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女短片情节设置分析
《父与女》赏析
《父与女》赏析短片讲述了父亲驶船离开,女儿在岸边等待的故事。
从父亲离开那一刻开始,女儿等待着。
从一个幼童到少女,从毕业到成家,从有了孩子到年迈,每天都骑着单车在河岸边等待着。
无论是烈日还是骤雨,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都是那样的等待着。
单车的车轮见证时间的流逝,留下胎迹的地面是时间的痕迹。
等待父亲的回来,已经成为了女儿生命的一部分。
对父亲的归来充满期待,却又不敢想象。
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只能推着单车去河岸了,发现单车已经不能够自己立在草地上了,发现曾经的河床现在已是荒草丛生。
女儿一步一步的走下了河岸,在荒草地里穿梭,疯狂的寻找着父亲的踪迹。
终于,她找到了父亲的小船,还好只有小船。
伴着小船,伴着父亲的气息,渐渐的女儿睡着了。
在梦里,父亲回来了。
影片很短,只有八分钟左右,也没有对话,只有背景音乐,人物形象也很简单,类似于沙画。
作品以女儿的等待为主线,展示了父女之间的爱。
影片里,处处都有着象征,单车轱辘的简单转动,路上的春夏秋冬,女儿的成长经历,都是对时间推移的展现。
那条河是象征着死亡,从父亲的没有原因的离开到女儿老后的进入,都象征着死亡。
故事里,女儿已经将对父亲的眷恋变成了一种习惯,成了一种精神的寄托。
通过这些简单的东西表达了一些影片之外的内容,就是这一种意境。
使我们观众产生了共鸣。
对亲人之间的遗憾或伤感。
从第一次看,就以为父亲在水上遭遇了不测都后来觉得那河就是象征着死亡,那是每个生命的终点。
故事那么短,却讲出了人的一生,是那么简单那么的短暂。
虽然故事结束了,但是生活还没有结束。
故事概括了我们的一生,我们可能知道结果无法改变,但是我们还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行为。
因为,有些东西不是我说给你听,于是就成了你的人生。
没有经历过,你就不会明白。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让人后悔的,趁着现在父母还在,家里的长辈还健康,抓紧时间多陪陪他们,原谅他们的记忆的衰退。
因为,下一次见面可能就只有懊悔。
动画赏析之亲情
动画赏析之“亲情”“情”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如那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爱情、两肋插刀的友情以及因怨生恨的情感等。
其中“亲情”才是永恒的主题。
一、《父与女》《父与女》的影片中讲述了父亲带着女儿一起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等,来到平静的湖边,而父亲在河岸挥别而去。
思念父亲的女儿,骑着单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随着车轮的的不断变大,随着湖水的减少,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岁数的增大,她一直都来到河畔等待的故事。
有人说儿女是父母前世的债主,还有人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
父与女的关系总是那么微妙,对于女儿而言,父亲没有经历过像母亲生娩带来的痛苦,没有像母亲一样有过哺育之情,但总是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如影片中,父亲虽然一直没有回来,但是等待却一直存在,在女孩身上看来,似乎世界上就是剩下期望、过度、悲伤和只留着那奇妙的关系。
大家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但没有父亲的孩子,也是孤独,没有支柱,像蒲公英一样随风而飞。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单亲家庭需要重建家庭的原因吧—给孩子完整的爱、健全的环境。
再回想影片,父亲将要离开的时候,女孩紧紧地拥抱着父亲,是多么的不舍,但父亲的一个吻一个拥抱,似乎让女孩充满了力量,她独自看着父亲远去的方向,似乎在做决定,决定以后的等待,最后欢快的走了。
在父与女的关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举措,一句平常的语句也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和欢乐!如现在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如那田亮的一句真棒,让田雨橙充满了信心,造就了一名女汉子。
影片的最后,女孩变成老奶奶,最后一次来到当初父亲离开的地方,找到一艘早已沉于水底的船只,似乎是父亲当初离去时的小船,似乎父亲离去的时候就以不在或回来时被水淹没,躺在上面,女孩看到了父亲,奔跑和时间的倒退,女孩渐渐变得年轻,两人再次仅仅拥抱在一起,就像刚刚离去时一样。
在孩子们的心理对父亲的爱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它只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愈加浓烈,最后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包含所有的爱和欢乐,就如同留守儿童看到父亲回归时的欢乐、心酸。
短片范文赏析
短片范文赏析短片《父与女》赏析。
短片《父与女》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家庭题材作品,通过一段父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深刻地展现了亲情的力量和家庭的温暖。
