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发展史

缝纫机发展史
缝纫机发展史

缝纫机发展史

链式缝纫机:制造年份:约179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Thomas Saint, 英国1790年制造得原机已不存在,这就是复制

品。(1996年复制)

环线链式缝纫机:制造年份:约180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Balthasar Krems, 德国Balthasar Krems手工制作德国尖帽、红色修道士帽为生。由日常工作中产生灵感,发明这些机器。一些功能至今

被此类机器所延用。Krems最重要得发明就是出射点得针。(复制

品)

手工缝纫机:制造年份: 1814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JosephMadersperger, 奥地利Madersperger 手工缝纫机用出射点得针。在她得机器上用出射点得针可以缝出双线回式打结针迹,由256个独立部件组成。Madersperger就是一个先驱者与不断得创新者。(1997年复制)

链式缝纫机:制造年份: 约183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BarthelemyThimonnier ,法国1830年,法国得裁缝Bart helemyThimonnier发明该机,已能达到200链式针脚/分钟。1831年巴黎已有80台Thimonnier得机器。后由于巴黎裁缝们感到了威胁,并受法国大革命精神得感染,这些机器被全部摧毁。1851年Thimonnier继续制造了达到300链式针脚/分钟得机器。(1997年复制)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约1846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EliasHowe, Boston,美国美国人Elias Howe于1846年制造得第一台双线锁式缝纫机得原样复制品。(1995年复制)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52-1856

详细介绍:

制造商:A、B、Wilson, Watertown,Conneticut,美国第一台带中央卷线轴得双线锁式缝纫机,其中得技术仍被用于家用缝纫机。只有3台样品留存于世界。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约1854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WilliamFrederic Thomas& Co, 英国这就是英国第一台系列生产得产品。由美国缝纫机发明家EliasHowe发明。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55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IsaakMerrit Singer New York,美国该机就是以后所有缝纫机得原形。就是第一台带直线梭子得双线锁式缝纫机,由美国Singer公司系列生产。非常稀有。

单线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1857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不祥使用了Gibb得回转钩结构专利。有手动,踏板,电动力装置得机器。收藏家得珍爱。历史自1857年-1948年。

链式缝纫机:制造年份:约1857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A、B、Buell, Westmoreland,美国世界仅存1台展品

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1857年1月20日

详细介绍:

制造商:J、E、Gibbs& W、H、Johnson,美国带有针传送功能。世界仅存3-4台被做为稀有展品。被专利保护。

双线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1857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Grover&Baker,美国美国首台移动式缝纫机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57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Plaz&Rexroth, 法国该机器就是欧宝1号双线锁式缝纫机得前辈。Opel与其兄George在巴黎观察到了法国人制造缝纫机得方法,并仿效。

"New England"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186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不详"New England"就是该链式缝纫机得名称,早于1860年生产,持续约20年。

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约186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D、W、Clark,美国目前世界仅存5-6台,非常稀有

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约186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Watson & Wooster, 美国目前世界仅存3台,且保持良好状

况。

双线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6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William& Orvis Sewing Machine & Co,美国该机仅制造了200-300台,目前仅存1台在德国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186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 Frister& Rossmann,德国可能获得了专利人得许可,德国Frister & Rossmann摹仿美国Wheeler & Wilson得机型,进料自左向右。

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1861-187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具体不详,美国

双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约1862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Whight & Mann,Gipping Works,英国George Whight发明。同类机器目前世界仅存4台。1865年5月就是"英国机械"杂志公布得第一台英国缝纫机。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62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 Whight & Mann, Gipping Works, 英国George Whight 发明。同类机器目前世界仅存4台。1865年5月就是"英国机械"杂志公布得第一台英国缝纫机。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62年

制造商:George MichaelPfaff,德国George MichaelPfa ff制造得耐用性与可靠性强、效率高得缝纫机工厂通过几年得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领先得公司。(1985年复制)

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62年

详细介绍:

在美国内战时期,Stebbins发明该机用来为北方得士兵缝制内衣与制服。

连续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约1863年

制造商:具体不详,美国女士用或家用

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约1863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 Toledo/Norwalk 或Shaw & Clark,Biddefort 美国

欧宝1号双线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1863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Adam Opel(欧宝),德国大家只知道Adam Opel创立了欧宝汽车公司,但她却没有见到过在她自己得工厂生产汽车。她得工厂原本就是生产缝纫机与自行车得。在她去世后3年,她得儿子开始了制造汽车。欧宝得第一台缝纫机被制衣店老板Hummel采用,一直使用了40年。完美得质量当时被业界广泛传播。当欧宝准备第2次交货时,迎接她得就是裁缝们愤怒得石块,因为裁缝们担心失去工作。于就是,欧宝不得不将交货改到晚上进行。

狮子型踏板缝纫机

制造年份:1868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Kimball& Morton,苏格兰狮子与鹰就是常用表征。在1902年Morton被授予专利-狮子型踏板缝纫机,头得前部鬃毛后面就是缝纫机部件。收藏家得稀罕珍品。

二线链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187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B、W、Lacy & Co,美国约制造了10000台踏板动力装置得此类机器。

手摇缝纫机

制造年份:1870年

详细介绍:

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后(约1800年),家庭手工业开始走向工厂式得生产经营。纺织工业也由于织布机械得发明与改进,致使布匹得制作精美且量产化,进而刺激缝纫机得普遍性与迅速发展。这些早期英国得缝纫机型式简单、造型典雅,用单手旋转右边得摇杆,带动针线得缝合。制造商:具体不详

手摇缝纫机

制造年份: 187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 具体不详

自由臂锁式缝纫机

制造年份: 187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 Coventry Sewing Machine pany公司,英国就是早期自由臂锁式缝纫机,JamesStarley 称其为"欧洲人"。其商标为11世纪得一著名女士Godiva。具有当时典型得缝纫机装潢。

自由臂缝纫机

制造年份:187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Hurtu Diligeon公司,法国与众不同得自由臂缝纫机,自由臂可滑入周围得平台上。

微型锁式缝纫机(上、下线)

制造年份: 约1890年

详细介绍:

