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1. 教材分析本主题教案围绕“我爱北京我的家”这一核心主题展开,重点介绍北京的自然风貌、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等方面。
本主题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适当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幼儿的学习效果。
2. 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风貌;2.了解北京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等;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北京的各种景点;4.能够从生活中找到与北京相关的事物。
3. 教学重点1.北京的自然风貌;2.北京的文化遗产;3.带领幼儿感受北京的人文风情。
4. 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了解北京的文化遗产,如雍和宫、颐和园等;2.如何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与北京相关的事物。
5. 教学过程5.1 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北京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
5.2 学习北京的文化遗产教师分别介绍北京有雍和宫、颐和园、故宫等文化遗产,并适当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3 带领幼儿感受北京的人文风情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北京的视频,介绍北京的人文景观。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适当调整课堂氛围。
5.4 与生活联系教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找到与北京相关的事物,如北京烤鸭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北京的文化。
5.5 总结回顾在教学结束前,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本次课堂的学习内容,并展开简单的交流,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6. 教学评估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评估方式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如画出自己认为的北京景点等。
7. 教学反思本主题教案以北京为核心,贴近幼儿生活,从多个角度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北京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有利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和知识积累。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幼儿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含反思一、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本次主题教学为“我爱北京我的家”,旨在通过对北京地域文化及自然风光的介绍,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加强幼儿的自负感和归属感,同时培育幼儿自我探究、发觉、表达的本领。
实在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地标建筑及特色风景等基本信息。
2.感受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如历史文化、民间艺术等。
3.了解北京宝贵的自然资源,如野生动物、植物等。
4.进展幼儿的察看、表达、合作和制造本领。
5.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培育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酷爱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1.老师需要提前了解并准备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地标建筑、自然景观等方面的素材和图片。
2.准备幼儿相应的教育游戏或活动,如制作北京的手工艺术品、采访身边来自北京的人士等。
3.准备幼儿用的画笔、画纸、玩具模型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了解北京本节课程紧要讲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地标建筑等,并通过图片、模型等形式帮忙幼儿初步认得北京。
1.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等信息,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
2.关注北京的地标建筑,如故宫、天安门广场、国家大剧院等,对于幼儿还没有认得过的地标建筑,可以通过图片或模型进行简单的讲解。
3.引导幼儿察看北京独特的城市风景,如胡同、小商店等。
4.通过歌曲、绘画等形式帮忙幼儿取得对北京的感性认得。
第二课:品味北京文化本节课程紧要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如皇家宫殿文化、京剧、传统手工艺等。
1.介绍北京皇家宫殿文化,通过呈现故宫的文物、图片等形式帮忙幼儿了解清代时期的皇家文化。
2.引导幼儿赏识京剧,可以通过演员录像、舞台表演等形式来实现。
3.介绍传统手工艺,如面塑、剪纸等,可以在课堂和家庭中制作北京特色的手工艺品。
第三课:探寻北京的自然风光本节课程紧要让幼儿了解北京的自然风光,如长城、颐和园、植物、野生动物等。
1.介绍北京的自然风光,如长城、颐和园等,通过呈现图片、模型等形式让幼儿初步认得。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基本情况,如地理、文化、历史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北京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了解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基本情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表达,体会到北京的特色和文化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北京的特色景观,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等知识,帮助幼儿了解北京。
3. 讨论法:让幼儿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北京的认识和感受。
4. 创作法: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北京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北京的特色景观图片,如天安门、故宫、长城等。
2. 视频:准备关于北京的视频资料,展示北京的风土人情。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4. 记录卡、贴纸等。
五、教学内容:1. 导入: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引发幼儿对北京的兴趣。
2. 观察北京:展示北京的特色景观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3. 了解北京:教师讲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等知识,帮助幼儿了解北京。
4. 讨论北京:让幼儿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北京的认识和感受。
5. 创作展示:让幼儿利用创作材料,展示自己对北京的认识。
6.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总结北京的特色和文化。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了解北京的更多知识,下周分享。
六、教学步骤:1. 展示北京特色景观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2. 教师讲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等知识,帮助幼儿了解北京。
