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的康复重点讲义资料
康复医学—脊柱侧凸的康复

康复医学—脊柱侧凸的康复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指的是脊柱在冠状面上向一侧弯曲或扭转造成的异常。
脊柱侧凸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能在成年人中出现。
脊柱侧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在脊柱侧凸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疾病在家庭中有很高的遗传倾向。
其他因素还包括姿势不良、肌肉无力、神经肌肉疾病和先天性异常等。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脊柱侧凸的流行率在不同的人群中有所不同。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女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而在成年人中,男女发病率相对接近。
脊柱侧凸的流行率也受到地理和种族因素的影响。
了解脊柱侧凸的背景和影响因素对脊柱侧凸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和定期的监测,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善姿势,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非手术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脊柱矫形器和康复训练等。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康复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各种物理手段来改善脊柱侧凸的症状和功能。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敷:使用热敷方法可以缓解疼痛,舒缓紧张的肌肉,并促进血液循环。
冷敷: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炎症,并有效缓解疼痛。
按摩:按摩可以缓解疼痛和紧张的肌肉,同时促进松弛和柔韧度。
超声波疗法: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和促进软组织再生。
电疗:电疗可以通过电流的作用来缓解疼痛和改善肌肉功能。
脊柱矫形器脊柱矫形器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康复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对脊柱施加适当的压力和支撑,来纠正脊柱侧凸的姿势和减轻症状。
常见的脊柱矫形器包括:背带:背带可以通过对肩部和腰部的支撑来改善脊柱的姿势。
矫形支具:矫形支具可以通过对整个躯干的支撑来纠正脊柱的侧凸。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一种重要的非手术康复治疗方法,可以通过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来改善脊柱的姿势和减轻症状。
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通过特定的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从而改善脊柱的稳定性和姿势。
体操疗法:体操疗法可以通过特定的体操动作来纠正脊柱的姿势和减轻症状。
邱勇的脊柱侧凸讲义

目 录(一)第一章 前言第二章 脊 柱 畸 形 治 疗 历 史第三章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特征第四章 褪黑素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第五章 脊柱侧凸的临床病因学分类研究第六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恻凸的临床分类第七章 脊柱畸形的支具治疗第八章 特发性脊柱侧凸非手术治疗和术前准备第九章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第十章 脊柱侧凸的后路去旋转矫正技术第十一章 CD—Horizon 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的临床应用 第十二章 多棒分段CD技术治疗严重复杂脊柱侧凸 第十三章 90°以上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及方法第十四章 成人脊柱侧弯的自然转归第十五章 成人脊柱侧凸的手术适应征选择第十六章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早期外科治疗与“可延长型”矫形技术第十七章 后突型脊柱侧凸前路手术时的入路选择 第十八章 严重脊柱后突畸形的外科治疗 第十九章 脊柱侧凸伴发Chiari 畸形或/和脊髓空洞时的临床评价和治疗2006.06.05骨科第一病房目 录 (二)第二十章脊柱侧凸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第二十一章脊柱侧弯手术与肺功能相关问题探讨第二十二章脊柱侧凸中脊椎旋转的影像学测量及临床意义骨科第一病房2006.06.05前言近20年脊柱外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对各种脊柱畸形可进行低并发症的满意外科矫治。
对脊柱侧凸自然史的了解,使支具治疗的效果获得了进一步提高,并减少了脊柱侧凸进人成年期的并发症。
对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三维理论的创立和新型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发展更使严重复杂的脊柱畸形外科矫治成为可能。
我国存在大量各种原因的脊柱畸形,又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早期诊断治疗,进入成年期时,病人的胸廓已严重变形、躯干倾斜塌陷、侧凸脊柱僵硬、早期出现腰痛等,临床治疗十分困难。
