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五年高考真题专题五

合集下载

相互作用--五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相互作用--五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2相互作用一、单选题1(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静止在月球平坦表面处。

已知探测器质量为m ,四条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16。

每条腿对月球表面压力的大小为()A.mg4B.mg 4cos θC.mg 6cos θD.mg 24【答案】D【详解】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受力分析有F N =mg 月则对一条腿有F N 1=14mg 月=mg 24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每条腿对月球表面的压力为mg24。

故选D 。

2(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餐厅暖盘车的储盘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等间距竖直悬挂在水平固定圆环上,下端连接托盘。

托盘上叠放若干相同的盘子,取走一个盘子,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

已知单个盘子的质量为300g ,相邻两盘间距1.0cm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 2。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10N /mB.100N /mC.200N /mD.300N /m【答案】B【详解】由题知,取走一个盘子,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则说明一个盘子的重力可以使弹簧形变相邻两盘间距,则有mg =3∙kx 解得k =100N /m故选B 。

3(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缓慢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工人对绳的拉力和绳对工人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重物缓慢拉起过程,绳子拉力变小D.重物缓慢拉起过程,绳子拉力不变【答案】B【详解】AB .对人受力分析有则有F N +F T =mg其中工人对绳的拉力和绳对工人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 错误、B 正确;CD .对滑轮做受力分析有则有F T =mg2cos θ则随着重物缓慢拉起过程,θ逐渐增大,则F T 逐渐增大,CD 错误。

五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力学实验 (学生版)

五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力学实验 (学生版)

专题17力学实验一、实验题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木板、白纸、两个标准弹簧测力计、橡皮条、轻质小圆环、刻度尺、铅笔、细线和图钉若干。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用图钉将白纸固定在水平木板上。

②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系在轻质小圆环上。

将两细线也系在小圆环上,它们的另一端均挂上测力计。

用互成一定角度、方向平行于木板、大小适当的力拉动两个测力计,小圆环停止时由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得到两拉力F 1和F 2的大小,并。

(多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用刻度尺量出橡皮条的长度B.用刻度尺量出两细线的长度C.用铅笔在白纸上标记出小圆环的位置D.用铅笔在白纸上标记出两细线的方向③撤掉一个测力计,用另一个测力计把小圆环拉到,由测力计的示数得到拉力F 的大小,沿细线标记此时F 的方向。

④选择合适标度,由步骤②的结果在白纸上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F 1和F 2的合成图,得出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按同一标度在白纸上画出力F 的图示。

⑤比较F 和F 的,从而判断本次实验是否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某同学利用如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让小车左端和纸带相连。

右端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和钩码相连。

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

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和相关数据如图(b )所示。

(1)已知打出图(b )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1s .以打出A 点时小车位置为初始位置,将打出B 、C 、D 、E 、F 各点时小车的位移Δx 填到表中,小车发生对应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Δx 和v,表中Δx AD=cm ,vAD =cm /s 。

位移区间AB AC ADAE AF Δx cm 6.6014.60Δx AD 34.9047.30vcm/s66.073.0v AD87.394.6(2)根据表中数据得到小车平均速度v随时间Δt 的变化关系,如图(c )所示。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专题五机械能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

高考总复习·物理
【解析】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g(sin θ-μcos θ), 在水平面上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μg,因动摩擦因数μ和斜面 倾角θ未知,故不能确定a1、a2的大小关系,但可确定v=a1t1=a2t2,v2= 2a1s1=2a2s2,所以速度大小随时间均匀增大,而后又均匀减小,时间短 的加速度大,位移长的加速度小,故A、B正确;由Ek=12mv2=12ma2t2, 可知Ek-t的图像应是两段抛物线的拼合,C错误;由Ek=12mv2=mas,可 知,Ek-s的图像应是线性关系,D正确.
高考总复习·物理
【解析】重力做的功为WG=mgh=800 J,A错误;下滑过程根据动能定 理可得WG-Wf=12 mvQ2,代入数据解得,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f=440 J, B正确;经过Q点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vQh2=9 m/s2,C正确;经过Q 点时,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解得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F =380 N,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货物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80 N,D正 确.
高考总复习·物理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Ek=Ek0-μmgx,由图像可知μmg=12000=5 N,解 得μ=0.25,A、B正确;物体滑行过程中的动能的变化量为-100 J,C错 误;物体的初速v0= 2Emk0=10 m/s,加速度a=μg=2.5 m/s2,D正确.
高考总复习·物理
考点3 动能定理在多过程运动中的应用 [能力考点]
高考总复习·物理
解:(1)重物处于平衡状态,由2Fcos 37°=mg 解得F=250 N. (2)设停止施力时重物的速度为v,发力使重物上升的高度为h1,停止发 力后重物继续上升的高度为h2,从两人停止施力到重物恰好接触地面的 时间为t.由v2=2gh2,vt-12gt2=-h1, 联立得t=0.4 s. (3)设地面对重物的平均阻力为f,重物把地面砸的深度为h3,重物从最高 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fh3+mg(h1+h2+h3)=0 解得f=4 000 N.

高考物理学科复习题册第一部分专题五电场与磁场第1讲电场和磁场及带电粒子运动问题练习含解析03

高考物理学科复习题册第一部分专题五电场与磁场第1讲电场和磁场及带电粒子运动问题练习含解析03

电场和磁场及带电粒子运动问题1.(2019·河南濮阳一模)如图所示,两个水平平行放置的带电极板之间存在匀强电场,两个相同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两侧同一高度同时水平射入电场,经过时间t 在电场中某点相遇。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两粒子入射速度都变为原来的两倍,则两粒子从射入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12tB .若两粒子入射速度都变为原来的两倍,则两粒子从射入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14tC .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两倍,则两粒子从射入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12tD .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两倍,则两粒子从射入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14t解析 粒子受电场力作用,两个相同的粒子加速度相同,方向竖直向下,粒子初速度和加速度垂直,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两粒子从射入到相遇经过的时间只和初速度大小有关,当两粒子入射速度都变为原来的两倍,则两粒子从射入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12t ,故A 正确,B 、C 、D 错误。

答案 A2.(2019·陕西宝鸡三模)如图,空间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从粒子源O 在纸面内沿不同的方向先后发射速率均为v 的质子1和2,两个质子同时到达P 点。

已知OP =a ,质子2沿与OP 成30°角的方向发射,不计质子的重力和质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则质子1和2发射的时间间隔为()A.3πa2v B .23πa 3vC.2πa3vD .4πa 3v解析 由几何关系求出两质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 1=r 2=a2cos60°=a ,而两质子从O 到P 分别旋转300°和60°,时间分别为t 1=56T =5πa 3v ,t 2=16T =16×2πa v =πa3v ,要使两质子在P 点相遇,则两质子发射的时间之差为Δt =t 1-t 2=4πa3v ,故A 、B 、C 错误,D 正确。

2014-2018全国卷5年高考真题——物理

2014-2018全国卷5年高考真题——物理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全国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15.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以x 表示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16.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 =5 cm ,bc =3 cm ,ca=4 cm 。

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 、b 的连线。

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A. a 、b 的电荷同号,k =169B. a 、b 的电荷异号,k =169C. a 、b 的电荷同号,k =6427D. a 、b 的电荷异号,k =642717. 如图,导体轨道OPQS 固定,其中PQS 是半圆弧,Q 为半圆弧的中点,O 为圆心。

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

OM 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 转动的金属杆,M 端位于PQS 上,OM 与轨道接触良好。

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

高考物理(5年高考+3年模拟)(全国卷2地区通用)课件: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考物理(5年高考+3年模拟)(全国卷2地区通用)课件: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考物理 (课标Ⅱ专用)
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
五年高考
A 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考点一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2017 课标Ⅱ,19,6分)(多选)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 星在从P经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 ) A.从P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 B.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 m r解得T =2π
≈2
,所以 =
,结合题给数据得T 火≈1.84 T 地,T 木≈11.86 T 地,T 土
9.28 T 地,T 天王≈82.82 T 地,T 海王≈164.32 T 地。设地外行星连续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t,则 t t=2
π,解得t=
=
> T 地=1 年,故各地外行星不会每年都出现冲日现象,A项错误;t木=
思路分析 天体绕太阳做椭圆运动时,近日点速率最大,远日点速率最小,结合动能定理可以确 定出万有引力的做功情况,结合机械能守恒条件可知,机械能守恒。
2.(2016 课标Ⅲ,14,6分)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 A.开普勒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轨道半径 (AU)
地球 1.0
火星 1.5
木星 5.2
土星 9.5

五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电磁感应 (解析版)

五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电磁感应 (解析版)

专题10电磁感应一、单选题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一学生小组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时,进行了如下比较实验。

用图(a)所示的缠绕方式,将漆包线分别绕在几何尺寸相同的有机玻璃管和金属铝管上,漆包线的两端与电流传感器接通。

两管皆竖直放置,将一很小的强磁体分别从管的上端由静止释放,在管内下落至管的下端。

实验中电流传感器测得的两管上流过漆包线的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分析可知()A.图(c)是用玻璃管获得的图像B.在铝管中下落,小磁体做匀变速运动C.在玻璃管中下落,小磁体受到的电磁阻力始终保持不变D.用铝管时测得的电流第一个峰到最后一个峰的时间间隔比用玻璃管时的短【答案】A【详解】A.强磁体在铝管中运动,铝管会形成涡流,玻璃是绝缘体故强磁体在玻璃管中运动,玻璃管不会形成涡流。

强磁体在铝管中加速后很快达到平衡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玻璃管中的磁体则一直做加速运动,故由图像可知图(c)的脉冲电流峰值不断增大,说明强磁体的速度在增大,与玻璃管中磁体的运动情况相符,A正确;B.在铝管中下落,脉冲电流的峰值一样,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故小磁体做匀速运动,B错误;C.在玻璃管中下落,玻璃管为绝缘体,线圈的脉冲电流峰值增大,电流不断在变化,故小磁体受到的电磁阻力在不断变化,C错误;D.强磁体分别从管的上端由静止释放,在铝管中,磁体在线圈间做匀速运动,玻璃管中磁体在线圈间做加速运动,故用铝管时测得的电流第一个峰到最后一个峰的时间间隔比用玻璃管时的长,D错误。

故选A。

2(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正方形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进入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并最终完全穿出。

线框的边长小于磁场宽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框进磁场的过程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B.线框出磁场的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线框在进和出的两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相等D.线框在进和出的两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相等【答案】D【详解】A .线框进磁场的过程中由楞次定律知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A 错误;B .线框出磁场的过程中,根据E =BlvI =E R联立有F A =B 2L 2v R=ma由于线框出磁场过程中由左手定则可知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向左,则v 减小,线框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B 错误;C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线框产生的焦耳热Q =F A L其中线框进出磁场时均做减速运动,但其进磁场时的速度大,安培力大,产生的焦耳热多,C 错误;D .线框在进和出的两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I t 其中I =E R,E =BLx t 则联立有q =BL Rx 由于线框在进和出的两过程中线框的位移均为L ,则线框在进和出的两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相等,故D 正确。