3.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北京的认识和感受。
4. 每组选择一种创作材料,展示自己对北京的认识。
5. 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总结北京的特色和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教学目标1.学习和理解北京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发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感受,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北京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2.《我爱北京我的家》课文的阅读和分析。
3.自我认知和感受的表达。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北京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2.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我爱北京我的家》的课文。
3. 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认知和感受的表达,形成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1.非北京籍学生对北京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在表达自我认知和感受时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1.多媒体讲解。
2.互动式教学。
3.小组讨论。
4.个人作业。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老师播放一段以北京为主题的宣传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北京市的文化背景和特色。
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我爱北京我的家”几个字,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此的猜想和看法。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我爱北京我的家》的课文,并重点讲解生字词语和句子结构。
2.学生们跟读课文,老师对学生的发音和语调进行指导。
第三步:课文分析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我爱北京我的家》课文中诗意的理解和感受。
2.班级共同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让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这篇文章,理解诗意内涵。
第四步:个人作业让学生自选一幅与北京有关的图片并对其进行描述,描述的要求包括:1.图片主题和内容;2.图片给你的联想;3.对北京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步:总结1.让每个学生都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通过分享和交流,让学生重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再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讨论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反思如果有非北京籍的学生,老师应该将适当的时间分配到对北京文化的详细解释和讲解上,帮助每个学生了解和认知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增强对家乡的认同和归属感。
《我爱北京我的家》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提高学生对北京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北京的历史和文化3. 北京的旅游景点和美食4.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5. 培养合作、探究和创新的能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北京的旅游景点和美食。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4. 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北京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的图片和视频。
2. 资料:北京的旅游景点和美食介绍。
3. 任务单:用于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北京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历史和文化。
2. 讲解:讲解北京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分析北京的旅游景点和美食。
3. 讨论: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4. 任务:发放任务单,让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完成相关任务。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北京的独特魅力和家乡的自豪感。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北京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品尝北京特色美食等。
2. 邀请北京当地居民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故事。
3. 开展北京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摄影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完成任务等。
2. 学生理解度:通过作业、测试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北京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艺术创作活动中表达自己对家乡热爱和自豪感的能力。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历史等特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乡、尊重不同地域文化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北京地理: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北京文化:介绍北京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3. 北京历史:介绍北京的历史建筑、历史事件等。
4. 北京美食:介绍北京的特色小吃、饮食习惯等。
5. 北京艺术:介绍北京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皮影戏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北京的图片、视频等,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北京的认识和感受。
3. 创作法: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北京。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收集北京的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创作材料:准备幼儿创作所需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北京的歌曲或视频,引起幼儿对北京的关注和兴趣。
2. 教学环节:a. 观察北京地理:展示北京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b. 了解北京文化:介绍北京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让幼儿了解并体验北京的文化。
c. 探索北京历史:展示北京的历史建筑、历史事件等,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历史底蕴。
