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痱考辨
“风痱”考辨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卷第10期 -49-参考文献:[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黄竹斋.伤寒杂病论会通精纂[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张磊.浅谈《伤寒论》“存津液”[J].河南中医,2018,38(04):487-488.[5]王宝家,陈禹霖,屈杰,等.《伤寒论》方中“存阴液”思想应用举隅[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6):73-74.[6]田代华.黄帝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7]张瓅方.试论猪苓汤证之“阴伤”[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6):37-38.[8]鲁红献.张仲景存津液思想浅析[J].河南中医,2016,36(11):1861-1863.[9]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120.[10]杨星福.浅述《伤寒论》中的治未病思想[J].中医临床研究,2011, 3(04):55.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名称:中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5D78。
长春中医药大学,项目编号:xj201656,项目名称: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医古文课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王伟(1992-),女,山东烟台人,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化与文献研究。
王姝琛(1964-),通讯作者,吉林长春人,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
编辑:弓良彦编号:EA-3181107046(修回:2019-04-08)“风痱”考辨An analysis of Fengfei银赟(邛崃市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1530)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9)10-0049-证型:IBG【摘要】笔者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历代文献,并结合现代医学,认为风痱的本质是病因与症状相结合命名的中风病,其具有如下特点:①必须有急性迟缓性瘫痪且无疼痛症状,在此基础上,很可能出现中风病的其他任何症状。
许家栋《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
许家栋《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LT1、临床要先辨六纲,再辨方证药症,这样才能丝丝入扣用经方,也能避免出现时方思维用经方的弊端,药是治病的基本组成部分,但是用经方是最后才考虑到药上的,仲景明言,辨病证脉并治,但是往往是六纲和方证对应了后,药症自然而然的就相牟和了,所以最后这部分脑细胞往往就会省下来的;2、纲证——本案用到了柴胡桂枝汤是因为有个太阳少阳中风的夹杂;3、方证——合方里有两个主干—桂枝汤去对应本案中厥阴中风中内涵的四个中风证(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中风);柴胡汤对应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之半证,而其中的人参是补胃气津液的不可或缺之品;4、药症——瓜蒌根治的是偏于阳明热为主的口渴,牡蛎治的是偏于水饮阻滞的口渴,人参治的是偏于津液不足的口渴,虽然都能治渴,内涵各有不同。
问:有几处请教:一、细究此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舌脉特点,一定需要如此重剂?二、分量不轻的黄芩、天花粉、白芍、牡蛎是针对哪里(咳吐白粘痰量多)?如果是饮中夹热,是石膏还是花粉?三、细辛30克,适时暂用可,老年人如果同时又存在脏阴不足(舌红嫩苔),会此证减彼证起否?四、寒热错杂、寒温并用时,大剂杂投,须虑其相互斗争相互抵消否?正气病气药气三者如何调而适之?(从乌梅丸可测)一点想法:阴阳错杂,寒热并存,虚实兼夹,为了避免各行其极与正气能否御药,临床是否考虑“量其正气而使药”?答:一、一切以中医眼去看,不要以为外感就轻,糜烂性胃炎就重(可以用这一系列之下一医案说明),岂不闻治外感如将乎?更何况此案之老人外感缠绵已逾月余,且有诸多并发症候。
外感月余,静滴近半月,病情更进,西医西药也不都是吃素的吧,非顽疾岂至如此欤?用中医眼来观看,脉证合参,脉弦滑,舌红嫩苔白腻,症虽重而非一概虚象也,饮滞燥相兼,多纲合病,而合病需合方,非合方大剂不足以胜病,否则病重药轻,疗效不明,疑虑之间,病情更进。
二、黄芩清少阳热,天花粉清热润燥生津,芍药和营通滞去热蠲痛,牡蛎清热除饮通滞止渴;饮中夹热,也要看这个热是偏于哪纲,石膏是阳明实热外证之药,而此证之热,是偏于少阳热与太阴少阴诸阴纲夹杂,饮滞燥相兼,既无阳明外实,用石膏无益。
辨证痿病
辨证痿病京朋名汇老中医堂李济仁解释说:“痿病”即中医“痿证”,系指外感或内伤,使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以致肢体弛缓、软弱无力,甚至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
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
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弱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
