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

合集下载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医学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医学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医学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形式,由于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在护理病人时,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症状和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医学。

一、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

常见的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细菌可通过未彻底煮熟的食物、未洗净的水果和蔬菜、不洁的厨具等途径传播。

二、症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通常在摄入污染食物后的几个小时内出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

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病人可能会出现血便、脱水和休克等并发症。

三、护理措施1. 病人隔离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因此对于病人的隔离非常重要。

将病人单独安置在一个干净的房间中,并确保其他人员佩戴口罩和手套进行接触。

2. 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并及时记录体温、呕吐次数、腹泻次数等关键指标。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计划。

3.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细菌性食物中毒导致病人腹泻和呕吐,会造成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补充病人的水分和电解质,以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4. 保持卫生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程序。

在接触病人、处理食物和药物之前,务必洗手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

5. 提供适当的饮食在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要提供适宜的饮食,避免给病人带来过多的刺激和不适。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汤等。

6.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护理人员可能需要给病人提供一些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泻药等。

但一定要谨慎使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

7. 与家属沟通及时与病人的家属沟通,告知病人的状况和进展,以及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将有助于家属理解病情并参与到护理过程中。

结语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食物中毒形式,对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细菌性食物中毒1

细菌性食物中毒1
羧→组织胺→过敏反应
4、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潜伏期短:多2~24h内发病,超过72h
基本可排除食物中毒。
▪ 金葡菌 1~6h。
▪ 产气荚膜杆菌 进入人体后产生不耐热肠毒
素,潜伏期8~16h。
▪ 侵袭性细菌 如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变形
杆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6~ 48h。
▪ 肠毒素性损害
肠毒素
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抑制
多种酶
促进
肠上皮对钠、水重吸收 肠液、氯分泌
腹泻
➢ 侵袭性损害 细菌直接侵袭肠粘膜上皮细胞→
粘膜上皮细胞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脱落→溃疡
➢ 内毒素损害 菌体裂解→内毒素→发热,胃肠
粘膜炎症、肠道蠕动增加→呕吐、腹泻
➢ 过敏反应 莫根变形杆菌→蛋白质中组氨酸脱
液治疗
腹痛剧烈者 注射654-2 高热时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抗生素
非侵袭性不需要 侵袭性腹泻者 可选用喹诺酮类 (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
糖甙类
8、预防(Prevention)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 贯彻食品卫生法 节日会餐卫生管理
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是进食被肉毒杆菌外毒素(神 经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 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钟艳丹主治医师
一、 定义(Definition)
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 是指进食了被化 学或生物毒物污染的食物,或有毒动植物 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进食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 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简介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物中存在细菌,吃下去后细菌进入人体引起的一种疾病。

这种食物中毒常见于未煮熟的肉类、海产品、乳制品和生食蔬果等食物。

为了避免细菌性食物中毒,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清洗和消毒细菌可以通过食物表面附着而进入食物内部。

因此,在处理食物之前,我们应该首先确保从源头开始清洁和消毒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清洗和消毒措施:1. 手部卫生在接触食物之前,务必先用肥皂和温水洗手至少20秒。

这个过程能够有效地去除手上的细菌,并降低将细菌转移到食物上的风险。

2. 食材清洗携带细菌的食材,如水果、蔬菜和海产品,都需要被彻底清洗。

用水冲洗食材表面,确保彻底去除细菌和污垢。

比如葱姜蒜的外皮,甚至切开的食材也可能之前被外界污染过,请注意清洗和处理的方法。

3. 食具清洗在使用食具和餐具之前,应该彻底清洗和消毒。

用洗碗液和热水清洗,并用干净的布擦干。

特别注意切菜板、菜刀等接触生食和生肉的工具,需要单独清洗,以免细菌交叉感染。

储存和处理食物正确的储存和处理食物也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步骤。

1. 储存温度细菌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会迅速繁殖。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控制食物的储存温度,以防止细菌滋生。

冷藏食物的温度应保持在4°C以下,冷冻食物的温度应保持在-18°C以下。

2. 分开存放生熟食物生熟食物应分开储存,以防止细菌的交叉感染。

在冰箱内使用食材分开存放的容器或保鲜袋,以避免生食与熟食直接接触。

3. 避免食物交叉污染使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在处理不同食物时,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注意不同食材之间的接触,避免生食和生肉直接接触其他食材。