为了使众多的脊柱畸形患者获得安全满意的治疗,促进对脊柱畸形的进一步认识,我们组织“脊柱畸形”继续教育中高级学习班,希望为立志于脊柱外科工作的同道们提供一个进行讨论和获得新知识的机会。
脊柱侧凸康复治疗

影响外观:脊柱弯 5 曲影响身体外观, 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诊断方法
体格检等
影像学检查:X光片、CT扫描、MRI
02
等,了解脊柱侧凸的程度和类型
神经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神经功
03
能,如肌力、感觉、反射等
呼吸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呼吸功
04
能,如肺活量、最大吸气压等
脊柱侧凸康复 治疗
演讲人
目录
01. 脊柱侧凸概述 02. 康复治疗方法 03. 康复治疗效果 04. 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1
脊柱侧凸概述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病因
01
先天性脊 柱侧凸
02
后天性脊 柱侧凸
03
神经肌肉 疾病
04
遗传因素
量。
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有助 于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使 其更好地融入
社会。
4
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治疗时机
定期检查:定期进 行脊柱检查,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
医生建议:遵循医 生建议,选择合适
的治疗时机
早期发现:尽早发 现脊柱侧凸,及时
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05
如焦虑、抑郁等
2
康复治疗方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物理治疗
牵引疗法:通过牵引力 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
痛
运动疗法:通过特定运动 和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改善关节活动度
手法治疗:通过手法按 摩,缓解肌肉紧张,改
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

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脊柱侧凸,也称为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其主要特征是脊柱的侧弯和扭转。
对于患有脊柱侧凸的患者来说,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减轻疼痛、改善姿势、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讨论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方法。
1. 理疗理疗是脊柱侧凸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理疗方法包括牵引疗法、按摩疗法和电疗法等。
牵引疗法通过应用外力来拉直脊柱,减轻脊柱的压力和张力,有助于改善脊柱的姿势。
按摩疗法可以缓解紧张的肌肉,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电疗法通过电流的刺激来刺激神经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脊柱侧凸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特定的锻炼来改善脊柱的姿势和功能。
常见的功能锻炼包括脊柱侧凸矫正体操和背部肌肉强化训练。
脊柱侧凸矫正体操包括一系列的伸展、扭转和拉拉伸动作,旨在改善脊柱的姿势。
背部肌肉强化训练可以增强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为脊柱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3. 矫形器矫形器是一种非手术治疗脊柱侧凸的方法,通过外力的施加来改善脊柱的姿势。
常见的矫形器包括脊柱矫形带和脊柱支撑器。
脊柱矫形带是一种贴合紧身的背带,通过施加外力来拉直脊柱。
脊柱支撑器是一种类似背心的装置,可以为脊柱提供支撑和稳定。
使用矫形器需要医生的指导和调整,因此在使用矫形器之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中起辅助作用,可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肌肉松弛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肌肉松弛剂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指导,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总结: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包括理疗、功能锻炼、矫形器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疼痛、改善姿势,提高脊柱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然而,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应个体化。
因此,在进行康复治疗之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最后,定期复诊和康复训练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指导。
脊柱侧凸ppt课件

