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培训教材PPT课件
合集下载
MSA培训培训资料.ppt
GRR或量具R&R •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合成的评估 • 测量系统能力:依据使用的方法,可能包括或不包括时间影响
测量系统能力 • 测量系统变差的短期评估(例如“GRR”包括图形)
测量系统性能 • 测量系统变差的长期评估(长期控制图法)
灵敏度
.精品课件.
9
• 最小的输入产生可控测的输出信号 • 在测量特性变化时测量系统的响应 • 由量具设计(分辨率)、固有质量(OEM)、使用中的维修及仪器和
.精品课件.
14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一个产生理想测量结果的测量系统,应具有零方差、零偏倚和对
所测的任何产品错误分类为零概率的统计特性。确定一个测量系统质
量的正是其产生数据的统计特性。
在某一用途中最重要的统计特性在另一种用途中不一定是最重要 的。如使用一台CMM机的测量系统可能不能够用于在好的或坏的产品 中的分辨接收工作,由于测量系统中其他要素带来了其他变差。
标准的标准条件确定 • 总是以一个测量单位报告
一致性 • 重复性随时间的变化程度 • 一个一致的测量过程是考虑到宽度(变异性)下的统计受控
均一性 • 整个正常操作范围重复性的变化 • 重复性的一致性
系统变差 测量系统变差可以具有如下特征
能力 • 长期获取读数的变异性
性能
.精品课件.
10
• 长期获取读的变异性 • 以总变差为基础
真值
测量过程的目标是零件的“真”值,希望任何单独读数都尽可能
地
接近这一数值(经济地),遗憾的是真值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是肯定的。
然而,通过使用一个基于被很好地规定了特性操作定义的“基准”
值,使用较高级别分辨率的测量系统的结果,且可溯源到NIST,可
测量系统能力 • 测量系统变差的短期评估(例如“GRR”包括图形)
测量系统性能 • 测量系统变差的长期评估(长期控制图法)
灵敏度
.精品课件.
9
• 最小的输入产生可控测的输出信号 • 在测量特性变化时测量系统的响应 • 由量具设计(分辨率)、固有质量(OEM)、使用中的维修及仪器和
.精品课件.
14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一个产生理想测量结果的测量系统,应具有零方差、零偏倚和对
所测的任何产品错误分类为零概率的统计特性。确定一个测量系统质
量的正是其产生数据的统计特性。
在某一用途中最重要的统计特性在另一种用途中不一定是最重要 的。如使用一台CMM机的测量系统可能不能够用于在好的或坏的产品 中的分辨接收工作,由于测量系统中其他要素带来了其他变差。
标准的标准条件确定 • 总是以一个测量单位报告
一致性 • 重复性随时间的变化程度 • 一个一致的测量过程是考虑到宽度(变异性)下的统计受控
均一性 • 整个正常操作范围重复性的变化 • 重复性的一致性
系统变差 测量系统变差可以具有如下特征
能力 • 长期获取读数的变异性
性能
.精品课件.
10
• 长期获取读的变异性 • 以总变差为基础
真值
测量过程的目标是零件的“真”值,希望任何单独读数都尽可能
地
接近这一数值(经济地),遗憾的是真值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是肯定的。
然而,通过使用一个基于被很好地规定了特性操作定义的“基准”
值,使用较高级别分辨率的测量系统的结果,且可溯源到NIST,可
MSA培训完整版PPT课件
如果改进效果不理想,需要重 新分析原因并制定新的改进措 施。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测 量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 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06
MSA在企业中应用案 例分享
汽车行业MSA应用案例
汽车零部件测量系统分析
通过对汽车零部件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
明确需求,确定目标变量和过程变量
识别业务需求
了解产品或过程的质量要求,明 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
确定目标变量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能够反映产 品或过程质量特性的关键指标作
为目标变量。
确定过程变量
分析影响目标变量的潜在因素, 选择可控且对目标变量有显著影
响的过程变量。
选择合适样本,制定抽样计划
对象
质量工程师、生产工程师、技术人员、检验员等需要掌握测量系统分析技能的 人员。
要求
参加培训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和统计学基础知识,同时需要具备一定 的实际操作经验。在培训过程中,应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掌握测量系统分析 的方法和技巧。
02
MSA基本原理与概念
测量系统定义及组成要素
测量系统定义
。
稳定性分析
02
研究测量系统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确定是否需要定期校准或
维护。
偏倚分析
03
比较测量结果与已知标准或参考值之间的差异,以评估测量系
统的准确性。
计数型数据类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属性一致性分析
评估测量系统对同一被测对象多次测量的结果一致性。
假阳性与假阴性分析
研究测量系统误判的可能性,以优化判定标准和提高检测准确性 。
汽车生产线过程控制
msa培训ppt课件
准确的测量可以确保产品 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提升客户满意度。
MSA培训目标与内容
• 培训目标:使学员掌握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够独立完成测量系统的评估和改进。
MSA培训目标与内容
培训内容 MSA基本概念和原理
测量系统误差来源及分类
MSA培训目标与内容
测量系统稳定性、重 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置信区间。
03
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
稳定性定义及判断标准
稳定性定义
指系统或它的特性和本质的一系 列形式在时间上趋于一致,具有 一致的轨迹,且保持其恒定的趋 势。
判断标准
包括统计控制状态下的稳定性和 工程能力基础上的长期稳定性。
稳定性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收集
收集各种原始数据、资料,整理归纳 、分析、记录,以取得各项数据,从 而保障稳定的优质产品。
A类评定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测量数据 进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的标
准不确定度。
B类评定
根据测量仪器的技术规格、使 用经验或其他可靠信息,对测 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将A类评定和B类评定得到的标 准不确定度进行合成,得到测 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根据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包含 因子,得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 确定度,用于表示测量结果的
判断标准
通过散点图、相关系数和假设检验等 方法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 性关系。
线性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收集
明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转换和标准化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线性分析。
