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数据存储与管理

合集下载

国家建立数据管理制度范文

国家建立数据管理制度范文

国家建立数据管理制度范文国家建立数据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并依法规范数据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组织和个人,包括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个人等。

第三条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应用等活动的管理。

第四条国家建立数据管理制度,推动数据的合理使用、安全保护和应用创新,促进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发展。

第五条数据管理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公开、充分保障个人隐私的原则。

第二章数据采集管理第六条数据采集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且获得采集对象的同意,不得强制采集个人敏感信息。

第七条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应符合具体业务需要,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第八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明确数据采集的目的、范围和方式。

第九条数据采集活动要定期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数据采集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数据存储管理第十条数据存储应建立安全可靠的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

第十一条数据存储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损毁、篡改和丢失。

第十二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应建立数据分类存储制度,合理划分数据的保密级别和存储期限。

第十三条数据存储的地点和方式应根据安全和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选择。

第四章数据处理管理第十四条数据处理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第十五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滥用、泄露和篡改。

第十六条在进行数据处理活动时,应明确数据处理的目的、方法和安全要求,并依法进行审计和监督。

第十七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应建立数据处理人员的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处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

第五章数据传输管理第十八条数据传输应采取安全加密和传输通道保护等措施,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篡改和丢失。

车间基础数据管理制度

车间基础数据管理制度

车间基础数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间基础数据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内的基础数据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数据、人员数据、工艺数据、产品数据等。

第三条车间基础数据管理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及时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原则。

第四条车间基础数据管理应依法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第五条车间基础数据管理应加强安全保障,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第六条车间基础数据管理应注重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第七条车间基础数据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车间主管部门。

第二章数据采集第八条车间基础数据的采集应在生产、人员、设备、质量等方面进行。

第九条数据的采集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数据属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可包括手工记录、电子记录、传感器自动采集等。

第十条数据采集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一条数据采集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确保数据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第十二条数据采集应注重安全保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第三章数据存储和管理第十三条车间基础数据应建立相应的存储系统和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数据的存储应分类管理,包括设备数据、人员数据、工艺数据、产品数据等。

第十五条数据存储的方式可以采用服务器存储、云存储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六条数据存储应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数据存储应根据不同的数据属性设置权限,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

第十八条数据存储应建立完善的检索和查询系统,方便数据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九条数据存储应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第四章数据使用和分析第二十条车间基础数据应用于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机械维护、人员考核等方面。

第二十一条数据的使用应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分类,确保数据的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

第二十二条数据的使用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保障生产安全和质量。

第二十三条数据使用应加强分析和解读,对数据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内部数据存储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数据存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内部数据的安全、完整、可靠,规范数据存储管理流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数据的存储、管理、使用和销毁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损坏。

(二)分级管理: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责任到人:明确数据管理责任,落实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四)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数据存储管理制度,提高数据管理效率。

第二章数据分类与分级第四条公司内部数据分为以下类别:(一)公开数据:无需保密的数据,可以公开发布和共享。

(二)内部数据:仅供公司内部员工使用的数据,如员工名单、工资表等。

(三)机密数据:非常敏感的数据,如个人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信息等,只能在严格的授权和访问控制下使用和处理。

第五条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将数据分为以下级别:(一)一级数据:对公司业务运营具有重大影响,一旦泄露或损坏,将造成严重后果的数据。

(二)二级数据:对公司业务运营有一定影响,一旦泄露或损坏,将造成一定后果的数据。

(三)三级数据:对公司业务运营影响较小,一旦泄露或损坏,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数据。

第三章数据存储管理第六条数据存储管理职责:(一)数据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数据存储管理制度,监督实施,定期评估数据安全状况。

(二)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数据的存储、使用和销毁,确保数据安全。

第七条数据存储要求:(一)所有数据必须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上,并进行适当的加密和保护措施。

(二)存储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和可用性。

(三)数据存储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止数据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受损。

第八条数据访问控制:(一)对机密数据进行访问控制,严格控制访问权限。

(二)员工因工作需要访问数据时,应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批,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九条数据传输安全:(一)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加密和安全传输协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3章 存储管理

第3章 存储管理

中 换 出
峰值当接近物。理 内 存 不 足 时 , 说 页明需W 到出求i磁页,nd盘多即ow以是只s便因有会释为当将放有内页空进存面间写。回 中没有可分配空间,同

