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导论》课后作业

合集下载

《4.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4.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信息安全技术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搜集并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信息系统的定义、构成以及分类;* 讨论并分享你对信息系统的认识。

2. 学习常见的信息系统安全威胁* 搜集并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常见的信息系统安全威胁,如网络攻击、病毒、恶意软件等;* 分析这些威胁的特点和危害;* 讨论并分享你所学到的信息系统安全威胁知识。

3. 实践操作:信息安全检查* 根据提供的系统信息,进行安全检查,如检查系统漏洞、识别恶意软件等;* 分析并记录检查结果;* 讨论并分享你的实践经验。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提交时需附上相关文献资料的引用;2. 作业内容应真实、客观,避免主观臆断;3. 实践操作需结合实际情况,确保安全;4. 作业字数不少于300字。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内容是否覆盖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实践操作是否符合要求;2. 分值分配:内容质量(40%)、实践操作(40%)、其他(20%)。

五、作业反馈学生应将作业提交至教师指定的平台,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意见。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也将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反馈意见将包括对作业内容的建议、实践操作的指导以及整体表现的评价。

学生应根据反馈意见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我们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应用信息安全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版)

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版)

1-1 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c)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联的系统。

A. 计算机B. 主从计算机C. 自主计算机D. 数字设备1-2 网络安全是在分布网络环境中对(d)提供安全保护。

A. 信息载体B. 信息的处理、传输C. 信息的存储、访问D. 上面3项都是1-3 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是(d)。

A. 机密性B. 可用性C. 完整性D. 上面3项都是1-4 密码学的目的是(c)。

A. 研究数据加密B. 研究数据解密C. 研究数据保密D. 研究信息安全1-5 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 b加密成g。

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a)。

A. 对称密码技术B. 分组密码技术C. 公钥密码技术D. 单向函数密码技术1-6 访问控制是指确定(a)以及实施访问权限的过程。

A. 用户权限B. 可给予那些主体访问权利C. 可被用户访问的资源D. 系统是否遭受入侵1-7 一般而言,Internet防火墙建立在一个网络的(c)。

A. 内部子网之间传送信息的中枢B. 每个子网的内部C. 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交叉点D. 部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接合处1-8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 TCSEC)共分为(a)大类()级。

A. 4 7B. 3 7C. 4 5D. 4 61-9 桔皮书定义了4个安全层次,从D层(最低保护层)到A层(验证性保护层),其中D 级的安全保护是最低的,属于D级的系统是不安全的,以下操作系统中属于D级安全的是(a)。

A. 运行非UNIX的Macintosh机B. 运行Linux的PC机C. UNIX系统D. XENIX1-10 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类隐藏在(c)上蓄意破坏的捣乱程序。

A. 内存B. 软盘C. 存储介质D. 网络二:2-1 对攻击可能性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带有(b)。

《4.3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4.3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目标:1. 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和防范措施。

3. 掌握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的常用方法和技能。

4. 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习惯。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展开,具体包括:一、基础理论学习:学生需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并理解以下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点:- 信息安全定义及其重要性;- 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威胁和风险;-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结合理论知识,学生应进行如下技能训练:- 学习如何设置复杂的计算机登录密码及多因素身份验证方法;- 学会使用常见的安全软件如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进行系统防护;- 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工具,如VPN、虚拟专用网络(VPN)等的使用方法。

三、作业项目实践:每个小组(或个人)需完成以下作业项目:- 编写一份关于个人电脑安全防护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密码设置、软件安装与更新、病毒防范等措施;- 设计一个网络安全意识宣传海报或PPT,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常网络安全行为规范等;- 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络威胁分析报告,针对班级内常见的网络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所有作业内容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和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2. 实践操作技能训练部分需提供操作过程截图或相关软件操作视频;3. 项目实践作业需结合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创作,体现创新性和实用性;4. 所有作业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教师指定的平台或邮箱;5. 组内成员应相互协助,共同完成项目,并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标准如下:1. 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正确性;3. 项目实践的创意性、实用性和完整性;4. 团队协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体现。

《4.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4.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御手段,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学生需要阅读《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课程的相关教材,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御措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完成作业报告: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撰写一份关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作业报告,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防御措施以及个人对信息安全的看法。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报告字数不少于300字,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2. 小组讨论时,每个小组需指定一名代表,负责总结小组观点并代表小组发言。