因多发生在下肢,故又有“痿蹙”之称。
临床表现痿病以筋脉弛缓,肢体肌肉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甚至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证候特征。
但因证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有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者;有缓慢发病者;也有时轻时重,周期性发作者;有疲劳后发病者,有睡卧后发作者。
有以女性多见,有以男性为主者。
一般以下肢发病多见,也有见于上肢、肩背者,有影响窍隧,难于张口、睁目者,甚至瘫痪于床者。
有以肢体近端肌肉弱于远端者,或以肢体远端肌肉弱于近端者。
初则仅为肌肉软弱无力,久则肌肉萎缩不典籍论述《内经》是最早记载和论述“痿病”的古籍之一,并设“痿证”专篇。
《素问·痿论》专门论述了痿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痿大法。
病因病机方面,主张“肺热叶焦”,筋脉失润;“湿热不攘”,筋脉弛缓。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
病证分类方面,根据五脏与五体的关系,提出了“痿蹙”、“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分类方法。
治疗方面,提出了“治痿者独取阳明”和“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的针灸治痿原则。
《内经》丰富的论述,为后世认识痿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隋唐时期,将痿病列入风门,较少进行专题讨论。
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痿叙论》指出情志、劳逸致“内脏精血虚耗,荣卫失度……故致痿必”,“痿壁证属内脏气不足之所为也”。
金元时期,张子和对“风、痹、痿、厥”予以鉴别,《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指出:“夫四末之疾,动而或痉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
风痱诊疗方案
宜章县中医医院风[喑]痱的中医诊疗方案风痱又名喑痱。
风痱多为中风之后,风痰内扰,瘀阻经络,或肾虚精亏所致。
以中风后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用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中风后遗症。
[病因病机]风痱之病,多见于出血中风和缺血中风之后。
出血或缺血中风,经过积极救治,肝风得息,神志渐清,但病本未拔。
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血瘀滞,脉络痹阻;或阴虚阳亢,脉络孪急,经气不利;或肝风夹痰浊上扰,风痰阻于舌窍、头面脉络;或精气亏损,不能上荣头面,脉络失养,皆可致舌喑不能言,肢废不能用。
风痱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治疗不易取效,为内科难治病变之一。
一、诊断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内科诊疗常规》执行[诊断要点]1、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
具有缺血中风或出血中风等病史。
2、经过中风急性期的救治,神志清醒后,遗留有语言謇涩不利,口眼歪斜和半身不遂,或双手笨拙,动作失灵,站立不稳,步履不正,躯体晃动,手足震颤,思维迟钝,健忘,可有偏盲、复视,智力减退,或神志恍惚,或昏糊等症状。
3、病理反射可呈阳性。
[类病鉴别]1、口僻:虽有口眼歪斜,面部麻木等症状,但无中风病史,亦无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
2、肌[肉]痿:无中风病史,亦无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症状。
二、中医治疗[分证论治]1、风痰阻络证证候: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头痛眩晕,胸脘痞闷,咳吐痰涎或喉中痰鸣,语言謇涩,苔白腻,肪弦滑。
治法与主方:祛风化痰。
神仙解语丹(胆草白附子全蝎石菖蒲远志天麻羌活木香甘草)。
优化:有痰热表现者,加天竺黄、胆南星、竹沥。
2、气虚血瘀证证候: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语言謇涩,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淡有斑点,脉细涩。
治法与主方:益气行瘀。
补阳还五汤(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
优化:可加水蛭、丹参、三七粉;气短、息弱,加人参,重用黄芪。
3、肾精[气]亏虚证证候:音喑失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或肢体软弱,半身不遂,舌淡,脉弱。
千古奇方之《古今录验》续命汤
千古奇方之《古今录验》续命汤2022-07-20 23:04·桂林道醫清溪蘭花草《金匮要略》“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什么是风痱?风痱的发病特征归结为:突然四肢麻木,迅速瘫痪(偏瘫或全瘫)——但不痛不痒,神志清楚,语言无障碍。
风痱也有不少文献记载。
《灵枢· 热病》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堪……”《千金要方· 论风状》说:“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
” 尤在泾说:“ 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