制造商:Gritzner Kayser,德国按照儿童缝纫机卖,但也被成人作为移动式缝纫机使用。

缝纫机

妈妈的鞋垫(缝纫机) 中国人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传统美德,那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种传统被一代一代的传承,而传承的方法就是父辈言行,更多的是体现在行动上,可谓“身教重于言教”。所以那时人们家里要添置家具首先考虑就是缝纫机,我家大概是70年代中后期买了一台“蜜蜂”牌上海产的缝纫机。妈妈把它视如珍宝,黑色的机头上镶嵌一对展翅飞翔的小蜜蜂,黑的锃亮黄的灿烂,桌面是水曲柳做成的,自然优美的曲线显得十分惬意,支架是铸铁的用防锈漆刷过白亮白亮的,最下边就是脚踏板了(我尝试着无论如何都不能使机器正转)。我们兄妹没少得到他的恩惠。妈妈最擅长的是做鞋垫,做鞋垫用的布料是穿旧的衣裳以及妈妈上班用来包装布料的“包皮布”。旧衣裳还可以用的地方被妈妈精心的一块一块裁下来,粘在一块光光的木板上,浆糊是用粗粮熬制的。只有晒干才能使用,太阳下一块红、一块蓝、一块花就像孩童时玩的万花筒五彩缤纷。然后妈妈根据我们每个人的脚样剪下来,用3-5层布叠起来在缝纫机上ZA扎(加工),妈妈心灵手巧可以做出许多花样,有菱形的、8字的、五环连环等等。妈妈把他对自然的美的领悟,把他对儿女的爱都深深的缝在这小小的鞋垫之中。妈妈虽然老了,但做鞋垫的热情好像一点也没有减少。我们每年回家妈妈总是像发红包似的,每家少不了给我们准备几双鞋垫,过去只是我们的,后来加上我们的儿女的都有,现在家里已存放起厚厚的几摞。尽管现在人们一般不常用鞋垫,即使用各式各样的鞋垫也玲珑满目,什么防臭、吸汗、亚麻、真空的应有尽有。可我还是喜欢妈妈的鞋垫。 有一件事妈妈非常生气。妈妈是一位乐善好使,慈祥可爱的老人,街里邻居人缘关系特别好。经常给人家送鞋垫,邻家一位年轻人常常时不时向妈妈要鞋垫,妈妈也是有求必应。直到有一天妈妈在垃圾洞发现他做的鞋垫被人扔掉!!!她非常生气质问他“为什么扔掉?”结果年轻人理直气壮说“脏了,为什么不扔掉!?”天啊!原来他把妈妈给他的鞋垫全当成一次性用品了。是啊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在变,消费观念也在变。可我想在变也不能把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给变没了。妈妈给我的鞋垫我一般都会用几年,细细刷刷,风风干干,妻和我一样把妈妈的鞋垫存了一串又一串,妈妈的鞋垫不仅包含着她的深情和厚爱,也闪烁先民传统美德的光环,我相信我自己、我的妻、还有知道不知道的你和他,都会呵护着、传承着直到永远。

我家的缝纫机

我家的缝纫机 在卧室的一角,缝纫机默默地呆立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我时时为它惋惜,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有时想,要是祖母.母亲健在,也许它会整天踏着欢快的节奏,哼唱着古老的曲子扬眉吐气的。 祖母是位老裁缝,但她同缝纫机无缘,在她那年月,只能靠手工密密地连缀。家乡是一个极为偏僻的山村,我记事时,乡亲们穿的都是手工缝制的衣服,祖母的工艺在家乡方圆几十里都是闻名的。她成年累月,挨家挨户地缝,从老人的长布衫到婴儿的连脚裤,从姑娘的嫁妆到老人的装老衣,总有飞不完的针,走不完的线,缝啊,缝啊,缝驼了背,缝弯了腰,缝老了岁月。 我清晰地记得,在一个雨过天晴的早晨,后山有人请祖母缝嫁衣,我执意要跟着去玩,祖母拗不过,只好让我去。山路崎岖不平,有的地方尽是稀泥,祖母弯着腰,驼着背,蹑着三寸金莲,手拄拐棍,小心翼翼地走着,时时还要照管她的小孙子,遇着树枝挡路的地方她用拐棍碰掉枝叶上露水。我那时很淘气,有时超前,有时又故意赖在后面不走,她只好颤微微地回转来哄我走。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 祖母忙起活来,可真是得心应手,量.画.裁.缝,有条不紊,在她飞针走线的时候,是能够央求她讲故事的,她的故

事在我儿时眼里是既生动形象,又妙趣横生,她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嘎不过止,给我们设置一个悬念,你越是急,她越是不讲,这时候,最好的方法是给她揉揉肩,捶捶背,揉好了,她的故事又接下去了。有时她从围裙兜儿掏出好吃的东西散给孩子们。记得有一次,我要伸手去接,祖母叫我张开嘴,她将几片姜糖放在我口中,现在想起来,真是甜在嘴里,暖在心上。 后来,村里一些年轻人开始穿缝纫机制作的衣服,祖母对手工缝纫似乎少了一份热心,在飞针走线的时候,若有所失。在一天晚上,她郑重地提出,她要到几十里外的镇上看看缝纫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物件儿。全家人都不同意,但又都拗不过她老人家,于是父亲陪同她出门了,她第一次将她的三寸金莲挪出了山村。不幸的是,祖母在回去的路上摔倒了,从此她就没再站起来。临终她悠悠地对父亲说:“给你媳妇买部缝纫机吧。” 母亲跟祖母学过裁剪,工艺不比祖母逊色。仅仅白天有忙不完的活,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挑灯做针线。那时节,家境贫寒,买一部缝纫机谈何容易。一年年终,父亲从村里开会回来,手里拿了一叠钱,兴奋地对母亲说:“这下能够买缝纫机了!”母亲高兴地说:“这钱还是供娃们读书吧。”后来土地下放到户,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天父亲从山外用背篓背回一部亮晶晶的缝纫机,母亲脸上乐开了花。不

家用电动缝纫机使用心得

家用电动缝纫机使用心得 2010-03-08 11:01:08来自: 小木船(玩出风格玩出心情) 缝纫机,不管是电动还是老式机械的,都是一个工具!所以工具呢就必须使用熟练才能创造出它的价值。这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 电动缝纫机因为是家用电器,使用更加简单便利,但是再简单的东西还是要了解性能和操作规范。否则机器还是不能用,用不好,更糟糕的情况可能就是断针断线让你无法工作了。说白了,机器就像开车,你会开了,都不会出任何交通事故,如果不会开车那麻烦就大了。缝纫机也是,一个要会用,一个要会保养,会用会养你的爱机才能给你做出精美绝伦的缝纫作品哦。国外高级拼布玩家都是用机缝做拼布的。作品非常精致精细。 家用电动缝纫机每个造型不同,所以走针走线也略有不同。缝纫机一般有5-6个穿线孔,这个非常至关重要,一个线穿错,你的机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所以你一定看好是怎么走线的。第二就是调好棉线的松紧度,根据缝制的东西不同来选择,底线的松紧一般不用调节的,如果特殊需要只要调节梭心套上的小螺丝就可以。还有就是针迹的大小,这个也很重要,针迹大小根据你缝制物品来定的。厚重的衣物通常针迹稍微大点,比较薄的就小点。也会根据特殊需要来调节。最好一个就是压脚的压力。这个功能主要是真的缝制薄厚的织物。一般家用电动缝纫机都有这个按钮。缝2层棉布和2层帆布所要的压脚压力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选择不好就会出现断针,断线功能。 另外一个就是缝纫机的保养,现在的电动缝纫机的保养很简单,主要就是梭心套里的清洁,里布不能有毛须,工作8-72个小时之后就必要的清洗上油了,先用毛刷清理里边的灰尘和毛须,这个一定要清理干净,不要看那些不起眼的毛须和灰尘,是伤害机器的最大天敌。它们积少成多以后你的机器反应就是这样的,声音非常大,噪音很大,机器走线不匀称,会跳线,断线,卡针,卡布等问题。清理完毕后,下掉所以梭心套的部件,然后要要重新检查是否清理干净,检查完毕上油,不要上很多,只要跟其他部件有磨合的部位都要上油,然后安装好部件,空踩机器,充分磨合好刚才涂上的机油。然后上线开始工作,你会发现你的机器更加轻柔了。工作更加轻便了。 缝纫机说明书上都有关于线号,针号针对织物的参考表,这个也很重要的。细针缝厚布是不行的,所以大家要参考好。 第三章常用缝纫设备及其保养 一、工业用缝纫机基本知识 (一)缝纫机的分类 缝纫是服装加工的主要工序,在该工序中,要完成缉缝、拼合、包缝、缲缝、绱袖、锁眼、钉扣、绱拉链等繁多的作业。 工业用缝纫机了粗分为通用、专用、装饰用及特种缝纫机等种类。