3. 作业报告需按时提交,提交方式为电子版,以班级为单位提交至教师邮箱。

4. 作业报告应注重实践操作,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5. 学生应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和代写。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作业报告进行评分,评价标准包括:1. 作业报告是否符合要求,字数是否达标;2. 作业报告观点是否明确,条理是否清晰;3. 作业报告中是否提出了有效的安全措施和建议;4. 小组讨论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自己的见解;5. 作业报告是否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在《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课程中,通过布置这样的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使他们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掌握常见网络攻击和防御手段,从而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安全挑战。

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作业报告的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慧树答案信息安全导论(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信息安全导论(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以下哪项不是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答案:虚拟专用网技术2.以下关于Wanna Cry勒索病毒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具有跨平台特性,可以感染Linux操作系统主机3.计算机病毒命名规范中,前缀Trojan代表此病毒数据哪一类型答案:木马4.一下那个选项不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答案:升级计算机系统5.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变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都是人为所致第二章1.关于哈希函数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彩虹表是一种安全的哈希函数2.关于柯克霍夫原则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大多数民用加密系统都使用公开的算法3.密码体制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对称密码体制也称做双钥密码体制4.关于密码学的发展阶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古典密码技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条件下都是安全的5.关于密码学学术流派说法错误的是答案:编码密码学是由密码分析学发展而来第三章1.以下哪项不是PKI标准答案:ISO200072.以下哪项不是PKI的应用答案:入侵检测系统(IDS)3.PKI的组成中不包含哪项答案:证书仲裁机构(JA)4.PKI的全称是答案:公钥基础设施5.以下哪项不是数字证书中包含的内容答案:对称加密算法第四章1.关于防火墙的主要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可以有效阻止被病毒感染的程序或文件的传递。

2.以下哪一项不是防火墙一般包含的接口答案:音频接口3.以下哪一项不是网络监听防护手段答案:安装反病毒软件4.以下关于漏洞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漏洞是无法修补的5.以下哪项不是利用TCP协议进行的网络扫描答案:ping扫描第五章1.以下哪项不是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作用答案:实现用户访问控制2.关于应用层代理防火墙的主要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速度快,性能高,对用户透明,用户不用管它是怎么设置的3.关于防火墙的局限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不能防止数据驱动式攻击4.关于防火墙的主要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防火墙是审计和记录 Internet使用量的一个最佳地方。

信息系统安全导论课后作业

信息系统安全导论课后作业

第一章1.1什么是信息系统?说明其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答: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信息系统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信息报告系统阶段(早期的MIS)和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1.2说明信息安全的内涵信息的保密性:使信息不泄露给未授权的个体、实体、过程或不使信息为其利用的特性;信息的完整性:保护资产准确性和完备性的特征;信息的可用性:已授权实体一旦需要就可访问和使用的特征1.3分析网络和通信协议的脆弱性和缺陷所谓信息系统的脆弱性,是指信息系统的硬件资源、通信资源、软件及信息资源等,因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甚至恶意的原因而可能导致的系统受到破坏、更改、泄露和功能失效,从而使信息系统处于异常状态,甚至崩溃瘫痪等的根源和起因。

1.硬件组件信息系统硬件组件的安全隐患多来源于设计,主要表现为物理安全方面的问题。

2.软件组件软件组件的安全隐患来源于设计和软件工程中的问题。

软件组件可以分为三类,即操作平台、应用平台软件、和应用业务软件。

3.网络和通信协议尊在这如下几种致命的安全隐患(1)缺乏对用户身份的识别(2)缺乏对路由协议的鉴别认证1.4威胁信息系统的主要方法有那些(1)冒充(2)旁路控制(3)破坏信息的完整性(4)破坏系统的可用性(5)重放(6)截取和辐射侦测(7)陷门(8)特洛伊木马(9)抵赖1.5说明信息系统安全的防御策略防御策略的基本原则1.最小特权原则2.纵身防御3.建立阻塞点4.监测和消除最弱连接5.失效保护原则6.普遍参与7.防御多样化8.简单化信息系统安全的工程原则1.系统性2.相关性3.动态性4.相对性1.6、说出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原则安全需求基本原则1.授权原则2.确认原则3.跟踪原则4.效能资源相容原则1.7网络设备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常见的网络设备有交换机、集线器、网关设备或路由器、中继器、桥接设备、调制解调器。