五年江苏物理高考试卷

五年江苏物理高考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07-2011五年江苏物理高考试卷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 理一、单项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旵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A .2sin mg αB . 2s mgco αC . 1tan 2mg αD .1t 2mgco α答案:A解析:楔形石块受力如图,根据力的合成可得:02cos(90)mg F α=⨯-,所以02cos(90)2sin mg mgF αα==-, A 正确。

2.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电流I ,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

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 A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 B .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C .线框所受安掊力的合力为零 D .线框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答案:B解析:因为磁感应强度随线框下落而减小,所以磁通量也减小,A 错误;因为磁通量随线框下落而减小,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不变,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本题选B ;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安培力作用,上框边比下框边始终处于较强的磁场区域,线框所受安掊力的合力向上不为零,C 错误;下落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少,D 错误。

FmgF 900-α 900-α3.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 点和B 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 点,OA 、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 =OB 。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靜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A .t 甲<t 乙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 .无法确定 答案:C解析:设游速为v ,水速为v 0,OA=OB=l ,则甲时间00tl lv v v v =++-甲;乙沿OB 运动,乙的速度矢量图如图,合速度必须沿OB 方向,则乙时间220t 2l v v=⨯-乙,联立解得:t t >乙甲, C 正确。

高考物理五年高考真题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五年高考真题直线运动

考点一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1.(2015·浙江理综,15,6分)(难度★★)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Δx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解析ΔxΔt是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Δt越小,ΔxΔt就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A选项中换用更窄的遮光条,就是取更短的时间Δt,A正确;B、C、D选项中的处理不能保证Δt很短,ΔxΔt不能确定更接近瞬时速度,选项B、C、D错误.答案 A2.(2015·广东理综,14,4分)(难度★★)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解析 以帆板为参照物,分析帆船的速度,如图所示,有tan θ=1,θ=45°,所以以帆板为参照物,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帆船=v 2+v 2=2v ,故D 正确.答案 D3.(2015·山东理综,14,6分)(难度★★)距地面高5 m 的水平直轨道上A 、B 两点相距2 m ,在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 ,如图.小车始终以4 m/s 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 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 m/s 2.可求得h 等于( )A .1.25 mB .2.25 mC .3.75 mD .4.75 m 解析 小车上的小球自A 点自由落地的时间t 1=2Hg ,小车从A 到B 的时间t 2=d v ;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轧断,小球下落的时间t 3=2h g ;根据题意可得时间关系为t 1=t 2+t 3,即2H g =d v +2h g 解得h =1.25 m ,选项A 正确. 答案 A4.(2015·江苏单科,5,3分)(难度★★)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 和2 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 2由静止加速到2 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 .关卡2B .关卡3C .关卡4D .关卡5解析 由题意知,该同学先加速后匀速,速度增大到2 m/s 用时t 1=v a =1 s ,在加速时间内通过的位移x 1=12at 21=1 m ,t 2=4 s ,x 2=v-t 2=8 m ,已过关卡2,t 3=2 s 时间内x 3=4 m ,关卡打开,t 4=5 s ,x 4=v-t 4=10 m ,此时关卡关闭,距离关卡4还有1 m ,到达关卡4还需t 5=0.5 s ,小于2 s ,所以最先挡住他前进的是关卡4,故C 正确. 答案 C5.(2014·上海单科,8,2分)(难度★★)在离地高h 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 ,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A.2v gB.v gC.2h vD.h v解析 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对向上和向下抛出的两个小球,分别有h =-v-t 1+12gt 21,h =v-t 2+12gt 22,Δt =t 1-t 2,解以上三式得两球落地的时间差 Δt =2v g ,故A 正确.6.(2013·广东理综,13,4分)(难度★)某航母跑道长200 m .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 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 m/sB .10 m/sC .15 m/sD .20 m/s解析 由题知,位移x =200 m ,加速度a =6 m/s 2,末速度v =50 m/s ,求初速度v 0.由v 2-v 20=2ax 可得:v 0=10 m/s ,故B 项正确.答案 B7.(2012·上海单科,10,3分)(难度★★)小球每隔0.2 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 m/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 =10 m/s 2)( )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解析 小球在抛出点上方运动的时间t =2v 0g =2×610 s =1.2 s .因每隔0.2 s 在抛出点抛出一个小球,因此第一个小球在1.2 s 的时间内能遇上n =1.2 s 0.2 s -1=5个小球,故只有选项C 正确.答案 C8.(2014·新课标全国Ⅱ,24,13分)(难度★★★★)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 km 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 km 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 m/s 2.(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 km 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 =k v 2,其中v 为速率,k 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 =100 kg ,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析 (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 km高度处的时间为t ,下落距离为s ,在1.5 km 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 =gt① s =12gt 2 ②根据题意有s =3.9×104 m -1.5×103 m =3.75×104 m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t =87 s ④v =8.7×102 m/s⑤ (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v max 时,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k v 2max ⑥由所给的v-t 图象可读出 v max ≈360 m/s ⑦由⑥⑦式得 k =0.008 kg/m ⑧答案 (1)87 s 8.7×102 m/s (2)0.008 kg/m9.(2014·山东理综,23,18分)(难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 0=0.4 s ,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 0=72 km/h 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 =39 m .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 与速度v 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 m/s 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解析 (1)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 ,所用时间为t ,由题可得初速度v 0=20 m/s ,末速度v =0,位移s =25 m ,由运动学公式得v 20=2as ①t =v 0a 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a =8 m/s 2③ t =2.5 s ④(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 ′,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Δt ,由运动学公式得 L =v 0t ′+s ⑤Δt =t ′-t 0⑥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得 Δt =0.3 s ⑦(3)设志愿者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F,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为F0,志愿者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⑧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F20=F2+(mg)2⑨联立③⑧⑨式,代入数据得F0mg=415⑩答案(1)8 m/s2 2.5 s(2)0.3 s(3)41 5考点二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1.(2015·广东理综,13,4分)(难度★★)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解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绝对值反映速度大小,在0.2~0.5小时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甲图象斜率大于乙图象,说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B正确;由位移-时间图象可以看出在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错误;由位移-时间图象看出在t=0.5小时时,甲在s=10 km处,而乙在s=8 km处,进一步得出在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答案 B2.(2014·江苏单科,5,3分)(难度★★)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解析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2=2ax知当速度达到最大值v m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为0,由运动的可逆性得v2=2a′x,将图象旋转90°,则变为x=12av2,为标准的二次函数,故选项A正确.答案 A3.(2014·天津理综,1,6分)(难度★★)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解析由题图可知0~2 s内,速度为正,运动方向未改变,2 s末时,位移最大,v-t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1~3 s图线斜率未改变,故第2 s末加速度方向没有变化,A、B、C错误;由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知,第3 s末和第5 s末质点位置相同,D正确.答案 D4.(2014·福建理综,15,6分)(难度★★★)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滑块沿斜面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a =g sin θ-μg cos θ,因此滑块下滑时加速度不变,选项D错误;滑块加速下滑时的位移s =v 0t +12at 2,选项B 正确;滑块下降高度h=s ·sin θ=v 0sin θ·t +12a sin θ·t 2,选项A 错误;滑块下滑时的速度v =v 0+at ,选项C 错误.答案 B5.(2014·重庆理综,5,6分)(难度★★)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 受空气阻力作用的物体,上升过程:mg +k v =ma ,得a =g +k mv ,v 减小,a 减小,A 错误;到达最高点时v =0,a =g ,即两图线与t 轴相交时斜率相等,故D 正确.答案 D6.(2014·广东理综,13,4分)(难度★★)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C .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 .0~2 s 和0~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解析 由图可知第1 s 内和第3 s 内速度都为正,运动方向相同,A 项错;2~4 s 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B 项正确;v-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故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位移大小相等,选项C 错;0~2 s 和0~4 s内位移相等,但时间不等,由v=st可知D项错.答案 B7.(2013·新课标全国Ⅰ,19,6分)(难度★★★)(多选)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解析在位置—时间图象中,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两图线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即追及或相遇.由图可知,t1时刻前b处于a的后方,故t1时刻应是b追上a,A错误;t2时刻,b车图线斜率小于零,即b车沿负向运动,而a车图线斜率始终大于零,即a车一直沿正向运动,故B正确;由t1~t2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可知C正确;在b车图线的顶点处切线水平、斜率为零,即此时b车瞬时速度为零,可见D错误.答案BC8.(2013·四川理综,6,6分)(难度★★★)(多选)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乙在t=0到t=1 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 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 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 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速度图象中坐标的正负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即物体的运动方向,故A错误;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题图知在0~7s 内乙物体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总面积为零,故B 正确.在0~4 s 内甲物体的速度始终为正,即这段时间内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C 错误;速度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斜率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由题图可知D 正确.答案 BD9.(2013·海南单科,4,3分)(难度★★★)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a-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0~T 2时间内a =a 0>0,若v 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 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B 、C 皆错误;由于在T ~2T 时间内a =-a 0,故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T 2时间内相同,故A 错误D 正确.答案 D10.(2012·海南单科,6,3分)(难度★★★)如图,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 面和bc 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 0的小物块沿斜面ab 向上运动,经时间t 0后到达顶点b 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 下滑.在小物块从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 与时间t 的关系的图象是( )11解析 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能量守恒知,物块在c 点的动能小于初动能,即v <v 0,A 项错误;物块在ab 段和bc 段分别做匀减速和匀加速运动,且a 1>a 2,故B 、D 错误,C 正确.答案 C11.(2015·福建理综,20,15分)(难度★★★)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 图象如图所示.求:(1)摩托车在0~20 s 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2)摩托车在0~75 s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v .解析 (1)加速度a =v t -v 0t ①由v-t 图象并代入数据得a =1.5 m/s 2②(2)设20 s 时速度为v m ,0~20 s 的位移s 1=0+v m 2t 1③20~45 s 的位移s 2=v m t 2④45~75 s 的位移s 3=v m +02t 3⑤0~75 s 这段时间的总位移s =s 1+s 2+s 3⑥0~75 s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 =s t 1+t 2+t 3⑦代入数据得v =20 m/s ⑧答案 (1)1.5 m/s 2 (2)20 m/s。

2024届高考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五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课件

2024届高考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五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课件