短片以简洁的叙事方式,细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影片以一位独居的老人为主角,他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公寓里,每天的生活乏味而无趣。
老人的女儿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他,这让老人倍感孤独和失落。
然而,老人并没有向女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默默地承受着孤独和无助。
直到有一天,老人突发疾病,女儿才意识到自己对父亲的忽视和冷漠,悔恨不已。
影片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父女之间深厚的亲情。
在老人生病期间,女儿不顾一切地赶回家中照顾父亲,她用尽全力去照顾老人,不离不弃。
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渐渐发现了父亲的孤独和无助,她意识到自己对父亲的忽视和冷漠,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懊悔。
影片最感人的地方在于,当女儿终于意识到自己对父亲的冷漠时,她毅然决定辞去工作,回到父亲身边陪伴他,给他以温暖和关爱。
这一幕让观众感动不已,也让人深刻地思考了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短片《父与女》的成功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亲情的力量和家庭的温暖。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对家人的关爱和陪伴,而这部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观众重新审视了亲情和家庭的价值。
影片的成功也在于它对父女之间的情感纠葛进行了深刻的描绘,让观众感同身受,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总的来说,短片《父与女》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家庭题材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主题表达,让观众重新审视了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这部影片不仅在情感上打动了观众,也在思想上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希望这样的作品能够多一些,让更多的人重新关注亲情和家庭,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和美好。
动画短片《父与女》中的情感表现
动画短片《父与女》中的情感表现—父与女《父与女》讲述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而父亲在河岸挥别而去。
思念父亲的女儿,骑著单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来到河畔等待------三段式叙事结构演绎父女之情影片的故事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父亲与女儿离别前。
并肩骑着自行车来到湖边,依依惜别。
女儿目送父亲消失在天际间,久久不肯离去。
第二部分是女儿终其一生对父亲的等待。
影片通过四季的变化、女儿生命成长的变化,不断重复、强调着女儿骑车往返于湖边,等待父亲这一简单的情节。
根据女儿的成长阶段。
第二部分又可以细分为七个小节,影片通过自行车、湖水、湖岸、船、手电筒等元素的十次穿插展现女儿一生漫长的等待,将变化寓于不变之中,把女儿往返湖岸这一重复的过程展现得生动、鲜活。
第三部分是父亲与女儿重逢,开头与结尾呼应。
短片的结尾。
导演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年迈的女儿依偎在半掩于泥沙中的小船,仿佛穿过时间的历史逐渐又变回了从前,是梦境还是虚幻,女儿变回了少时的模样,稚颜如初,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女儿和朝思暮想的父亲重逢了。
岁月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了这份永恒的爱。
深入的细节刻画表达眷恋之情《父与女》这部影片中,人物没有任何对白,父女之间感情的流露是通过细节展现的。
影片开始,父亲和女儿依依惜别,当父亲即将踏上小船的时候,他却突然转身跑向岸边,将女儿紧紧抱住。
父亲放下怀中的女儿,一步一回头地走向湖中的小船,然后面向女儿划着小船消失在天际之间。
虽然影片中没有人物的任何面部表情的特写,但父亲对女儿的爱却在情不自禁的动作中展现出来。
女儿对父亲的眷恋是影片描述的重点,导演抓住细节描述,让女儿对父亲的爱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打动人的心灵。
女儿每一次来到湖岸,总是朝着父亲离去的方向眺望。
企盼载着父亲的小船归来。
虽然影片没有对女儿惆怅的面部表情给予特写。
但是观众能够体会那种对父亲的思念。