《4.3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4.3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安全威胁的类型,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

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威胁。

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相关案例。

2. 小组实践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如学校教务系统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小组需分析系统的脆弱性,提出改进建议。

3. 个人作业:每个学生需完成一份个人报告,总结他们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提出自己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建议。

三、作业要求1. 小组活动时,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2. 实践活动中,学生需真实评估所选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3. 个人报告需客观真实地反映个人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4.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电子版报告。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信息系统安全的概念和威胁类型;是否能有效进行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是否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是否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个人表现。

2. 评价方式: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参与度进行评分,同时也会参考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也会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兴趣。

在小组实践活动环节,教师也将提供实时反馈,帮助学生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在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我们期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为未来的信息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第10章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习题与答案

第10章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习题与答案

第10章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习题(P257-258)一、复习题1、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面临哪些威胁?答:由于黑客的攻击、管理的欠缺、网络的缺陷、软件的漏洞或“后门”,还有网络内部的威胁(比如用户的误操作,资源滥用和恶意行为使得再完善的防火墙也无法抵御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也无法对网络内部的滥用做出反应)等安全问题的根源。

网络信息安全主要面临以下威胁。

非授权访问:非授权访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非授权访问的威胁涉及到受影响的用户数量和可能被泄露的信息。

入侵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它将动摇人的信心。

而入侵者往往将目标对准政府部门或学术组织。

信息泄漏或丢失:指敏感数据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泄漏出去或丢失,它通常包括,信息在传输中丢失或泄漏,信息在存储介质中丢失或泄漏,通过建立隐蔽隧道等窃取敏感信息等。

具有严格分类的信息系统不应该直接连接Internet。

破坏数据完整性:以非法手段窃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击者的响应;恶意添加,修改数据,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不断对网络服务系统进行干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执行无关程序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使合法用户被排斥而不能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或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利用网络传播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大大高于单机系统,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2、简述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

答:通常将为加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及对抗安全攻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称为安全服务。

ISO7498-2中定义的5类安全服务是:数据完整性,鉴别,数据保密,访问控制,不可否认,这5类安全服务同面的安全目标的5个方面基本对应。

安全机制是实现安全服务的技术手段,表现为操作系统、软硬件功能部件、管理程序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

信息系统的安全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为了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可以采用多种机制。

《4.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4.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御手段,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学生需要阅读《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课程的相关教材,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安全威胁和防御措施。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钓鱼攻击、恶意软件、拒绝服务攻击等,并分析如何进行防御。

3. 完成案例分析:学生需要分析一个实际的信息系统安全案例,提出具体的防御措施。

案例可以选择学校内部或外部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图书馆系统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请他人代写。

2. 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需要成员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

3. 提交作业: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纸质形式提交。

4. 书写规范:学生需认真书写,字迹清晰,逻辑严密,以便教师更好地评价作业。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评价,主要依据以下方面:1. 理解程度: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安全威胁,以及常见的防御措施。

2. 讨论内容:小组讨论是否涵盖了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并能够提出合理的防御措施。

3. 分析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分析案例,并提出有效的防御措施。

4. 书写质量:学生的书写是否清晰、逻辑严密,是否能够体现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成果。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评价后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也将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案。

在小组讨论部分,教师将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是否能提出有创意的防御措施。

对于案例分析部分,教师将关注学生的分析是否全面、措施是否可行,以及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此外,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书写质量给予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4.2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4.2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1. 了解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协作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通过课本及网络资源,学习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安全定义、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安全风险类型。

同时,学生需了解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风险,如密码安全、网络钓鱼等。

2. 案例分析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网络安全事件或案例,如近年来的重大网络安全事故,进行深入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事件经过、原因、造成的损失以及防范措施等。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实践操作学生需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如设置复杂且不易被破解的密码,了解并尝试使用防火墙软件等。

此部分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并认真查阅相关资料。

2. 理论学习部分需形成简要的学习笔记。

3. 案例分析需有明确的观点和逻辑清晰的论述。

4. 实践操作部分需记录操作过程及结果,并写出个人感悟或体会。

5. 所有作业内容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并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内容、格式及完成度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及创新性等。