(2021年1月·广东学考)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站 在轨道上的运行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比地球的同步 卫星轨道半径小.关于“天宫二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行周期比同步卫星的小 B.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小 C.运行角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小 D.运行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的小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r2m=m2Tπ2r=ma=mω2r=mvr2, 得 T= 4GπM2r3,a=GrM2 ,ω= GrM3 ,v= GrM,r 越小,T 越小, a 越大,ω 越大,v 越大,所以 A 正确.
T′=8T.
答案:C
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Tr32=k,其中 k 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与环绕天体质量无关,即不同行星绕同一中心天体运动的 k 值相 等.
(2017 年 6 月·广东学考)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
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v,轨道半径为 r,已知引
力常量为 G,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算出地球的质
A.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Mm G R2
B.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Mm G(R+h)2
C.卫星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2π(RT+h)
D.卫星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2πTR
解析:卫星受到万有引力大小为 G(RM+mh)2,所以 B 选项正确.卫 星运行角速度大小为 ω=2Tπ. 答案:B
1.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真空中的光速为v1,在匀速直线运动 的列车内,观察者测得真空中的光速为v2,根据狭义相对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地球和某颗小行星的绕日轨道可以近似看作圆,此小行星的公
转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 4 倍,那么此小行星公转周
期大致为( )
A.0.25 年
B.2 年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4讲功能关系、能量守恒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五机械能第4讲功能关系、能量守恒

第4讲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知识巩固练1.(2023年海淀一模)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连接一重物,用手托住重物并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手与重物一同缓慢下降,直至重物与手分离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性势能与物体的重力势能之和先减少再增加B.弹簧对重物做的功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变化量C.重物对手的压力随下降的距离均匀变化D.手对重物做的功一定等于重物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重物的动能变化量为零,由于手对重物的作用力一直竖直向上,将弹簧与重物视作一个整体,故手对整体一直做负功,故弹簧的弹性势能与物体的重力势能之和且一直在减少,A 错误;弹簧和手对重物做的功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变化量,B 错误;由题可知,当弹簧的弹力与重物的重力相等时,手与重物间的弹力为零,则两者分离,设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 0,则有kx 0=mg ,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下重物静止缓慢向下,设重物向下降的距离为x ,则有k (x 0-x )+F =mg 联立解得F =kx ,故C 正确;物体重力做的功等于重物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故D 错误.2.质量为m 的物体,从距地面h 高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13g 竖直下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13mgh B.物体的动能增加13mgh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13mghD.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B 【解析】竖直下落到地面过程中,W G =mgh ,故重力势能减少mgh ,A 错误;物体所受合力为F 合=ma =13mg ,由动能定理得,动能的增加量ΔE k =F合h =13mgh ,B 正确;由于重力势能减少mgh ,动能增加13mgh ,故机械能减少23mgh ,C 、D 错误.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 =2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上方漏斗以25 kg/s 的速度把煤粉均匀、竖直抖落到传送带上,然后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已知煤粉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欲使传送带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前进,则传送带的电动机应增加的功率为 ( )A.200 WB.50 WC.100 WD.无法确定【答案】C 【解析】在1 s 内落到传送带上煤的质量为Δm ,这部分煤由于摩擦力f 的作用被传送带加速,由功能关系得fs =12Δmv 2,煤块在摩擦力作用下加速前进,因此有s =0+v 2t =vt 2.传送带的位移s 传=vt ,相对位移Δs =s 传-s =s ,由此可知煤的位移和煤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相同,因此摩擦生热Q =f Δs =12Δmv 2,传送带需要增加的能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煤获得的动能,第二部分为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来保持传送带速度.所以传送带1 s 内增加的能量ΔE =12Δmv 2+f Δs =Δmv 2=25×22 J =100 J ,皮带机应增加的功率P =ΔEt=100 W ,故C 正确.4.我国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多种有趣的实验,提高了青少年科学探索的兴趣.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无论在“天宫”还是在地面做此实验 ( ) A.小球的速度大小均发生变化B.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发生变化C.细绳的拉力对小球均不做功D.细绳的拉力大小均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在地面上做此实验,忽略空气阻力,小球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拉力始终和小球的速度垂直,不做功,重力会改变小球速度的大小;在“天宫”上,小球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小球仅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绳子拉力仍然不做功,A 错误,C 正确;在地面上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改变,根据a =v 2r和F =m v 2r(重力不变)可知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和拉力的大小发生改变,在“天宫”上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和拉力的大小不发生改变,B 、D 错误.综合提升练甲5.(2023年重庆模拟)(多选)如图甲,辘轳是古代民间提水设施,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部分构成.如图乙为提水设施工作原理简化图,某次需从井中汲取m =2 kg 的水,辘轳轮轴半径为r =0.1 m ,水斗的质量为0.5 kg ,井足够深且井绳的质量忽略不计.t =0时刻,轮轴由静止开始绕中心轴转动,其角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g 取10 m/s 2,则 ( )A.水斗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为v=0.4tB.井绳拉力瞬时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P=10tC.0~10 s内水斗上升的高度为4 mD.0~10 s内井绳拉力所做的功为520 J【答案】AD【解析】根据图像可知,水斗速度v=ωr=4010×0.1t=0.4t,A正确;井绳拉力瞬时功率为P=Fv=Fωr,又由于F-(m+m0 )g=(m+m0 )a,根据上述有a=0.4 m/s2,则有P=10.4t,B错误;根据图像可知,0~10 s内水斗上升的高度为h=ωr2t=40×0.1×102m=20 m,C错误;根据上述P=10.4t,0~10 s内井绳拉力所做的功为W=10.4×10×102J=520 J,D正确.6.(2022年福建卷)(多选)一物块以初速度v0自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回到斜面底端.该物体的动能E k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x0、E k1、E k2均已知.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有()A.重力加速度大小B.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C.斜面的倾角D.沿斜面上滑的时间【答案】BD【解析】由动能定义式得E k1=12mv02,则可求解质量m;上滑时,由动能定理E k-E k1=-(mg sin θ+f)x,下滑时,由动能定理E k=(mg sin θ-f)(x0-x),x0为上滑的最远距离;由图像的斜率可知mg sin θ+f=E k1x0,mg sin θ-f=E k2x0,两式相加可得g sin θ=12m(E k1x0+E k2x0),相减可知f=E k1-E k22x0,即可求解g sin θ和所受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但重力加速度大小和斜面的倾角不能求出,A、C错误,B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关系得mg sin θ+f=ma,t=v0a,故可求解沿斜面上滑的时间,D正确.7.(2023年广东模拟)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3m的小物块A和B,用劲度系数为k轻质弹簧连接后放在水平地面上,A通过一根水平轻绳连接到墙上.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水平拉力将B向右缓慢拉开一段距离,撤去拉力后,B恰好能保持静止,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B 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x B =4μmg kB.若剪断轻绳,A 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其初位置的最大位移大小6μmg kC.若剪断轻绳,A 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通过的总路程为4μmg kD.若剪断轻绳,A 最终会静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其伸长量为μmg k【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撤去拉力后,B 恰好能保持静止,即kx B =3μmg ,解得x B =3μmg k.剪断轻绳,A 会在弹簧弹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向右运动,弹簧伸长量减小,弹力减小,B 不会发生移动,即B 处于静止状态,A 速度减为零时,设弹簧处于拉长状态且伸长量为x A ,根据能量守恒可知12kx B 2-12kx A 2=μmg (x A -x B ),解得x B =x A (舍去),x A =-13x B .负号表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压缩量为x'A =μmg k,此时恰好有kx A =μmg ,即A 速度减为零时刚好能静止,所以A 运动的最大位移及路程为s =x'A +x B =4μmg k,C 正确,B 、D 错误.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平台上,平台右端B 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 0,长为L .现将滑块缓慢水平向左移动,压缩固定在平台上的轻质弹簧,到达某处时突然释放,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 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试分析滑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2)若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求释放滑块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3)若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求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解:(1)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则滑块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则滑块由于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减速运动.(2)设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p =12mv 2, 滑块从B 运动到C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μmgL =12mv 02-12mv 2, 所以E p =12mv 2=12mv 02+μmgL .(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x =v 0t ,v 0=v -at ,a =μg ,由(2)得v=√v02+2μgL,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Δx=L-x,相对滑动产生的热量Q=μmgΔx,解得Q=μmgL-mv0(√v02+2μgL-v0).。

广东版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五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教学课件

广东版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五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教学课件

三、圈数关系(两卫星同向运动)
1.最近:
t T1
-
t T2
=n(n=1,2,3,…)(T1<T2)。
2.最远:
t' T1
-
t' T2
=
2n 2
1
(n=1,2,3,…)(T1<T2)。
四、天体中的追及相遇问题的处理方法
1.根据
GMm r2
=mω2r判断谁的角速度大。
2.当ωA>ωB时,根据两星追上或相距最近时满足两星运动的角度差等于2π的整数倍,即ω
GMm R2
=m
4 2
T2
R。
三、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1.关系推导
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F表现为两个效果:一是重力mg,二是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
心力F向,如图所示。
(1)在赤道上:G
Mm R2
=mg1+mω2R。
(2)在两极上:G
Mm R2
=mg2。
2.星体表面、上空的重力加速度
(1)在星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不考虑星体自转):由mg=GMm ,得g=GM 。
2.表达式:F=G m1m2 ,G为引力常量,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测定。
r2
3.适用条件
(1)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2)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是两球心间距离。
点拨拓展
星球稳定自转的临界问题
当星球自转越来越快时,星球对赤道上的物体的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物体将会
“飘起来”,进一步导致星球瓦解,其临界条件是
离心运动 轨道
近心运动
起因 实质
卫星速度突然增大
G Mm<m v2
r2
r

高考物理专题五:求解流体问题

高考物理专题五:求解流体问题
流量:单位时间流过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
Q Sv
3.消防水龙头出口截面积为10cm2,当这水龙头以30m/s 的速度喷出一股水柱,水柱冲到墙上的一个凹槽后,以 相同的速率反射回来,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问水柱对墙的冲力有多大?
解析:规定水反射回来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取Δt时间内 射到凹槽的水柱为研究对象,它的质量为 m vts
5.某种气体分子束由质量m=5.4×10-26kg,速 度v=460m/s的分子组成,各分子都向同一方向 运动,垂直地打在某平面上后又以原速率反向 弹回,如分子束中每立方米的体积内有n0= 1.5X1020个分子,求被分子束撞击的平面所受 到的压强.
解析:选取在△t时间内射到某平面上的面积是s的平面上 的气体的质量Δm为研究对象 规定气体分子反射回来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
解析:取飞船前进s过程中与其碰撞的n个微粒为研究对象, 其质量为nm,取飞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
Ft nm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飞船受到的平均制动力F’=200N.为使 飞船的速度保持不变,飞船的牵引力应为200N. 最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转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必要步骤。
小试牛刀
1.(2007年重庆卷17)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 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 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45mm.查询得知,当 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 (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 度为1×103kg/m3) ( A ) A. 0.15Pa B. 0.54Pa C. 1.5Pa D. 5.4Pa
m gt 0 m v mgt mg 0.3210 v m / s 6.4m / s 3 4 v0 ts v0 s 110 10 0.5 10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五 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五 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五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轨道,其中AB是长为R的粗糙水平直轨道,BCD是圆心为O,半径为R的3/4光滑圆弧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在推力作用下,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即撤去推力,小滑块恰好能沿圆轨道经过最高点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AB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