4.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 有高度遗传性,特点是皮肤有六个以上咖啡 斑,有的有局限性橡皮神经瘤。其特点是畸 形持续进展,甚至术后仍可进展:假关节发 生率高,往往需要多次植骨融合,治疗困难 。 5. 间充质病变合并脊柱侧凸 马凡氏综合征:40%-75%的此类病人合并脊 柱侧凸,特点是侧弯严重、常有疼痛,有肺 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瘦长体型、细长指( 趾)、漏斗胸、鸡胸、高额弓、韧带松弛、 扁平足及主动脉瓣、二尖瓣闭锁不全等。 埃当二氏综合征:特征为颈短。
3.脊柱弯度及旋转度的测定 弯度测定:(1)Cobb氏法:最常用,头 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 即为Cobb氏角。(2)Ferguson法:很少用,有 时用于测量侧弯。找出端椎及顶椎椎体的中点 ,然后从顶椎中点分别画二条线,其交角即为 侧弯角。 椎体旋转度测定:Nash和Mod根据正位x像 上椎弓根的位置,将其分为5 度。0度:椎弓根 对称;Ⅰ 度: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但未超出 第一格,凹侧椎弓根变小;Ⅱ 度:凸侧椎弓根 已移至第二格,凹侧椎弓根消失;Ⅲ 度:凸侧 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Ⅳ 度: 凸侧椎弓根越过中央,靠近凹侧。
(3)作用意义和疗效评价:矫正体操与支架 、电刺激相比,它的最大优点是简便、 无痛苦,依从性最高。对早期轻度侧弯 、脊柱活动度良好的患者,应以矫正体 操作为主要的矫正手段,可取得良好效 果,但须注意观察,防止可能发生的侧 弯矫枉过正。
3.姿势训练 主动的姿势训练是指患者直
接通过意识控制躯干的姿势肌。还有一种 姿势训练的方法是通过生物反馈装置将脊 柱不正确的姿势反馈于患者,使其控制躯 干的姿势肌,养成维持正确姿势的巩固习 惯,以达到矫正侧弯的目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骨软骨营养不良合并脊柱侧凸,包括弯 曲变形的侏儒症、粘多糖蓄积病,脊柱 骨骺发育不良等。 7.代谢性障碍合并脊柱侧凸,如佝偻病、 成骨不全、高胱氨酸尿症等。 8.脊柱外组织挛缩导致脊柱侧凸,如脓胸 或烧伤后等。 9.其它(1)外伤,如骨折、椎板切除术 后,胸廓成形术,放射治疗后引起脊柱 侧凸。(2)脊柱滑脱,先天性腰骶关 节畸形等。(3)风湿病、骨感染、肿 瘤等。
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

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在冠状面内偏离枕骨中点至骶骨棘连线的三维脊柱畸形,常伴有椎体旋转、椎体楔形、生理弯曲改变或胸廓变形等畸形。
引起脊柱侧凸的原因很多,骨骼、肌肉、神经病变等可引起结构性脊柱侧凸,而疼痛、炎症等则可引起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如不适时治疗,可引起继发性脊柱病变以及脊髓神经受压,如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腰背痛等,患者体力较差,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丧失工作能力,严重者可因躯干严重畸形扭曲,挤压心肺等内脏器官,引起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对脊柱侧凸的诊断和评价应从病史、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多方面展开。
物理检查包括一般检查、躯体形态总体观察、代偿度检查、脊柱畸形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诊断侧凸畸形的部位、大小,脊柱侧凸和旋转程度,以及骨成熟度等。
康复训练及治疗对于脊柱侧凸的患者而言,早期发现,及时康复矫治是防止和减少脊柱侧凸危害的有效方法,不仅可使手术病例比例大大降低,也使手术患者侧凸严重程度明显减轻。
一般需根据患者年龄和侧凸程度选择矫治方案,并根据侧凸进展情况及时调整。
矫治方法包括日常活动中的姿势训练、矫正体操、侧方体表电刺激、牵引、矫形器和手术治疗等。
Cobb角是评定脊柱侧凸程度最常用的标准方法,根据脊柱侧凸Cobb角的大小选择治疗方法。
(1)Cobb角<>(2)Cobb角10°-20°的脊柱侧凸,除上述方法外,加用侧方电刺激。
(3)Cobb角20°-45°的脊柱侧凸,佩戴侧凸矫形器是主要治疗方法,同时行矫正体操或侧方电刺激。
(4)Cobb角>45°的脊柱侧凸,或曲度稍小但旋转畸形严重的患者,应手术矫正,术后再佩戴矫形器。
1姿势训练有效减少腰椎和颈椎的前凸来伸长脊柱。
包括骨盆倾斜训练、腹肌等长训练、移位训练等。
1、骨盆倾斜训练(1)卧位训练:屈曲髋和膝关节,下腰部紧贴地面,维持上述姿势,利用腹肌、腘绳肌和臀肌,提起骨盆以减少腰椎前凸。
(完整word版)脊柱侧凸的康复重点讲义资料

第七节脊柱侧凸的康复学习要求:1。
了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原则2.熟悉脊柱侧凸的康复评定3.熟悉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方法一.概述脊柱侧凸(scoliosis)是指脊柱在三维空间上发生的结构和形态畸形,正常人的脊柱从背面或前面看是直的,也就是说从枕骨结节到骶骨棘的所有脊柱棘突成一条直线,如果脊柱向左或向右偏离了这条中轴线,并超过10度(Cobb角≥10°),即称为脊柱侧凸。
严重脊柱侧凸是指冠状面上Cobb角≥90°,常合并较严重的后凸畸形、明显的脊柱旋转、胸廓畸形改变和肺功能损害.脊柱侧凸按照病因可以分为功能性或器质性两种,或称非结构性和结构性者.特发性脊柱侧凸最常见,约占总数的80%,发病原因不清楚,所以称之为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侧凸临床表现:早期畸形不明显,常不引起注意.生长发育期,侧凸畸形发展迅速,可出现身高不及同龄人,双肩不等高,胸廓不对称。
侧凸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剃刀背畸形,影响心肺发育,出现神经系统牵拉或压迫的相应症状。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原则:1。
Cobb角小于25゜,应严密观察,同时予以相应的康复治疗.若每年进展大于5゜且Cobb 角大于25゜,应行支具治疗。
2. 胸椎侧凸Cobb角在25゜~40゜之间行支具治疗。
3。