3. 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以激励学生。

2. 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部分,教师将进行集中讲解和答疑。

3.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操作经验。

4. 教师根据学生整体作业情况,调整后续教学计划和作业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作业设计方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风险防范措施,还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团队协作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课后作业答案.doc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课后作业答案.doc

第四章1、考虑三个用户的计算机系统,这三个用户是张三、李四、王 五。

张三拥有文件1,李四和王五都可以读文件1;李四拥有 文件2,王五可以对文件2进行读写操作,但张三只能读文件2; 王五拥有文件3,只有他自己可以读写这个文件。

假设文件的 拥有者可以执行文件。

(1)建立相应的访问矩阵;(2)王五赋予张三读文件3的权限,张三取消李四读文件1的权 限,写出新的访问矩阵2、 简述BLP 模型的安全特性,它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安全策略?用强制访问控制策略来加强自主安全策略以执行信息流策略,依据强制访问 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防止低级用户和进程读安全级别比他们高的信息资源,同时防 止安全级别高的用户和进程向比他们安全级别低的用户和进程写入数据,即无上 读和无下写两种规则来保障信息的保密性。

自主安全策略和强制安全策略。

3、 RBAC96模型族由哪几个模型组成,各个模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 RBACO,基木的模型;文件1 张三联系:1) 对数据的加解密过程都在后台完成,不需要用户干预,因此当合法的用户访 问系统数据时,他们是感受不到这种保护措施存在的;2) 当非授权用户试图访问加密数据时,无论EFS 或BitLocker 都会发出“访问拒操作2) RBAC1,在RBACO 的基础上,加入角色层次结构;3) RBAC2,在RBACO 的棊础上,加入用户与角色之间的约束,体现了职责分离(静 态职责分离(SSD)、动态职责分离(DSD))4) RBAC3, RBAC1 + RBAC2;绝”的错误提示,即能够很好的防止用户的非授权访问;3)这2种机制下的用户验证过程都是在登录Windows操作系统时完成的,即相关密钥同操作系统的账户关联。

区别:1)EFS是针对特定的文件或者文件夹进行加密的,而BitLocker是针对整个驱动器来进行加密;2)当系统顺利启动后,BitLocker无法对数据提供保护,而EFS加密可以保证系统启动后对用户数据提供保护。

《4.3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4.3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信息安全知识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测试a. 要求学生回答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威胁和挑战的问题。

b. 涉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威胁的类型、常见的安全漏洞等。

2. 实践操作a. 提供一个实际的信息系统(例如学校内部网络)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b. 学生需描述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c.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信息系统安全工具,要求学生尝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风险评估和加固。

3. 论文撰写a. 学生需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和实际操作,撰写一篇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论文,阐述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防护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代写。

2. 实践操作部分,学生需提交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和加固方案。

3. 论文需按照学校规定的论文格式要求进行排版和提交。

4. 提交时间:作业应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内完成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分析报告的完整性和可行性以及论文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分数和评语,并收集学生反馈进行进一步的教学改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批改完学生作业后,将反馈意见通过邮件或课堂进行通知,包括对作业的总体评价、建议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应认真对待反馈意见,并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改进,以确保在后续的作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课堂讨论向教师提出关于作业的疑问或建议,教师会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将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了解信息系统安全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信息安全知识的能力。

《4.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4.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培养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测试a. 完成一份关于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基本概念的在线测试卷,包括填空、选择和判断题等题型。

b. 完成测试后,提交作业并查看正确答案和解析。

2. 信息安全案例分析a. 搜集并阅读几个不同行业的信息系统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应对措施。

b. 针对一个自己熟悉的信息系统,提出一套安全防护措施。

c. 撰写一份分析报告,阐述案例分析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2. 测试卷答题时间不超过30分钟,案例分析报告字数不少于300字。

3. 提交作业时,请附上自己的姓名和学号,以便于作业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完成质量、测试成绩和案例分析报告的思路完整性、分析深度和解决方案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最终给出综合评价结果。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在课后及时进行批改和分析,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2. 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或建议,教师将在下次上课时进行反馈和讨论,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3. 通过作业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六、总结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通过基础知识测试和信息安全案例分析两个方面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完整版)信息系统安全课后答案石文昌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完整版)信息系统安全课后答案石文昌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8/1简要说明毕巴模型中的低水标模型、毕巴环模型及严格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

