好句子。

(重点指导溪水和池水的对话.)④引读:溪水认为(老是躺着不动,会生病的),所以它热情地招呼池水……。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溪水和池水》教案范文.doc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溪水和池水》教案范文.doc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溪水和池水》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语,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品质,感受生命的珍贵,进一步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到小男孩对小鱼的怜惜之情,培养学生爱心,善心。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内涵,培养救助弱小、关爱生命,哪怕力量微薄也要去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问题。

l 找一找:请同学们读课文2—6自然段,勾画出小男孩读懂小鱼儿心理话的段落和句子。

读一读:将自己找到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

想一想: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些什么。

2、导:同学们,你们说这些小鱼就只能这样活活等死吗?他们会有转机么?谁在乎他们呢?也许有人会把他们捡回家,慢慢地享受这海中的美味,也许有人会停下脚步,看看这些小生命如何在烈日下挣扎至死。

也许,有人会像文中的男人那样无动于衷,继续朝前走着。

但庆幸的是,小鱼的心声被一个小男孩听懂了,他是怎么做的呢?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小男孩动作的句子。

生汇报: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那你可以试着找找这段话的动词吗?(走、弯、捡、扔)男孩走得很慢,不停地弯下腰去。

很慢、不停是否矛盾?为什么?师:为什么小男孩要用力将这些小鱼扔回大海?(结合课文和插图理解)师:大家说,他为什么把小鱼“扔”回大海而不是“放”回大海呢?生自由答。

引答: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师:(走、弯、捡、扔)小男孩这一连续简单的动作,做一两次可能不累,但要做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几千次会——一定会很累,他会累得—(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累得—(直不起腰、筋疲力尽)但小男孩放弃了没有?(没有)他还是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引读)师: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小男孩为救小鱼,不辞辛苦。

)板书救师:你认为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热爱动物,关爱生命)。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

---------------------------------------------------------------范文最新推荐------------------------------------------------------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10个溪、热、奔、兄、锻、炼、睁、奈、何、间。

正确描写和记忆兄、炼、睁、何、间。

复习音序、部首查字法。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尝试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3、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10个,正确描写和记忆兄、炼、睁、何、间,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1/ 6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说说你在哪儿见过溪水,池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2. 溪水和池水都是水妈妈的孩子,为什么大不相同呢?说明:同是水妈妈的孩子,有何不同。

问题带有悬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3. (出示课题)齐读。

学习生字溪。

溪:注意右半部分笔画,书空。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范文最新推荐------------------------------------------------------1. 读课文,圈出生字自学。

2. 小组反馈。

奔:注意前鼻音。

热:注意上半部分字形,书空。

热的反义词是冷。

炼:注意火字旁及右半部分的书写,书空。

睁:注意后鼻音,这是一个形声字。

间:编口诀,一字开花。

说明:学生字以自学为主,可巩固已有的识字方法,并从他人处学到好方法。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知1. 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溪水和池水》【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8个;积累词语7个;正确书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和小朋友一起根据提示,先想后读再表演课文。

3、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不能满足现状,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得到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同伴分角色朗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难点:能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地前进,生活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材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1——4节,认识生字4个,学习部首火字旁。

2与同伴分角色朗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对话的语气。

一、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动画:溪水从远处奔来](板书:溪水)齐读“溪水”。

2、师:你觉得这条小溪怎么样?[出示句子]溪水快乐地唱着歌,哗哗地奔向大海。

师:谁来快乐地读读这句句子,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指名读句子学生字:奔“奔”是一个多音字,表示“去、往哪里”时读第四声,齐读感情齐读句子。

3、师:这里还有一个水妈妈的孩子,他是谁呀?[图画:池水](板书:池水)4、师:溪水和池水都那样快乐,那样清澈,可是后来,你们看,池水变了,池水由干净变得又黑又臭,这是为什么呢?带疑,揭示课题(板书:8、溪水和池水)二、感知课文1、师:听课文录音,请小朋友边听边试着完成这样一个填空。

因为溪水,所以后来。

因为池水,所以后来。

2、指名回答:任选一个说,连起来说,同桌互说。

3、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对,深入学习了课文,我们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当初,小溪水奔向大海的路上,碰到了他的姐妹,池水,它们说了些什么呢?三、学习课文(一)学习1-4小节1、出示自学要求:(1)读1-4小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用“”划出溪水说的话,用“”划出池水说的话。