” 楼英说:“痱,废也。
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
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
《圣济总录》说:“ 病痱而废,肉非其肉者,以身体无痛,四肢不收而无所用也。
” 从以上古代文献记载可以确信,风痱确实不是西医的脑血管意外,不可混同于脑血管意外来治疗。
中医的风痱到底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相似于西医的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等病。
原文:药物组成和剂量: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
方后注: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复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
无所禁,勿当风。
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这首经方组合离奇,很难诠解。
古今医家诠解此方者多多,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不过,古今医家也达成了一些共识,这就是: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发散风寒,调和营卫。
因为病名叫风痱,那就是风邪为患,当然要驱之散之。
古今医家关于《古今录验》续命汤的诸多诠解均有一定道理,不可厚非。
但是,江老治疗的风痱病者,有的有风寒诱因,有的就没有风寒诱因。
如果拘执本方发散风寒,那么,本方为什么能够速愈没有风寒诱因的风痱病者呢?至于“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请问“虚”在何处,“邪” 又在何处?“攻”何脏何腑何经何络?“补”何脏何腑何经何络?都落不到实处,教临证者如何使用本方?哲人有言:理论都是灰色的。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八九)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之风痱(中风)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八九)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之风痱(中风)第三节、附方(一)、风痱(中风)【原文】《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 、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
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
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这个附方包含了中风又包含了历节,这个附方的第一个是风痱,首先是治疗中风的。
他的附方是续命汤,是治疗中风,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者是拘急不得转侧,我们前面讲过了,什么是风痱,就是指中风后出现偏瘫。
证见四肢废而不用,身无痛。
甚则可见口不能言,神志昏乱等。
续命汤这个方看看上面就知道了,一个九味药,煮好以后,温服,得小汗,用很薄的被子盖在脊背上。
“凭几坐”就是坐在条几旁边,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坐在茶几旁边一样。
只要出了汗,这个中风的病就好了。
如果还没有出汗,再继续吃,没有禁忌,但是,不要被风吹到。
续命汤还可以治疗,只能是伏在桌子上,不能平躺着,咳逆上气,面目浮肿,这就是肺气病,心衰。
这个续命汤也能治疗,咳嗽,气上逆,不能平卧睡觉,面目浮肿。
风痱在《热病第二十三)“瘤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身体不能自收”完全性随意运动困难。
“口不能言”运动性失语。
“冒昧不知痛处”感觉丧失。
“拘急不得转侧”部分性感觉运动丧失。
“一斗”2000毫升。
“当小汗”微微汗出。
“薄覆脊”背部盖上薄被。
“凭几坐”茶几前趴坐。
【要点延伸】1、风痱:多发性神经炎,往往还有脊髓炎。
无论发病急缓,皆是重症。
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症(Gullian-Barre 综合征),是由病毒感染或感染后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系统广泛性炎性脱髓鞘。
倪海厦点评弟子诊病案例之风痱
倪海厦点评弟子诊病案例之风痱编者注:文中黑色字体为病情描述,蓝色及红色字体为医师判断,下方为倪海厦老师评语。
风痱l黄女士66岁初诊日期:99/04/10星期六。
来诊原因:半夜2点多醒来觉无力翻身、无法动弹、全身酸痛。
(因之前有半夜发烧及全身痠痛经验,故此次等到早上才告知家人,被送至西医诊所求治,医师转诊至大医院神经内科,因其肌肉紧缩、没法做详细理学检查,又不像中风故没有开立服用药物,后由友人转介至此)望诊:舌稍胖淡红、舌苔白问诊:大便1日1-2行、大便软、易流汗、手脚觉无力、全身酸痛、走路需人搀扶,她儿子说之前约每两个星期半夜会发烧一次,服用西药后退烧,曾至大医院检查但查不出病因,拿了一叠医院检查病历给我看,其中所写曾怀疑第十二胸椎压迫性骨折,但最后证实没有。
脉诊:右寸关濡右尺弱、左脉细无力诊断:风痱处方:小续命汤9克、石膏1克、干姜1克、炮附子1.5克、当归1克3X6(告诉患者服药后会汗出、不能吹风、饮食要清淡。
小续命汤组成麻黄、桂枝、防风、防己、杏仁、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川芎、白芍、附子、生姜古今录验续命汤组成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川芎、杏仁,治中风痱、身不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
