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书本课后部分简答题(答案非官方)

合集下载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济学科。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产业经济学问题的简要回答。

一、什么是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形态。

它主要研究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垄断、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

在市场结构方面,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进入与退出壁垒等因素。

市场集中度反映了市场中少数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则影响着企业的竞争策略和消费者的选择;进入与退出壁垒决定了新企业进入和现有企业退出市场的难易程度。

企业行为涵盖了价格策略、产品策略、广告策略、研发策略等。

例如,企业可能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或者通过创新产品来提高竞争力。

市场绩效则关注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和消费者福利等。

一个有效的产业组织应该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二、产业结构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它包括产业分类、各产业的构成以及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等方面。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众多。

首先,需求结构的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会从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向更高层次的商品和服务转变,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人们对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的需求增加,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其次,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有着深远影响。

新技术的出现可能催生新的产业,同时也会促使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

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互联网产业的兴起。

再者,资源供给状况也会影响产业结构。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等要素的分布和供给情况不同,这会导致产业在地区间的分布和发展存在差异。

此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一国可以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同时也会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冲击。

三、产业关联的概念与分析方法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产业经济学(参考答案)

产业经济学(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1、博弈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

2、纳什均衡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

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3、混合策略在完全信息博弈中,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这个策略为纯策略(pure strategy)。

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以某种概率选择不同策略,称为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y)。

混合策略是纯策略在空间上的概率分布,纯策略是混合策略的特例。

纯策略的收益可以用效用表示,混合策略的收益只能以预期效用表示。

4、序贯博弈序贯博弈是指参与者选择策略有时间先后的博弈形式,每次博弈结构不同而连续多次。

因此,某些对局者可能率先采取行动,它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动态博弈,而重复博弈则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动态博弈形式。

在序贯博弈中,先行者可能占据一定的有利地位,我们把它叫做先行者优势。

5、最小最大值传统决定论中的“最小最大”准则,即博弈的每一方都假设在不依赖于对手在博弈中的操作下,对方的所有功略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最大程度地失利,并据此最优化自己的对策,诺伊曼从数学上证明,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对于每一个二人零和博弈,都能够找到一个“最小最大解”。

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竞争双方以概率分布的形式随机使用某套最优策略中的各个步骤,就可以最终达到彼此盈利最大且相当。

6、沉淀成本沉淀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解析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解析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解析1. 公开合谋的常见实施机制有哪些,1.共同成本手册与多产品定价公式。

:前者保证价格基准的同一性,后者可以给不同型号的产品定价 2交货定价:指支付的价格等于指定位置的价格加上该位置到客户位置的运费3零售价格维持:是指销售商给零售商规定的销售产品价格的下线。

4最惠国待遇条款:销售商不会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其他人5(竞争一致条款:厂商承诺与竞争对手的价格一致。

6分割市场与固定市场份额:分配给每一个厂商一定的购买者或地区。

2. 形成及维持合谋的因素有哪些,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越高越容易形成合谋,企业成本:企业成本之间的差异增大了合谋的难度。

多市场接触:多市场竞争容易维持合谋。

信息的非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是达成合谋困难。

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小有利于合谋。

产品同质:产品同质时达成合谋容易。

行业协会:提供了信息交换平台。

订单性质:大额订单有很强的背叛激励。

5.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结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集中度:1.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扩大加速企业扩张,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2.经济全球化降低了市场集中度。

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分工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市场集中度降低。

二:1.提高了进入壁垒,市场规模与企业规模扩张,必然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

2.降低了进入壁垒。

专业化分工深化,柔性生产方式,技术革新,金融市场全球化降低了进入壁垒。

三。

提高了产品差异化。

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加剧,提高了产品差异化。

1.简述价格歧视的条件和类型。

条件: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2.企业必须了解或者能够推断消费者的购买意愿3.企业必须能够阻止或限制转卖行为。

类型: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企业向每个消费者索取其愿意为单位产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从而获取了全部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为非线性定价。

企业通过诱导消费者在企业提供的不同消费组合之间选择来实行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

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解析

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解析

《产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1章企业:目标、结构与组织1.什么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企业为什么不能代替市场?答: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据统计,2009年企业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工作机会,构成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

在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49个是国家。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响生产和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

企业通过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是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2.有哪些机制可以对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纠偏?为什么?答: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

