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中国舆论监督的机遇与挑战

合集下载

新媒体的出现对舆论监督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对舆论监督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对舆论监督的影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舆论监督的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舆论监督变得更加开放、透明、快速和广泛,同时也提高了公众的监督能力和独立性。

下面将就新媒体对舆论监督的影响进行详细介绍。

一、扩大了舆论监督的范围和规模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促进了舆论监督的广泛性和深度性,使得监督对象不再局限于一些官方媒体或某些具有垄断地位的传统媒体,而是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

公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论坛、博客、视频网站等,随时随地地发布和转发信息,对各类事件、问题展开广泛的舆论监督,把不法行为或不良事件曝光到公众视野中,形成舆论压力,促进问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提高了舆论监督的效率和速度与传统媒体需要通过编辑、审核等多个环节才能发布新闻形成对舆论监督的报道不同,新媒体的速度更快、更实时,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信息的发布、传播、回应和互动。

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轻松地浏览和参与信息的发布和讨论,及时得到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实现舆论的公开、透明和快速。

同时,新媒体的特点也使得监督对象难以回避和规避,更加难以进行舆论的封锁和掌控。

三、提升了公众舆论监督和参与能力新媒体的出现可以极大地开拓公众的信息来源和获取渠道,丰富了公众获取知识和发表意见的途径。

公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工具可以直观地观察、了解社会事件的现场情况,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参与到议题的讨论、评价和监督当中。

通过这些方式,公众的舆论监督和参与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更加有助于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

四、带来了舆论监督的挑战和难题虽然新媒体带来了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虚假信息、不当言论、恶意攻击等。

这些不良信息可能对公众产生误导作用,影响舆论监督的正常进行。

因此,需要加强企业和组织的自律管理,加强平台的内容审核和管控,切实保护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浅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

浅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

浅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舆论监督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主要依靠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而在新媒体时代,则需要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进行监督。

下面就是对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进行的浅论。

一、多元化的舆论监督主体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属权利,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也成为了舆论监督的主体。

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平台,普通网民可以发布自己对各种事件的看法和评论,有时还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事件的发展。

这为舆论监督带来了更多元化的声音和视角,也提高了舆论监督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二、实时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播的实时性。

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得到传播,而且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新的信息传出。

这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更广泛和更及时的信息基础,使监督更加全面和精准。

三、互动性的舆论监督模式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单向媒介进行的,而在新媒体时代,则形成了更加互动的监督模式。

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不仅可以发布信息,还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从而形成更加广泛的监督网络。

这种互动性的监督模式,使监督更加深入和有针对性,更容易形成舆论压力,推动事件的发展和解决。

四、虚假信息的挑战与此新媒体时代也面临着虚假信息的挑战。

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而信息的真实性往往难以辨别。

有些人利用虚假信息来误导公众或达到某种目的,这给舆论监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舆论监督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更加注重事实核查和信息真实性的保障,才能更好地发挥监督的作用。

五、法律法规的约束与保障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方式也需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障。

面对各种信息的传播和舆论的表达,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规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舆论监督的公正和客观。

也需要对那些利用新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的行为加强法律打击和制裁,维护信息传播的秩序和规范。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模式,使新闻内容更加多样化、立体化,同时也为舆论监督与引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与引导不仅仅是政府和传统媒体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合作。

本文将从舆论监督与引导的概念、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新闻传播的变化以及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与引导的实践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舆论监督与引导的概念舆论监督与引导是指社会各界通过媒体对公共事务进行监督与引导,包括政府的工作、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行为等。

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民主法治的建设;舆论引导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公众正确看待事物,形成健康理性的舆论氛围。

舆论监督与引导需要依靠传播媒体来实现,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舆论监督与引导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手段。

二、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便利,同时也催生了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新闻内容。

在新媒体平台上,用户不仅能够获取信息,还可以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推动信息互动和碰撞。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传播更快速: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手段,信息能够实现即时发布和传播,传统媒体的报道时间和空间受到了挑战。