家用缝纫机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

家用缝纫机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 家用缝纫机常见故障与维修1、缝料起皱分析:机针断尖、底线张力过大、差动机构调整不当。 处理方法:更换新机针、旋松梭心簧螺钉、重新调整差动机构。 2、缝料下面被“啃破形成格齿痕分析:送布牙齿尖太锐、压脚压力太大。 处理方法:可用油石修磨送布牙齿尖、旋松压脚调压螺钉。 3、缝料下面有线毛,缝纫时有打断纤维的声音分析:机针断尖或过钝。 处理方法:更换全新的机针。 4、缝料停滞不前分析:送布牙太低、压脚压力过大。 处理方法:抬高送布牙、旋紧调压螺钉。 5、缝料来回走分析:送布牙太高。 处理方法:调整送布牙。 6、缝物倒退不能缝分析:送布凸轮移位。 处理方法:调整送布凸轮的位置。 7、缝料不规则地斜走分析:送布牙装歪或送布牙螺丝松动。 处理方法:校正送布牙并拧紧送布牙螺钉。 缝纫机的维护与养护维护是指,保证机件的完整性和机器的正常使用。 要点是要考虑到机器的具体情况,尽量减少机件的磨损。

像,在保证送料正常的前提下,押送料机构的压力尽量松些;在保证线迹好看的前提下,线的张力尽量小些;在保证不断跳线的前提下,成线机构尽量间隙大些;另外还有已磨损机件的动程轨迹,将机器的声音调到最小(至少要找到产生杂音的原因)等等。 因为要具体到每一台机器,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找到最好的方法。 养护是指,随时发现缝纫机将要出现的故障,在故障还没出现前就解决它。 要点是要熟悉每一台缝纫机的特点,例如,一天你听到一台正在使用的W600横筒绷缝机声音比平常大些。 你立即叫那个机工停车检查,原来是因为机针弯了,然后碰下弯针碰的哗哗响。 于是立即更换机针,声音就恢复了原样。 其实这样做,不仅仅是避免了一起将要产生的跳线故障,重要的是还避免了一次弯针针尖磨损的机会,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2、上油:为电动缝纫机上油的目的是降低工作摩擦、减少工作噪音。 首先应该确定一个科学的上油的周期,通常不同机型对这个周期都会有具体的要求,大家注意执行就可以了;另外,每款机器都会为使用者预留上油的位置,在上油时最好不要错上或漏上;第三点,上油的量不要太大,每个位置点一、两滴就可以了。

自修老式缝纫机方法收藏啊(现用图解)

自修老式缝纫机方法收藏啊(图解) 家里有台老式缝纫机闲置不用,因长时间没用不能运转了,嗯。。。真是太可惜了!好怀念小时候的那些美好时光!妈妈为我做衣衣,我为芭比做衣衣。可现在会修老式缝纫机的师傅不多,而且四海为家,每年来这里一两天,每次来的时候碰巧我又没空。后来,无意发现了家用的多功能缝纫机,于是想都没想就买了回家,用了几年还可以,但附近没有售后维修点。 某次机缘巧合之下,取得了邱师傅的联系电话,没想到他是市区附近的居民。星期天,邱师傅虽然身赴数约,但还是匆匆忙忙地赶过来了,我还没来得及给他倒杯水,他就很认真地对我说:“现在像你这么勤俭节约的年轻人不多了,我很欣赏你这种精神!”我呆了一下,没想到“勤俭节约”这四个字竟然能用在我身上,兄长从小就说我是泡在糖水里长大的,不懂世道艰辛。我们把机子搬到了院子里,他坐下后微笑着吩咐我:“我修缝纫机有四十年了,要退休了,现在教你一些常用保养常识,我只说一遍,你要记好,站在旁边,别走开啊!”一、衣车上有加油孔的地方和脚踏板零件交接的地方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加油,打线器和皮带不用加。

送料方面的故障 1.缝料起皱分析:机针断尖、底线张力过大、差动机构调整不当。处理方法:更换新机针、旋松梭心簧螺钉、重新调整差动机构。 2.缝料下面被“啃破”形成格齿痕分析:送布牙齿尖太锐、压脚压力太大。处理方法:可用油石修磨送布牙齿尖、旋松压脚调压螺钉。 3.缝料下面有线毛,缝纫时有打断纤维的声音分析:机针断尖或过钝。处理方法:更换全新的机针。 4.缝料停滞不前分析:送布牙太低、压脚压力过大。处理方法:抬高送布牙、旋紧调压螺钉。 5.缝料来回走分析:送布牙太高。处理方法:调整送布牙。 6.缝物倒退不能缝分析:送布凸轮移位。处理方法:调整送布凸轮的位置。 7.缝料不规则地斜走分析:送布牙装歪或送布牙螺丝松动。处理方法:校正送布牙并拧紧送布牙螺钉。 二、针板每年要拆开清扫一次,如果左面的针板推不开,就打开车身,把靠内的两块卡住机身的卡铁往上揪一下。如果针板上面的针孔有突起不光滑,拿椎子插进去360度摇几圈,然后用磋子或者沙纸磨一下。

爷爷家的老缝纫机-作文

爷爷家的老缝纫机 一天,我来到爷爷家,看到了一台老缝纫机。 夕阳的余晖洒在那台柚木色的老缝纫机上,我一边轻轻触摸那层淡淡的余晖,一边思考:多次搬家换代,总也舍不得丢弃这台缝纫机,其中总有它不平凡的故事,好奇心驱使我定要探个究竟。 我终于说服了爷爷,打开并安装好缝纫机。 在爷爷手把手的指引下,我亲自去缝合一条脱了缝的短裤,听到缝纫机发出哒哒哒的声响,好似看到马儿在草原上慢跑。 缝合好短裤,我尝到了一丝丝的喜悦。 在温暖的阳光下我自在悠闲,爷爷的话匣子慢慢打开。 缝纫机由机头和机架两大部分组成,机架好似一个长条桌,机头好像一个大订书机。 操作者坐下后,双脚放在踏脚板上跷动,通过摇杆带动机架的下轮转动,再通过皮带带动机头的上轮转动,机头将上轮的转动通过齿轮转换成机头针杆的上下来回运动。 缝纫机的核心是线圈缝合系统,它巧妙地把缝纫针上的面线与梭床内的底线,勾连成一个个线圈,一串接一串,将两片衣物缝合起来。 传统的手工制作,两片衣物的缝合是通过一根针、一根线来回穿梭来完成。 相比之下,缝纫机的缝合整齐美观、平整牢固、操作简便、速度快。