胸段Cobb角大于40゜,胸腰段、腰段侧凸Cobb角大于35゜,支具治疗每年加重大于6゜,行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手术目的:防止畸形进展;恢复脊柱平衡;尽可能的矫正畸形;尽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防止神经损害.采用当前的三维矫形技术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脊柱侧凸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矫形,但也不能得到100%的纠正,因为手术还要考虑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过分的矫正容易导致内固定物失败,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甚至会导致神经损害和瘫痪。
不同年龄、不同度数以及病因的侧凸矫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发性脊柱侧凸其矫正率通常可达到60%~80%。
三.康复评定康复评定项目与体格检查有绝大部分类似,但康复评定更侧重患者脊柱侧凸畸形所导致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脊柱侧凸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频 率、检查项目等,以确保患者得到持 续、有效的关注和治疗。
支具治疗原理及选择依据
支具治疗原理
支具治疗通过外部力量作用于脊柱,以纠正侧凸畸形。其原理在于利用三点定位调节的方式,对脊柱施加适当的 压力,从而改善脊柱的生理曲度和稳定性。
选择依据
支具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侧凸类型、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支具的佩戴时间、调整方式等也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脊柱侧凸
汇报人:XXX 2024-01-13
目录
• 脊柱侧凸概述 • 影像学检查在脊柱侧凸中的应用 • 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 手术治疗策略及技巧分享
目录
•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 总结:提高脊柱侧凸诊疗水平,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
01
脊柱侧凸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在冠状面上向 侧方弯曲,形成带有弧度的脊柱 畸形。
MRI检查
优点是能够清晰地显示脊髓和神经根等软组织的受压情况和病变,对于复杂脊柱畸形的显 示效果较好;缺点是检查时间较长、费用较高,且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适用。
03
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观察与随访策略
观察策略
对于轻度脊柱侧凸患者,定期观察病 情变化是首选策略。通过观察脊柱外 观、活动度及疼痛等症状,可以及时 了解病情发展。
患者心理干预措施实施情况总结
心理咨询与辅导
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挑战。
家属参与与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 ,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心理干预效果评估
脊柱侧凸康复治疗

脊柱侧凸的诊断 与评估
2
诊断方法
01 临床检查:观察患者的
姿势、步态、脊柱活动
度等
02 X光片检查:观察脊柱
的弯曲程度、椎体旋转
情况等
03 CT扫描:观察脊柱的
立体结构,了解椎体、
椎间盘、韧带等组织的
情况
04 MRI检查:观察脊柱的
神经、血管、肌肉等软
1
确定脊柱侧凸 的类型和程度
3
考虑患者的家 庭和经济状况
2
评估患者的年 龄、身体状况
和治疗意愿
4
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包 括手术治疗和
非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的康复 治疗
3
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按 摩、牵引、热敷等 方法,帮助缓解肌 肉紧张和疼痛。
运动疗法:通过特 定的运动和锻炼, 增强脊柱周围的肌 肉力量,改善脊柱 的稳定性。
脊柱侧凸可以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两种,结构性脊柱 侧凸是指脊柱本身存在畸形,非结构性脊柱侧凸是指由 于肌肉紧张、姿势不良等因素导致的脊柱弯曲。
脊柱侧凸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Cobb角来衡量,Cobb 角是指脊柱侧凸中最大弯曲角度的度数。
脊柱侧凸的分类
01
结构性脊柱侧凸:由 于骨骼畸形或肌肉失
衡引起的脊柱侧凸
实施康复计划:按照康复计划,进行运动疗法、理 疗、药物治疗等,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康复计划:根据治疗效果,调整康复计划,以 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康复治疗效果
1
改善脊柱 侧凸程度
2
减轻疼痛 和不适
3
提高生活 质量4预源自并发 症脊柱侧凸的预防 与护理
4
脊柱侧凸的康复ppt课件

• (六)心理障碍 畸形严重会使得患者心 理障碍,患儿常觉得自卑、抑郁。
康复评定
• (一)一般性检查 • 首先嘱患者充分暴露,仅穿短裤及后背暴露的宽
松外衣。注意皮肤的色素病变,有无咖啡斑及皮 下组织肿物,背部有无毛发及囊性物。注意乳房 发育情况,胸廓是否对称,有无漏斗胸、鸡胸、 肋骨隆起及手术疤痕。 • 嘱患者面向检查者,向前弯曲观察其背部是否对 称,一侧隆起说明肋管及椎体旋转畸形。嘱患者 背朝检查者站立,观察腰部是否对称,检查腰椎 是否旋转畸形。观察两肩是否对称。
• 要求 • 对该患者进行康复评估。 • 提出康复治疗方案。
背景知识
• 一、脊柱侧凸的定义 • 脊柱侧凸症是一种进展性的脊柱侧向弯曲
并常伴有椎体旋转和肋骨变性,导致躯体 外观异常、脊柱运动功能障碍或因骨盆倾 斜而跛行,合并胸廓畸形或脊髓压迫患者 可造成心肺功能障碍等更严重的问题。
