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读》序:无待的逍遥
庄子《逍遥游》原文鉴赏
庄子《逍遥游》原文鉴赏庄子《逍遥游》原文鉴赏及翻译《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庄子《逍遥游》原文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庄子《逍遥游》鉴赏“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
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
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浅谈逍遥游内涵及启示
试论庄子逍遥游的内涵及其启示摘要:《逍遥游》是《庄子》一书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目,为庄子思想纲领之篇,是庄子哲学思想的灵魂,集中表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逍遥的人生境界。
庄子在《逍遥游》中抒发了对自由的炽热渴望,他追求的自由不仅是精神上的自由,还是不断超越的自由,是在“厚积”过后达到大境界的“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的精神特质和哲学思想对现实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本文以庄子内篇课堂学习为基础,浅谈个人对庄子《逍遥游》内涵的理解以及从中收获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自由,现实意义正文一.何谓“逍遥游”许多人将逍遥游理解为纯粹的自由自在、肆意洒脱、甚至是不近人世的无为,但这是对庄子思想理解的极大谬误。
随心所欲、无所事事而产生的空虚的“自由”只是懒汉的温床,这样的思想行为是人格精神的退化,是社会发展的阻碍,怎能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几千年来被人传唱不息呢?从庄子着重刻画的大鹏形象来看,肆意翱翔,自由自在只是表象而已,实质在于它有实力飞的更高、更远,有居高临下、俯瞰众生的超高能力,这种超能力怎能仅仅通过简单的无所事事来获得呢?水之积不厚无法负大舟,风之积不厚无法负大翼,无三月之聚粮无以适千里——不断的积累是实现逍遥游的先决条件。
怒而飞起,击水三千里方能获得展翅翱翔的动力——适时地爆发是实现逍遥游的必要因素。
而三月聚粮与六月之行是对其意志力的极大考验——顽强的精神品质是实现逍遥游的内在要求。
对南冥的向往是其前进的动力——对光明与美好的追求是实现逍遥游的精神支柱。
若没有上述因素作为基础,自由便成了空虚,逍遥便成了懒散。
真正的逍遥是内心境界的逍遥,是超越了世俗的浮躁而获得精神愉悦的逍遥,是摆脱重重枷锁而冲向美好希望的逍遥,是在灵魂深处消除杂念而忘乎其所依的逍遥,是智者的逍遥,是在无为中有为者的逍遥,是为理想奋斗而不失其本心者的逍遥。
所以,逍遥游是建立在厚积之上的,通过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达到大境界、大志向的潇洒、自在。
浅析《庄子》中的“逍遥”境界及其对后世的启示
第9卷第7期 长 安 学 刊 2018年11月 97浅析《庄子》中的“逍遥”境界及其对后世的启示杨舒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摘 要:《庄子》作为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著作,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哲学、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虽然对于《庄子》的研究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其所提倡的“逍遥”境界的解读还未曾停止过,本文罗列了学界的四种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同时,对《庄子》中所提倡的这种“逍遥”境界对后世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庄子;逍遥;当代启示文章编号:ISBN978-7-80736-771-0(2018)07-097-03《庄子》作为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著作,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哲学、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庄子》的讨论自先秦延绵至今,足以见出其在人类思想史中的重要性。
《庄子》为全人类提供的精神财富宝库是巨大的,而本篇仅以《庄子》首篇《逍遥游》及其相关篇章为例,探讨《庄子》中的“逍遥”境界,以及庄子在其首篇就予以强调的这种自由精神对当代人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与启示。
一、《庄子》中的“逍遥”境界解读作为《庄子》首篇的《逍遥游》以鲲、鹏;蜩、学鸠等形象画面在展现庄子议论高超手段的同时,实则也以此向世界推出了一个已经绵延两千年,但至今似乎还未曾解决的课题——什么才是“逍遥”?至今学界对“逍遥”的界定还未达成共识。
从西晋玄学家郭象最早的关于“逍遥”的注解至今,关于《庄子》中“‘逍遥’究竟应是怎样的一种状态”的探讨与论争依旧在延续。
结合自郭象以来的诸多评述,学界关于“逍遥”境界的解读大抵有四种。
(一)“适性说”作者简介:杨舒珺(1993—),女,江苏连云港人,汉族,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文体研究与文学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体研究。
这一种观点认为,《庄子》中所提倡的“逍遥”境界实则是一种对于性情的契合,即“适性”。
庄子的“逍遥”之“无待”化“自由”
164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投稿邮箱:jyxdhbjb@课程与教学庄子生于战国中期, 名周,宋国人。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对秦汉的黄老之学和魏晋玄学, 以至于宋明理学都产生深远影响。
