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流程PPT课件

7 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的处理
1 急诊医师初筛急性卒中患者是否应该进行溶栓治疗
2 如符合初筛标准,入急选诊标医准师完成溶栓前各项检查
3 影像考虑急性缺血1性. 卒年龄中1,8~急8诊0医岁师;通知溶栓小组医生
4 溶栓小组医生进一2步. 评临床估考患虑者为是缺否血符性合脑溶卒栓中,入并选引/ 起排可除评估的神经
3 影像考虑4急.既性往缺卒血中性遗卒留明中显,后急遗诊症医(师m通RS知>2溶)栓小组医生
4 溶栓小组5医. 目生前进或一既步往评6估个患月者内有是显否著符出合血溶性栓疾入病选/ 排除标准
5 溶栓小组6医. 已生知与有患颅者内及出家血属病签史或署怀知疑情颅同内意出书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
6 如已获得知7.情既同往意有,卒准中备史溶且合栓并治糖疗尿病史 ?
1 急诊医师初筛急性卒中患者是否应该进行溶栓治疗 2 如符合初筛标准,急诊医师完成溶栓前各项检查 3 影像考虑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医师通知溶栓小组医生
4 溶栓小组医生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符合溶栓入选/ 排除
标准 5 溶栓小组医生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6 如已获得知情同意,准备溶栓治疗
6.1 rt-PA 注射前 6.2 rt-PA 注射期间 6.3 rt-PA 注射后2h (±15min ) 6.4 rt-PA注射后24-36h
6.1 rBt.发-P病A 4注.5射h(前rtPA) 或 6h(UK) 6.2 rCt.脑-P功A 能注损射害期的间体征持续超过1h, 且比较重 6.3 rDt.脑-PCAT注已排射除后脑2h出(血,±且1无5m大i面n 积)脑梗死早期征象 6.4 rEt.家-P属A注同意射后24-36h
7 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的处理
1 急诊医师初筛急性卒中患者是否应该进行溶栓治疗
2 如符合初筛标准,入急选诊标医准师完成溶栓前各项检查
3 影像考虑急性缺血1性. 卒年龄中1,8~急8诊0医岁师;通知溶栓小组医生
4 溶栓小组医生进一2步. 评临床估考患虑者为是缺否血符性合脑溶卒栓中,入并选引/ 起排可除评估的神经
3 影像考虑4急.既性往缺卒血中性遗卒留明中显,后急遗诊症医(师m通RS知>2溶)栓小组医生
4 溶栓小组5医. 目生前进或一既步往评6估个患月者内有是显否著符出合血溶性栓疾入病选/ 排除标准
5 溶栓小组6医. 已生知与有患颅者内及出家血属病签史或署怀知疑情颅同内意出书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
6 如已获得知7.情既同往意有,卒准中备史溶且合栓并治糖疗尿病史 ?