时又必须调入内存新的

页面时,才需要换出页
面。
WindowsXP的存储管理



理 内
Available MBytes 是计 算机上运行的进程的可
第2节 存储管理功能
• 用户实体与存储空间 • 分配、释放及分配原则 • 地址映射 • 虚拟存储器 • 存储保护与共享 • 存储区整理
用户实体与存储空间
1.用户实体与存储器的关系
• 任务在被激活之前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上。 • 当任务被激活时,它成为进程进入主存储器。 • 进程的描述部分及主程序部分始终存放于主存储器,其他 程序和数据部分视需要由操作系统在内存与外存之间交换。
第三章
存储管理
学习要点
• 存储管理概述 • 存储管理功能 • 分区管理 • 分页管理 • 分段管理和段页式管理 • 常用系统中的存储管理
第1节 概述 及实用系统中的存储管理方法
• 概述 • DOS的存储管理 • WindowsXP的存储管理 • Linux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概述
•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硬件中仅次于CPU的宝贵资 源。
连续的用
户逻辑地址空 作业空间
OS
间,经过装入
程序直接装入

分区的低地址

部分的单一的

连续的区域。
单一分区
2.分配与释放
入口(作业逻辑空间)
逻辑空间≤用户区?
是 装入作业

出错: 内存不够

机关单位数据管理制度

机关单位数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机关单位数据管理工作,确保数据安全、准确、完整和有效利用,提高机关单位数据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机关单位内部所有涉及数据收集、存储、处理、传输、使用和销毁的数据管理工作。

第三条机关单位数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数据管理合法合规;(二)安全可靠: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泄露;(三)高效便捷:优化数据管理流程,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四)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数据管理制度,提高数据管理水平。

第二章数据分类与分级第四条数据分类: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将数据分为以下类别:(一)一般数据:不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隐私的数据;(二)重要数据: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隐私的数据;(三)核心数据: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隐私,对机关单位运行和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数据。

第五条数据分级: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将数据分为以下级别:(一)一级数据:最高级别的数据,如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二)二级数据:较高级别的数据,如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隐私的数据;(三)三级数据:一般级别的数据。

第三章数据收集与存储第六条数据收集:机关单位在收集数据时,应确保数据来源合法、真实、准确,不得非法获取、篡改、泄露数据。

第七条数据存储:机关单位应建立健全数据存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存储安全、可靠、可追溯。

(一)数据存储设备应具备安全防护功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二)数据存储环境应满足数据安全要求,如温度、湿度、防尘、防磁等;(三)数据存储备份应定期进行,确保数据不丢失、不损坏。

第四章数据处理与传输第八条数据处理:机关单位在处理数据时,应确保数据处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得非法处理数据。

第九条数据传输:机关单位在传输数据时,应采用加密、认证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计算机软件使用教程之数据存储和数据库管理技巧

计算机软件使用教程之数据存储和数据库管理技巧

计算机软件使用教程之数据存储和数据库管理技巧第一章:数据存储的基础知识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教程中,数据存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正式介绍数据库管理技巧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与数据存储相关的基础知识。

1.1 什么是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指将数据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中,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方便地访问和使用。

这些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固态硬盘(SSD)、内存等。

1.2 数据存储的层次结构数据存储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常见的层次结构包括主存储器、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 主存储器(RAM):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它具有快速读写的特点,但容量有限,电源断电时数据将会丢失。

- 辅助存储器(硬盘、SSD):辅助存储器是主存储器之外的一种存储介质,它具有大容量和数据持久性的特点,但读写速度相对较慢。

- 外存储器(磁带库、光盘库):外存储器是辅助存储器之外的一种更为安全的存储介质,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备份,其读写速度最慢。

1.3 数据存储的常见格式数据在计算机中以不同的格式进行存储,常见的格式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 文本:文本是以字符为单位的数据存储格式,常用的文本编码方式有ASCII码和Unicode,用于表示不同语言的字符。

