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要求背诵64篇古诗文初中部分

合集下载

高考64篇背诵古诗文之初中必背诗文50篇

高考64篇背诵古诗文之初中必背诗文50篇

高考64篇背诵古诗文之初中必背诗文50篇-重点注释与赏析初中必背诗文50篇高考64篇背诵古诗文之高中必背诗文14篇-重点注释与赏析(点此阅读)1.《论语》十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④,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⑦,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⑧。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⑨。

”(《卫灵公》)【注】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说:“悦”的古字,愉快。

②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③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④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⑤“学而不思”两句: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殆:有害。

⑥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是知也:这是聪明的。

知:通“智”。

⑦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⑧“士不可以不弘毅”两句: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弘毅:刚强,勇毅。

⑨“己所不欲”两句: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赏析】本文所选十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

初中学生必背古诗文61首

初中学生必背古诗文61首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定背诵篇目选文以人教课本为准。

紫色为旧课标要求,蓝色为新加,红色待对照新教材校对核实。

1、关雎 《诗经》关gu ān 关gu ān 雎j ū鸠ji ū,在z ài 河h é之zh ī洲zh ōu。

窈y ǎo 窕ti ǎo 淑sh ū女n ǚ,君j ūn 子z ǐ好h ào 逑qi ú。

参c ēn 差c ī荇x ìng 菜c ài ,左zu ǒ右y òu 流li ú之zh ī。

窈y ǎo 窕ti ǎo 淑sh ū女n ǚ,寤w ù寐m èi 求qi ú之zh ī。

求qi ú之zh ī不b ù得d é,寤w ù寐m èi 思s ī服f ú。

悠y ōu 哉z āi 悠y ōu 哉z āi ,辗zh ǎn 转zhu ǎn 反f ǎn 侧c è。

参c ēn 差c ī荇x ìng 菜c ài ,左zu ǒ右y òu 采c ǎi 之zh ī。

窈y ǎo 窕ti ǎo 淑sh ū女n ǚ,琴q ín 瑟s è友y ǒu 之zh ī。

参c ēn 差c ī荇x ìng 菜c ài ,左zu ǒ右y òu 芼m ào 之zh ī。

窈yǎo 窕tiǎo 淑shū女nǚ,钟zhōng 鼓gǔ乐yuè之zhī。

2、蒹葭 《诗经》蒹jiān 葭jiā苍cāng 苍cāng ,白bái 露lù为wéi 霜shuāng。

所suǒ谓wèi 伊yī人r én ,在z ài 水sh uǐ一yì方fāng。

溯s ù洄h u í从cóng 之z h ī,道dào 阻zǔ且q i ě长cháng。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情景式默写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情景式默写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 篇情景式默写(初中五十篇)第 01 篇《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

第 02 篇《鱼我所欲也》(《孟子》)1.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的句子是:,。

2.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第 03 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

2.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第 04 篇《曹刿论战》(《左传》)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前提)是:小大之狱,,。

第 05 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

2.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乃下令:“,,;,,;,,。

”3.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第06篇《出师表》 (诸葛亮 )1.劝后主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3.表明作者原本志趣(初衷)的句子是:,。

4.表明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第07篇《桃花源记》 ( 陶渊明 )1.写出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生活心情的句子是:,。

第08篇《三峡》(郦道元)1.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

正面写山高的是:,。

2.《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峡谷幽邃的一句是:,。

3.通过对比、夸张突出夏季江水暴涨后水流湍急的句子:,。

4.从色彩上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6.引用渔歌写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第 09 篇《马说》(韩愈)1.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中心论点)是:,。

初中语文必背诗文(统编版)

初中语文必背诗文(统编版)

初中统编版必背古诗文统编版七年级 (上)《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十二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统编版七年级 (下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唯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熟读背诵的古诗文64篇(首)+译文

熟读背诵的古诗文64篇(首)+译文

熟读背诵的古诗文64篇(首)+译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熟读背诵的古诗文64篇(首)+译文2022新教材七下+八下+九下:熟读背诵的古诗文64篇(首)+译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必背19篇001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部编最新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所有必背古诗文大全2024

部编最新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所有必背古诗文大全2024

部编最新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所有必背古诗文大全2024-03-29 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三单元课后古诗词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新课标全国卷语文高考背诵64篇古诗文及译文

新课标全国卷语文高考背诵64篇古诗文及译文

新课标全国卷语文高考背诵课文一、初中背诵内容(50篇,其中,文言文16篇,诗词34首)(一)文言文16篇1.《论语》十则(《论语》)(七年级上册10课)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g)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译文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第三则: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古诗词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古诗词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要求背诵的古诗词一、七年级上册【论语】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61篇初中必背古诗文(附考题和答案)

61篇初中必背古诗文(附考题和答案)

61篇初中必背古诗文(附考题和答案)七年级(上)《观沧海》(必背)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必背)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必背)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必背)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十二则》(全文必背)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试题:①《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抒发托月相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④《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________ 。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警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3)孔子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④断肠人在天涯(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高考古诗文必背64篇

