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红杏飘香》赏析_苏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绛唇·红杏飘香》赏析_苏轼
【作品介绍】
《点绛唇·红杏飘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的主旨是伤春念远。

上片忆往。

红杏翠柳是眼前容色,雨中小楼为当日情事。

“朱户”暗示伊人身份,亦显温馨。

下片思人。

卧对残烛,伤春伤别。

明知“归不去”,仍然“迷归路”,到底不能忘情。

【原文】
绛唇⑴
红杏飘香⑵,柳含烟翠拖轻缕⑶。

水边朱户⑷。

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⑸,一枕伤春绪⑹。

归不去。

凤楼何处⑺。

芳草迷归路⑻。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

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⑵烟翠:青蒙蒙的云雾。

缕:线。

形容一条一条下垂的柳枝。

⑶朱户:红色的门窗,多指女子居住的房屋。

⑷烛影摇风:灯烛之光映出的人、物的影子,被风摇晃的样子。

⑸伤春绪:因春天将要归去而引起忧伤、苦闷的情怀。

⑹凤楼:指女子居住的小楼。

⑺芳草:散发出香气的草。

也指春天刚出土的青草。

【白话译文】
杏花开了,芳香弥漫,柳树绿了,垂丝飘飘如缕,其轻如烟。

我心中的情人就住在水边的红房子里,她打开窗帘希望能看到我,外面却是一片黄昏雨景。

晚风吹来,烛光摇动。

我相思满怀,愁卧在床。

想念但又归不去,她现住在何处呢?外面芳草萋萋,我已经找不到回去的小路了。

【创作背景】
此词亦作贺铸、李清照词,曾慥《东坡词拾遗》及南宋人编《外集》卷八十五已收录,应为东坡词。

《东坡词拾遗》中提及了此词背景,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

是时,东坡正自京口还钱
塘,在京口得乡书,即赋此词以抒怀。

【赏析】
东坡才大如海,其词堂庑亦大。

如“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固然极富创新之局面,而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又深具传统之神理。

此首《点绛唇》亦然。

此词所写,乃是词人对于所爱女子无法如愿以偿之一片深情怀想。

上片悬想伊人之情境。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起笔点染春色如画。

万紫千红之春光,数红杏、柳烟最具有特征性,故词中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江上柳如烟”之名句。

此写红杏意犹未足,更写其香,杏花之香,别具一种清芬,写出飘香,足见词人感受之馨逸。

此写翠柳,状之以含烟,又状之以拖轻缕,既能写出其轻如烟之态,又写出其垂丝拂拂之姿,亦足见词人感受之美好。

这番美好的春色,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之造化,词人则以之赋予对伊人之钟情。

这是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

下边二句,遂由境及人。

“水边朱户”,点出伊人所居。

朱户、临水,皆暗示伊人之美、之秀气。

笔意与起二句
同一旨趣。

“尽卷黄昏雨”,词笔至此终于写出伊人,同时又已轻轻宕开。

伊人卷帘,其所见唯一片黄昏雨而已。

黄昏雨,隐然喻说着一个愁字。

句首之尽字,犹言总是,实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无可奈何之情。

此情融于一片黄昏雨景,隐秀之至。

下片写自己相思情境。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烛影暗承上文黄昏而来,摇风,可见窗户洞开,亦暗合前之朱户卷帘。

伤春绪即相思情,一枕,言总是愁卧,愁绪满怀,相思成疾矣。

此句又正与尽卷黄昏雨相映照。

上写伊人卷帘愁望黄昏之雨,此写自己相思成疾卧对风烛,遂以虚摹与写实,造成共时之奇境。

挽合之精妙,有如两镜交辉,启示着双方心灵相向、灵犀相通但是无法如愿以偿之人生命运。

“归不去”,遂一语道尽此情无法圆满之恨事。

“凤楼何处。

芳草迷归路。

”凤楼朱户归不去。

唯有长存于词人心灵中之瞩望而已。

“何处”二字,问得凄然,其情毕见。

瞩望终非现实,现实是两人之间,横亘着一段不可逾越之距离。

词人以芳草萋萋之归路象喻之。

此路虽是归路,直指凤楼朱户,但实在无法越过。

句中“迷”之一字,感情沉重
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长地远之恨,意余言外。

东坡此词艺术造诣之妙,在于结构之回环婉转。

歇拍、过片,两人情境,一样相思,无计团圆,前后映照。

起句对杏香柳烟之一往情深,与结句芳草迷路之归去无计,则相反相成,愈神往,愈凄迷。

其结构回环婉转如此。

此词造诣之妙,又在于意境之凄美空灵。

红杏柳烟,属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画。

芳草归路,象喻人间阻绝,亦具凄美之感。

此词结构、意境,皆深得唐五代宋初令词传统之神理。

若论其造语,则和婉莹秀,如“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置于晏欧集中,真可乱其楮叶。

东坡才大,其词作之佳胜,不止横放杰出之一途而已。

此词意蕴之本体,实为词人之深情。

若无有一份真情实感,恐难有如此艺术造诣。

东坡一生,如天马行空,似无所挂碍。

然而,东坡亦是性情中人,此词有以见之。

名家评价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有态。

明·李廷机《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暮春景物最是愁人,此作得之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