d. 品尝北京美食:介绍北京的特色小吃、饮食习惯等,让幼儿品尝北京的美食。
e. 欣赏北京艺术:介绍北京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皮影戏等,让幼儿欣赏并体验北京的艺术。
3. 创作环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北京。
4. 展示环节: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5. 总结环节: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历史等特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教案我爱北京

幼儿园教案我爱北京教学目标1.了解并熟悉北京城市的相关知识。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北京的喜爱。
3.增进幼儿对地域文化的认知。
教学内容1.北京城市的概况介绍。
2.北京城市中著名的景点介绍。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可以采用幻灯片或者口头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北京城市,并让幼儿分享一下自己对北京城市的了解。
第二步:介绍北京城市1.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北京,让幼儿了解北京的概貌,并引导幼儿对北京产生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步:介绍北京城市中著名的景点1.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口述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北京的著名景点,在引导幼儿熟悉景点名称的同时,也可以聊一下自己对这些景点的看法,引导幼儿形成自己对景点的认知和喜爱。
第四步: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对北京的喜爱1.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一起分享自己对北京的喜爱,并引导幼儿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比如:“我喜欢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因为它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样子的语言表述,不仅能够让幼儿了解北京更多的文化内涵,也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第五步:总结1.教师请幼儿讲述自己今天学到的北京知识,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一定的评价。
教学反思1.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注重幼儿的兴趣点和听觉感受,适当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生活例子等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2.在课前教案设计时,要考虑幼儿学习的程度和能力,要根据幼儿的特殊需求,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在课堂上自信参与,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就感。
3.秉持“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在课堂设计中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使课堂教学更加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在教学中也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注重口语表达、思维开发、综合运用等方面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结语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城市,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文化和凝聚力。
教育幼儿对北京的了解和认知,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地理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更能让幼儿对祖国的深部情感有了更加深沉的认同和存在感。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特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珍惜美好生活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北京地理: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如位于华北平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等。
2. 北京文化:讲解北京的传统节日、美食、民俗等,如春节、中秋节、烤鸭等。
3. 北京历史:介绍北京的历史建筑、古迹,如故宫、天安门、长城等。
4. 北京现代风貌:展示北京的城市变化、新建筑、科技发展等,如鸟巢、水立方、地铁等。
5. 我爱北京:通过歌曲、故事、绘画等形式,让幼儿表达对北京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图片观察:展示北京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2. 故事讲解:讲述与北京相关的传说、历史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北京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特点,促进幼儿的交流与合作。
4. 创作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北京的认识和喜爱。
5. 歌唱表演:学唱歌曲《我爱北京》,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北京的地标建筑、传统文化等图片。
2. 故事素材:准备与北京相关的传说、历史故事。
3. 绘画、手工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4.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我爱北京》。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其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歌唱表演中的表现,评价其艺术表现力。
3. 搜集幼儿对北京的认识和喜爱程度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4. 结合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北京的图片,引起幼儿对北京的关注,询问幼儿是否了解北京。
2. 讲解北京地理:简要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如位于华北平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等。
3. 讲解北京文化:讲解北京的传统节日、美食、民俗等,如春节、中秋节、烤鸭等。
《我爱北京我的家》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基本情况,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2.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对北京的特色有所了解,如天安门、长城、烤鸭等。
3.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环节,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幼儿的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基本情况: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
2. 北京的特色:介绍北京的天安门、长城、烤鸭等特色。