则小滑块()A.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为2gB.经B点时加速度为零C.在C点时合外力的瞬时功率为D.上滑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在直径DD′上方2.运输人员要把质量为,体积较小的木箱拉上汽车。

现将长为L的木板搭在汽车尾部与地面间,构成一固定斜面,然后把木箱沿斜面拉上汽车。

斜面与水平地面成30o角,拉力与斜面平行。

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将木箱运上汽车,拉力至少做功()A.B.C.D.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粗糙斜面的挡板O点,另一端固定一个小物块。

小物块从P1位置(此位置弹簧伸长量为零)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到最低点P2位置,然后在弹力作用下上升运动到最高点P3位置(图中未标出)。

在此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下滑和上滑过程弹簧和小物块系统机械能守恒B.下滑过程物块速度最大值位置比上滑过程速度最大位置高C.下滑过程弹簧和小物块组成系统机械减小量比上升过程小D.下滑过程克服弹簧弹力和摩擦力做功总值比上滑过程克服重力和摩擦力做功总值小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小车,装有砂的砂桶通过细绳给小车施加一水平拉力,小车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第一次实验中小车在质量为m1的砂和砂桶带动下由静止前进了一段距离s;第二次实验中小车在质量为m2的砂和砂桶带动下由静止前进了相同的距离s,其中。

两次实验中,绳对小车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小车,砂和砂桶系统的机械能变化量分别为和,若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大小保持不变,不计绳,滑轮的质量,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C.D.5.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在车上由图中位置无初速释放,在小球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对球的拉力不做功B.球克服绳拉力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机械能C.绳对车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动能D.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球增加的动能6.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θ角缓慢增大,在货物相对车厢仍然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变小B.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对货物做负功D.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对货物做负功7.一质量为0.6kg的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当物体上升到某一位置时,其动能减少了18J,机械能减少了3J。

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五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五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专题五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力学的三个基本观点:①动力学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②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定律);③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熟练应用三大观点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是本专题要达到的目的.考点一碰撞模型的拓展模型1“弹簧系统”模型1.模型图2.模型特点(1)在能量方面,由于弹簧的形变会具有弹性势能,系统的总动能将发生变化,若系统所受的外力和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2)在动量方面,系统动量守恒.(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4)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例1. (多选)如图甲所示,物块a、b间拴接一个压缩后被锁定的轻质弹簧,整个系统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中a物块最初与左侧固定的挡板相接触,b物块质量为1 kg.现解除对弹簧的锁定,在a物块离开挡板后,b物块的v ­ 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的质量为1 kgB.a的最大速度为4 m/sC.在a离开挡板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5 JD.在a离开挡板前,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模型2“滑块—木板”模型1.模型图2.模型特点(1)当滑块和木板的速度相等时木板的速度最大,两者的相对位移也最大.(2)系统的动量守恒,但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摩擦力与两者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例2.如图所示,两块相同平板P 1、P 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P 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A 与弹簧的自由端B 相距L.物体P 置于P 1的最右端,质量为2m 且可看作质点.P 1与P 以共同速度v 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 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 1与P 2粘连在一起.P 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 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 与P 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P 1、P 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 1和P 的最终速度v 2; (2)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 和相应的弹性势能E p . 教你解决问题第一步:审条件 挖隐含①“与静止的P 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隐含→ P 的速度不变. ②“碰撞后P 1与P 2粘连在一起”隐含→ P 1、P 2获得共同速度. ③“P 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 点”隐含→ P 1、P 2、P 三者有共同速度及整个碰撞过程中的弹性势能变化为零.第二步:审情景 建模型 ①P 1与P 2碰撞建模→ 碰撞模型.②P 与P 2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模→ 滑块—滑板模型. 第三步:审过程 选规律 ①动量守恒定律―→求速度.②能量守恒定律―→求弹簧的压缩量x 及弹性势能E p .模型3“子弹打木块”模型 1.模型图2.模型特点(1)子弹打入木块若未穿出,系统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即mv 0=(m+M)v,Q热=fL相对=12mv02-12(M+m)v2.(2)若子弹穿出木块,有mv0=mv1+Mv2,Q热=fL相对=1 2mv−0212mv−1212Mv22.例3.(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m2=0.25 kg的平顶小车,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3=0.30 kg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与车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现有一质量m1=0.05 kg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8 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若使小物体不从车顶上滑落,g取10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物体在小车上相对小车滑行的时间为13sB.最后小物体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3 m/sC.小车的最小长度为1.0 mD.小车对小物体的摩擦力的冲量为0.45 N·s跟进训练1.[黑龙江哈尔滨模拟](多选)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大小相等,质量分布均匀,分别为m1、m2,m1<m2,A、B与轻弹簧拴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第一次用锤子在左侧与A球心等高处水平快速向右敲击A,作用于A的冲量大小为I1,第二次两小球及弹簧仍静止在水平面上,用锤子在右侧与B球心等高处水平快速向左敲击B,作用于B的冲量大小为I2,I1=I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次锤子敲击完成瞬间,A、B两球获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p1和p2,则p1=p2B.若两次锤子敲击分别对A、B两球做的功为W1和W2,则W1=W2C.若两次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则L1<L2D.若两次弹簧压缩到最短时,A、弹簧、B的共同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则v1>v2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3.0 kg的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t=0时,两个质量均为1.0 kg的小物体A和B同时从左右两端水平冲上小车,1.0 s内它们的v ­ 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1)小车在1.0 s内的位移为多大?(2)要使A、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会相碰,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考点二力学三大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1.三大力学观点的选择技巧根据问题类型,确定应采用的解题方法.一般来说,只涉及作用前后的速度问题,考虑采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涉及运动时间与作用力的问题,采用动量定理,考虑动能定理;涉及变化情况分析时由于涉及变量较多,一般采用图象法等.2.三大解题策略(1)力的观点解题:要认真分析运动状态的变化,关键是求出加速度.(2)两大定理解题:应确定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量(动能),分析并求出过程中的冲量(功).(3)过程中动量或机械能守恒: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初、末状态,列守恒关系式,一般这两个守恒定律多用于求某状态的速度(率).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M=100 g、带有光滑弧形槽的滑块放在水平面上,弧形槽上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θ=60°,半径R=0.2 m,与其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半圆轨道cd的半径为r=0.2 m,c、d两点为半圆轨道竖直直径的两个端点,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c点,已知b点左侧水平面光滑,b、c间的水平面粗糙.两质量分别为m1=100 g、m2=50 g的物块P、Q放在水平面上,两物块之间有一轻弹簧(弹簧与两物块均不拴接),用外力将轻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用细线将两物块拴接在一起,初始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 p=0.6 J.某时刻将细线烧断,弹簧将两物块弹开,两物块与弹簧分离时,物块P还未滑上弧形槽,物块Q还未滑到b点,此后立即拿走弹簧,物块P冲上弧形槽,已知/s2,两物块均可看成质点,忽略物块P冲上弧形槽瞬间的能量损失.(1)通过计算分析物块P能否从滑块左侧冲出,若能,求出物块P上升的最大高度,若不能,求出物块P和滑块的最终速度大小.(2)要使物块Q能冲上半圆轨道且不脱离半圆轨道,则物块Q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跟进训练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纸面)内固定一内径很小、内壁光滑的圆管轨道ABC,它由两个半径均为R的四分之一圆管顺接而成,A、C两端切线水平.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上静置一个光滑圆弧轨道DE,圆弧轨道D 端上缘恰好与圆管轨道的C端内径下缘水平对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某一水平速度从A点射入圆管轨道,通过C点后进入圆弧轨道运动,过C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压力为2mg,小球始终没有离开圆弧轨道.已知圆弧轨道DE的质量为2m.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从A点进入圆管轨道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沿圆弧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专题五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关键能力·分层突破例1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b 的速度最小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设此时a 的速度最大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b v 0=m b v 1+m a v ,12m b v 02=12m b v 12+12m a v 2,代入数据解得:m a =0.5 kg ,v =4m/s ,故A 错误,B 正确;两物块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b v 0=(m a +m b )v 2,E p =12m b v −0212(ma + mb)v 22,代入数据解得:E p =1.5 J ,故C 正确;在a 离开挡板前,a 、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受到挡板向右的力,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故D 错误.答案:BC例2 解析:(1)P 1、P 2碰撞瞬间,P 的速度不受影响,根据动量守恒mv 0=2mv 1,解得v 1=v02最终三个物体具有共同速度,根据动量守恒: 3mv 0=4mv 2, 解得v 2=34v 0(2)根据能量守恒,系统动能减少量等于因摩擦产生的内能:12×2mv +1212×2mv −0212×4mv 22=2mgμ(L+x)×2解得x =v 0232μg-L在从第一次共速到第二次共速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等于因摩擦产生的内能,即:E p=2mgμ(L+答案:(1)v0234v0(2)v0232μg-L 116mv02例3 解析:子弹射入小车的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m2)v1,解得v1=3 m/s;小物体在小车上滑行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m2)v1=(m1+m2+m3)v2,解得v2=1.5 m/s,选项B错误;以小物体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得I=μm3gt=m3v2,解得t=13s,选项A正确;小车对小物体的摩擦力的冲量为I=0.45 N·s,选项D正确;当系统相对静止时,小物体在小车上滑行的距离为l,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m3gl=1 2(m1+m2)v−1212(m1+m2+m3)v22,解得l=0.5 m,所以小车的最小长度为0.5 m,选项C错误.答案:AD1.解析:由动量定理I=Δp可知,由于I1=I2,则两次锤子敲击完成瞬间有p1=p2,故A正确;由于两次锤子敲击完成瞬间两球具有动量大小相等,由E k=p 22m可知,A球获得的初动能更大,由动能定理可知W1>W2,故B错误;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0=(m1+m2)v,得v=m1v0m1+m2,由能量守恒有12m1v02=12(m1+m2)v2+E p,得E p=m1m22(m1+m2)v02,由于p1=p2,则质量越大的,初速度越小,即A球获得的初速度较大,则敲击A球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较大,即L1<L2,故C正确;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0=(m1+m2)v=p,得v=m1v0m1+m2=pm1+m2,则两次共速的速度大小相等,即v1=v2,故D错误.答案:AC2.解析:(1)由v-t图象可知:A、B的加速度大小为a A=2 m/s2,a B=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A=2 N,f B=2 N所以平板小车在1.0 s内所受合力为零,故小车不动,即位移为零.(2)由图象可知0~1.0 s内A、B的位移分别为:=3 m,=1 m1.0 s后,系统的动量守恒,三者的共同速度为v,则mv A=(M+2m)v,代入数据得:v=0.4 m/s1.0 s后A减速,小车和B一起加速且a车=23+1m/s2=0.5 m/s2车的长度至少为l=x A+x B+例 4 解析:(1)弹簧将两物块弹开的过程中弹簧与两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弹簧恢复原长后P、Q两物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有0=m1v1-m2v2,E p=12m1v+1212m2v22解得v1=2 m/s,v2=4 m/s物块P以速度v1冲上滑块,P与滑块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假设P不能从滑块的左侧冲出,且P在滑块上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 ,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 ,则有m 1v 1=(m 1+M )v ,12m 1v 12=12(m 1+M)v 2+m 1gh解得h =0.1 m由于h =R(1-cos 60°),所以物块P 恰好不能从滑块左侧冲出,假设成立,之后物块P 沿弧形槽从滑块上滑下,设物块P 返回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为v 3、滑块的速度为v 4,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1v 1=m 1v 3+Mv 4,12m 1v 12=12m 1v +3212Mv 42 解得v 3=0,v 4=2 m/s.(2)若Q 恰能经过d 点,则Q 在d 点的速度v d 满足m 2g =m 2v d2rQ 从b 点运动到半圆轨道最高点d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μm 2gx bc -2m 2gr =12m 2v −d 212m2v 22解得Q 恰能经过半圆轨道最高点时μ=0.3若Q 恰好能运动到与半圆轨道圆心等高点,则由动能定理得-μm 2g 解得Q 恰能运动到与半圆轨道圆心等高点时μ=0.6 若Q 恰能到达c 点,则由动能定理得-μm 2g 解得Q 恰能运动到c 点时μ=0.8分析可知,要使Q 能冲上半圆轨道且不脱离半圆轨道,应使0<μ≤0.3或0.6≤μ<0.8.答案:(1)见解析 (2)0<μ≤0.3或0.6≤μ<0.83.解析:(1)小球过C 点时,有2mg +mg =m v C2R,解得v C =√3gR .小球从A 到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 02=12mv C 2+mg·2R,联立解得v 0=√7gR(2)小球冲上圆弧轨道后的运动过程,在水平方向上,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C=(m+2m)v共.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 C2=12(m+2m)v共2+mgh,联立解得h=R.答案:(1)√7gR(2)R。