2.信息生产更多样:新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发布信息,使新闻内容更加多样化。

3.信息互动性更强:新媒体时代,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形成了信息的双向互动。

4.信息传播更具影响力:新媒体的传播渠道更为广泛,信息传播的影响力更大,可以迅速影响和塑造舆论。

三、新闻传播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媒体主要依靠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新闻传播,而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更加多元化、立体化。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渠道更多样: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渠道,使新闻传播变得更加多元化。

新媒体时代媒体监管的挑战与改进

新媒体时代媒体监管的挑战与改进

新媒体时代媒体监管的挑战与改进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然而,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也带来了媒体监管的挑战。

传统的媒体监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改进,以确保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挑战1.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这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虚假信息、谣言和不实报道层出不穷,给公众带来了困扰。

传统媒体监管机构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导致虚假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2.监管力度不足传统媒体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

由于新媒体的特点,监管机构往往无法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全面监管,只能通过投诉和举报来处理问题。

这种方式存在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无法有效地维护公众的权益。

3.监管法律法规滞后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现有的法律法规无法完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监管机构在处理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

此外,新媒体的跨境特点也给监管带来了困难,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监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进1.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我们需要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

首先,要提高监管机构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其次,要加强监管机构的技术能力,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要加强监管机构的协作能力,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合力。

2.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为了解决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首先,要加强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资质认证,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素养和道德操守。

其次,要建立信息真实性审核机制,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最后,要加强对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对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3.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为了跟上新媒体的发展步伐,我们需要完善监管法律法规。

首先,要加快立法进程,制定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法律法规。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机遇与挑战

广 大网 民 , 为 形成舆论 创造 了条 件 。 例如
在 上述 的 “ 温岭女 教师 虐童 ” 事件中, 有 网友将 女 教师 虐待幼 儿 的照片发 到 网络
为让人痛 恨 , 但是, 在法制 社会 凡事都应
以法律为准绳 , 这一点是不容侵犯 的。 3 、 “ 网络推手”——干扰真正的 民意 “ 所谓 网络推手 , 就是 以网络营销 为
媒体舆论监督出现局限性时 , 新媒体 的发 展为其带 来了新的可能性。
1 、 新媒 体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 , 媒介通过 向公众
提供新 闻事实或对新 闻事实 的评价 , 引起 公 众的注意 , 从 而引导舆论 , 达到监督 的
大众传媒 的舆论 监督 领域。 而在新媒体 时 代 ,由于网络信 息的海量性 以及开放性 ,
( 1 ) 网络舆论监督面更加广泛 , 舆论
的发 酵时间缩 短。盘点 2 0 1 2年的 网络舆 论热点事件 ,它涉及社会 的方方 面面 , 例 如 “ 三亚宰客”事件 、 归真堂 “ 活熊取胆 ” 事件 、 蒙牛产品黄 曲霉 素超标事 件 、 哈 尔 滨 民居造强拆事件 、 温岭女教师虐童事件 等等 。 据统计 , 在 2 0 1 2年第 1 季度 网络舆 情热点事件就有 1 0 0 0多件 。 ⑥ 在传统媒体
诺依曼 曾说
“ 舆论是 我们的社会皮
肤, 它 在 维 护社 会 整 合 方 面发 挥 着 重 要 的
总而 言之 ,传统媒体环境下 的舆论监 督 ,
存在其局限性 。 二、 新 媒体 环 境 下 的舆 论 监 督 麦克 卢 汉 曾说 : “ 媒 介 即 讯 息 ”, 也 就
作用 ” ① 。 作 为社会 公意的代表 , 舆论监督

新媒体对于政府舆情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对于政府舆情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对于政府舆情管理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参与社会讨论的重要平台。

政府舆情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也受到了新媒体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政府舆情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新媒体对政府舆情管理的影响1. 加速信息传播速度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政府发布的信息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到广大民众中,形成舆论的快速反应。

这使得政府在舆情管理中需要更加及时地回应和处理问题,否则舆情可能会迅速扩大并对政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2. 增加舆论监督力度新媒体平台为民众提供了表达意见和监督政府的渠道。

民众可以通过微博、论坛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进行评价和批评。

这种舆论监督的力量使政府在舆情管理中需要更加谨慎和透明,以避免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抗议。

3. 扩大信息来源和多样化观点新媒体平台为政府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政府可以通过监测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和民众的讨论,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意见。

