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侦探和悬疑小说中线索布置与创作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天才的诗人与短篇小说作家,其缜密的逻辑思维与奇特的写作风格,引得无数人争相模仿。爱伦·坡被称为侦探小说鼻祖,其在推理小说中强调精神分析以及寻找人性的弱点,充满着悬念和恐怖。爱伦·坡的写作风格十分奇特,其“哥特式”的作品和耐人寻味的凶杀案都已为人所津津乐道。本文将讨论其创作中高超的悬疑塑造手法,体味其小说的精神内核。

关键词:线索布置悬疑塑造创作手法

一.爱伦·坡悬疑小说写作手法——“跳棋说”

爱伦·坡是侦探小说的先驱与鼻祖。他具有极强的写作素养,对人身体结构的刻画恰到好处,细致入微,仿佛就像一位医生一般,将整个人都分解了一遍,从头到尾,都极其细致。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十分厉害,可以说将他的书比作现在的科幻小说,就是“硬科幻”小说,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他的悬疑小说对悬念的塑造十分有技巧,其中的机关环环相扣,每一点都不容忽视。在他所构造的凶杀案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杀人案件、寻宝、遭到追杀、寻人等,而且爱伦·坡在写这一大类小说已经具有了十分完整的体系和套路了,但然他写的文章结局难以预料,甚至有些无厘头,但都是很有意味的,比如说以一场谋杀案来讽刺警方办案不利,等等。

爱伦·坡在他的悬疑小说自我评价时,也归纳出了他在写这一类小说的写作技巧,也就是所谓的“跳棋说”,也就是他在《莫格街凶杀案》的一文中,他详细的阐述了写作类似文章的方法。《莫格街凶杀案》是爱伦·坡悬疑小说的代表作,这篇文章里的东西,很有参考价值。爱伦·坡看来,所谓天才就是具有超强的分析能力。而分析被称为才智,但其本身却很难被分析。但是对于那些有分析能力的人来说,分析简直就是一种生活的习惯——生活中随时随地喜欢观察、向别人提出谜语等,这些人被称为聪明人,而我们看来他们喜欢分析,可这却早已成为了聪明人的直觉行为。

爱伦·坡还表示,数学的学习并不等同于分析的锻炼。学习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也许的对解答疑难问题有很强大的作用,但我们发现,数学又被称为“解析”,他不是分析,因为数学仅仅运用了拟算法而已。因此,计算本身并不等于分析。在我们看来,这一点是很难理解的,但爱伦·坡进一步举出了下棋的例子。比如说下象棋的人,这些人做的仅仅是一些计算,计算出每一个棋子不同的走法,这需要的仅仅是时间和记忆力。因此爱伦·坡认为下象棋不是一种有益心智的运动,而是一件十分考验耐力并且需要消耗掉大量脑细胞和能量的运动。象棋中每一个棋子都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走法,并且走法十分深奥、玄妙,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因此,象棋的输赢并不是考验哪一方更具备分析能力,或者说是胜利的一方不意味着更加聪明,只是具有更强的注意力和精神力。爱伦·坡表示,下跳棋就不是这个样子,跳棋的走法较少变化,疏忽失误的可能性也就大幅度的降低。用现在的话来表示就是容错率十分低,跳棋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机智,而象棋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计算。象棋考验的是棋盘上的变化,而跳棋考验的是人心的变化和关键时候的决胜一击。这就是爱伦·坡的“跳棋”理论,看起来不怎么科学,但如今看来有时候的确是如此。

当然,爱伦·坡还提出了惠斯特牌打法,因为这种纸牌游戏十分简单,但考验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战斗。打牌的人通过看每一个人面部表情,从而表现出他对每一家都了如指掌,最后赢得牌局的胜利,而这种胜利靠的就是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分析能力不应该和单纯的机智混为一谈。因为善于分析的人一定很聪明,但聪明的人不一定很擅长于分析。爱伦·坡对这种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不可否认爱伦·坡是一个写作上的天才,他认为机智是一种人的本能,天生就有、与生俱来的,而分析能力则是需要后天的锻炼。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将所谓的创造能力发挥到极致。机智和分析的能力之间往往远远大于幻想和想象之间的差别。因此,爱伦·坡的结论就是,聪明的人总是充满幻想,而真正富有想象力的人必