4. 及时食用或处理剩余食物在食用剩余食物时,应及时加热至适当温度并彻底煮熟,避免细菌的繁殖。

避免长时间保存剩余食物,可以减少食物中的细菌感染风险。

煮熟和加热食物透彻煮熟和加热食物是消灭食物中的细菌的关键步骤。

细菌性食物中毒ppt课件

细菌性食物中毒ppt课件

预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关键是 保持食品卫生,避免食品被副溶血性 弧菌污染,同时注意食品的储存和烹 饪方式。
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后,患者会出现发 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休克甚 至死亡。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食 源性致病菌,主要污染肉类、乳制品等
案例三:某地区发生的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事件概述
某地区发生了一起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涉及数百人,症状包括 腹泻、呕吐、腹痛等。
调查结果
经调查,中毒原因是某学校食堂的食品受到志贺氏菌污染。
处理措施
当地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关闭了涉事食堂,并进行了全面的消毒和 清洁工作。同时,对中毒者进行了医疗救治和追踪观察。
和烹饪方式。
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主要污染水果、蔬菜等食品,导致食物中毒。
感染志贺氏菌后,患者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休克 甚至死亡。
预防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关键是保持食品卫生,避免食品被志贺氏菌污染,同时注 意食品的储存和烹饪方式。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 病菌,主要污染海产品、腌制品等食 品,导致食物中毒。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摄入被致病菌污染或含有其毒素的食 物。
发病机制
致病菌在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毒 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等。
诊断
根据进食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大便培养、呕 吐物和粪便的细菌学检查等。
THANKS FOR WATCHING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不同类型的食品应分开处理,避免相互污染。例如,生肉和熟肉 、生食和熟食等应分开处理。
使用一次性手套
处理可能含有细菌的食物时,应使用一次性手套,避免手部直接接 触食物。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
使用食品包装材料时,应确保其安全可靠,避免包装材料污染食品 。
注意食品保质期
不食用过期食品
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因为它们可能已经变质并含有细 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细菌性食物中毒概述 •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 细菌性毒 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疾病 。
分类
根据致病菌不同,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 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热等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样、粪便等样 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以确定
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种类。
治疗方法
补液治疗
对于出现脱水症状的患者,应给予补液治疗以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
抗生素治疗
针对不同种类的细菌感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 行治疗。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进行对症治 疗,如使用止吐药、止痛药等。
接触传播
接触污染环境或污染物可 能间接导致感染。
02 细菌性食物中毒 的预防
保持卫生习惯
勤洗手
手是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应在接触食物前、处理 食物时以及进食前彻底洗手,
避免细菌的传播。
厨房用具清洁
厨房用具和餐具应在使用后及时清 洗干净,避免残留食物和细菌。