《庄子》共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也是庄子思想中最有魅力和最具特色的部分。
在《逍遥游》这部浪漫主义杰作当中表明的庄子的观点是认为客观现实中的万事万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由于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导致人的精神自由缺失,如果想恢复人的精神自由,就必须要无所依,无所待。
一 无待《庄子》中没有“无待”这个词,郭象的注当中提出了“有待”和“无待”两个概念,“无待”的思想也成为《逍遥游》的思想核心之一,《逍遥游》用的是寓言和论对的方式,也就是寄寓于言的方式,将这种自由理念境界表达出来。
“有待”是事物间的相对关系,这也包括一些思想的束缚。
“无待”是事物间的绝对关系,当然也指思想无拘无束。
《逍遥游》所指的“无待”并非我们所认为的物质方面的无所存在,不是客观环境对我们的束缚,而是一种理念的拘束、认识的局限,打破思域的樊笼所得到的无待就是庄子的“无待”。
从庄子的寓言可以看出,“小大之辩”说明逍遥是有待的,“无己无功无名”说明逍遥是无待的。
飞禽鸟兽的“游”都不是逍遥的,而“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也都是和小兽一般的为功名利禄所累,他们做不到“无名”——心胸狭窄,计较得失,甚至御风而行的列子也有凡心俗念。
万事万物在客观上都会有所依待,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这种关系,只不过我们的认识要超脱这种“及物”的关系,同样处于“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的环境下有“神人”处“藐姑射之山”,他“肌肤若冰雪, 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 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以至于进入“无己”、无用的本真,在精神突破“有待”的束缚,抛弃众所累,类似处于后人郭象所说的“玄冥之境”才能达到逍遥所追求的自由境界。
实现逍遥:由有待到无待——庄子《逍遥游》的自由与超脱
从物理世 界到人 的精神世 界 ,道理 也是 一样。 个人精神 气度 、知识 眼界 的大小不 同 ,所选择 的人生 道路也就 存在 价值 取 向 的区分 。于是 就 有 了 “知效 一 官 ,行 比一 乡 ,德合 一君 ,而征 一 国者 ”的 “自视亦 若此 ”。功名 利禄从来 就 是 世 俗 之人 所 追 求 的 生活 目标 ,对 官职 、地位 、名 利 的汲 取 往 往 会迷 惑 人 的心 智 ,使 其看不 到外 面的广 大世界 ,沉 浸在 自己营造 的 精神枷锁之中。对现实利益的获取和受益往往又使 其以 自己狭猫的价值标准去评判他者他物 ,结果就 如蜩鸠一般,以“小知”之心 自我陶醉满足。但宋荣 子 却“犹然 笑之 ”,他 “举 世 而誉 之 而 不加劝 ,举 世 而 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 ,辨乎荣辱之竟”。他 摈弃了功名利禄 ,不受世欲的影响 ,心灵 已经有了很
关于 “神人 无 功 ”,庄 子 日 :“藐 姑 射 之 山 ,有神 人 居焉 ,肌肤 若 冰 雪 ,淖 约 若 处 子 。 不食 五谷 ,吸风 饮 露 ,乘 云气 ,御 飞龙 ,而游 乎 四海 之外 。其 神凝 ,使 物 不疵疠 而 年谷 ”。庄 子 在 自己 的想 象 世 界 中创 造 出来 的神人 ,意味 着他 向往 的一 种 心灵 的悠然 自在 , 了无挂 碍 ,而邈远 的姑 射 山 ,便 是庄 子 心 中高蹈 世外 的精神 处所 。这 是 一 个 高 远 而 淖 然 的 自由境 界 ,心 灵 无扰 、精 神无 忧 、身 无 牵 挂 ,体 无 侵 扰 。这 个 神人 具 有容 摄 整 个 宇 宙 的力 量 ,早 已超 越 内外 之 分 ,他 “旁礴万物以为一”,“物之莫伤”,因此能够 “其尘 垢 秕糠 ,将 犹 陶铸 尧舜 ”而 不 “以物 为 事 ”。这 便 是 庄子 向往 中 的 ,无 用 于世 而能 任性 逍遥 的人 物形象 。
《庄子·逍遥游》及注释
《庄子·逍遥游》[题解]《逍遥游》以义名篇。
“逍遥”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
“游”是邀游于自然界。
《逍遥游》是一篇与惠施辩论的文章。
庄子针对惠施的“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的命题和“执一不化”的观点,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与惠施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本篇有三个层次:从“北冥有鱼”到“圣人无名,”是写从有待到无待的境界。
这是庄子超世主义的人生哲学。
从“尧让天下于许由”到“肩吾问于连叔”,阐述了无名、无功、无己的观点,这是达到无侍的唯一手段和途径,反映了庄子的利己主义。
在惠施与庄子的两段对话中,惠施以大瓤来影射庄子的大而无用的观点,庄子却把无用说成大用,这是他的主观随意性的方法,也是他的处世哲学。
从《逍遥游》中的观点可以看出,庄子所追求的绝对的精神自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小大无别是相对主义的,无名、无功、无己是利己主义的。
但是,也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承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
[正文]北冥有鱼(1),其名为鲲(2)。
鲲之大(3),不知其几千里也(4)。
化而为鸟(5),其名为鹏(6)。
鹏之背(7),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8),其翼若垂天之云(9)。
是鸟也(10),海运则将徙于南冥(11)。
南冥者,天池也(12)。
[注释](1)北冥:北极大海。
冥,通厚,广阔幽深的大海。
北冥有三解:慧琳《一切经音义》引司马注“溟,谓南北极也。
”朱季海《庄子故言》谓“冥为极地大水”。
陆德明《经典释文》,释德清《庄子内篇注》,胡远浚《庄子诠诂》、曹础基《庄子浅注》皆训为北海。
钟泰训冥为冥冥之义。
司马注可从。
(2)鲲(kūn):大鱼。
(3)之:的。
大:指体积巨大。
(4)几:指不定的数目。
(5)化:变化,化成。
为:变成,成为。
在《庄子》中有许多辩证法的思想,承认事物的发展变化,鲲变鹏就是其中一例。