1 急诊医师初筛急性卒中患者是否应该进行溶栓治疗 2 如符合初筛标准,急诊医师完成溶栓前各项检查 3 影像考虑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医师通知溶栓小组医生
4 溶栓小组医生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符合溶栓入选/ 排除
标准 5 溶栓小组医生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6 如已获得知情同意,准备溶栓治疗
6.1 rt-PA 注射前 6.2 rt-PA 注射期间 6.3 rt-PA 注射后2h (±15min ) 6.4 rt-PA注射后24-36h
6.1 rBt.发-P病A 4注.5射h(前rtPA) 或 6h(UK) 6.2 rCt.脑-P功A 能注损射害期的间体征持续超过1h, 且比较重 6.3 rDt.脑-PCAT注已排射除后脑2h出(血,±且1无5m大i面n 积)脑梗死早期征象 6.4 rEt.家-P属A注同意射后24-36h
7 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的处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课件

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
溶栓治疗的效果:可以快速恢复
A
脑血流,减脑缺血损伤,提高
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B
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出血风险, 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C
溶栓治疗的其他副作用:如头 痛、恶心、呕吐等
溶栓治疗的注意事项:严格掌握
D
适应症和禁忌症,密切监测患者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溶栓治疗的操作 流程和注意事项
溶栓治疗的操作步骤
01
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溶栓治疗的 适应症和禁忌症
准 备 溶 栓 药 物 和 设 备 , 如 r t- PA 、 0 2 溶栓导管等
03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药物能够快 速、准确地到达血栓部位
04
确定溶栓导管的位置,确保导管 位于血栓部位
05
注 射 溶 栓 药 物 , 如 r t- PA , 并 监 测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01
溶栓药物的研发:新型溶栓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02
溶栓技术的改进:提高溶栓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技术改进
03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扩大溶栓治疗的适应症范围
04
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谢谢
05
疗效:溶栓治疗可 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死亡率和残疾 率
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1
溶栓药物的研究:新型溶栓药 物的开发和应用
2
溶栓技术的研究:新的溶栓技 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3 溶栓效果的研究:溶栓治疗对 患者预后的影响和改善
4 溶栓安全性的研究:溶栓治疗的 副作用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溶栓治疗的未来展望
血氧饱和度等
并发症处理:及时处理溶栓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护理课件

02
静脉溶栓治疗原理及适应症
静脉溶栓治疗原理
溶解血栓
通过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将血栓溶解,恢复脑部血
流。
抢救缺血半暗带
静脉溶栓治疗旨在抢救脑缺血半暗 带,即尚未完全坏死但处于缺血状 态的脑组织,通过及时恢复血流, 减少脑损伤。
降低致残率
早期溶栓治疗有助于降低急性缺血 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 质量。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症 状。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
诊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 检查如头颅CT或MRI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过敏反应
总结词
过敏反应是静脉溶栓治疗中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但一旦发生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详细描述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症状,可能与溶栓药物中的某些成分有关。在溶栓 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敏症状,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溶栓治疗,并采取抗过敏措施 ,如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适应症。
准备溶栓药物
确保溶栓药物的质量和 有效性,准备好急救药
品和设备。
建立静脉通道
为快速给药建立安全、 有效的静脉通道。
心理护理
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 解释溶栓治疗的重要性
及注意事项。
溶栓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 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状
