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设计规范共72页文档

合集下载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线对板连接器 (1)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1)
2、板对板连接器 (3)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常用板对板连接器: (3)
3、线对线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线对线连接器 (4)
4、I/O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I/0连接器 (5)
5、同轴连接器 (5)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5)
常用同轴连接器 (6)
6、非焊接端子 (6)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6)
常用非焊接端子 (6)
7、端子排 (7)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7)
常用端子排 (7)
1、线对板连接器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6、
也称冷压端头和接头。

主要使用于安全接地、交流电源输入等场合,选择圆型,U型,钩型,片型,针型端子及接头等。

端头材质使用优质铜,确保导电性能;端头表面镀锡,防氧化抗腐蚀;端头尾部焊缝处焊银,内孔制有螺纹线,以增强抗拉力。

以上主要针对K.S.T端子(获UL认证和CSA认证)特点说明,端子类型较多,现对端子型号进行说明,如RVS1-4
R-----端头类型;V----端头尾部类型;S----端头宽度;1---导线截面积;4---螺栓直径。

端子与线材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压接,压接是靠压力变形的方法使包围导线的压线筒重新成型,让导线永久地压接在接线端上形成良好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7。

连接器基本技术要求1

连接器基本技术要求1

连接器基本技术要求(参考)1.1主题內容本规范规定了连接器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的方法和检验规则要求.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视机及类似电子设备用的条形连接器.本标准等效采用电子工业部行业标准:TJC型条形连接器总规范及TJC!/TJC2/TJC3/TJC4/TJC5条形连接器详细规范2引用规范SJ/T10642—1995<<TJC型条形连接器总归范>>SJ/T10643—1995<<TJC1型条形连接器详细规范>>SJ/T10644—1995<<TJC2型条形连接器详细规范>>SJ/T10645—1995<<TJC3型条形连接器详细规范>>SJ/T10646---1995<<TJC4型条形连接器详细规范>>SJ/T10647---1995<<TJC5型条形连接器详细规范>>3 外形结构及尺寸应该满足各用户要求.4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环境条件:温度:-25度~85度,恒定湿热4D)样品其阴接触件连接器的导线长度应不小于150MM,当试验中要求安装时应采用正常的安装方法,按规范把阳接触件连接器安装在治具上.(“样品”指成套的连接器)4.1外观4. 1.1要求:连接器零件表面应清洁`不得有毛刺,裂纹或其它机械伤,标识应正确,清晰,牢固4. 1.2检查方法:目视.4.2结构.尺寸4.2.1要求:连接器的结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规格要求4.2.2检查工具:钢直尺`卡尺`千分尺`导通仪等4.3互换性4. 3.1要求: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的连接器应能通用互换.4. 3.2检查方法:用相同规格配对的阳接触件连接器(或阴接触件连接器)和阴接触件连接器(或阳接触件连接器)进行互换插配检查.4.4插入力和拔出力4. 4.1要求:连接器的插入力和拔出力应符合用户产品要求.4. 4.2检查方法:A)测插入力时,应将阳接触件连接器固定在推拉式测力计上,相配的阴接触件连接器以1~5mm/s的速度沿连接器的轴线方向插入测量插入力.B)测量拔出力时,应将测力计固定在距离阴接触件连接器导线150mm处,以1~5mm/s的速度沿连接器的轴线方向将阳接触件连接器拔出测量拔出力.4.5接触电阻4. 