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花卉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卉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研究
位于省东南部,东临、南与交界,东与隔海相望,是中国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生态城市竞争力位居第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之一、国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市作为省现代农业市的代表,其农业产业化工作进程比较快,花卉产业就是其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
一、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5.39万亩,产值122亿元,花卉苗木销售额57.2亿元,花卉出口额6241.1万美元,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盆栽花卉出口基地。花卉企业900多家且规模不断壮大。大中型花卉企业有180多家。花卉产业现已形成水仙花、兰花、观叶盆栽植物、榕树盆景、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棕榈科植物、食用药用花卉、绿化苗木等八大类特色系列产品。
二、市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1. 市花卉产业发展阶段
民间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水仙花已被证明于1300年前就有栽培记载。宋代龙江(今)人时庚著《金漳兰谱》,为我国最早也是世界第一部兰花专著。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花卉产业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市委、市政府于1995年提出把花卉作为富民强市、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新兴产业来抓,
也被规划为全国六大花卉生产基地之一。1999年,立足产业发展,为进一步拓展产品销路,省政府审时度势,在举办了第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省农业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建设“闽南花卉中心”的规划,沿324国道线向两侧延伸,建成一条长50公里,面积666.7公顷的花卉走廊,形成苗木、盆景、切花、观叶植物协调发展的规模经营格局。
集群阶段:2001年9月,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而且国家有关部委还相继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2006年4月,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在省漳浦县设立农民创业园,使之成为国家唯一两个正式批准的国家级“农民创业园”之一。目前已有63家台资花卉企业先后落户,主要生产经营品种有蝴蝶兰、大花蕙兰等。
2. 市花卉产业发展优势
(1)区域优势
位于省最南部沿海,依山面海,背靠省七大山脉中的戴云山和博平岭两大山脉,沿海则是平坦开阔的厦漳平原,总体上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类型,暖热湿润,年平均气温21.10℃,年降水量1560mm。无霜期340天,年日照2000小时以上。同时,地形由于高山和谷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气温差异很大,局部兼有中亚热带、温带等气候,生态环境多种多样,可适应较多花卉品种引种栽培的需要。
(2)资源优势
地势起伏多山,水热资源丰富,蕴藏着热带、亚热带、
温带各种野生花卉资源。花卉品种达2000多种,种植面积5333.3公顷,形成水仙花、兰花、榕树盆景、仙人掌植物、棕榈科植物、阴生观叶植物等八大类特色产品。具有肥沃的土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市2005年总人口456.93万,其中农业人口328.04万,占总人口71.79%。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花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对台合作
与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基本位于同一纬度上。一直以来两地民间往来特别是农业交流从未间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两地农业合作发展迅速。1997年7月,被原国家外经贸部和国务院台办、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己成为台商投资农业的密集区,是全国农业利用台资最多的设区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激发台农、台商投资热情。通过漳台农业合作,一大批农业优良品种,先进的生产实用技术、加工工艺和设备等被引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转型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台资、外资花卉企业的引进创办,带来了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及现代的经营管理经验,为花卉注入新鲜血液。
三、市花卉产业的特点
1. 畅销花卉产品独具特色
水仙花是花卉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水仙知名度甚高,销售前景十分看好。盆景历史悠久,尤其近年来发展迅猛,现在盆景已具规模且达到一定水平。
盆景参加国各大盆景展览会获得诸多奖项。有大面积盆景种植,品种增至松、柏、榆树、博兰和雀梅等几十个品种,吸引了大量国外客商。漳浦县沙西人参榕盆景被誉为“中国根”,占据国和日本市场份额的90%以上。
野生兰花资源丰富,有6大类、1000多个品种,尤其以建兰、墨兰、寒兰和春兰品系最多,是东南亚地区最具特色的墨兰产地。现己发现并采集下山的报岁兰、四季兰等已被大量培育,珍稀品种如矮兰出艺、矮兰出皮、矮兰奇叶和奇花等,堪称兰中极品,为国外兰界研究者所推崇。
2. 对外贸易产业带动强劲
1999年以来,经过十六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推动,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商和台商花卉业者前来投资兴业,逐步培育一批档次高,牵动力强,出产量大的龙头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初步改变长期以来水仙花出口“一枝独秀”的局面,发展到人参榕、金边虎尾兰,富贵竹、金钱树、兰花、铁树、杜鹃花、仙人掌与多肉植物、棕榈植物、微型盆景等100多个品种出口至欧美、国、日本等30个国家和地区。
3. 借助花博打造知名品牌
花博会的举办始于1999年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暨农业合作洽谈会(简称“花博会")由两岸花卉业界携手联办,“花博会”已举办16届,“农博会”已举办6届,累计参展企业1.4万多家,展出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7万多种,参会人数超过750万人次,签约投资项目260多亿美元,签订购销订单200亿元。
4. 本地龙头企业实力增强
(1)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增强
市花卉龙头企业的个数不断增加,带动企业从业人数逐年增多,科技开发投入也逐渐增加。近年,花卉总体产值有大幅提高,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净利润有所降低,但出口并没有受影响,反而呈上升趋势,其中以出口为业务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发挥了很大作用。
(2)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就业
市花卉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大量农民就业,增加农户收入。农户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得到的收入不断增多,龙头企业在改善就业形势方面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
(3)依靠企业增强科技研发
龙头企业每年科技开发投入都在增加,先后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比如水仙花、榕树盆景、兰花等,其在国外市场上均具有独特优势,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已经成为该领域的标准制定者。市场化经营的模式,把企业、花农、加工基地和中间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产业链,其带头作用和辐射围对当地经济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四、市花卉产业存在问题
1. 分散经营居多,有碍产业集群
花卉生产经营主体仍以花农为主,家庭式生产经营占主体地位,制约了花卉产业发展。花卉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为主,尚未实现向专业化、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