- 图像:图像是由像素点组成的二维数据,常见的图像格式有BMP、JPEG、PNG等,不同格式适用于不同的存储需求。

- 音频:音频是以波形表示的声音数据,常见的音频格式有MP3、WAV、FLAC等,不同格式有不同的音质和压缩率。

- 视频:视频是连续帧的图像序列,常见的视频格式有AVI、MP4、MOV等,不同格式适用于不同的视频编码和压缩方式。

第二章:数据库管理技巧2.1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指按照特定结构组织和存储的大量数据的集合,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和访问。

数据库由若干表格组成,每个表格包含若干行和列,每行代表一条记录,每列代表一个数据字段。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工具,用于创建、维护和操作数据库。

健康医疗数据管理与服务解决方案

健康医疗数据管理与服务解决方案

健康医疗数据管理与服务解决方案第一章健康医疗数据管理与服务概述 (2)1.1 健康医疗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2)1.2 健康医疗数据服务的发展趋势 (2)第二章数据采集与整合 (3)2.1 数据采集技术与方法 (3)2.2 数据整合策略与流程 (3)2.3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4)第三章数据存储与管理 (4)3.1 数据存储技术选型 (4)3.2 数据库设计与优化 (5)3.3 数据安全管理与备份 (5)第四章数据分析与挖掘 (6)4.1 数据分析技术与方法 (6)4.2 数据挖掘算法与应用 (6)4.3 数据可视化与报告 (7)第五章数据共享与交换 (7)5.1 数据共享政策与法规 (7)5.2 数据交换平台设计与实现 (8)5.3 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9)第六章数据质量管理 (9)6.1 数据质量评估与监控 (9)6.1.1 数据质量评估指标 (9)6.1.2 数据质量监控方法 (10)6.2 数据质量改进策略 (10)6.2.1 数据清洗与修复 (10)6.2.2 数据源管理 (10)6.2.3 数据集成与融合 (10)6.3 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10)6.3.1 数据质量控制原则 (11)6.3.2 数据质量控制措施 (11)6.3.3 数据质量控制实施 (11)第七章数据服务与应用 (11)7.1 数据服务模式与策略 (11)7.1.1 数据服务模式设计理念 (11)7.1.2 数据服务实施策略 (11)7.2 数据应用场景与案例 (12)7.2.1 数据应用场景 (12)7.2.2 数据应用案例 (12)7.3 数据服务效果评估 (12)第八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3)8.1 数据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 (13)8.1.1 数据安全风险识别 (13)8.1.2 数据安全应对策略 (13)8.2 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与应用 (13)8.2.1 数据脱敏 (13)8.2.2 同态加密 (13)8.2.3 差分隐私 (14)8.3 数据合规性与伦理问题 (14)8.3.1 数据合规性 (14)8.3.2 数据伦理问题 (14)第九章信息技术在健康医疗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14)9.1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14)9.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15)9.3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 (15)第十章健康医疗数据管理与服务的发展策略 (16)10.1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16)10.2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16)10.3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16)第一章健康医疗数据管理与服务概述1.1 健康医疗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健康医疗数据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存储安全管理制度

数据存储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单位数据存储安全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完整、可靠,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涉及数据存储的设备、系统和人员。

第三条数据存储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优先:将数据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篡改、泄露、丢失。

2. 防范为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防范数据安全风险。

3. 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数据存储安全管理。

4. 责任明确: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数据存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数据存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单位数据存储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数据存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数据存储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2. 组织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3. 监督检查数据存储安全管理工作;4. 处理数据安全事件。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数据存储设备、系统和软件的安全配置、更新和维护;2. 审计部门:负责对数据存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3. 法务部门:负责提供数据存储安全管理的法律支持;4.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数据存储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三章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数据分类分级管理1. 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2. 对不同级别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

第八条访问控制1. 实施严格的用户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2. 定期审查用户权限,及时调整和撤销不必要的权限。

第九条数据加密1. 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访问;2.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密算法和技术。

第十条数据备份与恢复1. 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2. 建立备份管理制度,明确备份周期、备份介质和备份存储位置。

车间数据登记管理制度

车间数据登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间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及时,提高车间生产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车间所有数据登记、存储、使用、保密等工作。

第三条车间数据登记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实事求是,准确无误;2. 及时更新,保持最新;3. 保密安全,防止泄露;4. 规范操作,提高效率。