同时,新媒体平台上的观点也更加多样化,政府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以更好地管理舆情。

二、对策1. 加强信息发布和回应速度政府需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布信息和回应民众关切。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新媒体团队,负责监测和回应社交媒体上的舆情,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回应。

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布信息,增加透明度,减少谣言的传播。

2. 建立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政府需要建立科学、准确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意见。

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监测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和民众的讨论,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舆情风险。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开展民意调查和听取公众意见,更好地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期望。

3. 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政府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舆情管理工作。

政府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共同开展舆情监测和信息发布工作,以提高舆情管理的效果。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舆论监督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舆论监督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需要在新媒体时代进行全面的转型和创新,提供更加有效和全面的舆论监督引导。

本文将就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确保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提供参考和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舆论监督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监督对象也更加广泛和全面。

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迅速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对各类事件、问题进行讨论和监督。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使监督对象难以逃避舆论的监督,舆论的监督力量也更加强大和坚定。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递速度快,容易出现虚假信息、谣言的传播,导致舆论监督的失真和误导。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容易受到一些利益集团、黑恶势力的操纵和干扰,导致舆论的偏向和失衡。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缺乏权威性、公信力,导致舆论监督的效果和影响力大打折扣。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需要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思考,寻求有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二、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引导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信息失真和谣言传播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递速度快,容易出现虚假信息、谣言的传播。

一些人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制造舆论的偏向和失衡,导致舆论监督的失真和误导。

谣言的传播也容易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利益。

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虚假信息、谣言的传播,成为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引导面临的首要问题和挑战。

2.被操纵和干扰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引导,容易受到一些利益集团、黑恶势力的操纵和干扰。

一些人通过网络攻击、人肉搜索等手段,阻碍公正和客观的舆论监督,制造舆论的偏向和失衡。

这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也削弱了舆论监督的效果和影响力。

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利益集团、黑恶势力对舆论的操纵和干扰,成为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引导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和挑战。

新媒体给我国社会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

新媒体给我国社会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

新媒体给我国社会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获取和传播信息,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新媒体给社会治理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给我国社会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1.信息传播渠道拓展新媒体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信息传播途径,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

这种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更丰富的资讯来源,使人们能够更全面、及时地了解社会状况,促进了民主决策和治理的透明度。

2.舆论监督和参与机制优化新媒体平台成为了舆论监督和民意参与的重要渠道,在新媒体上,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观点、批评和建议。

政府和公共机构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到民众的诉求和需求,并及时作出反应和回应。

这样的互动机制可以更好地促进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强了民主决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3.社会管理和服务优化新媒体平台为政府和公共机构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智能化的工具,使得社会管理和服务更加高效和便捷。

政府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实现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各种新型的社会服务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整合和发布,提高了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二、挑战1.信息泛滥和虚假信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新媒体上获取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

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和传播的自由性,导致了一些虚假信息和谣言在新媒体上泛滥,有时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素。

这就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加强信息真实性的审核和审查机制。

2.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在各种社交平台上交流和分享个人信息已成为常态,但是这也引发了一些个人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和滥用个人信息,给人们造成了心理和财产上的损失。

这就需要增强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

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舆论监督

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舆论监督

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舆论监督公众舆论监督在新媒体时代的作用和挑战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公众舆论监督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在于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公共利益,促进政府和权力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追究。

然而,新媒体时代也给公众舆论监督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舆论监督具有广泛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公众能够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监督和批评政府和权力机构的行为。

并且,这些信息可以瞬间传播,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压力。

然而,这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谣言泛滥和滥用舆论的问题,需要舆论监督机构和公众自律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其次,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舆论监督面临着信息操纵和虚假新闻的威胁。

网络上的信息不受限制,各种利益集团和个人可以利用虚假新闻和造谣来误导公众,甚至操纵舆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众舆论监督需要强化事实核查和真相追求的能力,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机构,并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

再次,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舆论监督要面对隐私和个人权利保护的问题。

在社交媒体上,公众可以轻松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并进行公开批评和曝光。

这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和社会道德的滑坡。

因此,公众舆论监督需要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尊重个人隐私和权利,确保信息披露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最后,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舆论监督需要增强对网络黑客和网络攻击的防范能力。