早在多年前缝纫机的发明还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它把费时费力的任务,变得快捷简单,制造商能用最低的费用,生产大批高质量的衣服。 曾经一度,缝纫机制作的衣服还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够问津。 爷爷讲述了这台缝纫机的往事。 世纪年代,物资匮乏,缺衣少食,人们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会感到幸福。 爷爷和奶奶节衣缩食,好不容易凑足号票,用积攒的钱买来这台缝纫机,上海蝴蝶牌,一家人高兴了好一阵子。 我爸爸小时候,同大伯两兄弟,常年穿自家缝制的衣裤,挎上自家制作的简易书包去上学。 他们为了帮助家里节省燃料钱,常常拿着一米长的粗铁钎满院子去穿树叶,拿回来当柴烧,周末穿上旧衣裤,在楼下跑前跑后,帮助爷爷搬运打造好的蜂窝煤。 由于劳动能额外吃上一个烧饼,他们高兴不已。 平时放学回家最好吃的零食就是食堂烤制的面包,虽然只要分钱一个,爸爸他们兄弟俩只能一人一个,不能多吃。 他们也曾经有过幻想:路边的砖头要是能变成面包,该有多好!。 讲到这里,爷爷已经泪眼花花。 夕阳斜射进屋里,满屋都是温馨与祥和。

家用缝纫机原理和保养全解

家用缝纫机原理和保养 第一节缝纫机的工作原理 初次接触缝纫机的人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缝纫机是怎样把线缝在衣料上的?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掌握手工缝纫的线迹和缝纫机缝纫的线迹不同的地方(见图1)。 图1 手工缝纫线迹和缝纫机线迹的不同 (a)手工缝纫缝迹;(b)缝纫机线迹 手工缝纫由于针眼在针尾端,针穿上线后,在缝料的正、反两个方向朝前移动,见图1a;而缝缝机的线迹则由两根线(面线和底线)象搓绳一样绞合而成,由于它象锁环,见图1b,因此,称它为双线连锁线迹。 怎样才能形成双线连锁线迹呢?先从图2中看它的绞合情况。要使两根线绞合,必须把面线绕在布上面的线团①上,底线绕在缝料下面的轮②上,当面线从布的上面线团拉出,通过缝纫机针引入缝料的下面并形成一个线环,绕过轮②,然后再向上收紧,在两层缝料间和底线组成一个绞合点。周而复始上述动作,即形成一组双线连锁线迹。 从两根线的绞合达到缝纫目的道理虽然简单,可是用机械方法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就不那么容易,它要求缝纫机的各机构动作配合必须十分准确和协调。否则,轻则影响缝纫效果,

重则无法工作。 图2 上下两根线的绞合 (a)(b)(c)(d)(e) 图3 线迹的形成过程 (a)摆梭尖在左端极限位置;(b)摆梭与机针中心线重合;(c)线环绕过梭心中线; (d)挑线杆向上运动;(e)线环从摆梭尾部脱出 缝纫机是怎样形成双线连锁线迹的?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使缝纫机上轮旋转一周,各机构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从而形成一个线迹。下面通过摆梭钩线形成一个线迹的过程来分析各机构的动作要求(见图3)。 (1)线环的形成 机针从最高位置向下运动,在缝针没有接触缝料之前,挑线杆向上运动完成收紧上一个线迹的工作,并从线团里拉出形成下一个线环所需的面线。与此同时,送布牙也完成向前推

[缝纫机的故事]奶奶和缝纫机的故事

[缝纫机的故事]奶奶和缝纫机的故事 缝纫机的故事 奶奶家的阳台上,放置着一台古铜色的缝纫机,浑身散发着一股时间久远的气息。它稳稳地站在那里,每到中午,阳光洒在上面,反射出耀眼的金黄色。 小时候,奶奶总会抱着我,把我放在缝纫机的高台上,看窗外繁花似锦,车水马龙。我时常抚摸它肢干上的斑斑锈迹,对眼前这个庞然大物既吃惊,又好奇。 奶奶时常会向我提起,这台缝纫机,是我的大伯买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它一直是家中的宝贝。可惜的是,大伯在买下它之后不久,就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奶奶在闲暇时,总会在它上面缝缝补补,对着它呆呆地走神,还会不时地眼眶泛红,落下一两滴浑浊的老泪。它,是心灵的追念。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总会戴着那副断腿的花镜,坐在缝纫机前,发出“吱-吱-”的响声,随即破损的衣裤便会恢复原来的面目。有时,袜子破了,我马上想要丢弃,奶奶便会苦口婆心地教导我:“要朴素一点,袜子破了,我给你补补不就好了,艰苦朴素的精神永远不能忘!”它,是艰苦朴素的家风。 那些年,父亲刚毕业不久,姑姑在天津学医,家境惨淡,奶奶便努力招揽裁缝活。有时候,要一次做几百面锦旗,她便日夜不停地在缝纫机前工作,不停地踩着脚踏,汗水总会从额前滴

下,滴在桌边,又成股流下,凝结成一个汗珠。缝纫机的轮回转动,让她垂垂老矣,尽管如今已踏不动熟悉的踏板,却扔不愿就此停下。它,是不懈奋斗的家风。 爸爸告诉我:“这可是家里的大功臣啊,没有它,哪来你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啊,家中的物件换了又换,它却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始终立在阳台的一角。它和奶奶并肩作战,它也和奶奶一样,奋斗一生,终于有了归宿。每当我看到它,朴素、勤劳、奋斗、坚持……这些都是我的家风。它应该在那里,见证时光,一脉传承。 阳光投了进来,又洒落在缝纫机上,“飞人牌”几个字还依稀可见,古铜色的身躯屹立在那,是一座不倒的山峰,支撑着我的家……

历史的见证作文700字 一台老式缝纫机的故事

历史的见证作文700字一台老式缝纫机的故事 在我外婆的家里,摆放着一台老式缝纫机,尽管外婆多次搬家,但总也舍不得丢弃它。这台老式缝纫机,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看似柚木色的长条桌,是它的机身,一个侧面带‘方向盘’的‘订书机’,是它的机头。当外婆坐下操作时,便把双脚放在脚踏板上,有规律的踩动着,双手移动着布料。这时缝纫机,便会发出一种‘吧嗒吧嗒’的声音,如果你闭上眼睛,仿佛听到一只小马驹,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轻快的奔跑着,那声音真让人愉悦。 午后,坐在阳台上品茶的外婆打开了话匣子,向我讲述着这台缝纫机的故事:“雯,你知道吗?这台缝纫机,那时是你外祖母节衣缩食,好不容易凑足了‘票号’,用积攒了多年的钱买了这台缝纫机送给我当嫁妆。你可别小看这台‘闽江’牌缝纫机,它有着40多年的历史,在那个年代,缝纫机可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听到这,我竟扑哧的一声笑了,原来这台缝纫机的年龄比我妈妈的年龄还长呢。这时,外婆抿了口茶,望了望那台缝纫机,意味深长的说道:“其实啊,在那个年代,人们只要吃饱穿暖了,就会感到幸福,那时你的妈妈与舅舅基本上是穿着我自制的小背心小裤衩,白衬衫……你的舅舅小时候是个顽皮淘气的孩子,因为调皮,所以衣裤经常被小树枝刮破,多亏有了这台缝纫机的功劳,才把那些破洞修复好。过年时,人们都会

去供销社买相应的花色布料,为家人做出新被单等床上用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衣裤种类繁多,人们很少在做衣服了,都是上商场买着穿,外婆也不用缝纫机做衣服了。”听到这,我不仅想起了妈妈衣橱里那些破洞牛仔裤,暗自好笑…… 我望着那台夕阳余晖下的老式缝纫机,仿佛又看到勤劳而善良的外婆,用她那心灵手巧的双手裁制出好看合身的衣服,童年的妈妈与舅舅正天真的围绕在外婆身边嬉戏着,打闹着…… 缝纫机在向我们展示着一段历史,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它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缝纫机百科