第二章数据分类与登记第四条车间数据分为以下几类:1. 生产数据:包括原材料消耗、产品产量、设备运行状态等;2. 质量数据:包括产品质量检测数据、不良品率等;3. 设备数据:包括设备维修记录、设备故障记录等;4. 管理数据:包括生产计划、人员调配、物料需求等;5. 安全数据:包括安全事故记录、安全培训记录等。

第五条各类数据登记应遵循以下要求:1. 按照数据分类进行登记,不得混淆;2. 数据登记应真实、完整,不得篡改;3. 数据登记应使用规范的格式,便于查阅和管理;4. 数据登记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更新。

第三章数据存储与管理第六条车间数据存储应使用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等,确保数据安全、稳定。

第七条数据存储应遵循以下要求:1. 数据存储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2. 数据存储设备应设置权限,限制非授权人员访问;3. 数据备份应定期进行,确保数据安全;4. 数据恢复应迅速、准确,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第八条车间数据管理应遵循以下要求:1. 数据管理人员应定期清理、整理数据,确保数据质量;2. 数据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数据存储设备,确保数据安全;3. 数据管理人员应加强数据安全意识,防止数据泄露;4. 数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第四章数据使用与保密第九条车间数据使用应遵循以下要求:1. 数据使用应严格按照规定权限进行,不得越权使用;2. 数据使用应确保数据真实、完整,不得篡改;3. 数据使用应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泄露;4. 数据使用应遵循保密原则,不得将数据泄露给无关人员。

第十条车间数据保密应遵循以下要求:1. 数据管理人员应加强数据保密意识,不得泄露数据;2. 数据管理人员应制定数据保密措施,防止数据泄露;3. 数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审查,确保数据保密;4.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数据,应采取特殊保密措施。

医疗科研数据管理制度

医疗科研数据管理制度

医疗科研数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的科研数据管理工作,确保科研数据的安全、保密、准确性和可访问性,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相关科研数据的手记、存储、处理、共享和使用。

第三条科研数据包含但不限于医疗记录、试验数据、病例资料、统计数据等。

第二章数据手记第四条科研数据的手记必需遵守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并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和审批。

第五条科研数据手记应由指定的专业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科研数据手记过程中应严格依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数据手记记录应认真清楚,避开任何造假行为。

第七条科研数据手记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数据归档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第三章数据存储和管理第八条科研数据的存储应保证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靠,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加密和防护。

第九条科研数据的存储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访问性。

第十条科研数据的存储应依照数据的类型和紧要性进行分类和组织,建立科研数据目录和索引,便于数据的检索和使用。

第十一条科研数据应设置访问权限,明确科研人员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和使用权限,并记录数据的使用情况。

第十二条科研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应定期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和数据清洗,清理无效或重复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都性。

第四章数据处理和分析第十三条科研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遵从科学的方法和逻辑,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和可靠。

第十四条科研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由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进行,确保数据处理的质量和结果的可信度。

第十五条科研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应认真记录,包含处理过程、方法和参数,便于复现和验证。

第十六条科研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严禁泄露、传播或非法使用科研数据。

第五章数据共享和报告第十七条科研数据共享应遵从相关规定和协议,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第十八条科研数据共享应经过授权和审批,明确共享的目的和范围,并记录共享的过程和结果。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三章-数据存储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三章-数据存储

三数据存储3.1 数据类型如今,数据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 数字、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人们需要能够处理许多不同的数据类型:•工程程序使用计算机的主要是目的是处理数字:进行算术运算、求解代数或三角方程、找出微分方程的根等。

•文字处理程序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处理文本: 调整对齐、移动、删除等。

•计算机同样也处理音频数据。

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播放音乐,并且可以把声音作为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图像处理程序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处理图像:创建、收缩、放大、旋转等。

•最后,计算机不仅能用来播放电影,还能创建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特技效果。

计算机行业中使用术语多媒体来定义包含数字、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的信息。

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格式•位(bit): 是存储在计算中的最小单位,0或1,代表设备的某一种状态•位模式(位流): 表示数据的不同类型,长度为8的位模式称为一个字节(byte)属于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可以以同样的位模式存储于内存中•字: 通常用于代表更长的位模式3.2 存储数字整数是完整的数字(即没有小数部分)。

