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4623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9.png)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是指在幼儿阶段,儿童身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对其进行保育和照护的要点。
下面将从儿童的身体结构、器官发育、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保育要点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儿童的身体结构:1.头部发育较快,头颅相对于整个身体较大。
2.四肢相对较短,软骨和关节未完全骨化。
3.肌肉和骨骼系统尚未发育完善。
二、器官发育:1.心脏、肺部、肾脏、肝脏等主要器官还不完全发育成熟,功能较弱。
2.胃肠道、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能力较差。
3.呼吸系统功能尚不完善,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
三、消化系统:1.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进食量和消化能力较差。
2.应给予小而频繁的进食,适度控制食物种类和质量。
3.注意给予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避免过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四、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功能不完善,肺活量较小,呼吸频率较快。
2.避免吸入有害物质,保持空气流通和清新。
3.防止儿童感冒和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烟雾和粉尘。
五、循环系统:1.心脏和血管的功能较弱,心率较快。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缺氧。
3.鼓励适度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六、神经系统:1.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在发育成熟,神经传导速度较慢。
2.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3.提供丰富的触觉和感官刺激,促进儿童感官系统的发育。
七、保育要点:1.提供均衡饮食,避免过度依赖其中一种食物。
2.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合理规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障充足的睡眠。
4.适度引导儿童进行各种运动和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发展。
5.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温暖和安全的家庭环境。
6.给予儿童适当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独立性。
7.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保育和照护的要求更高。
通过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保育要点,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为他们打下良好的成长基础。
2-3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2-3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7a18ecbb68a98270fefa68.png)
精选版课件ppt
16
• 2、容易兴奋、容易疲劳
婴幼儿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容 易激动,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
• Eg:让他干什么,他乐于接受;让他别干什么,就 难了。???
精选版课件ppt
9
• 2、脑
精选版课件ppt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脑 人体高级指挥中枢
1200-1500g 大脑:最高级部分,皮质功能区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间脑:丘脑(皮质下感觉中枢)、下丘脑(
自主神经较高级中枢,调控内分泌) 脑干:中脑(觉醒与睡眠、平衡等)、脑桥
(吞咽呕吐中枢)、延髓(生命中枢)
精选版课件ppt
精选版课件ppt
18
• 4、脑细胞的耗氧量大
• CNS耗氧量较其他系统高,脑的耗氧量最高。儿
童脑细胞的耗氧量约为全身耗氧量的50%。
• 充足的氧气是维持儿童脑细胞正常活动的基本条 件。
• 婴幼儿对缺氧的耐受差,严重缺氧:空气污染、 贫血等,脑细胞损害大。
精选版课件ppt
19
• 5、营养与脑健康
• ①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 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
学习或工作效率与相关部分的大脑皮层是否处于兴奋 状态有密切关系。
刺激大小、兴趣、愿望目的等能促使“优势兴奋”状 态的形成。
精选版课件ppt
13
• 2、始动调节:
皮质工作能力低—高,循序渐进
• 3、动力定型(习惯成自然):
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 序,先后出现,当多次重复后,这种顺序和时间 在大脑皮质 “固定”下来,有了规律。
简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简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ae3aab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5.png)
简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指的是0-6岁儿童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规律。
以下是对其进行简要描述:
1. 生理发展:学前儿童身高、体重、牙齿、骨骼等身体指标逐渐发展,但发展速度会有所减缓。
他们的器官和系统也在逐渐发育和成熟。
2. 知觉与运动发展:学前儿童的感官能力(如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技能(如爬行、行走、奔跑)会逐渐发展,他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操作自己的环境。
3. 语言与认知发展:学前儿童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开始形成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社会与情感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逐渐增强,开始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形成社交技能,开始有了情感和自我意识。
5. 兴趣与创造力发展:学前儿童渐渐表现出对特定活动或领域的兴趣,他们开始在玩耍、艺术、音乐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这些发展规律不具有绝对性,不同儿童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同时,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也受到遗传背景、环境刺激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85a2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5.png)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身体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了解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相关的保育要点,对于教育者、家长以及保育员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并提供相关的保育要点,旨在帮助提供更好的儿童保育和教育。