缝纫机 缝纫机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 发展历程 世界缝纫机发展介绍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纺织工业的大生产促进了缝纫机的发明和发展。1790年,英国木工托马斯· 缝纫机 赛特发首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缝纫机。1841年,法国裁缝B·蒂莫尼耶发明和制造了机针带钩子的链式线迹缝纫机。1851年,美国机械工人I.M.胜家发明了锁式线迹缝纫机,并成立了胜家公司。这一时期的缝纫机基本上是手摇式的。 1859年,胜家公司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从托马斯和爱迪生发明了电动机后,1889年,胜家公司又发明了电动机驱动缝纫机。从此开创了缝纫机工业的新纪元。 1940年,瑞士爱尔娜公司发明了采用筒式底版铝合金铸机壳、内装电动机的便携式家用缝纫机。1950年以后,进一步发展了家用多功能缝纫机。 建立

缝纫机 于1851年的胜家公司是美国最早开始生产缝纫机的公司,当时,缝纫机的产量仅次于时钟。1870年,美国生产缝纫机的公司有69家,1871年,美国缝纫机年产量为70万台。到1891年,胜家公司已累计生产1000万台缝纫机。可以说,在较长时间内,胜家公司基本上垄断了世界缝纫机的生产。 二次世界打战以后,原西德、意大利以及日本缝纫机工业发展很快,欧洲各国除仍然生产高档传统家用缝纫机的公司以外,大多企业开始生产工业用缝纫机。在此时期,日本缝纫机企业在政府的资助下,开始生产廉价的缝纫机,并销往美国及世界各地。 70年代初期,工业先进国家的家用缝纫机市场已趋饱和,日本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也不得不转向生产工业用缝纫机,而韩国特别是台湾抓住机会, 使得缝纫机工业崛起, 生产中、低档缝纫机并投入国际市场。 中国缝纫机发展介绍 1890年,中国从美国引进了第一台缝纫机。 1905年,上海首先开始制造缝纫机零配件,并建立了一些零配件生产小作坊。 1928年,由上海协昌缝纫机厂生产出了第一台44-13型工业用缝纫机。同年,上海胜美缝纫机厂也生产出第一台家用缝纫机。 1949年以前,整个旧中国缝纫机产量很低,年产量不足4000台,当时的缝制设备市场主要由美国胜家公司垄断。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缝制机械工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行业经历了改组、改造阶段,公私合营、兼并合作,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如上海的切、昌、惠工、飞人、蝴蝶和天津缝纫机厂以及广州的华南缝纫机厂等缝纫机生产厂家,主要生产普通家用缝纫机和低档工业用缝纫机。 20世纪50年代末,轻工行业对家用缝纫机实行了通用化、标准化,统一了设计图纸,提高零部件的兼容性,使缝纫机生产企业不断增多,并根据需要开发了葵扇、医疗手术、羽毛球、自行车轮胎和帘子布拼接等特殊用途的缝纫机。据统计。 截至1980年全国共有缝纫机生产企业56家,分布在22个省、市。截至1982年,我国缝纫机的产量达到1286万台,居世界第一位。 到8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和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缝制设备的产品结构在中低速工业缝纫机的基础上向着高速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电子、电脑技术也在缝纫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我国还完成了零部件配套系统建立,构建了庞大的缝纫机销售网点。部分缝机企业在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后,对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90年代初期,国际著名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在国内设立了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 90年代后期,民营企业开始崛起,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促进了行业的大发展,总体上形成了以上海、江苏、浙江、陕西、天津和广州等6大产区和基地。

优秀作文--缝纫机

优秀作文--缝纫机 缝纫机 小时候,家里有台缝纫机,时常能听到它嗒嗒嗒响个不停,总能看到妈妈脚踩在踏板上,旁边的轮子不停地转,妈妈的手则在缝纫机面板上片刻不停地重复着递送的动作。 缝纫机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个物资还比较匮乏的年代,实在是没有太多的钱为家人添置一季又一季的新衣,这时,缝纫机就派上了用场。每到换季的时候,总能看见妈妈在缝纫机上缝缝补补,脚不停地踩,轮子飞快地转,嗒嗒嗒,嗒嗒嗒……往往要到深夜。这样的声音常常伴我人眠,我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刺耳。 长大了一点儿后,家里要用到缝纫机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了,缝纫机时常闲置着。【优秀作文--缝纫机】优秀作文--缝纫机。我便把它当做我的小书桌,在上面写字,画画。有时我会停下来,摸摸那绕满线的线筒,感觉毛毛实实的,也会用手指轻弹那悬在机头外面的单线,这倒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没有玩具的时候,我就盼着妈妈给外婆和奶奶做衣服。妈妈做衣服的时候,要做的就不仅是缝纫了,还要画线、裁剪,家里就会有一些滑石粉片。【优秀作文--缝纫机】,对妈妈开心地笑笑,或是挥舞着布头,把自己当做彩虹仙子每次外婆和奶奶拿到妈妈带去的衣服郁无比高兴,都夸妈妈手巧能干。这时,我总能看到两片淡淡的红晕慢慢地浮上妈妈的脸颊。 再往后,家里几乎用不着缝纫机了。久而久之,它失去了原有的光泽,蒙上了一层灰。妈妈就做了一个套子把它罩起来。偶尔,邻里亲朋知道妈妈有这手艺的会请妈妈帮忙缝些东西,妈妈便高高兴兴地接过活计,掀开缝纫机的罩子,这时,亲切的嗒嗒声便又响了起来…… 这也都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家里的缝纫机早就送人了,别人家的也搬上阁楼了,有时还会在垃圾桶旁看到破损的缝纫机。【优秀作文--缝纫机】作文zuowen.html。总之,好久没再见那踏板上下翻动、飞轮转动的情景了。 前些时候回家时,听妈妈说,二嫂因为闲来无事,搬出缝纫机帮别人缝缝补补以贴补家用。前几天,我走在街上,正好看到二嫂的小店里一些老婆婆围着二嫂,缝纫机上,二嫂双手不停地忙碌着…… 我没有走近,就远远地站着,静静地望着二嫂的缝纫小屋,仿佛看见了那久违的翻动的踏板与转动的滚轮,那嗒嗒的声音也仿佛再一次萦绕在耳边…… (指导老师朱晓芳)