“跳棋说”是爱伦·坡的重要假说,这一点理论都在他的文章中有所体现。而这些悬疑小说的构思就是像是在下跳棋一样,靠的是分析者的灵感、天赋和难以想象的嗅觉。但是单单凭这一点还没有办法看出文章究竟是如何写作的,一个悬疑案件的塑造往往都是从结果到事发的倒推理,这就要用到强大的分析能力。如何在对于作者而言显而易见的故事情节中,为读者设计种种迷雾和障碍,引领着读者对整个事件的想象,并且在想象的过程中还不是那么容易就猜出故事结局,针对这一点,爱伦·坡用了各种方法,首先在他大部分的小说中,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倒叙,在叙述故事中引入了大量在当时没人涉及的人物角色,如第一现场、目击证人第一见证人等对后世侦探悬疑小说影响深远的措辞,在爱伦·坡的小说中数不胜数。在设置障碍的途中,爱伦·坡还善于塑造人物关系网络,以此来掩盖真正的凶手,当然无论是报纸上对凶杀案件的报道还是作者描绘的人物的所见所闻,这些东西也许都是在反映社会现实,这些甚至和案件本身的结果无关。有关于这一点,爱伦·坡把尺度掌握的很好,在无关紧要的地方篇幅控制适中,即合理适度的反映社会现实,同时也不破坏故事的整个剧情,但也在字里行间体现着所谓的“统一效果”,说爱伦·坡是这个时代的鬼才,一点不足为过,因为他已经将人心都理解的十分透彻了。

二.爱伦·坡侦探小说中的科学性的分析手法

前文已经有所提到,爱伦·坡在写小说的同时十分重视文章的科学性,无论是生理学还是自然科学,爱伦·坡都有很强的造诣。这是他写推理小说或者说是凶杀案件的理论基础,没有这些基础,凶杀案就没有合理的解释。而这一点在他的《玛丽·罗热疑案》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在这篇文章里同样是以第一人称视角,而且是以倒叙的形式来进行书写。而且,断案的人同样是文中作者的好友杜宾进行断案和破案。而此文中要表现的绝不仅仅是进行破案时的那种机智,因为光凭这一点早已无法体现出爱伦·坡的天才头脑了。在这个凶杀案中,玛丽·罗热是受害人,当她被发现死亡的时候,她已经漂浮在河流之上了,此时我们应该注意,爱伦·坡在塑造尸体的时候,会突出时间、地点和人物,因为这些都是破案的必要环境和条件,并且缺一不可。关于塑造受害者的人物关系网络,通常都是极其复杂而又明显,受害者是一个有姿色但却家境贫穷,为了生机而打拼的女子,等等不再赘述。

此时我们应着重观察这一篇侦探小说的科学性,总的来说就是以下几点。关于尸体的描写,关于死亡地点的描写还有法医鉴定的描写,科学的分析一场谋杀案是断案的根本,而爱伦·坡也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因此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在这个上面,也就是想通过有条有据的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将一个人的死亡归结于“死神”或者是“报应”之类的玄而又玄的理由。有关于对尸体的描写,爱伦·坡十分拿手,在文中是这样表述的:“死者满脸污血......溺死者往往会从口中吐出白沫,可她没有......喉部有明显的淤青和手指勒痕,右手紧握成拳,左手张开......”[1]在分析死者究竟是溺水而亡还是被人杀死时,爱伦·坡是这样描写的:“尸体沉入水中会一直沉在水底,直到由于某种原因使她比重比水轻,腐烂或者其他原因都会造成这种后果,腐烂会产生气体,然而气体则会充满细胞组织和人的五脏六腑,使尸体膨胀起来,看起来很可怕......尸体的腐烂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水的纯度和矿物质的含量,水的深浅,水流的速度......朝尸体上打一炮,只会造成振动而已,使尸体脱离水底松软的泥土,再加上其他因素的作用也会使尸体浮起来,同时震动也可能会消除腐烂的细胞组织所产生的黏性,使得内脏在气体的作用下膨胀起来。”[2]但然,这些在文章之中全是由杜宾所说的,但是必须要承认,爱伦·坡在书写侦探小说的时候,会非常在意一场案件的真实性,在这期间他会质疑警方是否抓到了真正的敌人,而且对尸体的描写,如此的精细,说明了在面对一个人死亡的时候,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和疏忽大意,这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可以看到,爱伦·坡做到了这一点,整个案件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情杀案或者为财而起,而是非常复杂的案件。通过对尸体的描写,杜宾还原了整个犯罪的来龙去脉,并且顺着河流和案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