线性图表展示与解读
线性图表类型
MSA培训目标与内容
• 培训目标:使学员掌握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够独立完成测量系统的评估和改进。
MSA培训目标与内容
培训内容 MSA基本概念和原理
测量系统误差来源及分类
MSA培训目标与内容
测量系统稳定性、重 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置信区间。
03
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
稳定性定义及判断标准
稳定性定义
指系统或它的特性和本质的一系 列形式在时间上趋于一致,具有 一致的轨迹,且保持其恒定的趋 势。
判断标准
包括统计控制状态下的稳定性和 工程能力基础上的长期稳定性。
稳定性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收集
收集各种原始数据、资料,整理归纳 、分析、记录,以取得各项数据,从 而保障稳定的优质产品。
A类评定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测量数据 进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的标
准不确定度。
B类评定
根据测量仪器的技术规格、使 用经验或其他可靠信息,对测 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将A类评定和B类评定得到的标 准不确定度进行合成,得到测 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根据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包含 因子,得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 确定度,用于表示测量结果的
判断标准
通过散点图、相关系数和假设检验等 方法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 性关系。
线性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收集
明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转换和标准化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线性分析。
线性图表展示与解读
线性图表类型
《MSA培训教材》PPT课件
校准方法介绍与实例分析
• 自动校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自 动校准,提高校准效率和准确性。
校准方法介绍与实例分析
01
02
03
长度测量设备校准
使用激光干涉仪对卡尺、 千分尺等长度测量设备进 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 符合要求。
温度测量设备校准
利用高精度温度计对热电 偶、热电阻等温度测量设 备进行校准,消除误差并 提高测量准确性。
通过对测量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评估其稳定性和准确性,确保测量结 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少产品缺陷和不良品率。
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因测量误差导致的生产浪费和返工成本。
提升生产效率
优化测量系统,提高测量速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测量系统组成要素
测量设备
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 、数据采集系统等。
3
强化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
提高计量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技术 交流与合作,提升溯源能力和水平。
案例分析:某型号产品不确定度评定过程
案例背景介绍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简要介绍某型号产品的特点、应用领域及 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
详细分析该产品测量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 确定度来源,如测量设备、测量方法、环 境条件等。
设计采集方案
根据数据源和目标,设计合理 的数据采集方案,包括采集频
率、数据量等。
注意事项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政策 ,确保数据采集的合法性和安
全性。
数据处理方法介绍与实例分析
数据清洗
去除重复、无效和异常数据, 保证数据质量。
数据转换
将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格式 和类型,如数值型、文本型等 。
MSA培训讲义(PPT 53页)
– 测量系统应该是统计受控制的。这意味着在可重 复条件下,测量系统的变异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 而不是特殊原因造成。这可称为统计稳定性,且 最好由图形法评价。
– 测量系统的变异须小于产品变异。
– 为要能对过程做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应小于过 程变异。
变异的区分
σ2总变异(TV) = σ2部品变异(PV) + σ2量测变异(GRR)
2.5稳定性:
同一人使用同一量具对同一零件于不同时间量 测所得之变异。
稳定性
时间1
时间2
不稳定的可能原因
仪器校准频率需增加 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的磨损 正常老化或退化 缺乏维护(通风、液压、过滤器、腐蚀、锈蚀、清洁) 因磨损或损坏,使基准出现误差 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 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 仪器设计或方法缺乏稳健性 不同的测量方法(装置、安装、夹紧、技术) 量具或零件变形 环境变化─温度、湿度、振动、清洁度 应用─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察错误
本、维修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 –超过30%,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应该做出各种努 力来改进测量系统。 –此外,过程能被测量系统区分开的分级数(ndc) 应该大于或等于5。
零件全距:3.25作业者全距:0.72 R:0.11
MSA图形解说分析
LSL
总变异
TV=PV+GRR
USL % GRR=(GRR/TV) < 30%
由前二页之定义可知: ˙再生性包含了再现性,故真实之再生性须
扣除再现性:即
再现性 a
再生性
c b = c2 - a2
b
调整后之再生性
˙因
σ2量测变异(GRR) = σ2再生性(AV) + σ2再现性
– 测量系统的变异须小于产品变异。
– 为要能对过程做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应小于过 程变异。
变异的区分
σ2总变异(TV) = σ2部品变异(PV) + σ2量测变异(GRR)
2.5稳定性:
同一人使用同一量具对同一零件于不同时间量 测所得之变异。
稳定性
时间1
时间2
不稳定的可能原因