(6)鹏(péng):大鸟名。
古文凤字。
(7)背:脊背。
(8)怒:奋飞,奋起。
(9)若:如,好象。
《庄子内七篇》的“逍遥”思想研究
《庄子内七篇》的“逍遥”思想研究庄子内七篇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所著的一部学术著作,它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尤以“逍遥”思想最为著名。
逍遥不单指外在的自由,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超然与自在,是一种达到心灵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本文将分析庄子内七篇中的逍遥思想,并举出五个例子,探讨逍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一、庄子内七篇的逍遥思想逍遥思想可以视为庄子哲学的核心,其涵义在于超越了一切限制的自由、安逸、欢愉和自在。
在庄子眼中,逍遥来源于心境的平静和淡泊,人们应当超越一切天然与社会的限制,将生命过得华丽而自如,并且自得其乐。
逍遥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1. 自由。
自由是生命的本质和最终目的,自由的精神和价值与自然和谐共存着。
看似繁琐和束缚的现实生活,实际上是心灵自由的必要条件,通过自由,我们寻求到生命的真实意义,实现自我实现与变革。
2. 淡泊。
淡泊是一种内在的超然,是对物质财富、名誉地位的超越。
庄子认为,淡泊不为而自然,让我们独立于社会、独立于他人的认知外表、内在精神味道、规范、道德规范和价值感性,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发挥我们的天性和潜能,让思想和身体自由地追求自豪和幸福。
3. 品德。
品德是人们个人生命的内在体验和标准,是超越社会传统的生命价值和大众文化的内在反应。
在庄子看来,品德源于自然,它不仅仅只是个人的状态,甚至孕育着人们与自然、他人、社会的联系。
在品德的准则上,庄子不仅仅强调道德义理,更突出了灵魂、心灵与自然相通的标准。
4. 静思。
庄子认为,静思是洞悉心灵、揭示事物根本的方法。
静思是在一定方向内倾注全部体力,使特定的思想、感觉、心境得到了挖掘和让我们获得内心宁静的境界,平静了我们内心繁杂的思想和情感,使我们的灵魂得到了滋润和重生。
5. 自由活动的欢愉。
欢愉在逍遥思想中是一种内在的、顽童的、青春活力的、生命言行的表现。
欢愉不是单纯的身体上的快乐,而是精神上的升华,是胜利、情感、智慧和力量的表达。
“无待”与“逍遥”
“无待”与“逍遥”庄子认为人之性源于道之性,当人纯任自然、与道合一时,他所追求的自由就达到了。
这明显体现在他对待生命、名利和知识上。
能安于生死,破除执著心和是非心,不断超越不自由的人生困境,摆脱外物的限制而通达自由。
这种自由是虚己无待的“逍遥游”。
“逍遥游”是否定了身外之物且超越了自我的“无名”、“无功”、“无己”的境界,是精神高度自主且自由的境界。
标签:庄子道自由逍遥游一、自由的困境人的本性是追求自由,然而各种困境却阻碍了人通向自由。
在庄子看来,人们悦生而恶死,致力于追名逐利,执著于是非之争,而不关心人内在生命的安顿和个体精神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理想正是从个人在现实中的不自由起步,试图通过对外物和自身的否定和超越而通向自由。
那么,在庄子眼中,人何以不自由?1.命的局限和人生的虛妄古人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庄子所谓的命是人无法解释的,但它无处不在,人无法左右和逃避。
“在庄子看来,天地万物的生灭转化,均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道的运行产生出来的必然结果。
这就表明人在行为上是不可能自由的,因为一切存在和变化都是必然的。
”[1]命体现着人的存在的有限性,却逃避不了这种命。
人生的不确定性使人的存在没有着落感,个体的存在始终处于别无选择的命运之中,人是如此地不自由。
当人出生被赋予自我意识之时,就开始了对自身处境的沉思和生存真理的探求。
“当我们思考世界本身和自己本身时,就不得不面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困境,由此而产生对自身的必然死亡性和个体生命的偶在性、不可预知性的恐惧,产生生存的焦虑感和生命的虚无感。
”[2]人的出生是偶然的,然而死亡却是必然的。
对于生死,世人悲痛的是生的短暂、死的不可抗拒。
死亡是必然的,但人悦生而恶死,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意识。
面对生命的无常,人感到人生没有合理性可言,感到人生的虚妄。
2.名利对人性的束缚人生于世俗社会之中,“未有不兴名逐利者也”。
庄子认为“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逍遥游》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逍遥游》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
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作品原文:逍遥游1北冥2有鱼,其名为鲲(kūn)3。
鲲之大,不知其几4千里也5;化而为鸟,其名为鹏6。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7而飞,其翼若垂天8之云。
是鸟也,海运9则将徙10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11也。
《齐谐》12者,志怪13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14三千里,抟(tuán)15扶摇16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17者也。
”野马18也,尘埃19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0。
天之苍苍21,其22正色23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4?其视下也25,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2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27大舟也无力。