毕巴低水标模型立足于既防止直接的非法修改也防治简接的非法修改;毕巴环模型不关心间接的非法修改问题,只关心直接的非法修改问题,环模型对写操作和执行操作进行控制,对“读”操作不实施任何控制;毕巴模型的严格完整性形式根据主体和客体的完整性级别对“读”操作进行严格控制。

8/4 设U1是一个用户标识,TPJ是一个转换过程,CDLk是一个受保护的数据项,请问克-威模型如何判断用户Ui是否可以通过执行TPJ来对数据项CDLK进行操作?用户UI通过执行TPJ对数据项CDLK进行操作,就必须由用户UI证明TPJ的有效性或CDLK的完整性;如果用户UI有权证明TPJ的有效性,根据规则E4(必须证明所有TPJ都向一个只能以附加的方法写的CDLK写入足够的信息,以便能够重视TP的操作过程),该用户就无权执行TPJ,但已知条件说明用户UI能够执行TPJ,这是矛盾的,所以不能由用户UI证明TPJ的有效性。

同样,如果用户UI有权证明CDLK的完整性,根据规则E4,该用户就无权在CDLK上执行操作,但已知条件说明用户UI可执行TPJ在CDLK上的操作,这也是矛盾的,所以不能由用户UI证明CDLK的完整性。

8/11 MIT的AEGIS模型在安全中央处理器中配备了哪些安全专用硬件单元?它们分别提供什么功能?系统的可信计算基计算并检查进程对应的程序的哈希值,初始的进程的运行环境没有被非安全因素污染过。

AEGIS模型通过保护进程的寄存器信息来保护进程环境信息的完整性。

这里涉及的存储介质的类型包括中央处理器中的CACHE高速缓存、中央处理器外的内存和磁盘等。

系统需要用到进程的代码或数据时,首先把它们装入到内存中,进而装到CACHE高速缓存中,然后执行相应的代码并处理相应的数据。

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内存中的页面有可能被唤出到交换区中,交换区位于磁盘上,此时,在被唤出的页面上的代码或数据驻留被放置到磁盘上。

信息安全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信息安全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精品文档Ch011.对于信息的功能特征,它的____________在于维持和强化世界的有序性动态性。

2.对于信息的功能特征,它的____________表现为维系社会的生存、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3.信息技术主要分为感测与识别技术、____________、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的施用技术等四大类。

4.信息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系统,是人、____________、数据库、硬件和软件等各种设备、工具的有机集合。

5.在信息安全领域,重点关注的是与____________相关的各个环节。

6.信息化社会发展三要素是物质、能源和____________。

7.信息安全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____________、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8.____________指保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即使非授权用户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的内容,因而不能使用。

9.____________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即在信息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篡改。

10.____________指授权用户在需要时能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方便地使用所需信息。

这一目标是对信息系统的总体可靠性要求。

11.____________指信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可由合法拥有者加以安全的控制。

12.____________指保障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经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

13.PDRR模型,即“信息保障”模型,作为信息安全的目标,是由信息的保护技术、信息使用中的检测技术、信息受影响或攻击时的响应技术和受损后的____________组成的。

14.当前信息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是PDRR模型和____________的整合应用。

15.为了避免给信息的所有者造成损失,信息____________往往是有范围(区域上、时间上)和有条件的。

16.信息技术IT简单地说就是3C,即Computer(计算机)、Communication(通信)和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

(完整word版)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

(完整word版)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四45五3六57十4十一34十二47没做“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习题及答案教材:《信息安全概论》段云所,魏仕民,唐礼勇,陈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概述(习题一,p11)1.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什么?答: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和可用性;也有观点认为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即CIA(Confidentiality,Integrity,Availability)。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保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即使非授权用户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内容,因而不能使用完整性(Integrity)是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即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簒改.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是指能保障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经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是针对通信各方信息真实同一性的安全要求。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保障信息资源随时可提供服务的特性。

即授权用户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访问所需信息。

2。

简述信息安全的学科体系.解: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

除了数学、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外,还涉及法律、心理学等社会科学。

信息安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等.信息安全研究包括密码研究、安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安全实现技术、安全平台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3。

信息安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是什么关系?如何体现?答:信息安全理论为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理论的体现,并为信息安全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信息安全应用是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具体实践.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安全平台和安全管理来体现。

安全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建设安全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直接为平台安全防护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4.3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4.3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19必修2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作业设计,主要目标在于加深学生对信息系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并了解信息安全基础概念与常用防护手段。