3. 绘画手工活动:画一画你心中的北京,做一做北京特色的手工艺品。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北京的特色图片,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幼儿对北京的特色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绘画手工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北京特色图片和视频。
2. 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3. 北京特色食品的制作材料。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对北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讲解:详细讲解北京的基本情况和特色。
3. 讨论:让幼儿发表自己对北京的看法,引导幼儿对北京的特色进行思考。
4. 绘画手工活动:让幼儿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北京,做一做北京特色的手工艺品。
5. 总结:通过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教师进行点评。
6. 延伸活动:让幼儿品尝北京特色食品,加深对北京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评估幼儿对北京特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作品,了解幼儿对北京的认识和感受。
七、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北京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北京的认识和情感。
八、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 在介绍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时,要简明扼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
2. 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表达。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基本情况,如地理、文化、名胜古迹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乡北京的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学会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北京地图、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了解的北京。
2. 基本部分:a. 展示北京地图,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
b. 展示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如天安门、故宫、长城等,让幼儿了解其特点和历史。
c. 通过观看北京的城市风光视频,让幼儿感受北京的发展变化。
d. 引导幼儿谈谈自己身边的北京人,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
3. 实践环节: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以“我爱北京”为主题的游戏或活动。
4. 总结部分:让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分享对北京的认识和热爱。
五、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北京的知识,并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北京。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北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学习内容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让他们亲身体验家乡的文化魅力。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分享幼儿在本次主题学习中的收获。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九、教学建议:2. 对于学习效果较差的幼儿,要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她们提高。
十、课程表:1. 第六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主题活动源于幼儿已有的生活体会和爱好需要,结合爱国教育、礼貌教育、平安教育、季节教育、行为适应培育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信活动主题,将幼儿各方面进展目标通过集体教育活动、活动区游戏活动、户外活动和生活活动得以实现。
幼儿园以游戏为大体活动,提倡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讨、主动学习,通过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丰硕的物质环境来知足幼儿游戏和学习需要,增进幼儿全面、自主、富有个性的进展。
主题活动的选择——源自幼儿的生活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必然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久远进展;既切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体会和视野。
”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我充分尊重幼儿,切近幼儿的生活,依照幼儿的爱好需要选择适宜的活动。
国庆节长假引发了旅行的热潮,作为家住北京的小孩们,更是利用那个假期逛了逛老北京的景、品了品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对节日的各类见闻也成了小孩们口若悬河的谈论话题。
小孩们在班里交流着各自去过的景点,提及品尝的烤鸭、艾窝窝、糖葫芦、驴打滚等美食更是垂涎欲滴。
基于幼儿生活的体会和他们近期的热议话题,我为幼儿创设了切近大班幼儿的生活化的教育,在小孩们兴致昂贵的呼声中,班级的主题活动“我爱北京我的家”诞生了!主题目标的确立——关注幼儿的进展需要一、鼓舞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关于北京的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并将这些资料搜集整理后进行了初步分类,形成了假设干方面的主题内容。
二、结合幼儿爱好点与幼儿一起选取了北京版图、北京的风光名胜、北京小吃、京腔京味唱北京、做文明北京人等五个小主题,并依据《指南》大班幼儿各领域的教育目标,确立了班级各分支主题目标,提升幼儿的生活体会,围绕主题目标开展活动。
3、踊跃的参与活动,斗胆的说出自己的方式。
4、鼓舞幼儿斗胆说话和踊跃应答。
主题活动的实施——以幼儿为主体在《我爱北京我的家》这一主题活动实施的进程中,将咱们所生活的城市作为主题活动的主线,创建踊跃有效的师幼互动,关注幼儿的爱好点和需要,让幼儿和家长都能够充分的参与到班级主题开展及环境创设中来,充分表现以幼儿为主体,提升幼儿已有体会。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历史等特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北京地图:让幼儿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了解主要地理标志。
2. 北京文化:介绍北京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特色美食等。
3. 北京历史:讲述北京的历史变迁,让幼儿了解古都的风貌。
4. 北京环境保护:教育幼儿关爱环境,倡导绿色生活。
5. 爱的表达:引导幼儿学会关爱家人、朋友,表达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北京的图片、视频等,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法:让幼儿动手制作手工艺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情景教学法:创设相关情景,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北京的风土人情。
四、教学准备1. 北京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手工艺品制作材料。