(注:自读1-4小节后和同桌合作读1-4小节,互相点评奖励小水滴或帮助其纠正错误)。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溪水和池水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主题:溪水和池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溪水和池水的特点和区别。

2.学会运用描写性语言,描述溪水和池水的景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环境的细致观察。

教学内容1.课文:《溪水和池水》2.重点词汇:溪水、池水、潺潺、荷花、欢快、汩汩、滚动3.重点句型:溪水/池水像……4.补充材料:图片和录音教学准备1.课文的教学材料和课文录音。

2.准备白纸和彩色铅笔供学生进行绘画活动。

3.PPT或黑板准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描绘自然景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上的水源是溪水还是池水。

2.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分析水源的特点和区别。

呈现课文(15分钟)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整个故事的大意。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课文。

理解课文(15分钟)1.学生回答问题:–溪水和池水有什么不同?–课文中有哪些词描写了溪水的特点?有哪些词描写了池水的特点?2.学生分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找出一句话来描述溪水和池水。

小组合作(25分钟)1.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词汇(如:潺潺、荷花、欢快、汩汩或滚动)进行描绘溪水或池水的绘画。

2.学生利用白纸和彩色铅笔进行绘画活动,每个小组提交一幅描绘溪水或池水的绘画作品。

组织展示和总结(15分钟)1.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

2.全班学生一起评论每幅绘画作品,并讨论观察到的共同特点和区别。

3.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溪水和池水的特点和描写方法。

4.鼓励学生多观察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并用描写性语言描述它们。

作业为巩固所学内容,布置一篇作文题目:描写你周末去的一处水源景点(可以是溪水或池水),至少用三个句子描写它的特点和景象。

溪水和池水教学设计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溪水和池水教学设计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溪水和池水教学设计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溪水和池水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8个;积累词语7个;正确书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和小朋友一起根据提示,先想后读再表演课文3.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不能满足现状,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得到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同伴分角色朗读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难点:能初步懂得“流水不腐”的道理,感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地前进,生活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材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动画:溪水从远处奔来](板书:溪水)齐读“溪水”2.师:你觉得这条小溪怎么样[出示句子]溪水快乐地唱着歌,哗哗地奔向大海。

师:谁来快乐地读读这句句子,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指名读句子学生字:奔“奔”是一个多音字,表示“去、往哪里”时读第四声,齐读感情齐读句子3.? 师:这里还有一个水妈妈的孩子,他是谁呀[图画:池水](板书:池水)4.师:溪水和池水都那样快乐,那样清澈,可是后来,你们看,池水变了,池水由干净变得又黑又臭,这是为什么呢带疑,揭示课题(板书:8、溪水和池水)二、感知课文1.??? 师:听课文录音,请小朋友边听边试着完成这样一个填空。

因为溪水,所以后来。

因为池水,所以后来。

2.指名回答:任选一个说,连起来说,同桌互说3.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对,深入学习了课文,我们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当初,小溪水奔向大海的路上,碰到了他的姐妹,池水,它们说了些什么呢三、学习课文(一)学习1-4小节1.出示自学要求:(1)读1-4小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用“”划出溪水说的话,用“”划出池水说的话。

