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人生活方式和质量评价调查报告.201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市老人独居趋势日显养老需求有待进一步关注
——本市老年人生活方式和质量评价调查报告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2011-08-17
内容摘要:近年来,本市老龄人口快速增加。如何应对老龄化进一步加速,使社会服务更加适应、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越来越来迫切的现实意义。为了解目前本市老年和即将步入老年的群体的生活状态,近期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对本市14个区1500名50周岁及以上的市民,就收入水平、家庭组成、生活内容、生活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85.1%的受访者的个人月收入在1000—3000元;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60—70岁空巢老人比重近四成,郊区家庭空巢中年化趋势明显;为家庭操劳、为兴趣投入、为社区服务是目前老年群体较为普遍的生活状态;本市惠老、为老服务受到肯定,老年群体对交通出行、晚辈陪伴等方面较为满意,同时对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居住条件仍有期待。
本市自197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据统计,2010年年末,本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31.02万人,比上年增长4.9%;占户籍总人口的23.4%,比重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时期,本市户籍的老年人口还将快速增加,平均每年增加20多万,比“十一五”时期增加数量翻番。到2015年,本市户籍老年人口比重将接近30%。虽然,改革开放后,大批劳动力人口的快速流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人口老龄化加剧进程。但是老年群体的快速膨胀,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采取两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市黄浦、卢湾、徐汇、长宁、普陀、虹口、闸北、杨浦、闵行、宝山、浦东新区、嘉定、松江等14个区1500位年龄在50周岁及以上的居民开展问卷调查。
1、基本分布
受访者中,居住在中心城区的占六成,浦东新区和郊区的占四成。从年龄来看,不到60岁的中老年人约占六成,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占四成。从家庭类型来看,逾七成与子女共同生活,约二成为老俩口
家庭,5%为独居及其他家庭。从身体状况来看,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基本健康;三成健康状况一般,但生活能够自理;另有1.5%为生活半自理或不能自理(见表1)。
表1 受访者的基本分布
2、经济来源和收入水平
2010年,本市享受离退休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352.02万人。调查显示,60周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中,有97.4%以退休金、养老金为主要经济来源。同时,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养老金、退休金也是唯一的收入来源。有72.4%的受访者表示只有1项收入来源,27.6%有2项及以上的收入来源。总体来看,老年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比重较低,仅14.7%获得子女补贴和赡养费,14.3%需动用积蓄来补贴自己的日常开销。而依靠政府补贴、出租住房收益的比重仅在3%左右,依靠商业保险收益的更是不到1%。
50—60岁的中老年群体,有一部分还未退休,仍在岗位上工作,约四分之一受访者有工薪收入,工薪收入成为部分群体除了养老金退休金外的第二大经济来源。
有85.1%的受访者个人月平均收入1000—3000元,4.8%月收入3000—5000元,另有8%月收入不到1 000元(主要是高龄无保障老人和外地退休返沪的老人)。
二、独生子女父母进入空巢和郊区家庭空巢中年化值得关注
与子女共同生活仍是目前本市老年人最为普遍的居住方式。50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中,有73.7%的受访者目前与子女共同居住,21.5%为老俩口家庭,2.8%为独居家庭。据此分析,本市实现“9073”,即“9 0%由家庭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养老格局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但调查同时发现,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呈现出逐步弱化的趋势。
1、60—69岁老年人空巢比例近四成
目前60—69岁老年人多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随着子女置业成家、父母退休,两代人均步入人生新的阶段。一些家庭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子女另户居住;同时不少父母也希望拥有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主动选择分开居住。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比重,与50—59岁中老年相比陡然下降,从逾八成减少到六成,降幅逾20个百分点;而空巢老人家庭(指独立居住的老俩口家庭和独居老人家庭,下同)
比重上升逾两成,达到38.9%(见图1)。这表明,随着多数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空巢老人家庭快速膨胀,空巢趋势日益突出。
2、70岁及以上老年人空巢比重降至三成
目前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不少拥有多个子女。子女共同赡养父母的负担相对较轻。随着父母渐入高龄,不少子女为了方便照顾,接回原先独立居住的父母,回归到两代、三代同住的家庭模式。调查中,近七成70岁以上受访者与子女共同居住;空巢比重降至三成,比60—69岁年龄段降低近10个百分点。
子女照顾的及时介入,家庭组成的适时调整为进入高龄期的老年人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养老保障基础。然而,仍有近三成年过古稀、渐入高龄的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精神需求亟需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
图1 50、60、70老年人家庭组成的变化趋势
3、郊区家庭空巢中年化趋势明显
60岁以上老年人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比重,郊区为61.1%,中心城区为61.5%,两者基本相当;空巢家庭老人比重,郊区为38.2%,中心城区为35.9%,两者差异也不明显。
然而由于郊区与中心城区之间教育、就业资源的差异,郊区子女更早离家求学和谋职,其父母在50岁甚至更早便与子女分开,进入空巢状态。50—59岁,郊区父母与子女共同居住比重为76.3%,低于中心城区7.9个百分点;空巢家庭比重22.1%,高出中心城区9个百分点(见图2),表明郊区家庭空巢中年化趋势明显。郊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体系建立较晚,社区养老、医疗保健等保障服务覆盖尚不完
备,而空巢中年化趋势进一步加深了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与社会养老功能不到位之间的断层,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图2 中心城区和郊区50—59岁受访者家庭组成的比较
三、为家庭操劳,为兴趣投入、为社区服务是老年人主要生活内容
进入老年和即将步入老年的群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为家庭操劳,为兴趣投入、为社区服务是目前本市老年群体较为普遍的生活状态(见图4)。而不同性别、家庭组成、年龄段的老年人的生活重点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征。
1、近六成老年女性为家务忙碌
调查显示,操持家务占据了老年人较大比重的日常生活内容,约半数老年人反映在操持家务,其中,女性在家务上投入精力更多,近六成老年女性表示为家务忙碌;而仅三分之一男性受访者需要操持家务。相比之下,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承担家务的比重更高,不少人承担买菜、做饭、打扫收拾等大部分家务,尽可能地帮助子女减轻负担。
2、近半数老俩口家庭积极投入兴趣爱好
近四成受访者表示将时间精力投入到业余爱好是老年生活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他们说,退休是生活的新起点,可以全身心地倾情于自己的爱好;兴趣爱好是老年人的保健药、养心药,是保持年轻心态的一贴良方,通过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更好地获得晚年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老俩口组成的空巢家庭,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