5.1要求:连接器每一接触对间的接触电阻初始值应不大于0.01欧姆,寿命试验后应不大于0.02欧姆4. 5.2检查方法:试验时插合连接器,在测量两端负载DC6±1V/1A的电压,接触电阻值应从测量值中减去所用导线的电阻值.4.6绝缘电阻.4. 6.1要求:连接器相邻接触件间的初始绝缘电阻和恒定湿热试验后的绝缘电阻都≥500MΩ(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读取稳定的数值,如果1min内没有稳定值,应在报告中注明.)4. 6.2测试方法:a在最小间距的相邻引出端之间加上规定试验电压500±50V/DC;b测量时应把连接器和导线置于正常工作位置上.4.7耐电压4.7.1要求:连接器相邻接触件间应能承受规定的试验电压的作用而无闪络、飞弧和击穿,漏电流不超最大值.4.7.2测验方法:a将样品的所有引出端交错连接形成两组,每组内不许互相邻近的接触件(触点),样品应依次承受规定的试验电压;b引出端排两排或两排以上时,为了测量每对相邻引出端之间的耐电压,必须组成两种排列的两组.4.8接触件的固定性4.8.1要求:每一接触件在规定的拉力作用下不应从基座中脱出,以评价接触件固定机构耐受正常使用可能遇到的轴向机械应力的能力.4.8.2试验方法:a试验时固定阴(阳)接触连接器,把测力计固定在距离连接器导线150mm处,在连器轴线方向上施加规定的拉力,力的保持时间为5S;b试验接触件数目:每个连接器3个,不足3个接触件时全部测量;c试验所用导线的压接强度应大于接触件的固定性.4.9抗张强度4.9.1要求:连接器每一接触件与导线压接连接的抗张强度应不小于规定;4.9.2试验方法:a在试验装置夹头中夹紧试验样品尾部施加张力,应注意不要压伤接触件或端接件的压接筒;b要使张力沿着压接连接的轴线方向上;c张力试验机的头部应以25mm/min至50mm/min的速度平稳地移动;单独试验每一试验样品,直到一端的导体被拉脱或导线被拉断为止.(每个连接器测3个接触件,不足3个接件时全部测量).4.10可焊性4.10.1要求:连接器接端应容易被熔融焊料湿润,沾锡面积应占浸入面积的90%以上4.10.2试验条件:温度:235±5℃,时间:2±0.5S4.11耐焊接热4.11.1要求:连接器应能承受焊接试验的影响而无损伤4 11.2条件温度:260±5℃,时间;5±1S.4.12温度急变4 .12.1要求:连接器经受温度急变试验后应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伤.4. 12.2试验条`件:高温:+85℃,低温:–25℃,5次循环. 鉴定检验:25次循环;接触电阻≤0.02Ω4.13高温4 13.1要求:连接器应能承受规定的高温试验而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伤.4.13.2试验条件:温度:+85℃时间:4小时鉴定检验`:240小时4.14恒定湿热4.14.1连接器应能承受规定的严酷度下进行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后绝缘电阻耐压应`符合规定,并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伤.4.14.2试验条件:时间:4d 鉴定检验:10d 绝缘电阻≥500ΜΩ耐压:1000V(500HZ)4.15振动4.15.1要求:连接器应能承受规定的振动试验,试验后应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伤.4.15.2试验方法:a,试验时插合连接器并模拟正常工作状态,安装在印制板上;b,振频为10~500HZ, 振幅值为0.35mm(加速度为50m/S)、每一轴线扫频循环次数10次.4.16机械寿命4.16.1要求:连接器应能承受规定的机械寿命试验,试验后无影响正常操作的损伤.接触电阻应符合规定.带锁紧结构的连接器其紧锁结构应无影响正常操作损伤.4. 16.2方法:插拔50次. 接触电阻≤0.02Ω4.17盐雾4.17.1要求:连接器应能经受规定的盐雾试验的作用,试验后应无露出底金属的严重锈蚀.(注:使用预镀好的成材,其落料面允许有不影响其性能要求的轻微腐蚀.)4.17.2试验条件:样品放在喷雾机内,保持15°-30°斜度不可相互接触;浓度5±1%生理盐水溶液,压缩空气力(1公斤/平方厘米);盐水喷雾量(1-2毫升/80平方厘米/小时);压力桶温度47±1℃;盐水桶温度(和试验室温度)35±1℃;喷雾48小时(规定时间)后,取出样品用水洗净,烘干后检测接触阻抗,需符合规定(接触电阻≤0.02Ω).判定方法:起泡、裂痕等使用标准难以判断者,可用附有标尺的放大镜判定,或由买卖双方事先所协定的方法判定之。