仪器校准频率需增加 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的磨损 正常老化或退化 缺乏维护(通风、液压、过滤器、腐蚀、锈蚀、清洁) 因磨损或损坏,使基准出现误差 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 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 仪器设计或方法缺乏稳健性 不同的测量方法(装置、安装、夹紧、技术) 量具或零件变形 环境变化─温度、湿度、振动、清洁度 应用─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察错误
本、维修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 –超过30%,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应该做出各种努 力来改进测量系统。 –此外,过程能被测量系统区分开的分级数(ndc) 应该大于或等于5。
零件全距:3.25作业者全距:0.72 R:0.11
MSA图形解说分析
LSL
总变异
TV=PV+GRR
USL % GRR=(GRR/TV) < 30%
由前二页之定义可知: ˙再生性包含了再现性,故真实之再生性须
扣除再现性:即
再现性 a
再生性
c b = c2 - a2
b
调整后之再生性
˙因
σ2量测变异(GRR) = σ2再生性(AV) + σ2再现性
经典详细的MSA培训资料PPT课件
经典详细的MSA培训资料 PPT课件
2024/1/25
1
目 录
2024/1/25
• MSA概述与基本原理 • 测量设备选择与校准 • 操作过程规范与技巧 • 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方法 • 结果评价与报告呈现 • MSA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
2
01
MSA概述与基本原理
2024/1/25
3
MSA定义及作用
明确评价目标
考虑个体差异
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制定具体的评 价标准,如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提升 水平等。
针对不同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评价标准,以全面反映学员的学 习成果。
量化评价指标
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如考试成绩、作 业完成情况等,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培 训效果。
2024/1/25
20
报告编写注意事项
2024/1/25
数据异常处理
发现数据异常时,及时分析原 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操作失误处理
遇到操作失误时,及时停止操 作并向上级汇报,共同商讨解 决方案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样本问题处理
遇到样本问题时,及时与相关 人员沟通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
14
根据测量计划准备样本 ,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和可测性。
测量操作
按照操作手册和规范进 行测量操作,记录测量 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13
数据处理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为决策提供支持。
常见问题处理技巧
设备故障处理
遇到设备故障时,及时联系维 修人员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尽
快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04
2024/1/25
1
目 录
2024/1/25
• MSA概述与基本原理 • 测量设备选择与校准 • 操作过程规范与技巧 • 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方法 • 结果评价与报告呈现 • MSA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
2
01
MSA概述与基本原理
2024/1/25
3
MSA定义及作用
明确评价目标
考虑个体差异
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制定具体的评 价标准,如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提升 水平等。
针对不同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评价标准,以全面反映学员的学 习成果。
量化评价指标
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如考试成绩、作 业完成情况等,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培 训效果。
2024/1/25
20
报告编写注意事项
2024/1/25
数据异常处理
发现数据异常时,及时分析原 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操作失误处理
遇到操作失误时,及时停止操 作并向上级汇报,共同商讨解 决方案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样本问题处理
遇到样本问题时,及时与相关 人员沟通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
14
根据测量计划准备样本 ,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和可测性。
测量操作
按照操作手册和规范进 行测量操作,记录测量 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13
数据处理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为决策提供支持。
常见问题处理技巧
设备故障处理
遇到设备故障时,及时联系维 修人员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尽
快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04
MSA培训完整版ppt课件
量测系统分析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MSA基础知识及运用
1
一、正态分布基本理论
基础篇
2
一、正态分布介绍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又名 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 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 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 着重大的影响力。 正态分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连续型分布. 德莫佛最早发现了二项概率的一个近似公 式,这一公式被认为是正态分布的首次露 面. 正态分布在十九世纪前叶由高斯加以推广, 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定 特性的关系。赋值过程即为测量过程,而赋予的 值定义测量值。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 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 格的装置。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所使用的仪器或 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 环境及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 程。
如果测量系统存在较大偏倚,那么可能的原因?