高考物理五年高考真题专题五

高考物理五年高考真题专题五

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2015·重庆理综,2,6分)(难度★★★)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0 B.GM(R+h)2C.GMm(R+h)2D.GMh2解析对飞船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h)2=mg′,解得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GM(R+h)2,B项正确.答案 B2.(2015·海南单科,6,3分)(难度★★★)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7,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A.12R B.72R C.2R D.72R解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即x=v0t,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即h=12gt2,所以x=v2hg,两种情况下,抛出的速率相同,高度相同,所以g行g地=x2地x2行=74,根据公式GMmR2=mg可得R2=GMg故R行R地=M行M地·g地g行=2,解得R行=2R,故C正确.答案 C3.(2015·江苏单科,3,3分)(难度★★)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 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peg b ”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 幕.“51peg b ”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 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120,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 A.110 B .1 C .5 D .10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r 2=m 4π2T 2r ,可得M =4π2r 3GT 2,所以 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为M 恒M 太=r 3行T 2地r 3地T 2行=8180≈1,故选项B 正确.答案 B4.(2014·福建理综,14,6分)(难度★★)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 的p 倍,半径为地球的q 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 的( ) A.pq 倍B.qp 倍C.pq 倍D.pq 3倍解析 对于中心天体的卫星,G MmR 2=m v 2R ,v =GMR ,设行星卫星的环绕速 度为v ′,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为v ,则v ′v =M ′M ·R R ′=pq ,C 正确.答案 C5.(2014·浙江理综,16,6分)(难度★★)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 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 1=19 600 km ,公转周期T 1=6.39 天.20XX 年3月,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轨道 半径r 2=48 000 km ,则它的公转周期T 2最接近于( ) A .15天B .25天C .35天D .45天解析 由G Mmr 2=m 4π2T 2r ,解得T =2πr 3GM ,所以T 2T 1=(r 2r 1)3,解得T 2≈24.49天,所以B 项正确.答案 B6.(2014·江苏单科,2,3分)(难度★★★)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 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 A .3.5 km/s B .5.0 km/sC .17.7 km/sD .35.2 km/s解析 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火星对航天器的万 有引力提供航天器的向心力得GM 火m R 2火=m v 2火R 火同理GM 地m R 2地=m v 2地R 地所以M 火M 地·R 地R 火=(v 火v 地)2v 火=15·v 地,而v 地=7.9 km/s 故v 火=7.95 km/s ≈3.5 km/s ,选项A 正确.答案 A7.(2014·广东理综,21,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飞行器P 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B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C .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D .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解析 由G MmR 2=m 4π2T 2R 得T =R 3GM ·2π,可知A 正确;由G MmR 2=m v 2R 得v =GMR ,可知B 错误;设轨道半径为R ,星球半径为R 0,由M =4π2R 3GT 2和V =43πR 30得ρ=3πGT 2(R R 0)3=3πGT 2(1sin θ2)3,可判定C 正确;当测得T 和R 而不能测得R 0时,不能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故D 错误.答案 AC8.(2013·江苏物理,1,3分)(难度★★)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解析 行星做椭圆运动,且在不同的轨道上.所以A 、B 错误;根据开普勒 第三定律,可知C 正确;对在某一轨道上运动的天体来说,天体与太阳的连 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而题中是对两个天体、两个轨道.所以D 错误.答案 C9.(2013·福建理综,13,6分)(难度★★)设太阳质量为M ,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 期为T ,轨道可视做半径为r 的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描述该行星运 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 )A .GM =4π2r 3T 2B .GM =4π2r 2T 2C .GM =4π2r 2T 3D .GM =4πr 3T 2解析 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r 2=m 4π2r T 2,化简 得GM =4π2r 3T 2,A 正确.答案 A10.(2013·安徽理综,17,6分)(难度★★★)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Mmr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 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 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 2,此过程中 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 A .GMm ⎝ ⎛⎭⎪⎫1R 2-1R 1B .GMm ⎝ ⎛⎭⎪⎫1R 1-1R 2C.GMm 2⎝ ⎛⎭⎪⎫1R 2-1R 1D.GMm 2⎝ ⎛⎭⎪⎫1R 1-1R 2解析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满足G Mm r 2=m v 2r ,动能E k =12m v 2=GMm2r ,机械能E =E k +E p ,则E =GMm 2r -GMm r =-GMm2r .卫星由半径为R 1的轨道降到半径为R 2的轨道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 =E 1-E 2=GMm 2(1R 2-1R 1),即下降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所以C 项正确.答案 C11.(2013·上海单科,9,2分)(难度★★)小行星绕恒星运动,恒星均匀地向四周 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过程中近似做 圆周运动.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 ) A .半径变大B .速率变大C .角速度变大D .加速度变大解析 因恒星质量M 减小,所以万有引力减小,不足以提供行星所需向心力, 行星将做离心运动,半径R 变大,A 项正确;再由v =GMR ,ω=GM R 3,a =GMR 2可知,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均变小,故B 、C 、D 均错误.答案 A12.(2012·浙江理综,15,6分)(难度★★★)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 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 .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C .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D .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知F =G Mmr 2,各小行星质量及距太阳的距离都可能不同,A 错误;对小行星有a =GM r 2,v =GM r ,ω=GM r 3,T =2πr 3GM , 小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其周期比地球公转的周期长,线速度值比地 球公转线速度值小,B 、D 均错误;小行星内侧比外侧距太阳近,向心加速度 大,C 正确.答案 C13.(2012·福建理综,16,6分)(难度★★)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 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 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已知引力常量为G , 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m v 2GNB.m v 4GNC.N v 2GmD.N v 4Gm解析 对卫星:GMm ′R 2=m ′v 2R =m ′g ;对被测物体:mg =N ,联立可得M =m v 4GN , 故B 正确.答案 B14.(2014·四川理综,9,15分)(难度★★★★)石墨烯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新材料, 其超高强度及超强导电、导热等非凡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望使21世纪的世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发现者由此获得20XX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用石墨烯制作 超级缆绳,人类搭建“太空电梯”的梦想有望在本世纪实现.科学家们设想, 通过地球同步轨道站向地面垂下一条缆绳至赤道基站,电梯仓沿着这条缆绳运行,实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便捷的物资交换.(1)若“太空电梯”将货物从赤道基站运到距地面高度为h 1的同步轨道站,求 轨道站内质量为m 1的货物相对地心运动的动能.设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地 球半径为R .(2)当电梯仓停在距地面高度h 2=4R 的站点时,求仓内质量m 2=50 kg 的人对 水平地板的压力大小.取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地球自转角速度ω =7.3×10-5 rad/s ,地球半径R =6.4×103 km.解析 (1)设货物相对地心的距离为r 1,线速度为v 1,则 r 1=R +h 1① v 1=r 1ω②货物相对地心运动的动能为E k =12m 1v 21③ 联立①②③得E k =12m 1ω2(R +h 1)2④(2)设地球质量为M ,人相对地心的距离为r 2,向心加速度为a ,受地球的万 有引力为F ,则 r 2=R +h 2⑤ a =ω2r 2⑥ F =G m 2M r 22⑦g =GM R 2⑧设水平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N ,人对水平地板的压力大小为N ′,则F -N =m 2a ⑨N ′=N ⑩联立⑤~⑩式并代入数据得N ′=11.5 N ⑪答案 (1)12m 1ω2(R +h 1)2 (2)11.5 N15.(2014·重庆理综,7,15分)(难度★★★★)如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 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 高度为h 1处悬停(速度为0,h 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 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h 2处的速度为v ;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 受重力下落至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m (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k 1,质量比为k 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解析 (1)设地球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 和R ,月球的质量、半径和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M ′、R ′和g ′,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t .则M M ′=k 2,RR ′=k 1 由mg ′=G M ′mR ′2和mg =G Mm R 2得g ′=k 21k 2g由v 2t -v 2=2g ′h 2得v-t =v 2+2k 21gh 2k 2.(2)设机械能变化量为ΔE ,动能变化量为ΔE k ,重力势能变化量为ΔE p . 由ΔE =ΔE k +ΔE p有ΔE =12m v 2t -mg ′h 1=12m (v 2+2k 21gh 2k 2)-m k 21k 2gh 1得ΔE =12m v 2-k 21k 2mg (h 1-h 2).答案 (1)k 21k 2gv 2+2k 21gh 2k 2 (2)12m v 2-k 21k 2mg (h 1-h 2)16.(2014·北京理综,23,18分)(难度★★★★)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规 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1)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 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 ,自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 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 0.a .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 1,求比值F 1/F 0的表达 式,并就h =1.0%R 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b .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 2,求比值F 2/F 0的表达式. (2)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r 、太阳的半径R s 和地球的半径R 三 者均减小为现在的1.0%,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仅考虑太阳和地 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现实地球的1年为标准,计算“设想地球”的1年将 变为多长?解析 (1)设小物体质量为m . a .在北极地面有G MmR 2=F 0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有G Mm(R +h )2=F 1 得F 1F 0=R 2(R +h )2当h =1.0%R 时 F 1F 0=1(1.01)2≈0.98 b .在赤道地面,小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万有引力和弹簧秤 的作用力,有G MmR 2-F 2=m 4π2T 2R得F 2F 0=1-4π2R 3GMT 2(2)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设太阳质量为M s ,地 球质量为M ,地球公转周期为T E ,有G M s Mr 2=Mr 4π2T 2E得T E =4π2r 3GM s =3πG ρ(r R s)3其中ρ为太阳的密度.由上式可知,地球公转周期T E 仅与太阳的密度、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与太阳半 径之比有关.因此“设想地球”的1年与现实地球的1年时间相同. 答案 (1)a.F 1F 0=R 2(R +h )2 0.98 b.F 2F 0=1-4π2R 3GMT 2(2)“设想地球”的1年与现实地球的1年时间相同考点二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1.(2015·新课标全国Ⅱ,16,6分)(难度★★)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 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 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 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 m/s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 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 m/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 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103 m/sB.东偏南方向,1.9×103 m/sC.西偏北方向,2.7×103 m/sD.东偏南方向,2.7×103 m/s解析附加速度Δv与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速度v2及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v1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由余弦定理可知,Δv=v21+v22-2v1v2cos 30°=1.9×103 m/s,方向东偏南方向,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 B2.(2015·新课标全国Ⅰ,21,6分)(难度★★★)(多选)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 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2.则此探测器()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 N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解析在星球表面有GMmR2=mg,所以重力加速度g=GMR2,地球表面g=GMR2=9.8 m/s2,则月球表面g′=G181M(13.7R)2=3.7×3.781×GMR2=16g,则探测器重力G=mg′=1 300×16×9.8 N≈2×103 N,选项B正确;探测器自由落体,末速度v=2g′h≈43×9.8 m/s≠8.9 m/s,选项A错误;关闭发动机后,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而离开近月轨道后还有制动悬停,所以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 错误;在近月轨道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 ′m R ′2=m v 2R ′,所以v =G 181M 13.7R= 3.7GM 81R <GMR ,即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选项D 正确.答案 BD3.(2015·福建理综,14,6分)(难度★★★)如图,若两颗人造卫星a 和b 均绕地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到地心O 的距离分别为r 1、r 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则( )A.v 1v 2=r 2r 1B.v 1v 2=r 1r 2C.v 1v 2=(r 2r 1)2D.v 1v 2=(r 1r 2)2解析 由题意知,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 力,根据G Mmr 2=m v 2r ,得v =GMr ,所以v 1v 2=r 2r 1,故A 正确,B 、C 、D错误.答案 A4.(2015·北京理综,16,6分)(难度★★★)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 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解析 两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力均由万有引力提供,所以有G Mmr 2=m v 2r =mω2r =m 4π2T 2r =ma ,解得v =GMr ,T =4π2r 3GM ,ω=GM r 3,a =GM r2,根据题意r 火>r 地,所以有T 地<T 火,v 地>v 火,a 地>a 火,ω地>ω火,故A 、B 、C 错误,D 正确.答案 D5.(2015·山东理综,15,6分)(难度★★★)如图,拉格朗日点L 1位于地球和月球 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 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 1建立空间站,使 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a 1、a 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2>a 3>a 1B .a 2>a 1>a 3C .a 3>a 1>a 2D .a 3>a 2>a 1解析 因空间站建在拉格朗日点,故其周期等于月球的周期,根据a =4π2T 2r 可知,a 2>a 1,对月球和地球的同步卫星而言,由于月球的轨道半径较空间站 的小,根据a =GMr 2可知a 3>a 2,故选项D 正确.答案 D6.(2015·广东理综,20,6分)(难度★★★)(多选)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 速度为v 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达到2v 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 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B .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C .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D .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R 2=m v 2R ,解得v =GMR ,所以2v =2×GM R =2GMR ,所以探测器脱离星球的发射速度与探测器的质量无关,A错误;因为地球与火星它们的MR 不同,所以C 错误;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F 1=GM 地m R 2地,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为F 2=GM 火mR 2火,所以F 1∶F 2=M 地R 2火M 火R 2地=5∶2,B 正确;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引力做负功,引力势能逐渐增大,D 正确.答案 BD7.(2015·天津理综,8,6分)(难度★★★)(多选)P 1、P 2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 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s 1、s 2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坐标表 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 ,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 中心的距离r 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P 1、P 2周围的a 与r 2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 )A .P 1的平均密度比P 2的大B .P 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 2的小C .s 1的向心加速度比s 2的大D .s 1的公转周期比s 2的大解析 由题图可知两行星半径相同,则体积相同,由a =G Mr 2可知P 1质量大 于P 2,则P 1密度大于P 2,故A 正确;第一宇宙速度v =GMR ,所以P 1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P 2,故B 错误;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a =GM (R +h )2,所以s 1的向心加速度大于s 2,故C 正确;由GMm(R +h )2=m 4π2T 2(R +h )得T = 4π2(R +h )3GM ,故s 1的公转周期比s 2的小,故D 错误.答案 AC8.(2015·四川理综,5,6分)(难度★★★)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嫦娥之父” 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地球和火星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根据下表,火星和地球相比( )A.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小B .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小C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大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解析 由G Mmr 2=m 4π2T 2r =ma 知,T =2πr 3GM ,a =GM r 2,轨道半径越大,公转周期越大,加速度越小,A 错误,B 正确;由G Mm R 2=mg 得g =G M R 2,g 地g 火=M 地M 火·⎝ ⎛⎭⎪⎪⎫R 火R 地2=2.6,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小,C 错误;由G Mm R 2=m v 2R 得 v =GM R ,v 地v 火=M 地M 火·R 火R 地=5,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小,D 错误.答案 B9.(2014·天津理综,3,6分)(难度★★★)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 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 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 .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B .向心加速度变大C .线速度变大D .角速度变大解析 同步卫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由G Mm(R +h )2=m (R +h )·(2πT )2有h =3GMT 24π2-R ,故T 增大时h 也增大,A 正确;同理由GMm (R +h )2=ma =m v 2R +h =m (R +h )ω2可得a =GM(R +h )2、v =GM R +h、ω=GM (R +h )3,故h 增大后a 、v 、ω都减小,B 、C 、D 皆错误.答案 A10.(2013·新课标全国Ⅰ,20,6分)(难度★★★)(多选)20XX 年6月18日,神舟 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 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 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 .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 .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大的环绕速度,天宫一号与神舟 九号均在离地343 km 的圆轨道运行,其运行速度必然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故A 错误;由于轨道所处空间还有稀薄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两卫星轨道 必然变小,由于卫星绕地球运动满足G Mmr 2=m v 2r ,即v =GMr ,所以当卫星轨道变小时速度反而会变大,故B 、C 正确;宇航员在天空中处于完全失 重状态,并不是不受重力,而是重力全部用来充当向心力,故D 错误.答案 BC11.(2013·新课标全国Ⅱ,20,6分)(难度★★★)(多选)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 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B .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C .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 .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解析 根据G Mmr 2=m v 2r ,得v =GMr ,可知轨道半径越小,则v 越大,动能越大,故A 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故B 正确;根据功能关系,机械能的变化与除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有关,既然气体阻力做了负功,机械能一定会减小,故C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W G -W 阻=E k2-E k1,由于卫星的动能逐渐增大,所以W G >W 阻,故D 正确.答案 BD12.(2013·广东理综,14,4分)(难度★★)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 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B .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 .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D .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解析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a =GM r 2,v =GM r ,ω=GMr 3,T =2πr 3GM .M 甲<M 乙,所以a 甲<a 乙,v 甲<v 乙,ω甲<ω乙,T 甲>T 乙,A 正确.答案 A13. (2013·浙江理综,18,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 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GMm(r -R )2B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GMmr 2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Gm 23r 2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3GMmr 2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F 万=G Mmr 2,A 项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 项正确;三颗卫星等间距分布,任意两星间距为3 r ,故两星间引力大小F 万′=G m 23r 2,C 项正确;任意两星对地球引力的夹角 为120°,故任意两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与第三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三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零,D 项错误.答案 BC14.(2012·安徽理综,14,6分)(难度★★)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 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 ,“神舟八号”的运行 轨道高度为343 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 A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大 B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 C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 D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 解析 由a =GMr 2,v =GMr ,ω=GMr 3,T =2πr 3GM 可知,只有周期 T随轨道半径r 的增大而增大,a 、v 、ω都随r 的增大而减小,又由于r 天>r 神, 所以B 正确.答案 B15.(2012·广东理综,21,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 轨道2.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A .动能大B .向心加速度大C .运行周期长D .角速度小解析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天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 Mmr 2=ma =m v 2r =mω2r =m 4π2T 2r ,可得a =GMr 2,v =GMr ,ω=GMr 3,T =2πr 3GM ,所以,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轨道半径大, 则a 、v 、ω、E k 均小,T 大.综上知,A 、B 错误,C 、D 正确.答案 CD16.(2015·安徽理综,24,20分)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 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 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 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 、B 、C 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 情况).若A 星体质量为2m 、B 、C 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三角形的边长为a ,求:(1)A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 ;(2)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 ; (3)C 星体的轨道半径R C ; (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解析 (1)由万有引力定律,A 星体所受B 、C 星体引力大小为F BA =G m A m B r 2=G 2m 2a 2=F CA ①方向如图则合力大小为F A =F BA ·cos 30°+F CA ·cos 30°=23G m 2a 2② (2)同上,B 星体所受A 、C 星体引力大小分别为 F AB =G m A m B r 2=G 2m 2a 2③ F CB =G m c m B a 2=G m 2a 2④ 方向如图由余弦定理得合力 F B =F 2AB +F 2CB -2F AB ·F CB ·cos 120°=7G m 2a 2⑤(3)由于m A =2m ,m B =m C =m通过分析可知,圆心O 在BC 的中垂线AD 的中点 则R C =⎝ ⎛⎭⎪⎫34a 2+⎝ ⎛⎭⎪⎫12a 2=74a ⑥(4)三星体运动周期相同,对C 星体,由 F C =F B =7G m 2a 2=m (2πT )2R C ⑦可得T =πa 36m 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答案(1)23G m2a2(2)7Gm2a2(3)74a(4)πa36m。

