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监测技术
火电厂超低排放技术
![火电厂超低排放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05e6930e2bd960590c677ca.png)
火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注意点一、目前烟气超低排放的形式2015年12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电厂平均煤耗低于300克,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坚决淘汰、关停,东、中部地区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达标。
对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要加大政策激励,改造投入以企业为主。
对于超低排放,目前国内比较普遍的概念是指,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基本达到GB13223—2011标准中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m3),尤其东部近城市重要地区要求排放烟尘要低于5mg/m3,这就对超低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也对我们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二、脱硫超低排放的新技术1、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
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可在一个吸收塔内同时实现脱硫效率99%以上,除尘效率90%以上,满足二氧化硫排放35mg/m3、烟尘5mg/m3的超净排放要求。
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是旋汇耦合装置、高效节能喷淋装置、管束式除尘装置三套系统优化结合的一体化设备,应用于湿法脱硫塔二氧化硫去除。
2、单塔双分区高效脱硫除尘技术。
使用一个吸收塔,浆液采用双分区浆液池设计,将浆液池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低PH值区和下层高PH值区),上层主要负责氧化,下层主要负责吸收,同时通过安装提效环、喷淋层加层、多孔分布器等措施明显提高脱硫效果,并在原烟道处设置喷雾除尘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除尘效果。
3、双托盘技术。
双托盘脱硫系统在原有单层托盘的基础上新增一层合金托盘,双托盘比单托盘多了一层液膜,气液相交换更为充分,从而起到脱硫增效的作用。
该技术在脱硫效率高于98%或煤种高含硫量时优势更为明显。
4、双塔双循环技术。
双塔双循环技术其实是将辅助罐体升级为吸收塔,利用双循环技术,同时设置喷淋层和除雾器,使双循环的脱硫和除尘效果进一步增强。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3a301357e21af45b207a844.png)
各种烟气脱硝技术应用比例
烟气脱硝技术应用分布情况
火电厂氮氧化物控制要求
火电厂NOx不同排放要求
NOx排放标准对比
满足要求技术和 参数差异较大, 亟需规范满足超 低排放技术要求 的氮氧化物控制 技术和参数
NOx超低排放工程技术规范编写参考的规范
GB/T 212 GB 18599 GB/T 21508 GB/T 21509 GB/T 31391 GB/T 31584 GB 50160 GB 50217 GB 50222 GB 50229 GB 50351 GB 50660 DL/T 260 DL/T 335 JB/T 12129 JB/T 1213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 煤的元素分析 平板式烟气脱硝催化剂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 火电厂烟气脱硝(SCR)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燃煤烟气脱硝失活催化剂再生及处理方法 燃煤烟气净化SCR脱硝流场模拟试验技术规范
超低排放在我国燃煤电厂推广应用
截至2016年4月,累计1.6亿千瓦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煤电机组 烟气污染物排放可以达到天然气燃机标准,取得革命性进步。(陈吉宁部
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在“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上 的报告》)
部分已投运超低排放燃煤电厂分布
超低排放推广过程中面临多项挑战
河北:全面启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升级改造专项行动,对所 有燃煤发电机组实施改造和治理,2015年底前主要污 染物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测试方法探讨与建立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测试方法探讨与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881cafe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6b.png)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测试方法探讨与建立燃煤电厂是我国主要的电力发电方式之一,但由于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的污染物,特别是氨(NH3)的排放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质量。
探讨和建立一种有效的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的测试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于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其中对氨的排放限值主要集中在5~15 mg/m3之间。
燃煤电厂需要有效的方法来监测和控制氨的排放浓度,以保证烟气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了一些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氨浓度测试方法,如化学分析法、光吸收法、气体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测试精度、操作简便性、测试成本等诸多因素。
化学分析法是传统的测试方法之一,它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氨转化为易于测量的化合物,再使用特定的仪器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但操作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试剂和设备,费用较高。
光吸收法是基于氨分子吸收特定波长光线的原理,通过测量光源透过样品的衰减来确定氨的浓度。
这种方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但需要特定的光源和光学组件,并且对测量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气体分析法则是通过对烟气中的氨进行吸附和分离,然后使用气体仪器对吸附的氨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的优点,但需要专业的气体分析仪器,并且对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
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测试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见气体分析法是一种比较适合于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浓度测试的方法。
它具有准确性高、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的特点,可以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的要求。
气体分析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仪器成本昂贵、需要专业的操作技术、对现场环境和样品预处理要求较高等。