态和肢体功能情况。
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如出血、过敏反应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 ppt课件

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24 小时内,不推荐静脉溶栓 治疗
口服新型抗凝剂,静脉溶栓证据不确定,可能有 害,不推荐静脉溶栓,除非实验室指标(INR、TT、 APTT 、 PLT 、 X 特殊检查)正常或停用抗凝剂 48 小 时(肾功能正常)
ppt课件
12
2016AHA/ASA:入选和排除标准 ——2周内大手术、内外伤、或3月内严重头外伤
7
2016AHA/ASA:入选和排除标准 ——严重、轻型缺血性卒中
对于3小时内严重症状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尽管 出血转换的风险增加,但仍有证据表明可以从溶 栓中获益(I,A) 发病3小时内轻型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应考虑静脉 溶栓
发病3小时内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 应权衡利弊
ppt课件
ppt课件
21
谢 谢
ppt课件
22
其他须说明的情况
心源性栓塞不是溶栓的禁忌 意 识 障 碍 也 不 是 溶 栓 的 禁 忌 , 但 一 般 意 识 障 碍 的 NIHSS评分较高,须评估出血风险与预后 溶栓前正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不是溶栓的禁忌
溶栓前使用了降低纤维蛋白原药物,血清纤维蛋白原 浓度不低于2g/L,就不是溶栓的禁忌
ppt课件
23
溶栓药物与方法
国外相关指南只有发病 3-4.5 小时内的 rtPA 溶栓治疗, 我国指南除此以外,还有6小时内尿激酶溶栓治疗 (1) 对脑梗死发病 4.5h 内尽快静脉给予 rtPA 溶栓治疗。 使用方法:rtPA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静脉应用, 其中10%在最初1min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h (2) 如没有条件使用 rtPA ,且发病在 6h 内,可考虑静 脉给予100万u-150万u尿激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课件

3
准备溶栓药物:选择合适的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尿激酶等
4
准备溶栓设备:包括静脉通路、监测设备等
5
准备急救措施: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血压控制等
6
准备患者和家属沟通:告知溶栓治疗的风险和收益,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溶栓药物的给药方式
1 静脉推注: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静脉,快速起效 2 静脉滴注:将溶栓药物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缓慢注入,持续起效 3 动脉内注射: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动脉,快速起效 4 动脉内滴注:将溶栓药物通过动脉内滴注的方式缓慢注入,持续起效 5 皮下注射:将溶栓药物注入皮下,缓慢起效 6 肌肉注射:将溶栓药物注入肌肉,快速起效
缺乏运动:缺乏锻炼,导致血管 弹性下降,增加发病风险
2
静脉溶栓治疗的原理和适 应症
溶栓治疗的原理
01
溶栓药物:如 阿替普酶、瑞 替普酶等
02
作用机制: 溶解血栓, 恢复血流
03
适应症: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发病时 间小于4
04
疗效:降低死 亡率和残疾率, 改善患者预后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 时间在4
02
常用的溶栓 药物包括阿 替普酶、瑞 替普酶和尿 激酶等
03
溶栓药物的 选择应考虑 药物的疗效、 安全性和价 格等因素
04
溶栓药物的 选择应遵循 医生的建议 和临床指南 的推荐
3
静脉溶栓治疗的操作流程
评估和准备
1
评估患者病情: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2
确定溶栓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和溶栓指征进行判断
禁忌症:近期有出血倾向,近期有脑出血 病史,近期有严重创伤或手术,近期有严 重感染,近期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近期 有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近期有严重糖尿病 未控制,近期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近期有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近期有严重过敏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指南》解读PPT课件

03 静脉溶栓治疗原理及适应 症
静脉溶栓治疗原理介绍
溶解血栓
通过静脉给予溶栓药物,使药物 随血液循环到达血栓部位,从而
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改善缺血
溶栓治疗能够迅速改善缺血区域的 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防止并发症
及时溶栓治疗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后 出血转化、脑水肿等并发症的风险 。
适应症及禁忌症分析
凝血功能异常等。
再灌注损伤
溶栓后血管再通可能导致再灌注 损伤,表现为脑水肿、颅内压升 高等,危险因素包括溶栓时间窗
、溶栓药物剂量等。
溶栓后血管再闭塞
溶栓成功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 血管再闭塞,导致症状恶化,危 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血管狭窄