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

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

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一、SMT表面焊接技术设计建议规范⑴、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与胶芯基准面相对位置度须≦0.15 mm。

⑵、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位置度须与胶芯基准面等高度(= 0)。

⑶、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值应低于胶芯基准面0.05 mm。

⑷、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角度为90°。

⑸、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次佳设计角度为向下倾斜约0°~2°(90°~92°)与PC Board 至少应有三分之一以上之接触。

⑹、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设计角度为向上倾斜角度<90°, 此设计角度会造成焊锡性不良。

⑺、SMT TYPE的连接位置度方向表示,以胶芯基面为零, 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⑻、SMT端子在模、治具加工段须注意端子毛边方向,毛边不可在端子与PCB接触面。

二、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与PC板垫接触范围建议规范⑴、PAD的大小主要是受端子脚的Pitch与长`宽而影响。

⑵、Pitch愈大,相对的端子宽度与PAD宽度亦可加大。

b= a + 0.10 mm min. a = 端子脚宽度 c = 端子脚长度d= c + 0.40 mm min. b = PAD宽度 d = PAD 长度下列为建议之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与PC Board PAD接触范围单位 : mmPitch 0.50 mm 0.80 mm 1.0 mm 1.27 mm 2.0 mm 2.54 mma 0.20 0.25 0.40 0.40 0.60 0.60b 0.30 0.50 0.60 0.80 1.0 1.20c c c c c c cd c + 0.40 c + 0.40 c + 0.40 c + 0.40c +0.40c + 0.40e 0.20 0.30 0.40 0.47 1.0 1.34a=端子脚宽度;b=PAD宽度;c=端子脚长度(端子脚长度依各类产品而定);d = PAD 长度;e=PAD与PAD间之距离三、平整度设计建议规范(1)、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的相对高低位置视为平整度,一般要求为0.10mmMax.(2)、平整度表示方式有下图所列几种方式;对SMT产品标准标示:①、端子间平整度②、端子与胶芯基准面位置度。

连接器设计手册

连接器设计手册

连接器设计手册连接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它在电路中起着连接、传输信号和电能的重要作用。

在电子设备、通信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电力设备等领域都广泛应用。

连接器设计手册是连接器设计工程师必备的参考资料,它包含了连接器的设计原理、规范标准、性能测试方法、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读连接器设计手册,设计工程师可以了解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从而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连接器,并进行连接器的设计和生产。

连接器设计手册首先介绍了连接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

根据连接器的结构和用途不同,连接器可以分为板对板连接器、线对线连接器、线对板连接器、特种连接器等。

每种连接器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

连接器设计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连接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帮助设计工程师选择适合的连接器。

连接器设计手册还对连接器的电性能进行了详细介绍。

电性能是连接器的关键指标之一,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接触电阻、绝缘电阻等。

连接器设计手册介绍了如何测试连接器的电性能,并提供了测试方法和标准。

设计工程师可以根据这些测试数据,选取合适的连接器,确保电流和信号的传输质量。

此外,连接器设计手册还介绍了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

机械性能包括连接器的插拔次数、连接力、插入力、松动力等。

环境性能包括连接器的耐温、耐湿、耐腐蚀、耐震动等。

这些性能是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中能否稳定工作的关键因素。

连接器设计手册提供了测试方法和标准,帮助设计工程师评估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

最后,连接器设计手册还介绍了连接器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

连接器的制造工艺涉及到模具设计、金属加工、注塑成型、插针插座设备等方面。

连接器设计手册提供了制造工艺的参考方案,帮助制造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连接器设计手册是连接器设计工程师十分重要的工具,它提供了连接器的基本概念、性能测试方法、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研读连接器设计手册,设计工程师可以选择适合的连接器、设计连接器布局、评估连接器的性能和质量,从而确保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气安装验收规范72.

电气安装验收规范72.