在建立测试方法时,还需要对仪器进行性能优化,并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探讨和建立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测试方法,可以为燃煤电厂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测试方法探讨与建立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测试方法探讨与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5b48986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0.png)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测试方法探讨与建立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所带来的气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这个问题,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的建设成为了解决方案之一。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的烟气中氨排放量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监测和测试。
本文将探讨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的测试方法。
一、烟气中氨的来源燃煤电厂中氨的主要来源是燃煤中的氮化物,在煤炭的燃烧过程中,煤中的氮元素会氧化为氮氧化物(NOx),其中一部分会进一步与烟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硝酸盐,另一部分则会与烟气中的氨气反应生成尿素等物质。
此外,燃煤电厂的废水处理系统中还会出现含氨废水,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氨也有可能进入烟气中。
二、烟气中氨的测试方法为了满足超低排放燃煤电厂对烟气中氨排放量的监测和测试需求,需要选用合适的测试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试方法:1、化学吸收法化学吸收法是目前烟气中氨测试的主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采用化学药剂与烟气中的氨反应,将氨吸收在溶液中,然后通过滴定、色谱等方式测定氨的浓度。
该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度高、可靠性好,可以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的要求。
但是,该方法还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安全性能不如其他测试方法,同时也存在操作复杂、仪器设备要求高等问题。
2、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通过烟气中氨分子的吸收特性来检测氨的浓度。
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吸收光谱的方式来测定氨气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适用性广等优点。
但是,该方法的仪器设备较为复杂,一般需要专业技术支持,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实现难度。
电化学法是通过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烟气中氨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使用方便等优点,同时它不需要化学药剂或稀释气体等特殊辅助设备。
但是,电化学法也存在着使用寿命短、响应是基于表面反应导致结果误差大等问题。
三、总结针对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气中氨的测试需求,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测试方法。
不同的测试方法有着不同的优缺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措施研究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c59f6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3.png)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措施研究“烟尘超低排放”是指将燃煤电厂的烟尘排放浓度降至低于中国现行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规定的50mg/Nm3的新的排放标准,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一、优化燃烧方式燃煤电厂的燃烧方式是影响烟尘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传统的燃煤电厂中,燃烧过程中存在着氧化亚氮的形成,这会增加颗粒物的生成,同时,也会增加氮氧化物的排放。
因此,优化燃烧方式是降低烟尘排放浓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燃烧方式,现在主要采用的是燃烧优化和SNCR(Sel ective non-catalytic Reactor)技术。
燃烧优化是通过优化燃烧过程中的温度、氧气含量、煤粉配比和风量等,来控制烟尘的生成。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煤粉的预处理,保证煤粉的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烟尘排放的浓度。
其次,通过调整燃烧的工艺参数,控制燃烧的过程,减少烟尘的生成。
最后,通过进行燃烧优化技术,减少烟尘的生成,达到烟尘超低排放的目标。
SNCR技术是一个新型的减排技术,利用氨水在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把一部分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氮和水,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氨水的投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减排效果。
二、加强除尘设施除尘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净化设施,是降低烟尘排放浓度的关键。
目前,常见的净化方式有机械式、电除尘、立式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和湿式电除尘等。
在这些技术中,袋式除尘器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技术之一,它可以优化布袋的结构和布滤材料,通过调整布袋和气力清灰方式,来控制烟尘的排放。
三、控制废气温度废气温度高是导致烟尘排放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降低废气温度,可以减轻除尘装置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减少烟尘的生成。
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是在排放废气的出口处,安装一个烟气换热器,通过与新鲜空气的对流,将废气中的热量回收,从而降低废气的温度。
总之,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措施的研究是我们国家环境保护的重要一步。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1b1f3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9.png)
03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方案
电除尘技术
原理
利用静电原理,将粉尘颗粒吸附到电除尘器上,达 到除尘目的。
优点
除尘效率高,处理烟气量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粉 尘颗粒。
缺点
需要高压电源和配套的控制系统,设备投资和维护 成本较高。
04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应用案例
电厂A的烟尘超低排放技术应用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
电厂A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通过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 二氧化硫,达到烟尘脱除的效果。
高效电除尘器
电厂A采用高效电除尘器,通过高压电场的作用,使烟气中的颗粒 物聚集并沉降,达到除尘的目的。
布袋除尘器
电厂A采用布袋除尘器,通过滤袋过滤烟气中的颗粒物,达到超低 排放的效果。
中国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协议,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和《巴黎协定》等,承诺降低碳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强 环境保护。这对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概述
烟尘超低排放技术的定义
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高效烟尘治理技术,将燃 煤电厂排放的烟尘浓度降低到国家及地方规定的超低排放标准以 下的一种环保技术。
燃煤电厂排放的烟尘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等,这些物质 在大气中与水蒸气、氧气等反应,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 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公众健康影响