第二节-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二节-细菌性食物中毒
22
2.流行病学特点
分布: 中国、日本多见 近海海湾,近海淡水,富含有机物
季节性:7~9月 人群易感性 中毒食品:
海产品:墨鱼:93%,蟹:79.8%, 带鱼:41.2%,大黄鱼:27.3%
检出率与季节有关
23
3.中毒机制
感染型中毒 毒素型中毒
24
4.临床特征
感染型事物中毒,腹痛,腹泻,呕吐为主 潜伏期短 腹痛:阵发性 腹泻,呕吐 预后
基因探针,PCR检测,酶联免疫检测
18
6.预防措施
防止污染 控制细菌生长和繁殖 彻底杀灭病原菌
19
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 hemolyticus
20
副溶血性弧菌
病原菌特点 流行病学特点 中毒机制 临床特征 诊断 预防措施
21
1.病原菌特点
嗜盐菌 最适温度 30~37℃,繁殖快,一世代时间:10分钟 对酸敏感 神奈川现象:与致病性相关 血清型:与致病性无关,流行病调查有意义 菌体抗原(O)抗原 夹膜抗原(K)抗原 鞭毛抗原(H)抗原
1. 发生原因 2. 流行病特点
6
1.发生原因
牲畜屠宰
销售受致病菌污染
食物贮藏不当 致病菌繁殖,产生毒素
食物灭菌不彻底
生熟交叉污染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
7
2.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季节性明显 有些还具有一定地区性 中毒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 发病率高,病死率因病原而异
8
三、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33
4.葡萄球菌产毒条件
食物的成分和性质(含淀粉和水丰富的食品) 污染程度( 106~109/g ) 适宜的温度(25~30℃ 5~10小时) 足够的潜伏期
34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治疗:轻者 对症处理(补充水和电解质) 重者 使用抗生素
(五)
预防
1. 防止食品污染 (1) 宰前检验 (2) 宰后检验 (3) 储藏、运输、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卫生 特别是熟肉制品 2. 控制繁殖 (1) 低温贮存 (2) 加盐量达10% 3. 食前彻底加热 肉块深部温度≥80℃ 肉块≤1kg,持续煮沸2.5~3小时
新疆 发酵的谷类、豆类 青海 越冬的肉制品 日本 自制鱼类罐头
(三) 发病机制
成人: 血 神经毒素 外周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冲动 肌肉麻痹
传递受阻
(严重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死亡率高达30~70%) 婴儿: 尚不清楚
(四) 临床表现 成人以对称性脑神经受损症状为主 婴儿中毒症状以便秘为主
(五) 诊断与治疗 1. 流行病学特点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诊断:肉毒毒素 (六) 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指因摄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被致病菌或其毒 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沙门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
一、概述
(一) 流行病学特点 1. 发病率高,病死率因病原而异 2. 夏秋季发病率高 3. 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畜禽肉>水产品>奶、蛋 也有植物性食品:剩饭、米糕、发酵面粉
(二) 病因
1. 污染 2. 高温存放 3. 未煮熟 4. 煮熟再污染
(三) 发病机制
1. 感染型:摄入含有大量活菌的食物造成消化道感染而引起的中毒 侵袭肠粘膜:急性胃肠炎
释放内毒素:发热
2. 毒素型:摄入含有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肠(外)毒素:急性胃肠炎 改变细胞分泌(Cl-、Na+、水) 腹泻
(六) 预防措施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 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和卫生标 准。
2. 个人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食物煮熟煮透、避免交叉污染等。
3. 饮食卫生教育
普及饮食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对食物 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 疫情报告和处理
建立健全的食物中毒疫情报告制度, 及时发现和处理食物中毒事件,防止 疫情扩散。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01
02
03
04
食品处理注意卫生
食品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卫 生标准,如勤洗手、使用清洁 的厨具、避免交叉污染等。
适当烹饪食物
确保食物被彻底烹饪至适当温 度,以杀死可能存在的有害细
菌。
储存食物要得当
正确储存食物,避免在不适宜 的温度下长时间存放,以限制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食品监管和检测
CHAPTER 04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1. 临床症状诊断
根据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典型症状进行初 步诊断。
2. 实验室诊断
通过采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血液等样本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血 清学试验来确认病原菌种类。
3.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患者的饮食史、接触史等信息,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途 径。
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素产生和耐药性 感染源和防控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仅能产生多种毒素 导致食物中毒,还具有强耐药性,对 多种抗生素不敏感,给治疗带来极大 困难。
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常通过污染食品、 水源等途径传播,因此,加强食品生 产、加工、储存环节的卫生管理是防 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肠杆菌O157:H
毒力因子和致病机理
其他症状
根据感染细菌的种类和个体差 异,患者可能出现头痛、乏力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发病机制】

外毒素:(肉毒素)



毒力强、嗜神经 外抵抗力极强;耐酸 不耐热,80℃30min或煮沸10min可破坏。但本 菌芽胞体耐热,高压灭菌30分钟可消灭。苯酚、甲 醛24小时才能杀灭 主要由上消化道吸收,毒素进入小肠和结肠后,则 缓慢吸收入血,胃酸及消化酶均不能将其破坏,故 多数患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主要作用于颅神经核,神经肌肉接头及自主神经末 梢,从而抑制神经传导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使肌 肉收缩障碍,发生软瘫
18:33
zxb

1. 感染型

由于病原菌进入肠道,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生 长繁殖,并侵入粘膜导致侵入性腹泻等,并 且由于内毒素的作用,引起温度升高及侵入 肠粘膜,产生胃肠道症状。

2. 毒素型

由于细菌产生的肠毒素所致,肠毒素作用于 小肠粘膜而致腹泻。
18:33
zxb
发病机制

肠毒素:


致病作用类似霍乱弧菌不耐热肠毒素。通过cAMP/cGMP介导, 刺激肠液分泌,并抑制吸收产生腹泻。 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
18:33
zxb
保护易感人群