我家的缝纫机作文800字完美版

我家的缝纫机作文800字 在我家的客房里,有一台老式缝纫机,它是我奶奶年轻时买的。后来爸妈结了婚,奶奶就让我们搬回家用。 这台缝纫机是黑色的,上面有两个方正烫金大字:蝴蝶。现在想来,妈妈的却说过那是蝴蝶牌的。 这台缝纫机的一边有一个圆盘状的轮子。另一边是长状的,说不清的一块铁。大概是保养的好,从未生锈过。底座是一块黑铁,正好有一个机子那么宽,那么长。 下面的台子是实木的,虽然用了几十年了,但它仍然像新的一样,一块大木板下一一个实木小盒,用来放针线,机子是踩踏式的,所以侧面挂着一个白色的,装机油的小盒。 在我小时候,妈妈还年轻,常忙碌于缝纫机前,机子保养的也很好。妈妈经常用它给我缝补衣裳,小时候我淘气。衣服经常被我弄破。妈妈便在夜晚拿起我的衣服,放在机子下,一根针下画出流畅的线条。过不了多久,那条长长的口子就被缝补地完好无损的。完全看不出来它原来破过。搬着缝纫机“咔嚓--咔嚓”的声音。不知怎么,我竟然睡着了。 机子虽然耐用,但偶尔也需要上油的。妈妈爱护缝纫机就像对待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她时常会拿着一个白色塑料小壶,上面尖尖的,却也能滴出油来。她捏着小壶,细致的网螺丝钉里滴上机油。以免不让它卡住。滴出了一滴机油。有急忙退回来,不让它漏油,细致地滴完约莫十五分钟。 然而,长大后。我喜欢手工,需缝之处也多,便央求母亲教我使用缝纫机,因为手缝太麻烦了。妈妈圈上一筒黑线,帮我穿好针线,又让我坐在凳子上,我拿着一块布放在针尖下。妈妈手把手教我转动那个大大的轮子。用脚慢慢踩踏那块铁板细针一下一上一下。极速的工作着。妈妈这一套动作也浑然天成。一块方正的布立即被缝上了,妈妈不知从哪拿出剪刀,递给我。我笨拙地把线剪断。望着一块虽不漂亮的布,生出了强烈的自豪感。 这台三十六岁的缝纫机给我带来了无数快乐时光,虽然现在我和妈妈都不常使用它,也有点落灰了。但它依然在家中的那个角落里散发出了它独有的光芒。

自修老式缝纫机方法收藏啊图解

自修老式缝纫机方法收 藏啊图解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自修老式缝纫机方法收藏啊(图解) 家里有台老式缝纫机闲置不用,因长时间没用不能运转了,嗯。。。真是太可惜了!好怀念小时候的那些美好时光!妈妈为我做衣衣,我为芭比做衣衣。可现在会修老式缝纫机的师傅不多,而且四海为家,每年来这里一两天,每次来的时候碰巧我又没空。后来,无意发现了家用的多功能缝纫机,于是想都没想就买了回家,用了几年还可以,但附近没有售后维修点。 某次机缘巧合之下,取得了邱师傅的联系电话,没想到他是市区附近的居民。星期天,邱师傅虽然身赴数约,但还是匆匆忙忙地赶过来了,我还没来得及给他倒杯水,他就很认真地对我说:“现在像你这么勤俭节约的年轻人不多了,我很欣赏你这种精神!”我呆了一下,没想到“勤俭节约”这四个字竟然能用在我身上,兄长从小就说我是泡在糖水里长大的,不懂世道艰辛。我们把机子搬到了院子里,他坐下后微笑着吩咐我:“我修缝纫机有四十年了,要退休了,现在教你一些常用保养常识,我只说一遍,你要记好,站在旁边,别走开啊!” 一、衣车上有加油孔的地方和脚踏板零件交接的地方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加油,打线器和皮带不用加。 送料方面的故障

1.缝料起皱分析:机针断尖、底线张力过大、差动机构调整不当。处理方法:更换新机针、旋松梭心簧螺钉、重新调整差动机构。 2.缝料下面被“啃破”形成格齿痕分析:送布牙齿尖太锐、压脚压力太大。处理方法:可用油石修磨送布牙齿尖、旋松压脚调压螺钉。 3.缝料下面有线毛,缝纫时有打断纤维的声音分析:机针断尖或过钝。处理方法:更换全新的机针。 4.缝料停滞不前分析:送布牙太低、压脚压力过大。处理方法:抬高送布牙、旋紧调压螺钉。 5.缝料来回走分析:送布牙太高。处理方法:调整送布牙。 6.缝物倒退不能缝分析:送布凸轮移位。处理方法:调整送布凸轮的位置。 7.缝料不规则地斜走分析:送布牙装歪或送布牙螺丝松动。处理方法:校正送布牙并拧紧送布牙螺钉。 二、针板每年要拆开清扫一次,如果左面的针板推不开,就打开车身,把靠内的两块卡住机身的卡铁往上揪一下。如果针板上面的针孔有突起不光滑,拿椎子插进去360度摇几圈,然后用磋子或者沙纸磨一下。 运转方面的故障 1.机头转动沉滞分析:加错了润滑油,特别是加注了植物油;梭床内污垢太多;连杆螺钉、圆锥螺丝装得过紧。处理方法:

记忆中的缝纫机精选作文

记忆中的缝纫机精选作文 弟弟要搬楼房了,该清理的东西、杂物都清理了,唯独对一台缝纫机优柔寡断,他知道这是妈妈的宝贝,思虑再三他给妈妈打了电话,结果和他料想的一样:搬到我家来。 这台缝纫机一直跟着妈妈,后来妈妈从平房搬进了一室的楼房,我们都不让她搬进楼房,嫌占位置,就放在了住平房的弟弟家。有人愿出100元钱买,但妈妈坚决不让,用妈妈的话说:它是给我们家立下汗马功绩的。 印象中我很小时候我家就有了这台缝纫机,是一个姓陶的上海知青从上海带回来的。那时小陶叔叔经常到我家来,他们知青住在连队前面的“知青房”,小陶叔叔因为身体瘦弱被连队安排在场院干活,爸爸是连队保管员,爸爸怜惜他年龄小,又吃着大锅饭,经常领回家来吃饭,一来二去和我家就非常熟悉了。 那时,我有个小舅是妈妈从小带大的。比哥哥大个三、四岁,所以外人看来我们就像兄弟姊妹5人。淘气的他们爬树掏鸟蛋,钻柴火垛藏猫猫,斗鸡,经常不是衣服破了,就是裤子烂了,繁忙的妈妈经常要熬夜缝缝补补。小陶叔叔偶尔也拿衣服让妈妈缝补。妈妈做的一手好针线活,缝补的衣服针线又细又匀,针脚小小的。这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做的布鞋,纳鞋底好说,做鞋帮时就很费事,要一针针的沿边密密的缝,是很费力的。 那时已经有人家用缝纫机了,但一般人家买不上,供货的少都抢

着买。小陶叔叔就说到时我回家时给你们带一台,妈妈说那太远了,就不费事了。小小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上海有多远,只是常听陶叔叔给我们讲上海的繁华,只知道上海是城市,而我们是农场,也不知道区别在哪里。妈妈认为小陶叔叔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他挺当真,他说已经给家里父母写信,让他们帮忙买好,他探亲回家时托运回来。后来记得是冬季,小陶叔叔回了趟家,他回来没几天,缝纫机也托运回来了,是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他还给我和姐姐每人扯了花布,手巧的妈妈给我们做了漂亮的花衣裳。 这台缝纫机真成了妈妈的好帮手,原来要忙活半天的活,在缝纫机上一阵子就做好了。缝衣服、补裤子,做鞋垫,扯回花布做衣裳。妈妈自己会裁衣服,看见样式漂亮还好看的,回来就可以给我们照样子做出来,那时我们姐妹俩穿的衣服总会引起别的大人和小朋友的称赞,有很多小朋友的父母拿着布料来让妈妈裁剪,热心肠的妈妈从不回绝,总是细心的裁剪好,遇上不会做的,妈妈还留在家里帮人家做好。 妈妈很爱惜缝纫机,手册我们决不能乱动它,每次用完都把它认真擦拭干净,并做了个缝纫机套子,用完就套上了。有次不知什么原因妈妈忘记合上它,姐姐绞了几块方布,要在上面缝沙包,可想而知,我们看着“哒哒哒”用脚蹬着一上一下转动的缝纫机,姐姐怎么也玩不转,不仅上线和底线胶合在一起,还把针别断了,还差点扎住手。惶恐的姐姐以为挨顿骂是少不了了,没想到妈妈只是责怪她不小心差点伤着手,还给我们一人做了个结结实实的沙包。