1)标准零件或抽样零件错误; 2)仪器老化; 3)仪器精度不够; 4)仪器没有校准; 5)仪器使用不正确; 6)仪器测量了不适当的质量特性;
22
造成过份偏倚的可能原因
1、仪器需要校准 2、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的磨损 3、磨损或损坏的基准,基准出现误差 4、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 5、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 6、线性误差 7、应用错误的量具 8、不同的测量方法─设置、安装、夹紧、技术 9、测量错误的特性 10、量具或零件的变形 11、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清洁的影响 12、违背假定、在应用常量上出错 13、应用─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察错误
MSA基础知识及运用
1
一、正态分布基本理论
基础篇
2
一、正态分布介绍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又名 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 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 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 着重大的影响力。 正态分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连续型分布. 德莫佛最早发现了二项概率的一个近似公 式,这一公式被认为是正态分布的首次露 面. 正态分布在十九世纪前叶由高斯加以推广, 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定 特性的关系。赋值过程即为测量过程,而赋予的 值定义测量值。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 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 格的装置。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所使用的仪器或 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 环境及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 程。
如果测量系统存在较大偏倚,那么可能的原因?
1)标准零件或抽样零件错误; 2)仪器老化; 3)仪器精度不够; 4)仪器没有校准; 5)仪器使用不正确; 6)仪器测量了不适当的质量特性;
22
造成过份偏倚的可能原因
1、仪器需要校准 2、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的磨损 3、磨损或损坏的基准,基准出现误差 4、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 5、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 6、线性误差 7、应用错误的量具 8、不同的测量方法─设置、安装、夹紧、技术 9、测量错误的特性 10、量具或零件的变形 11、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清洁的影响 12、违背假定、在应用常量上出错 13、应用─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察错误
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课件(ppt96页).pptx
Accurate Measurement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PEOPLE METHODS MATERIALS EQUIPMENT ENVIRONMENT
THE WAY WE WORK/ BLENDING OF RESOURCES
PRODUCTS OR SERVICES
第二节 测量和测量系统常用的定义
◆ 线性: 整个正常操作范围的偏倚改变,测量系统的系统误差分量。
第二节 测量和测量系统常用的定义
宽度变差 ◆ 精密度:
重复读数彼此之间的“接近度”,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分量。
◆ 重复性: 由一位评价人多次使用一种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
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通常指EV,仪器的能力或潜能,系统内变差。
◆统计特性(误差)在预期的范围内一致,并足以满足测量的目标 (产品控制或过程控制)。
第四节 测量系统研究和策划
测量系统研究的准备步骤
根据研究目的,策划要采用的方法。
规定测量者人数、样件个数以及重复的测量结果的个数。这可能取决于 尺寸的临界性或零件的物理特性。
选择经常使用这种仪器的测量者。
在几天生产的产品中取样,以保证所选取的样品代表整个操作范围。对 每个零件进行编号以便于识别。 (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生产范围——即代表产品变差的全部范围)
某天,假设过程实际运行为4.95克,但由于测量误差,观测值为4.85克,因此操 作者调整过程至5.00克,但此时实际运行为5.10克。……这样的过度调整由于从来没 有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持续影响。
规则: 除非过程不稳定,否则不作调整或不采取行动。
