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阻力模拟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ppt课件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ppt课件

u 3.2.2气压计基点测定法
1)风压测量
2测定内容和要求
1.测算井巷风阻。井巷风阻是反映井巷通风特性的重要参数, 很多通风问题都和这个参数有关。只要测定出各条井巷的通风阻 力和该巷通过的风量,就可以计算出它们的风阻值。只要井巷断 面和支护方式不变,测一次即可;如果发生了变化,则需要重测 。测风阻时,要逐段进行,不能赶时间,力求一次测准。
了解现有通风系统中阻力分布情况,发现通风阻力 较大的区段和地点,为了使通风系统更为经济合理 ,为下一步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意见提供依据。
作为矿井扩建、延深等提供有关通风设计数据参考 依据,为下一步进行通风系统优化等提供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第119条规定:新井投产前应进行 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在 矿井转入新水平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都必须重 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的测定。
u 3.2.1倾斜压差计法
1)风压测量
倾斜压差计法风压测量是在巷道中①和②两测点各安置一根皮 托管,如图2-1。皮托管布置于巷道中心,为消除速压,需将尖部 迎向风流,管轴与风向平行;在末点②安放倾斜压差计;同时,用 风表在①和②两测点分别量出风速,还需同时用湿度计和气压计在 两测点附近分别测出风流的干、湿球温度和风流的绝对静压,从而 测算出两测点的空气密度。此时压差计所测得的数值是两测点之间 的静压差和势能差。
3测定原理与方法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压差计法和气压计法两 种,前者适合于局部范围内或部分巷道的通风阻力测定 ,测量资料的整理计算工作量少,但在现场铺设、收放 胶管费时费力,工作量大;后者则与之相反,仪器体积 小重量轻,现场测量工作简便、快速、省人省力,更适 合于全矿性的大规模测量。
3.1测定原理
2.测算摩擦阻力系数。断面形状和支护方式不同的井巷,其摩 擦阻力系数也不同。只要测出各井巷的阻力、长度、净断面积和 通过的风量,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摩擦阻力系数。测摩擦阻力系 数时,可以分段、分时间进行测量,不必测量整个巷道的阻力, 但测量精度要求高。

矿井通风与安全 精品课课件 第二章 通风阻力及动力

矿井通风与安全 精品课课件 第二章  通风阻力及动力


第二章
通风阻力及动力
• 2.1.2 矿井风流的能量方程 • 当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将会受到通 风阻力的作用,消耗其能量;为保证空气 连续不断地流动,就必须有通风动力对空 气做功,使得通风阻力和通风动力相平衡。 空气在其流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因素和 流动环境的综合影响,空气的压力、能量 和其他状态参数沿程将发生变化。本节将 重点讨论矿井通风中空气流动的压力和能 量变化规律,导出矿井风流运动的连续性 方程和能•
通风阻力及动力
(三)关于能量方程使用的几点说明 从能量方程的推导过程可知,方程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导出的,并对它 做了适当的简化。 因此,在应用能量方程时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条件,正确理解能量方程中各 参数的物理意义, 灵活应用。 (1)能量方程的意义是,表示1kg(或1m3)空气由1断面流向2断面的过程 中所消耗的能量(通风阻力)等于流经1、2断面间空气总机械能(压能、位能、 动能)的变化量。 (2)风流流动必须是稳定流,即断面上的参数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所研究的始、末断面要选在缓变流场上。 (3)风流总是从总能量(机械能)大的地方流向总能量小的地方。在判断 风流方向时,应用始末两断面上的总能量来进行,而不能只看其中的某一 项。如不知风流方向,列能量方程时,应先假设风流方向,如果计算出的 能量损失(通风阻力)为正,说明风流方向假设正确;如果为负,则风流 方向假设错误。 (4)正确选择基准面。 (5)在始、末断面间有压源时,压源的作用方向与风流的方向一致,压 源为正,说明压源对风流做功;如果两者方向相反,压源为负,则压源成 为通风阻力。
第二章
• • • • • • •
通风阻力及动力
(一)单位质量(1kg)流体能量方程 1.能量组成(讨论1kg空气所具有的能量) 在井巷通风中,风流的能量由机械能(压能、位能、动 能)和内能组成,常用lkg空气或1m3空气所具有的能量表 示。 1)风流具有的机械能 风流具有的机械能包括压能、位能和动能。 2)风流具有的内能 风流的内能是风流内部储存能的简称,它是风流内部 所具有的分子内动能与分子位能之和。 2.风流流动过程中能量分析 风流在如图2-2-2所示的井巷中流动,设1、2断面的 参数分别为风流的绝对静压P1、P2(Pa);风流的平均流 速(m/s);风流的内能ul、u2(J/kg);风流的密度(kg/m3)距 基准面的高程Z1、Z2(m)。