整数可以被当作小数点位置固定的数字: 小数点固定在最右边。

因此,定点表示法用于存储整数,在这种表示法中,小数点是假定的,但并不存储。

整数通常使用定点表示法存储在内存中。

3.2.1 无符号整数无符号整数是指非负整数。

它的范围在$[0,+\infy)$。

计算机通常会定义一个2n−1表示最大的整数;其中n表示用于存储整数的二进制位数。

无符号整数的存储过程1.输入无符号整数2.将输入的无符号整数转为二进制表示,•如果二进制位数不足n,则在其最左端用0补齐•如果二进制位数超过n,则其不能存储在计算机中,出现溢出现象。

无符号整数存储溢出现象因为大小(即存储单元的位的数量)的限制,可以表达的整数范围是有限的。

在n位储单元中,我们可以存储的无符号整数仅为0到2n−1之间。

如果发生溢出现象则计算机丢掉最左边的位,并保留最右边无符号整数的应用无符号整数表示法可以提高存储的效率,因为不必存储整数的符号。

数据存储的安全管理制度

数据存储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数据存储安全,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泄露或丢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数据存储的部门、岗位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备份、恢复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数据存储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防范为主,安全第一;2. 全面覆盖,责任到人;3. 技术保障,管理协同;4. 依法合规,持续改进。

第二章数据分类分级第四条公司应将数据按照重要性、敏感性、业务影响等进行分类分级,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

第五条数据分类分级标准如下:1. 一般数据:对业务影响较小,可公开的数据;2. 重要数据:对业务有一定影响,涉及公司内部管理、客户信息等;3. 核心数据:对业务影响极大,涉及公司核心机密、国家秘密等。

第三章数据存储安全措施第六条公司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数据加密:对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2. 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非授权人员访问数据;3. 身份认证:采用多因素认证、生物识别等技术,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4. 入侵检测与防御:实时监测数据存储系统,防止非法入侵和攻击;5. 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保障数据传输安全;6.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

第七条公司应建立数据存储安全管理流程,包括:1. 数据采集:对数据来源进行审查,确保数据合法合规;2. 数据存储:按照数据分类分级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介质和设备;3. 数据访问:对访问数据进行权限控制,确保访问权限与实际需求相符;4. 数据传输:采用加密传输协议,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5. 数据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6. 数据恢复: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部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部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部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部门数据安全管理,保护部门数据安全、防范数据泄露,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本部门内外的任何人员和单位对本部门的数据管理工作有权干扰的行为。

第三条部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是本部门的基本管理制度,是本部门资产保护和信息安全的基础,对于保障本部门稳定运行、确保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条数据安全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创新与安全相统一。

第五条部门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

第二章数据分类管理第六条部门的数据按照密级和重要程度分为三类:机密级、秘密级和一般数据。

第七条机密级数据是指那些对部门涉密工作、涉密人员、重大工作决策和重要管理措施等起决定性作用的数据。

第八条秘密级数据是指对部门重要工作、重要文件和资料等需要保密的数据。

第九条一般数据是指公开性强,在不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不对外公开的数据。

第十条部门数据的密级由数据产生单位负责确定,密级工作由部门安全保密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监督。

第十一条部门数据的存储、传输、处理等工作必须按照数据密级、安全等级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部门各级领导必须对本单位数据的安全管理负责,并牢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第十三条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保守机密级、秘密级数据,不得泄露、散布这些数据,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妥善保管数据资料。

第三章数据存储管理第十四条部门数据的存储管理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数据存储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部门数据存储必须采用冷热分离、备份、灾难恢复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第十六条部门数据存储设备必须按照相关标准采购,限定使用范围,定期检查,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第十七条部门数据存储必须建立定期检查、修正和更新机制,确保数据存储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第十八条部门数据存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 《大数据导论》大数据管理