网络空间的不安全性和连通性使得公众舆论容易遭受网络黑客和网络攻击的威胁。

这可能导致信息泄漏,造成公众恐慌,干扰正常的舆论监督机制。

因此,公众舆论监督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和技术防护,确保公众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公众舆论监督既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

在网络舆论的浪潮中,公众舆论监督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

我们需要加强对信息真实性的核查和审视,增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保障公众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新媒体环境下当代中国网络监督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当代中国网络监督的困境与出路

新媒体环境下当代中国网络监督的困境与出路【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网络监督面临着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和受限制等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强化信息真实性核查,提升网民监督意识,并建立更加健全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监督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推动社会舆论监督的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网络监督的出路就在于我们共同努力,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和提升舆论监督的质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监督面临的挑战,建设一个更加健康和公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当代中国、网络监督、困境、出路、信息真实性、网民监督意识、舆论监督体系、信息泛滥、限制、核查、健全1. 引言1.1 新媒体环境下当代中国网络监督的困境与出路信息泛滥、真假难辨是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监督的一大困境。

网络上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真假难辨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使网民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影响了网络监督的效果。

网络监督受到限制也是当代中国网络监督面临的难题。

在网络审查和监管日益严格的情况下,网民的监督行为往往受到限制,甚至造成网民自我审查,影响了网络监督的深度和广度。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监督也有着一些出路。

通过强化信息真实性核查,提升网民监督意识,建立更加健全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可以有效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监督的困境,推动网络监督的发展和完善。

2. 正文2.1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监督的困境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监督面临诸多困境。

信息泛滥导致真假难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和谣言,给网络监督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网友们往往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容易被误导和误解,造成不正当的监督行为。

网络监督受到限制也是困境之一。

网络空间的管控使一些敏感话题无法进行公开讨论,网络监督难以深入到一些重要领域,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政府和企业往往借助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干预和控制,限制了网民监督的空间和力度。

新媒体环境下当代中国网络监督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信息泛滥、真假难辨和受到限制等方面。

新媒体对舆论引导的挑战与应对

新媒体对舆论引导的挑战与应对

新媒体对舆论引导的挑战与应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观点的重要渠道。

然而,新媒体的兴起也给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舆论引导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对舆论引导的挑战1.信息传播速度快新媒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播速度快。

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取信息。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使得舆论引导变得更加复杂。

不同观点的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从而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2.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虚假信息、谣言和不实观点往往通过新媒体迅速传播,给舆论引导带来了挑战。

公众很难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容易受到误导和欺骗。

3.舆论场域扩大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舆论场域。

传统媒体的报道范围受限于时间和空间,而新媒体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

这使得舆论引导的对象更加广泛,也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二、应对新媒体对舆论引导的挑战1.加强信息监管面对新媒体传播的虚假信息和谣言,加强信息监管是必要的。

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监管机制,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信息的传播。

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2.提高媒体素质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应提高自身的素质。

媒体从业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同时,媒体应加强自律,不以迎合公众情绪为目的,而是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3.加强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应对新媒体对舆论引导挑战的重要手段。

公众应提高信息素养,学会辨别真假信息,不盲从、不传播虚假信息。

同时,学校、社会组织等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4.加强跨界合作面对新媒体对舆论引导的挑战,各方应加强跨界合作。

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的引导和监管,媒体应提高自身素质,社会组织应发挥积极作用,公众应提高自身素质,共同应对新媒体对舆论引导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研究一、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作为社会公众对政府、企业、个人行为的一种重要监督方式,也逐渐显露出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主要指的是通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平台,对各类社会事件、公共话题进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进而对相关部门或个人的行为产生监督作用。

这种监督方式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可以迅速形成社会热点,引起广泛关注,促使相关部门或个人及时回应和处理。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可能导致舆论误导和误判。

另一方面,舆论监督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博弈,可能会受到各种形式的干预和压制。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不仅要关注其积极作用和价值,也要深入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

这对于维护社会公正、促进民主发展、提升公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意见、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新媒体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传统模式,也对舆论监督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使得舆论监督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匿名性和即时性也使得舆论监督的复杂性增加,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舆论监督的新特点、新规律,丰富和发展舆论监督理论。