通风系统 ppt课件

通风系统 ppt课件

1—叶轮;2—机轴;3—机壳;4—吸气口;5—排气口 图e. 离心风机结构示意图
1) 离心风机 用于低压或高压送风系统,特别是低噪音和高风压
的系统。叶轮的叶片型式有流线型、后弯叶型、前弯叶 型和径向型四种
离心风机构造示意图
舒适性空调中的风机
一般都使用离心风机。 四种叶轮设计构成了风机的四种基本形式:
在相同面积下,圆形管阻力比矩形管小。矩形 风管设计时,长短边比例在3.0以下。
3. 风机的进出口布置
风机进出口的连接管对风机能力的发挥有很大影 响,因为进、出口处空气的动压很大,连接管做法不 当,将引起可观的压头损失,而使风量受到严惩损失, 为此,必须在管路设计中注意这个问题。
1) 转弯或弯头的风管内边到风机进口的距离应大于 风机进口直径,以保证气流均匀进入风机叶轮。当 转弯曲率半径不够时,应弯管处加导流叶片,见下 图。
3) 止回阀:防止风机停止后气流倒转
四、风管系统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 风管布置 风管的布置应力求顺直,避免复杂的局部构件,
弯头、三通等构件要安排得当,与风管连接要合理, 以减少阻力和噪声。风管上应该设置必要的调节和 测量装置或预留安排测量装置的接口。调节和测量 装置应设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
2. 风管断面形状
活动支吊架
固定支架
固定吊架
2. 弯头 直角弯头和弧弯头:改变气流走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三通 1) 合流三通 2) 分流三通
4. 变径管 1) 突然扩大和缩小:风量改变。(见左图) 2) 渐变管:风量改变。(见右图)
5. 风管阀门
1) 调节风量、打开或关断风系统: 蝶阀、对开多叶调节阀、三通调节阀
2) 防火阀:当火灾发生时,切断气流通路,防止火 势沿风管蔓延

烟风系统阻力计算ppt课件

烟风系统阻力计算ppt课件

Ay fy kg / kg 100 y0Vy, pj
10
③. 压力修正
若烟气流速以质量流量表示,则
w Gy 1
F

H反比于 正比于 b
H反比于b
101325 ∴烟气压力修正(不包括自生风)可对全部烟道总阻力乘以
by
ⅰ对平衡通风,烟道总阻力大于3000Pa
by
(b
h) 2
当地平均大气压力
ⅱ对一般锅炉,如 h 3000Pa
从除尘器到引风机及引风机后的烟道则按引 风机处的烟气温度和烟气量计算。
引风机处的烟气量
Vyf
B j (Vpy
Vk0
)
yf 273
273
引风机处的烟气温度
尾部受热面后烟道中的漏风系数,
yf
pypy tlk py
对砖烟道每10m∆α=0.05;对钢 烟道10m∆α= 0.01;对旋风除尘 器∆α=0.05,对电除尘器∆α=0.1
4
2、锅炉本体阻力 hg
-烟气离开炉膛后冲刷受热面管束所产生的阻力。
可使用8.2中的计算公式和线算图表,但需注意:① 计算结果还要以烟气密度、气流中灰分浓度和烟气压 力等等进行修正和换算;②考虑积灰因素引入修正系 数,按表8-3取值。 也由下表估算:
炉型
铸铁锅炉 卧式水管锅炉 卧式烟管锅炉
锅炉本体 烟气阻力/Pa
hzs
Hg (1.2
0 y
273
273 y
)Pa
所计算烟道初、终截面间的垂直高度差
当烟气向上流动,取+
烟气向下流动,取-
机械通风时,烟道总阻力大大超过自生风,计算 可简化:分烟道自生风相加为总的自生风(烟囱 自生风也包括在内)