第一课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

3. 学会识别网络环境中的安全风险。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一:信息安全知识学习学生需在课后阅读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的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密码学基础、网络攻击的常见类型、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等。

并完成以下任务:1. 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总结信息安全的核心要点。

2. 制作一个包含至少五个信息安全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或表格。

作业内容二:个人信息保护实践学生需对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配置调整,包括但不限于:1. 安装和更新防病毒软件。

2. 设置复杂且不易被猜测的密码。

3. 关闭不必要的网络共享和远程登录功能。

4. 对重要文件进行加密处理。

同时,学生需完成一份个人信息安全检查报告,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于规定时间内提交,不迟到、不早交。

2. 读书笔记需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分析信息安全的实际应用。

3. 思维导图或表格需使用专业的软件制作,内容清晰、逻辑性强。

4. 个人信息安全检查报告需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过程和最终结果。

5.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信息安全问题并相互监督,但最终提交的个人作业必须独立完成。

四、作业评价1. 读书笔记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结合实际的能力。

2. 思维导图或表格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完整性、条理清晰性以及美观度。

3. 个人信息安全检查报告的评价标准包括操作的规范性、记录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4.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作业质量给予相应的分数和评价意见。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通过课堂讲解或在线平台发布的方式,展示优秀作业供大家学习借鉴。

信息系统安全陈萍习题答案

信息系统安全陈萍习题答案

信息系统安全陈萍习题答案信息系统安全陈萍习题答案信息系统安全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和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陈萍习题的答案。

首先,信息系统安全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个人层面上,我们的个人信息、财务信息和健康信息等都存储在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中。

如果这些信息被黑客或其他不法分子获取,将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在组织层面上,信息系统安全更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公司和机构依赖于信息系统来管理和处理重要的业务数据。

如果这些数据遭到破坏、篡改或泄露,将会对公司的运营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

因此,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回答一些陈萍习题。

首先是关于密码学的问题。

密码学是信息系统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加密和解密技术。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这些算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接下来是关于防火墙的问题。

防火墙是信息系统安全中常用的一种防护措施。

它可以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防火墙可以设置规则来限制特定IP地址或端口的访问,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还有关于入侵检测系统(IDS)的问题。

IDS是一种监控和检测网络中潜在入侵行为的系统。

它可以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来发现异常行为,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御。

IDS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最后是关于社会工程学的问题。

社会工程学是一种利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来欺骗和操纵人们的技术。

黑客经常使用社会工程学手段来获取他人的敏感信息,例如通过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来骗取用户的账户密码。

信息安全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信息安全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信息安全导论课后习题答案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而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信息安全导论过程中,课后习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信息安全导论课后习题的答案,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它涵盖了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不被非法访问或篡改的领域,以及预防信息泄露和防范各种网络攻击。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

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包括: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网络钓鱼、网络入侵、数据泄露、身份盗窃、拒绝服务攻击等。

这些威胁可能导致信息系统中的敏感信息被窃取、篡改或破坏,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严重的损失。

3. 网络钓鱼是什么?如何预防网络钓鱼攻击?网络钓鱼是指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可信任实体的方式,诱使受害者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信用卡号等)。

预防网络钓鱼攻击的方法包括:保持警惕,不轻信可疑邮件或链接;确保自己访问的网站是正规的,注意检查网站的URL是否正确;使用反钓鱼工具和安全软件等。

4. 数据加密是什么?为什么数据加密对于信息安全至关重要?数据加密是指使用特定的算法将明文转换为密文的过程,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数据加密对于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即使数据被非法获取,但由于加密算法的作用,攻击者无法直接获得有用的信息。

它可以有效防止数据泄露或被未经授权的人访问。

5. 请解释“防火墙”的作用与原理。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以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入侵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防火墙通过策略和规则,过滤网络数据包,只允许符合特定规则的数据通过。