高考物理五年真题

高考物理五年真题

高考物理五年真题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研究历年真题,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规律和重点,帮助我们更好地备战高考物理考试。

一、选择题1. 某物体从静止下滑1秒向下,突然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冲量,将该物体的速度瞬间增加到2m/s,已知物体的运动速率,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的质量。

A. 5kgB. 10kgC. 20kgD. 30kg答案:B2. 与正弦函数相对,一个图像频率相同,相同交点,同一个极值点,同一个周期情况下,下列函数不变的是哪个?A. x轴与y轴的位置B. 峰值C. 周期D. 增减性答案:C3.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质点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它的速度矢量与加速度矢量夹角相应正弦值的乘积,它是因为:A.速度大小始终不变B.速度大小改变C.速度方向改变D.速度方向不变答案:B二、填空题1. 一个危险不稳定的核素在衰变为稳定的铅两秒后的原子数是最初的1/8,求该核素的半衰期。

答案:1s2. 质量分析法又称量能关系法,主要利用e=mc²原理解决能量跃迁中的质量问题。

而dM/dE体现了这种转变,其中dM为转变前质量,dE为转变后质量。

答案:能量守恒三、解答题1. 30°斜面上有一物体,重力加速度g=10m/s²,已知µ=1/√3,试分析物体在能平衡地自由沿斜面下滑时,平衡瞬间加速度以及加速度方向。

解析:若设物体在斜面上的重力分解为沿法线方向的分力为N,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为f,则N=mgcos30°=5√3N,f= • µN=5N。