Hale Waihona Puke 量系统的策划和选择在评价一个测量系统时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 ◆测量系统必须显示足够的灵敏性;
PEOPLE METHODS MATERIALS EQUIPMENT ENVIRONMENT
THE WAY WE WORK/ BLENDING OF RESOURCES
PRODUCTS OR SERVICES
第二节 测量和测量系统常用的定义
◆ 线性: 整个正常操作范围的偏倚改变,测量系统的系统误差分量。
第二节 测量和测量系统常用的定义
宽度变差 ◆ 精密度:
重复读数彼此之间的“接近度”,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分量。
◆ 重复性: 由一位评价人多次使用一种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
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通常指EV,仪器的能力或潜能,系统内变差。
◆统计特性(误差)在预期的范围内一致,并足以满足测量的目标 (产品控制或过程控制)。
第四节 测量系统研究和策划
测量系统研究的准备步骤
根据研究目的,策划要采用的方法。
规定测量者人数、样件个数以及重复的测量结果的个数。这可能取决于 尺寸的临界性或零件的物理特性。
选择经常使用这种仪器的测量者。
在几天生产的产品中取样,以保证所选取的样品代表整个操作范围。对 每个零件进行编号以便于识别。 (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生产范围——即代表产品变差的全部范围)
某天,假设过程实际运行为4.95克,但由于测量误差,观测值为4.85克,因此操 作者调整过程至5.00克,但此时实际运行为5.10克。……这样的过度调整由于从来没 有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持续影响。
规则: 除非过程不稳定,否则不作调整或不采取行动。
Hale Waihona Puke 量系统的策划和选择在评价一个测量系统时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 ◆测量系统必须显示足够的灵敏性;
《MSA测量系统分析》PPT课件
R& R = 4.36
%R& R = 43.6%
22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
►第9步 ● 对结果进行解释: ○量具 %R&R 结果大于30%,因此验收不 合格。 ○操作员变差为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认为由操作员造成的误差可忽略。 ○要达到可接受的%量具R&R,必须把重点 放在设备上。
2
2
75
76
74
2
75.0
75.1
75.1
17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
► 第4步
● 计算均值的平均值,然后确定最大差值并确定平均极差的平 均值,如:
操作员 A
操作员 B
操作员 C
样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极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极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极差
1
75
75
极差
0.05 0.10 0.00 0.00 0.05
12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小样法 (极差法)
► 第4步
● 确定平均极差并计算量具双性的%,如
A 平v e r 均a g e极R a差n g e ( R ) = R i / 5 = 0 .2 0 / 5 = 0 .0 4
T计h e 算f o r量m u具l a t双o c性a l c (u l a tRe &t h eR%)百R &分R 比i s ; 的公式为: % R & R = 1 0 0 [ R & R / T o容l e r差a n c e ] w其h e中r e R & R = 4 .3 3 ( R ) = 4 .3 3 ( 0 .0 4 ) = 0 .1 7 3 2 a s s u m i n g t h a t t假h e 设t o l e容r a n差c e = 0 .5 u 单n i t s位 % R & R = 100[0.1732 / 0.5] = 34.6%
MSA培训教材(完整)PPT课件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主讲:陈远景 培训师主要资质
2020/6/2
1
课程主要内容
1
TS对测量系统分析的要求
2
测量系统分析的重要性
3
测量基础术语及知识
4
测量系统误差来源及影响
5
测量系统主要统计特性
6
测量系统研究准备
7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8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9
第四版MSA主要变化
2020/6/2
14
测量基础术语及知识
➢ 分辨力、可读性、分辨率(解析度)
最小的读数单位、刻度限度; 由设计决定的固有特性; 测量或仪器输出的最小刻度; 10:1经验法则(过程变差与公差较小者1/10)。
2020/6/2
15
测量基础术语及知识
➢ 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能产生一个可检测到(有用的)输出信号的最 小输入。它是测量系统对被测特性变化的回应。灵敏度由 量具设计(分辨力)、固有质量(OEM)、使用中保养, 以及仪器操作条件和标准来确定。它通常被表示为一测量 单位 ;