它可以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有效阻止外部攻击和恶意行为。

6. 什么是身份认证?列举几种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

身份认证是验证用户身份真实性的过程,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特定的资源或系统。

信息安全导论课后答案李冬冬

信息安全导论课后答案李冬冬

信息安全导论课后答案李冬冬1、保密区的门应该保持(B),严禁尾随他人进入保密区。

A、常开B、常闭C、夏天常开,其它时间常闭D、随便2、外部人员进入时,除了在系统中查验身份,还需要(C)。

A、将其身份证压在门卫处B、核实身份即可放行C、要员工接待入内并登记D、要主管级以上领导接待入内并登记3、可进入保密区域的外部人员,挂牌袋子的颜色时(C)。

A、蓝色带子B、黑色带子C、红色带子D、黄色带子4、为了数据传输时不发生数据截获和信息泄密,采取了加密机制。

这种做法体现了信息安全的(B)属性。

A、保密性B、完整性C、可靠性D、可用性5、定期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在发生灾难时进行恢复。

该机制是为了满足信息安全的(B)属性。

A、真实性B、完整性C、不可否认性D、可用性6、网上银行系统的一次转账操作过程中发生了转账金额被非法篡改的行为,这破坏了信息安全的(C)属性。

A、保密性B、完整性C、不可否认性D、可用性7、双机热备份是一种典型的事先预防和保护措施,用于保证关键设备和服务的(A)属性。

A、保密性B、可用性C、完整性D、真实性8、信息安全领域内最关键和最薄弱的环节是(D)。

A、技术B、策略C、管理制度D、人员9、从网站上下载文件或软件时,有时能看到下载页面中的文件或软件旁写有MD5(或SM3)验证码,请问它们的作用是什么?(B)A、验证下载资源是否被篡改B、验证下载资源的次数是否合理C、校验下载时间的准确性D、检验下载资源是否是已经下载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1什么是信息系统?说明其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答: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信息系统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信息报告系统阶段(早期的MIS)和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1.2说明信息安全的内涵
信息的保密性:使信息不泄露给未授权的个体、实体、过程或不使信息为其利用的特性;
信息的完整性:保护资产准确性和完备性的特征;
信息的可用性:已授权实体一旦需要就可访问和使用的特征
1.3分析网络和通信协议的脆弱性和缺陷
所谓信息系统的脆弱性,是指信息系统的硬件资源、通信资源、软件及信息资源等,因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甚至恶意的原因而可能导致的系统受到破坏、更改、泄露和功能失效,从而使信息系统处于异常状态,甚至崩溃瘫痪等的根源和起因。

1.硬件组件
信息系统硬件组件的安全隐患多来源于设计,主要表现为物理安全方面的问题。

2.软件组件
软件组件的安全隐患来源于设计和软件工程中的问题。

软件组件可以分为三类,即操作平台、应用平台软件、和应用业务软件。

3.网络和通信协议尊在这如下几种致命的安全隐患
(1)缺乏对用户身份的识别(2)缺乏对路由协议的鉴别认证
1.4威胁信息系统的主要方法有那些
(1)冒充
(2)旁路控制
(3)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4)破坏系统的可用性
(5)重放
(6)截取和辐射侦测
(7)陷门
(8)特洛伊木马
(9)抵赖
1.5说明信息系统安全的防御策略
防御策略的基本原则1.最小特权原则2.纵身防御3.建立阻塞点4.监测和消除最弱连接
5.失效保护原则
6.普遍参与
7.防御多样化
8.简单化
信息系统安全的工程原则1.系统性2.相关性3.动态性4.相对性
1.6、说出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原则
安全需求基本原则1.授权原则2.确认原则3.跟踪原则4.效能资源相容原则1.7网络设备有哪些不安全因素?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交换机、集线器、网关设备或路由器、中继器、桥接设备、调制解调器。

所有设备都错在自然老化、人为破坏和电磁辐射等安全威胁。

对交换机常见的威胁有物理威胁、欺诈、拒绝服务、访问滥用、不安全的转换状
态、后门和设计缺陷等;集线器常见威胁有人为破坏、后门和设计缺陷等。

网关设备或路由器威胁主要有物理破坏、后门、设计缺陷、修改配置等;中继器威胁主要是人为破坏;桥接设备威胁常见的是人为破坏、自然老化、电磁辐射等;调制调解器主要是人为破坏、自然老化、电磁辐射、设计缺陷、后门等。

1.8 如何从工作人员和换几个条件方面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1.9 什么是可信计算基?
可信计算基(TCB)是一种实现安全策略的机制,包括硬件、固件和软件。