从实践层面来看,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舆论走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探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1. 引言1.1 新媒体时代背景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方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格局。

新媒体时代的背景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个人拥有了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和话语权,舆论的传播和影响力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面临挑战,虚假信息、偏见观点和恶意炒作层出不穷,对舆论监督和引导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舆论监督与引导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议题。

如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如何引导舆论走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的传播,都是新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舆论挑战。

1.2 舆论监督与引导概述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与引导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和舆论表达的监督和制约,是一种民主检验和监督新闻传播的方式。

而舆论引导则是指媒体通过各种手段对公众舆论进行引导和影响,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观点和态度,起到导向和引领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与引导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个人和组织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可以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表达,舆论场景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新媒体的信息爆炸和碎片化特点也增加了舆论监督与引导的难度。

新媒体时代也为舆论监督与引导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使舆论监督更加全面和及时,公众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监督媒体的报道。

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也为舆论引导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能够更精准地对不同群体进行引导和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与引导既面临挑战,也蕴藏着机遇。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新媒体时代是信息传播的新时代,也是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新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现状、问题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现状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形式得到了新的拓展和延伸。

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台等在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同时新媒体平台也成为了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

在新媒体平台上,人们可以通过发表观点、评论新闻、举报不良现象等方式来实现对社会事件和政府行为的监督。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也更加立体、多样化,涵盖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达形式,使得舆论监督的声音更加丰富和生动。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问题。

在新媒体平台上,一些不实信息、谣言和造假新闻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效果。

其次是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庞大,信息碎片化严重,导致舆论监督的重点容易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

再有是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容易受到网络暴力和“水军”等不良现象的侵蚀,导致舆论监督的对象和内容失真。

这些问题对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新闻和信息的速度和广度都远超传统媒体,这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舆论引导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与此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问题。

在新媒体平台上,一些不实信息、谣言和造假新闻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效果。

人们往往很难分辨信息的真假,容易被虚假信息误导,导致舆论监督的失真性。

其次是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庞大,信息碎片化严重,导致舆论监督的重点容易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

浅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

浅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

浅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舆论监督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舆论监督方式主要是依靠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监管机构的监管,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舆论监督方式也不断地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更加多元化和民主化。

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和监督中来。

社交媒体、微博、博客等互动平台在这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平台,公众可以发布信息、交流观点、表达意见,并对政府部门和媒体进行监督。

因此,公众的参与可以使舆论监督更加民主化和多元化,更加充分地反映公众的声音和需求。

其次,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更加即时和快速。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的流动也更加灵活和自由。

因此,当发生突发事件或社会事件时,公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迅速传播信息,并对事件进行监督和评论。

这样可以迅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响,对推动问题解决和政府部门的回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次,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更加个性化。

不同的网民具有不同的需求和关注点,而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可以满足不同网民的需求。

比如,电子邮件订阅、新闻聚合应用等,可以实现信息的智能推送,让网民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可以促进舆论监督的精细化和有效性。

最后,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真实性问题。

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上,由于信息发布门槛较低,不少虚假信息也混杂在其中,而这些虚假信息往往会对舆论产生误导和影响。

其次是信息质量问题。

在信息过度流动的互联网环境中,如何筛选、鉴别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价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方式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话题,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发展,可以使舆论监督更加民主化、乃至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模式和方式,对于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关系日益密切,相互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从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定义、特点以及新媒体对其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可以被定义为监督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跟踪和记录公众对各种事件和问题的关注度、态度和反映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个人,以实现对言论和行为的监督和监督。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具有以下特点: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广泛、反馈及时、影响持久。

传统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之间的有机结合,使舆论监督的范围和深度得以进一步扩大,更有效地实现对社会舆论的监督和监督。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信息的大量涌入使得舆论监督的难度加大,真伪难辨,隐患众多。

媒体的压力和困境使得舆论监督的力量和效果受到一定的制约,无法实现更好的监督和监督。

新媒体时代的高度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使得舆论监督往往更像是一种公共辩论的形式,而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规范。

急需在新媒体时代建立健全的舆论监督机制和流程,提高舆论监督的能效。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可以被定义为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引导和影响公众对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具有以下特点:渠道广泛、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传播速度快。