通过适当的薪酬设计,让管理者能够在抵御风险的同时,又能给予管理者适当的激励,让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平衡。

很多企业管理者的薪酬往往都由两部分组成,除了固定工资之外,另外很大一部分都会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内的盈利而上下波动。

外部的市场机制。

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劳动力市场机制。

第二,产品市场机制。

第三,资本市场机制。

3.纵向一体化与资产专用性的关系是什么?答:纵向一体化在解决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自身也会带来其他的激励问题。

市场采购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质量更高的产品,但是在纵向一体化之后市场采购变成了企业内部采购。

市场竞争压力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内部供应产品的质量下降,最终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现实的市场中,企业往往会在完全的纵向一体化和完全的纵向分离之间选择一些相对均衡的做法。

一种被称之为逐步一体化(tapped integration),即部分生产要素从市场中的独立供应商购买,另一部分生产要素从子公司内部采购。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既可以避免其他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又让内部生产部门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

产业经济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马增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产业经济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马增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产业: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及运营的各个部门。

它包括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至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至于文化、教育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为“产业”。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3.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二、多选1.下列哪种奋发属于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ABCD)A.农轻重产业分类法B.三次产业分类法C.霍夫曼分类法D.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2.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BCD)A.产业组织理论B.产业结构理论C.资本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3.按照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可以把产业分为(BCD)A.服务性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本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4.博弈论分析方法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存在哪些不足?(AB)A.假设与现实不符B.缺乏实证数据支持C.分析方法落后D.分析过程复杂5.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BCD)A.规范分析法B.博弈论C.静态分析D.比较分析三、简答题1.产业的含义有哪些?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2)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目前仍在发展之中。

虽然完整学科体系的基本确立时间尚短,但现在产业经济学的各方面理论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产业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3.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政策理论;4.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理论意义:从理论上看,产业经济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一门新的经济学科,填补了中观经济学的空缺,完善了经济学的体系,并且为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最新《产业经济学》全本课后习题解答

最新《产业经济学》全本课后习题解答
是人们将经济分析深入到产业结构层次,在进行“产业结构”分析和
“产业结构政策”实践的探索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1. 经济分析深入到产生结构层次导致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
展。

2. 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加速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 “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
第二章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 基础及其发展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其他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第二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三)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四)何谓“有效竞争”?它有哪些判断标准? (五)哈佛学派是如何将市场结构作为分析重点, 来构筑他们的结构主义政策论的? (六)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 点。 (七)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产业的含义有哪些?
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2.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 6.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 扩展。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三)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
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 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 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 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 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1. S-C-P三者间的关系?答: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内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2.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内容及政策主张?答:内容: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

衡量可竞争市场的一个方法是看该市场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低,企业退出就越容易,从而企业进入决策不会太小心谨慎,在位企业面临的进入压力越大,市场就越接近于可竞争。

政策主张:潜在的竞争完全可以替代政府的规制。

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不如说是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竞争压力的存在关键是要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3.试述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答:市场的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4.试述主导产业的作用。

?答: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5.试述古典企业模型?主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出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企业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

6.试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决定的。

答: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的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

他只有通过调整可变要素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

从整个行业来看,在短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的厂房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

原因是由于时间较短,现有厂商来不及调整其厂房设备等资产,而其他厂商也无法建造出新的厂房设备从而进入到该行业中来。

产业经济学书本课后部分简答题[答案解析非官方]

产业经济学书本课后部分简答题[答案解析非官方]

简答题: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是如何界定的?答: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

产业的界定:具有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内容?答:①产业组织:主要研究市场运行。

②产业结构:指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

③产业关联: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投入与产出联系。

④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产业集群是以某一特定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群为标志,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几何。

产业布局则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⑤产业竞争力:是近年来产业经济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产业评价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揭示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和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⑥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与竞争中,本国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的控制、本国各层次的经济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分配,以及政府产业政策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贯彻的彻底。

3.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及其发展①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竞争理论。

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思想。

②1897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在书中将产业组织正式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因此马歇尔被看作是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其后,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有关产业组织的问题包括组织与分工,某地区特定产业的集中,大规模生产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形态以及规模经济等问题,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

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冲突”。

③1933年,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的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彻底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一种极端和相互对立的观点,认为在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的各种形式。