1.10 详细说明安全标记保护剂的可信计算基的功能?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系统仍呈现两大功能:身份鉴别和审计;还有如下能力:1.确定用户的访问权和授权数据;2.接受数据的安全级别,维护与每个主体及其控制下的存储对象相关的敏感标记;3.维护标记的完整形;4.维护并审计标记的信息的输出,并与相关联的信息进行匹配;5.确保以该用户的名义而创建的那些在可信基外部的主体和授权,受气访问权和授权的控制。

1.11 结构化保护级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可信计算基基于一个明确定义的形式化安全保护策略;
2.将第三级实施的(自主和强制)访问控制扩展到所有主体和客体;
3.针对隐蔽信道,将可信计算基构造成为关键保护元素和非关键保护元素;
4.可信计算基具有合理定义的接口,使其能够经受严格的测试和复查;
5.通过提供可信路径来增强鉴别机制;
6.支持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的可确认性,提供可信实施管理,增强严格的配置管理控制。

第二章
2.1 解释GB/T9387.2-1995的三维示意图(图2.1)的意义。

1.提供安全体系结构所配备的安全服务和有关安全机制在体系结构下的一般描述;
2.确定体系结构内部可以提供相关安全服务的位置;
3.保证完全准确的配置安全服务,并且一直维持信息系统安全的生命期中,安全功能必须满足的一定强度的要求;
4.一种安全服务可以通过某种单独的安全机制提供,也可以通过多种安全机制联合提供。

2.2 ISO开放系统互联安全体系中设置了那些服务功能?这些功能在ISO安全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
鉴别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机密性服务;完整性服务;抗抵赖服务;鉴别服务是在开放系统的两个同层对等实体间建立连接和传输数据间,未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而规定的一种服务;访问机制出于主体与客体之间;
2.3说明ISO开放系统互连安全体系的安全机制。

加密机制是各种服务和其他许多安全机制的基础;数字签名机制是数据封装的一种特殊情况;访问控制机制被用来实施对资源访问或操作加以限制的策略;完整性机制的目的是保护数据以免未授权的数据乱序,更改、丢失、重放、插入和篡改;鉴别交换机制;通信业务填充机制是提供业务流机密性的一个基本机制;路由选择控制机制使得路由能被动的活预定的选取,以便只使用物理上安全的子网络、中继器或链路来进行通信,保证敏感数据只在具有适当保护级别的路由上传输;公正机制有关在两个或多个实体之间通信的数据的性质,如它的完整性、数据源、时间和目的地等,能够借助乖哦公正机制而得到确保;
2.4 访问控制机制可以建立在哪些手段之上?
访问控制信息库;鉴别信息;权力;安全标记;试图访问的时间;试图访问的路由;访问持续期;
2.5 描述OSI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之间的关系?
2.6 阐述TCP/IP协议模型中提供的安全服务类型。

2.7 试说明IPsec提供的安全功能。

数据起源的验证;无连接数据的完整性验证;数据内容的机密性保证;抗重放攻击;有限的数据流机密性保证
2.8 IPsec定义了两种安全机制AH和ESP,详细说明AH头的格式。

2.9 举例说明实现AH,ESP的传输模式、隧道模式的工作模型。

AH有两种工作方式:传输方式和隧道方式
2.10 说明TLS协议包括那些步走?并用图示说明TLS握手流程。

2.12 TLS协议有哪些基本消息。

各有何作用?
Hello 消息服务器和客户端使用hello消息来交换与安全相关的信息,如随机数、ciphersuite;Sever Certificate消息该消息表示服务器发送证书;Sever Key Request消息服务器发送该消息只是客户提供其证书;Sever Hello Done 消息服务器发送该消息指示Hello阶段结束;Cilent Certificate消息这是客户端接收到Sever Hello Done消息之后能够发送的第一条消息,该消息只有在服务器要求证书的情况下才能发送。

如果客户没有合适的证书也可以发送不包含证书的Cilent Certificate消息;Client Key Exchange消息该消息有客户端发送;Certificate Verify消息该消息用来提供显示的客户证书校验;Finished 消息该消息在Chang Cipher Spec消息之后发送,用来校验密钥交换和鉴别工程是否成功。

2.13 OSI的基本管理框架定义了那些安全管理活动?
系统安全管理;安全服务管理;安全机制管理:密钥管理、加密管理、数字签名管理、访问控制管理、完整性管理、鉴别管理、通信业务填充管理、路由选择控制管理、公证管理
2.14 阐述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