)l黄女士66岁二诊日期:99/04/14星期三。
来诊原因:半夜2点多醒来觉无力翻身、无法动弹、全身酸痛。
(此次自己走路进诊间、不用人搀扶,自觉身体比较有力气,药因一天服用四包已没药了,故再次就诊。
)望诊:舌稍胖淡红、舌苔白问诊:大便1日1-2行、大便软、易流汗、手脚仍觉无力、肩膀酸痛两手上举无力。
脉诊:右寸关濡右尺弱、左脉细无力诊断:风痱处方:麻黄汤7克、石膏1.5克、干姜1.5克、当归1克、川芎1克、人参1.5克、炮附子2克4X7 l黄女士66岁三诊日期:99/04/21星期三。
来诊原因:手脚觉无力、肩膀酸痛两手上举无力、全身酸痛。
(上次服科中药粉自觉没有进步,故建议她改用药效较好的水药且加针灸))望诊:舌稍胖淡红、舌苔薄白问诊:大便1日1-2行、大便软、易流汗、手脚仍觉无力、肩膀酸痛两手上举无力、两手指屈伸僵硬且痛、左膝痛(之前西医诊断膝关节退化、有服用西药)。
中风痱(废)
中风痱(废)余国俊张X X,男,36岁,农民,1986年10月24日诊。
病史摘要:患者素来体健,偶感外邪,发热,头痛,体倦,咳嗽。
曾间断服用中、西药物,诸症已经缓解,未尝介意。
谁知于4天前使用压水机抽水时,渐感双下肢酸软、麻木,约4小时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神志清楚),伴小便不通。
急送当地县医院。
西医抽取脑脊液检查,发现蛋白含量及白细胞增高,遂诊断为“急性脊髓炎”。
立即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和多种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及对症治疗;同时配合服中药,曾用过大秦艽汤、三痹汤各3剂,补阳还五汤4剂,疗效不佳。
刻下双下肢仍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缺乏,腱反射消失,不能自动排尿,大便艰涩。
因患者转院困难,家属仅带来病历,要求我室开一方试服。
根据以上病史,中医诊断为“风痱”。
予《金匮要略》所载《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麻黄9g,桂枝9g,当归9g,潞党参9g,生石膏9g,干姜9g,生甘草9g,川芎4.5g,杏仁2g。
上方仅服2剂,双下肢即恢复知觉,且能下床行走,大小便亦较通畅。
改八珍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连服10剂后,康复如常人。
【进修生甲】这个案例有点新奇,如不是亲身经历,很难相信。
现在病人已康复,我心中的疑团更多。
首先是诊断问题,病人未亲自来诊,老师仅凭病历及西医诊断的“急性脊髓炎”,就诊断为中医的“风痱”,我实在不明白此中奥妙何在。
【老师】本例诊断为风痱,不是没有依据。
什么叫风痱?历代中医文献都有记载。
如《灵枢·热病篇》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堪”。
《医宗必读》说,“痱,废也。
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故名痱。
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
《圣济总录》说,“病痱而废,肉非其肉者,以身体无痛,四肢不收而无所用也”。
这些记载说明,古代医家对风痱的认识是一致的:风痱之为病,以突然瘫痪为特征(偏瘫或截瘫),身无痛,多无意识障碍(或仅有轻微意识障碍)。
本例患者在劳动时渐感双下肢酸软、麻木,约4小时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但神志清楚,完全符合风痱的发病及症侯特征。
古病名“痱病”探源
古病名“痱病”探源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摘要】“痱病”一词,首见于《内经》。
根据经旨之义,参以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家的认识,经详加考证后认为,“痱病”是中风病之古称。
其症状表现有偏枯(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知人)及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等,是中风病之中脏腑症也。
同时文章将“痱病”与“偏枯”给与鉴别。
【关键词】痱病;中风病;偏枯;神志障碍;言语障碍一、关于痱病的病名痱病一词,首见于《内经》。
《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
”《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瘖徘(痱),此肾虚也。
”按:痱,音fei肥,《说文?疒部》:“风病也。
”《尔雅?释诂》:“痱,病也。
”《汉语大字典》:“痱,中风病。
”因(中)风而痱,故后世医家有“中风痱”、“痱风”、“风痱”等名称。
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太素?热病说》:“痱风之状,凡有死别。
”[1]《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第一》:“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
”[2]《风痱第五》:“夫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
”[2]《诸风第二》:“中风痱(一作入脏),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语,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得转侧方。
”[2]由此可见,痱即痱病,亦名风痱、中风痱、痱风等,乃中风病之古称。
二、关于痱病的临床表现据经旨痱病的临床表现有三个方面,即肢体偏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神志障碍及语言障碍等。