遇有同食者发生肉毒素中毒时,其余人 员应立即给予多价抗毒素。
18:33
zxb
小结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 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可分成胃肠 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前者常见病原菌有沙 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蜡样 芽胞杆菌。后者病原菌为肉毒杆菌。流行病学中的主 要传染源是被致病菌感染的动物和人及肉毒杆菌污染 的食物。进食被细胞污染的食物为传播途径。人群普 遍易感。流行特征在夏秋季常见,发病潜伏期短,发 病前有可疑食物史,病情轻重与进食量有关,未食者 不发病,多有群体发病。临床表现:胃肠型食物中毒 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神经型食物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 症状为主。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 有关实验室检查。治疗为一般及对症治疗、病原治疗, 抗毒素治疗,预防为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 护易感人群。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
演讲人姓名
演讲时间
常见食物中毒种类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细菌性
01.
食物中毒
01.
真菌及其毒
01.
素食物中毒
01.
动物性
01.
食物中毒
01.
植物性食物
01.
中毒
01.
化学性
01.
食物中毒
01.
分 类
01.
食物中毒的分类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人体摄入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是指由于食用被有毒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等化学物质直接污染的食品,或直接误食刚喷洒 农药蔬菜水果,农药拌种粮食;误用被化学毒物污染的容器;误将化学毒物当调味剂或添加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重视食品安全,健康饮食。
01
做一个珍爱生命的孩子
02
谢谢!
THANK FOR YOU WATCHING
01
细 菌 性 食 物 中 毒
02
主要是谷物、油料或植物储存过程中生霉,未经适当处理即作食料,或是已做好的食物放久发霉变质误食引起,也有的是在制作发酵食品时被有毒真菌污染或误用有毒真菌株。
是指误食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称为动物性食物中毒。
是指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植物的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的中毒。

营养与食品卫生课件——细菌性食物中毒

营养与食品卫生课件——细菌性食物中毒

5、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一般可作出临 床诊断;根据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习鉴定 可作出病因诊断。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可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不具 备输液条件时,应多喝淡盐水或蔗糖水或 葡萄糖等渗溶液。一般不用抗生素。
6、预防措施
(1)防止污染
加强家禽家畜的饲养管理,预防传染病。做好家畜 家禽宰前兽医卫生检验,发现病畜和病禽,严格 按照有关卫生条例和规定处理;经兽医确定为条 件可食肉,则应按照无害化要求,在厂内进行彻 底处理后主可发售市场,加强家畜家禽宰时的卫 生检查,严格卫生管理。食品从业人员要定期进 行带菌检查。
5、预防:与沙门菌基本相同
(三)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1、病原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是因摄入被葡萄球
菌肠毒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肠毒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 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耐热性强, 破坏食物中存在的葡萄球菌肠毒素须加热 100℃并持续2小时。
2、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性,多见于夏秋季。
(2)引起中毒的食物,奶及其制品多见。
2、在一个时期内大量吃蔬菜,也会引起亚硝 酸盐中毒。
3、某些地区的井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和亚 硝酸盐,用这种水煮粥,并在不洁容器内 存放过久,由于细菌的作用,将硝酸盐转 变成亚硝酸盐而使粥内亚硝酸盐的含量增 高。
4、在食品加工时常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 腌制鱼、肉发色剂,如用过量,并被还原 为亚硝酸盐,也可引起不毒。此外误将亚 硝酸盐作食盐而引起中毒也可见到。
(六)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1、病原:食物中毒由肉毒毒素引起,它是一 种强烈的神经毒素,肉毒梭菌一旦形成芽 施,其抵抗力会大大增强。
2、流行病学特点:肉毒梭茵广泛分布于土壤、 尘土及动物粪便中,其引起中毒一般以3— 5月多见,我国发病主要在西北部;引起中 毒的食品主要是家庭自制谷类或豆类发酵 食品;带茵土壤,尘埃及粪便污染食品后, 在较高温度密闭环境中发酵或装罐,易于 产生毒素从而引起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foodpoisoning)

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foodpoisoning)