结尾是整个影片的高潮,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经典动画作品解析 (13)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 影片简介: 片名:《父与女》 导演: 麦克· 杜多克· 德威特(英籍荷兰人) Michael Dudok de Wit 出品年份: 2001年 国别: 英国 音乐:《多瑙河之波》第一圆舞曲 片长: 8 分钟 首映日期: 2001年7月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图13-5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 四、影片的风格 影片为了展现女儿对父亲亘古不变的爱,导 演抓住女儿往返于湖岸等待父亲这一不变的 过程,在影片中进行了10次展现。10次展现 女儿往返于湖岸这一过程,并没有给观众留 下单调、重复之感。导演根据女儿的成长时 期,将变化予于不变之中,把女儿往返湖岸 这一重复的过程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导演 按照时间顺序,将女儿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 的进行了串联,写意的画面中,通过自行车、 湖水、湖岸、船、手电筒等元素都进行了穿 插。展现女儿的一生,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父与女》这部动画短片主要选取四种颜色 为主色调,即黑、白、灰、黄褐色为主。间 或有夕阳的红晕,天空中的红褐色带给人生 命的厚重之感。从色彩带给受众的感受上来 看,白色暗示寒冷、单薄、纯洁、空灵;黑 色意味着寂寞、悲哀;灰色意味着索然、失 望,而黄褐色则意味着温暖。在这部动画短 片中,导演通过色彩的微妙变化,将感人肺 腑的父女情怀在平实无华之中传达出来。如 (图13-11)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虽然影片没有对女儿惆怅的面部表情给予特 写,但是观众能够体会那种对父亲的思念的 情感。结尾是整个影片的高潮,也是对主题 的升华。腰背佝偻的女儿推着自行车来到堤 岸,将倒下的自行车一次次扶起,慢慢地走 下干涸的河流,默默地偎依在小船中,通过 这一串动作的描述,一种人到暮年的沧桑感, 一种女儿对父亲的眷恋感油然而生。如(图138)
《影视动画赏析》课程考核
《影视动画赏析》课程考核姓名_方明进 __ 学号1041252106 所在学院___文传____ 分数___________影视动画短片名称:《父与女》内容:《父与女》讲述的是一对父女的故事,父亲出走,女儿在不同年龄段不断等待父亲的过程。
一、故事梗概在女儿幼时父亲和她一起骑车来到河边,父亲独自划着船消失在女儿的视野里。
在以后的日子里女儿每天都来到河边等待自己父亲的归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一天天长大,谈了恋爱,结了婚,有了孩子。
但她始终来到河边看自己父亲有没有回来,最终在女儿老了的那一刻,父亲都没有回来,女儿开始寻找父亲,最终在干旱的河里面找到自己幼时父亲离开时划得那条船。
二、主题思想有一种亲情需要用一生去珍惜和等待。
三、叙事结构动画的进程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以“女儿”不同阶段的成长过程及其“期待”的表现来叙述故事。
出场一:女儿与父亲来到河边,父亲划船消失在有小女儿的视野里。
出场二:女儿思恋父亲,无论刮风下雨都骑车到河边等待父归。
出场三:女儿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和朋友骑车到河边,再次停下望向那条河,短暂的等待后在朋友的催促下离开了。
出场五:女儿的男朋友载着自己又一次从河边经过,但女儿却未停留,仅仅抬了一下头望了一下湖面走了。
出场六:女儿与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来到河边玩耍,女儿再次望向河边。
出场七:女儿中年时来到河边,步履蹒跚开始长久注视河面。
出场八:女儿老了,再次来到河边,河枯了,老人开始走向河中,找到了自己幼时父亲划走的船,会议再次涌现,仿佛父亲终于来到自己身边。
四、人物塑造与造型风格五、情节、细节处理一般动画角色都是通过表情和动作来表现的,而本片中只是运用了动作就达到了想要表现的目的。
小女孩刚入场时的活泼,动作里充满了孩子的可爱,在河岸跑着,蹦着,追逐着父亲刚走的船;女孩顶着风来到岸边等待父亲时,迎风骑车的左右摇晃的样子,头发和裙子被风吹起的动态,推着自行车上坡时时退时进的动作;下一场中,女孩出现在雨里,明显骑车的动态和在雨里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她用力的瞪着车子,让人可以感觉到道路的泥泞难走;而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时,又可以感觉到她骑车时是轻松欢快的;和爱人一起经过河岸的时候,车速明显是缓慢的,安静,幸福充满的画面;后来几次来到河岸边时,明显的从骑自行车的动作和姿势中就可以感觉到年龄的大小,当身边有人经过时,她晃动着车子往前赶路,往港口走的时候缓慢的动态等都是老人特有的动作。
最新电影《父与女》赏析
短片《父与女》赏析动画电影《父与女》是一部很经典的影片,虽然电影只有八分半,但是看过之后就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那种感觉和画面中无时无刻流淌出来的温情和忧伤是令人无法忘怀的。
电影的画面写意又肌肤感染力,寥寥几笔的线条,并不鲜艳的色彩,如影子般的人物形象结合舒缓忧伤的配乐很好的把电影中人物的情感给衬托出来,让我们很能融入电影中的情境。
故事的开始就给了我们极大的臆想。
屏幕上的父亲和女儿踩着单车滑过橙黄色的傍晚,高大的父亲起着一辆大车,小小的女儿骑着一辆小车,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拖出长长的轨迹。
道路上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和他们的影子。
高高的大树压住了天际的明亮,制造出了一种压抑的灰度。
骑车来到了斜坡下,女孩卯足了劲。
父亲看着女儿,光线照射遮住了他一般的脸庞。
上了斜坡,父亲停了下来,将他的车靠在了树上。
女孩也从她的小车上活泼的跳下,调皮的学者父亲也将车子停靠在大树下。
