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主讲人: 胡凯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 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 人生的无价之宝。
——马克思
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 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
——威廉•詹姆斯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约翰·多恩
一个没有交际 能力的人,犹如陆地 上的船,是永远不会 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 去的。 ——佚名
交往心理效应
• • • • •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光环效应 (4)投射效应 (5)刻板效应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初次对人产生的知觉 印象往往最为鲜明和深刻,并对以后的认识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 而对熟识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更起显著作用。
社会角色关系与人际情感关系 社会角色关系:遵循社会现实原则 人际情感关系:遵循人的情感心理规律
什么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相互之间 不需要委曲求全,而是真实的、接纳 的、坦白的、信赖的,容许有不同意 见、不同看法,没有害怕与恐惧的深 度关系。
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
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 感情交流阶段 稳定交往阶段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热 座
目的:通过相互提供意见,协助成员解决个人 面临的困惑 。 时间:约60分钟 准备:每人一个信封,若干张纸条 (比人数少 — 张)。若人数多.可分为6一10人一小组。 操作:每个成员发给几张白纸条,1个信封。在 信封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将自己目前的困扰, 最想得到帮助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每张纸条写同样 的问题,并留有足够的回答问题的空间,每张纸条 上写上姓名。例如“你对我的印象如何?”“怎样才 能找到意中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学生干 部?”“我怎样做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自卑心理的调适
• • • • (1)正确认识生理缺陷及家境贫寒。 (2)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评价。 (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 (4)积极与人交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负心理的调适
• • • • (1)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 (2)与人平等相处。 (3)提高自我认识。 (4)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猜疑心理的调适
• • • • (1)学会正确的人际认知方法。 (2)加强沟通,多做调查研究。 (3)学会“冷处理”。 (4)学会识别信息。
妒忌心理的调适
• • • • (1)要纠正自己认知的偏差。 (2)要多找一些发展的支点,积极地升华。 (3)要容许自己在某些方面可以比别人弱。 (4)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功和优点,宽容人性的光 辉面与阴暗面。



人际吸引因素
相似性(一致性)
• 希尔的研究:信仰、价值和态度同质,容易形成友谊。 • 伯恩的研究:相似的、喜欢被试的他人最受被试喜欢, 而不相似、不喜欢被试的他人最不受被试喜欢。
结论: 相似的程度越大,人际吸引的程度越大
人际吸引因素
互补性
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 会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 一般来说,在人际关系建立的最初阶段和较低水平 时,人们更注重相似性因素。但在人际关系发展的高 级阶段,则是互补性占优势。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基本类型: 融洽关系 冷淡关系 冲突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指导语]
这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个问题,在每个问题 上,选“是”的打“√”,计1分;选“非”的打“X”,计0分。请你认 真完成,然后对照后面对测验结果作出的解释检查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否 和谐。
孤独心理的调适
• • • • (1)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 (2)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3)改正不良的性格。 (4)培养慎独的功夫。
3.优化人际交往艺术 个人形象要优化 交谈艺术要讲究 赞美是最好的催化剂 幽默是最好的润滑油 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证 还要防止人际关系的破裂
朋友之歌
戴高帽子
目的: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欣赏 时间:约50分钟 操作: 5 — 10 人一组围圈坐。请一位成员坐或站 在团体中央,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与欣赏之 处(如性格、相貌、特长……)。然后被称赞的成员 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不知到 的。每个成员到中央戴一次高帽。规则是必须说 优点,态度要真诚,努力去发现他人的长处,不 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参加者 要注意体验被人称赞时的感受如何?怎样用心去发 现他人的长处 ? 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 ? 活 动结束时,大家心情愉快,相互接纳性增高。此 活动一般适合比较熟悉的成员应用。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1.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动态) 人际关系(静态)