分类
食物中毒 : 细菌性食物中毒、生 物性食品中毒、化学性食品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 毒、神经型食物中毒
实用文档
特点
• 与饮食有关
–未进食污染食品者不发病;污染 食品被去除后不再有新病例出现
–多呈暴发流行
• 全年均可发生 • 易发性、发病的普遍性
实用文档
胃肠型食物中毒
实用文档
概述
• 临床上最为多见,夏秋季多见。 • 起病急,进食不洁食品引起,进餐
者集体起病。 • 临床主要特征: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
实用文档
病原学
• 沙门氏菌 • 副溶血性弧菌 • 大肠杆菌 • 变形杆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蜡样芽胞杆菌
实用文档
沙门氏菌
• G-杆菌,需氧,不产生芽胞,无荚膜, 绝大多数有鞭毛,能运动。
实用文档
概述
•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亦称肉毒中毒, 是因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 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 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 肌瘫痪为主要表现。
• 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实用文档
病原学
• G+厌氧梭状芽胞杆菌,有周鞭毛, 能运动。
• 芽胞体外抵抗力极强,耐热力极强, 对常用消毒剂不敏感。
实用文档
• 注意
– 尽早使用。起病后24h内或瘫痪发 生前注射最为有效。
– 48h后抗毒素效果较差,但应继续 注射,以中和血中毒素。
– 用药前要皮试。
实用文档
• 病菌型别已确定者,应注射同型 抗毒素,每次1~2万单位。
实用文档
• 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消灭肠道内 的肉毒杆菌,以防其继续产生毒 素。
实用文档
预后
• 与进食的外毒素类型、数量及治疗 早晚有关。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护理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护理

案例描述
01
患者情况:年 龄、性别、病 情、发病时间 和地点
02
症状描述:发 热、呕吐、腹 泻、腹痛等症 状的出现和持 续时间
03
诊断过程:医 生的诊断、检 查结果和治疗 方案
04
护理措施:饮 食、休息、药 物治疗、心理 护理等方面的 具体措施
分析与教训
1
案例背景:患者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导致食物中毒

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等症状加剧
严重症状
01
高热:体温超过38
02
腹痛:腹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
03
腹泻:频繁腹泻,大便呈水样或糊状
04 脱水: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窝凹陷
05 精神状态改变:意识模糊,烦躁不安,昏迷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护 理措施
观察与评估
观察症状:观察病人的临床表 现,如发热、腹泻、呕吐等
02
腹痛、腹泻
03
发热、寒战
04
头痛、乏力
05
肌肉疼痛、 关节疼痛
06
皮疹、瘙痒
07
口干、口苦
08
尿频、尿急、 尿痛
09
大便次数增 多,呈水样 便或黏液便
10
精神萎靡、 嗜睡
中期症状
1
2
3
4
体温升高,可能出 现发热、寒战等症

腹痛、腹泻等消化道 症状加重,可能出现
水样便、血便等
可能出现脱水、电 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护理
刀客特万
目录
01.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概念
02.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
03.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护理 措施
05.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定义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称为食品细菌,包括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食品细菌主要来自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和烹调等各个环节的外界污染。

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称为细菌菌相,其中相对数量较大的细菌称为优势菌种。

不同的细菌污染食品后果不同,腐败菌污染食品,会使食品腐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

如细菌作用下,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变酸,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的腐烂变臭等。

而致病菌和某些条件致病菌污染食品,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疾病。

病原菌、致病性细菌污染食物后,可以在食物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人们吃了这种含有大量致病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即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前者即吃了含大量致病菌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称为感染性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后者即吃了含细菌毒素的食物引起的中毒称为毒素性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及肉毒杆菌等细菌毒素的食物所致。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及表现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发生的一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5~10月份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时期,此时期气温高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几个月人体易感性增强,防御机能有所降低,因而常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中毒多见于加工或贮存不当的畜禽瘦肉及其内脏、乳制品、蛋类和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中。

少数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糯米凉糕、面类发酵食品等则易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蓖笋引起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起数和人数约占全年总人数的70%~80%。

发病急,潜伏期短。

一般在进食有毒物24h内发病,易呈急骤爆发型,往往在短时间内进食过同一种或几种有毒的食物,进食者发病,不进食者不发病,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