父亲抬着头,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
这是女孩也抬起头看着她的父亲。
父亲一步有一步走下堤岸来到海边,但还是舍不得女儿,转身又奔上去把女孩举了起来,像往常一样亲热的拥在怀里,女孩快乐的笑起来。
但还是要离开,女孩就站在堤岸上看着父亲划着船越行越远。
她似乎不知道父亲再也回不来了,骑着小车离开了,至此开始了一生的守望和等待。
后来女孩又来到堤岸上望着大海,可是海上却再没有了父亲的身影,而父亲的车依旧停靠在大树下。
画面一转,树叶被风吹的沙沙作响。
女儿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她骑着单车,顶着狂风又来到与父亲离别的海边,抬头望向大海,他父亲离开的方向。
但是除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还是没有父亲的身影,她失望的回去,留下的痕迹依然是那树下的单车。
雨下得很大,女孩身着雨衣来到堤岸边,此时父亲的车不知去向,海面上还是没有出现令她熟悉的身影。
女孩和一群伙伴们骑车又来到这个海边,她们充满着欢声笑语,但是,女孩看到了这熟悉的海边,又停到了那个大树旁,静静地朝海与天交际的地方望去,但是还是一无所有,这时她的伙伴似乎发现女孩掉队了,她们向她招手示意她快跟上来,女孩停顿了一下,收回目光向前骑去,此时已经日落,车轮转过像斑马线一样的树影。
浅析动画作品《父与女》的极简风格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164浅析动画作品《父与女》的极简风格黄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摘要:动画短片《父与女》是荷兰动画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的作品,该片主要讲述了女儿用尽一生守望父亲的故事。
本文从叙事、画面、声音和情感这四个方面,分析《父与女》的极简风格,探索极简主义在动画创作中的可能。
关键词:极简主义;《父与女》;迈克尔·度德威特一、极简主义的概述极简主义通常是指20世纪60年代在纽约和洛杉矶兴起的一门前卫艺术。
极简主义艺术家主张用简单纯粹的元素创作作品,从而抒发其内在的情感。
极简主义的核心特征是简洁,强调“化繁为简”。
如今,极简主义的前卫阶段早已逝去,但它仍作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
二、《父与女》的极简风格迈克尔·度德威特的许多作品都彰显了极简风格,如大家熟知的《和尚与飞鱼》,《父与女》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这种风格,本文将从叙事、画面、声音、情感这四个方面分析极简风格在其中的体现。
(一)叙事极简在《父与女》这部动画短片中,始终遵循简洁至上的原则,叙事结构也不例外。
本片采用了线性叙事的方式,故事主线清晰,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矛盾冲突。
全片时长为八分半钟,其中有关单车的镜头几乎占据了一半的篇幅。
单车作为全片最重要的叙事性道具,合理地出现在女儿成长的每个阶段,自然平和地推动情节的发展,衬托人物的性格,表达故事的情感。
(二)画面极简1.角色造型极简从角色的塑造上看,其手法也是简洁写意的,没有着力于具像刻画。
《父与女》中的人物有: 身着大衣的父亲、不同时期的女儿、亲友等。
所有的人物形象均以线勾勒、以影造型,且片中的人物都未呈现出过多的面部刻画,大多依靠光影变化营造出简洁的剪影效果。
如最开始女儿和父亲在堤岸相拥道别的镜头,虽然没有人物表情的特写,但通过动态剪影足以将父女依依惜别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父与女》中,缺失的人物正面形象及表情细节,给予了观者更多解读作品的主动权,作品的意义及深度有了更多的上升空间。
短片《父与女》赏析分析
• 短片片长8分30秒, 铅笔加炭笔的手绘风 格,短小的篇幅内展 现了一个小女孩对父 亲一生的守望。由该 动画作品改编的绘本 于2005年由辽宁教 育出版社出版,并在 2013年由海豚出版 社再次出版。
• 短片主要讲述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 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 到平静的湖边,而父亲在河岸挥别而去。思 念父亲的女儿,骑着单车,日复一日,年复 一年地来到河畔等待的故事。
• 已至晚年的女儿终于决心抛开破旧的带着它来来 往往的自行车,走下湖堤,穿行于一大片已没过 脖子的芦苇。在芦苇的深处,她找到了父亲当年 留下的搁浅的小船……随着钢琴声的再次响起, 女孩在急促的奔跑中时光倒流般的回到了少女时 代,父亲,他终于回来了。在手风琴、大管与钢 琴的合奏中,父女深情相拥。
• 从《父与女》的声音处理来看,其崇尚的是一种 “大音希声”的境界。作品依托的是非词语符号 的音乐以及自然的声响,作为听觉语言主体的角 色对白是缺失的。
• 在《父与女》中,不 仅迈克尔·度德威刻特 意的营造了距离、拒 绝掺入个人情感,作 品中的人物也是如此, 回避正面形象、淡化 表情处理。缺失的人 物正面形象刻画及人 物性情塑造让观者很 大程度上获得了解读 作品的主动权,作品 的意义及深度有了更 多的演绎空间。
• 《父与女》秉承了极简主义“少就是多”的原则, 去繁杂与雕饰,还原景与物本初的单纯。作品中 简单的勾勒描绘把所有的物象简化为形式,写意 传神,消解了具象的形与物对观者的视觉干扰。
• 迈克尔·度德威特似乎刻意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
离,尽量通过场景的画面语言传递信息、表现情 感、烘托氛围。在《父与女》中,创作者本人是 回避隐退的,他置身于幕后,冷静的旁观。