• 脊柱侧凸通常发生于颈椎、胸椎或胸部与 腰部之间的脊椎,也可以单独发生于腰背 部。侧凸的出现在脊柱一侧,呈"C"型;或 在双侧出现,呈"S"型。它会减小胸腔、腹 腔和骨盆腔的容积量,还会降低身高。
• (四)脊髓和神经受压 严重脊柱侧凸会 引起椎管、椎孔变形、椎间盘突出、导致 脊髓神经根受压,继而出现肢体无力、麻 木、感觉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出现瘫痪。
• (五)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下降 由于上 述原因,会不同程度限制患者的工作选择 和就业,背部肌肉力量减退,使患者不能 长时间耐受工作,外观上的变化会影响其 择偶,为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 第四节:双臂平伸患者俯卧,双手枕于额 前,双手臂渐渐抬起离开地面,向前伸直, 然后双手再回额前,如此反复练习
二、脊柱侧凸的常见功能障碍
• (一)躯体外观影响 侧凸会造成躯体外 观上的变化,如肩不等高、歪斜、骨盆倾 斜、胸廓变形,身体直立姿势和脊柱的活 动范围均受影响。
第三十章脊柱侧弯的康复共8页word资料

第三十章脊柱侧弯的康复一、概述脊柱侧向弯曲畸形,称为脊柱侧弯症(scoliosis)。
引起脊柱侧弯的原因很多,骨骼、肌肉、神经病变等引起结构性脊柱侧弯,而疼痛、炎症等引起非结构性脊柱侧弯。
本章节主要讨论最常见的原发性脊柱侧弯的康复。
其它原因引起脊柱侧弯的康复方法均可参照此方法。
(一)定义没有明确发病原因的结构性脊柱侧弯称原发性脊柱侧弯(又称特发性脊柱侧弯),好发于青少年,又称为青少年脊柱侧弯。
占所有脊柱侧弯的50%-75%。
国内患病率为1%-2%,近年来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
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姿势不良和大脑皮质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因素有关,尤以女性多见。
这种脊柱侧弯可以伴有或不伴有脊柱结构的异常。
(二)主要病理生理1、脊柱及其周围结构的异常改变(1)椎体及其附属结构改变出现椎体变形、旋转。
脊柱侧弯弧中旋转最明显,偏离脊柱中轴线最远的椎体,称顶椎。
位置最高或最低,且对凹侧或凸侧斜度最显著的椎体,称端椎。
两个端椎之间的椎体构成了脊柱弧。
顶椎位于脊柱哪个节段,就称那个节段弧,如顶椎位于颈段称颈弧。
脊柱弧无结构性的椎体改变,在卧位时侧弯可以矫正的弧为非结构弧。
卧位时侧弯不能完全矫正的弧为结构性弧。
;数个弧中最早出现的弧,称原发弧;最大的结构弧,称主弧;在主弧上方或下方出现逆向弯曲以保持躯干平衡的弧,称代偿弧。
后者可以是结构性弧;由椎体旋转造成,在躯干前屈时最易显现侧弯凸侧的肋骨凸起,称肋骨隆突。
通过肋骨最高点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称隆突角(在躯干前屈90°时测量)。
脊柱旋转越明显,隆突角越明显。
(2)脊柱两侧软组织改变脊柱侧弯凸侧肌肉、韧带因长时间受牵拉而被拉长、松弛,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肌肉萎缩。
侧弯凹侧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长时间处在缩短状态,则发生挛缩、粘连。
2、生物力学改变正常情况下,脊柱内部结构(椎体、椎间盘连接,椎间关节的关节突、关节囊以及相应韧带)抗弯折能力小,只需20N就可弯曲。
康复医学课件第五章第十三节脊柱侧凸的康复

下缘各作切线,两切线各自垂线的交角即Cobb角。 ❖ 2.脊柱旋转的测量通过观察后前位片上两侧椎弓根的位置
,可粗略地观察脊柱的旋转程度。两侧对称并紧贴椎体侧 缘,则无旋转移位;椎弓根离开椎体缘向中线移位为1°旋 转;移至椎体中线附近为3°;1°和3°旋转之间为2°;越 过中线则为4°。另外CT可精确地测量脊柱的旋转,明确 脊髓受压情况。
四、康复治疗措施
❖ 2.注意事项
❖ (1)第1个月治疗结束后应仔细检查以确定治疗效果,并分 析治疗部位是否需要调整。
❖ (2)电刺激要坚持长期使用,直至脊柱骨发育成熟才有作 用。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
❖ (3)刺激强度达到适宜强度之前(通常适应性刺激强度为 30~40mA),应有一个适应过程。故刺激剂量要逐渐增 加,以免使患者产生畏惧感。
(一)基本概念 ❖ 1.顶椎脊柱侧凸弧中旋转最
明显、偏离脊柱中轴线最远 的椎体称为顶椎。
❖ 2.端椎位置最高或最低、且 相对凹侧或凸侧斜度最显著 的椎体称为端椎。一、概述 Nhomakorabea 一、概述
❖ 3.脊柱弧两个端椎之间的椎体构成脊柱弧。顶椎位于 脊柱哪个节段,就称为哪个节段弧,如顶椎位于颈段称 颈弧;脊柱弧无结构性的椎体改变、在卧位时侧弯可以 矫正的弧为非结构弧;卧位时侧弯不能完全矫正的弧为 结构性弧;数个弧中最早出现的弧称原发弧;最大的结 构弧称主弧;在主弧上方或下方出现逆向弯曲以保持躯 干平衡的弧称代偿弧。
❖ 5.心理状况评定严重畸形者可因形体扭曲出现心理障碍, 要进行心理功能评定。
四、康复治疗措施
❖ 脊柱侧凸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 非手术方法包括:矫正体操、日常活动中的姿势
基脊柱侧凸的康复

以及患者的骨成熟度。
影像學檢查---脊柱側凸角度的測量
最常用的方法為Cobb法, 上終椎上緣延長線的垂 線與和下終椎下緣延長 線的垂線相交所形成角 就是Cobb角
診斷,療效評定
(2)脊柱側凸伴旋轉的測量
旋轉分為5度:雙側椎弓 根的位置正常,無旋轉 移位為0度(陰性);最 嚴重為4度(右側椎弓根 旋轉到椎體之左側)
①仰臥,屈髖屈膝; ②有意識限制胸廓活動; ③吸氣時腹隆起,視覺/手檢查,
腹部沙袋可加強隆起; ④吸氣時腹部儘量回縮; ⑤胸腹式呼吸相結合,緩慢腹式
吸氣(腹部隆起)→胸廓完 全擴張→呼氣→腹部回縮→ 胸廓回復; ⑥進行慢吸氣和慢呼氣鍛煉。呼 氣時間為吸氣的兩倍 ⑦仰臥位→坐位→立位。
(二) 矯形支具治療---作用
平穩緩慢,充分用力,準確到位,保持5s,20~ 30min/次,2~3組/日。
凸側椎旁肌將會較凹側強壯有力,從而使兩側椎旁肌 達到新的平衡。
(3)改善呼吸運動
胸椎側凸達50°以上且合併椎體旋轉時,常會 產生呼吸困難。
呼吸練習應貫穿在所有運動練習中。 胸腹式呼吸訓練
(3)改善呼吸運動---胸腹式呼吸訓練
非手術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佩戴矯形支具。 作用:主要通過矯形器的治療對側凸畸形提供
