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习题
《琵琶行》白居易的诗练习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琵琶行》白居易的诗练习阅读题及答案解析课文阅读理解1.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明年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C.老大嫁作商人妇。
去来江口守空船。
D.曲终收拨当心画。
终岁不闻丝竹声。
2.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B.自言本是京城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
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3.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D (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张良具告以事。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4.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D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秋水时至。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左右欲刃相如。
5.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个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后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任盈盈演奏《笑傲江湖曲》金庸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曲洋所奏的琴韵。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
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
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
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古诗专项训练】《暮江吟》白居易
【古诗专项训练】《暮江吟》白居易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傍晚时分,夕阳的光亮投射在江面上,在晚霞的映衬下,江水一半波光粼粼,一半鲜艳火红。
九月初三的夜晚真是可爱啊,晶莹的露水像粒粒珍珠,新月弯弯像一张弓。
岁月静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夕阳咱们都见过,晚霞满天非常漂亮,太阳好像是要把身上所有的能量都发射出来才肯下班似的,越是临近黄昏,光线越是美好,白居易赶上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他在形容这道光线时用了一个“铺”字,把夕阳照耀江水时那种宁静祥和的气氛体现出来了,一切都是温柔的,安逸的。
此时的江水呈现出两种颜色,阳光没照到的地方是波光粼粼的银色,阳光照到的地方则被染成了温暖的红色。
见到这样的美景,白居易当场就被迷倒了,他陶醉在夕阳里直到天色暗下来,直到月亮升起。
诗的后两句,描写的就是月亮升起之后的景色。
在“可怜九月初三夜”这一句里,白居易透露给我们两个重要信息:第一,这里的景色太美了,美得让他心生怜爱不忍离去;第二,他说明了当时的季节,九月初三是在秋天。
等到了最后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给这首诗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尾。
究竟是什么让他觉得这个夜晚惹人怜爱呢?是露珠和月亮。
为什么这时候的露珠和月亮就特别美呢?因为是在秋天,秋露秋月,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景物。
白居易这首诗,把江上黄昏到夜晚的景色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色,在他笔下却非常自然地融为一体了。
我们能从诗中感受到时间在静静地流淌,也能感受到白居易心中的轻松与平和。
●白居易的职场生涯这首诗是白居易去杭州当市长的路上写的。
在去杭州做官之前,他在京城的工作是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这就是当年李白想干但是没干成的那个活儿,是专门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令的,国家机要秘书,属于核心官职。
干好这个工作,以后很可能有机会升任宰相。
琵琶行练习题及答案
琵琶行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其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形容的是琵琶的______。
2. 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描绘的是琵琶声音的______。
3.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两句诗,用来形容的是琵琶声音的______。
4. 诗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声音的______。
5.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______的感慨。
二、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琵琶行》中所描述的琵琶声的特点?A. 急促如雨B. 低沉如泉C. 清脆如莺D. 悠扬如风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嘈嘈”和“切切”分别形容了琵琶的哪种声音?A. 大弦的声音和大弦的声音B. 小弦的声音和小弦的声音C. 大弦的声音和小弦的声音D. 小弦的声音和大弦的声音3. 诗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形容琵琶声音的什么特点?A. 突然而响亮B. 柔和而细腻C. 悠长而连绵D. 清晰而分明4.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琵琶声音的赞美B. 对琵琶声音的惋惜C. 对琵琶声音的无奈D. 对琵琶声音的感慨5.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A. 琵琶B. 琵琶手C. 琵琶音乐D. 人生际遇三、简答题1. 请简述《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两句诗的含义。
2. 诗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两句诗,是如何形象地描绘琵琶声音的?3.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诗人是在表达什么?四、论述题1. 论述《琵琶行》中,白居易是如何通过琵琶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2. 请结合《琵琶行》的内容,谈谈你对“音乐是情感的表达”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一、填空题1. 急促2. 细腻3. 突然而响亮4. 感慨5. 音乐二、选择题1. D2. C3. A4. D5. D三、简答题1.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大弦和小弦的声音特点。
琵琶行习题及答案
琵琶行习题及答案琵琶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由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
这首诗以琵琶行为题,描绘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琵琶行的内容深入人心,也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经典题材之一。
在学习琵琶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习题来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第一题:琵琶行的主题是什么?答案:琵琶行的主题是爱情的痛苦和无奈。
通过描述一个女子因爱情而遭受的痛苦和折磨,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无奈之情。
第二题:琵琶行中的女子为什么弹琵琶?答案:女子弹琵琶是为了表达她内心深处的悲伤和痛苦。
琵琶作为一种乐器,有着悲伤的音色,能够更好地表达她内心的情感。
第三题:琵琶行中的“长亭外”指的是哪里?答案:长亭外指的是长亭,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一种建筑物,常用于驿站或休息的地方。
在琵琶行中,长亭外是指离别的地方,女子在长亭外弹琵琶,象征着她与爱人的分离。
第四题:琵琶行中女子的爱人是谁?答案:琵琶行中女子的爱人是一位远行的士兵。
他们本是相爱的情侣,但因战争而分离。
第五题:琵琶行中女子弹琵琶时的情绪是怎样的?答案:女子弹琵琶时的情绪是悲伤和无奈。
她思念着远行的爱人,内心充满了对他的思念和担忧,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苦难和无奈。
