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U用纳米抗菌剂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相关技术

合集下载

医用TPU、PP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医用TPU、PP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医用TPU、PP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本文将四种纳米型抗菌剂(AEM5700-A、RHA-S、RHA-M和RHA-T2)、四种非纳米型抗菌剂(PC520S、PC18S、PC160S 和 PC100Z)加入TPU、PP两种基材,制备抗菌复合材料TPU、PP。

采用抑菌环法、贴膜法测试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通过热失重分析仪分别研究了抗菌剂及对抗菌剂对TPU、PP热性能影响;采用抗菌剂溶出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材料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

结果如下:(1)对于TPU,添加四种纳米型抗菌剂(AEM5700-A、RHA-S、RHA-M、RHA-T2),发现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均生成了明显的抑菌环,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mm,表明AEM5700-A、RHA-S、RHA-M、RHA-T2四种抗菌剂与TPU共混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并且抑菌环直径随抗菌剂的添加量增多而增大,添加AEM5700-A、RHA-S型抗菌剂的TPU抗菌性能要优于RHA-M、RHA-T2型抗菌剂;添加四种非纳米型抗菌剂(PC160S、PC100Z、PC520S、PC18S)TPU共混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没有生成抑菌环,贴膜法试验中,添加PC100Z型抗菌剂的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抗菌性,当含量大于0.4%时,共混物的抗菌率达到100%。

(2)对于PP,添加四种纳米型抗菌剂(AEM5700-A、RHA-S、RHA-M、RHA-T2),发现AEM700-A、RHA-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添加AEM5700-A、RHA-S的PP共混物的抗菌性能要优于RHA-M、RHA-T2,RHA-M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果,RHA-T2仅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添加四种非纳米型抗菌剂(PC160S、PC100Z、PC520S、PC18S),PP 共混物,没有抑菌环生成;采用贴膜法,PC100Z型抗菌剂的含量大于等于0.4%时,共混物的抗细菌率达到100%。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抗菌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抗菌型聚氨酯是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聚氨酯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包装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备抗菌型聚氨酯的方法与流程。

制备抗菌型聚氨酯的原料包括聚氨酯前驱体、抗菌剂、溶剂和助剂。

聚氨酯前驱体可以选择聚醚型或聚酯型,抗菌剂可以选择金属离子、有机物或生物活性物质。

制备抗菌型聚氨酯的方法如下:1. 准备聚氨酯前驱体。

选择合适的聚氨酯前驱体,根据需要的性能确定其分子量、官能团和含量。

2. 加入抗菌剂。

将抗菌剂加入聚氨酯前驱体中,根据需要的抗菌性能确定其添加量。

可以选择单一抗菌剂或多种抗菌剂的组合,以提高抗菌效果。

3. 溶剂选择。

根据聚氨酯前驱体和抗菌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溶解。

溶剂的选择应考虑其对聚氨酯前驱体和抗菌剂的溶解性、挥发性和毒性。

4. 添加助剂。

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一些助剂来改善抗菌型聚氨酯的性能,如增塑剂、稳定剂和着色剂等。

5. 混合与反应。

将聚氨酯前驱体、抗菌剂、溶剂和助剂混合均匀,使其反应生成抗菌型聚氨酯。

6. 成型与固化。

将混合物注入模具中,经过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固化成型。

可以采用压力成型、注塑成型或浇注成型等方法。

7. 后处理。

将成型的抗菌型聚氨酯制品进行后处理,如去除余溶剂、修整表面等。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制备出具有抗菌性能的聚氨酯材料。

这种抗菌型聚氨酯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食品包装、家居用品等领域,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提高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制备抗菌型聚氨酯的方法与流程包括准备原料、加入抗菌剂、选择溶剂、添加助剂、混合反应、成型固化和后处理等步骤。

这种抗菌型聚氨酯在医疗、食品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tpu 灭菌工艺

tpu 灭菌工艺

TPU灭菌工艺概述TPU(热塑性聚氨酯)是一种常用的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运动鞋、电子设备等领域。

在使用TPU制作产品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本文将介绍TPU灭菌工艺的背景、常用的灭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背景在医疗行业中,灭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可以有效杀死细菌、真菌和病毒,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疾病。