一、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1. 大脑发育迅速: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他们的大脑皮层正在建立神经连接,形成大脑区域之间的联系。
这一时期是习得新技能和知识的关键时期,因此提供良好的刺激和经验对于大脑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2. 呼吸系统发育成熟:学前儿童的呼吸系统已经基本成熟,肺容量和肺活量逐渐增加。
他们的肺泡表面积也在扩大,这使得他们更有能力吸收更多的氧气,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3. 免疫系统逐渐强化: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正在逐渐强化,但仍然相对较弱。
他们对疾病和感染的抵抗能力较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供全面的疫苗接种对于学前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4. 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学前儿童的骨骼和肌肉系统正处于迅速发育的阶段。
他们的骨骼正在形成,并逐渐变得更加坚固。
肌肉也在逐渐增强,儿童的运动能力越来越强,灵活性也随之提高。
5. 消化系统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消化系统逐渐发展成熟。
他们的胃和肠道逐渐增大,对于各类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在改善。
然而,他们的胃容量相对较小,需要更频繁地进食。
二、学前儿童的保育要点1. 提供适当的营养:学前儿童的饮食应注重平衡和多样性。
他们需要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支持他们快速的生长和发育。
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和富含钙的食物都应包括在他们的日常饮食中。
2. 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学前儿童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来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
每天保证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对于他们的身体恢复和大脑记忆的巩固都是至关重要的。
3. 注重卫生习惯:教育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第三章学前儿童各系统发育特点及保育
![第三章学前儿童各系统发育特点及保育](https://img.taocdn.com/s3/m/c9622e05d0d233d4b04e6981.png)
(1)兴 奋 过 程 占 优 势 。 儿童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表现为容易激动,好动不好静,控制自己的能力 较差。 随着 年龄的增长,大脑皮质的功能日趋完善,兴奋过程的增强表现在睡眠时间逐渐减少,觉醒的 时间 越来越长,但因为幼儿抑制过程发育不完善,所 以,注 意 力 很 难 持 久,并 且 依 然 需 要 较 长 的 睡 眠 时间进行休整。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抑制能力不断提高,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 不断 提高, 可以较精确地进行活动。 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要有效引导而不要无端 限 制 幼 儿 的“动”,利 用“优 势 原 则”让 学 前 儿 童兴趣盎然地投入活动中,利用“镶嵌式活动原则”,恰当安排学前儿童的各项活动时间、内 容和 形式,使学前儿童轻松地活动;根据“动力定型”,妥 善 安 排 学 前 儿 童 一 日 各 环 节,建 立 起 良 好 的 生 活 节 奏 ,保 持 良 好 的 情 绪 。 凡 是 能 够 导 致 幼 儿 出 现 意 外 事 故 的 东 西 都 要 妥 善 保 管 好 。 (2)第 一 信 号 系 统 发 育 早 于 第 二 信 号 系 统 。 幼儿容易对具体、鲜明、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并且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相对较长,因 此,教 育教 学活动中应以直观教学为主。 (3)条 件 反 射 建 立 比 较 少 。
四、消化系统
(一 )牙 齿
乳牙牙釉质较薄,牙本 质 较 松 脆,牙 髓 腔 较 大,易 患 龋 齿。 乳 牙 萌 出 过 程 中 恒 牙 已 开 始 发 育,一般6岁开始萌出第 一 恒 牙 (六 龄 齿),14 岁 左 右 恒 牙 与 乳 牙 交 换 完 成。 为 了 保 护 儿 童 牙 齿,养成进食后及时漱口的好习惯,早晚正确刷牙,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不咬过硬的 东西,乳牙 未脱落时及早拔掉,预防牙齿排列不齐,合理 营 养 并 经 常 参 加 户 外 活 动,每 半 年 检 查 一 次,以 便 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d854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0.png)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1.神经系统: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大脑容量增大,神经细胞和突触数量增多。
他们通过触摸、听觉、视觉、嗅觉等感觉来认知世界,并且逐渐形成一些基本的运动和语言能力。
2.肌肉系统:学前儿童的骨骼肌肉逐渐发育,肌肉力量逐渐增加。
他们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技能,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他们的动作协调性还不够成熟,容易出现一些摔倒或碰撞等意外情况。
3.内分泌系统:学前儿童的内分泌系统发育较为稳定,对内环境的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身高体重逐渐增加。
4.循环系统:学前儿童的心脏、血管和血液系统发育良好。
他们的心脏和血管逐渐成熟,循环功能正常。
他们的心率较快,血压较低。
5.呼吸系统:学前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良好,呼吸肌肉逐渐增强。
他们的肺活量逐渐增加,呼吸频率逐渐减少。
他们能够逐渐掌握呼吸控制,能够说话并参与各种运动活动。
6.消化系统:学前儿童的消化系统逐渐完善,食欲逐渐增加。
他们的消化酶分泌正常,能够消化各种食物。
他们的肠道功能逐渐稳定,能够吸收充分的营养,并排出体内的废物。
7.泌尿系统:学前儿童的肾脏和尿液排泄功能逐渐增强。
他们的尿液量和尿频逐渐减少,尿液的比重逐渐稳定。
他们能够控制小便,并逐渐掌握如厕等基本卫生习惯。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点是发育迅速、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身体功能局限性。