燃煤电厂烟尘中的微小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PM2.5和SO2等,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被人体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损害,引发多种疾病,如肺癌、心脏病等。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措施研究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2a9a2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2.png)
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措施研究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燃煤电厂作为主要能源供应商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污染物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燃煤电厂不断面临着环保和治理压力。
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燃煤电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烟尘排放。
本文将就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措施进行研究。
超低排放概述超低排放是指燃煤电厂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家提出了严格的大气排放标准。
针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已经成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有效手段。
超低排放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炉内减排技术:通过对燃烧过程进行优化,减少煤粉的燃烧温度和时间,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
2.脱硫脱硝技术:燃煤电厂采用脱硫设备,将燃煤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吸收处理。
采用SCR脱硝技术,将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进行催化还原,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
3.粉尘回收装置:将排放的烟尘通过一系列设备进行治理分离,回收其中的可回收物质并将剩余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深度净化处理。
1.降低环境污染:对于燃煤电厂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保障环境健康。
2.降低工人健康危害:燃煤电厂生产作业过程中,烟尘等污染物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伤害。
采用超低排放技术可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保障生产工人的健康。
3.延长设备寿命:在超低排放技术的实现下,燃煤电厂设备的运行环境得到了改善,有助于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设备更换的成本。
总结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是当前燃煤电厂实现清洁生产的必要措施。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超低排放技术实现的成本也将逐步降低,逐步成为燃煤电厂的主流技术应用手段。
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
![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b468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e.png)
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I.引言燃煤电厂作为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在我国能源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燃煤电厂的燃烧过程不仅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还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燃煤电厂进行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II.超低排放技术1.优化煤炭燃烧过程:通过优化煤粉燃烧过程,减少窑尾氮氧化物的排放。
采用高效烟气脱硝技术,抑制窑尾氮氧化物的生成。
2.粉煤灰的处理技术:采用高效的粉煤灰处理技术,降低粉煤灰的含碳量。
在粉煤灰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高效脱硫、脱氮和除尘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烟气脱硝技术:通过添加脱硝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
采用高效的烟气脱硝技术,可以将燃煤电厂的氮氧化物排放降至极低水平。
III.节能改造技术1.锅炉燃烧系统的改造:通过对锅炉内部进行优化改造,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煤电厂的能耗。
2.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通过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将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或其他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节能设备的安装:安装高效节能设备,如变频调速器、节能灯等,降低电厂的能耗。
IV.实施步骤1.制定实施计划:制定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的年度计划,明确具体的改造项目和时间表。
2.统一监管和管理:建立统一的监管和管理机制,加强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3.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鼓励燃煤电厂进行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4.推广示范工程:选取一些典型的燃煤电厂进行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作为示范工程进行推广,向其他电厂宣传其改造成果和经验。
5.不断完善技术:不断研发和推广更先进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技术,提高燃煤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V.预期成果通过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预计能够实现以下成果:1.大幅减少燃煤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积极作用。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CEMS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CEMS监测系统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d876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9.png)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CEMS监测系统技术方案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是指燃煤电厂在进行燃煤发电的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环保标准。
CEMS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即连续排放监测系统,是对燃烧过程中尾气中污染物排放进行连续监测的技术手段,对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非常重要。
下面就燃煤电厂超低排放CEMS监测系统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1.CEMS监测要素选择:根据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要求,选择需要监测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
另外,还可以选择监测其他重要的污染物或转化产物,如二氧化硼、氯化物、二氧化碳等。
