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教化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苏格拉底”的教化哲学》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雅典人,是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为后人带来了实用哲学,开启乐一个新的时代和领域。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不平常的一生: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附近的阿洛佩凯斯村。父亲是一名雕刻家,母亲是一个接生婆,自小家境贫穷,因此从小随父学习雕刻。自父亲去世后,他受到一位好心人的资助,走进了知识的世界。多方面的学习使他的学识有了极大的提高,20岁时,苏格拉底学习自然科学,30岁时把注意力转移到社会,成了一名不取报酬的社会道德教师。40岁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生活中,苏格拉底对人态度诚恳温和,不自以为是,不好为人师,不强人从己,他是一个卓越的教师。他的谈话生动活泼,无拘无束,表现出高度的修养,他是一位天才的演说家。然而,就是一位这样杰出的学者,伟大的教育家、热忱的爱国者,却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极端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其罪名是:第一:不信雅典的神,崇奉新神;第二,蛊惑青年。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这本书中有许多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这里只列举其中的一部分讲一下。
哲学的要务是以人为本——把哲学从天上转到人间
苏格拉底一生所追求的智慧和知识并不像其政敌所理解的那样是地下天上。他的主要贡献则是把哲学的注意力从天上转到人间,他更关注于人与社会,经常思考什么是正义、真理、智慧、虔敬、善、德性等问题。正是由于苏格拉底的努力,使得西方哲学完成了第一次重大转向,即从自然的关怀转向人文的关怀,把目光更多地聚焦于人、社会与国家,转到对人自身的反思,弘扬一种开拓人类知识大道的科学理性精神。这一切为后继哲学的发展奠定了人本主义的立场和基础。
“自知”与“毋过”
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发展了先贤们“自知”、“毋过”的品德,更使其哲学化,成为一种准则。因为如果基于一般道德格言而言,“自知”就是为了“毋过”, 只有“自知”才能“毋过”,“自知”是“毋过”的根本,所以苏格拉底选择“自知”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且苏格拉底认为,“自知”不仅体现在道德方面,更体现在知识方面。他不仅告诫普通人,更是对自然哲学家们的警示。苏格拉底认为,应该正确的对待传统知识,并把实践理论、思辨理性、道德哲学和知识论统一起来,立足于实践理性的道德哲学,寻求一种确定的,永恒的真理。我认为苏格拉底的这一哲学观点我很赞同,“自知”与“毋过”至今都很实用。
“知识”与“德性”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肯定知识是一切美德的基础,人不会明知故犯,为恶是出于无知。认为没有人自愿趋恶,或做他认为是恶的事情,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人的目的在于幸福。掌握所有一切知识是没有必要的,遵循般的知识,未必能使人行为公正和得到幸福,只有掌握关于善、恶这门科学的知识。才能便人幸福。为辱作恶的程度取决于掌握知识的程度,无知导致恶行,在智慧和深谋远虑的指导下,可导致较大的善。知识和知识的使用是分不开的,知识在于使人获得幸福,而幸福又是和智慧分不开的。反对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道德的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即把握达到直正善的途径。
苏格拉底认为, “知识”与“德性”是同一的, “知识”是“德性”的根本。这一命题的阐
释在苏格拉底时代具有一定的哲学地位和历史价值。然而,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 由于时代背景、国别等因素的不同, “德性”与“知识”的同一关系也遭遇到了现实的挑战。在现代社会, 因时代的变迁和不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 “知识”与“德性”的同一关系嬗变为明显的错位。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而且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然而, 由于历史的局限和时代的变迁, 将德性与知识绝对等同起来则表现出一定的偏颇: 它只强调了二者的相通性,却忽略了它们的差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分析的, “他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 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 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客观来讲, 知识并不是德性的充分条件, 有知识不等于有德性, 在我国, 有“知识”更不等于有“德性”, 且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知识”与“德性”更是发生了严重错位。置身于现代,你能说一个人有知识就有德行吗?
苏格拉底的知识论
苏格拉底的知识论把知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是撇开具体事物的特殊属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他“自知自己无知”,认为人们一般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们都是变化的、没有永恒价值的;但他们还自以为有知识。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绝对的、永恒的、真正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一命题包含有价值的思想,那就是不应该停留于个别、具体,而应提高到一般。这种看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进步。苏格拉底认为,人们不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他认为自然界是神创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的,人的理性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只有放弃的自然的认识,承认自己是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可见,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又是反对人们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出发去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叫人不要去研究自然,而去研究神的智慧和意志。而神的意志,在他看来,体现在事物的目的之中,因此人应该去研究事物的目的。苏格拉底可以说是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目的论的。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神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好的,都是合乎一定目的的。所以他认为,所谓寻求事物的原因实际应该是寻求事物的目的。所以“自知自己无知”这个命题就是说从自然本身去寻求事物原因的人是最无知的;而最有知的是神,人必须知道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就是服从神,听神的话。
苏格拉底的教育观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教育大师。他高度评价教育在造人中的作用。在他看来,禀赋差的人需要教育,禀赋好的人也需要教育。他认为,禀赋好的人经过教育而学会应该怎样做人的话,才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为了培养“最优良,最有用的人”,苏格拉底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他认为能训练大批具有聪颖智慧,美好道德的人去治理国家,其贡献远远超过他一个人去参与政事。苏格拉底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把自己及其丰富的知识,毫不吝啬的教给所有的人。
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同时,苏格拉底也是“回忆说”的创始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植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知识不是从外灌进去的,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出来。
苏格拉底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从助产中得到启发,创立了一种教育方法——产婆术。它分四个步骤:
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是对方陷入自我矛盾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
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出正确的,普遍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