模块3矿井通风阻力ppt课件(共41张PPT)

模块3矿井通风阻力ppt课件(共41张PPT)

0.3
1.5
0.63
2.0
0.35 减5%,R的最大值
0.45
2.0
0.35
3.0
0.16 加10%;外部漏
0.6
2.0
0.35
3.0
0.16 风允许15%时,A
0.9
2.0
0.35
4.0
0.09 的最小值减10%,
1.2
2.5
0.23
5.0
0.06 R的最大值加20%,
1.8
2.5
0.23
6.0
0.04 即为矿井A的最小
Re≤2300 为层流摩擦阻力的措施有:
3-2 摩擦阻力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表3-1 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分级标准
1.减少摩擦阻力系数 将计算结果记入附表3-5和附表3-6中。
此外,通过阻力测量,还可求出矿井各类巷道的风阻值和摩擦阻力系数值,以备通风技术管理和通风计算时使用。
2.井巷风量要合理 式中 h阻——单管倾斜压差计的读数,mm;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紊流局部阻力系数主要取决于局部 阻力物的形状,而边壁的粗糙程度为次要因素。
由于产生局部阻力的过程非常复杂,所以系数一般由实验 求得,计算局部阻力时查表附录二即可。
(二〕局部风阻R局
R局=
2S 2
, Kg/m7或 Ns2 /m8
(三〕局部阻力定律
h局=R局Q2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井巷内的风流速压较小,所产生的 局部阻力也较小,井下所有的局部阻力之和只占矿井总阻力 的10%~20%左右。故在通风设计中,一般只对摩擦阻力进 行计算,对局部阻力不作详细计算,而按经验估算。
(六〕绘制压力坡线图和压能图 △h动——两断面动压之差,Pa。

《通风阻力》PPT课件

《通风阻力》PPT课件
❖ 对于圆形管道:

Re
Vd
(V3d—1)
❖ 式中 V─管道中流体的平均速度,m/s;

d─圆形管道的直径,m;

v─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与流体的温度、压力有关,对于矿井
风流,通常取平均值14.4×10-6m2/s。
6
❖ 对于非圆形管道: ❖ 公式3—1中的管道直径应以井巷断面的当量直径来表示
❖ ❖
运动,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Re,相对糙度的关系较为复 杂,用当量直径de=4S/U代入(3—4)式中的d,则可得紊 流状态下的井巷摩擦阻力计算式:
❖ ❖
hf
LU V 2
8S
8
LS,U3 QP2a
(3—7)
❖ 应当指出,用当量直径代替圆管直径计算非圆管的沿程阻 力,并不适合所有断面形状,但对于矿井巷道常用的断面 而言,造成的误差很小,可不预考虑。
❖ 将(3—8)式代入(3—7)中,得

hf ,LSUP3 aQ2 (3—9)
❖ 这是完全紊流状态下摩擦阻力的计算式,只要知道巷道的 、L、U、S和通 过的风量Q,便可计算出该巷道的摩擦阻力。
❖ 摩擦阻力系数 值一般是通过实测和模型实验得到。下面所附的表为标准状态 下(0 = 1.2kg/m3)条件下的各类巷道摩擦阻力系数值。
❖ 实验表明,流体在直圆管内流动时,当Re≤2320时,流动状态为层流;当Re> 4000时,流动状态为紊流;在Re=2300~4000的区域内,流动状态不是固定的,由 管道壁的粗糙程度、流体进入管道的情况等外部条件而定,只要稍有干扰,流 态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称为不稳定的过渡区。在实际工程计算中,为简便起见, 通常把管道流动状态的判断基准数定为:
为确定阻力系数的问题。无因次系数必须通过大量典型实验求得。这样,公式中没