从动态角度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 通和物质交换; 从静态角度说: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 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 系。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1.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 心理成分构成。
[问卷]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 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
4.与异性交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 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10.极易受窘。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 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已有什么坏印象。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
2. 人际吸引因素与交往心理效应 人际吸引因素
• • • • • • (1)外貌 (2)相似性(一致性) (3)需要互补 (4)好的个性品质 (5)相互性(对等性) (6)熟悉性(邻近性)
人际吸引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吸引因素 吸引人的个人特质:外貌吸引力
• • • • • 斯尼德的实验:外貌影响对方的交往愿望 卡利克的实验:整容后更被人喜欢 苏德诺的研究:外貌的影响 埃弗兰的实验:体貌影响有罪判断 爱泼斯坦的实验: 整洁的体貌更为人喜欢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三、人际交往的功能与原则
三、人际交往的功能与原则
功能:
• 第一,促进成才功能 • 第二,自知和知人功能 • 第三,加速社会化功能 • 第四,身心保健功能
原则:
• • • • • • 第一,平等原则 第二,互利原则 第三,真诚信用原则 第四,尊重相容原则 第五,亲密不要无间原则 第六,广泛交友原则
• 结论:外貌与交往关系密切
人际吸引因素 吸引人的个人特质:才能
阿龙森的实验:“犯错误效应” ①才能出众而犯了错误的人 ②才能出众而未犯错误的人 ③才能平庸而犯了错误的人 ④才能平庸而未犯错误的人
结论:白璧微瑕比洁白无瑕更令人喜爱
人际吸引因素
熟悉性(邻近性)
• 费斯廷格的研究 • 纽科姆的研究
如果人们彼此住得接近,比较容易形成友谊,相互喜欢;
[测查结果的解释与辅导] 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 较少。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获得许多人的好 感与赞同。 总分在9—14分之间,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 的困扰。 总分是在15—28分之间,表明你在同朋友相处上的 行为困扰较严重。 总分超过20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困扰程 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
请思考:
• 你在人际交往中遇到过哪 些问题? • 你在人际交往中最大的困 难是什么?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
• • • • 不敢交往 不愿交往 不善交际 不懂交往
请思考:
存在这些问题的 原因是什么?
存在问题的原因
• • • • • • • 认知因素 人格因素 交往能力因素 社会观念的影响 网络交往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影响 经济因素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
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 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认为别人和自己一样有着相同的好 恶、相似的观点。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 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 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四、调适并优化人际关系
四、调适并优化人际关系
1.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最突出的特点
2. 清除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3. 优化人际交往艺术
特点:人际吸引与交往障碍并存
2.清除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一要摆脱孤独感正确对待生活 二要战胜自卑和羞怯 三要克服嫉妒和猜疑心理 四要放弃报复念头,终止报复行为 五要培养社会协同观念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人们仅仅依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 概括他在其他方面一些未曾被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 “一俊遮千丑”、“一好百好”。
被知觉者的声望与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 会认为那些具有较高声望和社 会地位的人具有更多积极的特 质。 ★威尔森(1968年)的实验
★奇妙的第十名现象
★卡耐基公式:
成功=15%的专业能力+85% 的人际协调能力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状况 三、人际交往的功能与原则 四、调适并优化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1.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2. 人际吸引因素与交往心理效应
基本特点: 第一,讲求平等 第二,富于理想 第三,注重精神 第四,情感色彩重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新特点:
第一,人际交往对象的易变性 第二,异性交往的好奇和敏感性 第三,交往观念出现新的趋向
强化了交往的信息观念和竞争观念 强化了交往的时效观念 出现了注重实用价值的趋向
但相互接近的人之间存在的也可能是冲突或敌意。
人际吸引因素
熟悉性(邻近性)
• 扎琼克的实验:看照片的频次影响喜欢的程度 • 哈里森的研究:不为人知的人没有机会让人喜欢 • 麦迪的观点:暴露过多或过少都会产生消极情绪
结论: 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 次数也有一定界限,超过界限会让人厌烦; 对反面的东西再熟悉也不会喜欢。
标签作用 当某一人被下了结论,说他具有某种特征,或说他是什么样的人,即被 贴上标签后,其他人对他的印象就会受到这一标签的影响。 ★凯利(1950年)的实验 代课教师是勤劳、有批判性、较实际、果断而冷淡(热情)的人 ★实验:十恶不赦的罪犯与著名的教授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状况
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