覆28杯水于坳堂29之上,则芥30为之舟;置31杯焉32则胶33,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4。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35,而后乃今36培风3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38阏(è)39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0。
蜩(tiáo)41与学鸠42笑之曰:“我决(xùe)起43而飞,抢44榆枋(yú fāng)45而止,时则46不至,而控47于地而已矣,奚以48之49九万里而南为50?”适51莽苍52者,三餐53而反54,腹犹55果然56;适百里者,宿57舂(chōng)粮58;适千里者,三月聚粮59。
庄子“逍遥”之我见
庄子“逍遥”之我见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以逍遥自在、无为而治为主要特点,这在《庄子》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逍遥一词本意为自在悠闲,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对于庄子来说,逍遥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心态和生活态度。
下面我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对庄子“逍遥”思想的理解与感悟。
逍遥,对我来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各种琐事和纷扰所困扰,心灵处于不安和紧张的状态。
面对种种压力和困扰,庄子提出的逍遥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告诉我们要学会超然物外,看淡纷扰,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逍遥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而是在现实中保持心境的超然。
这种超脱,其实正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和升华,是面对现实的一种成熟和坚强。
我们不必为琐碎的事情而纠缠不休,可以坦然面对,用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世间的繁杂,从而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
只有在心灵自由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体验生活的美好,谋求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逍遥,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的超脱。
庄子强调无为而治,提倡“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光,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其自然规律运行的,顺其自然,顺乎自然的运行规律,如太阳月亮自然升起落下,四季更替变化,人应该如此与之相适应。
人应该摆脱功利心、虚荣心的束缚,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任其自然。
这就是逍遥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功利的利益所困扰,追逐名利、财富和地位,忽略了心灵深处真正的追求。
而庄子的思想告诉我们,要学会超脱于这些功利的困扰,顺应自然,顺其自然。
生命如溪流般顺势而下,人生如逍遥者顺应着自然,不强求,不对抗,只顺其自然,只顺势而为。
正如庄子所言:“及其至也,非卷也无惧,非柴也无怒,舟虽由也,不由也;舟虽动也,不动也。
”意思是说,到了逍遥的境地,心不会卷怒,也不会柴怒,船虽然由着水旱之势,又并不受水旱之势的影响,船虽然随水浮沉,心却并没有随之起起伏伏。
庄子“逍遥”思想
庄子“逍遥”思想浅析摘要:“逍遥”是人的心灵所达到的超然物外,闲放不拘的境界。
庄子的逍遥思想所追求的一种无所牵挂、无所求的平静心理,以“逍遥”之境界去达到内心的平静,这便是庄子的选择。
怎样能做到“逍遥游”,何人可以“逍遥游”?具体来说,就是“无名”、“无功”、“无己”。
关键词:庄子;逍遥思想;逍遥游一、“逍遥”之内涵“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诗经·郑风·清人》己有“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楚辞》、《离骚》等也多次提到过“逍遥”一词。
在庄学史上,围绕着“逍遥”的意义曾有过很多不同说法。
王夫子认为这种心态是一种精神化的,一种超脱的自由,没有时空的限制。
王夫之这里“逍遥”是一种精神的自由活动,无拘无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郭象《庄子注》以自得为逍遥:“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成玄英概括为三种逍遥观:首先逍者,销也;遥者,远也。
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
以斯而游,故曰逍遥。
其次,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然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逍然靡所不为。
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
最后才是至德内充,无时不适;忘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
”各家对“逍遥”一词的理解均能言之成理,但要客观准确的理解庄子逍遥思想,还需要回到《庄子》文本中去。
《庄子》开篇即是《逍遥游》,文章先写大鹏凭风南飞,以寓万物皆有所待之意。
但唯恐他人不信,随即引《齐谐》作为证明,又通过借野马、尘埃大舟喻大鹏,借水与生物之息喻大风,然后再通过蜩、学鳩、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众人与汤之问棘来反复申述此意。