• 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是以线勾勒、以影造型,且片中 的人物都无过多的表情刻画,似剪影般单纯。片中 有一镜头,表现划船父亲的身影逐渐远去直至成为 天际小小的黑点,女孩弱小如豆的影子在堤岸上跳 动,折回、翘首、眺望。高大的白杨、宽阔的水面、 父亲与女儿似点的黑影,父与女从此天水相隔。
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
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影评范文:生命和爱的史诗——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父亲和女儿》赏析你有没有试过被一部片长仅八分钟,而且没有一句对白的动画短片所感动呢,如果没有的话,请去看一看荷兰画家迈克尔(Michael Dudok de Wit)的作品《父亲和女儿》。
该片2000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国际电影节上首映时就引起了动画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2001更是毫无争议的击败对手《The Periwig-Maker》(假发匠)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中的最佳动画短片。
虽然是一部多年前的作品,但是该片所包含的对生命、对真情的感悟却是历久弥新的。
这是一个从别离开始讲述的小故事。
有一天,小女孩和爸爸骑着自行车来到堤岸边,爸爸吻别小女孩后,坐上小船朝水平线划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小女孩一直等、一直等……直到有一天,成为老婆婆的她,又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当年爸爸离开的岸边。
她走过已经干涸的河床,找到了半埋在泥沙中已经破旧不堪的小船,她倦缩起身躯满足地卧在船舱中,就像躺在爸爸的怀中一样。
恍惚之间,她仿佛看到了亲爱的父亲。
于是站起身向爸爸走去,她越走越快,越来越年轻。
最后,穿越回少女模样的她与爸爸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该片除了对人间永恒的真情的歌颂,还包含了作者对于生老病死这一沉重话题的感悟。
与轻松幽默类动画片相比,严肃题材动画片往往费力而不讨好观众。
但作者娴熟的动画技巧加上自身深厚的艺术修养却赋予了本片不同寻常的魅力,感人至深。
本片作者迈克尔20世纪40年代出生于荷兰,年少时对艺术抱有极大的兴趣。
青年时代,赴英国伦敦接受艺术教育,练就了非凡的艺术造型能力,艺术功底十分扎实,后来开办自己的动画工作室,制作了许多动画片和商业广告。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他的动画风格日趋成熟。
1995年,他以一部《僧侣与鱼》的动画短片在动画界崭露头角。
这部表现僧侣生活的诙谐有趣的动画片,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曾多次获世界级的奖项,并曾得到奥斯卡奖的提名。
父与女微电影从主题表达、拍摄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论述
父与女微电影从主题表达、拍摄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论述一、拍摄手法:用极简镜头直言其事,还原景与物本初的单纯影片除了少量的特写镜头以外,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全景镜头和远景镜头,用广角镜头真实记录女儿对父亲的念想,把人置于自然环境中,营造的静谧氛围,表达女儿孤独的成长历程以及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1、特写镜头:借物寓人,借由车轮、树叶、小草来表达女儿成长的艰辛和孤独。
转动的车轮是时光的见证,也是情感的载物。
自行车是女儿和父亲之间唯一的信物,在影片中导演多次给自行车车轮特写镜头,转动的车轮除了代表时光的飞逝,也见证女儿的成长和变化。
对于女孩而言,自行车不仅仅是一个工具,也代表着陪伴和见证。
陪着她走过孤寂的岁月,见证了她所有的孤单和难过,也承载着她对父亲的思念。
女孩第一次独自骑行到海边没等到父亲,离去的时候,导演给风中摇摆的树叶一个特写镜头,渲染了小女孩的艰难处境,借此来表达女孩成长的艰辛和不易。
2、全景镜头:通过对人物和环境的交代,隐喻女孩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
10次骑行,10次全景,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和父亲骑车同行、孤身一人的3次骑行、和朋友骑行、被丈夫骑车载着、和孩子丈夫一起骑行、成家立业后的3次骑行。
导演用全景镜头记录女孩人生不同阶段的10次骑行,来表达女儿对父亲的期待和等候,表达女儿对父亲的思念和深爱。
10次远眺海面的背影,是父女亲情的深厚导演用全景镜头记录了10次女孩来到海边眺望父亲的背影,将女孩孤单的背影置身于幽静安谧的自然环境中,营造一种优雅神秘的氛围。
影片的最后,女孩已经老去,这一次她不再只停留在岸上眺望,而是选择了走下海面,去寻找自己的父亲,这个时候的海面在经过沧海桑田之后,早已干涸变成了草地,女孩在草丛中间和父亲重逢,投入父亲坚实的怀抱。
这个镜头正好与影片开头女孩和父亲分离时的场景遥相呼应,导演用艺术的手法,升华的影片的立意,开放式的结局,让观众自己发挥想象,去感受亲情的厚重。
3、远景镜头:开阔悠远的自然环境,营造出静谧的意境将父亲置于大海的远景镜头,营造出了一种悲凉神秘的氛围父亲的船驶入大海变得渺小直至消失,女孩的父亲随着小船一起消失在了苍茫的大海里,广阔的大海吞噬了伟岸的父亲。
《父与女》动画短片影评