无传染性,由于食物中毒的细菌和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不发生直接或间接传染。

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儿童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急性胃肠炎症较严重,但此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较低,愈后良好。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
《细菌性食物中毒》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 并教授应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紧急处理方法。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定义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食物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在食用被感染的食物后数小时到数天 内出现症状。
症状
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头痛和腹痛等。
中草药治法
• 加入决明子、薄荷、生 姜煮水饮用。
• 蜂蜜水也是一种很好的 选择。
西药治法
• 去医院急诊就诊 • 不要在没有医生建议下
随意使用药物。
结论和总结
细菌性食品中毒 病原微生物 预防和控制
是由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引发的食品中毒的一种 类型。
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弯曲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李斯特菌等。
别名
又叫食物传播性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之一。 它通常通过食品污染的肉类、蛋类和家禽传播。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可以通过人和动物的排泄物污染水和食物。 产生症状的菌株称为变态致病性大肠杆菌(EHEC)。
弯曲菌
弯曲菌通常存在于肉类、家禽和生乳制品中,是常 见的致病菌。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是一种耐热、耐盐和耐酸的病原菌。它通 常通过食物加工或储存过程中的污染传播。
食物中毒的传播途径
1
水源
2
受到化粪池、化学废物、动物排泄物及
其他来源的污染的水源会导致食物中毒。
3
食品
食品污染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如未经 充分加热、接触生食、未经过期等。
个人卫生
不洗手、散发病菌、不按规定分装等都 会导致自身和他人发生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的并发症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的并发症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的并发症有哪些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并发症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导致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不仅会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感到身体不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那么,细菌性食物中毒到底会有哪些并发症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摄入了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常见的致病细菌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细菌可以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当我们食用了被这些细菌污染的食物后,毒素就会在体内发挥作用,导致中毒症状的出现。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内出现,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具体取决于中毒的严重程度和个人的身体状况。

然而,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中毒情况较为严重,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其中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由于频繁的呕吐和腹泻,身体会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氯等。

脱水会导致口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等症状。

电解质紊乱则可能影响心脏、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出现心律失常、肌肉无力、抽搐等问题。

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可能会危及生命。

另一个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败血症。

当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可能会引发全身性的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乏力、皮肤瘀斑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败血症可能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如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从而危及生命。

此外,细菌性食物中毒还可能引发胃肠道炎症和溃疡。

例如,沙门氏菌感染可能会导致肠道炎症,长期反复的炎症刺激可能会引起肠道黏膜的损伤和溃疡。

这些溃疡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并发症可能会更加严重。

细菌性食物中毒教学演示课件

细菌性食物中毒教学演示课件

03
快速检测技术能够缩短食物中毒的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未来将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3
CHAPTER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由于气温较高,细菌易于繁殖。
季节性
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加工方式可能导致不同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地区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往往呈爆发性流行,涉及人数多,社会影响大。
爆发性
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
易感人群
不洁饮食、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肉类等高风险食品,以及食品加工、储存不当等。
高危因素
传播途径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通过食物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的食品容器、餐具等传播。
污染源
主要污染源包括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储存不当导致的细菌繁殖等。此外,食品从业人员带菌也可能成为污染源。
04
CHAPTER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临床表现的不同,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等。
分类
定义
02
CHAPTER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
引起伤寒、副伤寒等疾病,产生内毒素导致发热、不适等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03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眩晕、抽搐、昏迷等。
01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02
全身症状
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系指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得食物而引起得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

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与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两大类。

第一节教学大纲要求1。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得分类与常见病原、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与治疗原则。

2。

熟悉不同细菌所致食物中毒得临床特点、鉴别诊断与实验室检查;大肠埃希菌得致病机制与分类;肉毒杆菌得理化特性及其发病机制。

3。

了解引起食物中毒得常见细菌得特性及其致病机制;预防与控制原则。

第二节教材内容精要一、胃肠型食物中毒1.病原与流行病学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得病原菌,常见有沙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等。

以沙门菌属最常见,其中又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与霍乱沙门菌等为多。

夏秋季多见,常有同食者集中发病现象.2.传染源与食物不同细菌所致食物中毒得传染源不同,沙门菌食物中毒得主要传染源为家畜、家禽及鼠类等;在我国,肉、蛋类(尤其就是皮蛋)及其制品就是沙门菌食物中毒得主要传染来源。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得传染源主要就是鱼、虾、蟹等海产品,以及含盐较高得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鱼、咸肉等。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得传染源主要就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得患者或带菌者。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得传染源就是病人或带菌者,主要就是食用被变形杆菌污染得鱼、肉、蟹等食品.大肠埃希菌与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得传染源就是病人或带菌者。

3.发病机制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可分毒素型、感染型与混合型3类。

发病与否与进食细菌或毒素得污染程度、进食量与人体抵抗力有关。

4。

临床表现胃肠型食物中毒得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

临床表现主要就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腹泻轻重不一,每日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水样便或黏液便,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多为绿色黏液便,具恶臭,少数可呈脓血便。

副溶血性弧菌或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可出现血水样或洗肉水样大便.吐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5。

诊断主要依靠共餐者短期内集体发病,表现急性胃肠炎,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6。

治疗与预防治疗包括一般、对症与抗菌治疗,预防应加强饮食卫生监督与管理,做好卫生宣教等.二、神经型食物中毒又称肉毒中毒,为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得食物而引起,病原为肉毒杆菌,有7种血清型,对人致病得为A、B与E型,其致病得外毒素为一种剧毒得嗜神经毒素,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患者神志清楚,感觉正常。