(注:自读1-4小节后和同桌合作读1-4小节,互相点评奖励小水滴或帮助其纠正错误)2.检查交流(1)指名学生分小节读1-4小节(2)指名分角色读所划的溪水和池水的对话,师读旁白并指出:A、要划说的话,是划上引号和下引号中间的部分。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7溪水和池水》word教案 4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7溪水和池水》word教案 4
说话能力一直是语文课上重要的能力培养,这个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读句子即是对生字的复习,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教学后记:
课文通过溪水和池水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告诉大家只有勤劳才会有收获。课文充满童趣,特别是对话部分的内容,真是又蕴含哲理。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抓住溪水和池水的对话来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学生字:奔、热、兄、睁、奈、何
(4)指导朗读对话,读出溪水热情的语气、池水满不在乎的语气。指名读、比赛读、男女生读
(5)分角色读1——4小节理解“无可奈何”
3.学习课文5——7小节
(1)溪水经过一路奔涌,虽然历经艰难,但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是那样的骄傲,那样的自豪,让我们变成小溪,自豪读一读第5节。
(2)就在溪水不停奔流,把自己锻炼得结结实实的时候,它的朋友池水在干什么呢?指名读第6节,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
(3)池水看到自己又黑又臭,后悔莫及,它会说什么呢?
说话练习:池水后悔极了,他自言自语地说:“()”。
四、总结复习
1.溪水从遥远的大海捎来一段话,让我们送给池水,也送给自己:只把眼光停留在现在的人,就像一只可怜的井底之蛙。只有不断进取的人,才像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
2.谁来读读这句话?
3.复习词语
完成填空
板书:溪水和池水
(清清的)的溪水锻炼
(又黑又臭)的池水不动
教学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好习惯。并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
边读课文边划句子,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在朗读时要注意教会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来有效提高朗读水平。如:在读的时候要看清楚前面的提示语,带上说话人的心情、语气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溪水和池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溪水和池水》教案、教学设计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兴趣,可将课文《溪水和池水》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同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正处于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课文学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目标。
(3)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展示溪水和池水的美丽景色,引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溪边或者池边玩?那里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3.引入课题《溪水和池水》,简要介绍课文背景,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好奇心。
(二)讲授新知
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如“溪、池、清、浅、流、缓”等。
3.逐段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描绘溪水和池水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自然景物的美。
(四)课堂练习
1.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选择一个自然景物进行仿写,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写作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互评中提高写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溪水和池水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溪水和池水》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溪水和池水》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溪水和池水》说课稿一、教材背景《溪水和池水》是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通过描述溪水和池水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水的特性以及与人们的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溪水和池水的特点和区别;•掌握词汇:春天、小屋、慢慢、影子等。

2. 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描述和叙事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描绘水的特点;•掌握词汇和简单的描述句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帮助学生发现事物的特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描述水的特点和特性。

四、教学准备•《溪水和池水》课文及相关教学资料;•教学板书:溪水和池水的特点、春天、小屋、慢慢、影子等词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自然的世界,营造出田园牧歌般的氛围,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喜爱。

2. 观察与思考(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溪水和池水的特点,并提出问题:•溪水是怎样流动的?池水是怎样静止的?•溪水和池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3. 朗读课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齐读、分读课文,重点理解水的描述,引导学生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

4.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提问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溪水和池水的流量有什么不同?•小屋两边的水流看起来怎么样?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5. 描述水的特点(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慢慢”、“清澈”等,让学生描述水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词语,进行简单的描述。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的流动和状态。

6.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幅图片,自由发挥描述水的特点,包括水的颜色、流动状态等,然后组内交流分享。

沪教版语文二上第二单元教案

沪教版语文二上第二单元教案

7、溪水和池水执教时间:9/17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8个,积累有关词语,正确抄写。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初步感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断前进,生活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材分析:《溪水和池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学情分析:通过前两册教材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读儿歌、背儿歌方面基本没有难度,而在识字方面,也掌握了不少识字的方法:联系生活、编顺口溜、想象……因此,在记字形上也没有太大困难。

到了二年级,要开始逐步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加强对语言的关注,思维的训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识字上。

教学重点和难点:1、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读出对话的语气。

2、初步体会课文寓意,完成说话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8个,积累有关词语。

2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一、引入1、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水妈妈的孩子》吗?谁能来介绍一下?揭示课题指导书写“溪”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听录音,并思考溪水和池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说完整的句子3.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检查自学效果三、学习课文过渡:溪水和池水这两兄弟遇见时说了什么?1、学习课文1~4节指导朗读对话。

过渡: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俩有了什么变化?2、学习课文5、6节,找到溪水池水变化的句子分别用“——”和“~~”划出来。

师述:池水终于因为不流动变得又黑又臭。

这时它怎样?板书: 7、溪水奔向大海结结实实和池水整天躺着又黑又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ABAC的词语及“火字旁”的字,正确书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初步感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断前进,生活才有意义”的道理。