等。
预防措施建议
严格控制溶栓适应症和禁忌症
01
在选择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状况
疾病定义与发病机制
疾病定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脑 细胞死亡的疾病。
发病机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包括血栓形成、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其中 ,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发病机制,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危 险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包 括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 等症状。
静脉溶栓治疗发展
阐述静脉溶栓治疗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3
护理在静脉溶栓治疗中的重要性
强调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过程 中的关键作用。
指南目的与意义
01
02
03
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规范护理操作,提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 栓治疗的护理质量。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PPT课件

7
溶栓病人的选择
8
时间窗的确定
• 以最后一次被发现没有症状为主,所以对于睡眠 中起病的醒后卒中,起病时间应算作没有症状开 始休息时。
• 如果患者有一个较轻的症状,最后症状逐渐加重 ,起病应以症状首发开始算。
• 如果患者有一次TIA发作但完全缓解,随后又有第 二次发作,应从新症状出现时开始算。
• 对于超过时间窗但临床症状严重的基底动脉闭塞 患者可适当延长时间窗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18
高血压处理
血压控制于180/105mmHg以下 • 降压:首选静脉降压 • 乌拉地尔、拉贝洛尔、艾司洛尔 • 最好避免使用硝普钠:因能同时增加ICP,降低
MAP,严重降低CCP。
19
20
出血 转换
症状性出 血
SICH
无症状性 出血
21
SICH
• 与自发性脑出血相比。溶栓后SICH可能体积 更大、症状更重、多灶性。
• 心电图 • 会诊 • 头颅CT排除出血 • 筛选 • 启动溶栓流程
溶栓一线
• 初步谈话
急诊及溶栓一 线
• 知情同意 • 溶栓决策
溶栓二线
• 实施溶栓操作 和检测
• 神经功能监 测及影像复
查
溶栓护士
溶栓一线、二 线、溶栓护士
12
13
溶栓药物
• rT—PA 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以A级推 荐为首选溶栓药物 • 链激酶 高的出血并发症和不良预后被摒弃 • 尿激酶 只有中国批准用于缺血性卒中溶栓,但仍首选rtPA
• 对于并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静脉使用 rt-PA 溶栓后,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若有适应症, 可植入支架 (Ⅱa 级推荐,C 级证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规范治疗培训 ppt课件

untreated”
8
卒中治疗
二期预防
完全康复
给药 治疗卒中 鸡尾酒
卒中发作
脑影像
呼叫 急诊 服务
激活
(15 分钟)
转运时的 神经保护 药物
ER 卒中小组
9
提要
1. 概况 2. 溶栓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10
提要
1. 概况 2. 溶栓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11
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有哪些治疗方法?
12
NINDS(美国)
Adjusted odds ratio
4.0
OR
OR
OR
3.5
2.8**
1.5*
1.4*
3.0
2.5
2.0
1.5
1.0
0.5 0.0
60
Time Interval (OTT) [min]
120
180
240
300
1.5h
3h
4.5h
OR “1.2”
360 6h
14
Hacke et al. Lancet 2004; 363 (9411): 768–77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 规范治疗
1
提要
1. 概况 2. 溶栓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3. 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4. 各国指南 5. 溶栓治疗流程 6. 溶栓经典病例 7. 小结和展望
2
1. 概况
提要
3
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80%以上
卒中
出血性 (15 %~ 20%)
缺血性(80%~85%)
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栓塞性脑梗死
疗; 4.对出血性并发症的过度恐惧。
20
提要
1. 概况 2. 溶栓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3. 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4. 各国指南
8
卒中治疗
二期预防
完全康复
给药 治疗卒中 鸡尾酒
卒中发作
脑影像
呼叫 急诊 服务
激活
(15 分钟)
转运时的 神经保护 药物
ER 卒中小组
9
提要
1. 概况 2. 溶栓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10
提要
1. 概况 2. 溶栓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11