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体育运动和身体素质教育时应根据他们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点,开展相应的运动和教育活动,促进他们身体各系统的健康发育,全面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ppt课件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b1eb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3.png)
骨干
扁骨 不规则骨
短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 骨是由骨膜、骨质 和骨髓构成,并有 血管和神经分布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骨密质致密坚硬,耐 压性较大,由紧密排 列成层的骨板构成, 分布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呈海绵状,由骨 小梁交织排列而成,位 于骨的内部,承受压 力。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含有大 量不同发育阶段的。 •黄骨髓5岁以后的长骨骨 干中,含大量的脂肪组织,失 去造血活力。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骨 的 成 分
无机盐:赋予骨骼硬度、脆性 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韧性
水
成人 儿童
无机盐 2/3 1/2
有机物 1/3 1/2
特点
硬度大、弹性小 硬度小、弹性大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二、幼儿运动系统有什么特点 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4c03a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8.png)
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的特点学前儿童是指3岁到6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身体运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长发育迅速: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高、体重、骨骼和肌肉均迅速增长发育。
这一阶段的运动系统在机能上的特点是活跃度高,适应能力强。
2.功能不成熟: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例如运动协调性、平衡力、爆发力等都还不完善。
他们的肌肉力量较弱,运动动作不够熟练,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升运动能力。
3.运动兴趣浓厚:学前儿童对于运动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他们热爱运动,喜欢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运动能力。
这一特点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4.注意力难以集中: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
这对于他们在学习各种运动技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专业教练和家长的耐心引导和教育。
5.运动协调性有待提高:学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协调性尚未达到成熟水平。
他们对于身体各部位的控制能力较差,例如手眼协调、腿部控制等都需要通过运动训练来提高。
6.心理发展相对简单: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相对简单,他们缺乏对危险的正确判断和认知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因此,在进行任何运动活动时,需要有专人的指导和照料,确保他们的安全。
7.运动体验的重要性:学前儿童的运动体验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积极参与各种运动活动,他们可以发展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该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教育和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适合学前儿童的体育游戏、儿童俱乐部和户外探险活动,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年龄和发展的需求。
同时,专业的体育教育机构和教练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来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练习,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运动系统具有生长发育迅速、功能不成熟、运动兴趣浓厚、注意力难以集中、运动协调性有待提高、心理发展相对简单和运动体验的重要性等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2af7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4.png)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连续性、非匀速性和阶段性: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速度并不相同,呈现出非匀速性的特点。
例如,在出生后的第一年,身体发育最快,而在幼儿时期则逐渐减慢。
2. 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性:学前儿童的各器官系统发育有先有后、快慢不一。
例如,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肌肉及脂肪的发育与体格生长平行,出生后1-2年快速增长,之后进入稳定增长期。
然而,神经系统的发育早于其他系统组织,生后2年内发育最快。
3. 程序性: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遵循一定的程序。
例如,幼儿在1岁时可以站立、行走,在3岁时可以跑跳,身体发育从臂到手、从腿到脚,从全掌一把抓到手指取物,先画圆后画方形。
4. 个体差异性: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和达到的阶段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可能生长得更快或更慢,这取决于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5.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还表现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例如,适当的运动和游戏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良好的营养可以支持身体的正常生长。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其保育要点
![第三章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其保育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e49200ba1aa8114431d93b.png)
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保育 要点
一、什么是生殖系统 • 组成:生殖器官和性腺 • 功能:生殖和形成性别特征
二、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 • 特点:婴幼儿时期生殖系统尚未发育.