测量系统应该是统计受控制的。这意味着在可重复 条件下,测量系统的变差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 是特殊原因造成。所以统计稳定性最好由图形法评 价。
2020/6/2
24
测量基础术语及知识
➢ 测量系统应有的特性
对产品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与公差相比必须小 于依据特性的公差评价测量系统。
对于过程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应该显示有效的 分辨率并与过程变差相比要小。根据6σ变差和/或 来自MSA研究的总变差评价测量系统。
17
测量基础术语及知识
➢ 有效分辨率
主讲:陈远景 培训师主要资质
2020/6/2
1
课程主要内容
1
TS对测量系统分析的要求
2
测量系统分析的重要性
3
测量基础术语及知识
4
测量系统误差来源及影响
5
测量系统主要统计特性
6
测量系统研究准备
7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8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9
第四版MSA主要变化
2020/6/2
14
测量基础术语及知识
➢ 分辨力、可读性、分辨率(解析度)
最小的读数单位、刻度限度; 由设计决定的固有特性; 测量或仪器输出的最小刻度; 10:1经验法则(过程变差与公差较小者1/10)。
2020/6/2
15
测量基础术语及知识
➢ 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能产生一个可检测到(有用的)输出信号的最 小输入。它是测量系统对被测特性变化的回应。灵敏度由 量具设计(分辨力)、固有质量(OEM)、使用中保养, 以及仪器操作条件和标准来确定。它通常被表示为一测量 单位 ;
测量系统应该是统计受控制的。这意味着在可重复 条件下,测量系统的变差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 是特殊原因造成。所以统计稳定性最好由图形法评 价。
2020/6/2
24
测量基础术语及知识
➢ 测量系统应有的特性
对产品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与公差相比必须小 于依据特性的公差评价测量系统。
对于过程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应该显示有效的 分辨率并与过程变差相比要小。根据6σ变差和/或 来自MSA研究的总变差评价测量系统。
17
测量基础术语及知识
➢ 有效分辨率
MSA培训讲义(PPT 46张)
• 测量系统能力
– 测量系统变差的短期估计值(GRR图表法)
• 测量系统性能
– 测量系统变差的长期估计值(长期控制图法)
• 敏感性,能导致可探测到的输出信号的最 小输入 • 一致性,随时间重复性变化的程度 • 均一性,在正常工作范围内重复性的变化
9
•
稳定性
10
量具的鉴别能力
• 经验法则:
– 如果一个量具的测量单位,最多只等于过程总 变异六个西格玛的十分之一,它就是拥有足够 的鉴别能力。 • 测量单位≤(6xσ总合)/10
偏倚的 一致性比率
检验员与标准的一致性评估: Fred的95%置信区间是86.09~100,Kappa统计量为1。综合 一致性卓越。 Lee的95%置信区间是62.11~96.79, Kappa统计量为0.79 。综合一致性可以接受。 44
Minitab中的属性MSA-诠释
总体有效性的 一致性比率 一致性比率标准: •大于或等于90% 以上,为最好; •大于或等于80% ,且小于90%, 可以接受; •小于80%,应采 取措施。
再现性的 一致性比率
检验员之间的 一致性评估: 95%置信区间是 62.11~96.79, Kappa统计量为 0.83。综合一 致性可以接受
所有检验员与标准的一致性评估 : 95%置信区间是62.11~96.79, Kappa统计量为0.89。综合一致性 可以接受
45
结束谢谢!
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也可以只把当前的工作表 Worksheet的资料当工作表 保存起来
22
菜单:文件
最新最全MSA培训教材PPT课件
线性 = a×过程变差 = 0.1317×6.00 = 0.79
%线性 = a×100% = 13.17%
拟合优度 = 0.98
73
线性图析
74
练习三 线性
75
线性分析
76
非线性的原因
77
稳定性
78
稳定性范例
79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
➢两种稳定性
--- 一般概念:随着时间变化系统偏倚的总变差。 --- 统计稳定性概念:测量系统只存在普通原因变差,而
9
第二章 测量系统简介
10
什么是测量系统
人 设备
材料
测量过程
数据
方法 环境
输入
输出
➢测量系统 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
备、软件及操作人员的集合。
11
测量系统范例
• 例如要测量一个柱孔的内经,那其测量系统应包括: ---测量项目 ---人员 ---测量仪器 ---仪器的使用方法 ---进行测量的环境条件 作为测量活动的结果,产生一个数值以表示内经。
220 220 216 212 220
218.3 4.0
217.3 215.7 213.3 220.0 4.0 4.0 4.0 0.0
216.9
R
2.5
98
测量系统的重复性与再现性
(2)重复性分析
绘极差图
计算控制限
UCLR = R×D4 = 2.5×2.575 = 6.4mm UCLR = R×D3 = 0.00mm
长期存在的把测量误差只作为公差范围百分率来报告 的传统,是不能面临未来持续改进的市场挑战。
23
测量系统的变差
测量过程的构成因子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测量结果的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