产业经济学最新课后答案(doc 84页)

产业经济学最新课后答案(doc 84页)

产业经济学(第二版苏东水)课后答案第一章(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一)理论意义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二)实践意义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现实意义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

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7.案例研究方法;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产业的涵义有哪些?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2.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6.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一、名词解释1.产业2.产业组织3.产业结构4.产业关联5.产业政策6.淘汰产业7.新兴产业8.生产要素分类法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习题)一、名词解释:1.产业组织2.市场行为3.有效竞争4.市场结构5.市场绩效五、简答题1.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企业和产业的运作和相互关系。

以下是对产业经济学的几个常见问题的简要回答:
1. 什么是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企业和产业如何决定价格、生产和市场结构的分支学科。

它关注企业之间的竞争、市场的结构和行业发展。

2. 为什么研究产业经济学很重要?
研究产业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企业和市场的运作方式,为企业和政府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了解产业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支持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策略。

3.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企业行为和策略、产业政策和规制等。

它研究市场的竞争程度、产业中的垄断
和垄断竞争情况,企业如何做出定价和产量决策,以及政府的干预
和管制对产业和市场的影响。

4. 产业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有哪些?
产业经济学使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来分析和研究,包括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实证研究和实证分析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建立模型
来分析市场的竞争程度,运用统计方法来评估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采用实证研究来验证假设和理论。

5. 产业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产业经济学的应用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分析、竞争政策制定、企业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制定等。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的
竞争环境,制定适应性的策略;同时,政府可以借助产业经济学的
研究来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制,促进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

以上是对产业经济学的简要回答,更详细和具体的内容需要在
进一步的研究和研究中深入探讨。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共24张PPT)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共24张PPT)
(4)渠道差异化。 (5)促销差异化。 (6)服务差异化。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1.影响市场集中度。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上位企业(即市场占有率领
先的企业)通过扩大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市场占
有率,从而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水平;市场上规模较小的下位企业 也可以通过产品差别化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从而降低市场的集中 度水平,或改变行业市场的规模分布结构。
第四章 市场
(一)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试分析每一种
主要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市场集中度; 2.产品差别化; 3.进入和退出壁垒; 4.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5.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6.短期成本结构。
上述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也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从 而使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发生改变。我们将主要讨论前三项因素。
第四章 市场
根据规模经济的规律,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只有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在这之前,新企业的生产和 销售成本一定高于原有企业,从而处于竞争劣势。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现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2可.限以使制顾性客对定该价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甚至一定的忠诚度,这对于意图进入市场的新企业而言,无疑构成了一定程
完垄全断垄 竞断争的是市一场种1结比.资构较的接产特近专点现是实用:经性济(1)和状产况业沉的的没市绝场对成结集本构中,度。它为如介10于果0%完,企全因竞业为争市投和场完资上全只的垄有断资一之个间产提,专供且产偏用品向性的完企全很业竞强。争。,那么在企业 当然,从另退一个出角这度看个,行如果业企时业通,过这混合些兼巨并可额以资进入产一往个新往的很市场难,出并且售具和备承变担现短期。亏出损的售实价力,格这和无疑企有利业于投降低资该市场的集 中实程证度 研,究促也额进表竞明扣争,除。广告折活旧动是后竞的争企剩业余市场价份值额差之距间扩大的的差重要价原就因。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大,企业退 如果企业主出动或市被场迫要的退壁出某垒个也行业就市越场,高却。又难以退出,就表明这个市场上存在退出壁垒。 ((4)九减)少试资采产用经经营2济风.解学险的雇。方费法用对竞。争企性业市场在和退垄断出性某市场个的市创场新收时益,进行必比然较。会解雇员工。根据合同或国家劳动 企业采用限法制的性定规价定的直,接解目的雇是工阻人止新可企能业进必入须市场支,付但退实质职上金这是、一解种牺雇牲工部资分短,期企利润业以如追求果长需期利要润转最产大化,的就行为必,因此限制 性产从定品消价 差 极同别的掠化方须个夺主面培市性要看定是,训场价从兼他的一两并样个导们障,方致从碍都面的是对市事也企市场新就业场集工越长结中期构如作大定产果的。价生超的直过技策接一能略的定性影的,行响限培为:度训。,就费会用产生就垄此断势发力生,,并由这此些带来费垄用断的越低大效率,和企社业会总退福出利的某损失,因此 市场经济国家都3非.政常重策视法通律过适的当限的产制业。组织政政府策为来调了节一企定业的的兼目并标行为,,经使常其保通持过在制一个定适政度策的水和平法上规。 限制某些行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首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要指工业,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产业。