而在其他行业中,如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生产等领域,灭菌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TPU作为一种常用材料,在这些行业中也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常用的灭菌方法1. 灭菌剂法灭菌剂法是最常见的TPU灭菌方法之一。

常用的灭菌剂包括乙醛、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这些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可以有效地灭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在使用灭菌剂进行灭菌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时间的控制,以避免对TPU材料产生不良影响。

2. 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另一种常用的TPU灭菌方法。

通过将TPU制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可以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将TPU制品放入高温箱中,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处理;湿热灭菌则是将TPU制品放入蒸汽中进行处理。

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彻底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3. 紫外线辐射法紫外线辐射法是一种非常方便且广泛应用于TPU灭菌的方法。

利用紫外线可以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同时不会对TPU材料产生显著影响。

在使用紫外线进行灭菌时,需要注意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控制,以确保灭菌效果。

4. 离子辐射法离子辐射法是一种高效的TPU灭菌方法。

通过将TPU制品暴露在离子辐射源下,可以杀死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离子辐射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可以彻底杀死微生物,并且不会对TPU材料产生不良影响。

在使用离子辐射进行灭菌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时间的控制,以避免对TPU材料产生过度损伤。

注意事项在进行TPU灭菌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考虑到产品的特性、成本和效率等因素。

纳米抗菌涂层材料制备工艺的抗菌效果与持久性控制

纳米抗菌涂层材料制备工艺的抗菌效果与持久性控制

纳米抗菌涂层材料制备工艺的抗菌效果与持久性控制纳米抗菌涂层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通过利用纳米技术对材料进行改良,使其具有抗菌功能。

制备纳米抗菌涂层的工艺对于抗菌效果和持久性的控制至关重要。

首先,在制备纳米抗菌涂层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基底,一般选择具有良好附着性和耐腐蚀性的材料。

常用的基底材料包括不锈钢、玻璃、陶瓷等。

在选择材料的同时,需要考虑到被涂层的物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以便确定抗菌涂层的制备工艺。

制备纳米抗菌涂层的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磁控溅射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常用的制备工艺之一。

具体制备步骤如下:首先,将纳米抗菌材料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形成溶胶;然后,利用离心等方法将纳米溶胶沉淀成凝胶;最后,通过加热等方式将凝胶转化为坚固的纳米抗菌涂层。

在制备纳米抗菌涂层的过程中,抗菌材料的含量、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都会对抗菌效果和持久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制备工艺中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合理控制。

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抗菌材料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抗菌效果。

其次,选择合适的溶剂是保证抗菌涂层质量的关键,应选择溶解性好、挥发性小的溶剂。

最后,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抗菌涂层的结构破坏。

制备完成的纳米抗菌涂层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和持久性。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活性,能够与细菌细胞壁产生物理化学反应,破坏细胞膜结构,从而杀灭细菌。

而且,纳米抗菌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附着性,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抗菌效果,具有较高的持久性。

综上所述,纳米抗菌涂层材料制备工艺的抗菌效果和持久性的控制是制备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控制制备参数,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抗菌效果和持久性的纳米抗菌涂层材料。

未来,纳米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抗菌涂层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纳米抗菌涂层材料制备工艺的抗菌效果与持久性控制是利用纳米技术,通过对材料的改良和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

一种涂料用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涂料用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涂料用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孔令杰,杜希文,程雅慧
申请号:CN202010724245.4
申请日:20200724
公开号:CN111922353A
公开日:
202011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料用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玻璃容器中加入工作液,通入惰性气体,并加入C源;步骤二、将金属块体作为上下电极放入工作液中;步骤三、上金属电极接脉冲电源的正极,下金属电极接负极,调节脉冲电压源,两个金属电极在电压作用下产生液相放电并生成金属纳米颗粒;步骤四、通过高速离心和真空干燥获得金属纳米颗粒。

本发明得到的纳米金属颗粒表面原位包覆无定形碳,提高了颗粒间的位阻,降低了表面能,并避免颗粒被氧化,提高颗粒在有机基料中的溶解性和结合力;此外该方法制备的颗粒尺寸小,粒径均匀,在涂料使用过程中能够提高均匀性和平整度。