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有哪些治疗方法?
12
NINDS(美国)
Adjusted odds ratio
4.0
OR
OR
OR
3.5
2.8**
1.5*
1.4*
3.0
2.5
2.0
1.5
1.0
0.5 0.0
60
Time Interval (OTT) [min]
120
180
240
300
1.5h
3h
4.5h
OR “1.2”
360 6h
14
Hacke et al. Lancet 2004; 363 (9411): 768–77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 规范治疗
1
提要
1. 概况 2. 溶栓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3. 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4. 各国指南 5. 溶栓治疗流程 6. 溶栓经典病例 7. 小结和展望
2
1. 概况
提要
3
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80%以上
卒中
出血性 (15 %~ 20%)
缺血性(80%~85%)
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栓塞性脑梗死
疗; 4.对出血性并发症的过度恐惧。
20
提要
1. 概况 2. 溶栓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3. 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4. 各国指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ppt课件

并发症
(一)出血: 1)颅内:影响溶栓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的主 要并发症 a)实质性出血:CT检查有高密度占位效 应的血肿,常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体征。 b)出血性梗死:阻塞血管再通后脑组织 内出血,出血常呈单独或融合的斑点 状,一般不出现血肿,常见于灰质。 2)颅外:次要
出血发生率
• 未经溶栓治疗 – 症状性脑出血:5% – 非症状性脑出血:15%~45% • 溶栓治疗:9.3%~28% – 其中rt-PA 4.05%,与其剂量有关,若剂 量≦0.85mg/kg无一例发生颅内血肿
溶栓的必要性
• 脑血管闭塞后,体内纤溶系统激活,闭塞 血管44%~75%可自然再通 • 再通时间:发病后数小时~数天 高峰期:发病后3~4天 • 此时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已出现不可逆损 害,因此促进血栓溶解,恢复脑血流,挽 救尚未形成永久损害的脑组织是治疗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
治疗时间窗
• 因缺血半暗区仅存在几小时,故多数临床 治疗时间限制在出现症状后6~8小时,头 颅CT扫描尚未形成低密度病灶 • 也有在症状出现几天后溶栓治疗有效,且 不会增加危险性 • 理论上治疗时间越早越好,美国心脏病学 会(AHA)和美国神经病学会(ANA)建 议对起病3小时内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行rt-PA 治疗
结论
• 发病大于3小时后的患者不推荐常规使用 tPA溶栓治疗。 • 对于发病3-6小时内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 者动脉予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是有益的(IIb级)。 • 应用链激酶致出血率和死亡率增加,所以 除非有进一步应用链激酶的临床试验来证 实链激酶应用的适应症,不应使用链激酶 治疗脑卒中。
溶栓的必要性
• 脑动脉阻塞/严重狭窄 脑血流阻断 中心 部分脑组织在数分钟内形成不可逆损伤, 周边部分缺血脑组织通过侧支循环得到足 够血流形成“半暗带”,这种不稳定的血 液循环在3-4小时内得不到改善,会出现 脑组织代谢紊乱 • 溶栓治疗的目的就是迅速重建脑血液循环, 挽救半暗带脑组织,缩小梗死面积,改善 预后 • 溶栓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溶栓禁忌症(3小时内)
3小时内静脉溶栓的相对禁忌症:
下列情况需谨慎考虑和权衡溶栓的风险与获益(即虽然 存在一项或多项相对禁忌症,但并非绝对不能溶栓)
1.轻型卒中或症状改善的卒中 2.妊娠 3.痫样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 4.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 5.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6.近3月有心肌梗死病史
➢ 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的首选方法(I类,证据水平 A)。 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都应尽可能减少时间延误 (I类,证据水平 B)
➢ 发病6小时内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 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 动脉溶栓(I类,证据水平 B)
➢ 由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 的患者,虽目前有在发病24小时内使用的经验,但也应 尽早进行避免时间延误(Ⅲ类,证据水平 C)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与死亡谱的改变,脑卒中已 成为威胁我国民众健康的头号杀手。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 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 致残率极高。
溶栓问题 严格掌握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2013版美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 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静脉溶栓中生命体征的管理