三、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保健 (一)早发现学前儿童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情况 (二)注意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 (三)衣服要宽松适度
• 课堂讨论: • 幼儿吃果冻时要注意什么? • 为什么国家对果冻的外形尺寸有严格的标准?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及其保育要点
一、什么是循环系统
• 组成:包括血液循环(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 功能:循环系统的功能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二
氧化碳和其它代谢产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和 体温的恒定。
• 4. 要预防传染病和意外事故。要关心幼儿的起居和活动, 预防各种传染病,从而避免因各种传染病引起的心脏疾病。 还要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大量出血会影响健康,失血超 过血量的1/3就会有生命危险。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其保育要点
一、什么是消化系统 消化:通过消化管
和消化液的作用把食物 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 程。
• 4.骨盆尚未长结实 • 5.脊柱的生理弯曲还未固定,随动作的
发育逐渐形成。
• 新生儿:几乎是直的; • 2-3个月:能抬头,形成颈曲; • 6-7个月:能独立坐时,形成胸曲; • 1岁左右:独立行走时,形成腰曲。
• (二)肌肉 • 1.肌肉水分多、蛋白质、脂肪、糖等较少,能量储备差、
收缩力差,易疲劳。
绿基本颜色,对相近色还难以区分。
眼的卫生保健 1)科学采光 2)正确坐姿 3)眼保健操、远眺 4)视物时间不宜太长,距离适宜 5)定期视力检查 6)不用手揉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等
第三章学前儿童各系统发育特点及保育
![第三章学前儿童各系统发育特点及保育](https://img.taocdn.com/s3/m/c9622e05d0d233d4b04e6981.png)
(一 )牙 齿
乳牙牙釉质较薄,牙本 质 较 松 脆,牙 髓 腔 较 大,易 患 龋 齿。 乳 牙 萌 出 过 程 中 恒 牙 已 开 始 发 育,一般6岁开始萌出第 一 恒 牙 (六 龄 齿),14 岁 左 右 恒 牙 与 乳 牙 交 换 完 成。 为 了 保 护 儿 童 牙 齿,养成进食后及时漱口的好习惯,早晚正确刷牙,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不咬过硬的 东西,乳牙 未脱落时及早拔掉,预防牙齿排列不齐,合理 营 养 并 经 常 参 加 户 外 活 动,每 半 年 检 查 一 次,以 便 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0 32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导: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感染而造成鼻腔阻塞。 2. 喉 学前儿童喉腔狭窄,黏膜柔嫩,容易感染。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喉部保护性 反射 功能
差 ,容 易 发 生 气 管 异 物 。 不 宜 将 一 些 小 东 西 放 到 口 中 ,吃 饭 时 保 持 安 静 ,避 免 呛 咳 。 学 前 儿 童 声 门 短 而 狭 窄 ,声 带 短 而 薄 ,所 以 ,声 调 比 成 人 高 而 尖 。 学 前 儿 童 声 带 发 育 不
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发展 0 31
走 ,尤 其 是 不 宜 较 长 时 间 蹲 着 。
(二 )骨 骼 肌
(1)幼儿骨骼肌中含水分多,蛋白质及糖原较少,容易疲 劳,但 因 新陈 代谢 较旺 盛,所 以,疲 劳容易恢复。组织幼儿做剧烈活动时,时间不 宜 过 长,避 免 单 一 地 使 用 某 些 肌 肉、骨 骼,比 如 长 时 间 站 立 、拔 河 、长 跑 或 长 时 间 踢 足 球 等 。 组 织 活 动 时 ,注 意 形 式 及 内 容 多 样 化 ,动 作 全 面 。
二、循环系统
(一 )血 液
学前儿童各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与保健
![学前儿童各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与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814cec7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a.png)
1~1.5岁的幼儿处于理解语 言阶段,他能听懂许多话,但 是能说出的不多,有的幼儿 甚至完全不能说话。
1.5岁以后的幼儿有一个似乎 是突然开口的阶段,一下子会 说话了。
(四)幼儿期
2.幼儿的生理功能
(5)大脑功能发展
在这一阶段,幼儿大脑功能增强,脑重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3岁 时已经达到成人脑重的80%。随着脑重量的增长,脑的功能逐 渐复杂、成熟和完善起来。在2岁左右,幼儿的想象、思维已产 生萌芽。此时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思维非常具体,只能在活 动中进行。此时的想象水平比较低,只是简单的联想和再造想 象。但至此,幼儿的认识过程从感觉到思维都已形成。
GO
拓展阅读
新生儿的适应
胎儿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安全 和舒适的。他生活在母体内,通 过胎盘得到养料,呼吸和排泄都 由母亲代替,周围的环境是羊水, 保持着温暖和恒定的温度。胎儿 很少受到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 只有母体运动时给他一些刺激, 或者偶然受到外界特别大的声响 刺激。
拓展阅读
新生儿的适应
出生以后,环境骤然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生儿必须独立地进行维持生命的活动。 他必须自己吃奶,而吃奶对新生儿来说是要用很大力气的,许多孩子还没有吃饱就 睡着了,他疲劳了要休息一会儿,妈妈把他弄醒以后他又继续吃。吃奶之后,孩子必 须自己去消化和排泄。新生儿需要独立进行呼吸。此外,他必须自己去适应千变万 化的环境,胎外环境与胎内的单调环境相比刺激物实在太多了。这里充满了空气, 温度比胎内低得多,而且时常变化:孩子有时被人抱得紧紧的,很热,有时又被打开 襁褓换尿布,突然冷下来。环境中光和声音的刺激不断袭来,都要求孩子做出适当 的反应。总之,从胎内生活到胎外生活的巨大变化要求新生儿付出很大努力,要适 应新生活,为维持生命而斗争。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a55e9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1.png)
• 血管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 血压:
1-12y: • 收缩压 = 年龄×2+80 • (年龄×0.27) +10.6
• 血液
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 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 板等组成。