这些要素的监测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关键。
2.CEMS监测系统部署:CEMS监测系统应当在燃煤电厂的关键位置部署,包括燃烧过程、脱硫过程和脱硝过程等,以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监测系统应当涵盖所有重要的监测点,如烟囱出口、燃烧炉排气口、脱硫塔出口、脱硝塔出口等。
3.CEMS监测系统传感器选择:传感器是CEMS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需要选择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传感器,以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
对于SO2和NOx的监测,可以采用光谱分析法,通过测量吸收光谱的强度来计算浓度。
对于颗粒物的监测,可以采用激光散射法,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来计算颗粒物浓度。
4.CEMS监测系统数据处理:CEMS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关排放情况的信息。
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滤波、校准、线性化等,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包括统计分析、模型计算、实时监测等,以帮助燃煤电厂了解排放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CEMS监测系统数据报告和传输:CEMS监测系统应当能够生成相关的监测报告,并将监测数据及时传输给相关部门,如环保部门、电力监管部门等。
监测报告可以包括污染物浓度、排放量、排放浓度等信息,以及与超低排放标准的比较。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f0d04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8.png)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能源的消耗量也逐渐增大,煤炭加工量也随之增加,其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也是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
因此,要想从本质上改善这种状况,就要从根源上减少烟气污染物的排放,对排出的污染物开展处理再利用,引进先进的技术让燃煤电厂烟气处理超低排放得到本质上的提高。
1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技术现状从雾霾来看,我国雾霾天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
在我国,能源的消耗主要是煤炭,发电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燃煤为主。
目前我国,相对成熟的除尘设备是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
关于静电除尘器,这种除尘器的使用周期比较长,维护费用也相对较低,适用性广。
静电除尘器的缺点是:其耗电量比较大、设备构造比较复杂、体积大而且对粉尘的要求高。
关于布袋式除尘器,这种设备适用性很强、效率高、运行平稳、使用范围广、后期维护容易、操作简单,并可处理温度较高的、高比电阻类型的粉尘,但布袋除尘器使用寿命会受到滤袋寿命的影响,并且这种除尘器不适合湿度大、粘性强的粉尘,尤其是要注意烟气温度,烟尘的温度一旦低于了露点温度就会结露,造成滤袋堵塞。
2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探讨(1)关于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探讨湿式电除尘器,其使用原理是直接让水雾喷向电极、电晕区,在芒刺电极来形成一个强大的电晕场内荷电后分裂,水雾进一步雾化,在这里,电场力与荷电水雾相互碰撞拦截、吸附凝结,一起对与粉尘粒子捕集,最后粉尘粒子会在电场力驱动作用下,在集尘极被捕集到;与干式电除尘器不同的是,干式电除尘器是通过振打,让极板灰振落至灰斗,而湿式电除尘器的原理是将水喷到集尘极上,从而形成了连续水膜,利用水清灰,并没有振打装置的存在,利用流动水膜的作用来将捕获粉尘开展冲刷,冲刷至灰斗中,随水排出完成除尘。
(2)关于低低温静电除尘器的应用探讨低(低)温静电除尘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温度的降低来开展除尘。
烟气途经低温省煤器,烟气尘的温度会迅速的降低,入口处的烟气温度低于烟气露点温度。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分析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4b2f7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b.png)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分析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燃煤电厂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条重要出路,对推进电力行业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燃煤烟气中烟尘、S02和NoX超低排放技术要求,在收集大量资料和文献的根底上,介绍了超低排放典型技术路线原理、特点和工程应用情况,并对超低排放技术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总结,提出了超低排放的实施及技术路线应根据燃煤电厂的资源环境情况和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
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燃煤电厂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条重要出路,对推进电力行业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年9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20**年)》提出,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到达燃气轮机组的排放限值,中部地区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到达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到达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等地首先出台扶持政策,随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公认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定义,实际应用中多种表述共存,如“超低排放”、“近零排放"、“超净排放”等等。
相关表述和案例的共同点是将燃煤锅炉排放的烟尘、S02和NOX这3项污染物浓度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I3223—20**)中规定的天然气燃气轮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相比较,将数值上达到或低于天然气燃气轮机组限值的情况称为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即烟囱出口处烟尘V5mg∕m3、S02V35mg∕m3.N0X<50mg∕m3(该浓度为基准氧含量折算排放浓度,其中燃煤锅炉基准氧含量取6%,燃气轮机组取15%)。
1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介绍超低排放就是通过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技术,打破燃煤机组单独使用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的传统烟气处理格局,实现选择性催化复原(SCR)反应器、低低温除尘设备、脱硫吸收塔及湿法静电除尘等环保装置通过功能优化和系统优化有机整合。
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与污染治理
![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与污染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e6fc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7.png)
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与污染治理燃煤电厂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之一,然而,燃煤电厂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燃煤电厂的污染排放,我国提出了超低排放的要求,并对燃煤电厂的污染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技术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技术主要包括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技术。