1 总则1.0.1为保证电气装置配线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确保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中1KV及以下配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配线工程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

当修改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

1.0.4采用的器材及其运输和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5器材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0.5.1技术文件应齐全。

1.0.5.2型号、规格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1.0.6配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国家现行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7配线工程施工前,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0.7.1对配线工程施工有影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杂物应清除。

1.0.7.2对配线工程会造成污损的建筑装修工作应全部结束。

1.0.7.3在埋有电线保护管的大型设备基础模板上,应标有测量电线保护管引出口座标和高程用的基准点或基准线。

1.0.7.4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支架、螺栓等预埋件,应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预埋。

1.0.7.5预留孔、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埋设牢固。

1.0.8配线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将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孔、洞、沟、槽等修补完整。

1.0.9电气线路经过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应装设两端固定的补偿装置,导线应留有余量。

1.0.10电气线路沿发热体表面上敷设时,与发热体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1.0.11电气线路与管道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1.0.12配线工程采用的管卡、支架、吊钩、拉环和盒(箱)等黑色金属附件,均应镀锌或涂防腐漆。

1.0.13配线工程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和接零应可靠。

1.0.14配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Connector设计参考规范-ALL

Connector设计参考规范-ALL

`-/-2002/03/25AConnector p°ÑW dye1 SMT p W d 22 SMT TYPE Connector l P PC Board PAD dW d33 Coplanarity (¥) p W d 44 Insert Molding W d 55 u p W d 66 O(Straddle TYPE)ºl P PCB W d77 O(DIP)ºl W d78 k u(Solder TYPE)ºl W d79 u(Crimp TYPE) l g u S W d710 (IDC TYPE)ºl W d811 y P PCB f°t«W d812 u u`»W d913 Connector f°t«W d1014 a p W d1115 O i p p W d1216 P l f°t«W d1317 P d W d1412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ªk N p W d(1) SMT TYPE Connectors , s (Terminal` Board-Lock)»P°m 0.15 mm.(2) SMT TYPE Connectors , s (Terminal` Board-Lock)³ ®t m P °°(= 0) .(3) SMT TYPE Connectors , s (Terminal` Board-Lock)³1p C °0.05 mm.(1) SMT TYPE Connectors , s (Terminal` Board-Lock)³ p °90°(2) SMT TYPE Connectors , s (Terminal` Board-Lock)¦p °0°~2° (90°~ 92° ) P PC Board TH W .(3) SMT TYPE Connectors , s (Terminal` Board-Lock)³2t p °W 90°, p y k .(1) SMT TYPE Connectors m , Acon H ° °s , ¦W °( + )¦°t ( - ).31.SMT l b `ªu `N l ,¤i b l PPCB .43SMT TYPE Connector l P PC Board PAD d W d1 PAD p D n O l Pitch P `¼e T .2Pitch ,¬l e PPAD e i .3b= a + 0.10 mm min. a = ºl e c = l d= c + 0.40 mm min. b = PAD e d = PADC °SMT TYPE Connector l P PC Board PAD d : mm Pitch0.50 mm0.80 mm1.0 mm1.27 mm2.0 mm2.54 mma 0.20 0.25 0.40 0.40 0.60 0.60b 0.30 0.50 0.60 0.80 1.0 1.20c c c c c c cd c + 0.40 c + 0.40 c + 0.40 c + 0.40 c + 0.40 c + 0.40e 0.20 0.30 0.40 0.47 1.0 1.34a = l eb = PAD ec = l ( ºl ~ )d = PADe = PAD P PAD4Coplanarity (¥) p W d(1) SMT TYPE Connectors , s (Terminal` Board-Lock )ª °C m °,¤n D °0.10 mm Max.