凡天地之间,大至鲲鹏,小至学鳩、斥鴳,甚或野马、尘埃,皆有所待而后行,不可谓怡然自得;唯有泯灭物我之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与自然化而为一,然后才可以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在精神上获得彻底解脱。
“逍遥”的境界就是精神自由解放的境界。
《庄子》逍遥游 原文、注释及解析
《庄子》逍遥游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②,其名为鲲③。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④。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⑤,其翼若垂天之云⑥。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⑦;南冥者,天池也⑧。
齐谐者⑨,志怪者也⑩;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2),去以六月息者也(13)。
”野马也(14),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16),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7)?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8)。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9),则芥为之舟(20),置杯焉则胶(21),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22),而后乃今培风(2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4),而后乃今将图南(25)。
蜩与鸴鸠笑之曰(26):“我决起而飞(27),枪榆枋(28),时则不至(29),而控于地而已矣(3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1),适莽苍者(32),三飡而反(33),腹犹果然(34);适百里者,宿舂粮(35);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36),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37),小年不及大年(38)。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9),蟪蛄不知春秋(40),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41),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42),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43),众人匹之(44),不亦悲乎?”〔注释〕①本篇节选自《庄子·内篇》。
是庄子的代表作,阐述了庄子的人生观。
②北冥,即北海。
冥,水呈深黑色。
③鲲,本指鱼卵,这里借用大鱼名。
④鹏,古凤字,大鸟名。
⑤怒,形容鹏鸟欲飞时张开翅膀抖动羽毛的姿态。
⑥其翼若垂天之云,鹏鸟的翅膀犹如天边的云,形容它很大。
垂,同“陲”,边。
垂天,天边。
⑦海运,海波翻滚。
海波翻滚时必伴有大风,鹏鸟即趁此大风迁徙到南海。
从“无待”解读《庄子》
从“无待”解读《庄子》作者:李海龙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8期【摘要】“无待”思想是庄子的重要思想,也是其“至人”的精神境界。
本文通过对《庄子》有关文献的解读,多角度解析了庄子的“无待”思想,同时指出“无待”思想是对现实的有力批判。
文章在最后简单论述了“独化”是“无待”思想的一种合理发展。
【关键词】无待;有待;独化《庄子》中本来没有“无待”一词,郭象在作《逍遥游注》时,由原文“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和“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两句,提取出了“有待”与“无待”两个概念,这是郭象对庄子研究的一大贡献。
这两个概念在《逍遥游》第一则寓言,鲲鹏和斥鴳鸟的故事中即有所表达,不仅如此,该篇的几则寓言,以至《庄子》无处不渗透着这一思想。
追求无待之境界是《逍遥游》的思想核心,也是庄子思想的最重要内核之一,代表了庄子的思想精神。
一所谓有待,就是事物的存在、发展有所依赖、有所对待,事物是相对存在的;也指思想、欲望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所谓无待,即事物的存在、发展无所依赖、无所对待,事物是绝对存在的;也指思想、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无待是庄子追求的一种境界,或者说是庄子想要由此达到的绝对。
黑格尔说:“哲学的历史就是发现关于‘绝对’的历史。
绝对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2](P10)绝对就是无对,亦即消解一切对象性关系。
老子“无执”、孔子“无意、无我、无固……”、庄子“无待”、郭象“独化”。
绝对境界不存在有待的规定,不受限制,这是对必然性限定的超越。
上帝,无待,大全,唯一,绝对,已经穷尽了一切逻辑的可能性,因而不能从逻辑上论证,庄子巧妙地用寓言类比让人们体悟无待这一绝对。
“关于绝对,我们可以说,它本质上是个结果,它只有到终点才真正成为它之所以为它。
”[3](P12)无限性绝对是超越时空的东西,人生不可能超越时空的客观限定,从无时空束缚的精神无待中去寻找绝对,正是庄子的高明之处。
庄子的无用与逍遥
庄子的“无用”与“逍遥”李耀南庄子深谙世人只知“有用之用”而昧于“无用之用”,在先秦诸子里最先也是最深刻地辨析了“无用”、“不材”等理论问题。
笔者注意到,现学界多从生态哲学角度阐释庄子的无用之用,但生态哲学毕竟是因当今生态危机直接威胁到人及万物的生命存在而产生的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物的意义与价值的现代思潮。
生态危机应当并不存在于庄子之时,生态伦理的问题谅也不会进入两千多年前庄子的视界,庄子不会为了解决所谓生态问题而提出无用之用。
那么,什么是庄子倡言“无用”的初衷呢?“逍遥者,无用之大用也”(潘基庆《华南经集注》,见严灵峰,1972年,第12册,第63页)——“无用”之论盖从多层面透显出“逍遥”之意。