家用电动缝纫机使用心得

家用电动缝纫机使用心 得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家用电动缝纫机使用心得 2010-03-08 11:01:08来自: (玩出风格玩出心情) 缝纫机,不管是电动还是老式机械的,都是一个工具!所以工具呢就必须使用熟练才能创造出它的价值。这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 电动缝纫机因为是家用电器,使用更加简单便利,但是再简单的东西还是要了解性能和操作规范。否则机器还是不能用,用不好,更糟糕的情况可能就是断针断线让你无法工作了。说白了,机器就像开车,你会开了,都不会出任何交通事故,如果不会开车那麻烦就大了。缝纫机也是,一个要会用,一个要会保养,会用会养你的爱机才能给你做出精美绝伦的缝纫作品哦。国外高级拼布玩家都是用机缝做拼布的。作品非常精致精细。 家用电动缝纫机每个造型不同,所以走针走线也略有不同。缝纫机一般有5-6个穿线孔,这个非常至关重要,一个线穿错,你的机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所以你一定看好是怎么走线的。第二就是调好棉线的松紧度,根据缝制的东西不同来选择,底线的松紧一般不用调节的,如果特殊需要只要调节梭心套上的小螺丝就可以。还有就是针迹的大小,这个也很重要,针迹大小根据你缝制物品来定的。厚重的衣物通常针迹稍微大点,比较薄的就小点。也会根据特殊需要来调节。最好一个就是压脚的压力。这个功能主要是真的缝制薄厚的织物。一般家用电动缝纫机都有这

个按钮。缝2层棉布和2层帆布所要的压脚压力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选择不好就会出现断针,断线功能。 另外一个就是缝纫机的保养,现在的电动缝纫机的保养很简单,主要就是梭心套里的清洁,里布不能有毛须,工作8-72个小时之后就必要的清洗上油了,先用毛刷清理里边的灰尘和毛须,这个一定要清理干净,不要看那些不起眼的毛须和灰尘,是伤害机器的最大天敌。它们积少成多以后你的机器反应就是这样的,声音非常大,噪音很大,机器走线不匀称,会跳线,断线,卡针,卡布等问题。清理完毕后,下掉所以梭心套的部件,然后要要重新检查是否清理干净,检查完毕上油,不要上很多,只要跟其他部件有磨合的部位都要上油,然后安装好部件,空踩机器,充分磨合好刚才涂上的机油。然后上线开始工作,你会发现你的机器更加轻柔了。工作更加轻便了。 缝纫机说明书上都有关于线号,针号针对织物的参考表,这个也很重要的。细针缝厚布是不行的,所以大家要参考好。 第三章常用缝纫设备及其保养 一、工业用缝纫机基本知识 (一)缝纫机的分类 缝纫是服装加工的主要工序,在该工序中,要完成缉缝、拼合、包缝、缲缝、绱袖、锁眼、钉扣、绱拉链等繁多的作业。 工业用缝纫机了粗分为通用、专用、装饰用及特种缝纫机等种类。

奶奶的缝纫机 张泓

奶奶的缝纫机张泓 记得在奶奶的房间有一台缝纫机,它很旧,静静的立在墙角。每当走近它,都仿佛听到那“咔吃咔吃”的声音,这像是一首岁月的歌,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充满着回忆! 我经常骑着单车到奶奶家,许多次看见奶奶在那台缝纫机旁,拿着抹布慢慢地擦拭它,用那凝重的眼神看着它,但我却不理解奶奶这么做,多次跟她说:“这台缝纫机这么多年头了,没有见您怎么用过,为什么还要这样细心地擦拭呢?”但每一次对于我的问题,奶奶都一言不发,总是笑一笑,连爸爸都经常去给奶奶提意见说应该把这台“老古董”卖掉,但是她都坚决地摇摇头,说:“不能卖”直到有一次,爸爸给我讲了这台缝纫机之中的故事。 爸爸小时候由于家里孩子多,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巨大的生活压力逼着爷爷奶奶不得不去努力工作赚钱,奶奶省吃俭用,凑了钱买了这台缝纫机,总是把它放在街口,给各家的孩子补补衣物,以便赚点零钱,补贴家用,另外的用处就是,在北方到了冬天天气非常寒冷,鹅毛大雪连下几天几夜都不为惊奇,在这样寒冷的天里,必须要有一件厚厚的棉衣来抵御风寒,但那时生活艰苦,那么厚的棉衣很少有家庭能买得起,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做,每当寒冬即将来临的时候,奶奶就起早贪黑,用这台缝纫机做好了七个儿女的棉衣,年年如此! 还有一次,爸爸说,他在上完初中的时候,准备上高中,一时凑不齐高中的学费,离开学还有几天了,爸爸一度想辍学了,奶奶推着他那台缝纫机又重新来到了街口,连续劳作了几天,爸爸看见奶奶的手都肿了,心疼地说:“妈,别做了,大不了我不上学了!”可奶奶却说:“我再累也没关系,但是你的前途要紧,必须要去学习,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这样一点一点,把爸爸的学费攒够了,爸爸又抱起了书本,开心的上学去了,可奶奶,那时已筋疲力尽! 听完了这台缝纫机的故事,我为之震撼,觉得它已经不单单的是一台老旧缝纫机,而是一台能让时光倒流的机器,能让我知道那时奶奶是怎样在那么穷苦的生活中将七个儿女拉扯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奶奶在深圳这么好的生活中还留着这台缝纫机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奶奶去经常擦拭它的原因。 奶奶过世后,大娘把这台缝纫机搬到了自己的家里,大娘说:“这台缝纫机,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我一定把它保管好。”如今,这台缝纫机静静的摆放在大娘

缝纫机的故事

缝纫机的故事 奶奶家的阳台上,放置着一台古铜色的缝纫机,浑身散发着一股时间久远的气息。它稳稳地站在那里,每到中午,阳光洒在上面,反射出耀眼的金黄色。 小时候,奶奶总会抱着我,把我放在缝纫机的高台上,看窗外繁花似锦,车水马龙。我时常抚摸它肢干上的斑斑锈迹,对眼前这个庞然大物既吃惊,又好奇。 奶奶时常会向我提起,这台缝纫机,是我的大伯买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它一直是家中的宝贝。可惜的是,大伯在买下它之后不久,就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奶奶在闲暇时,总会在它上面缝缝补补,对着它呆呆地走神,还会不时地眼眶泛红,落下一两滴浑浊的老泪。它,是心灵的追念。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总会戴着那副断腿的花镜,坐在缝纫机前,发出“吱-吱-”的响声,随即破损的衣裤便会恢复