• 正常血细胞及功能: • ①红细胞、血红蛋白: • ②白细胞: • ③血小板:起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②输尿管:长、弯曲、肌肉弹 性差,易梗阻感染
③膀胱:容量小排尿训练:从 “无约束”到“有约束”
④尿道:儿童尿道短,容易发 生上行性感染
⑤注意小孩(3岁以后)急性 肾炎。
• 急性肾炎: • 症状: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 A.浮肿:B. 血尿C. 高血压 • 预防急性肾炎,要从预防上述感染入手。
• 3、幼儿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 特点2: ①血液量随年龄增长很快—及时补充营养物质
新生儿300ml,1y600ml,10y2000ml
造红细胞需要原料: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成熟所需原料:维生素B12和叶酸-巨幼红细胞贫 血
②慎用合霉素、氯霉素等药物--抑制骨髓造血
③空气污染影响骨髓造血功能 Eg:铅尘污染、白血病
• 淋巴系统---循环系统一部分
教 学 要求
• 教学目标: • • 了解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 • • 掌握:幼儿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特点与保育要点
。
• 教学重点:幼儿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的生理特点 。
• 教学难点:幼儿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 。
• 授课时数:2学时
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
1、什么是循环系统
功能:消化吸收排泄
• 特点1:
幼儿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
![幼儿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2399bf3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2.png)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增强幼儿的肌肉力量,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
02
幼儿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卫生保 健
幼儿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
口腔
幼儿口腔黏膜细嫩,唾液腺发育不完善 ,容易发生口腔炎和损伤。
食管
幼儿食管较窄,蠕动较慢,容易发生吞 咽困难和食物反流。
胃
幼儿胃容量较小,胃酸分泌较少,消化 酶活性较低,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
幼儿感觉器官的卫生保健源自1 2保持环境清洁
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减少灰尘和细菌对幼儿 感觉器官的刺激。
提供适宜刺激
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刺 激,促进其感知觉发展。
3
保护眼睛和听力
避免幼儿接触危险物品和噪音,保护眼睛和听 力免受损伤。
幼儿常见感觉器官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近视预防
远视预防
控制幼儿使用电子设备时间,保持正确的读 写姿势,定期检查视力。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及时发现并 治疗肠套叠等肠道疾病;避免过度使用抗生 素。
03
幼儿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卫生保 健
幼儿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
鼻腔狭窄
幼儿鼻腔相对狭窄,易发生鼻塞和呼吸 困难。
喉部较短
幼儿的喉部较成人短,声带和粘膜较脆 弱,容易发生声嘶和喉炎。
气管和支气管狭窄
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较成人狭窄,容易 发生感染和呼吸困难。
幼儿运动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
1 2 3
骨骼系统
幼儿的骨骼相对柔软,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 骨折但容易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逐渐 钙化,硬度也逐渐增加。
肌肉系统
幼儿肌肉柔软,弹性好,但力量较弱,协调能 力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逐渐发育,力 量和协调性逐渐提高。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72142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0.png)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掌握要点:●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保育要点.第一节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它构成人体基本轮廓,能支持体重,保护内脏.一、骨骼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有营养骨的作用,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有重要作用.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里.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腔里骨髓变成黄色脂肪组织,只有当大量失血或患败血症时,黄骨髓能恢复造血功能.骨的成份:有机物和无机盐.有机物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盐使骨坚硬变脆.儿童骨中有机物较多,韧性和弹性较好.随着年龄增长,骨中无机盐不断沉积,骨硬度加大.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有的骨连结为直接连结,例如颅骨;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例如脊椎骨;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关节,例如,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等.二、骨骼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附着在骨骼上,可以受意识支配,又称随意肌有的肌肉组织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如肠道的平滑肌.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1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①骨膜较厚.