一、言的无用与逍遥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擁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塗,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遊》)①这段文字置于《逍遥游》之末,自当关乎逍遥。
惠子以无用之树讥刺庄子之言“大而无用”,那什么是惠子所责于言的“用”呢?惠子现实上重政治事功,自许有“全国家,安社稷”(《说苑.杂言》)之能,理论上重视思想对于现实的实际作用,自视其言无小用而有大用,②其“历物十事”作为“自然哲学”(韦政通,第232页),旨在藉名言分析和逻辑推论,研求天地万物之理,认为一切时间空间以及事物异同的区分俱非实有,从而推出“天地一体”之说,确立“泛爱万物”(钱穆,第214页)之义。
“泛爱万物”或许是惠子之言对于现实的“大用”。
庄子之言吞吐宇宙、凌迈俗情,荡佚于逻辑名理之外,非规矩绳墨所能限范,连“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秋水》)的名家巨子公孙龙,面对庄子的言说时亦不禁茫然自失,难以置喙;此等杂出无绪之言在惠子看来迂阔而不切实际,不能产生具体的现实效用。
《庄子》逍遥在“无待”
《庄子》逍遥在“无待”《逍遥游》通过“小大之辨”的论说,归结出大鹏和小虫小鸟并无分别,若能各尽其性、各得其宜,便都能各自逍遥。
人如果能这样想,恐怕世上的各种烦恼便瞬间减少了一大半。
《逍遥游》中为了推出这样结论,提前早已巧妙地插入了两个必要的提示。
第一个提示:写人自下仰视青天,苍茫无极,而大鹏从万里高空向地面去看的时候,同样是苍茫无极,一片茫然。
这里包含的意思是:首先,以鲲鹏之大,在天地自然面前依然无比渺小,与人并无分别。
其次,鲲鹏与人在各自视角上所得到的感受并无不同,大家都有着在本质上相同的局限与障碍,所以万物都是“齐一”而无异的。
再次,大家发现它可以直接迁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米一米地计数,一层一层地堆叠,九万里高,这就相当于在世俗价值标准下人群等级中的最高地位了吧,而普通民众就相当于低飞的小虫小鸟。
但是无论身处何位何境,我们同样是人,有着同样的情感,同样会吃饭排泄、生老病死,同样会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同样担忧生死得失,同样喜怒哀乐,同样迷失自己委曲求全,一些人向上看时会无限迷茫若失,另一些人向下看时同样无限迷茫若失。
既然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因此,庄子在开篇已经埋下伏笔,即:大鹏和小鸟都有局限,只有同时超越它们二者,只有同时超越所有世俗的标准,才能进入真正的逍遥。
这已提前透出纯正的“齐物”思想以及“环中两行(两忘而化其道)”思想,它们也正是第二篇《齐物论》的核心。
在《逍遥游》中还会多次暗述这个命题,而“齐物”思想可说是庄子所有思想衍发的源头和根基。
这再次见出,《逍遥游》一篇的确是全书的总纲。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逍遥游》在这样表述时,清晰点出了大鹏与人的不同状态与局限,那么作者这时在哪里?他在怎样地看?他明显是处于一个全知视角,而这个视角,是一种宇宙天地的视角,除了庄子,古今中外,再没有谁能够不断地具有这样的视野。
第二个提示:洼地上的小水坑,扔根小草在里面,会像湖上小船一样飘浮起来,而扔进一个杯子,就沉滞了。
《庄子·逍遥游》“有待”与“无待”两个概念
《庄子·逍遥游》“有待”与“无待”两个概念《庄子·逍遥游》“有待”与“无待”两个概念笔者以为,要在从庄文本身的正言庄语出发,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来把握贯穿全篇的主旨。
一《逍遥游》篇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即“有待”与“无待”,这是郭象据原文“犹有所待”和“恶乎待哉”两句,在注文中明确提出来的。
这也是郭象在庄学研究中的一大贡献。
所谓“有待”,就是有所依赖、有所对待,是指人的某种愿望、要求的实现要受到一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谓“无待”,即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是指人的思想、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庄子认为,“有待”是造成人生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摆脱有待,达到无待,才能实现自由,即获得逍遥游,逍遥游也就是无待的自由境界。
怎样才能摆脱有待,达到无待呢?庄子强调,根本的一点是要认识到,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不知道“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如果能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对待了。
庄子进而提出了最彻底的“无己”的方法,即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一切,直到忘记自己。
无己而后无所待。
《逍遥游》云:“圣人无己。
”“圣人”就是庄子理想中的逍遥人格形象,其根本特征便是“无己”。
能做到“无己”,就不会计较外在的功名利禄,不会在乎自己的存亡得失,自然是无待逍遥。
晋人支遁说:“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
” 认为逍遥就是说明圣人无己的精神境界。
支氏为佛门弟子,然此说未必是以佛解庄,而是深得庄子之心的。
以“有待”和“无待”两个核心概念来把握《逍遥游》篇旨,前人已有较为深入的论述,如晋人郭象、清人王夫之,今人关锋、王树森等。
这里再作两点补充说明:其一,“有待”和“无待”是该篇唯一从正面提出的两个思想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庄子是一个孤独的思想者。
他站在泥泞的大地上,渴望在浩瀚宇宙之外飞翔;他身处喧嚣的尘杂之世,向往着广漠的无何有之乡;他清楚地认识到人生的种种限制,却又幻想着绝对的自由;他对人间世的苦难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又渴望着至高无上的快乐;他对世间的种种虚伪、狡诈、贪婪、残暴的批判可谓一针见血,但嬉笑怒骂中又蕴涵着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庄子又是一个寂寞的诗人。