《父与女》动画短片影评第一篇:《父与女》动画短片影评《父与女》影评由迈克尔•度德威特导演的荷兰动画短片《父与女》获得第七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故事讲述了秋日温暖的傍晚,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
父亲抱抱女儿,登上了小船。
女儿在湖边静静的等待,等到船在视线里变模糊,等到太阳就要落山。
父亲迟迟不归,女儿一个人骑着小小的脚踏车回去了。
从那以后女儿每天都来湖边等候,她一个人骑着单车来来返返,风雨无阻。
多年过去,小女孩为人妇,为人母,转眼老去。
已然老去的她日日来到湖边,直到湖水干涸,化为草原。
她来到沉睡在湖底的小船边,躺在小船里,就像躺在父亲暖暖的臂弯。
可以不难看出故事中的各种隐喻,小船是离开人世的载具,脚踏车是人的健康与身体,无边际的河是思忆。
故事中的人物除了到湖边,都是骑着或牵着脚踏车,皆是死别、躯体与回忆的描写。
自行车和车轮,是象征着生命,车轮不停,生命不息,所以片里每个人都是在自行车上的,而离开了自行车去往远方,便是象征生命的终结。
开始的时候,小女孩和父亲一起骑车,她便骑得很轻松。
父亲第一次走向码头,走到船边上,但回过头去,看了一会,又冲回去一把抱起女儿。
这样动画角色的表演是富有感情的,人在去世的时候对于生命和爱的人的不舍便传达给了观众。
然后当第二次走向船之后,父亲便划向大海,小女孩不知道父亲不会再回来,艰难的骑着小车离开了,至此开始了一生的守望和等待。
这意味着此后她的生命里将不再有父亲的陪伴和保护。
此后的一个场景里,小女孩稍微长大,但是当她骑车上那个坡的时候,却不像原来有父亲陪伴时那样轻松,反而吃力了,这就是象征着她的生活因为失去了父亲的保护和帮助,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变得艰辛。
而她每次的守望,是在等待父亲回来么?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是的,但是懂事以后,就会真正懂得生命的离开是不会返回的,而她父亲划船远去的那个地方,就是她心中对父亲的思念,是父亲在心中不可或缺的位置。
站在高崖上守望亲情——浅析动画短片《父与女》
57MOVIE REVIEW 电影评介2015年第15期站在高崖上守望亲情——浅析动画短片《父与女》李小芹《父与女》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年幼的女儿骑车陪父亲来到码头边,父亲独自划着小船离开之后,女儿便时常骑车来码头张望。
可是,河仍是那条河,树也仍是那棵树,只是离去的父亲再也不曾回来。
女孩渐渐长大,可她仍然在等待着父亲回来的那一天,等待着海平线上逐渐出现她父亲乘坐的小舟,无论寒暑。
最后,她老了,她的自行车也老了,期盼太久的父亲最终还是没有出现过,可时光甚至让河流也变成了大片芦苇。
年迈的女儿穿过芦苇丛,发现父亲的小舟,靠在小舟上的她,仿佛依偎在父亲温暖的怀抱里,短片最后时光倒流与父亲拥抱,也仅仅是个美好的幻想罢了。
一、 沉默中的父爱观众在看完此片后,无不唏嘘女儿对父亲的深情。
与之相反,极少有人去关注父亲对女儿的爱。
倘若这是一部完全只为歌颂女儿之爱的电影,导演为何取名为《父与女》而不是《等待父亲》《女儿的爱》等更能揭示主题呢?事实上,导演向我们传达的,是父与女之间彼此深厚的感情。
以下简述寥寥几个镜头中,体现的父爱。
短片由一个远景镜头开始,随意几笔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父女二人各骑一大一小两辆自行车并排缓缓驶来,这是个极容易被忽视的镜头,观众都没有去思考过,父亲作为一个成年人又骑着大自【作者简介】李小芹,女,山东东营人,山东女子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
动画短片《父与女》 剧照外国电影评论Forein Films Review行车怎么会能与女儿的小自行车并驾齐驱呢?把这一幕想象成我们生活中的片段观众便会恍然大悟,父亲是故意在放慢速度为了与女儿并排。
镜头一转,二人上坡,女儿奋力蹬了蹬脚,超过了父亲的自行车,如果说用父亲是想在背后保护女儿来解释太牵强,那用是为了让女儿能赢过自己而开心的解释显然合情合理。
父亲这样的行为绝不是刻意而为,而是父亲对女儿的爱,早已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与本能。
《父与女》教学设计
影视欣赏课教学设计——《父与女》年级:三年级主讲教师:Jiapeihua一、教学背景:1.电影背景介绍:《父与女》是英籍荷兰人米切尔•德•维特2000年创作的一部动画短片,此片为他夺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这部8分钟的小片子,情节朴实、简洁,画面虽不华丽但极其写意,大量使用毛笔笔触以及绘制线条的感觉,没有花哨的镜头转接,只是在给我们讲述一个安静的故事。
简单的手风琴伴奏,悠扬地把欢乐或者悲伤全部表现了出来。
2.电影内容情节: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对父亲的深深眷恋和执著的等待。
秋日温暖的傍晚,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
父亲与女儿拥抱告别,转身离开。
走到船边,父亲忍不住回身再抱抱女儿,不舍地登上了小船。
女儿在湖边静静等待,等到船在视线里变模糊,等到太阳就要落山。
父亲迟迟不归,女儿一个人骑着小小的脚踏车回去了。
从那以后女儿每天都来湖边等候,她一个人骑着单车来来返返,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在女孩孩童时代,她会经常去等父亲回来,即使狂风呼啸,也无法阻止她前进的步伐;长大后的女孩有了自己的伙伴,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中,她依旧期盼着父亲的归来;而恋爱之后,路过湖边她也不忘转过头看看远方。