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受损伤时,恢复也比较快速.②全是红骨髓③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尚未完成儿童几种主要骨的发育特征颅骨颅骨的骨化最晚在婴儿12-18月已完成,幼儿园里很少遇到.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根据腕骨的发育情况可以测试骨龄.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精细动作时间不宜过长.脊椎骨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上述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成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骨盆变形.足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④关节的特点:关节窝较浅,柔韧性大,但是牢固性差.容易引起脱臼.2肌肉的特点:一是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二是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四、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保育要点是根据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来的,所以可以有针对性的记忆.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预防脊柱和胸廓的畸形.幼儿应注意做到十个字: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2.合理组织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组织活动时应注意:①全面发展动作②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防脱臼;避免从高处跳下,保护骨盆.3.供给足够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的摄入4.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第二节循环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一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1.血浆——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2.红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3.白细胞——吞噬入侵身体的微生物和人体本身坏死衰老的细胞,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4.血小板——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二心脏的结构及主要功能:三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1.动脉2.静脉3.毛细血管四血液循环1.体循环2.肺循环二、淋巴系统1.淋巴管2.淋巴液3.淋巴结4.扁桃体5.脾脏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一学前儿童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1.学前儿童血液的特点:1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越大. 2血浆含水分多,含凝血物质少.3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量不稳定.4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小,肌体抵抗能力差.2.学前儿童心脏的特点:1心脏相对大于成人.2心排血量较小.3心率快.3.学前儿童血管的特点:1管径粗,毛细血管丰富.2血管比成人短.3血管管壁薄,弹性小.4血压低.四、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一防治贫血二服装宽松适度三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四科学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五合理营养六预防疾病作业指导:课后第二题: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答:血液借助心脏节律性搏动,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返回心脏,这是总血液循环.总血液循环又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排出→主动脉及各级动脉→全身各部组织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排出→肺动脉→肺泡壁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第三节呼吸系统一、概述一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1.呼吸道1鼻:保护呼吸道和肺2咽: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3喉:是气体通道也是发音器官注意会厌软骨的作用4气管和支气管:属于下呼吸道,分泌的粘液有益菌和抗病毒作用.2.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二呼吸运动三肺的通气量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一呼吸器官的特点1.鼻腔:富有血管,没有鼻毛,易感染2.咽:耳咽管较短,宽,平直3.喉:喉腔狭窄,粘膜柔嫩,富有血管和淋巴4.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较狭窄,柔软、缺少弹性组织,较干燥,易发炎5.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肺泡量较少,易被粘液堵塞二呼吸运动的特点1.呼吸量少、频率快2.呼吸不均匀三、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一培养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三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四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五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六保护声带第四节消化系统一、概述: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一口腔1.牙齿2.舌3.唾液腺二食管三胃四小肠五大肠六肝脏七胰腺二、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一口腔1.牙齿:乳牙牙釉质薄,牙本质脆软,牙髓腔较大,容易患龋齿2.舌3.唾液腺二食道三胃四肠:1、吸收能力较强.2、消化能力较差.3、肠的位置固定较差.