第六题:琵琶行中女子为什么选择弹奏琵琶来宣泄情感?答案:女子选择弹奏琵琶来宣泄情感是因为琵琶有着悲伤的音色,能够更好地表达她内心的情感。
通过弹奏琵琶,她可以将自己的悲伤和无奈表达出来,同时也能够舒缓自己的情绪。
第七题:琵琶行中女子的命运如何?答案:琵琶行中女子的命运是悲惨的。
她与爱人分离后,生活在战乱的年代里,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
她弹奏琵琶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爱人的思念。
通过这些习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琵琶行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琵琶行不仅是一首具有音乐美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作品。
通过学习和欣赏琵琶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苦难和爱情的无奈。
古代诗词白居易《日夜湓亭望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日夜湓亭望月【注】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已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于浔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贫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同样是在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去年诗人在皇家街园曲江杏园边赏月,今年就被贬到江州,境遇改变,令人感慨。
B.颈联“西北望乡”“东南见月”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何处是”“几回圆”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苦之情。
C.“临风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表现出诗人历经磨难之后极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耐人寻味。
D.全诗慨叹物是人非。
今昔殊异,表达了诗人诲居生活的愁闷,其感情基调与《琵琶行》一脉相承。
16.本诗中“月”这一意象,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陈情表》中,李密在祖母床前用实际行动表达孝心的两句是“,”。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而感伤泪落的两句是“,”。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两句,生动形象地指阜出山水之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5.A16.①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②以眼前之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之苦;③将昔年赏中秋之月的愉悦与今年赏中秋之月的孤苦对比,进一步突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7.(1)臣侍汤药,未曾废离(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琵琶行》练习题一、课内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湓浦口(pén)憔悴(jiāo)六幺(yāo)慢捻(niǎn)B.铮铮然(zhēnɡ)贾人(jiǎ)荻花(dí)转徙(xǐ)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幽咽(yè)D.江浸月(jín)呕哑(yā)嘲哳(zhā)裂帛(bó)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明年秋,送客湓浦口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歌以赠之A.遂命酒 B.浔阳江头夜送客C.梦啼妆泪红阑干 D.商人重利轻别离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等闲”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等闲之辈D.不可等闲视之6.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句交代地点、时间和这一段的中心事件,环境描写烘托出离别时悲凉的气氛。
B.三四两句写诗人骑马送别船上即将远行的朋友,要为朋友饯行,却连音乐也没有。
C.五六两句写饯别时诗人与朋友的内心都十分悲痛,茫茫的江面上映着月影,更增添了悲凉之感。
D.从七八两句琵琶声使人产生的情绪变化可知:前面的“无管弦”、“惨将别”等起了反衬的作用。
7.对第二段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说明琵琶女不愿见官员,她虽曾为歌伎,却仍不失女子的羞怯。
B.“拢”、“捻”、“抹”、“挑”是弹奏的手法,而这些繁复的手法在一个句子中写出,又是“信手”弹来,足见技巧的娴熟。
9 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课件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 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这两句诗告 诉我们: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我们 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课后作业
1. 背诵这三首古诗。 2. 收集一些赞颂梅花的古诗,同学之间
相互交流。
背诵指导:第一首诗可边看图边回忆 诗句;第二首诗可抓住表示角度的关键词, 体会先景后理的特点,以帮助记忆;第三
首诗可通过对比体会梅、雪的特点,加强对 诗意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默写指导:默写古诗时,要把字写正确, 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如“壁”“缘”等。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 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 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抒发了对自然 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2课时
[]
题 西 林 壁 宋
苏
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 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唐 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 合称为“三苏”。
骚暮逊
瑟缘
二、课内阅读。
(1)将古诗补充完整。 暮江吟
一道__残__阳__铺__水__中__, 半江瑟瑟_半__江__红___。 __可__怜__九月初三夜, __露__似__真__珠__月__似__弓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唐__代诗人_白__居__易___。 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把 __露__珠__比作_珍__珠___;把_弯__月___比作_弯__弓___。 整首诗格调清新,色彩明艳,表达了诗人 __对__大__自__然__的__热_爱___之情。
不识庐山真面目, 景象。
白居易《春题湖上》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诗文《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是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二、注释湖,即杭州西湖。
①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②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许多松树。
③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
④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田野里早稻拔节抽穗,好像碧绿的毯子上的线头;河边菖蒲新长出的嫩叶,犹如罗裙上的飘带。
⑤勾留:留恋。
三、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四、赏析湖,即指西湖。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对西湖充满了感情,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的诗篇,都是赞美西湖的美景,表达对西湖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写西湖春景,全诗围绕一个“春”字和一个“湖”字,展开景境。