通过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和互动性,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公众的引导和影响,塑造舆论和传播信息。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信息的泛滥和碎片化使得舆论引导的目标群体难以确定和把握。

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也容易导致舆论引导的失效,公众对于舆论干预和引导的反感和抗拒。

新媒体的开放和多元化特点,也使得舆论引导的立场和效果往往难以统一和平衡。

需要在新媒体时代探索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舆论引导方式和方法。

要加强对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把控,杜绝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舆论监督方面,新媒体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如网络调查、网上评论等,实现了更为广泛和及时的监督。

新媒体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对舆论引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要实现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平衡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不仅对社会舆论形成和政府决策产生影响,也对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和民主进程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但也会面临着谣言传播、信息失真等新挑战。

【关键词】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舆论引导、形式、作用、方式、优势、平衡、重要性、发展趋势、未来挑战。

1. 引言1.1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在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传播。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获取最新的信息,与他人分享观点和观念。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还包括信息呈现的多样性和即时性。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人们可以获得更加生动、直观的信息。

新媒体时代还呈现出个性化、互动性强的特点。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信息来源、参与讨论,形成自己的信息圈和观点。

新媒体时代还具有虚拟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信息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信息过载的困扰。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碎片化也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需要更加谨慎地筛选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是多样性、即时性、互动性强,但也面临着虚拟化、碎片化和信息过载的挑战。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2 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舆论监督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舆论监督能够促进政府公正廉洁,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通过媒体和公众监督,政府的不当行为和腐败行为难以逃脱公众的眼睛,从而增强政府的廉洁形象,推动政府更加务实和廉洁地履行职责。

新媒体如何影响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新媒体如何影响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新媒体如何影响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的出现对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如何影响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一、新媒体对舆论引导的影响1. 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报道。

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个人和组织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传播信息。

这种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使得舆论引导更加多样化,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加强舆论互动和参与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舆论引导不再是单向的传播,而是变成了多方互动和参与的过程。

人们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讨论和辩论。

这种互动和参与的机制使得舆论引导更加民主化,人们的声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关注。

3. 加强舆论的实时性和时效性新媒体的快速传播速度使得舆论引导具有了更强的实时性和时效性。

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观点,及时了解社会热点事件的进展。

这种实时性和时效性使得舆论引导更加迅速和精准,有助于引导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和讨论。

二、新媒体对舆论监督的影响1. 提高舆论监督的效率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舆论监督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人们可以迅速传播和曝光不正当行为和事件,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这种高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可以迅速揭露问题,推动相关部门采取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 扩大舆论监督的范围新媒体的普及使得舆论监督的范围得到了扩大。

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企业等权力机构,而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可以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

个人和组织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对各种问题进行监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3. 增加舆论监督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舆论监督更加公正和客观。

传统媒体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偏颇的报道和舆论引导。

舆论监督栏目现状及趋势

舆论监督栏目现状及趋势

05
舆论监督栏目的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对栏目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舆论监督栏目,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和准确 性,实现个性化推荐和智能化编辑。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增 强互动性和参与感。
5G与物联网技术
5G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为舆论监督栏目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 数据传输,实现实时直播和高清画质。
形式
舆论监督栏目的形式多样,包括访谈、调查报道、评论等。其中,调查报道是 舆论监督栏目的主要形式,通过深入调查事件真相,揭示问题本质,引起社会 关注。
栏目影响力评估
观众规模
舆论监督栏目的观众规模普遍较大,这是因为公众对于舆论监督的需求较高,同时舆论监督栏目也得到了政府和 媒体的重视和支持。
社会影响力
舆论监督栏目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一些反腐倡廉的舆论监督栏目通 过报道揭露了一些腐败案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了反腐工作的开展。此外,一些关注民生问题的舆论 监督栏目也通过报道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得到了公众的好评和认可。
04
舆论监督栏目的挑战与机遇
面临的挑战
舆论监督栏目将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通过线上调查、评论、分享等方式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 归属感。同时,观众的反馈和意见也将成为报道的重要参考。
03
舆论监督栏目的现状分析
栏目数量与分布
数量
随着社会对舆论监督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舆论监督栏目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目前全国范 围内有数百个舆论监督栏目在播出,涵盖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媒体。
早期舆论监督栏目在公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公信 力和影响力,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民主化进程 起到了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对中国舆论监督的机遇与挑战摘要:当今时代,媒介即讯息,也就是说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当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出现局限性时,新媒体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迎接发展机遇的时候,新媒体也给舆论监督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挑战。