五肝:相对较大,肝功能不完善,解毒能力较差六胰腺三、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一注意口腔卫生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四保持愉快情绪并安静进餐五饭前后不做剧烈活动六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第五节泌尿系统一、概述1.肾脏2.输尿管3.膀胱4.尿道二、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1.肾脏2.输尿管3.膀胱:尿总量较多,储尿功能差,年龄越小,每天排尿次数越多4.尿道:短,黏膜柔嫩,弹性组织发育不全,尿路黏膜容易损伤和脱落.三、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保育要点1.供给充足的水分2.养成学前儿童定时排尿的习惯3.注意清洁卫生,预防尿路感染第六节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见课本30页图示一中枢神经系统1.脊髓2.脑二周围神经系统1.脑神经2.脊神经3.自主神经二、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一反射名词: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和内部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二条件反射名词:人类后天获得的,在生活过程型ü欢ㄌ跫纬傻模诜翘跫瓷浠∩辖⑵鹄吹母呒渡窬硕SPAN lang=EN-US>三、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一对侧支配二倒立分布且皮质区面积与功能相关三睡眠四动力定型五优势原则六镶嵌式活动原则四、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一脑量增长迅速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顺序——先皮下,后皮质三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1.兴奋过程占优势2.条件反射建立少3.第一信号系统发育早于第二信号系统四脑细胞的耗氧量大五可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五、学前儿童节神经系统的保育要点一注意用脑卫生二保证充足的睡眠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四合理营养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第七节感觉器官一、眼一眼球的结构与功能1.眼球壁2.内容物二视觉的形成三屈光不正四学前儿童眼球的特点1.眼球前后距离较短2.晶状体弹性大五学前儿童眼的保育要点1.科学用眼2.科学采光3.预防眼病4.注意安全5.培养和发展辨色能力二、耳一结构与主要功能1.外耳2.中耳3.内耳二听觉的形成三学前儿童耳的特点1.外耳道骨化不完全2.咽鼓管短、宽、近水平位3.耳蜗的感受性强四学前儿童耳的卫生1.预防损伤2.预防炎症3.避免药物的影响4.发展听觉三、皮肤一皮肤的构造及功能1.皮肤的构造2.皮肤的生理功能二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1.保护功能较差2.调节体温的功能差三学前儿童皮肤的保育要点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注意衣服卫生3.不用刺激性化妆品4.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四、鼻、舌一鼻二舌第八节内分泌系统一、概述一甲状腺二脑垂体三胸腺二、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1.脑垂体分泌的生长素较多2.缺碘影响甲状腺功能3.幼年时胸腺发育不全会影响免疫功能三、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保育要点1.供给学前儿童科学合理的膳食2.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d4de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b.png)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概述学前儿童时期是儿童身体发育迅速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儿童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经历不同的变化和发育,为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本文将从体型、肌肉骨骼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等方面,具体介绍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点。
体型学前儿童时期,身体快速生长,身高、体重都会有明显的增长。
在学前期,儿童身长的增加速度较快,尤其是前两年,身长增加约占成人身高的50%以上。
第三年到第五年之间,身高增长速度会逐渐减缓,但体重却会快速增加,体重的增长速度常常是身高增长速度的两倍左右。
在学前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也与遗传因素、性别、营养情况等因素有关。
肌肉骨骼系统在学前儿童时期,肌肉骨骼系统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儿童的骨骼正在不断发育,骨骼的密度也在逐步增加。
此外,肌肉的发育也非常重要。
儿童会变得更强壮,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也会提高。
学前儿童时期的儿童往往很活跃,乐于进行各种运动,这有助于他们的肌肉骨骼系统的健康发育。
循环系统学前儿童时期,心脏逐渐增大,心率也会随之减缓。
此外,血管也会变得更长、更细,血液的流量也会增加。
此时的儿童比较活跃,血液流动速度比较快,因此心率相对较快,这有助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发育。
呼吸系统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肺活量和肺部弹性都在增加。
由于儿童的肺部还不够健全,所以儿童的呼吸频率比成人高。
此外,此时的儿童通常不会将气息保持很久,而是经常进行深呼吸,这有助于肺部的健康发育。
消化系统学前阶段,儿童食欲非常旺盛,食量也比较大。
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能力随之增加,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也会逐渐提高。
此外,此时的儿童涉及到着重于消化含有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身体健康发育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记忆力的提高,所以选择会对儿童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有益的食物非常重要。
泌尿生殖系统在学前阶段,男孩和女孩在身体结构和生殖器官方面存在差异。
男孩的睾丸和阴茎正在逐渐发育,女孩的卵巢和子宫也正在逐渐发育。
2-4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课件
![2-4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38ec7a647d27284a735100.png)