烟气脱硫是指通过吸收剂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吸收除去,从而减少烟气中的硫化物排放。
脱硝技术是指通过添加氨水等脱硝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减少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除尘技术是指通过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设备,将烟气中的颗粒物除去,从而减少烟气中的颗粒物排放。
二、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实施情况我国自2014年开始提出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要求,各地燃煤电厂纷纷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超低排放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低排放的实施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经济效益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提高燃煤电厂的经济效益。
超低排放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燃煤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超低排放的实施还可以获得相关部门的环保补贴和税收优惠,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技术创新为了进一步提高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效果,我国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了一系列高效、低成本的超低排放技术,如高效脱硫剂、高效脱硝催化剂、高效除尘设备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效果,降低改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支持为了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实施,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
相关部门对超低排放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中小型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技术措施
![中小型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95d8f27763231126edb11c7.png)
中小型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技术措施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发电厂主要是以燃烧煤炭发电为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也越来越重视起来,因此,相关部门发布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并且将“清洁高效发展煤电”作为能源发展计划的关键任务之一,这就使得能源清洁化以及保护环境的压力比较大,而中小型燃煤电厂要达到有关部门要求,实现超低排放,就需要集成各种先进并且高效的除尘技术、脱硫技术以及脱硝技术[1]。
1 中小型燃煤电厂除尘技术的选择1.1 除尘技术介绍1.1.1 干式电除尘器提效技术干式电除尘器提效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除尘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使烟气中的灰尘带上电荷,然后在利用电除尘器进行捕获收集。
其能够处理大量的烟气,并且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此外其适用范围很广,成本以及运行维护费用较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1.1.2 袋式除尘技术袋式除尘技术是通过将纤维滤料制成袋状,然后来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捕获。
其优点是除尘效率高,并且适用于各类粉尘,对于亚微米级的粉尘具有很好的捕获效果,然而其受到的阻力比较高,因此滤袋的使用寿命不长。
1.1.3 湿式电除尘技术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原理同干式电除尘技术比较相似,湿式电除尘技术是利用水雾将烟气中的粉尘凝聚,然后再使粉尘在电场中共同荷电,一起被捕获,并且聚集在极板上的水汽将会形成一层水膜,使得极板保持清洁,再通过水流将灰尘冲洗,由于不需要振动设备,所以也不会产生二次灰尘,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
1.2 除尘技术的选择通过上面对3种主要除尘技术的分析,袋式除尘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的阻力很大,通常滤袋的使用寿命不长,这会增加除尘的成本,不适合中小型燃煤电厂。
另外,湿式电除尘技术虽然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但一般用在大型的燃煤发电厂作为综合型的治理设备,一次成本高,也不适合中小型燃煤电厂。
而干式电除尘器提效技术能够处理大量的烟气,并且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此外其适用范围很广,成本以及运行维护费用较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基于以上优点,中小型燃煤电厂可以选择干式电除尘器作为其除尘的首选。
超低排放技术在燃煤火电厂中应用的分析
![超低排放技术在燃煤火电厂中应用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4d8e6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b.png)
超低排放技术在燃煤火电厂中应用的分析摘要:燃煤火电厂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煤炭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超低排放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减少燃煤火电厂污染物排放的技术,其应用可以大幅度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环保法律政策的逐渐加强和超低排放技术的不断推广,超低排放技术已成为煤电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趋势。
因此,本文超低排放技术在燃煤火电厂中应用展开分析,旨在为煤电产业的环保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超低排放技术;燃煤;火电厂;应用一、超低排放技术在燃煤火电厂中应用重要意义首先,超低排放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是导致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超低排放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降到极低水平,使得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其次,超低排放技术可以提高燃煤火电厂的竞争力。
燃煤火电厂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息息相关。
通过应用超低排放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风险,提升企业形象,从而获得政府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最后,超低排放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超低排放技术是一项前沿的环保技术,其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材料、化工、环保等。
研发和应用超低排放技术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超低排放技术在燃煤火电厂中应用1.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不易挥发的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的技术。
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化学反应,可以将烟气脱硫技术分为湿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两种。
湿法烟气脱硫是指将烟气和一定量的脱硫剂(如石灰石或石膏)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使得二氧化硫被吸收并转化为硫酸钙或硫酸钙水合物,随后将反应产生的固体产物分离除去,排出烟囱。