专题四+通风阻力

专题四+通风阻力

风流的流动状态
那么如何判断流动状态,并加以利用呢? 气体的流动状态主要受:
v(速度),γ(粘性)及d(管道尺寸) 的影响 。 由此,出现了通风学中的一个较著名参 数—雷诺数Re
风流的流动状态
Re vd

――⑴
其中d为管道直径(m) γ为运动粘性系数
临界雷诺数:由紊流变为层流的雷诺数。 Re=2000~2320(与管壁质量有关)
8S
v2


LU S
v2


LU S3
Q2
定义摩擦风阻: Rfr


f
L S3
U
(N S 2 / m8)
则得摩擦风阻定律:hfr Rfr Q2
摩擦阻力定律
三.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定律
如前所述,层流时λ=64/Re,而 Re=(v·d)/γ
64 d
h R Qx 其中R : N S x / m23x
x为指数,在1 2之间
其中⒉⒊状态下一般在科研中才会用到。
二、通风阻力定律的应用
⒈等积孔:主要在矿井或较大型的通风管网 中应用此概念。主要是为了形象化,习惯引 用一个和风阻的数值相当,意义相同的假想 孔口的面积值(m²)来表示某一通风系统的 难易程度。这个假想的孔口叫做该系统的等 积孔。 推导公式见《矿井通风与防尘》之77~78页。
A 1.189Q / h 1.189 / R
通风阻力定律的应用
矿井中通常将等积孔作为其通风难易的标准。 如:1873年由缪尔格(英)提出:
阻力等级
A(m²) R(N·S²/m8 )
大阻力通风系统 中阻力通风系统 小阻力通风系统
A<1

第3章-通风阻力

第3章-通风阻力
第3章-通风阻力
➢ 风流流动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能量(通风压力),用以克服 井巷及空气分子之间的摩擦对风流所产生的阻力。通风 压力克服通风阻力,两者因次相同,数值相等,方向相 反。知道通风阻力的大小就能确定所需通风压力的大小。 在矿井通风中,存在着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必须分析 研究它们的特性、测定方法以及降低措施等,从而作为 选择通风设备,进行通风管理与设计的依据。这在通风 设计中尤其重要。
第 4 节 通风阻力定律和特性
1、井巷风阻及其阻力特性
➢ 在矿井巷道中,任何井巷的通风阻力,不管它是摩擦阻力、 局部阻力或系两者同时具有的阻力,其阻力公式均可写成 通式:
h=RQ2
2、井巷等积孔
当研究井巷通风阻力时,为了在概念上更形象化,有时采 用井巷等积孔来代替井巷风阻。等积孔就是用一个与井巷 风阻值相当的理想孔的面积值来衡量井巷通风的难易程度。 设想将一个矿井的入风口到出风口,沿着井下主要巷道进 行均匀压缩,最后形成一个薄片,在这个薄片上将形成一 个孔口,这个孔口面积A使得薄片的两端作用有矿井的风 压差P时,通过孔口的风量正好为该矿井的风量Q,这时, 该孔口面积即为矿井的等积孔。
第 1 节 风流的流动状态
➢ 流体产生的阻力与流体流动过程中的状态有关。流体流动 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流体呈层状流动,各层间流体互不 混合,流体质点流动的轨迹为直线或有规则的平滑曲线, 这一状态称为层流。在流速很小、管径很小、或粘性较大 的流体流动时会发生层流。
➢ 另一种是流体流动时,各部分流体强烈地互相混合,流体 质点的流动轨迹是极不规则的。除了有沿流体总方向的位 移外,还有垂直于液流总方向的位移,流体内部存在着时 而产生时而消灭的漩涡,这种状态称为紊流。研究层流与 紊流的主要意义在于两种流态有着不同的阻力定律。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推荐精选PPT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推荐精选PPT