被動或主動的矯形力,使側凸畸形得到最大程 度的矯正。
(二) 矯形支具治療---生物力學原理
生物力學原理:根據生物力學三點或四點矯正 規律來矯正側凸。
根據側凸程度不同,應用牽引力為主的矯形器, 應用以壓力為主或兩者合併使用,其合力的效 果更好。
1.病史和體檢
一般史、手術史、背部疼痛史、畸形出現時間、 心肺功能狀況和家族史等。
第十五章 脊柱侧凸的康复

第十五章脊柱侧凸的康复学习要求一、掌握1.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评定方法2.特发性脊柱侧凸主要的康复治疗方法二、熟悉1.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2.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诊断三、了解1.脊柱侧凸的发病原因二、内容精要脊柱侧凸是脊柱的侧向弯曲畸形。
脊柱侧凸有的有明确致病原因;但更多的是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原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中旋转最显著,偏离中轴线最远的椎体称为顶椎,位置最高或最低且对于凸侧或凹侧斜度最显著的椎体为端椎。
根据发病年龄,特发性脊柱侧凸分为婴儿型、少年型和青少年型三种类型。
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指3岁以下年龄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男性发病较多,多数为左侧凸,多在2岁前发病,常合并身体其它部位的先天性缺陷。
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可自行消退或继续发展,因此尽早做出鉴别极为重要。
测量肋-椎角(R-V角),根据两侧肋-椎角差来鉴别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消退性或进展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指4~10岁的特发性脊柱侧凸。
女性发病多,多为右侧突。
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指11~20岁的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椎侧凸的诊断必须在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侧凸后才能做出。
对特发性脊椎侧凸的诊断应从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着手,其中全脊柱站立位正侧位片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评定包括cobb角、脊柱的旋转程度和骨成熟度。
Cobb角是评定脊柱侧凸程度最常用的标准方法。
测量方法是在脊柱χ线正位片上,先在弧度最上端椎体上缘画一水平线,再沿弧度最下端椎体下缘再画一水平线,最后画这两条水平线的垂直线,两垂线的交角即为Cobb角,代表脊柱侧凸的程度。
在脊柱χ线正位片上,根据椎体椎弓根的位置可粗略判断脊柱的旋转程度。
判断标准为:凸侧椎弓根与对侧对称并紧贴椎体侧缘,为无椎体旋转移位;椎弓根离开椎体缘向中线移位为1°旋转;移至中线附近为3°,1°和3°之间为2°,越过中线则为4°。
教案名称:第一节脊柱侧凸

教案名称:第一节脊柱侧凸一、教材分析本课程的教材为《康复医学》,主要内容包括脊柱侧凸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
教材内容详实,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指导。
二、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医学专业学生,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解剖学、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和脊柱侧凸相关知识。
学生在学习脊柱侧凸时,可能存在对疾病理解不足,治疗方法不清的情况,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病例分析来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脊柱侧凸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脊柱侧凸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康复医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脊柱侧凸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
2.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脊柱侧凸的复杂结构和治疗方法,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五、教学对象医学专业学生。
六、教学任务分析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脊柱侧凸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理解其临床意义。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通过病例分析等方式来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脊柱侧凸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
2.实践教学法:分析临床病例,让学生描述和分析脊柱侧凸的治疗。
3.互动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操作评估,学生间相互探讨、交流。
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 PPT,准备模型、工具等。
2.学生准备:认真预习教材,准备笔记本、笔等。