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申请人:合肥百诺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繁华大道与创新大道交汇处桃花工业园工投立恒工业广场2期A12栋第九层
国籍:CN
代理机构: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韩立峰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金属-有机硅复合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金属-有机硅复合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金属-有机硅复合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一种超厉害的东西——金属-有机硅复合纳米抗菌剂!这玩意儿可不得了啊!你想想看,咱平时生活里到处都有细菌,是不是挺烦人的?那要是有个东西能帮咱把这些细菌都给收拾了,那得多好呀!这金属-有机硅复合纳米抗菌剂就像是个小小的抗菌卫士,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生活呢!先说它的制备方法吧。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弄出来的哦!就好像做菜一样,得有合适的材料和步骤。

科研人员们得精心挑选那些金属呀、有机硅呀之类的原料,然后通过一些特别的工艺和技术,让它们融合在一起,变成这些神奇的纳米抗菌剂。

这过程可不简单,得有耐心和技术才行呢!那它都能用来干啥呢?那可多了去啦!比如说在医疗领域,医院里那么多病人,细菌也多呀,用它来给医疗器械消毒,或者做成抗菌的材料,不就能更好地保护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了嘛!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咱用的一些东西,像什么毛巾啦、牙刷啦,要是也能加上这种抗菌剂,那不是用起来更放心嘛!这不就相当于给咱的生活用品都穿上了一层“抗菌铠甲”嘛!再想想,如果食品行业也能用它,那咱们吃的东西不就更安全啦?就像给食物也加了一道保险一样。

还有那些公共场合,比如公交车、地铁啥的,要是用上这种抗菌剂,那大家出行不也更安心嘛!你说这金属-有机硅复合纳米抗菌剂是不是很牛?它虽然小小的,但是作用可大着呢!它就像是一个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秘密武器,默默地为我们的健康和生活保驾护航。

咱得感谢那些研究人员呀,是他们的努力和智慧才让我们有了这么好的东西。

他们就像是一群神奇的魔法师,把那些普通的材料变成了这么厉害的抗菌剂。

所以啊,咱可别小瞧了这些科学技术的力量。

说不定哪天又会有新的发明创造出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这金属-有机硅复合纳米抗菌剂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嘛,它真的是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和便利呀!难道不是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520wt%水溶性聚胍无机酸盐水溶液1030份、氯化锌510份、白云母粉3070、稀释剂520份、氨基硅烷偶联剂210份。

本技术的抗菌剂加入到TPU中不仅达到了很好的抗菌效果,而且不影响整个聚合物材料的韧性和撕拉强度等机械性能。

权利要求书1.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胍无机酸盐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丙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硬脂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月桂酸盐、聚氧乙烯基胍盐酸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和/或丙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0.5-2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优选为摩尔比1:1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1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化锌、白云母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2)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体与其余原料搅拌混合即得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

技术说明书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抗菌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材料是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具有硬度范围宽、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等优点,因此在日用品、体育用品、玩具、装饰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有逐步代替PVC以满足越来越多领域环保要求的趋势。

因此,TPU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材料。

但是由于TPU材料本身不具备抗菌杀菌性能,在一些对抗菌要求较高的领域无法获得广泛的使用。

为此,TPU用抗菌剂的研究应运而生。

TPU材料常用的抗菌剂有无机类,金属氧化物类,有机类。

无机类抗菌剂通常为含金属离子(银、铜、锌等金属离子类)的抗菌剂。

含金属离子的无机盐或络合物的无机抗菌剂品种最多,用途也最多,产量也最大。

其特点是抗菌性和安全性高,耐热性好,抗菌范围广,有效期长。

无机类抗菌剂通过物理吸收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将无机抗菌成分(各类无机氧化物和无机金属盐类的金属离子)固定在载体上而制成。

载体材料主要有:沸石系、硅胶系、玻璃系、磷酸钙系、磷酸锆系、硅酸盐系、氧化钛系、晶须系等。

无机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为①重金属离子通过与蛋白质的巯基(-SH)反应,破坏细菌的细胞合成酶的活性使细胞丧失分裂繁殖能力而死亡;②金属阴离子与细菌结合,破坏细菌正常代谢,导致微生物死亡或抑制其繁殖。