湖上春来,顿时非同凡响,其秀其美简直如同一幅画图,写景中已经包含了赞美之情。
既如画图,诗人便以绘画的视角来处理景境的关系。
以“湖”开头,以“湖”字作结,全诗亦以“湖”字为中心,画出湖上春景图。
不用典故,纯用白描,只借巧喻为景物生色,山松似翠,水月似珠,稻如碧毯,蒲如青罗,皆巧极形容,如画面之点苔,增添无限神韵。
时作者将离杭州刺史任,故末联有留恋之意。
即离任时所作《西湖留别》结句所云:“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首先从大体布局上看,西湖之美,在于有山有水,山峦起伏,环湖而绕,且非整齐排列,而是“乱”峰簇拥,高低错落,水面平铺,澄澈清碧,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宛然一幅泼墨山水图画。
白居易《暮江吟》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诗文《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注释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瑟瑟:碧绿色。
③怜:爱。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三、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四、赏析《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
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
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练习题
《》是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整理了《钱塘湖春行》练习题答案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练习题2.全诗以行为线索,从起,到终。
题目以为着眼点,诗中写出了西湖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颈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 解释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② 最爱湖东行缺乏( )5.以下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 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 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6.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
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参考答案:2.孤山寺;白沙堤;春;早春喜悦三四对仗4. ①向阳的树②不够5.C6.D22.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3分)23.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22.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古诗词白居易《早兴》阅读练习及答案
八、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兴①
(唐)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②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本诗写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作者在杭州为官期间。
②觉(jué):醒。
20.首联中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来点题,交代时间之早。
21.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全诗。
20.“晨光”“开门鼓”
21.①前四句运用多种感官描写,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画,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②“头仍重”与“体乍轻”形成对比。
“头仍重”写早晨酒未醒,仍有头重脚轻之感,说明昨日因心情愉快开怀畅饮,“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
③“新脱冬衣”运用动作描写暗示季节更替。
④最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
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古代诗歌赏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欲与元八卜邻①,先有是赠白居易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②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③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①卜邻:选择做邻居。
②墙东:出自《后汉书·逸民传》,指隐居之地。
③绿杨:出自《南史·陆慧晓传》;“慧晓与张融并宅,其闻有池,池上,有二株杨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直抒胸臆,诗人与元八志趣相投,都渴望隐逸,不谋求自身的功名利禄。
B.颈联直述与反问,暂时外出尚且期待良侣偕行;长期定居,又怎可不择佳邻?C.尾联由喜转悲,即使与好友为邻,可常与好友见面,自己还是难免孤独终身。
D.全诗语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与他惯常“老妪能解”的诗歌风格如出一辙。
15.颔联有怎样的表达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公和氓青梅竹马的美好时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形象说明生命须臾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成大器者必须历经种种磨难,磨难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C项,“尾联由喜转悲,即使与好友为邻,可常与好友见面,自己还是难免孤独终身”错误,尾联“可独”的意思是“哪里只是”,整联的意思是“我们成为邻居了,哪里只是我们两人总能见面,我们的子孙也能长久和睦相处,两家可以世代友好”,可知情感是喜悦的,“尾联由喜转悲”“自己还是难免孤独终身”理解错误。
15.①“三径”化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典故,形象地写出居所环境之清幽和友人之高雅。
“绿杨”用典突出强调居住环境树木掩映,景色优美。
②“好同”“宜作”用拟人手法,借景物的交相辉映描写与友人成为邻居后相处和谐融洽的情景。
白居易《秋雨夜眠》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白居易《秋雨夜眠》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秋雨夜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秋雨夜眠的古诗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秋雨夜眠》原文唐代: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秋雨夜眠》练习题1.简要说说“晓晴寒未起”中的“寒”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分)2.“安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
(6分)3.结合全诗分析老翁“安闲”的特点。
(4分)4.诗末“霜叶满阶红”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5.作者是如何表现老翁的“安闲”的?请简要分析。
(3分)6.请简要赏析“霜叶满阶红”一句(4分)参考答案1. “寒”字写出了风雨过后,深秋气候的寒冷(1分),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1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1分),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2分)。
2.颔联: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
颈联: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的形象。
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而是悠然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淡泊。