3. 教学课件、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北京地理、文化、历史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在讨论、实践中的表现,如观察力、表达力、动手能力等。
3. 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北京的图片,引导幼儿谈论对北京的印象,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主要地理标志,如天安门、长城等。
3. 探究:让幼儿观察北京地图,了解城市布局,引导幼儿讨论北京的特色。
4. 体验:通过观看北京传统文化表演,如京剧、皮影戏等,让幼儿感受北京的文化魅力。
5. 制作:组织幼儿动手制作北京特色手工艺品,如京剧脸谱、糖葫芦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设计1. 结合课件展示,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特点。
2. 设置情景剧,让幼儿扮演北京的角色,体验北京的风土人情。
《我爱北京我的家》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特点,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北京的文化遗产3. 北京的历史变迁4. 北京的现代发展5. 我爱北京,我为家乡骄傲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北京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北京的发展变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北京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北京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特点。
3. 分析北京的文化遗产: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探讨其文化遗产的价值。
4. 了解北京的历史变迁: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北京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5. 感受北京的现代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现代化建设,体验北京的发展成果。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北京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京地理、文化和历史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运用汉语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北京的地理特点,如山脉、河流、气候等,并绘制思维导图。
2. 案例分析:选取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天安门广场等,让学生分析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3. 视频观看:播放关于北京历史变迁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北京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北京现代化建设成果,如CBD、798艺术区等,让学生感受北京的发展活力。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北京地理、文化和历史的相关资料。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了解北京的概况和特色;2.培养幼儿对家乡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北京的归属感;3.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自主学习能力;4.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理知识•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让幼儿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理坐标、地形等。
2. 城市特色•北京的文化遗产:介绍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北京的文化遗产,让幼儿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北京的名胜古迹:介绍长城、天安门广场、鸟巢等北京的名胜古迹,激发幼儿对北京的兴趣。
•北京的风俗习惯:介绍京剧、京韵大鼓、过年等北京的风俗习惯,增加幼儿对北京的了解。
3. 生活环境•北京的四季变化: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四季变化,包括气温、天气、植物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北京的建筑风格:介绍北京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建筑风格,让幼儿对北京的建筑有更深的了解。
三、教学活动1. 观察、讨论和展示教师出示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北京的景点、名胜和风俗,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讨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了解展示自己对北京的认识。
2. 游戏和体验•游戏:设计一系列游戏,如穿越长城、过家家的京剧演出等,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北京的文化和风俗。
•体验:带幼儿参观班级周围的建筑,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差异,了解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
3. 讲故事和创作•讲故事:讲述有关北京的故事,如《白兔奶奶过世界》等,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北京的美丽。
•创作:引导幼儿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四、教师角色1.引导者: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者:组织教学活动,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3.观察者:观察幼儿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与交流能力、对北京的了解程度等,进行评价。
《我爱北京我的家》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 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故宫、天安门、长城等。
3. 北京的现代风貌,如CBD、798艺术区等。
4. 北京的地方特色美食,如炸酱面、豆汁儿、烤鸭等。
5. 北京的传统节日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风貌。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北京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北京的特色美食和节日习俗。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搜集资料,进行汇报。
3. 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教师讲解故宫、天安门、长城等历史建筑,学生分组探讨其背后的故事。
4. 感受北京的现代风貌:展示CBD、798艺术区等现代建筑,学生分组讨论北京的发展变化。
5. 品味北京的美食:介绍炸酱面、豆汁儿、烤鸭等特色美食,学生分享自己尝试的经历。
6. 传统节日习俗:讲解春节、中秋节等节日习俗,学生展示自己了解的其他北京传统习俗。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北京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8.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北京的文化、历史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北京地理、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验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分析对北京特色美食和节日习俗的了解程度。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第一章:认识北京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培养幼儿对北京的喜爱之情。