原来的面目。有时,袜子破了,我马上想要丢弃,奶奶便会苦口婆心地教导我:“要朴素一点,袜子破了,我给你补补不就好了,艰苦朴素的精神永远不能忘!”它,是艰苦朴素的家风。 那些年,父亲刚毕业不久,姑姑在天津学医,家境惨淡,奶奶便努力招揽裁缝活。有时候,要一次做几百面锦旗,她便日夜不停地在缝纫机前工作,不停地踩着脚踏,汗水总会从额前滴下,滴在桌边,又成股流下,凝结成一个汗珠。缝纫机的轮回转动,让她垂垂老矣,尽管如今已踏不动熟悉的踏板,却扔不愿就此停下。它,是不懈奋斗的家风。 爸爸告诉我:“这可是家里的大功臣啊,没有它,哪来你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啊,家中的物件换了又换,它却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始终立在阳台的一角。它和奶奶并肩作战,它也和奶奶一样,奋斗一生,终于有了归宿。每当我看到它,朴素、勤劳、奋斗、坚持……这些都是我的家风。它应该在那里,见证时

老物件缝纫机

老物件缝纫机 老物件总是能给人很多遐想的。看到它们,我 总是会想起很多书里面描写的,老几辈的时光。 在我刚开始记事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一直存 在着一台老式的缝纫机。那是我奶奶从故乡带来的。某些日子的晚上,我奶奶用它修补衣物的时候,那台缝纫机总吱呀吱呀地响。我老嫌它吵, 所以小时候最不希望的就是那台缝纫机开始运作。 直到有天上课的时候,老师突然提到缝纫机, 我才讶异于同学们居然都觉得这件对于我来说并 不罕见的物品这样稀奇。 回到家之后,还没顾着吃饭,我就直奔奶奶的 房间,把蒙在缝纫机上的沾了一层灰的布掀下来,仔细地打量了它一番。奶奶对于我的做法又惊又喜,忍不住追问我:怎么了,今天对它这么感兴趣?难得。我于是开始追问关于这台缝纫机的故事。奶奶搬了两张板凳,坐下,娓娓道来。

她说,这台缝纫机从几十年前就伴随着她了。 以前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台,因为以前的人质朴,也穷,衣服或者其他什么东西有破损,基本上就 由缝纫机来负责修理,直至连缝纫机也无法修补 好了,才换新的。所以在以前,缝纫机对于一个 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 以前奶奶供养我爸爸和姑妈上学的时候很晚才 下班,所以每次他们的书包或者衣服破了,奶奶 都要耗到深夜为他们修补。那一针一线,除了重 新修补好的缺口以外,也应该包含奶奶对他们深 切的,不易被发掘的爱吧。 她还说,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衣服换得 太快,缝纫机已经派不上什么用场了。特别是这 几年,连缝纫机上的布都已经聚了厚厚的灰尘。 我懂她的意思。奶奶应该很怀念那个用缝纫机 修补衣物的时光,很怀念那时候质朴的人儿。从 那以后,我再也不嫌缝纫机吵了,甚至还想看看 它是怎样运作的,它却再也没上场了。

缝纫机的故事_12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缝纫机的故事_1200 字 小溪涌入大海,那是小溪的成长;小树长成大树,那是小树的成长;雄鹰冲破蓝天,那是雄鹰的成长。而属于我的那份成长,就是这台老缝纫机的故事。这是一台有了年份的老缝纫机。机身是由一层卡其色木纹装饰的。小时候,姥姥逗我玩。告诉我,这台缝纫机会变魔术。她手轻轻一动,刚刚还在的缝纫针就不见了,就还剩下了一个平整的桌面。然后姥姥就让我在这上面写作业。后来才明白,所有的魔术都有它的窍门。姥姥的缝纫机也不例外。其实,缝纫机底部有一个开关,这个开关可以将缝纫针来回从缝纫机的“肚子”里搬出。为了使用起来更方便,灵巧的木匠还 给它加了两个可来回抽提的木盒。并且在缝纫机支撑铁架四角各加了小圆轮。慢慢走近它,木香在岁月里发酵的味道扑入鼻孔,给人一种回到了旧时光的感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缝纫机的本职就是 顾名思义---缝纫。姥姥是个出了名的能工巧匠,做的了一手好女红。幼时我的衣服、鞋就全是姥姥亲手做的。这些衣服、鞋上都有姥姥精心缝制的图案或者镶嵌着彩色珠子。记得有一次我在姥姥的百宝箱里找到一块非常好看又舒服的布。我就央求姥姥做个衣服给我。姥姥便笑着用这块布只用了一小会的时间就给我做了个紫色的小背心。那时的我穿着那件小背心,感觉得意的都快忘了形了。这件小背心伴随我不知走过了几载春夏秋冬,经历了多少日的风霜雨雪。不知不觉中,在岁月里,留下了一串串成长的足迹。“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时的我,生活并不 富裕。在家里基本上寻不得什幺玩具。自然而然,那台老缝纫机就成为了我的“玩物”。我总喜欢踩缝纫机的踏板。因为每次姥姥缝纫时。看着她 认真的样子,听着“塔塔”的声音,便感觉可好玩了。其实当自己得到准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姥姥的缝纫机

姥姥的缝纫机 上图是我姥姥家的七十年代初上海牌的缝纫机,用工业卷托人通过飞机运到当阳。因为当时没有工业卷买不了,很难买,所以姥姥很珍惜它。那时候生活困难,衣服少,时不时需要缝缝补补。而且缝纫机也是当时很贵重的东西,它不是原来的“三大件”么。 姥姥很爱护她,特意做了个罩子来保护它防止落土,当时生活困难,有时候拿它当写字台。姥姥上班很辛苦,回来以后,经常给大小舅妈妈补衣服。改裤子,做大做小,所以妈妈就穿姥姥改过的衣服。 大舅有一次让缝纫机缝草席,在缝纫机上划出了许多痕迹,姥姥非常之愤怒,恨不得抓起已经在被窝睡得香喷喷的大舅抓起来,但苦于没人打,只好自己生闷气,现在,缝纫机上还有当时的印记。 姥姥一直很珍惜那个缝纫机,从年轻到现在,从湖北道当阳,后来到了北京。缝纫机已经老旧不堪了,但姥姥仍然很喜欢它。她像缝新衣服一样给它缝罩子,旧罩子也舍不得扔。把花放在缝纫机上,继续让它焕发青春,还是很欣赏。踏板垫着东西,防止漆被磨掉,踏板不太旧。 过去缝纫机就是三大件之一,当时物质匮乏。缝纫机不能随便买到,因为它很贵很稀少。当时姥姥一个月的工资才只有40到80元,已经算挣的很多的。那时候的姥姥和爷爷已经可以买自行车和电视了。 现在已经没人买缝纫机了,大家都直接在商店里直接买衣服,即使要改衣服也去高级缝纫店。现在谁还继续做衣服呢。但是过去根本没有商店啊,买衣服都要布票。 缝纫机已经成为历史,是真的古董了。但是姥姥不管去哪里,缝纫机都跟着她,乘着飞机跟着她,一直在姥姥身边。 缝纫机的罩子由一块破布,变成毛巾,然后是布套,现在是淡绿的玉兰花的罩子,可

以看出来我们生活变化的进程。缝纫机,经历了三四十年的历史,已经沧桑,现在除了在老人家里已经无处可寻,但是,记载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