时间流逝,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步入中年的女孩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对父亲的感情又增加了,她带着孩子坐在河岸一直眺望着,等待着;就像花草会凋零,女孩也变成了老婆婆,骑着自行车都晃晃悠悠的了,仍然坚持来到河岸等父亲归来。
垂暮之年的女孩已经蹬不动自行车了,可她依旧会迈着蹒跚的步伐来到父亲离去的地方,而陪伴她几十年的自行车也无力再坚持,终于倒下了。
她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草丛中,来到沉睡在湖底的小船边,她默默地凝视着,走到小船里躺下,就像躺在父亲暖暖的臂弯。
恍惚间女孩看见了自己等待了几十年的父亲,她兴奋地冲向父亲,仿佛又回到孩童时代,父女二人深情凝视彼此。
最终,她如愿依偎在父亲的怀抱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与女情节设置分析有一种判断片子好不好的标准是它有没有什么社会内涵,能不能让观众过目不忘,能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有人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因此父女之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就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可以博得无数观众的眼泪和关于父女之情的深思。
短片从片头到片尾只有八分半钟的时间,从一开始短片就运用了声画不同步的技巧,再用一个留白镜头将观众的吸引力顺利的带入短片。
该短片只有一条情节主线,女孩从幼年一直到老年都在等待父亲的归来,沿着这条情节主线线索,有松有紧的叙述故事。
另外因其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别喜欢中国画的风格,短片的绘画风格也深受中国绘画的影响,有着中国毛笔笔触的描绘和淡淡水墨画的感觉,而整个短片画面调子比较暗黄且偏黑,表达了短片是一部伤感又怀念的片子,同时这样的画面唯美而写意,因此短片多处运用到了留白空镜头手法,增加了该片的艺术价值。
短片只有一条情节主线,其叙事结构从时间上是顺叙结构,主要沿着女孩从小与父亲离别之后直到老年都在等待父亲回来的这条线索叙事,然后设置了她一生中不同时间段去岸堤等待父亲的小情节事件来丰富原本只是思念父亲的小故事变得生动感人、催人泪下。
整个短片由10个情节段组成,第一个情节段表现的是女孩刚与父亲分别时候的依依不舍,后面9个情节段呈现的是她后来一生中九次不同阶段的样貌去岸堤等待父亲回来的情节段。
第一个情节段。
父亲正带着幼小的女儿从画面右方向出来往左方向走去岸边,来的路上身形单薄的女儿自己单独骑着自行车还不断扭头望着父亲,然后用了三个镜头来暗示娇小需要呵护的女孩将要苦苦等待父亲,一个是父女俩自行车轮胎大小对比的画面镜头,见图3-1;另外一个是画面只有父女和一颗树以及父女俩和树的影子的镜头,形单影只的树也暗示了小女孩后面的孤单,见图3-2;最后一个是父女俩在上陡坡的时候是女孩在前面使劲蹬着自行车上坡,而父亲只是在后面看着她,见图3-3。
图3-1 《父与女》自行车轮胎图3-2《父与女》父女俩和大树图3-3《父与女》父女俩上陡坡到了岸堤时,在父亲将要离开的时候,向父亲伸开双臂希望父亲抱抱她,可是父亲只是亲了一下她。
接着父亲走下岸堤之后望着水波粼粼的河水上轻轻飘荡的船若有所思,突然转身冲上去抱着望着他的女儿,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后紧紧的抱着女儿,依依不舍的放下她,最终背着划船慢慢离去,表达了他对女儿的深深不舍,而女儿望着父亲远去也在岸上来回着急的跑动,想多看父亲一会儿,同样包含着依依不舍。
最后一个以大雁从左往右飞过大树飞向天空的镜头,一个空白镜头,把剧情和时空切换到了下一个情节段的时空。
第二个情节段。
此段用一个画面风和日丽的镜头入戏,此时的女孩已经是一个女童了,她同样骑着自行车经过上次一样陡峭的坡地,此处导演用一个特写自行车轮胎的镜头来表示女孩虽然长大了一点,但是对于这样的山坡,她还是要很辛苦的才能骑上去,也表达了她没有父亲在的日子很辛苦,见下图3-4。
图3-4 《父与女》女孩再次上陡坡在将要到达父亲离开的岸边是,此时导演用了这样一个小情节来表达女孩急切想见到父亲的心情,一个全景镜头来表示女孩努力的蹬着自行车让它加速快点到达岸边,到了岸边之后她迫不及待的从自行车上下来,把自行车扔在一旁,任它在地上躺着,见图3-5。
图3-5 《父与女》女孩把自行车扔在一旁可是父亲没有回来,一个她站在岸边望着河水的大全景交代了她的失望,再淡出淡入一个大全景交代她又单独慢慢的骑着自行车回去,见图3-6和图3-7。
图3-6《父与女》女孩站在岸边的大全景图3-7 《父与女》女孩骑自行车慢慢远去的大全景第三个情节段。
第一个镜头特写秋天金黄的树叶在大风之下猛烈的摇动着,此时已经少年阶段的女孩仍然逆向大风艰苦的推着自行车慢慢蠕行,表达了她对父亲的思念越来越深。
此处导演又还用了一个特写草被大风吹得左右摇晃的镜头来表达女孩去岸边等待父亲的决心。
在她到达岸边的过程中她看到一个老太太也在辛苦的慢慢推着自行车往前行走,但是她却急速的过去了,见图3-8,这里不仅表达了她想见父亲的急切心情,也暗示她会等父亲一直等到老年,还说明了她现在的孤单和将来老年一个人等待父亲。
图3-8 《父与女》女孩和老太太相遇到达父亲离开的岸边之后导演用了一个特写水花四溅的镜头表现父亲没有回来。
最后她扭转方向,因为顺着大风,所以她飞快的从刚才遇见的老太太过去,此处导演用一个淡出的剪辑技巧慢慢渐隐画面,让观众对形单影只的老太太印象深刻,见图3-9。
图3-9《父与女》女孩和老太太相对而过第四个情节段。
女孩已经长成少女了,在风雨交加的初秋的情况下她仍然重复着当初的经历,坚持不懈的骑着自行车去岸边等待父亲。
在去的途中仍然有路人在身边,但是她同样比别人骑车的速度快,一次又一次的迫切想见到父亲。
在到达父亲离开的岸边之后,导演没有再重复用一个不同的镜头来表示父亲没有回来,而是用一个全景呈现女孩在岸边望了一会儿,不仅表达了她的失望,也表现了她因为成长而变得越来越成熟的心态。