教学内容:1. 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如在中国的北方,是国家的首都等。
2. 讲解北京的气候特点,如四季分明、冬季寒冷等。
3.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北京的印象,如美丽的景点、美食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的地图、四季景色等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北京。
2.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北京的故事,如《北京娃娃》等,引发幼儿对北京的兴趣。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谈论自己对北京的印象,分享北京的趣事。
第二章:北京的景点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的一些著名景点,如天安门、故宫等。
2. 培养幼儿对北京景点的喜爱之情。
教学内容:1. 介绍北京的著名景点,如天安门、故宫、颐和园等。
2. 讲解景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幼儿了解北京作为文化古都的魅力。
3.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景点的印象,如美丽的风景、有趣的活动等。
1. 图片展示:展示北京景点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景点的面貌。
2.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北京景点的故事,如《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等,引发幼儿对景点的兴趣。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谈论自己对景点的印象,分享景点的趣事。
第三章:北京的美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北京的特色美食,如烤鸭、炸酱面等。
2. 培养幼儿对北京美食的喜爱之情。
教学内容:1. 介绍北京的特色美食,如烤鸭、炸酱面、豆汁儿等。
2. 讲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和口味特点,让幼儿了解北京美食的独特魅力。
3.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美食的印象,如美味的口感、独特的味道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北京美食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美食的面貌。
2. 故事讲解:讲述一个关于北京美食的故事,如《小猪佩奇在北京吃烤鸭》等,引发幼儿对美食的兴趣。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谈论自己对美食的印象,分享美食的趣事。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基本情况和特色,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北京的文化和历史的兴趣,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北京地图:让幼儿认识北京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和主要地标。
2. 北京传统文化:介绍北京的传统节日、美食、民俗等。
3. 北京建筑:让幼儿了解北京的著名建筑,如故宫、天安门、长城等。
4. 北京艺术:介绍北京的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等。
5. 北京自然景观:让幼儿了解北京的自然景观,如颐和园、北海公园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北京的特色。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北京的历史故事,让幼儿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
3. 游戏互动: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4.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北京的相关手工艺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北京的地图、建筑、自然景观等图片。
2. 故事素材:准备北京的历史故事讲解素材。
3. 游戏材料:准备相关的游戏道具和材料。
4. 手工材料:准备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
五、教学评价: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北京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情感表现,是否表现出对北京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活动安排:1. 教案一:认识北京地图时间:1课时内容:通过展示北京地图,让幼儿了解北京的位置、主要地标以及行政区划。
2. 教案二:北京传统文化介绍时间:1课时内容:介绍北京的传统节日、美食、民俗等,让幼儿感受北京的文化特色。
3. 教案三:北京著名建筑时间:1课时内容:讲解北京的著名建筑,如故宫、天安门、长城等,让幼儿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和特点。
4. 教案四:北京艺术欣赏时间:1课时内容:介绍北京的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等,让幼儿欣赏北京的艺术魅力。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爱北京》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爱北京》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初步了解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生们能够通过课堂活动加深对北京市的印象,形成对北京市的归属感。
3.学生们能够了解北京市的文化传承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4.学生们能够领略北京市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饮食文化。
二、教学内容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
老师带领学生们学习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介绍北京市的地形、气候、年降水量、四季分明等情况。
2.通过图片展示、歌曲播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加深对北京市的了解。
老师问学生们脑海中北京的印象是什么,让学生们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3.老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北京市的文化传承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元代的皇城、故宫博物院、恭王府等。
4.通过品尝北京的独特美食——炸酱面,让学生们了解北京市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
三、教学方法1.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图片展示、教材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北京市的特点与历史。
2.通过团队合作活动、游戏、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其中。
四、教学过程1.热身:北京小知识问答老师与学生们进行问答游戏,让学生们了解地理、历史、文化方面的小知识,例如:“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吗?”,“北京的其他称呼有哪些?”,“紫禁城是什么?”等。