重者可致延髓麻痹,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及早采用抗毒血清治疗有特效.重点:不同病原菌所致得特征性临床表现与防治,特别就是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得临床诊断。

第三节测试题一、多选题(一)A型题1.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得流行特点,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DA。

突然发病,发病时间集中B。

常集体发病C。

有进食同一被污染食物得病史D.病情轻重与进食污染食物得量多少无关E.多发生于夏秋季题解:细菌性食物中毒就是由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得食物所致,多发生于夏秋季,其主要临床特征就是潜伏期短,突然集体暴发,发病者与进食污染食物有明显得关系。

且进食污染食物得量越多,提示感染细菌或细菌毒素也越多,因而病情也越重.2。

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必需得条件就是EA.有传染源B。

有传播途径 C.机体抵抗力下降D.夏秋季节,气温较高E.细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及产生毒素题解:有传染源、有传播途径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就是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得基本条件,但单独具备其中一项就是不会引起食物中毒;夏秋季节、气温较高就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得辅助因素,不就是必然得;人只有进食被大量细菌或其毒素污染得食物才会引起中毒,因此E就是最必需得条件。

3.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得病原菌就是 AA。

沙门菌属B。

副溶血弧菌 C.大肠埃希菌D。

金葡菌E.蜡样芽胞杆菌题解: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得细菌众多,上述细菌均可,但比较而言,最常见得就是沙门菌属。

4。

关于副溶血弧菌得理化特性,下列哪项就是正确得 BA.革兰氏染色阳性,运动活泼B.在含3%~3、5%得氯化钠培养基迅速生长C。

耐热D。

耐酸E。

在无盐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题解:副溶血弧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对酸敏感,不耐热,在高盐(含3%~3、5%得氯化钠)得环境中生长最好,因此正确答案就是B。

5。

细菌性食物中毒得病原菌中,能产生耐热性肠毒素得就是 DA。

沙门菌属B。

副溶血弧菌 C.大肠埃希菌 D.金葡菌E。

蜡样芽胞杆菌题解:沙门菌属与副溶血弧菌不产生肠毒素,部分大肠埃希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与蜡样芽胞杆菌只产生不耐热得肠毒素。

惟有金葡菌产生得肠毒素对热得抵抗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不能破坏,易致毒素型食物中毒,故正确答案为D。

6.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得发病机制与病理,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E A。

细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就是发生食物中毒得先决条件B.病情轻重与进食被污染食物得量密切相关C。

由于频繁呕吐,细菌与毒素被迅速排出体外,因而较少形成败血症D.根据致病菌不同可分为感染性与毒素性食物中毒E.胃肠道均有严重得病变,如充血、糜烂、溃疡题解:细菌性食物中毒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毒素型、感染型与混合型三类,其中毒素型一般无胃肠道病变,感染型与混合型得胃肠道病变也较轻,因此E项描述错误。

7。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突出得症状就是 BA.发热B。

剧烈呕吐 C.剧烈腹痛D.腹泻 E.里急后重题解: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属于毒素型食物中毒,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得耐热型肠毒素有关,一般无发热与里急后重,其最突出得症状就是剧烈呕吐。

8.关于肉毒杆菌及其毒素得性质,下列哪项不对 BA、严格厌氧得梭状芽胞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B、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C、芽胞对热及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强D、肉毒杆菌外毒素就是一种嗜神经毒素E、外毒素不耐热,胃酸及消化酶不易将其破坏题解:肉毒中毒主要为进食含有大量肉毒杆菌外毒素得食物而引起,其潜伏期多为数小时.外毒素得产生就是在密闭缺氧环境(如腊肉、罐头等腌制食品或发酵得豆、面制品)中大量产生得,而在消化道内可能有少量产生,决不会大量。

细菌及其毒素其她特性均为正确。

9.神经型食物中毒得临床特点就是 CA.发热 B.早期意识障碍C.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或咽肌瘫痪D.腹泻E.腹痛题解:神经型食物中毒就是由于肉毒毒素阻断胆硷能神经纤维得传导所致,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如眼肌或咽肌瘫痪等。

病程中神志清楚,发热,腹泻与腹痛都就是胃肠型食物中毒得常见症状。

10.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得症状就是 AA.腹泻、腹痛、呕吐 B.发热、腹泻、腹痛、呕吐C。