随后她然后慢慢的转身、缓缓的蹬着自行车离开画面,见图3-10。
图3-10 《父与女》女孩转身离去第五个情节段。
又是一个春天风和日丽的画面镜头,已经长成青年的女孩和一群女孩已经可以很轻松的、轻快的骑车经过之前幼小时会很艰难爬上去的山坡。
同样在他们经过岸边的时候,导演此处设计了一个中老年父女与她们擦肩而过。
本来女孩在一群女孩的后面骑着自行车,在快要到达父亲离开的岸边时,她突然加速前行停留在与父亲分别的那个岸边久久不愿意离去,见图3-11。
导演用一个留白镜头和其他女孩停下来等她的镜头表示她还是很想念父亲,但最后她还是缓慢的骑着自行车离开了,这里导演还用了一个缓慢淡出特写自行车轮胎的剪辑镜头,一是仍然表现了她很想念父亲,二是用淡出转场到下一个时空段落。
图3-11 《父与女》女孩停留在父亲离去的岸边第六个情节段。
大雁再次出现在画面中,从右往左飞,随着已经恋爱的她不在一个人,而是坐在男友自行车的后面依偎着他,见图3-12,缓慢的经过与父亲分别的岸边。
这里大雁与第一个情节段的最后大雁从左往右飞,父亲离开,她也慢慢离开那个岸边,形成了一个对比情节设置。
同样在他们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导演设计了一个中年妇女飞快的经过她身边。
这里又是一个对比和暗示,暗示着她这一生都在等待父亲,而这个经过的少女就是她当年少女的时候急急忙忙的骑车去等待父亲的画面,也暗示着她不再孤单一个人,对比她虽然很期待与父亲相见,但是随着自己的慢慢长大她已经没有那么急切了,所以已经恋爱的她只是和男友骑车经过父亲离开的地方时起身望了一下对面的河水。
最后以圆月之夜和他们回来的自行车以及灯光转到下一个段落,见图3-13。
此处的圆月亦表达了她现在的幸福。
图3-12 《父与女》女孩坐在爱人的车后图3-13《父与女》圆月夜女孩和爱人的自行车灯光第七个情节段。
同样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她带着丈夫和两个孩子,再次在一个深秋季节伴随着秋风秋叶赶往老地方等待父亲。
此处也再次出现一个女青年与他们相对而过,表明了她不再是当初一个人而是拥有了一对儿女、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不同的是他们的孩子是坐在他们的自行车后面,还让他们抱下车,而当年的她是自己骑着小自行车,又一个对比表明女孩小时候的不易。
这里导演再次用一个鸟儿戏水的镜头表现父亲没有回来。
当丈夫和孩子在岸堤下面戏水,坐着观望河水的时候,而她再次涌现那种期待又急切的心情望着河面,把脖子伸得老长。
最后用了几个大全景、全景、中景的雪景镜头交代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转到下面的段落。
第八个情节段。
中年的她又单独一人骑着自行车不快不慢的与一个少女相对而过。
到达同样的地方以后,导演还是设计了一个栓船绳子的木桩镜头暗示父亲没有回来,而她还是以同样的姿态伸长脖子望着河水,非常期望能够见到父亲。
最后一个大雁飞向日落的太阳镜头转场到下一个段落,以此还表达了她已经慢慢年老。
第九个情节段。
随着一层层一段段情节的发展,短片已经到了高潮部分。
中老年的她仍然独自一人慢慢骑着自行车再次与一个衣着单薄的女少年相对而过,而她还是厚棉袄裹身,表达她年龄大了,身体已不如从前,从侧面仍然暗示了她对父亲的思念日益加重。
此时镜头表现的是她站在一个河水虽然还没完全干涸得快见河底,但是已经完全看得见河岸边的船桩的画面。
父亲还是没有回来,她思念的眼神望过去只看到了河面上飞翔的小鸟和停留在还没干涸侧地的河中间的大雁。
最后以她离去的背景淡出转场。
第十个情节段,也是最后一个为观众揭晓结局的段落。
此段落再次以群鸟从右往左飞的方向将年老的她带入画面,以此省略她爬坡方向的情节。
一个年老的她急速又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推着自行车往前行走的镜头和一个表示自行车轮胎缓慢旋转而又有规律性的停顿的镜头,表示她已经快老得走不动路了,走着走着就一定要歇息一下才能继续走。
在她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最后一次与一个小女孩相对而过,而这个女孩就和她当初送爸爸走的时候一样大,用此老幼对比表现她真的一生都在等待父亲的回来,从小女孩到快寸步难行的老太太,见下图3-14。
当她到达老地方之后,导演设计了一个自行车用得太久而停顿三次都停不稳的情节,见图3-15,再次表达她真的老了,连机械的自行车都已经不行了,但是她还是没有见到爸爸。
而此时她发现河水真的干涸了,她下去河田才知晓河草都有她大半人高,父亲就算回来都没路可行了。
太想念父亲的她仍然不承认父亲不会回来了,顺着父亲当初离开的方向找过去,才发现父亲当年离开时候的小舟。
图3-14《父与女》女孩老年时路上遇见小女孩图3-15《父与女》女孩老年时三次停放自行车这时观众的情绪侧地得被调动了,女孩苦苦地从小孩时代到老太太阶段,她都坚持不懈的去岸边一次次地等待期盼父亲的归来,观众也怀着期待的心理观看短片。
而影片结局却告诉观众,女孩的爸爸早在当年走的那天就已经遇难沉入河底,她这么多年等待的只是一场空梦,观众的期待也破碎了,影片的表达已经到了极致,引起了观众情感的共鸣、催人泪下。
可是这样的结局太伤心、太悲痛,一般人接受不了。
所以短片最后在女孩躺在船上父亲当年坐下的位置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两个梦幻画面的全景、中景镜头出现之后,她突然神情恍惚好像见到了父亲,站起来越走越快,越走越越跑,同时她从老太太慢慢变到了中老年、中年、妇女、女青年时候的样子(见图3-16和图3-17),与父亲相见相抱(见图3-18),最终淡出画面,也给观众的情感期待给了一个完美的交代,让观众感动伤心难过又有些许高兴。
图3-16《父与女》女孩变回中年图3-17《父与女》女孩变回青年图3-18《父与女》梦中父女相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