(每联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3.①“卧迟”写老翁闲坐闭目养神,不希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说明他具有闲淡的情怀;②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并不急于起床,体现老翁的闲散;③树叶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打落,令人深有感触,“老翁”却“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清静淡泊。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满分。
)4.反衬、衬托的手法(1分),夜间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艳艳的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安闲”(3分)。
二年级古诗两首《草》白 居易练习题
二年级古诗两首《草》白居易练习题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草》这首古诗,并且做一些有趣的练习题,看看大家是不是都掌握了这首诗的知识呀!《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可有意思啦,短短的几句话,就把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咱们开始做练习题吧!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生字注音。
离()岁()荣()烧()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离离:_____枯荣:_____3、默写这首诗。
二、理解诗意1、“离离原上草”这句诗中“离离”是什么意思?()A 离开B 茂盛的样子C 稀疏的样子2、“一岁一枯荣”这句诗是说()A 草一年只生长一次B 草一年中经历枯萎和茂盛C 草只在一岁的时候枯萎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两句诗表现了小草()A 很脆弱B 生命力顽强C 不喜欢春风三、拓展延伸1、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像小草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呢?2、假如你是一棵小草,你会对野火说些什么?3、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四、诗歌朗诵大声地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然后和小伙伴们比一比,看看谁读得更好。
五、写作练习以“小草”为主题,写一段话,描述你眼中的小草。
小朋友们,做完这些练习题,相信大家对《草》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咱们要像小草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勇敢地面对,不断成长!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练习题的答案吧。
一、基础知识1、离(lí)岁(suì)荣(róng)烧(shāo)2、离离: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枯荣:草木的枯萎和茂盛。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理解诗意1、 B“离离原上草”中“离离”是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2、 B“一岁一枯荣”意思是草一年当中经历枯萎和茂盛的变化。
3、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三、拓展延伸1、像小草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事物有很多,比如石头缝里的松树、沙漠中的仙人掌等。
白居易测试题
白居易测试题1. 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2. 白居易的诗作风格通常被描述为什么?A. 豪放B. 婉约C. 现实主义D. 浪漫主义3. 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的是什么乐器?A. 古筝B. 琵琶C. 笛子D. 二胡4. 白居易与哪位诗人并称为“元白”,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元稹5. 下列哪首诗是白居易的作品?A. 《静夜思》B. 《登鹳雀楼》C. 《忆江南》D. 《问刘十九》6. 白居易的诗歌中,经常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A. 战争与和平B. 社会不公与人民疾苦C. 爱情与婚姻D. 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7. 白居易在文学上的主张是什么?A. 诗歌应该表达个人情感B. 诗歌应该追求形式美C. 诗歌应该反映社会现实D. 诗歌应该追求语言的华丽8. 白居易的诗歌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如何?A. 边缘地位B. 核心地位C. 次要地位D. 不确定地位9.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中,有哪些特点?A. 语言晦涩难懂B. 语言平易近人C. 形式复杂多变D. 主题单一10. 以下哪项不是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特点?A. 语言通俗易懂B. 关注社会现实C. 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D. 追求诗歌的娱乐性正确答案:1. A2. C3. B4. D5. D6. B7. C8. B9. B10. D。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古诗词,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其审美意识和修养。
为了帮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提高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下面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古诗词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下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请根据诗意选择正确的标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若有闲情对远景,梅花一片落人前。
A. 《江南风光》B. 《春风》C. 《明月与我》D. 《梅花》答案:D. 《梅花》2. 下面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词,请根据词意填写正确的下一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江流水转兮欲绕,舟楫愿留兮不留。
A. 寒雨连江夜入吴。
B. 隐隐飞桥隔野烟。
C. 空对梅花宫里愁。
D. 遥夜信征蓬飞短。
答案:A. 寒雨连江夜入吴。
3. 请为下面这首古诗选择正确的填空词语。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A. 起坐烛花幽闺中B. 沉水落花春去也C.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D. 等闲识得东风面答案:B. 沉水落花春去也4. 下面是元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以下哪一句描写了农民的艰辛劳作?江山如画,一望而青;崤山白雪,三千里兮。
鸟飞不到,兔可射兮。
A. 江山如画,一望而青;B. 崤山白雪,三千里兮。
C. 鸟飞不到,兔可射兮。
D. 无边落木萧萧下。
答案:C. 鸟飞不到,兔可射兮。
5. 下面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请根据诗意填写正确的下一句。
朝云行雨暮云愁,飞燕流莺画长楼。
丁子嗟焉哉轻著,白头垂泪浩难收。
A. 皑如群玉闪闪离,B. 昔年有问孤儿处。
C. 孤雁长飞万里过,D. 飒飒北风挟细雪。
答案:D. 飒飒北风挟细雪。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相信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大家能够多读多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古诗词水平。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丽与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句中的“言”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诗言志②凡六百一十六言③复驾言兮焉求
④东船西舫悄无言⑤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 A.①言语②字③助词④表达⑤说
B.①言语②字③表达④声音⑤助词
C.①表达②字③言语④说⑤助词
D.①表达②字③助词④声音⑤说
2.选出加点字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王之涣的《凉州词》与李清照《漱玉词)
B.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苏轼的《东坡乐府》
C.白居易的《琵琶行》与《钱塘湖春行》