九、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脊柱侧凸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
2.学生分析临床病例,进行描述和分析。
3.教师对学生进行操作评估,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进行自我评估。
5.教师进行总结讲评。
十、教学反思与改进针对学生对复杂脊柱侧凸理解不足的情况,可以增加病例分析和讨论的次数,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脊柱侧凸的康复学习要求:1.了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原则2.熟悉脊柱侧凸的康复评定3.熟悉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方法一.概述脊柱侧凸(scoliosis)是指脊柱在三维空间上发生的结构和形态畸形,正常人的脊柱从背面或前面看是直的,也就是说从枕骨结节到骶骨棘的所有脊柱棘突成一条直线,如果脊柱向左或向右偏离了这条中轴线,并超过10度(Cobb角≥10°),即称为脊柱侧凸。
严重脊柱侧凸是指冠状面上Cobb角≥90°,常合并较严重的后凸畸形、明显的脊柱旋转、胸廓畸形改变和肺功能损害。
脊柱侧凸按照病因可以分为功能性或器质性两种,或称非结构性和结构性者。
特发性脊柱侧凸最常见,约占总数的80%,发病原因不清楚,所以称之为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临床表现:早期畸形不明显,常不引起注意。
生长发育期,侧凸畸形发展迅速,可出现身高不及同龄人,双肩不等高,胸廓不对称。
侧凸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剃刀背畸形,影响心肺发育,出现神经系统牵拉或压迫的相应症状。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原则:1.Cobb角小于25゜,应严密观察,同时予以相应的康复治疗。
若每年进展大于5゜且Cobb角大于25゜,应行支具治疗。
2. 胸椎侧凸Cobb角在25゜~40゜之间行支具治疗。
3. 胸段Cobb角大于40゜,胸腰段、腰段侧凸Cobb角大于35゜,支具治疗每年加重大于6゜,行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手术目的:防止畸形进展;恢复脊柱平衡;尽可能的矫正畸形;尽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防止神经损害。
采用当前的三维矫形技术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脊柱侧凸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矫形,但也不能得到100%的纠正,因为手术还要考虑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过分的矫正容易导致内固定物失败,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甚至会导致神经损害和瘫痪。
不同年龄、不同度数以及病因的侧凸矫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发性脊柱侧凸其矫正率通常可达到60%~80%。
三.康复评定康复评定项目与体格检查有绝大部分类似,但康复评定更侧重患者脊柱侧凸畸形所导致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1. 身体形态检查应从前方、后方和侧方仔细观察,注意乳房发育情况,胸廓是否对称,有无漏斗胸、鸡胸、肋骨隆起等。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常表现为脊柱外观畸形,棘突偏离中线,双肩高低不一,胸廓不对称,一侧腰部皱褶皮纹、“剃刀背”征由腹侧或背侧观察,能发现由脊柱旋转所致的肋骨或椎旁肌的异常隆起;由侧方观察,常可见双侧肩胛骨高低不一致,脊柱前屈位时更明显。
形态学测量包括:(1)双肩高度差异(2)双侧髂前上棘高度差异(3)侧凸角度最大的棘突偏离中线的距离(4)臀纹偏离中线的距离(5)双侧肩胛骨高度的差异(6)两侧季肋角与髂骨间的距离(7)双下肢长度此外,常用Adam前屈试验筛查脊柱侧凸的方法如下:患者面向检查者,嘱患者向前弯曲直至躯干与水平面平行观察背部是否对称,一侧隆起说明肋骨及椎体旋转畸形。
2. 脊柱活动度测量:应用量角器法测量颈椎及胸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度,了解脊柱活动受限程度。
3. 肌力评定:应用徒手肌力测定或测力计法测量双侧背肌、腹肌肌力及四肢肌力。
4. 神经系统功能评定:对疑有脊髓和神经受压的患者,应详细评定患者的感觉、肌张力、深浅反射、病理反射及有无肌无力,以及鞍区感觉运动功能,确定有无脊髓及神经损伤并判定神经损伤的程度。
5. 脊柱侧凸的特殊测量(1)侧凸角度测量:脊柱侧凸的严重程度多通过对侧凸角度的测量得以评估,用于测量的X 线片为脊柱标准全长的正位相。
①Cobb 角测量法:在脊柱X线正位片上,先在弧度最上端椎体上缘画一水平线,再沿弧度最下端椎体下缘再画一水平线,最后画这两条水平线的垂直线,两垂线的交角即为Cobb角,代表脊柱侧凸的程度。
②Ferguson法:临床应用较少,主要用于测量轻度侧凸角度,首先确定上下端椎及顶椎,分别画出端椎及顶椎椎体的中点,然后从顶椎中点到上下端椎中点分别画两条线其交角即为侧凸。
(2)脊柱侧凸旋转角度测量通常采用Nash-Moe法:在正位X线片上确定顶椎位置,将顶椎凸侧半个椎体平均分为3格,根据凸侧椎弓根的位置将其分为5度。
①Ⅰ度:椎弓根对称②Ⅱ度: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但未超过第1格,凹侧椎弓根变小③Ⅲ度:凸侧椎弓根已移至第2格,凹侧椎弓根消失④Ⅳ度: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⑤Ⅴ度:凸侧椎弓根越过中线,靠近凹侧(3)脊柱柔韧度:柔韧度指反向弯曲后侧凸矫正的程度,柔韧度大则矫正程度高,可通过拍摄仰卧位脊柱侧屈相了解脊柱柔韧度,从而估计可矫正的程度。
(4)骨成熟度评定骨成熟度的评定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法的选择,也有助于确定保守治疗持续的时间。
最常用的骨成熟度评价方法是观察髂骨髂嵴骨骺的生长情况。
髂嵴骨化呈阶段性,其骨骺自髂前上棘到髂后上棘依次出现。