1.肢体感觉障碍(不知痛痒)和运动障碍(偏瘫或全瘫):经文“身无痛者”,非指身体不痛,而是指肢体感觉障碍、缺失,即不知痛痒之义。
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风痱……冒昧不知痛处。
”明?张介宾云:“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
”[3]张纲云:“痱者,以无所知觉为主,因其邪入内里,心伤神昏,故痛觉不存。
风痱源流考辨
风痱源流考辨“痱”首见于《内经》。
《内经》有两处关于“痱”的记载,其一:《灵枢•热病》记载:“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丹波元简引楼氏云:“右内经论中风之浅深也,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变,志不乱者,邪在分腠之间,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腑是也。
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瘖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
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
痱与偏枯是二疾。
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
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
”张景岳、李中梓多从其说。
张志聪注曰:“痱者,风热之为病也,身无痛者,邪入于里也。
风木之邪,贼伤中土,脾藏智而外属四肢,智乱不甚者,邪虽内入,尚在于表里之间,脏真之气未伤也。
其言微者,此伤于气,故知可治。
甚不能言者,邪入于脏,不可治也。
”由此可见,后世对“痱”有两种认识观点,即:一是因中风所导致的身无痛,手足废而不收为特征的症候群,二是由于热邪侵袭伤脾,脾主四肢功能丧失所致的身无痛,手足废而不收为特征的症候群。
其二:《素问•脉解》云:“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王冰注曰:“痱,废也,肾之脉与冲脉并出气街,循股阴内廉,斜入腘中,循骨内廉及内踝之后入足下,故肾气内夺而不顺,则舌瘖足废,故云肾虚也。
”此处所论为“喑痱”,病因为肾气内夺,肾气虚弱、厥逆致舌不仁、足废不能用为特征的症候群。
宋朝林亿等人在校订《金匮要略》时“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中载:“《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释曰:“痱者,废也。
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也,亦真气之衰也。
”亦为喑痱的论述。
“风痱”一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中风及续命汤
中风及续命汤古医学研习会第21期共同分享,共同收获作者/白杨华;编辑/王木源导读:上两期为大家初步介绍了风药以及其临床应用,本期主要为对中风的思考以及对续命汤的理解。
本文主要为引起大家对于寻证的兴趣,以及对各个病证的思考。
平日所读应潜心受教,但不应茫然轻信,更勿以讹传讹反以为真。
附中风认识简要及余国俊医案一例。
本文认识前提:中风必然有外风,可以是因内虚受外风,或外风引动内风(内风治法是否就是平肝熄风,有待考虑)病因:《病源》风身体手足不随者。
由体虚腠理开。
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
中风范畴: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
•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
温卧取汗,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
言微可知,则可治。
甚则不能言,不可治。
(脾病而四肢不用)•风懿者,奄勿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
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先入阴后入阳,治之先补于阴,后写于阳,发其汗,身转软则生,汗不出身直者,七日死。
•风痹、湿痹、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胞痹,各有证候。
形如风状,得脉别也,脉微涩,其证身体不仁。
总结:中风和诸风概念类似,续命汤为治诸风之首选方。
小续命汤治猝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
诸风服之皆验,令人不虚方。
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白芍药甘草川芎杏仁(各一两)防风(一两半)附子(一枚)生姜(五两)(外台崔氏不用防己,古今录验有白术)上十二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
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
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
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瘥。
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服之,可以防瘖。
〔一本云,恍惚者,加茯神、远志。
若骨节烦疼,本有热者,去附子倍芍药服之。
《延年方》无防风。
)大续命汤(西州续命汤)治中风痱(一作入脏),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得转侧方。
“中风”概念及病因考辨
“中风”概念及病因考辨【摘要】每一病名的提出都有其萌芽、演变和形成的历程。