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

第三,产业的含义具有多样性。

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第四,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即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如:需求角度上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角度上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第五,产业是结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因为它研究的既不是国民经济总量,也不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例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企业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

答:(1)绝对成本优势(2)规模经济(3)产品差异化(4)政策法律制度(5)阻止进入策略行为2.简述动态竞争策略性行为。

答:(1)动态竞争的概念(2)产量领先策略(3)长期竞争策略(4)米尔各罗姆-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3.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答:(1)地理位置因素(2)自然因素(3)人口因素(4)社会经济因素(5)科学技术因素4.行政规制运用要具备哪些经济条件?答:(1)战时经济;②供求总量或结构严重失衡;③无药可医的病态经济;(4)国有化或自然垄断产业;⑤后发展国家为了实现赶超战略;5.简述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答: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化问题进行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被称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的工业化阶段理论.他根据霍夫曼比例, 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 50%左右或以下, 霍夫曼比例为(2.5±0.5);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 1 以下.在实际应用中,霍夫曼比例往往用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来表示. 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阐述的主要是工业化过程中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结构演变情形.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答:(1)地域分工是在广阔的区域内,按商品分工实行生产的专门化.这一分工,把一定的(2)生产部门固定在一定地区.(3)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4)地域分工可以节约社会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5)地域分工的作用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变革.7.简述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有哪些?答:(1)控制市场结构;(2)控制市场行为;(3)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1)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减少资源消耗.(2)利用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可以迅速提升我国的产业的结构,推进经济协调稳定发展.(3)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可以迅速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8.简述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产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简答题范围

产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简答题范围

万能答题:一因一果第二章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1.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与了解。

答:了解在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区别在于,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

规模经济通常按照不断下降的平均成本函数来定义的,而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答:一般可以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

也可以用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判定系数(FC =MC AC )来描述规模经济性:当FC>1时,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下降;当FC<1时,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上升;如果FC=1,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规模收益不变,在产出量的一定范围内,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

3.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实例。

答:理解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

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度量范围经济。

令TC (Q x ,Q y )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 单位的产品X 和Q y 单位的产品Y 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用下式表示:TC(Q x ,Q y ) <TC(Q x ,0)+TC(0,Q y )范围经济的一个经典实例。

就羊毛和羊肉联合生产的例子而言,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同一群绵羊同时生产羊毛和羊肉的成本,往往低于用一群羊只生产羊毛而用另一群羊只生产羊肉的成本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是如何界定的?答: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

产业的界定:具有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内容?答:①产业组织:主要研究市场运行。

②产业结构:指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

③产业关联:主要研究产业之间的投入与产出联系。

④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产业集群是以某一特定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群为标志,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几何。

产业布局则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⑤产业竞争力:是近年来产业经济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产业评价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揭示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和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⑥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与竞争中,本国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的控制、本国各层次的经济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分配,以及政府产业政策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贯彻的彻底。

3.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及其发展①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竞争理论。

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思想。

②1897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在书中将产业组织正式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因此马歇尔被看作是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其后,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有关产业组织的问题包括组织与分工,某地区特定产业的集中,大规模生产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形态以及规模经济等问题,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

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冲突”。

③1933年,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的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彻底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一种极端和相互对立的观点,认为在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的各种形式。

(现代厂商理论)④哈佛学派SCP。

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理论》;完整地提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理论分析范式,即强调市场结构决定在企业市场行为,而在一个给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又是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SPC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⑤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强调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联系实际产业活动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总是仍然应该从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贡献建立在对SPC范式的批判上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施蒂格勒,德姆塞兹和佩尔兹曼等人对政府产业规划的分析。

在芝加哥学派基础上,还出现了可竞争市场理论。

⑥新产业组织理论。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组织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理论研究方法的统一,即博弈论成为统一方法,其中又以非合作博弈论居于统治地位(新制度学派)。

(二)产业结构理论渊源与发展产业结构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是以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理论,主要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及原因。