腹泻、腹痛、呕吐、里急后重D.腹泻、腹痛、呕吐、脓血便E。

发热、腹泻、腹痛、呕吐、里急后痛题解:不同细菌所致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得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但大多有腹泻.腹痛。

呕吐等胃肠炎表现,多无发热、里急后重与脓血便,因此常见症状就是A.11.细菌性食物中毒得处理最重要得就是 DA。

床旁隔离B。

卧床休息C.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D.对症治疗E。

病原治疗题解:细菌性食物中毒得处理包括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床旁隔离与对症治疗,其中最重要得就是对症治疗,一般不用抗菌药物.12。

神经型食物中毒得处理措施最重要得就是 EA.洗胃 B.导泻C.清洁灌肠D。

应用抗生素E.针对肉毒毒素得抗毒血素治疗题解:神经型食物中毒得处理措施包括题内所列诸项,其中早期给洗胃、导泻、清洁灌肠有助于清除胃肠内尚未吸收得毒素,但不能清除已吸收入血得毒素;应用抗生素可消灭肠道内得肉毒杆菌,以防其继续产生毒素;只有应用针对肉毒毒素得抗毒血清中与毒素,才就是最重要得治疗措施.13.参加一次婚宴后,10余人于1日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血水样,日解便5~10次,无里急后重感.粪便镜检少许白细胞及大量红细胞。

婚宴菜品有海蜇、鱿鱼等。

最可能得诊断为DA、细菌性痢疾B、大肠杆菌食物中毒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E、沙门菌食物中毒题解:该10余人于婚宴后短时内集体发病,有急性胃肠炎表现,首先应考虑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根据有进食海蜇、鱿鱼等海产品,大便为血水样,故最可能得诊断为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可进一步行流行病学调查与检测病原菌。

(二)B型题14~16共用备选答案A.沙门菌属B。

副溶血弧菌 C.大肠埃希菌 D.金葡菌E.志贺菌14.进食被污染得海产品、腌制品引起食物中毒,最可能得病原体就是 B15。

进食被污染得肉类、蛋制品、乳类引起食物中毒,最可能得病原体就是 A16.进食2小时后,以恶心、呕吐起病者,最可能得致病菌就是 D14~16题解:进食海产品、腌制品引起食物中毒,最可能得病原体就是副溶血弧菌;肉类、蛋制品、乳类引起得食物中毒,则可能为沙门菌;进食2小时后,以恶心、呕吐起病者,最可能为金葡菌所致得食物中毒。

17~18共用备选答案A。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B.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C.肠出血大肠埃希菌D.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肠出血大肠埃希菌O157:H717.引起出血性肠炎得病原菌 C18。

出现血性腹泻或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得病原菌 E17~18题解:引起出血性肠炎得病原菌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出现血性腹泻或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得病原菌为肠出血大肠埃希菌O157:H7。

(三)X型题19。

毒素型食物中毒得特点ACDA.肠毒素引起B.有传染性C.无传染性D.呕吐.腹泻E.多有发热题解:毒素型食物中毒常为肠毒素所致,临床表现为无发热而有急性胃肠炎症状,由于细菌一般不在肠道生长繁殖,也不向外排菌,因而没有传染性。

20。

感染型食物中毒得特点ABDEA。

细菌在肠道中繁殖B.有传染性C。

无传染性 D.可有全身感染表现E.有流行性题解:感染型食物中毒就是由于进食含有大量致病菌得食物所致,细菌在肠道大量繁殖,并可向外排菌,临床表现有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与急性胃肠炎,也具有传染性与流行性。

21。

细菌性食物中毒得流行病学特点ABDEA.发病突然B。

时间集中 C.潜伏期长D.集体发病E。

发病者进食同一被污染食物题解:细菌性食物中毒就是由于进食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得食物所致,常在短时间内集体突然发病,病者常进食同一被污染食物,潜伏期短,超过72小时得病例可基本排除食物中毒。

22.肉毒杆菌病原菌特点ACDEA.严格厌氧B.革兰氏染色阴性C。

体外抵抗力强D.产生外毒素E.主要存在土壤及家畜中题解:肉毒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梭状芽胞杆菌,体外抵抗力极强,存在于各种动物粪便中,以芽胞形式广泛存在于土壤,各型均能产生外毒素。

故正确答案为:ACDE。

23.关于肉毒杆菌产生得毒素特点为ACDA。

外毒素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