由于历史变迁、社会背景的不同,“中风”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医家的描述亦不相同。
本文通过查阅古代文献阐述了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理解及“中风”相关发展脉络,以便更清晰的认知根源和丰富“中风”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中风;概念;病因【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136-01今日所言“中风”属内科疾病,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或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为主证的一种疾病[1]。
这里“中风”属于一个独立的疾病。
从其病因角度探析,以“内风”为主,本文按不同时期医家对“中风”一词的理解及其发展作一综述。
1先秦时期《黄帝内经》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文中所言“中风”与后世所言同名实异。
《黄帝内经》中认为“中风”是风邪直接侵入人体而导致疾病,出现半身不利、言语不利、四肢不收、手足麻木不仁、猝然昏倒、昏不知人等等症状。
文中没有明确“中风”一词,但文中阐述的“偏枯”“风痱”“仆击”等与今日所说“中风”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可见,“偏枯”“风痱”“仆击”等可能是“中风”概念的早期雏形[2]。
风邪在内经时代的分布广泛,按照具体的疾病性质分多种类型,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邪所导致的疾病也不相同,“中风”是风邪致病的一种,因为有特别突出的规律和特点,所以称之为“中风”。
其他风邪所导致的疾病不称为“中风”。
此时,“中风”一词所代表的含义是疾病的病因,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病名。
2东汉时期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中首次提出“中风”一词,其原文如下:“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3]。
多数医家认为此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风与痹症的鉴别,笔者认为此文是解释中风的原因:由于邪气直接入里,经脉痹阻不通,而至半身不遂,风邪闭阻经络从而导致疾病。
中医急诊学风痱课件
• 5.迅速开放静脉通道,维持循环稳定,补液宜选用生理盐水或平衡 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出现脱证予益气固脱类中成药。
(二)综合救治
• 1.针刺治疗,神志昏蒙者,急需开关通窍、泄热化痰,用毫针强刺 或三棱针刺出血。可先用三棱针点刺十二井穴出血,再强刺人中、 涌泉、四神聪、曲池、手三里、合谷、劳宫、太冲等穴,平补平泻。
• 内虚邪犯,正不胜邪,可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诊查思路】
1.望诊
• 重者神识昏蒙,躁扰不宁,目珠旋颤,手足颤震等;轻者精神萎靡, 表情漠视,默默不语,手足震颤等。
• 发病时多行走不稳,躯体晃动,手足震颤。
2.闻诊
• 语音或急或缓,或高或低,发音难辨,则为喑痱。声高息粗者为实 证,声低气弱者为虚证。
(二)证候诊断
• 1.风寒侵络证 • 2.风阳内闭证 • 3.精元亏虚证
1.风寒侵络证
• 主症:突发头昏目眩,恶心欲吐,站立不稳,行走摇摆,手足震颤, 动则加剧,或肢体拘挛不收,不能随意运动,舌强不能语,或神情 闷乱,口吐涎液,肌肤清冷不仁,恶寒无汗。
•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浮微紧。
2.风阳内闭证
【预后转归】
• 本病早期症状轻微者疗效尚可;早期起病急骤、伴见神志改变及后 期症状严重者,疗效不佳。其起病隐匿,可逐渐加重,多数患者早 期仅有运动失调的表现,且症状轻微,继而运动障碍不断加重,乃 至不能行走,并可见构音困难和智力低下,最终丧失工作能力和生 活能力。
感谢聆听
中医急诊学
讲授人:
联系电话:
1.风寒侵络证
• 治法:祛风散寒。 • 选方:《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常用麻黄、桂枝、当归、人参、
2.12风痱.喑痱.厥头痛
2.12风痱.喑痱.厥头痛
2.12风痱.喑痱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中风后遗症。
辩证论治
一、风痰阻络证:597、神仙解语丹加减。
二、气虚血瘀证:426、补阳还五汤加减。
三、肾精气亏虚证:305、地黄饮子去肉桂、附子,加木蝴蝶等。
四、肝肾亏虚证:463、虎潜丸加减。
其他治疗
1、可用大络丸、灯笺花草素片等口服。
2、水蛭粉,2-3克/次,2次/日,口服。
2.13厥头痛
又名真头痛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高血压脑病。
辩证论治
一、风阳暴亢证:935、镇肝熄风汤加减。
二、肝火炽盛证:219、龙胆泻肝汤加全蝎等。
三、风痰上攻证:276、半夏白术天麻汤合777、旋覆代赭石汤加减。
其他治疗
1、龙胆泻肝丸 6克/次,3次/日,口服。
2、芒硝250克放入温洗米水中,盆盛,泡双脚。
3、全蝎3克,白芷15克、辣椒蔸3个,水煎服,1剂/日。
冯济相提示:资料来自网络与书籍,慎谨参考。
8-04痿病
(病因病机,
1.肺热津伤,津液不布 感受温热毒邪,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皆令
“肺热叶焦”,不能布送津液以润泽五脏,遂致四肢筋脉失养,痿弱不用。此即《素问·痿论》
“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蹙”之谓也。 ·
以上病机重点在于肺热叶焦,导致五脏失濡;筋脉失养。若不及时调治,可能重伤五脏精
其他各证兼见,治法总宜扶脾益胃以振奋后天本源,这也是“治痿独取阳明”的体现。
·肝肾亏损 .