一、复习巩固词语1、复习8个词语2、积累ABAC的词语如:半睡半醒()又黑又臭()二、指导正确朗读课文1朗读课文2、讨论:溪水和池水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该怎么读好这些语句?三、拓展说话,感悟道理过渡:池水没有听溪水的劝告,变得又黑又臭——1.出示填空★池水难过极了,说:“——————”★★池水耷拉着脑袋,伤心地说:“——————”★★★池水(难过极了),(自言自语地)说:“——————”它会说什么?2读词语练习:又()又()无()无()半()半()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写字指导8.这条小鱼在乎执教时间:9/18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8个,积累词语8个,句子2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溪水和池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奔、躺、锻、炼、睬、臭、劝、悔” 8个生字。

正确描写和记忆“炼、奔、睬、
臭、劝”。

复习音序、部首查字法。

认识火字旁。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尝试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3、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我们读书,就要记住书中的一些好词好句,这叫积累。

积累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2、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积累了哪些知识。

①请说出AABB这种形式的词。

(出示:结结实实齐读)
②请把又()又()这个词语补充完整。

(出示:又黑又臭读一读,指导识字:臭)
3、揭示课题:小朋友读的这两个词将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溪水和池水”中再次遇到。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认真预习的小朋友,你们能根据课文内容用“结结实实、又黑又臭”这两个词说话吗?
(谁)结结实实,(谁)又黑又臭。

(谁)因为(怎么样)结结实实,(谁)因为(怎么样)又黑又臭。

(板书)
【设计意图:AABB、又黑又臭这种形式的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积累,在上课之始让学生说说这种形式的词,很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抓住了“结结实实”、“又黑又臭”这两个词,也就抓住了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脉落。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

1、溪水为什么结结实实?而池水却变得又黑又臭?课文也告诉我们答案了。

现在请小朋友认认真真读一读课文。

相信只要用心读,你会很快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2、出示句子:一天,溪水终于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
①学习词语:锻炼(识记偏旁,指导理解词语:“火”表示困难,只有经过各种困难的
考验,才能变得像金属一样坚强、结实。


②看图读句子:溪水快乐地唱着歌,哗哗地奔向大海。

指导读准字音:奔
③溪水在奔向大海的过程中,要经过哪些困难的考验呢?
④看图说话:当_______时,溪水(怎么样)。

⑤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溪水?
再读句子(一天,溪水终于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读出对溪水的认
3、池水又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出示句子。

池水却整天半睡半醒地躺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①你觉得池水是怎样的?
②学习生字“躺”,指导抓住“整天、半睡半醒、躺”等词语读出池水的懒惰。

4、师生配合读:时间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

有一天,它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变得又黑又臭,连老
水牛都不来洗澡、喝水了。

(1)、池水变得又黑又臭,突然想起了溪水的劝告。

溪水是怎样劝告的?指导识字:劝
(2)、自由读一读1—4节,用直线划出溪水的话,有曲线划出池水的话。

(3)、出示溪水的话:溪水是怎样对池水说这句话的?(出示词语:热情)
(4)、谁愿意热情地对池水说一说?(强调“兄”的读法。


(5)、出示池水的话。

池水说这句话时,刚“睁开眼睛。

(6)、听到池水这样说,溪水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读出来。

而这时池水又是什么样的表现呢?指导识字:睬(与踩采比较。


5、男女生分角色读。

6、师引读第4节。

溪水没有办法了,只好唱着歌儿流走了。

这里表示溪水没有办法了,用了一个词。

(出示:无可奈何)
【设计意图:以“锻炼”一词为突破口,在理解词语中引导学生说话,这为学生感悟课文作了一定的铺垫。

学生通过说话,对“溪水”的勇敢、坚强有了深入的认识,带着这种认识,学生就会更好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


三、练习说话
1、池水又黑又臭,它想起溪水的劝告,很后悔。

他这时会说些什么呢?
池水很后悔,自言自语地说:“________________。


2、池水变得又黑又臭,多后悔呀!所以小朋友,我们为了不像池水一样做后悔的事,我们就要学习溪水的______,学习溪水的_____,……
3、齐说:学习溪水的勇敢,学习溪水的坚强,学习溪水的永不放弃……
设计意图:
【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更要体现并落实语文的育人功能。

在说话训练中,由池水后悔地说什么这一话题引向我们要学习溪水的什么,这将会把学生的认识引向伸入,将会使学生的行为得到内化。


板书设计:
8、溪水和池水
锻炼睡觉
结结实实又黑又臭
(勇敢、坚强、不怕困难)(懒惰、害怕困难)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