第三章 《大数据导论》大数据管理
1989年,美国ANSI采纳在ANSI X3.135-1989报告中定义的关系数据 库管理系统的SQL标准语言,称为ANSI SQL 89,该标准替代ANSI X3.135-1986版本。
之后每隔一定时间ISO都会更新新版本的SQL标准,目前最新的版本 已经演进到2016。
02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构成
新型数据管理与查询系统
2010年前后,美国谷歌公司为满足搜索业务的需求,推出了以分布式文件系统GFS (Google File System)、分布式计算框架MapReduce、列族数据库BigTable为代表的 新型数据管理与分布式计算技术。Doug Cutting领衔的技术社区研发了对应的开源版 本,在Apache开源社区推出,形成了Hadoop大数据技术生态,不断迭代发展出一系列 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数据管理技术,例如面向内存计算的Spark大数据处理软件栈, MangoDB、Cassandra等各类型NoSQL数据库,Impala、SparkSQL等分布式数据查询技术 (Sql on Hadoop)。
数据管理的内涵 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存储、索引和查询,是大数据 处理流程中的关键技术,负责数据从落地存储(写)到查询检索(读)的核心 系统。数据管理技术从最早人们使用文件管理数据,到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 的出现与成熟,再到大数据时代NoSQL等新型数据管理系统的涌现,一直是数 据领域研究和工程领域的热点。
属性域:生表
性别 年龄 图书证号 所在系
一个属性
S3001 张明 男 S3002 李静 女
22 B20050101 外语 21 B20050102 外语
一个元组
S4001 赵丽 女
21 B20050301 管理

大数据储存 管理制度

大数据储存 管理制度

大数据储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大数据储存管理工作,保障大数据安全、可靠、高效地存储和管理,提高大数据利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大数据存储管理的部门和人员,包括大数据中心、IT部门、数据分析部门等。

第三条大数据储存管理制度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的,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第四条大数据储存管理制度的遵守责任由各部门负责人担当,把大数据储存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考核。

第五条大数据储存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保密措施,确保大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大数据储存管理第六条大数据储存管理应当按照“安全保障、可靠存储、高效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存储控制、备份恢复、数据加密等各项管理措施。

第七条大数据存储应当根据数据的价值和重要性,按照合理的存储策略进行分类管理,以保证关键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第八条大数据存储管理部门应当定期进行数据存储风险评估和安全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储风险,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第九条大数据存储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应急时能及时恢复数据。

第十条大数据存储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加密机制,对敏感数据和重要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第三章大数据储存保密管理第十一条大数据储存管理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和企业的保密政策,建立健全数据保密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大数据储存管理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和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避免敏感数据被窃取。

第十三条大数据储存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数据权限管理规范,设立严格的权限控制,保障数据仅被授权人员访问和使用。

第十四条大数据储存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事件监控和审计机制,对数据访问和操作进行记录和审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四章大数据储存管理服务第十五条大数据储存管理部门应当为各部门提供专业的数据存储管理服务,按需提供数据备份、恢复、加密等服务。

学校统计数据管理制度

学校统计数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统计数据管理,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各学院(部)及全体教职工。

第三条学校统计数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统计:严格遵守国家统计法律法规,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统计数据管理体系,实现统计数据统一收集、统一存储、统一分析和统一发布。

(三)分级负责:明确各级统计数据管理职责,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四)保密安全:加强统计数据安全保密,防止数据泄露。

第二章数据收集第四条学校统计数据来源包括:(一)校内各类报表、调查问卷、实验报告等。

(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等发布的统计数据。

(三)国内外公开数据资源。

第五条各部门、各学院(部)应按照学校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相关统计数据。

第六条学校统计数据的收集应遵循以下程序:(一)制定数据收集计划,明确数据收集范围、方法、时间等。

(二)组织实施数据收集工作,确保数据质量。

(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

第三章数据存储与保管第七条学校统计数据存储应采用电子化方式,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第八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数据存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存储设备、存储介质、存储环境等要求。

第九条学校统计数据保管应遵循以下规定:(一)数据存储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数据安全。

(二)数据存储介质应分类存放,防止数据丢失、损坏。

(三)数据保管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防止数据泄露。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发布第十条学校统计数据应定期进行分析,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第十一条学校统计数据发布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二)完整性:确保统计数据全面、完整。

(三)及时性:确保统计数据及时更新。

(四)保密性: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统计数据,应依法进行保密。

第十二条学校统计数据发布应通过以下渠道:(一)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

民政数据管理制度范文

民政数据管理制度范文

民政数据管理制度范文民政数据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政数据的采集、管理、使用、保护和共享,提高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民政工作的科学化、数字化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民政数据管理工作。

第三条民政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共享和数据保护等环节。

第四条民政数据管理应坚持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安全可靠、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民政部门应建立健全民政数据中心,负责民政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民政数据管理工作应依法合规,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第七条民政部门应加强对民政数据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进行数据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八条其他有关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提供相应的协助和配合。