2.学习:北京市地理特点的讲解老师讲解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介绍北京市的地形、气候、年降水量、四季分明等情况。
教师也可以组织趣味互动游戏,让学生们很好地参与其中。
3.活动:我的北京印象老师通过图片展示、歌曲播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加深对北京市的了解。
老师问学生们脑海中北京的印象是什么,让学生们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也可以组织绘画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学习:北京市的文化传承和重要的历史事件老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北京市的文化传承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元代的皇城、故宫博物院、恭王府等。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北京的基本情况,如地理、文化、历史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北京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的家乡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北京地图:让幼儿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了解北京的主要地标。
2. 北京文化:介绍北京的传统节日、美食、艺术等。
3. 北京历史:讲述北京的历史变迁,如故宫、天安门等。
4. 北京现代风貌:展示北京的城市建设、科技发展等。
5. 北京的家乡情:让幼儿了解自己是北京人,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让幼儿观察北京的地标建筑,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北京的历史文化,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3. 游戏互动: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4.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北京的相关物品,如模拟故宫、天安门等。
5. 歌唱表演:组织幼儿进行歌唱表演,展示对北京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北京的地图、地标建筑、历史文化等图片。
2. 故事课件:制作北京历史文化的课件,以动画或图文形式展示。
3. 游戏道具:准备相关的游戏道具,如北京地图、模拟建筑等。
4. 手工材料:准备制作手工的材料,如彩纸、胶水等。
5. 歌唱表演:选定相关歌曲,进行歌词改编,准备表演道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北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游戏互动等方面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搜集幼儿在歌唱表演中的视频或照片,评价他们的表现力。
4.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是否主动谈论北京的话题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北京的天安门、故宫等地标图片,引导幼儿谈论对北京的了解和印象。
2. 讲解北京地图:向幼儿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讲解主要地标的位置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我爱北京我的家》幼儿园主题活动源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结合爱国教育、礼貌教育、安全教育、季节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活动主题,将幼儿各方面发展目标通过集体教育活动、活动区游戏活动、户外活动和生活活动得以实现。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倡导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究、主动学习,通过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丰富的物质环境来满足幼儿游戏和学习需要,促进幼儿全面、自主、富有个性的发展。
主题活动的选择——源自幼儿的生活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我充分尊重幼儿,贴近幼儿的生活,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宜的活动。
国庆节长假引发了旅游的热潮,作为家住北京的孩子们,更是利用这个假期逛了逛老北京的景、品了品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对节日的各种见闻也成了孩子们滔滔不绝的谈论话题。
孩子们在班里交流着各自去过的景点,说起品尝的烤鸭、艾窝窝、糖葫芦、驴打滚等美食更是垂涎欲滴。
基于幼儿生活的经验和他们近期的热议话题,我为幼儿创设了贴近大班幼儿的生活化的教育,在孩子们兴致高昂的呼声中,班级的主题活动“我爱北京我的家”诞生了!主题目标的确立——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1、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关于北京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将这些资料收集整理后进行了初步分类,形成了若干方面的主题内容。
2、结合幼儿兴趣点与幼儿共同选取了北京版图、北京的风景名胜、北京小吃、京腔京味唱北京、做文明北京人等五个小主题,并依据《指南》大班幼儿各领域的教育目标,确立了班级各分支主题目标,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主题目标开展活动。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主题活动的实施——以幼儿为主体在《我爱北京我的家》这一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作为主题活动的主线,创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让幼儿和家长都能够充分的参与到班级主题开展及环境创设中来,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提升幼儿已有经验。
从主题活动的名称到班级活动区的名称均是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由幼儿发起并通过讨论决定的,如:主题名称《我爱北京我的家》,孩子们表示“我认为北京就像一个大家庭,他就是我们的家。
”从而诞生出我们的主题名称,又如区域名称:北京气象台,大兴影剧院、798艺术工厂、大北照相馆等,均由幼儿讨论、制定,创设了与北京这一主题息息相关的环境氛围。
(一)北京版图在北京版图的小主题中,我首先结合益智区创设了互动墙面,利用题卡,幼儿把文字当成图片一样进行比对,再通过每个区县的形状轮廓进行分辨,寻找各个区县所在的位置,以及景点所在的区县位置,提高了幼儿的读图理解能力,渗透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知。
国庆节长假引发了旅游的热潮,孩子们在欣赏着家庭出游的照片和交流着各自去过的景点这一过程中,出行方式的选择也是孩子们的热议话题之一,孩子们在讨论中更多的话题是路上的交通拥堵,有的说爸爸都生气啦!在马路上下车等很久!也有的说马路上看到了撞车等等,因此从幼儿的话题中,我们开展了“北京的交通古今对比”活动,让幼儿通过图片直观的对比感受科技发展交通发达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困扰。
另外还开展了“出行方式大调查”的活动,发现私家车在调查表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也是交通拥堵的原因所在,在“你认为哪种出行方式最便捷”的调查活动中,孩子们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会堵车的地铁出行赢得了幼儿的认可。