金属氧化物中具有抗菌活性的氧化物有氧化镁(MgO)、氧化钙(CaO)、氧化锌(ZnO)和钙制剂,其可在陶瓷、牡蛎、扇具等烧成粉末和天然矿石等中发现。

有机类抗菌剂可分为化学合成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两大类。

化学合成抗菌剂主要为各类有机含氮离子化合物,有机硅化合物,有机锡类化合物,氨基酸金属盐类及各类含季铵盐、季膦盐、胍盐基团接枝聚合物等,以及酰基苯胺类、咪唑类、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双呱类、酚类等。

目前应用较为常见的有季铵盐、季鏻盐及吡啶盐类有机抗菌剂。

天然抗菌剂如甲壳素、芥末、蓖麻油、山葵等来自天然动植物的提取物。

有机系抗菌剂初始杀菌力强、杀菌即效和抗菌广谱性好;技术成熟,价格也相对便宜。

但是有机系抗菌剂化学稳定性差,不耐热;遇热、光或水等容易挥发,难以实现长效。

在许多高聚物的高温、高压、高剪切加工条件下易分解失效,甚至产生有毒的分解产物。

特别是在塑料中使用时易迁移,导致抗菌寿命短(使用寿命只有2-3年),成本高。

尽管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诸多在聚氨酯组合物中添加有抗菌剂的材料,但是其抗菌性能较差,尤其是对常见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较差,同时通过添加抗菌组份后使得整个聚合物材料的硬度、韧性和撕拉强度等出现降低,严重影响了整个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使用性能。

技术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

本技术的抗菌剂加入到TPU 中不仅达到了很好的抗菌效果,而且不影响整个聚合物材料的韧性和撕拉强度等机械性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水溶性聚胍无机酸盐水溶液例如为12份、14份、17份、21份、24份、28份等。

氯化锌例如为7份、8.5份、9份等。

白云母粉例如为33等、36等、39等、42等、47等、51等、56等、59等、63等、68等等。

稀释剂例如为7份、8.5份、9份、12份、14份、17份等。

氨基硅烷偶联剂例如为2.5份、4份、7份、8.5份、9份等。

本技术通过5-20wt%水溶性聚胍无机酸盐水溶液和氯化锌的结合使得制得的TPU用纳米抗菌剂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抗菌效果,而且制得的TPU产品的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依然和不加入本技术的抗菌剂保持相当。

作为优选,本技术的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作为优选,所述聚胍无机酸盐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丙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硬脂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月桂酸盐、聚氧乙烯基胍盐酸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和/或丙二醇。

作为优选,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优选地,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0.5-2,例如为1:0.7、1:0.9、1:1.2、1:1.4、1:1.6、1:1.8等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上述范围的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下可以使得制得的抗菌剂的机械性能保持的更好,优选为摩尔比1:1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本技术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氯化锌、白云母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2)将步骤(1)所得混合粉体与其余原料搅拌混合即得所述的TPU用纳米抗菌剂。

本技术的抗菌剂加入到TPU中不仅达到了很好的抗菌效果,抑菌率达到99.5%以上,而且整个聚合物材料依然具有与不加入本技术的抗菌剂相当的韧性和撕拉强度等机械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1.5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实施例2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2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实施例3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0.5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实施例4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1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对比例1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1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对比例2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1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对比例3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3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对比例4一种TPU用纳米抗菌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组成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摩尔比1:0.2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

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制得的抗菌剂按相同量加入到申请号为201610403597.3一种高耐候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中实施例1中制得薄膜。

按照QB/T 2591-2003A《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检测用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检测抗菌性能。

并按ASTMD412(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进行物性测试。

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从表1可见,本技术制得的抗菌剂用于TPU制品中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抗菌效果,而且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和不加入抗菌剂的TPU产品相当。

从实施例1-4与对比例1-2的比较可以看出,本技术采用聚氧乙烯基胍盐酸盐与氯化锌的组合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较单独使用其中之一取得的效果,即二者配合可以取得协同相应。

从实施例1-4与对比例3-4的比较可以看出,本技术采用摩尔比1:0.5-2范围内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组合取得的效果较不在上述范围内取得的效果显著更好。

申请人声明,本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详细方法,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技术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技术的任何改进,对本技术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