(2) Coplanarity (¥)ªk C ;1Acon SMT ~ :1. l ( Coplanarity )2. l P °m .23 SMT ~H Tape & Reel °,³p `N ~° D H l O .4 SMT ~p `N SMT L l L l p P m.5 SMT TYPE Connectors , s (Terminal` Board-Lock )¦Y p °95 % Min.5Insert Molding W d1 Insert Molding H l °G `N l .2 Insert Molding l p L h e H l .Insert Molding l d IInsert Molding l d I D n °Insert Molding P r ,¼W O O .¥e `l d I p k ,«Insert Molding C d I.a : l s .b : l e ,¥i P .c : s ,ºl °. (Insert Molding )1d : Y I d O.Insert Molding t1 Insert Molding l e °i ,¤O °g ~l g .2 Insert Molding l P o t f °t¤t t.ºl p,G t t .¶G t .l t : +0 / -0.02Ex : l e °0.40 +0/-0.02mm,¶0.41mm,³°t¦0.02 mm,¥H .Insert Molding l e BInsert Molding l e °i p k B .1.ºl e s .16u p W du i NO u p o p k . 1>¤W O L u i oDIM A p °p : DIM A=3.1416 * (CABLE OD + 2/3T). 2>¤W O u i o DIM A p °p :DIM A=3.1416 * (CABLE OD + 2T).: DIM B=0.6 DIM A. DIM C=0.5 T. 1R CABLE OD ~g .u NW O u L W O u`u i PCABLE OD °i (Dim A)¾A u (CABLE OD)14.00 mm 3.5~5.0 mm : 19.45 mm 5.0~7.0 mm 1. :¨u n .22.40 mm 7.0~8.20 mm 2. u `R=0.5°H.29.20 mm 8.2~9.50 mm 234.90 mm10.0~11.5 mm7O (Straddle TYPE)ºl PPCB W d1.¤`PCB p : 0.80` 1.0 ` 1.20` 1.60 mm .2.PCB p °t, DIM.A = t - 0.15PCB p 0.80 1.0 1.20 1.60DIM.A 0.65 0.85 1.051.45: mm 13.§O l PCB B p,¥H °PCB Lead in.O (DIP)ºl W d1.´O l O B °,¹45¢ ,¤d 0.50 mm MIN.§°d ,¹B i H O x .2.´O ~O ,´O H O °h. 3.´O ~Board lock l y ,¥H O 2 Board lock PPCB P l m .k u (Solder TYPE)ºl W d1.²k u l k u B °k M ` ³.2.²k u l p i L k s k M h i .3.k u l p n p p h i .34.²k M l i W P .u(Crimp TYPE) l g u S W dAWG 10 121416 18 202224262830 LBS 80 706045 35 24108 6 3.32.248l IDC(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s)¨W d1.¨(IDC)³s l B P u Y p :b – a = 0.10 ~ 0.13 mm a = ºl B b = u2.¨`N l i °,¾u L k ,l P u y S .11.¨(IDC)³s l P `p p k .2.¨`N O I o o .3.¨`N O u Y o4.»l eu1~6 7~16 17~2627~3637~4647H W (§t )2e l0 1 2 3 4`10%y P PCB f °t«W d1.¦y P PCB f °tPCB °A h y eB °B=A+0.60mm. Y y P PCB O S O n D h i A 0.60o p. 2.¦y O P PCB A m O y °I b B C I m °.¦p y ~PPCB LockG .1u u°ÑW dW(AWG) 32 30 28 28 27 26 26 26 24 24 u/½u(NO./mm) 7/0.079 7/0.102 7/0.127 19/0.0797/0.142 7/0.160 10/0.12719/0.1027/0.203 11/0.160 Approximate O.D.(mm) 0.237 0.306 0.381 0.398 0.426 0.480 0.464 0.514 0.609 0.613W(AWG) 24 24 22 22 22 20 20 20 20 20 u/½u(NO./mm) 19/0.12742/0.0797/0.254 17/0.16026/0.1277/0.320 10/0.25419/0.20321/0.180 26/0.1601Approximate O.D.(mm) 0.639 0.591 0.762 0.762 0.748 0.960 0.928 1.022 0.953 0.942W(AWG) 20 18 18 18 18 18 18u/½u(NO./mm) 42/0.1277/0.40416/0.25419/0.25434/0.18041/0.16065/0.127Approximate O.D.