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
![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https://img.taocdn.com/s3/m/ca8c122edd3383c4ba4cd26a.png)
中国发电装机容量预测
来源:2009年第六期《中外能源》
来源:电力规划总院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4
一、燃煤电厂面临的形势
菲达环保
FEIDA ENVIRO
发改委等《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
新建机组
➢ 东部地区(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省市)基本达到燃机 标准,要求排放限值(6%O2):烟尘:10mg/m3、SO2:35mg/m3、NOx:50mg/m3; ➢ 中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8省)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机标准; ➢ 鼓励西部地区接近或达到燃机标准。
燃煤发电虽已是我国煤资源利用之“最清洁”方式,但因其基数 大,仍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环 境压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已势在必行!
“超低排放”:
➢ 排放限值(6%O2):烟尘:10mg/m3 SO2:35mg/m3 NOx:50mg/m3 ➢ 排放限值(6%O2):烟尘:5mg/m3 SO2:35mg/m3 NOx:50mg/m3
➢ 2013年1月,菲达环保从日本三菱重工引进水平烟气流金属板式 WESP技术,三菱重工转让选型、设计、制作及安装等全部技术。
技术引进签约仪式
技术引进合同登记证书
菲达环保WESP业绩表
立足国内最佳,争创世界一流。
12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自主研发
菲达环保
FEIDA ENVIRO
菲达环保
FEIDA ENVIRO
地方政府出台了更严格的政策、法规
由于环境容量有限等原因,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如广州、浙江)
部分燃煤电厂已参考燃机标准限值。要求排放限值(6%O2):烟尘: 5mg/m3、SO2:35mg/m3、NOx:50mg/m3,即需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
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技术
![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0eb4e4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2.png)
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技术燃煤电厂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其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技术原理、主要技术措施、应用现状、前景展望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技术原理超低排放是指在保证高效运行和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前提下,将污染物浓度降至国家及地方环保标准要求以下。
在实现超低排放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多个环节。
其中,废气脱硫是指通过吸收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吸收反应,并形成稳定化合物从而达到脱硫效果;脱硝则是通过添加还原剂或催化剂使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并转化为无害物质;除尘则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废气中的颗粒物捕集并去除。
二、主要技术措施为了实现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首先是煤质优化,通过选择低灰分、低硫分的煤种,降低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
其次是优化燃烧控制,通过精确控制供氧量、调整风煤比等参数,提高燃烧效率,并减少废气中污染物的生成。
此外,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也是实现超低排放的关键。
三、应用现状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先进超低排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例如,在废气脱硫方面,湿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已经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废气脱硝方面,选择性催化还原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等技术也得到了较好推广;在除尘方面,静电除尘、布袋除尘和湿式电除尘等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同时也提高了燃煤电厂的运行效率。
四、前景展望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对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超低排放技术将会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一方面,在废气脱硫方面,湿法脱硫将会更加广泛应用,并且在吸收剂种类、吸收剂循环等方面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在废气脱硝方面,选择性催化还原将会得到更多推广,并且在催化剂性能和催化反应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在除尘方面也将会出现更加高效、节能的新型除尘设备。
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超低排放技术路线](https://img.taocdn.com/s3/m/82d4479f6529647d272852f0.png)
370 ℃
气 态
207 ℃
液 态
146 ℃
固 态
130 ℃
15
三、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NOx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重点关注问题——全负荷
影响因素
SO3 <5ppm >5ppm
数值区间
堵塞可能性极小
预防措施
与煤中硫份大、催化剂活性高相关
NH3
<3ppm
>3ppm >脱硝设计温度 <脱硝设计温度
10
三、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NOx
第八条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路线 优先采用低氮燃烧技术、SCR烟气脱硝技术实现氮氧化物达标排放。如已采用 低氮燃烧技术,应按照《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煤发电企业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指导意 见(试行)》的要求,通过优化达到改造目标值;如已采用SCR烟气脱硝技术,应 通过在催化剂预留层加装催化剂以提高脱硝效率。如采用上述改造方案氮氧化物不
能实现达标排放,可配合采用配煤或SNCR脱硝技术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11
三、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NOx
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目标值
无烟煤 燃烧型式 Vdaf≤12% 贫煤 12%≤Vdaf≤1 17%≤Vdaf≤2 7% 3% 烟煤 23%≤Vdaf ≤30% 30%≤Vdaf ≤40% 褐煤⑴ Vdaf≥40 %
氮氧化物
50
50-100/200
35-50 二氧化硫 35 50-100/200 10-20
10 烟尘 5
20-30
5-20 20-30
原除尘器改造+脱硫除尘一体化+其他措施 原除尘器改造+脱硫除尘一体化+湿式电除尘器(可 选择安装) 原除尘器改造+脱硫除尘一体化+其他措施+湿式电 除尘器(可选择安装)
火电厂超低排放烟气监测CEMS应用
![火电厂超低排放烟气监测CEMS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b8f80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7.png)
火电厂超低排放烟气监测 CEMS应用摘要:大部分火电厂以燃煤发电为主,由于煤炭燃烧过程的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常以烟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引起空气质量污染。