D.刘邦的《大风歌》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4.下列各句都写到“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不同类的是
[]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B.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5.“歌行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组
①篇幅较长②篇幅较短③其音节,格律有严格规定④句法往往长短参差,富于变化⑤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⑥讲究对仗,声调韵律
[] 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6.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个名句,它们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④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A.①③⑤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②③⑤④
7.《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里写的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8.选出对加点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 A.升官长诗字乐曲,歌唱的遍数
B.贬官七言诗字古诗的一种
C.升官长诗句古诗的一种
C.贬官词句乐曲,歌唱的遍数
9.“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属环境描写,对其作用分析最佳的一项是
[] A.以景色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
B.以听众的静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衬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10.联系全诗,选出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对的一项
[] A.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
B.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
C.在写弹琵琶与琵琶女自述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
D.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的身世和演技,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11.白居易,字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
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________诗人。
他倡导“________”运动,主张“________,________”。
著有《________》。
2.《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和作者自己不幸身世和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____,___ 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__ ______”作侧面描写。
4.“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以景色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
B.以听众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
C.以景色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以听众的静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1.《琵琶行》序言中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一句,与这句话相呼应的一项是
[] 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B.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C.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琵琶行》序言中有“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写作动机。
对诗人的写作动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为了排遣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
B.是为了抒发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C.既是为了表达对琵琶女悲惨遭遇的同情,又是为了抒发自己与琵琶女共有的“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D.以上三种都不是,写此诗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引起的灵感的触发。
3.下列几组中最能体现“歌行体”的主要特点的一组是
(1)篇幅较长
(2)篇幅较短
(3)音节、格律有严格规定
(4)句法往往长短参差,富于变化
(5)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6)讲究对仗、声调和韵律
[] A.(2)(3)(4)(6)
B.(1)(3)(4)(6)
C.(1)(4)(5)
D.(1)(3)(5)
4.阅读下面的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A.前两句着力描绘水色与光影的变幻,写得绮丽缤纷,“铺”字化静为动。
B.诗人触目所见,将色彩、形体及光影三者的动荡变幻集于一身,活画出秋日暮江既明艳又朦胧的独特的美。
C.三、四句所见所感,诗人巧妙地选择了线条、形体、色泽三者交替描绘的笔法,饱含深情地赞叹了夜景的美丽,尤其是“可怜”一词和两个比拟句,不纯写景,而是情寓景中,工致入画,余味无穷。
D.白居易现存七百六十五首五、七言绝句,数量之多,唐人无出其右,但其中写景传情之上乘佳作,确乎太少了,但这首绝句却不失为白氏五、七绝中的力作。
《唐宋诗醇》评之曰,“写景奇丽,是一幅暮色秋江图。
”
(一)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
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1、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
12、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A、心情舒畅B、动作舒缓C、舒筋活血
13、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A、莫可名状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
14、选文第三段对声音的描写的特点是()
A、声音由小到大B、声音由远到近
C、声音由内到外D、声音由单一到混合
15、翻译下列句子:
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⑵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⑶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16、按要求摘出原句:
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
文中议论的句子:
17、将选文第三段划分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
18、作者在选文第一段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
19、你认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处?
答案
1.D
2.D
3.D
4.B
5.C
6.A
7.A
8.B
9.C
10.C
1.乐天香山居士现实主义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氏长庆集》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江州司马青衫湿
4.C
1.B 2.C 3.C 4.C
11、醒而复睡、深夜救火;听众的反应;道具的简单;对表演的描绘。
12、C13、A14、D15、略1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有人……一处也。
17、言之有理即可。
18、既有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有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其表演之“善”。
1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