(mm) 0.951 1.212 1.173 1.278 1.212 1.198 1.183u°W d(Solid Bare Copper Wire)W (AWG) 32 31 30 29 28 27 26 Nominal(mm) 0.203 0.228 0.254 0.287 0.320 0.361 0.404 Diameter2W (AWG) 25 24 23 22 21 20 18 Nominal Diameter (mm) 0.455 0.511 0.574 0.643 0.724 0.813 1.02910Connector f °t«W dHousing P Shell f °t« :e = A ° = Be = A + 0.10 mm Å° = B + 0.10 mm R = R1 R R2 = R1+0.10 mm1Mating face f °t«W de ° C ¤e ° C+0.07~0.10 mm °° D ¤°° D+0.07~0.10 mmR f °t R1° E ,«h R2 + t E+0.10,¥H R A. (R h o Y)2Datum(°ò)-W d 1.Connector Datum °f °t¤°.2.¤DIM.A °0.15 mm MIN. DIM.B °0.15 mm MIN.31112O i p p W d(1) O i p H O p 1/3°°²s u.(2) ¶P = 2πrªO i p :L =L1+L2+a a = ra =2πr/4 = 1.5708 x (r+t/3) L1,L2H r p 1R p °R¡3ta (mm) sb r (mm)0 0.10 0.15 0.20 0.30 0.40 0.50 0.60 0.80 1.00 1.20 1.50 2.00 2.500.10 0.050.21 0.29 0.370.520.680.84 1.00 1.31 1.62 1.94 2.41 3.20 3.98 0.13 0.070.23 0.30 0.380.540.700.85 1.01 1.32 1.64 1.95 2.42 3.21 4.00 0.15 0.080.24 0.31 0.400.550.710.86 1.02 1.34 1.65 1.96 2.44 3.22 4.01 0.20 0.110.26 0.34 0.420.580.740.90 1.05 1.36 1.68 2.00 2.46 3.25 4.03 0.25 0.130.29 0.37 0.440.600.760.92 1.07 1.39 1.70 2.02 2.49 3.27 4.06 0.30 0.160.32 0.40 0.470.630.790.94 1.10 1.42 1.73 2.04 2.51 3.30 4.09 0.35 0.190.34 0.42 0.510.660.820.98 1.13 1.45 1.76 2.07 2.54 3.33 4.11 0.40 0.210.37 0.45 0.530.680.84 1.00 1.16 1.47 1.78 2.10 2.57 3.35 4.14 0.50 0.260.42 0.50 0.580.740.90 1.06 1.22 1.52 1.84 2.15 2.62 3.40 4.20 0.60 0.310.47 0.55 0.630.800.96 1.12 1.28 1.58 1.90 2.21 2.68 3.46 4.26 0.80 0.420.58 0.66 0.730.90 1.05 1.21 1.36 1.68 2.00 2.30 2.78 3.56 4.36 1.00 0.520.68 0.76 0.83 1.00 1.15 1.31 1.46 1.78 2.10 2.40 2.88 3.66 4.46 1.20 0.630.79 0.87 0.94 1.11 1.26 1.42 1.57 1.89 2.21 2.51 3.00 3.77 4.57 1.50 0.790.94 1.02 1.09 1.26 1.41 1.57 1.72 2.04 2.36 2.66 3.15 3.92 4.72 2.00 1.06 1.21 1.36 1.54 1.54 1.68 1.84 2.00 2.31 2.63 2.93 3.42 4.19 5.00 O p t (mm) 2.50 1.32 1.471.551.621.801.942.102.262.572.903.203.684.455.2613P l f °t«W d1.¬°l °h¥p .2.-y R=0.05 m/m H PG u s R l . y R=0.08 m/m HWC u s R l .3.ºl e LEAD IN p ,¥H P . 14.ºl e STOP p,¥H P l L `.1.ºl g °0.1~0.3 m/m,¥H g .2.¹p A b0.40 m/m H W ,¥H °h¥O L p.3.-b 0.30 m/m H W ,¥H °h¥O L p.4.ºl p t i °,·f °t½h °.5.ºl P f °t¤°,«h l p °,l °.6.ºl LEAD IN °°_o t °.7.ºl e o C t i °,·f °t½h °.O O g y l W O y .O O p h O °,³y °T±~l P .21.ºl STOP c i p k p b .2.ºl o i p ° 1.0~1.5 m/m.314P d W dd I & Åd ft = p t1 = d I p A = d I e B = d f e C= d I `°ª D = d f °ªE = d I °ª1d f & Åut = p H = u °B = u e d f . 0.05~0.10 mmC = u d f . 0.05~0.10 mm21.A P B o °s d I o.2.¬°P R B A B C R .3I1.ÅI M ~p ,¦m °t¬°h .2.¾A P °t¦,¦d e4 ~,¬G L ~.。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1、线对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板对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板对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线对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线对线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I/O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I/0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同轴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同轴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非焊接端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连接器设计规范