他的文章纵横恣肆,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远。
他看破名利,参悟生死,在他看来,人生的悲喜顺逆,就如同风过萍上。
他枯寂的身体里,蕴涵着无穷生机。
他的著作中有蝴蝶翩翩飞舞,有鱼儿悠然往来。
他在喧嚣的人籁噪音中聆听着从遥远天际传来的那一丝天籁。
在他眼中,大鹏小雀,一草一石,甚至是百年骷髅,都蕴藏着人生的玄机。
所以庄子的哲学是诗化的生命哲学。
他对宇宙本原、对生与死、对身与心的思考,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对统治者津津乐道的仁义道德的怀疑,都是以生命为起点。
他的精神跳出宇宙之外反观人世,他站在人生边上反思人生。
他对人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对生命的意义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使得他的思想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超越了其他一切消极、积极、浪漫、世俗等等哲学,而具有了终极意义。
他提供给后人的绝对不是逃避现实矛盾的方法,而是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一、“以无厚入有间”:庄子的时代和生存策略庄子的哲学与儒家的哲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儒家关注的是现实社会,关注的是现实的秩序,教导人们如何适应社会,如何遵守规则,就好比是下棋,先确定了走棋规则,下棋者根据规则挪动棋子以决胜负,棋子本身没有生命,没有自主权,那个规则为何那样制定,也没有办法解释,也不去解释。
人就是那一颗颗棋子。
而庄子则要赋予棋子以生命,要弄清棋子是如何从木头制造出来的,要弄清那些规则是怎么制定出来的,他要彻底推翻规则,剥除附加在棋子上的东西,将棋子还原为木头,将木头还原为树木,让树木自由自在地生长,散发出生命活力。
庄子所生活的时代可以说是黑铁时代,诸侯纷争,天下大乱,道德沦丧。
《则阳》篇中有一则“蛮触之争”的寓言:“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时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这则寓言形象地反映了战乱频仍的现实,也就是《孟子·离娄上》所说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当权者奢侈无度,昏庸暴虐,这在庄子中也有所揭示,如《人间世》描写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在《胠箧》中,庄子认为当权者都是大盗,而仁义道德、规章制度都是为这些大盗而设,所以出现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现象。
在这样的混乱之世,要保全性命都有困难,而庄子不仅要保全性命,还要活得自由逍遥。
如何在乱世中自由逍遥?《养生主》篇写了一则“庖丁解牛”的故事。
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还如同新的一样,是因为他的刀在骨节之间的空隙中游走,从来不去碰坚硬的骨头。
庄子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不要去碰社会上复杂险恶的“硬骨头”,要学会以“无厚”的方式在“有间”的空隙里求得生存。
庄子反复宣扬“无用之用”,正因为无用,才不被人所用,才能保全性命,保持自然本性。
庄子喜欢以树为例,来说明什么是无用之用。
比如在《人间世》中,庄子写匠石到齐国去,看到一棵巨大的栎社树,之所以没有被砍伐,就是因为它是散木,没有任何用处。
但如果这棵树一点用处都没有,就成了废物,也会被人砍掉,这棵树因为无用,所以长得很大,又因为很大,所以被奉为社树,这才得以保全性命。
这种处于有用无用之间的思想,在《山木》中得到了更为形象的表述。
山中的大树因为没有什么用处而能够终享天年,鹅因为无用而被杀掉,庄子的弟子很困惑,庄子就告诉他们要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除了树木,畸人是《庄子》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形象。
这些畸人或残缺不全,或佝偻驼背,或先天不足,或后天形成。
这些畸人看起来是无用之人,但他们却能顺应自然,逍遥于天地之间,他们的无用中隐藏着更深的智慧,形体入世随俗,精神却超世遗外。
比如《人间世》中的支离疏“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但支离疏正是凭借着身体的残缺,不仅免除了兵役,还终养天年。
再比如《养生主》中的右师只有一只足,但他对自己身体的残缺毫不在意,表现出顺应自然、与世无争的超脱。
庄子用这些畸人形象一方面强调了内在精神相对于外在形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无用之用的道理。
仅仅是活着还不够,庄子还想活得逍遥。
《庄子》的第一篇就是《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是庄子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他的所有论述都是围绕着如何达到这一境界而展开。
逍遥就是无所依凭,就是绝对的自由。
在庄子看来,无论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还是腾跃不过数仞,翱翔蓬蒿之间的昆虫和小鸟,都离逍遥有很远的距离。
即使是御风而行的列子,还是需要有所依凭,无法达到真正的逍遥。
在《大宗师》中,庄子将修行分为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七个阶段,只有经过这几个阶段,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外天下”就是超越天下的名位,“外物”就是要超越有形可见的世界,“外生”就是超越生命,不受欲望的限制。
“朝彻”意思是说早晨的阳光照亮大地。
“见独”就是认识道,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
“无古今”就是超越时间的限制,抵达永恒的境界。