(二)北京的风景名胜在假期过后,孩子们纷纷带来了在假期出游的照片到班级中分享,因此开展了“假日新闻播报”活动,幼儿讲述自己所去过的景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连贯语言表述出来,并通过小记者采访的方式,使小听众们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抛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幼儿对北京的了解,活动后统计出“小朋友去过最多的景点”,并结合班级主题墙对这些景点进行推荐,推选出“小朋友最向往的景点”,感兴趣的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去游玩儿,最终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北京景点”,在一系列活动中,幼儿利用柱形统计表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初步体验统计,使幼儿感受到数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北京小吃幼儿把在假期品尝到的北京美食照片也带到了班级中,孩子们对这些美食垂涎欲滴,没吃过、有的甚至没见过,孩子们在小班、中班曾参与过幼儿园的美食节、游园会等活动,有过一些动手制作食品的经验,因此孩子们就想可不可以我们在班里也做这些北京小吃,区域游戏“护国寺小吃”由此产生了,孩子们首先开始收集各种小吃的制作方法,选择孩子们自己可以动手制作的活动,如:小窝头、糖葫芦、驴打滚、艾窝窝等,最终由孩子们自己商讨并投票决定我们想要制作的北京小吃。
在孩子们掌握制作方法后,便不满足于按照流程图制作了,而是想到了创新,创新小窝头的形状、创新驴打滚艾窝窝的馅料,尤其是艾窝窝,孩子们对它的馅料创新屡出奇招,巧克力、山楂片、饼干碎等等都成了孩子们想要尝试的食材,到底加入什么才能更好吃呢?孩子们便开始有了评价,因此,便开展了一轮艾窝窝的评比,幼儿记录自己所用的食材,请品尝过的小朋友投票,可是孩子们又不会写汉字,怎么记录食材呢,结合指南大班语言领域的目标“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幼儿尝试设计每一种食材所代表的符号,方便幼儿记录,幼儿体验到了文字与符号的作用,产生了初步的书面表达的愿望。
(四)京腔京味唱北京京腔京味唱北京这一小主题的开展,使幼儿的表演区游戏活动变得丰富,孩子们自主收集描写北京的歌曲、北京童谣等,投放到表演区进行演出活动,孩子喜欢在这个区域里选择角色、自主地进行展示与演出,和其他孩子相互交流、合作,时常还会加入一些自己创造的语言、动作,在共同表演中感受着成功的喜悦。
孩子们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对于京剧人物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京剧人物夸张的脸谱,深深地把他们吸住了。
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看到幼儿对脸谱的兴趣便引导孩子接触京剧,了解京剧脸谱。
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儿童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大有益处的。
孩子们开始注意多收集一些资料,通过歌曲《唱脸谱》孩子们知道了脸谱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进行设计,每个人设计的脸谱都非常有个性,把京剧人物表现得生动、漂亮。
(五)做文明北京人幼儿在出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随地乱扔垃圾、车窗抛物、名胜古迹乱写乱画等,在这里,我们将“文明旅游”这一倡议活动通过自制图书的方式呈现出来。
另外做文明北京人这一小主题更多的是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体现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随机教育与渗透,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
主题活动的运用——幼儿区域游戏间的互动在开展班级主题创设过程中,结合指南大班社会领域的目标以及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在班级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开展了互动的游戏模式,使班级成为一个小小的社会环境的浓缩景象,幼儿通过扮演情境中的不同角色,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人友好相处,更是学会了如何看待问题,对待他人,发展了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幼儿的后继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为了更好的将情境性区域游戏与现实形成对接,同时为了更好的增加区域间的联动性,我们在护国寺小吃、大北照相馆、大兴影剧院等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中,投入了不同面值的“游戏币”,逐步渗透了买卖关系换算的游戏内容的同时,使各个区域间有效的互动。
在这种互动区域游戏活动初始阶段,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对1元的游戏币情有独钟,他们宁愿攥着大把大把的一元钱,也不想要5元、10元的游戏币,通过观察我了解幼儿虽然认识不同面值的钱币,但对于钱币的等值兑换并不理解,在他们眼里认为1个5元换走5个1元自己的钱就变少了,发现这一现象后,我首先在益智区加入了10以内的钱币换算游戏操作材料,帮助幼儿通过游戏掌握10以内钱币的等值兑换,当幼儿基本掌握后,再通过提供北京小吃的买卖游戏操作材料,让幼儿尝试进行实际运用。
最后创设了“北京银行”,幼儿可以在自主活动的时间里,去取“工资”或是自由的兑换钱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幼儿逐步掌握了游戏币的使用方法,能够较熟练的进行钱币兑换和小面额找赎,辅助班级区域间游戏币的顺利使用。
主题活动的成效——幼儿的收获与成长1、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利用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去寻找相关的信息,如:上网查找,看报纸,看电视等等。
通过参观、记录、收集、调查、游戏、制作活动,使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家长们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学会了利用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
2、提高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积极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过程,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促进了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
让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自主解决了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中的出现的问题,孩子们在愉快的主题活动中快乐地收获着经验、成功与喜悦。
3、通过主题使幼儿体验生活,唤起幼儿对北京的热爱。
通过主题开展及班级环境的创设,使幼儿在活动中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北京的热爱,为自己是北京人、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主题活动的选择与目标的制定是在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及年龄特点上开展的,使主题活动与幼儿真实生活紧密相连,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教育)活动总结: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敢说会说,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出发,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老师充分运用鼓励表扬等方法,如:你真棒、你说得很清楚等,来激发幼儿讲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讲得很好,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满足感。
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很享受活动的过程,能不拘一格的描述自己的家,而且表达得相当的清楚,有些幼儿在说到自己父母的时候还会表现出一种幸福感。
但是有个别幼儿还是比较胆小,上来的时候很忸怩,怕说。
今后我觉得我还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以更好的引导各样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