症状: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或伴眩晕、耳鸣、遗精早泄,或月经
不调,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
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其他篇章
还就痿与岁运的关系及病因诊断等予以了论述。又据五脏所主,提出了“痿壁”、“脉痿”、“筋
痿”、“肉痿”、“骨痿”的命名和分类;并提出了“治痿者独取阳明”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
虚实,和其逆顺”的针刺治痿大法,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
本病临床辨证应分急缓与虚实。凡起病急,发展较快,肢体力弱,或拘急麻木,肌肉萎缩
尚不明显,属肺热津伤或湿热浸淫之实证;而病程长,病情渐进发展,肢体弛缓,肌肉萎缩明
显者,多属脾胃肝肾亏损之证。 ·
治疗原则
关于治疗,历代医家多遵《素伺·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所谓独取阳明,其义有
第四节 痿 病
痿病系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痿者萎
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软无力,弛缓不收者均
《广韵》(肥)、痱、疿及相关病名考释
《广韵》(肥)、痱、疿及相关病名考释
肖雄;王育林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14(032)005
【摘要】考辨《广韵》(肥)、痱、疿及相关医学词汇所指称的疾病.以《广韵》记录的(肥)、痱、疿及相关病名为线索和基础参照,对比相关古代字书、辞书、医书的诠释,利用训诂学的方法,对相关疾病的名实关系进行考证辨析.结果显示“(肥)”为“痱”在“风痱”一义上的异体字;“痱瘤”、“痱磊”、“痱瘰”、“痦瘤”实际上为同种疾病表现的不同书写;“痱子”本作“疿子”,“痱”为“痹”的同音通假字.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肖雄;王育林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所释《尔雅》“疵”“瘥”“痱”考 [J], 李曌华;王育林
2.叶天士痱中病名及证治简析 [J], 梁天坚
3.《广韵》外科疾病名释诂举隅 [J], 肖雄;王育林
4.《广韵》元韵又音字考释 [J], 卢嘉欣
5.古病名“痱病”探源 [J], 金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痱考辨摘要:《内经》关于“痱”的记载,一见于《灵枢•热病》,此处对“痱”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是因中风所致的症候群,二是由于热邪侵袭伤脾所致的症候群。
二见于《素问•脉解》,认为“痱”为肾气虚弱、厥逆所致的症候群。
“风痱”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其所论“风痱”与《灵枢》所论“痱”实为同一种病。
《备急千金要方》明确将“风痱”作为中风病的一种类型进行论述,其主要表现为“身无痛,四肢不收”,根据病情轻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林佩琴宗《千金》之说,同时认为外邪侵袭为风痱发病的病机之一。
因此笔者认为“痱”包括三种症候群,一是作为中风病情较轻的“风痱”;二是中风病情较重的“瘖痱”;三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的“风痱”。
国家标准疾病名称将脑卒中后遗症称为风痱。
风痱[中风后遗症]条称:“风痱,又名喑痱,相当于西医学的中风后遗症。
多为中风之后,风痰上扰,瘀阻经络,或肾虚精亏所致,以中风后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用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
”[1]然笔者在复习相关文献后发现这个定义与风痱原意不符。
因此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望同道指正。
“痱”首见于《内经》。
《内经》有两处关于“痱”的记载,其一:《灵枢•热病》记载:“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丹波元简引楼氏云:“右内经论中风之浅深也,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变,志不乱者,邪在分腠之间,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腑是也。
痱病无痛,手足不收,而言瘖志乱者,邪入于里,即仲景、东垣所谓邪中脏是也。
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
痱与偏枯是二疾。
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
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
”[2]张景岳、李中梓多从其说[3~4]。
张志聪注曰:“痱者,风热之为病也,身无痛者,邪入于里也。
风木之邪,贼伤中土,脾藏智而外属四肢,智乱不甚者,邪虽内入,尚在于表里之间,脏真之气未伤也。
其言微者,此伤于气,故知可治。
甚不能言者,邪入于脏,不可治也。
”[5]由此可见,后世对“痱”有两种认识观点,即:一是因中风所导致的身无痛,手足废而不收为特征的症候群,二是由于热邪侵袭伤脾,脾主四肢功能丧失所致的身无痛,手足废而不收为特征的症候群。
其二:《素问•脉解》云:“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王冰注曰:“痱,废也,肾之脉与冲脉并出气街,循股阴内廉,斜入腘中,循骨内廉及内踝之后入足下,故肾气内夺而不顺,则舌瘖足废,故云肾虚也。
”[6]此处所论为“喑痱”,病因为肾气内夺,肾气虚弱、厥逆致舌不仁、足废不能用为特征的症候群。
宋朝林亿等人在校订《金匮要略》时“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中载:“《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 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释曰:“痱者,废也。
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也,亦真气之衰也。
”[7]亦为喑痱的论述。
“风痱”一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曰:“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遂者,风痱也。
时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
”[8]《圣惠方》卷十九治风痱诸方中无“一臂不遂者,风痱也”八字[9]。
可见《诸病源候论》所论“风痱”与《灵枢•热病》所论“痱”实为同一种病。
其主要表现为“身体无痛,四肢不收”,根据病情的轻重,又有语言和神志方面的改变。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 卷八•诸风》云:“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
……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即不能言,不可治。