应用超低排放烟气监测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火电厂的治污减排,其中CEMS是完成超低排放烟气监测任务的重要设备。
目前,社会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力度越来越大,使得火电厂烟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不断升级,因此,加大CEMS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适应社会大众会环保的诉求,对于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火电厂;超低排放;烟气监测1、CEMS系统工作原理CEMS(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用于连续自动监测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浓度。
将仪器安装在污染源上,实时测量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同时,将监测的数据传送到环保监控中心。
该系统主要包括了4个子系统,分别是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颗粒污染物监测系统、烟气排放参数测量系统、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
每一个子系统都有多种监测测量技术,技术不同,工作原理和过程不同。
下面将以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的监测为例,选择一种方法作为代表进行分析。
气态污染物的监测采样方式有,抽取采样法和直接测量法,国内电厂主要使用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又分为点测量和线测量两种。
点测量是将传感器安装在探头端部,探头直接插入烟道,使用电化学或光电传感器來测量较小范围内的污染物浓度。
线测量是将传感器和探头直接安装在烟道或者烟囱上,再利用光谱分析技术或者是激光技术来对被测物进行长距离直线型的在线测量。
该项技术主要基于光谱学和光学,在CEMS系统中的使用占率约为10%。
颗粒污染物的监测中的方法有浊度法和光散射法,光散射法是国内主要使用的方法,光学部分包括激光光源、功率控制、光电传感、散射光接收部分。
原理是激光器发出的650nm束以一个微小的角度射入排放源,激光束与烟尘粒子作用产生散射光,背向散射光通过接受系统进入传感器转变成电信号进行处理。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技术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30ca97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49.png)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要求是日趋严格,然而我国又是一个以燃煤发电为主要能源供应的国家,因此,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煤电清洁高效化利用已成为当前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因此文章结合实例,就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能源消耗逐渐增大,随之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社会对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也逐渐重视起来。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燃煤机组脱硝-脱硫-除尘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超低排放技术的工程设计,并根据适合社会发展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和对比,这也是控制污染效果的主要途径。
除此之外,化石原料消耗量的增加也会引发能源危机,这些都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消极的影响。
1超低排放概述煤电厂颗粒物排放依然是我国大气PM2.5主要贡献来源之一,燃煤发电目前依然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并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电力供应的主体地位,因此燃煤电厂的排放污染治理依然是我国环保行业重点治理对象之一。
目前全国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已经接近尾声,其中针对颗粒物排放浓度要控制在10mg/m3以内,重点地区要控制5mg/m3以内,除了要对现有电除尘器系统进行提效改造外,还需要提效湿法脱硫装置进行协同控制以确保颗粒物脱除效率,必要时还需要增设湿式电除尘器以确保颗粒物排放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
超低排放是指火电厂燃煤锅炉在发电运行、末端治理等过程中,采用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系统技术,使其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符合燃煤机组排放限值,即≤25mg/m3、烟尘≤5mg/m3。
NOx≤30mg/m3、SO22电厂“超洁净排放”工艺流程在电厂中使用“超洁净排放”工艺主要包含锅炉、低氮燃烧、SCR脱硝、静电除尘、布袋除尘、单塔双循环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器和烟囱多个流程。
深圳《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技术规范》
![深圳《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0fe79f7f242336c1fb95e5f.png)
5.3 术语和定义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根据各单位讨论结论,在相关标准或规范中已出现的过的术语,本规范不再重复。
经过多次研讨会会确定了术语和定义的撰写内容,至少由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复合塔脱 硫、pH 值分区脱硫、湿法脱硫高效协同除尘、烟气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五个术语组成,本部 分主要对上述术语内容进行定义。
SNCR 烟气脱硝
烟气循环流 化床半干法
脱硫
超净布袋 除尘器
烟 囱
以烟气循环流化床法作为二级脱硫工艺 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典型工艺技术路线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涉及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验收、测试、运行、维护、安健环等方面8大类标准。 1)国家标准。 2)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3)机械行业标准。 4)电力行业标准。 5)能源行业标准。 6)船舶行业标准。 7)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8)相关国家法规。
1.4 工作基础
系统性的测试与评估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十几个超低排放项目开 展了测试和评估工作,为规范编制奠定了坚 实基础,有必要也有条件开展超低排放工程 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
1.4 工作基础
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
1、8个省区(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宁夏、山西、河北、贵州)监督监测、CEMS联网数据。 2、14个省区273台机组连续3个月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 3、2015年度1198家火电企业2847个排口排放数据。 4、2014年7月以来124台火电机组竣工环保验收数据。 5、典型工程系统测试评估。 6、12家电力集团烟气污染防治装备水平、环保投入基本情况。 7、273台火电机组烟气污染防治装备水平、环保投入详细情况。 8、2012年后142个火电项目环评信息。 9、火电行业提标可行技术进展。 10、行业协会发布的相关信息,相关火电课题研究资料等。 11、火电行业提标经济代价分析。 12、火电行业提标后全国范围内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预测。 13、江苏省等典型省份火电行业减排环境效益分析。 14、收集相关部门发布的配套政策、技术指南。 15、征求意见和建议:开展管理部门和电厂座谈42次,实地走访电厂38家,问卷调查电力集团12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射线法
最小量程 0-50mg/m3 0-5mg/m3 0-10mg/m3 0-10mg/m3 0-1mg/m3
线性误差 <±1%F.S. <±2%F.S. <±1%F.S. <±5%F.S. <±5%F.S.