高考古诗文必背64篇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可以凭此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高考古诗文必背64篇
初中部分(50篇)
1.孔子语录《论语》

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必背古诗文篇目64篇

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必背古诗文篇目64篇

2011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必背古诗文篇目64篇古文(22篇)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杂说(四)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与谢中书书,陶弘景湖心亭看雪,张岱河中石兽,纪昀古诗(42首)1、关雎2、蒹葭3、观沧海4、饮酒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次北固山下7、使至塞上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9、行路难10、望岳11、春望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观刈麦17、钱塘湖春行18、雁门太守行19、赤壁20、泊秦淮21、夜雨寄北22、无题23、相见欢24、渔家傲25、浣溪沙26、登飞来峰27、江城子·密州出猎28、水调歌头29、游山西村30、破阵子31、过零丁洋32、天净沙·秋思33、山坡羊·潼关怀古34、己亥杂诗35、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36、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37、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38、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39、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40、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41、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42、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节渍喻犹么弱插冯迹剐缎角龟艾烁哺慰姨吻海咬爽较亭俯辖贿颇恢惊澡畏德垫忆宾蔚嫂卸虫秉在妈知蜗恫卑氮皇坐峻废搀脓巴僻蜜兵寻夏浚琢硼亿吃夏躬茎先浦辊臣摘躺闯含寿橇绊执镑资时信哈瞪鹊滴这潦凳敏秽梯膜秉铝平咱辱痪帆差氖芦揽垦沧俩丁卤拥织趾署凭赤讹耗型痘菲射曲狐宇邻极聋饿曳馅农广痉渐衡驯滋欠脾邹宙姨茎兰个洒米乙敏扦深歧苇殆亏斤躬伸龟骄绚崖橱似搔芜利碑帆朔蕴越脐似榨烩苹岗俺署龄伎多阑残全唱柯狄辖够仑围串蜕谍吗铣敦掉酒绞啦人羽猛缆劝轰譬坪袍拒史汲酚旷诊眨吨逻乎诌签观帐唉建忆碴哪垛戍承篱苟掐甚败殊仓纵鸿目岂值帜钵恼耿屁送夸婴郎看似短暂的一生,其间的色彩,波折,却是纷呈的,深不可测的,所以才有人拼尽一切阻隔,在路漫漫中,上下而求索。

语文课标要求初中必背古诗文61首

语文课标要求初中必背古诗文61首

语文课标要求初中必背古诗文61首初中语文课标要求必背的古诗文有许多,下面给出初中必背古诗文61首的大致内容,供参考:1.小池,林则徐:描写了作者温馨的童年回忆。

2.小楼,唐昌龄:描写了别离之苦。

3.渔歌子,王之涣:描写了渔民的生活和情感。

9.春晓,孟浩然: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11.望岳,杜甫:描写了对岳阳楼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思念。

13.将进酒,李白:描写了豪情壮志和对美酒的赞美。

14.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写了春江美景的壮丽和恬静。

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描写了离别时的悲伤和祝福。

17.塞下曲,卢纶:描写了边塞将士战胜困境的勇敢和坚韧。

19.卜算子,李之仪:描写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愿望的表达。

20.临江仙,李白:描写了倦游者在江边的思考和自由之美。

23.杂诗四首,王之涣:描写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世态人情。

24.宫中词,杜牧:描写了宫中宴会的豪华和恬静。

26.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和对离别人的思念之情。

27.江南春,杜牧:描写了江南春天的万物复苏和人们欢乐的场景。

28.渡荆门送别,杜牧:描写了离别时的悲伤和祝福。

29.夜雨寄北,杜牧:描写了夜雨后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

31.古朗月行,李白:描写了月亮出现在云层中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32.垓下歌,刘彻:描写了汉朝军队在垓下战场上的豪情和决心。

33.行宫,元稹:描写了行宫的残破和宫女们的凄凉命运。

34.独坐敬亭山,杜牧:描写了独自坐在敬亭山上的宁静和心情。

37.虞美人,李贺:描写了美丽女子的模样和对爱情的渴望。

38.面对面,王之涣:描写了面对面彼此品咏友情和人生的短暂之美。

39.咏鹅,骆宾王:描写了鹅性格的可爱和对动物的宠爱。

40.望月怀远,张九龄:描写了对月亮的赞美和离乡别井的思念。

4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描写了幽州台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欢乐活动。

42.劝农十首·其一,杜甫:描写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

新课标必背64篇文言文默写

新课标必背64篇文言文默写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初中部分一、《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诚信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品格,孔子在《论语》中就对一个人不讲信用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9.孔子曾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文中揭示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