①早在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学家威廉配弟就曾描述了有关产业间资源流动的现象。

他认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

这种产业间的相对收入差异导致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

②费歇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

20世纪20年代初,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学家们开始使用三次产业的概念,这些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明确,他提出了对现代结构理论影响深刻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根据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联系,把取自于自然的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成为第一次产业;把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的产业——广义的制造业成为第二次产业;而第三次产业则是繁衍于有形物质成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成产部门。

③克拉克的“配弟-克拉克定理”。

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继承了他人的研究成果,根据一些国家的历史统计资料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以后随劳动力又会向第三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之间的分布情况是,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逐步增加。

这一发现被称为“配弟——克拉克”定理,这个定理揭示出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④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数据,在对这些国家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后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次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与劳动力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而第二次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劳动力比重综合看起来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次产业的劳动比重是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经济化服务:一些学者利用库兹涅茨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

他们发现,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力及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仍保持着下降的趋势,进入70年代后,这种趋势有所减弱。

而第二次产业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60年代后均呈下降状态,工业特别是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下降。

与此相比,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即保持着上升趋势,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化服务”。

⑤对于狭义的产业结构演进规模的开拓性研究来自于德国经济学者霍夫曼。

他在1931年出版了《工业化阶段和类型》一书,提出了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理论。

他把工业产业分为:(1)消费资料产业,包括食品产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家具工业等(2)资本资料产业,其中包括冶金及金属材料工业、运输机械工业、一般机械工业、化学工业。

(3)其他产业,包括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工业。

霍夫曼根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霍夫曼比例即制造业中的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

他指出,在整个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这被称为霍夫曼定律。

(从国际贸易角度探讨对工业的影响,日本经济学家赤松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弗农的“产业循环说”)(三)产业关联的理论渊源与发展产业关联理论主要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所以产业关联理论也被称为投入产出理论。

①投入产出分析的渊源来自于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

魁奈从他的重农主义理论出发,用简明的图示描绘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②投入产出的第二个理论渊源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即国民经济最终产品等于国民收入③投入产出理论的第三个理论渊源来自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命题是各个特殊市场是相互联系的,各种消费品价格之间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而必须研究整个经济,即整个市场上所有价格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同时达到均衡的)④对投入产出进行系统分析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

他1931年在纽约国家经济研究局工作时就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以此分析美国的经济结构。

1941年,里昂惕夫出版了《1919——1929年的美国经济结构》一书,详细阐述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对产业关联的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里昂惕夫因此成为产业关联理论的创始人。

⑤二次世界大战后,运筹化和计量经济学飞速发展,对产业关联理论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表现在(1)投入产出的线性规划法使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研究符合特定目标的产业结构,从而为规划产业结构的理论提供了技术的可能性;(2)投入产出的动态分析法可以分析各产业在生产和价格上,在时间的变迁中出现的变化;(3)投入产出模型外生变量的内生化使得一切经济活动在一个封闭的投入产出表中得到解释。

(四)产业集群、产业布局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①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的理论渊源与发展(1)普遍认为对产业集群的开创性研究来自于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他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运用“钻石”理论,以十个国家为例,分析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形成和竞争优势(2)新产业空间理论将这种空间或地理上的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原因归结为网络式合作中不断产生的创新动力(3)波特之后,很多国际组织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产业集群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组织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工业组织。

目前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到产业集群如何提高产业竞争优势这一领域产业布局研究的是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1)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了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并经阿尔弗德、韦伯等人较为系统的研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2)产业布局古典区位理论其研究宗旨是为各个企业或部门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3)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认为,给定一个不均衡的区域经济状态,只要存在完全的竞争市场,仅依靠市场即可实现区域的共同增长。

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发表了《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首次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论”。

(4)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对区域增长的趋势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到u形变化,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随着总体经济增加而逐步下降②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渊源与发展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是近些年来国际上讨论较热烈的一个问题,起源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创造增加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

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一国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

波特1985年提出产业竞争力的“五力分析模型”即对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产业内现有竞争者的对抗等五方面来研究产业。

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提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拓展了“五力分析模型”。

目前,我国国内的学者将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进一步拓展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将区域产业划分为竞争力优势产业、竞争力后进产业、竞争力明星产业和竞争力问题产业。

4.试述SCP分析框架的形成与方法论特征。

答: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大约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步形成的。

梅森在1959年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

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前人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