适用场所
低烟尘、高
高烟尘、低 低烟尘、高 中低烟尘、 布袋除尘泄
湿度、流速
湿度
湿度
低湿度
露检测
1、现状分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特点
湿度高
烟气 特点
浓度低 温度低
1、现状分析超低排放监测系统组成
+ 取样预处理 系统
分析单元
(SO2、NOX、 颗粒物)
1、现状分析取样预处理方法
Ø 直接抽取 ü 冷干法 ü 热湿法
Ø 稀释抽取 Ø 直接测量
烟气CEMS市场占有情况
直接抽取法90%
其他 10%
SO2:0.84% NO: 0.73%
SO2:≤±5% NO: ≤±5%
SO2: 4.4mg/m3 SO2:≤±17.16mg/m3 NO: -0.4mg/m3 NO: ≤±12.3mg/m3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监测技术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内容
一
超低排放监测技术
二 氨逃逸监测与空预器防堵
三
总结
一、超低排放监测
1
2
解决方案
3
工程应用
1、现状分析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演变(1)
“2093”号文 “大气十条”2014超低排放
国家标准 1996
湿基测量
直接抽取冷干+加 酸制冷器+干燥管
+紫外差分
SO2:0-29mg/m3 NO:0-13.4mg/m3
不受水汽及其他烟气 组分影响
干基测量
稀释抽取+紫外荧 光+化学发光
SO2:0-0.1mg/m3 NO:0-0.1mg/m3 受稀释比例、稀释气 的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影响
湿基测量
定期校准 日常维护 适用场合
全程高温抽取 >140℃ >140℃ 前散射
直接抽取冷干法
无加热 120℃ 120℃ 常规压缩机制冷
190℃ 190℃ 180℃ 压缩机制冷+加酸处理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等 紫外光谱吸收法
3、工程应用630M试
国外某仪器 南环ASP-01
3、工程应用630MW超低排放机组比对监测
NOX: 50 SO2: 35 NOX:100 颗粒物: 10 SO2:50 颗粒物: 20
单位:mg/m3
1、现状分析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演变(2)
排放限值(mg/m3)
烟尘 SO2 NOx
美国 最严标准
单位:mg/m3
中国 超低排放
12.3 下降59% 5
136.1 下降74% 35 95.3 下降48% 50
挑战
比对测试 方法
监测技术
标准物质 准确性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2、解决方案技术与经济可行性
技术
• 抗干扰性 • 灵敏度 • 准确度 • 分辨率 • 检测下限 • 环境适应性
经济性
• 价格 • 维护成本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2、解决方案技术路线与解决方案
u低浓度颗粒物测量 针对超低排放条件下的颗粒物测量,主要解决高湿度对测量带来的影响。目前 的解决方案是先对烟气进行高温(>140℃)取样,然后在高温下用前向小角散射 分析,从而消除水滴对颗粒物测量的影响。
变化小
2、解决方案超低排放气态污染物监测方案比较
主要指标 最小量程 抗干扰能力 湿基/干基
直接抽取冷干+ 非分散红外
SO2:0-75mg/m3 NO:0-100mg/m3
受水汽及其他烟气组分 干扰严重
干基测量
高温热湿+非分散 红外(高温)
SO2:0-75mg/m3 NO:0-100mg/m3
受水汽及其他烟气组分 干扰严重
1、现状分析分析方法
烟气CEMS市场占有情况
其他30%
非分散红外70%
1、现状分析超低排放监测存在的问题
取样预处 理系统
SO2损失 颗粒物损失
分析单元
检测下限高
零点、量程漂移大
水分及CO2等气体 干扰显著 低浓度段 线性误差大
环境温度和振动 影响测量精度
1、现状分析超低排放监测面临的挑战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2015年10月
项目
比对结果
国标
零点 漂移
跨度 漂移
线性 误差
准确 度
SO2: 0.15%F.S. SO2:≤±2.5%F.S. NO: -0.4%F.S. NO: ≤±2.5%F.S.
SO2: 0.2%F.S. SO2:≤±2.5%F.S. NO: -0.7%F.S. NO: ≤±2.5%F.S.
可以对仪表或系统校 可以对仪表或系统校准 可以对仪表或系统校准
准
定期更换采样探头滤芯 定期更换采样探头滤
定期更换采样探头滤芯
及其他元件
芯
低烟尘、干烟气、中高 低烟尘、干烟气、中高 低烟尘、高湿度、低
浓度
浓度
浓度
无法对仪表直接校准
定期更换采样探头滤 芯、稀释气过滤装置 滤芯,定期清洗稀释
小孔 低烟尘、高湿度、低
u低浓度气态污染物测量 针对超低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浓度范围,常规的气态污染物CEMS包括预处理系统 和分析仪表已经难以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直接抽取+紫外 光谱(SO2、NOX)或稀释抽取+紫外荧光(SO2)+化学发光(NOX)。
2、解决方案超低排放颗粒物监测方案比较
主要指标 光透射法 前向散射 后向散射 电荷法
A侧NO监测比对
仪器型号 国外某仪器(红外) 南环ASP-01(紫外)
NO测量值(mg/m3)
41
26
B侧NO监测比对
仪器型号 国外某仪器(红外) 南环ASP-01(紫外)
NO测量值(mg/m3)
15.8
7.4
便携式
27
便携式
8
3、工程应用630MW超低排放机组比对监测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比对测试
中浓度
注:我国的烟气CEMS标准是干基测量,目前湿度测量是公认的难题
2、解决方案常规CEMS与超低排放监测系统比较
项目
常规CEMS 超低排放监测系统
采样方式 探杆温度 探头温度 分析方法
采样方式 探杆温度 探头温度 伴热管线温度 冷凝器 分析方法
颗粒物
直接测量
/ / 后散射等
SO2、NOX
直接抽取冷干法
GB132231996
国家标准
2003
GB13223 -2003
NOx:650~1000 SO2:1200~2100 颗粒物: 200
国家标准
2011
2011
特
GB13223-
别
2011
限
值
NOX:100 ~ 200 SO2:100 ~ 200 NOX:450~1000 颗粒物: 30 SO2:400~1200 颗粒物: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