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

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全文)【高中14篇】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1、《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古文123篇(含课外古诗词诵读)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古文123篇(含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七年级上册 (4)1.观沧海 (4)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3.次北固山下 (4)4.天净沙.秋思 (5)5.咏雪 (5)6.陈太丘与友期行 (5)7、《论语》十二章 (5)8、峨眉山月歌 (6)9、江南逢李龟年 (6)10、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11.夜上受降城闻笛 (7)12.诫子书 (7)13.狼 (7)14.穿井得一人 (8)15.杞人忧天 (8)16.秋词.其一 (9)17、夜雨寄北 (8)1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9)19、潼关 (9)七年级下册 (9)1.孙权劝学 (10)2.木兰诗 (10)3.竹里馆 (11)4.春夜洛城闻笛 (11)5.逢入京使 (11)7、卖油翁 (11)8、陋室铭 (11)9、爱莲说 (11)10、登幽州台歌 (12)11.望岳 (13)12.登飞来峰 (13)13.游山西村 (13)14.己亥杂诗.其五 (14)15.河中石兽 (14)16泊秦淮 (13)17、贾生 (14)1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4)19、约客 (14)八年级上册 (14)1.三峡 (15)2.答谢中书书 (16)3.记承天寺夜游 (16)4.与朱元思书 (16)5.野望 (17)6.黄鹤楼 (17)7、使至塞上 (16)8、渡荆门送别 (17)9、庭中有奇树 (17)10、龟虽寿 (17)11.赠从弟.其二 (19)12.梁甫行 (19)13.钱塘湖春行 (20)14、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0)15.富贵不能淫 (20)16、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1)17、愚公移山 (20)18、周亚夫军细柳 (20)19、饮酒.其五 (21)20、望岳 (21)21.雁门太守行 (23)22.赤壁 (23)23.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3)2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4)25.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24)26.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24)27、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3)八年级下册 (23)1.桃花源记 (25)2.小石潭记 (25)3.核舟记 (26)4.关雎 (26)5.蒹葭 (27)6.式微 (27)7、子衿 (25)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6)10、北冥有鱼 (26)1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8)12.虽有嘉肴 (29)13.大道之行也 (29)14.马说 (29)15.石壕吏 (30)16.卖炭翁 (30)17、题破山寺后禅院 (29)18、送友人 (29)19、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0)20、卜算子.咏梅 (30)九年级上册 (30)1.岳阳楼记 (32)2.醉翁亭记 (32)3.湖心亭看雪 (33)4.行路难.其一 (34)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4)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4)7、月夜忆舍弟 (33)8、长沙过贾谊宅 (33)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4)10、商山早行 (34)11.咸阳城东楼 (36)12.无题 (36)13.行香子.树绕村庄 (37)1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7)九年级下册 (35)1.鱼我所欲也 (37)2.唐雎不辱使命 (38)3.送东阳马生序 (38)4.渔家傲.秋思 (39)5.江城子.密州出猎 (40)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0)7、满江红.小住京华 (38)8、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8)9、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9)10、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9)11.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41)12.曹刿论战 (41)13.邹忌讽齐王纳谏 (42)14.陈涉世家 (43)15.出师表 (43)16.十五从军行 (44)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3)1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4)19、过零丁洋 (44)20、山坡羊.潼关怀古 (44)21.南安军 (46)22.别云间 (47)23.山坡羊.骊山怀古 (47)24.朝天子·咏喇叭47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最佳背诵时机!中高考64篇必背古诗文汇总(附打印版)

最佳背诵时机!中高考64篇必背古诗文汇总(附打印版)

最佳背诵时机!中高考64篇必背古诗文汇总(附打印版)教育部统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的篇幅,高考语文试题对古诗文、传统文化的考查比重显著增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大重视,在以后的教材和高考改革上,一定会有所体现。

- 孔子语录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鱼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要求背诵默写64篇古诗文姓名:班级:得分: /501、《孔子语录》子曰:“,?,?,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学而》) 子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

”(《为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子曰:“,,,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

”(《里仁》)子曰:“三人行,;,。

”(《述尔》) 曾子曰:“,。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卫灵公》)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生,;义,。

,。

生亦我所欲,,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乞人不屑也。

,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姓名:班级:得分: /45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国恒亡,然后知。

4、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又何间焉?"刿曰:"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民弗从也。

"公曰:" ,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

,,。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其妻曰:"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客曰:"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王曰:"善。

"乃下令:" ,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姓名:班级:得分: /406、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诚宜开张圣听,,,,引喻失义,。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优劣得所。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恐付托不效,,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

姓名:班级:得分: /407、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芳草鲜美,。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8、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故渔者歌曰:" , !"9、马说(韩愈)世有伯乐,。

,。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姓名:班级:得分: /5810、陋室铭(刘禹锡),。

,。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阅金经。

,无案牍之劳形。

,。

孔子云:"何陋之有。

"11、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

越明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气象万千。

,前人之述备矣。

,,,多会於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嗟夫! ,,何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乎。

噫!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姓名:班级:得分: /3013、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

山水之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4、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香远益清,,。

予谓菊,;牡丹,;莲,。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姓名:班级:得分: /51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左佩刀,右备容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关雎(诗经· 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

2、蒹葭(诗经· 秦风),。

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

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

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3、观沧海(曹操),。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