本文将从网络舆论的意见表达、手机媒体的舆论发展、网络暴力和媒介审判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网络舆论、微博、网络暴力、媒介审判正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人们在这个信息繁杂的生活环境中,接受信息的途径有了全新的变化。

从最一开始的传统纸质媒体,慢慢发展成为依靠广播和电视来获取信息,再到现在每个人都在使用的网络媒体,时代的发展促进着媒体的变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1]一、网络舆论监督中意见的表达变得更加充分在新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更多的人愿意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取信息和发表个人观点,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其中就包括着政治生活方式。

百姓通过新媒体平台,更加全面地深层次地充分了解国家各项事务,广泛地交流社会各项建设并发表建议。

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活动进行评价,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同时也是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基本权利。

新媒体平台上的建言献策正在逐步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

2018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原12309职务犯罪举报网站和电话的基础上升级优化服务功能,研发出的“12309检察服务中心”网络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这个平台新增加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平台、人民监督员监督服务、群众意见建议箱这三项监督模块,是检察机关广泛接受监督的又一重大举措。

人民群众可以在公开透明的程序和平台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监督社会有关各方的工作。

阳光是最好的监督。

多年来,检察机关一直在努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通过检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014年以来,最高检开创性地在官网和微博微信公布职务犯罪大要案信息、公益诉讼案件信息及社会热点案件信息等,截至2018年2月,共发布信息近15万条。

2014年建成的全国检察机关统一的案件信息公开系统,通过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已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603万余条,发布重要案件信息30万余件,公布法律文书224万余份,有效强化了对司法办案活动的外部监督,受到舆论的广泛好评。

二、舆论放大器——手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7.51亿,手机网民的占比达96.3%,我国率先一步进入了移动传播的互联网时代。

手机的遍在性改变了整个媒介环境,而手机与网络联通后形成的移动社会网络又直接影响着相应的社会信息模式。

手机作为人的延伸,它使用行为的个人化和隐蔽化加深了媒介研究的深度,同时也提高了媒介研究的重要性。

微博,现在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网络舆论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公众愿意通过微博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与互动。

近些年来,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在微博上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了微博的力量,微博在舆论监督上的巨大潜力正在被受众认可与继续深化。

微博迎合了即时网络的发展趋势,缩短了从信息源发布到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时间,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零时间。

手机的便携性使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障碍,微博的即时性使瞬时传播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扮演起了“报道者”的角色。

截至2017年6月,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了3.61亿,日活跃用户达到了1.59亿。

成本低、效率高和便捷度高成为了微博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

随着微博的流行,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网民通过微博真正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感想,其参与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从政策方针到民生民计,从经济战略到文化传承,从医患关系到城市规划,网友可以就任意感兴趣的事件或话题提供事实素材或者发表意见,这些信息通过微博平台扩散后,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他人的反馈。

这不仅激发了发表者的建言积极性,更给予了公众多种可以自由评论的议题,人与人之间的即时沟通与联络就是这样实现的。

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视广播,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都是单向的,公众只能选择单一方向的接受,从媒体到受众,缺乏必要和及时的反馈沟通。

而微博则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的需求,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去除了这种不对等,不同的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受者可以通过微博内容来获悉对方对于事件的理解,促进了民意的充分交流。

三、网络舆论发展的最大挑战——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与实际生活当中的血肉撕打不一样,它借助了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通过语言文字对其他人进行诋毁,那些发表充满恶意的语言、图片或是视频的人,通常是具一定规模的网民。

那些尖酸刻薄、非理性的语言文字的伤害,不仅会给被诋毁人的生活带来不便,还会侵犯他人的权益,给其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有时甚至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这种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是中国网民的主体,这个群体占到网民总数的68.6%。