”[10]在其《诸风•风痱第五》论曰:“夫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僵直者是也。
”[10]明确将“风痱”作为中风病的一种类型进行论述,其主要表现亦为“身无痛,四肢不收”,根据病情轻重有“智乱不甚,言微可知”、“甚即不能言”、“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僵直者”的临床表现。
治疗风痱最著名的方剂是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出自刘河间的《宣明论方》。
《宣明论方》卷二地黄饮子条:“瘖痱证主肾虚,出《素问•脉解论》。
内夺则厥,舌瘖不能言,二足废,不为用。
肾脉虚弱,其气厥不至,舌不仁。
经云:瘖痱,足不履用,声音不出者。
地黄饮子主之:治瘖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
”[11]亦宗《内经》喑痱的病机而设的方剂。
清朝林佩琴宗《千金》之说,《类证治裁》阐述中风症曰:“千金引岐伯论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也;一曰风痱,四肢不收也;三曰风懿,奄忽不知人,舌强不能言也;四曰风痹,诸痹类风状也。
”[12]其在论述中风四肢不收时又对《千金》作了发挥,其云:“(四肢不收)诸阳经皆取于手足,循行身体,如邪气客于肌肤,随其虚处停滞,脉缓大有力,土太过也,当泻其湿,胃苓汤;脉细小无力者,当补其气,补中汤。
”[12]认为外邪侵袭,导致脾胃受损,脾不能主四肢功能,亦为风痱发病的病机之一,从而使风痱的病机认识更加完善。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认为:“四肢不收无痛痱,偏枯身偏不用痛,其言不变志不乱,邪在分腠五物汤能,甚者不能言为瘖痱,夺厥入藏病多凶。
注:风痱、偏枯、瘖痱三病,皆属外中,而有微甚浅深之别也。
风痱,谓四肢不收,身无痛处。
偏枯,谓半身不遂,身有痛处。
其言不变志不乱,乃邪微浅,病在分腠荣卫之间,以黄芪五物汤能补荣卫而散风邪也。
甚者不能言,志乱神昏,则为瘖痱,乃肾虚内夺,少阴不至而厥,其邪已入于藏,故曰病多凶也。
”[13]由此可见,“痱”包括三种症候群,一是作为中风病情较轻的“风痱”,表现为:身体无痛,四肢不收,没有神志或神志改变轻微为特征的症候群;二是中风病情较重的“瘖痱”,在前者表现的基础上出现语言、神志方面的改变为特征的症候群;三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的“风痱”,表现为:身体无痛,四肢不收,没有或轻微神志的改变为特征的症候群。
包括现代医学之急性脊髓炎、急慢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癔病性瘫痪、癔病性失语、老年动脉硬化、脊髓型颈椎病、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而不单指是中风或中风后遗症。
参考文献1 朱文锋,何清湖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62 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素问绍识、灵枢识、难经疏证[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7053 明•张景岳类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7254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1725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036 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97 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M]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498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9 南京中医学院校释诸病源候论校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9~3010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3,16711 金•刘守真河间医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4~21512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713 清•吴谦医宗金鉴[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第二版:103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徐振华符文彬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
时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
<内经>关于"痱"的记载,一见于<灵枢·热病>,此处对"痱"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是因中风所致的症候群,二是由于热邪侵袭伤脾所致的症候群.二见于<素问·脉解>,认为"痱"为肾气虚弱、厥逆所致的症候群."风痱"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其所论"风痱"与<灵枢>所论"痱"实为同一种病.<备急千金要方>明确将"风痱"作为中风病的一种类型进行论述,其主要表现为"身无痛,四肢不收",根据病情轻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林佩琴宗<千金>之说,同时认为外邪侵袭为风痱发病的病机之一.因此笔者认为"痱"包括三种症候群,一是作为中风病情较轻的"风痱";二是中风病情较重的"瘖痱";三是由于外邪侵袭导致的"风痱".风痱“痱”与“废”同义。
指中风后出现偏瘫。
①病证名。
四肢废而不用的疾患。
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
简称痱。
证见四肢废而不用,身无痛。
甚则可见口不能言,神志昏乱等。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附录《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备急千金要方·诸风》治疗风痱用三味竹沥饮、竹沥汤。
《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治风痱用换骨丹、疏风顺气圆、八宝回春汤等方。
②经外穴名。
《千金要方》:“治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遂灸法:度病者手小指内岐间至指端为度;以置脐上,直望心下,以丹注度上端毕;又作两度,续所注上,合其下,升其上,取其本度,横置其升上,令三合其状,如到(倒)作△字形。
男度左手,女度右手。
嫌不分了,故上丹注三处,同时起火,各一百壮愈。
”即取患者小指端至掌横纹内侧端间距离为度量单位,以其一端置脐中,沿前正中线直上,于度端定一点。
于此点上再以同等长度作一倒置等边三角形,其底边呈水平,三角各顶端是穴共3穴。
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风痱。
定位在中脘穴下0.5寸一穴,左右旁开1.5寸各一穴,共3穴。
主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
艾炷灸3-7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