因为此时最大静摩擦力fmax= • f=5N,故物体滑下时,f=fmax,当物体即将克服摩擦力时,f=ma,5-10a=10a ⇒ a=1/2m/s²,物体沿上斜滑下时加速度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2. 一点电荷q1=30μC, 与量子v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试验定律及其物理东西?已知电量q1=30μC, q2=20μC,电荷q1=30μC, q2=20μC,电荷q1=30μC, q2=20μC,电荷q1=30μC, q2=20μC,始终电势能为-2400J,相同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2015·重庆理综,2,6分)(难度★★★)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0 B.GM(R+h)2C.GMm(R+h)2D.GMh2解析对飞船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h)2=mg′,解得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GM(R+h)2,B项正确.答案 B2.(2015·海南单科,6,3分)(难度★★★)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7,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A.12R B.72R C.2R D.72R解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即x=v0t,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即h=12gt2,所以x=v2hg,两种情况下,抛出的速率相同,高度相同,所以g行g地=x2地x2行=74,根据公式GMmR2=mg可得R2=GMg故R行R地=M行M地·g地g行=2,解得R行=2R,故C正确.答案 C3.(2015·江苏单科,3,3分)(难度★★)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 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peg b ”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 幕.“51peg b ”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 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120,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 A.110 B .1 C .5 D .10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r 2=m 4π2T 2r ,可得M =4π2r 3GT 2,所以 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为M 恒M 太=r 3行T 2地r 3地T 2行=8180≈1,故选项B 正确.答案 B4.(2014·福建理综,14,6分)(难度★★)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 的p 倍,半径为地球的q 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 的( ) A.pq 倍B.qp 倍C.pq 倍D.pq 3倍解析 对于中心天体的卫星,G MmR 2=m v 2R ,v =GMR ,设行星卫星的环绕速 度为v ′,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为v ,则v ′v =M ′M ·R R ′=pq ,C 正确.答案 C5.(2014·浙江理综,16,6分)(难度★★)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 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 1=19 600 km ,公转周期T 1=6.39 天.20XX 年3月,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轨道 半径r 2=48 000 km ,则它的公转周期T 2最接近于( ) A .15天B .25天C .35天D .45天解析 由G Mmr 2=m 4π2T 2r ,解得T =2πr 3GM ,所以T 2T 1=(r 2r 1)3,解得T 2≈24.49天,所以B 项正确.答案 B6.(2014·江苏单科,2,3分)(难度★★★)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 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 A .3.5 km/s B .5.0 km/sC .17.7 km/sD .35.2 km/s解析 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火星对航天器的万 有引力提供航天器的向心力得GM 火m R 2火=m v 2火R 火同理GM 地m R 2地=m v 2地R 地所以M 火M 地·R 地R 火=(v 火v 地)2v 火=15·v 地,而v 地=7.9 km/s 故v 火=7.95 km/s ≈3.5 km/s ,选项A 正确.答案 A7.(2014·广东理综,21,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飞行器P 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B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C .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D .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解析 由G MmR 2=m 4π2T 2R 得T =R 3GM ·2π,可知A 正确;由G MmR 2=m v 2R 得v =GMR ,可知B 错误;设轨道半径为R ,星球半径为R 0,由M =4π2R 3GT 2和V =43πR 30得ρ=3πGT 2(R R 0)3=3πGT 2(1sin θ2)3,可判定C 正确;当测得T 和R 而不能测得R 0时,不能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故D 错误.答案 AC8.(2013·江苏物理,1,3分)(难度★★)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 .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解析 行星做椭圆运动,且在不同的轨道上.所以A 、B 错误;根据开普勒 第三定律,可知C 正确;对在某一轨道上运动的天体来说,天体与太阳的连 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而题中是对两个天体、两个轨道.所以D 错误.答案 C9.(2013·福建理综,13,6分)(难度★★)设太阳质量为M ,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 期为T ,轨道可视做半径为r 的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描述该行星运 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 )A .GM =4π2r 3T 2B .GM =4π2r 2T 2C .GM =4π2r 2T 3D .GM =4πr 3T 2解析 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r 2=m 4π2r T 2,化简 得GM =4π2r 3T 2,A 正确.答案 A10.(2013·安徽理综,17,6分)(难度★★★)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Mmr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 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 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 2,此过程中 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 A .GMm ⎝ ⎛⎭⎪⎫1R 2-1R 1B .GMm ⎝ ⎛⎭⎪⎫1R 1-1R 2C.GMm 2⎝ ⎛⎭⎪⎫1R 2-1R 1D.GMm 2⎝ ⎛⎭⎪⎫1R 1-1R 2解析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满足G Mm r 2=m v 2r ,动能E k =12m v 2=GMm2r ,机械能E =E k +E p ,则E =GMm 2r -GMm r =-GMm2r .卫星由半径为R 1的轨道降到半径为R 2的轨道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 =E 1-E 2=GMm 2(1R 2-1R 1),即下降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所以C 项正确.答案 C11.(2013·上海单科,9,2分)(难度★★)小行星绕恒星运动,恒星均匀地向四周 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过程中近似做 圆周运动.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 ) A .半径变大B .速率变大C .角速度变大D .加速度变大解析 因恒星质量M 减小,所以万有引力减小,不足以提供行星所需向心力, 行星将做离心运动,半径R 变大,A 项正确;再由v =GMR ,ω=GM R 3,a =GMR 2可知,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均变小,故B 、C 、D 均错误.答案 A12.(2012·浙江理综,15,6分)(难度★★★)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 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 .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C .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D .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知F =G Mmr 2,各小行星质量及距太阳的距离都可能不同,A 错误;对小行星有a =GM r 2,v =GM r ,ω=GM r 3,T =2πr 3GM , 小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其周期比地球公转的周期长,线速度值比地 球公转线速度值小,B 、D 均错误;小行星内侧比外侧距太阳近,向心加速度 大,C 正确.答案 C13.(2012·福建理综,16,6分)(难度★★)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 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 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已知引力常量为G , 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m v 2GNB.m v 4GNC.N v 2GmD.N v 4Gm解析 对卫星:GMm ′R 2=m ′v 2R =m ′g ;对被测物体:mg =N ,联立可得M =m v 4GN , 故B 正确.答案 B14.(2014·四川理综,9,15分)(难度★★★★)石墨烯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新材料, 其超高强度及超强导电、导热等非凡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望使21世纪的世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发现者由此获得20XX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用石墨烯制作 超级缆绳,人类搭建“太空电梯”的梦想有望在本世纪实现.科学家们设想, 通过地球同步轨道站向地面垂下一条缆绳至赤道基站,电梯仓沿着这条缆绳运行,实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便捷的物资交换.(1)若“太空电梯”将货物从赤道基站运到距地面高度为h 1的同步轨道站,求 轨道站内质量为m 1的货物相对地心运动的动能.设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地 球半径为R .(2)当电梯仓停在距地面高度h 2=4R 的站点时,求仓内质量m 2=50 kg 的人对 水平地板的压力大小.取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地球自转角速度ω =7.3×10-5 rad/s ,地球半径R =6.4×103 km.解析 (1)设货物相对地心的距离为r 1,线速度为v 1,则 r 1=R +h 1① v 1=r 1ω②货物相对地心运动的动能为E k =12m 1v 21③ 联立①②③得E k =12m 1ω2(R +h 1)2④(2)设地球质量为M ,人相对地心的距离为r 2,向心加速度为a ,受地球的万 有引力为F ,则 r 2=R +h 2⑤ a =ω2r 2⑥ F =G m 2M r 22⑦g =GM R 2⑧设水平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小为N ,人对水平地板的压力大小为N ′,则F -N =m 2a ⑨N ′=N ⑩联立⑤~⑩式并代入数据得N ′=11.5 N ⑪答案 (1)12m 1ω2(R +h 1)2 (2)11.5 N15.(2014·重庆理综,7,15分)(难度★★★★)如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 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 高度为h 1处悬停(速度为0,h 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 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h 2处的速度为v ;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 受重力下落至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m (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k 1,质量比为k 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解析 (1)设地球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 和R ,月球的质量、半径和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M ′、R ′和g ′,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t .则M M ′=k 2,RR ′=k 1 由mg ′=G M ′mR ′2和mg =G Mm R 2得g ′=k 21k 2g由v 2t -v 2=2g ′h 2得v-t =v 2+2k 21gh 2k 2.(2)设机械能变化量为ΔE ,动能变化量为ΔE k ,重力势能变化量为ΔE p . 由ΔE =ΔE k +ΔE p有ΔE =12m v 2t -mg ′h 1=12m (v 2+2k 21gh 2k 2)-m k 21k 2gh 1得ΔE =12m v 2-k 21k 2mg (h 1-h 2).答案 (1)k 21k 2gv 2+2k 21gh 2k 2 (2)12m v 2-k 21k 2mg (h 1-h 2)16.(2014·北京理综,23,18分)(难度★★★★)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规 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1)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 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 ,自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 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 0.a .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 1,求比值F 1/F 0的表达 式,并就h =1.0%R 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b .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 2,求比值F 2/F 0的表达式. (2)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r 、太阳的半径R s 和地球的半径R 三 者均减小为现在的1.0%,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仅考虑太阳和地 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现实地球的1年为标准,计算“设想地球”的1年将 变为多长?解析 (1)设小物体质量为m . a .在北极地面有G MmR 2=F 0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有G Mm(R +h )2=F 1 得F 1F 0=R 2(R +h )2当h =1.0%R 时 F 1F 0=1(1.01)2≈0.98 b .在赤道地面,小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万有引力和弹簧秤 的作用力,有G MmR 2-F 2=m 4π2T 2R得F 2F 0=1-4π2R 3GMT 2(2)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设太阳质量为M s ,地 球质量为M ,地球公转周期为T E ,有G M s Mr 2=Mr 4π2T 2E得T E =4π2r 3GM s =3πG ρ(r R s)3其中ρ为太阳的密度.由上式可知,地球公转周期T E 仅与太阳的密度、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与太阳半 径之比有关.因此“设想地球”的1年与现实地球的1年时间相同. 答案 (1)a.F 1F 0=R 2(R +h )2 0.98 b.F 2F 0=1-4π2R 3GMT 2(2)“设想地球”的1年与现实地球的1年时间相同考点二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1.(2015·新课标全国Ⅱ,16,6分)(难度★★)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 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 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 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 m/s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 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 m/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 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103 m/sB.