“不死不生”就是超越生死,逍遥于天地之间。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齐万物、等生死。
二、藐姑射神人与蝴蝶梦:庄子的齐物论与“至人”境界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下万物都是道的体现,大小寿夭都没有区别。
秋毫之末可以看成很大,而大山可以看作很小,殇子可称为长寿,而彭祖可视为夭折。
在《秋水》中,庄子认为,既然道生成天地万物,天地万物又又复归于无物,那么世间一切存在都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因此物的大小高低寿夭从本质上说都没有差别,皆可齐一视之。
从道看来,万物齐同,无所谓谁短谁长。
道无始无终,没有穷尽,物有生有死,一切成形之物都不足恃,一切都在飞速奔驰,没有一个运动者不在变化,运动是绝对的,没有一个静止者不在移易,静止是相对的。
反正一切都在变,无时不在化,也就无所谓大小寿夭。
正因为如此,人世间的各种争斗都没有意义。
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没有共同认可的真理,彼此发生了争辩,就说不清谁对谁错,也没有人能判断是非,因此是非相对待,如同其不相对待,只有浑合于自然,任其变化发展,没有必要去分辨清楚。
既然天下万物同一,都是源于道,生于气,相互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死亡之后又回归于气,回到自然,所以生死也就没有什么区别,死亡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所以在《至乐》中,庄子在妻子死后不仅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
在《养生主》中,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责怪秦失没有动情,秦失告诉他们,老聃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乐不入于心怀,是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
在《齐物论》中,庄子认为人们悦生恶死,是一个错误,一种迷惑,说不定死如同家居,生倒如在外流亡。
就好比丽姬要嫁到晋国去,临别时涕泣沾襟,到了晋国,与王同卧寝,食美味佳肴,后悔当时不该哭泣。
人们总留恋生命,在死后或许会后悔求生的欲望。
在《齐物论》的结尾,通过庄周梦蝶来说明什么是“物化”,庄周梦家蝴蝶,醒来后,弄不明白到底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
蝴蝶和庄周之间可以互化,因此梦幻和现实也就无法区分:“梦饮酒者,旦且哭泣;梦哭泣者,旦且田猎。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焉知之。
”我们常常说人生如梦,按照庄子的说法,说不定我们的现实人生就是一个梦,甚至是梦中之梦。
能够齐同万物、泯灭是非,进入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也就离道不远了。
《德充符》中的兀者王骀就达到了这一精神境界。
王骀明白了万物皆为一体的道理,所以不仅不在意少一只脚,甚至不在意死生,即使天塌地陷他也不会动心,他不凭借任何外物,一任外物变化而自守其根本,所谓根本就是“道”,也就是自然。
《大宗师》中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也就是说,死生如同白天黑夜的循环变化,也是自然的现象,正确的做法是顺任自然,相忘于大道,就好比鱼相忘于江湖一样。
“忘”是庄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大宗师》中,庄子通过颜回之口来说明白什么是“坐忘”。
颜回对孔子说,他感到自己有了进步,因为他忘记了礼乐,孔子认为这还不够,过了几天颜回又说自己忘记了仁义,孔子还是说不够。
直到颜回说自己“坐忘”了,孔子才大为震惊,因为“坐忘”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颜回解释“坐忘”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为坐忘。
”所谓“离形”,也就是“堕肢体”,就是忘身,不仅忘记身体的存在,更要摆脱由身体所产生的欲望;所谓“去知”,也就是“黜聪明”,就是摆脱与忘记知识,摒弃人世间那种种“大知”、“小知”,摒弃那些使人心力交瘁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所谓智慧。
颜回所说的“坐忘”,实际上也就是庄子反复阐述的“外”,不仅要“外天下”、“外物”,还要“外生”。
所谓“外天下”,就是忘却现实世界;“外物”就是忘却一切存在;“外生”就是忘却自身。
庄子认为,只有逐步忘却了这一切现实的实在,才能获得光明,如同“晨曦微启,由黑暗骤睹光明”,才能达到“朝彻”,才能见到绝对的“道”,与“道”融为一体,与天地精神往来。
要达到“坐忘”的境界,就必须使内心达到一种虚静状态,这种虚静状态也就是“心斋”。
在《人间世》中,庄子通过孔子之口讲述了什么是“心斋”。
“心斋”也就是心志专一,“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先是关闭接受外物的感观通道,专注于内心的宁静,然后摒除一切知虑,以虚静状态,听任自然。
“心斋”的关键是一个“虚”字,所谓“虚”,指的是无思无虑,保持一种空明的心境、内心安谧虚静的状态。
无论是“心斋”还是“坐忘”,关键都在于“外”,在于“无”。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所谓“无名”,指消除功名利禄观念,“无功”指破除是非观念,顺应自然。
所谓“无已”,也就是《齐物论》中所说的“吾丧我”的超然状态,连自己都忘记了,身外的功名利禄就更不会放在心上了。
无名、无功、无己,实际上是三个层次,对一般人来说,要做到无名就极为困难。
庄子所说的圣人,指的是道家的圣人,而不是儒家的圣人。
实际上,儒家的圣人比一般人更在意名,更拘执于名,不仅追求当世之名,还想着死后之名,于是有所谓的“三不朽”之说。
儒家对仁义津津乐道,时刻将“仁义”二字挂在嘴上,不仅有以仁义求名利之嫌,而且强以仁义绳墨天下,以已为是,以天下为非,以一种故作高尚的姿态俯视天下,希望天下人以他为中心,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忘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