NIHSS评分 溶栓前1次 溶栓后1小时内每15min一次 溶栓后3小时内1小时一次 溶栓后12小时内3小时一次 溶栓后24小时内6小时一次
共12次
静脉溶栓中生命体征的管理
➢ 血压(很重要): 在溶栓前要快速降压,使收缩压≤180mmHg且舒张压 ≤100mmHg(I级推荐,B级证据)。 静脉溶栓后至少24小时内维持其低于180/100mmHg。
静脉溶栓适应症(3~4.5小时内)
缺血性卒中发病 3~4.5小时内
Ø发病3~4.5小时内 Ø有神经功能缺损的急性脑梗死 Ø年龄18岁以上 Ø签署知情同意书
静脉溶栓禁忌症(3~4.5小时内)
➢ 年龄>80岁 ➢ 严重卒中(NIHSS>25) ➢ 口服抗凝剂,无论INR数值为何 ➢ 同时具有糖尿病史和缺血性卒中史
其他同3小时内
特殊情况的静脉溶栓问题
➢ 年龄:80岁以上,3小时内可以,4.5小时相对禁忌 ➢ 轻型或快速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时间窗内未恢复的较严重神经功能缺
损可静脉溶栓治疗,小卒中(NIHSS小于5分)不溶栓治疗。 ➢ 重症(NIHSS>25分),3小时内先无禁忌,先静脉溶栓,有静脉溶栓
相对禁忌或静脉溶栓失败,可考虑动脉溶栓 ➢ 3个月内大手术、近期心梗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但要平衡利弊,可选
➢ 紧急动脉支架和血管成型术的获益尚未正式,应限于临床 环境下使用(Ⅲ类,证据水平C)
指南的更新
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 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
治指南
治指南
溶栓年龄18-80岁
发病3小时内<18岁 适应症3放-4.宽5小时>80岁相对禁忌 禁忌症减少
重症(NIHSS>25分)禁忌动脉溶栓3被小推时荐内静脉溶栓或动脉溶栓
血管内介入推荐意见
➢ 机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栓在严格选择患者的情况下单用或与药物溶栓合用 可能对血管再通有效(Ⅱ类,证据水平 B),但临床效果 还需更多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对静脉溶栓禁忌的部分患者 使用机械取栓可能是合理的(Ⅱ类,证据水平 C)
➢ 对于静脉溶栓无效的大动脉闭塞患者,进行补救性动脉溶 栓或机械取栓(发病8小时内)可能是合理的(Ⅱ类,证 据水平B)
检查相关: ➢ 血压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100mmHg ➢ 血糖<2.7 mmol/L ➢ 已口服抗凝药INR>1.7或PT>15秒 ➢ 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 100x109/L ➢ 48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上限) ➢ 目前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各种敏感的 实验室检查异常(APTT、INR、血小板数、ECT、TT或恰 当的Xa活性测定等) ➢ CT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影大于1/3MCA供血区)
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静脉溶栓禁忌症(3小时内)
病史相关:
Ø 近3个月有较重头颅外伤或脑梗死; Ø 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Ø 近7天内有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Ø 既往有颅内出血史; Ø 有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Ø 近期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Ø 活动性内出血
静脉溶栓禁忌症(3小时内)
血管再通率在提高
CT见低密度病灶为禁忌
CT低密度<1/3MCA供血区可溶 栓治疗
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是禁忌 未列入禁忌症
静脉溶栓中生命体征的管理
➢ 吸氧与呼吸支持 1.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2%或血气
分析提示缺氧)应给予吸氧, 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
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 2.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
➢ 治疗初2 h 每15min 一次(收缩压≥180 mmHg 或舒张压≥105 mmHg,要提高测血压的频率)。
➢ 随后6 h每30 min测一次。
➢ 最后每小时一次直至静脉溶栓后24 h。
静脉溶栓中生命体征的管理 ❖ 血糖(很重要):
溶栓后24 h 内持续高血糖〔>7.8mmol/L〕提示结局不良 l.血糖超过11.1 mmol/L 时给予胰岛素治疗。 2.血糖低于2.8 mmol/L时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
择动脉溶栓 ➢ 颈动脉夹层所致的脑梗死:发病4.5小时内用静脉溶栓可能是合理的
2015年,动脉溶栓的春天
ISC四项血管内治疗研究大获全胜:
多模式结合的动脉溶栓被关注和肯定
静脉溶栓8 个患者 1个获益
满足静脉溶栓条件患者少(<10%) 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低,特别是大 血管、心源性卒中
血管内介入推荐意见
静脉溶栓 作为救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重要方法
严格筛选适应症及禁忌症: Ø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小时内给予静脉溶 栓治疗(I类,证据水平 A)
Ø3~4.5 小时(I 类,证据水平 B)
静脉溶栓适应症(3小时内)
缺血性卒中发病 3小时内 ❖发病3小时内 ❖有神经功能缺损的急性脑梗死 ❖年龄18岁以上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