3
教 学 要求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
掌握:幼儿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特点与保育要点。 教学重点:幼儿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 教学难点:幼儿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的卫生保健。 授课时数:2学时
PPT学习交流
4
感觉器官
PPT学习交流
5
身兼数职的皮肤 —人体最大的器官
PPT学习交流
6
要经常给孩子掏耵聍。过多时需医生处理
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0.1cm):收集、传到声 波,耵聍
中耳(鼓室、咽鼓管):传到声波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平衡、传导感受声波 刺激
听觉的产生:内耳感脑受听声觉音中,枢将,产经生冲听动觉传入大 声波振动鼓膜则带动听小骨,听小骨把声音放
大并传向内耳。内耳感受声音,将神经冲动传入大 脑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PPT学习交流
1
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各年龄阶段儿童生长发育特征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评价
PPT学习交流
2
教 学 要求
掌握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及保育要点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感觉系统
PPT学习交流
激,形聚成焦物到象视。网膜上
辅助装置:眼睑、结膜、泪器、眼肌 保护、营养、润滑、杀菌、 支配眼球运动
• 2、眼睛的功能:视觉 • 新生儿(20-25cm)、3m(聚焦)
1y接近成人水平。
PPT学习交流
9
PPT学习交流
10
PPT学习交流
11
• 3、婴幼儿眼睛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 (1)五岁以前有生理性远视(眼球前后径较短,物象 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血液循环。
料做内衣
②适当降E低、室不内要温给度小。孩滥用化妆品。不要给小孩戴
③养成孩子用各冷种水金洗属脸饰的物习。惯不。要用母乳洗脸。
④让孩子学习游泳 。
• 眼睛——视觉器官
外膜(角膜、巩膜) • 1、眼睛的结构:眼中球膜、(附虹属房膜部水、分、睫组晶状成状体的体、。、脉玻络璃膜体), 眼球:眼球壁、内容内物膜(视网激膜与,)角形聚:膜成焦感形物到光成象视细折。网胞光膜感系上受统光,刺
( 用3药)膏皮肤环境的境温渗温度透度 过指去C过高作、尖一低,用修剪点,易剪成,强皮受指半使肤热:(圆趾散中注趾形甲热暑);的意多。甲剪边,避:脚缘易免剪趾是受手甲平中凉指,的或毒甲两,生及,端这冻可只样慎疮顺需趾;着稍甲环手剪就
锻炼皮肤的冷热适应向能前力生长:,不嵌入肉里
①户外活D动、,选充购分质接地受柔空软气、和吸阳水光性,强增、强不孩掉子色皮的肤衣
辅助装置:眼睑、结膜、泪器、眼肌 保护、营养、润滑、杀菌、 支配眼球运动
• 2、眼睛的功能:视觉 • 新生儿(20-25cm)、3m(聚焦)
1y接近成人水平。
• 3、婴幼儿眼睛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 (1)五岁以前有生理性远视(眼球前后径较短,物 象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 (2)晶状体有较好的弹性(通过其收缩看清近物) • (3)提供各种刺激,促进儿童视觉发展 • (4)用眼卫生,保护眼睛 • (5)阅读时,科学采光(左上方) • (6)定期检测视力
• 小结:
课后
• 1、查阅学前教育、学前卫生学相关的书籍和网站。 • 2、案例分析 “青枝骨折”现象;小孩子合适唱成人歌曲吗?Why? 乳牙是否需要清洁? Why ? 大小便是与生俱来生理现象,是否需要训练? Why? 分析小孩长个在夜间 Why婴儿漾奶,怎样预防? • 3、列表总结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和保健要点
3.婴幼儿皮肤的肤特A清、点洁婴容及幼易儿保生皮疮育肤长薄要疖嫩-点,--要易常损洗伤澡,、不洗注头意。皮
B、理发时不要碰破头皮,由于皮脂腺分泌
(1)皮肤的保护物痂功过皮能多的,清差在除头:皮拿上一形些成植一物层油黄,褐在色火的上痂加皮热,,
(2)皮肤调解体温晾的凉之功后能用差来闷软痂皮。然后再清洗。
掌握:幼儿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特点与保育要点。 教学重点:幼儿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 教学难点:幼儿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的卫生保健。 授课时数:2学时
感觉器官
身兼数职的皮肤 —人体最大的器官
1. 皮肤的构成 ①表皮②真皮③皮下组织④皮肤的附属物
2.皮肤的功能 ①感觉器官 ②保护作用 ③调节体温 ④排泄器官
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各年龄阶段儿童生长发育特征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评价
教 学 要求
掌握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及保育要点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感觉系统
教 学 要求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
ponder
刺激
内耳感受声音,将神经冲动传入大
听觉的产生: 脑听把声音
放大并传向内耳。内耳感受声音,将神经冲动传入
大脑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 2、婴幼儿耳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1)耳廓皮下组织很少,血循环差,易生冻疮 (道引(平吞与鼻小(疼起直咽大涕23结2)))痛脑;或气):外易遇影 感 耳 打 压(耳 患到响 染 咽 哈 平1道 中巨)睡 。 管 欠 衡易 耳堵大不眠 在 时 。生炎住戳声要,鼻才注((疥:耳伤响用张咽开意3(4:耳,外时尖)口部放预)5眼咽耳以要锐预)及开,防预泪管免道迅防的预咀口调中防、比和震速外器防嚼平节耳中脏较鼓破张物耳噪时时鼓炎耳水短膜鼓口挖道音加是室(炎流,;膜或疖耳;剧关的E;g入管;闭;掏, 闭 气:、 腔嘴耳穿 的 压喂损 宽同屎过 , ,奶伤 ,时,骨 仅 使、外 位双以板 在 之擤耳 置手免 (4)对噪声敏感:50分贝以下
• 耳——听觉器官 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叫耵聍(俗称耳 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粘附灰尘、小虫等
• 1、异耳物要的的经作结常用给构。孩耵:子聍掏会耵因聍种。族过不多同时而需不医同生。处注理意不
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0.1cm):收集、传到声 波,耵聍
中耳(鼓室、咽鼓管):传到声波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平衡、传导感受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