从文化程度来分析,约有39%的人是高中学历,其占比比例最大。

这样剖析起来,网络媒体受众的年龄和文化程度普遍比传统媒体的受众低,学历较低的网民在我国网民结构中所占的人数最多,这就决定了我国大量网民的思想认知水平和对事物的认识深度与广度是有局限性的,根据传播学中的说服理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也更容易被说服。

由此来看,网络暴力容易在网上泛滥也是有主体特点依据的,因为受众主体学识有限,容易被网络上纷纷扰扰的舆论左右,不容易辨别客观事实真相,再由一传十致使网络暴力形成。

《演员的诞生》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深陷人气火热和争议不断的两重环境。

因为有一系列的纠纷存在,不仅节目组备受质疑,连带着宋丹丹、章子怡、刘烨三位导师也深受舆论的影响。

此前,章子怡曾爆料称宋丹丹因为网友大量的负面评论而难受痛哭。

在最后一期节目录制的现场,宋丹丹公开谈及了那一段时间遭受的“网络暴力”,她表示,“我第一次经历网络暴力,只有经历了才知道疼。

”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那些充满诋毁色彩的言论、图片或者视频超出了我们应当有的理性范围,有的甚至也越过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网络暴力会影响网民的道德价值观,那些原本符合认知伦理的价值观会在网络暴力的冲击下变得扭曲,一些具有正义感的言论也会在舆论冲击下变得极端,这会阻碍社会的和谐稳定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同时,网络暴力会侵犯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会给被诋毁者带来名誉上的损害。

未来一段时间,网络暴力行为还将会长期存在,网络暴力现象亟待社会各方的规范。

四、“媒介审判”影响舆论监督“在当今社会,文化所处的最基本的情境便是一种由大众传播媒介建构起来的社会现实,即‘媒介真实’”[2]“媒介真实”会带有传播者对事件看法的主观倾向,这就非常容易导致“媒介真实”与新闻事件内容本身不符。

进而媒介再向受众展示带有主观倾向性的事件“真相”,就会影响社会舆论导向,甚至影响司法的公正。

在那些媒介审判的案例中,新闻媒体对事件本身的判断先于司法审判的结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充当了“民间法官”的角色。

比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在司法机关给出法律判定结果之前,在一些媒体上就出现了像《同寝室同学投毒——复旦一研究生垂危》《完美学生的不完美毒杀——复旦投毒案的来龙去脉》这样题目的新闻报道,直接用肯定的语气给嫌疑人媒体认定的罪名。

甚至还有些媒体开始各种不切实际地猜测嫌疑人的杀人动机,像“情杀”这样的说法都能出现在公众面前,再根据所猜所想肆意编写新闻报道进行传播,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虽然校方和警方一再澄清媒体的各种猜测,但依旧阻挡不了媒介审判的影响。

媒介的角色侵扰,虽然看起来像是促进社会对于新闻事件本身的认识,但是实际上却主观地混淆了事实,使受众接受所谓的媒介真实。

通过分析近年来涉及媒介审判的“李启铭案”、“我爸是李刚”等事件,不难发现这些案件中的当事人都有着一些像“官二代”、“富二代”这样的标签。

在“于欢案”中,也有“涉黑势力”、“高利贷”等社会热点话题的出现。

这些案件都在正面面对社会痛点,非常容易带动舆论发展,网民对于这样的话题内容有很多想要倾诉的观点,尤其是当具有倾向性的言论出现的时候,更是可以瞬间带动舆论浪潮。

网络时代的舆论审判威力比传统媒体时代更加强大,社会舆论一旦发酵,就会很难控制。

如果想让媒介审判回归到正当的舆论监督上,新闻媒体领域就要加强新闻报道的规范性和客观性,普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协调好社会各方关系,严守媒体职业的操守。

网络媒体给舆论监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其弥补了传统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不足,让舆论监督发挥了更有效的作用。

新媒体成为舆论的发酵场,而舆论与公众参与行为的互动又推动媒介技术、媒介交互方式的进步。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个全方位、多领域、高效便捷的舆论环境。

注释:[1]张淑华:“试论网络围观的舆论监督功能及其发生机制”,《现代传播》,2012年第6期[2]陆晔.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情境的“媒介真实”──试论电视传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J].社会科学,199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