第二章数据采集与录入第一节数据采集第九条民政部门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确定民政数据采集的内容、范围和频次。

第十条民政数据采集应确保数据的真实、全面、准确和及时。

第十一条民政部门应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数据采集工作。

第十二条民政部门应加强对数据采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合法采集。

第二节数据录入第十三条民政部门应依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整理工作。

第十四条数据录入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标准,确保录入的数据准确、一致。

第十五条数据录入工作应由专门人员负责,确保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第十六条数据录入完成后,应进行数据的校验与审查工作,确保数据的质量。

第十七条数据录入工作完成后,应备份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保存。

第三章数据存储与管理第一节数据存储第十八条民政部门应建立适当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用于存储民政数据。

第十九条数据存储应采用备份和冗余的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第二十条数据存储应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识,方便后续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节数据管理第二十一条民政部门应制定数据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第二十二条数据管理应遵循数据的安全原则,设定不同的权限和访问级别。

信息保密与数据存储制度

信息保密与数据存储制度

信息保密与数据存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对信息保密和数据存储的管理,保障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的安全,规范员工的信息使用行为。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全部员工和相关外部合作伙伴。

第二条定义和术语解释1.信息保密:指企业的商业机密、客户信息以及其他敏感信息。

2.数据存储:指将信息储存在电子设备、数据库、云存储等介质中的行为。

3.员工:指受雇于本企业或与本企业有劳动合同关系的个人。

4.外部合作伙伴:指与本企业有业务合作关系的个人或组织。

第二章信息保密管理第三条信息分类和级别依据信息的紧要性和敏感程度,本企业将全部信息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内部信息、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

对于不同级别的信息,订立不同的保密措施和权限管理。

第四条信息取得与使用1.员工在取得和使用任何级别的信息前,必需与企业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信息保密培训。

2.员工只能取得和使用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信息,不得将信息用于非法用途或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

3.员工在处理信息时应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五条信息传输和交换1.员工在传输或交换信息时,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如加密传输、传真或专用通信渠道。

2.不得使用无线网络等容易被他人窃听的传输方式,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对外部合作伙伴供应的信息,应加强监控和审核,确保信息不被滥用或泄露。

第六条信息存储和销毁1.信息存储应采用安全、可靠的存储介质,并设置物理和逻辑隔离,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员工在存储信息时应依照分类和级别要求妥当管理,定期备份和归档紧要信息。

3.对于不再需要的信息,应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防止被非法分子恢复或利用。

第七条信息安全事件管理1.员工在发现信息泄露、丢失或受到攻击的情况时,应立刻向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帮助调查和处理。

2.企业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及时应对和处理各类安全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何将一个用户源程序变成一个可在内存中 执行的程序,通常要经过3步骤:
1. 编译:由编译程序(Compiler)将用户源代码 编译成若个目标模块
2. 链接:由链接程序(Linker)将编译后形成的 一组目标模块,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库函数链 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装入模块
3. 装入:由装入程序(Loader)将装入模块装入 内存。
第三章 数据存储与管理

如何对存储器加以有效的管理,不仅
直接影响到存储器的利用率,而且还
对系统性能有重大影响。存储器管理 的主要对象是内存。
3.1 概述
3.1.1 存储系统的结构
中央处理器
一级缓存