东偏南方向,1.9×103 m/sC.西偏北方向,2.7×103 m/sD.东偏南方向,2.7×103 m/s解析附加速度Δv与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速度v2及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v1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由余弦定理可知,Δv=v21+v22-2v1v2cos 30°=1.9×103 m/s,方向东偏南方向,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 B2.(2015·新课标全国Ⅰ,21,6分)(难度★★★)(多选)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 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2.则此探测器()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 N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解析在星球表面有GMmR2=mg,所以重力加速度g=GMR2,地球表面g=GMR2=9.8 m/s2,则月球表面g′=G181M(13.7R)2=3.7×3.781×GMR2=16g,则探测器重力G=mg′=1 300×16×9.8 N≈2×103 N,选项B正确;探测器自由落体,末速度v=2g′h≈43×9.8 m/s≠8.9 m/s,选项A错误;关闭发动机后,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而离开近月轨道后还有制动悬停,所以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 错误;在近月轨道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 ′m R ′2=m v 2R ′,所以v =G 181M 13.7R= 3.7GM 81R <GMR ,即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选项D 正确.答案 BD3.(2015·福建理综,14,6分)(难度★★★)如图,若两颗人造卫星a 和b 均绕地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 、b 到地心O 的距离分别为r 1、r 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则( )A.v 1v 2=r 2r 1B.v 1v 2=r 1r 2C.v 1v 2=(r 2r 1)2D.v 1v 2=(r 1r 2)2解析 由题意知,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 力,根据G Mmr 2=m v 2r ,得v =GMr ,所以v 1v 2=r 2r 1,故A 正确,B 、C 、D错误.答案 A4.(2015·北京理综,16,6分)(难度★★★)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 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解析 两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力均由万有引力提供,所以有G Mmr 2=m v 2r =mω2r =m 4π2T 2r =ma ,解得v =GMr ,T =4π2r 3GM ,ω=GM r 3,a =GM r2,根据题意r 火>r 地,所以有T 地<T 火,v 地>v 火,a 地>a 火,ω地>ω火,故A 、B 、C 错误,D 正确.答案 D5.(2015·山东理综,15,6分)(难度★★★)如图,拉格朗日点L 1位于地球和月球 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 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 1建立空间站,使 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a 1、a 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2>a 3>a 1B .a 2>a 1>a 3C .a 3>a 1>a 2D .a 3>a 2>a 1解析 因空间站建在拉格朗日点,故其周期等于月球的周期,根据a =4π2T 2r 可知,a 2>a 1,对月球和地球的同步卫星而言,由于月球的轨道半径较空间站 的小,根据a =GMr 2可知a 3>a 2,故选项D 正确.答案 D6.(2015·广东理综,20,6分)(难度★★★)(多选)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 速度为v 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达到2v 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 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B .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C .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D .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R 2=m v 2R ,解得v =GMR ,所以2v =2×GM R =2GMR ,所以探测器脱离星球的发射速度与探测器的质量无关,A错误;因为地球与火星它们的MR 不同,所以C 错误;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F 1=GM 地m R 2地,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为F 2=GM 火mR 2火,所以F 1∶F 2=M 地R 2火M 火R 2地=5∶2,B 正确;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引力做负功,引力势能逐渐增大,D 正确.答案 BD7.(2015·天津理综,8,6分)(难度★★★)(多选)P 1、P 2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 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s 1、s 2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坐标表 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 ,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 中心的距离r 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P 1、P 2周围的a 与r 2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 )A .P 1的平均密度比P 2的大B .P 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 2的小C .s 1的向心加速度比s 2的大D .s 1的公转周期比s 2的大解析 由题图可知两行星半径相同,则体积相同,由a =G Mr 2可知P 1质量大 于P 2,则P 1密度大于P 2,故A 正确;第一宇宙速度v =GMR ,所以P 1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P 2,故B 错误;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a =GM (R +h )2,所以s 1的向心加速度大于s 2,故C 正确;由GMm(R +h )2=m 4π2T 2(R +h )得T = 4π2(R +h )3GM ,故s 1的公转周期比s 2的小,故D 错误.答案 AC8.(2015·四川理综,5,6分)(难度★★★)登上火星是人类的梦想,“嫦娥之父” 欧阳自远透露:中国计划于2020年登陆火星.地球和火星公转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自转影响.根据下表,火星和地球相比( )A.火星的公转周期较小B .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较小C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大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大解析 由G Mmr 2=m 4π2T 2r =ma 知,T =2πr 3GM ,a =GM r 2,轨道半径越大,公转周期越大,加速度越小,A 错误,B 正确;由G Mm R 2=mg 得g =G M R 2,g 地g 火=M 地M 火·⎝ ⎛⎭⎪⎪⎫R 火R 地2=2.6,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小,C 错误;由G Mm R 2=m v 2R 得 v =GM R ,v 地v 火=M 地M 火·R 火R 地=5,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较小,D 错误.答案 B9.(2014·天津理综,3,6分)(难度★★★)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 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 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 .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B .向心加速度变大C .线速度变大D .角速度变大解析 同步卫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由G Mm(R +h )2=m (R +h )·(2πT )2有h =3GMT 24π2-R ,故T 增大时h 也增大,A 正确;同理由GMm (R +h )2=ma =m v 2R +h =m (R +h )ω2可得a =GM(R +h )2、v =GM R +h、ω=GM (R +h )3,故h 增大后a 、v 、ω都减小,B 、C 、D 皆错误.答案 A10.(2013·新课标全国Ⅰ,20,6分)(难度★★★)(多选)20XX 年6月18日,神舟 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 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 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 .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 .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大的环绕速度,天宫一号与神舟 九号均在离地343 km 的圆轨道运行,其运行速度必然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故A 错误;由于轨道所处空间还有稀薄的气体,运行一段时间后两卫星轨道 必然变小,由于卫星绕地球运动满足G Mmr 2=m v 2r ,即v =GMr ,所以当卫星轨道变小时速度反而会变大,故B 、C 正确;宇航员在天空中处于完全失 重状态,并不是不受重力,而是重力全部用来充当向心力,故D 错误.答案 BC11.(2013·新课标全国Ⅱ,20,6分)(难度★★★)(多选)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 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B .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C .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 .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解析 根据G Mmr 2=m v 2r ,得v =GMr ,可知轨道半径越小,则v 越大,动能越大,故A 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故B 正确;根据功能关系,机械能的变化与除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有关,既然气体阻力做了负功,机械能一定会减小,故C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W G -W 阻=E k2-E k1,由于卫星的动能逐渐增大,所以W G >W 阻,故D 正确.答案 BD12.(2013·广东理综,14,4分)(难度★★)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 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 和2M 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B .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 .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D .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解析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a =GM r 2,v =GM r ,ω=GMr 3,T =2πr 3GM .M 甲<M 乙,所以a 甲<a 乙,v 甲<v 乙,ω甲<ω乙,T 甲>T 乙,A 正确.答案 A13. (2013·浙江理综,18,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 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GMm(r -R )2B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GMmr 2C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Gm 23r 2D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3GMmr 2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F 万=G Mmr 2,A 项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 项正确;三颗卫星等间距分布,任意两星间距为3 r ,故两星间引力大小F 万′=G m 23r 2,C 项正确;任意两星对地球引力的夹角 为120°,故任意两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与第三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三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零,D 项错误.答案 BC14.(2012·安徽理综,14,6分)(难度★★)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 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 ,“神舟八号”的运行 轨道高度为343 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 A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大 B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 C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 D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 解析 由a =GMr 2,v =GMr ,ω=GMr 3,T =2πr 3GM 可知,只有周期 T随轨道半径r 的增大而增大,a 、v 、ω都随r 的增大而减小,又由于r 天>r 神, 所以B 正确.答案 B15.(2012·广东理综,21,6分)(难度★★)(多选)如图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 轨道2.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A .动能大B .向心加速度大C .运行周期长D .角速度小解析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天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 Mmr 2=ma =m v 2r =mω2r =m 4π2T 2r ,可得a =GMr 2,v =GMr ,ω=GMr 3,T =2πr 3GM ,所以,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轨道半径大, 则a 、v 、ω、E k 均小,T 大.综上知,A 、B 错误,C 、D 正确.答案 CD16.(2015·安徽理综,24,20分)由三颗星体构成的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 的作用,存在着一种运动形式;三颗星体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分 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 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 内做相同角速度的圆周运动(图示为A 、B 、C 三颗星体质量不相同时的一般 情况).若A 星体质量为2m 、B 、C 两星体的质量均为m ,三角形的边长为a ,求:(1)A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A ;(2)B 星体所受合力大小F B ; (3)C 星体的轨道半径R C ; (4)三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解析 (1)由万有引力定律,A 星体所受B 、C 星体引力大小为F BA =G m A m B r 2=G 2m 2a 2=F CA ①方向如图则合力大小为F A =F BA ·cos 30°+F CA ·cos 30°=23G m 2a 2② (2)同上,B 星体所受A 、C 星体引力大小分别为 F AB =G m A m B r 2=G 2m 2a 2③ F CB =G m c m B a 2=G m 2a 2④ 方向如图由余弦定理得合力 F B =F 2AB +F 2CB -2F AB ·F CB ·cos 120°=7G m 2a 2⑤(3)由于m A =2m ,m B =m C =m通过分析可知,圆心O 在BC 的中垂线AD 的中点 则R C =⎝ ⎛⎭⎪⎫34a 2+⎝ ⎛⎭⎪⎫12a 2=74a ⑥(4)三星体运动周期相同,对C 星体,由 F C =F B =7G m 2a 2=m (2πT )2R C ⑦可得T =πa 36m 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答案(1)23G m2a2(2)7Gm2a2(3)74a(4)πa36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