Risser 将髂嵴分成四部来分阶段描述骨成熟度,即Risser征。
判断标准为:①髂嵴骨骺未出现为0°,②外侧25%以内出现骨骺为1°;③50%以内出现为2°;④75%以内出现为3°;⑤75%以上出现为4°,但骨骺未与髂嵴融合;⑥全部融合为5°。
Risser指数为5时,表示脊柱生长发育已结束。
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常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详见相关章节内容。
满分100分。
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正常总分100分,60分以上者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者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Barthel指数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效益最大。
四.康复治疗(一)脊柱侧凸非手术治疗时的康复措施康复治疗包括:支具疗法、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牵引疗法等。
1.支具治疗:主要通过支具对侧凸畸形提供被动或主动的矫形力,使侧凸畸形得到最大程度的矫正。
根据生物力学三点或四点矫正规律来矫正侧凸。
根据侧凸程度不同,可以应用牵引力为主的支具,有些需要应用以压力为主或两者合并使用,其合力的效果更好,从而可选择应用不同类型的支具。
支具的选用:①Cobb角为20°~40°,且骨骼未发育成熟以前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②Cobb角>40°需手术者,在术前穿戴支具可用于防止畸形进一步发展,为手术创造条件。
穿戴要求:①初始穿戴时,应从第1天穿2~3小时,逐渐增加穿戴时间,1周左右穿戴适应并调整到位后,则每天至少穿戴23小时;②初始穿戴1个月后复查,进行调整;以后每3~6个月复查1次,密切观察,随时调整,一直穿戴到骨龄成熟;③何时停用支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可逐渐减少穿戴时间,同时X线片检查观察脊柱变化。
若确定无变化,方可脱下支具,但还要坚持治疗性锻炼。
一般女孩穿到18岁,男孩穿到20岁。
2.运动疗法:根据volkmann定律,运动疗法核心是加强凹侧肌肉力量,对抗凸侧肌肉拉伸力量。
运动疗法是脊柱侧凸常用的有效康复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合理的处方,可以帮助改善侧方畸形和脊椎的旋转。
运动疗法种类繁多,包括三维运动疗法、轴向脊柱减重训练、侧移运动、悬挂运动、定量躯干旋转力量训练、躯干稳定性训练、个体功能训练等。
通过运动疗法可增强躯干肌力量和脊椎的稳定性,减少肌肉筋膜对脊柱三个平面活动的限制,改善呼吸肌控制能力,增加肺容量,加强协调性、脊柱的本体感受和运动控制,在功能位上建立新的正确的姿势模式,从而达到改善脊柱畸形,减少侧凸进展,延迟手术治疗时间的目的。
运动疗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侧凸的柔韧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其中运动疗法中以体操训练最为常用,涉及到脊柱减重、侧移、旋转等多个动作。
最近新兴的运动疗法是三维运动疗法。
(1)姿势训练:目的是减少腰椎和颈椎前凸程度来伸长脊柱。
1)骨盆倾斜训练:通过骨盆倾斜运动减少腰椎前凸。
通过腹肌收缩骨盆前壁部上提,同时臀部肌和大腿后肌群收缩使后壁部下降。
训练时患者仰卧,髋膝屈曲,下腰部贴紧治疗床面,并维持在此位置;然后平稳而有节奏地从床面提起臀部,同时注意下腰部不离开床面。
当患者掌握了上述方法后,继续伸直双下肢,直至双髋和双膝完全伸直。
2)姿势对称性训练:患者通过意识控制,保持坐立位躯干姿势挺拔和对称;可在直立位作上肢外展、高举前屈、腰背部前屈、后伸、双足交互抬起,进一步在俯卧位锻炼腰背肌、在仰卧位锻炼腹肌及下肢肌。
(2)矫正侧凸: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凸侧肌肉,减轻凹侧肌肉所产生地拮抗肌收缩反应。
训练时可让患者取仰卧位,对胸段侧凸则让患儿凸侧的手提1~2kg 的重物,在身体的一侧作上举活动。
腰段侧凸则让患者凸侧的下肢在踝部负荷1~2kg沙袋,作直腿抬高运动。
卧位下运动可以消除脊柱的纵向重力负荷,放松脊柱各关节,增加脊柱活动度。
进行矫正体操练习时,要求动作平稳缓慢,充分用力,准确到位,并至少保持5秒,每次练习20~30分钟,每日坚持训练2~3组。
凸侧椎旁肌将会较凹侧强壮有力,从而使两侧椎旁肌达到新的平衡。
矫正体操应与矫正支具结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在佩戴矫形器或进行其他治疗期间都不能中断做操(如在佩戴矫形器期间,每天有1小时可卸下,此时即可重点进行矫正体操)。
(3)成套体操:通过体操训练,增加背部、腰部、腹部及臀部肌肉的力量,调整脊柱两侧肌肉力量的平衡,增强脊柱支撑能力,对Cobb角25°以内患者有益无害。
Cobb角30度以内的轻度侧凸,矫正体操可以作为主要的矫正手段单独使用;若脊柱侧凸度数的增大,可以配合支具同时进行矫正。
下面推荐的这套体操共九节:①前、后爬行:患者肘膝跪位,用肘膝向前及向后爬行。
②左、右偏坐:患者跪位,双手上举,先臀部向右侧偏坐,然后再向左侧偏坐,反复交替练习。
③头顶触壁:患者俯卧,鼻朝地,双肩外展,双肘屈曲,双手向前,使头尽力前伸,用头顶触墙壁,然后头缩回,再以头顶触壁,反复练习。
④双臂平伸:患者俯卧,双手枕于额前,双手臂慢慢抬起离开地面,向前伸直,然后双手再回额前,如此反复练习。
⑤仰卧起坐:患者仰卧,双臂上伸平放垫上,然后仰卧起坐,躯体屈曲,双臂前伸,双手触及趾尖,然后再慢慢双臂上举回至仰卧位。
⑥下肢后伸:患者俯卧,双肩外展,双肘半屈曲,双手掌平放垫上,双下肢后伸,从垫上抬起,左、右腿上、下交叉呈剪式运动。
⑦双腿上举:患者仰卧,双手枕于头下,双下肢半屈曲,双足平放垫上,然后双下肢上举,两腿前后交替作剪式运动。
⑧深吸慢呼:患者仰卧,双上肢平放身体两侧,手掌向上,双下肢半屈曲,双足掌平放垫上,用鼻孔深吸气,使胸廓扩展,然后作轻呼呼声,将气慢慢由口吐出。
⑨挺立站立:患者双足平行靠墙站立,使双肩及髋部紧贴墙壁,使头颈及脊柱尽力向上挺立。
(4)其它运动疗法:其它针对姿势与力量的训练方法推荐如下:①转体动作:两脚开立,扭转躯干,做向脊柱侧凸的同方向的体转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