(一)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1.仪表和人员的准备2. Fra bibliotek择测量路线和测点
3.准备记录表格
(二)压差计法测量通风阻力
1.测量仪器
图6-2
此种测量法一般是用单管倾斜压差计作为显示压差的仪器,传
递压力用内径4-6mm的胶皮管,接受压力的仪器用皮托管或静压管。
2.测量阻力原理
图6-1
用单管倾斜压差计测量阻力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的数据包括每一个测点的密度、风速、断面积、风量、动压、位压、静压、相对压力、两测点的通风阻力、最大阻力路线上的总
要求连续、快速。 阻力、井巷风阻、摩擦阻力系数等,并要有具体的计算过程,并将结果绘制成表。
式中 h阻——单管倾斜压差计的读数,mm; 3、人员组织和任务分配
一、通风阻力测定的方法及步骤
通风阻力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为压差计测 量法,二为气压计测量法。
通风阻力测定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测算井巷风阻。井巷风阻是反映井巷通风特性的重 要参数,很多通风问题都和这个参数有关。只要测定出各条 井巷的通风阻力和该巷通过的风量,就可以计算出它们的风 阻值。只要井巷断面和支护方式不变,测一次即可;如果发 生了变化,则需要重测。测风阻时,要逐段进行,不能赶时 间,力求一次测准。 2.测算摩擦阻力系数。断面形状和支护方式不同的井 巷,其摩擦阻力系数也不同。只要测出各井巷的阻力、长度、 净断面积和通过的风量,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摩擦阻力系数。 测摩擦阻力系数时,可以分段、分时间进行测量,不必测量 整个巷道的阻力,但测量精度要求高。
h 阻 1 2 = P 静 h 位 h 动
气压计测量通风阻力的方法有逐点测定法和双测点同 时测定法。
1)逐点测定法

通风与空气调节 通风系统PPT课件

通风与空气调节 通风系统PPT课件

比较经济,应尽量采用。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生产要求时,才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
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是同时采用几种通风方式,如既有局部通风又有全面通风,既有局部排风又有局部
送风等。
第16页/共130页
3.1.2 通风方式
• 3.除尘系统
• (1) 粉尘特性

粉尘特性主要包括粉尘的密度、粒径分布、比电阻、润湿性、爆炸性等,它直接影响除尘装置的性能。
第13页/共130页
3.1.2 通风方式

全面送风系统利用风机把室外的新鲜空气(必要时经过过滤和加热)送入室内,在室内造成正压,把室内
污浊的空气排出,达到全面通风的效果。

② 全面排风 为了使室内产生的有害物质尽可能不扩散到其他区域或邻室,可以在有害物质比较集中
产生的区域或房间采用全面排风。图3.1.9所示为利用安装在外墙上的离心风机抽出室内的空气,使室内形
间防暑降温的最经济有效的通风措施,应用非常广泛。

自然通风的突出优点是不需要动力设备,因此比较经济,使用、管理也比较简单。其缺点是:(1) 自
然进入的室外空气一般不能预先进行处理,因此,对空气的温度、湿度要求较高的车间就难以满足要求;
(2) 从车间排出来的有污染的空气也不能进行除尘和净化,会污染周围的环境;(3)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有害物并且不断扩散的情况。利用全面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或者送入大量的新鲜空气,将空气中有害物的浓
度降低到允许的范围之内。

全面通风可以分为全面送风系统、全面排风系统和全面送排风系统。

① 全面送风 在不希望邻室或室外空气渗入室内时,寒冷地区的冬季为了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同时
希望送入的空气要经过简单的过滤或加热,多采用图3.1.8所示的全面送风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