访 问
二级缓存
往 下





内存



磁盘交换区
图3-1 现代存储系统的结构
3.1.2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2)、装入时动态链接。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 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 链接方式。
• 装入时动态链接方式有以下优点: ①便于修改和更新
若采用动态链接方式,由于各目标模块是分开存放的, 所以要修改或更新各目标模块,是件非常容易的事。
②便于实现对目标模块的共享
在采用静态链接方式时,每个应用模块都必须含有 其目标模块的拷贝,无法实现对目标模块的共享。
但采用装入时动态链接方式时,OS则很容易将一个 目标模块链接到几个应用模块上,实现多个应用程序对 该模块的共享。
(3)、运行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对某些目标模块的链接, 是在程序执行中需要该目标模块时,由0S去找到该模块 并将之装入内存并把它链接到调用者模块上。
优点:凡在执行过程中未被用到的目标模块,都不会 被调入内存和被链接到装入模块上,这样不仅可加快程 序的装入过程,而且可节省大量的内存空间。
1. 程序的装入
• 在将一个装入模块装入内存时,可以有绝对装 入方式、 (1).绝对装入方式 如果知道程序将驻留在内存的什么位置,那么, 编译程序将产生绝对地址的目标代码。 绝对装入程序按照装入模块中的地址,将程序 和数据装入内存。装入模块被装入内存后,由 于程序中的逻辑地址与实际内存地址完全相同, 故不需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进行修改。
①空闲分区表。在系统中设置一张空闲分区表,用于记录 每个空闲分区的情况。
②空闲分区链。为了实现对空闲分区的分配和链接,设置 前向指针和后向指针,通过前、后向链接指针将所有的 空闲分区链接成一个双向链。
空闲分区链表
(2) 分区分配算法
①首次匹配(首次适应算法FF ):要求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 增的次序链接。在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 直至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
分; 2. 用户区是指除系统区以外的全部内存空间,提供给
用户使用。 • 配置了存储器保护机构,用于防止用户程序对操作
系统的破坏 。
相对地址:2100 作业空间
2100
分区首址寄存 器:10000
10000
12100

302
处理机侧 存储器侧
物理内存
3.2.2 分区管理
1. 固定分区分配:将内存用户空间划分为若干个 固定大小的区域,在每个分区中只装入一道作 业。
•采用动态重定位方法将程序装入内存,称 为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
2. 程序的链接
★源程序经过编译后,可得到一组目标模块,再 利用链接程序将这组目标模块链接形成装入模 块。根据链接时间的不同,可把链接分成如下 三种:
(1)、静态链接方式。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 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 的装配模块(又称执行模块),以后不再拆开。 我们把这种事先进行链接的方式称为静态链接 方式。
①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
由编译程序产生的所有目标模块中,使用的都是相对 地址,其起始地址都为0,在链接成一个装入模块时修 改模块的相对地址。即把原B中的所有相对地址都加上L, 把原C中所有相对地址都加上L+M。 ②变换外部调用符号
将每个模块中所用的外部调用符号也都变换为相对地 址。例如将call B 变换为JSR “L”
• 为了便于程序的修改,对编译的程序采用符号地址,然 后在编译或汇编时,再将这些符号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
(2).可重定位装入方式 • 目标模块的起始地址通常是从0开始的,程序中的其它
地址也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计算的。
• 由装入程序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装入模块中程序所 访问的所有逻辑地址与实际装入内存的物理地址不同 , 必须进行变换。
(1).划分分区的方法两种:
①分区大小相等。当程序太小时,会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 。当程序太大 时,一个分区又不足以装入该程序,致使该程序无法运行
②分区大小不等。可把内存区划含有多个较小的分区、适量的中等分区 及少量的大分区。
(2).分区分配
• 固定分区式分配 的实现。为了便于内存分配,通常将 分区按大小进行排队,并为之建立一张分区使用表。如 下图所示。
3.2 连续分配方式
• 连续分配方式,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空 间。
• 连续分配方式有四种: 1. 单一连续分配 2. 固定分区分配 3. 动态分区分配 4. 可重定位分区分配(汤子瀛)
3.2.1 单一连续分配
• 把内存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两部分 1. 系统区仅提供给0S使用,通常是放在内存的低址部
分区描述表
(2).分区分配
• 固定分区式分配 的优缺点:可运行多道程序的存储管 理方式 。存在“内零头”会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 。
• 内零头——在分区内没有利用的部分称为内零头。
2.动态分区方式
★动态分区分配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为 之分配内存空间。 (1) 分区组织
为了实现分区分配,系统中配置相应的数据结构, 为分配提供依据。常用的数据结构有以下两种形式:
• 把在装入时对目标程序中指令和数据的变换过程称为 重定位。因为地址变换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以后 不再改变,故称为静态重定位。
• 采用静态重定位方法将程序装入内存,称为可重定位装 入方式。
(3).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 装入程序将目标模块装入内存后,并不立即把装入模 块中的相对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而是把这种地址转 换推迟到程序执行时进行,在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 持下,随着对每条指令或数据的访问自动进行地址变 换,故称为动态重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