连接器设计规范

-- ASTM D-792
吸水率 water absorption
% ASTM D-570
成型收縮率
MD
% ASTM D-955
mold shrinkage
TD
玻纖含量 glass fiber content
%
800℃×5hrs
2,機械性質 (mechanical properties)
抗拉強度 tensile strength
LCP Sumitomo Sumikasuper E6006L
LCP Polyplastics
VECTRA E130i
NATURAL 1.62 0.02 0.19 0.74 30
BLACK 1.61 0.04 0.1 0.5 30
1322 1.60 1479 111613 --40.1
1373 1.93 1716 111834 11.64
2-1.塑膠零件結構設計----壁厚(Thickness)設計
設計原則:
1.壁厚均勻
2.盡可能小的肉厚
3.受力處和合膠線處要有足夠的厚度,保證 一定的強度(圖示)
合膠線
Design Guide
受力面
肉厚過渡部份
不好的設計
好的設計
如果無法避免不均勻的肉厚設計時,應盡量采用逐 步過渡的形式,避免突變,否則容易產生變形
體積阻抗 volume resistively Ω-cm ASTM D-257
表面阻抗 surface resistively
Ω ASTM D-257
耐電弧性 arc resistance
Sec ASTM D-495
介電常數 dielectric constant
--- ASTM D-150

Connector设计规范

Connector设计规范

Housing1.连接器的主结构:●它是整个连接器的主体构件,其他的零件往它身上组装。

●它大致决定连接器的外观尺寸,需确认其结构强度能承受最终用户正常使用的破坏力或是客户明定的测试规格(例如:要求施加各方向的力于外接cable,不能看到破坏;或是安装螺丝时,施加适当的扭力不能造成破坏)。

●既然是主体构件,自然肩负各零件定位的责任,因此与其他零件互配部位的尺寸与公差(包括几何公差)需拿捏适当。

重要feature ( 例如:安装端子的孔,其抽屉宽度)若是由单一模仁决定其尺寸,而该模仁又可由磨床加工制作,则可设定尺寸公差+/- 0.02 mm,以确保功能。

其他如正位度、平面度、轮廓度等几何公差也要适当运用,方可确保功能。

2.其他各零件靠它决定空间定位:端子除了靠hous ing 做空间上的定位,还须靠housing 对它的固持力量来产生端子力学行为上的边界条件(例如悬臂梁式端子的fixed end ),进而在公母座配接时产生适当的正向力,同时避免退pin 的情形发生。

因此端子与housing 的干涉段尺寸与形状拿捏必须非常小心。

适当的端子倒刺形状以及干涉量,才能得到适当的端子保持力,又不至于因干涉过大造成housing 变形或破裂。

3.导体零件间的绝缘功能:在电气功能方面,hous ing 肩负各导体零件之间的绝缘功能,以一般工程塑料阻抗值而言,只要射出成型做得到的厚度,后续加工过程又没有造成结构破坏,则塑料产生的绝缘阻抗与耐电压效果都可符合规格要求。

只有在吸湿性非常强的材料或是端子压入造成塑料隔栏破裂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塑料部分的绝缘阻抗或耐电压不合格的情形,否则该担心的多半是裸露在塑料之外的导体零件之间的绝缘效果,因为空气的绝缘效果远不及工程塑料的好。

4.尺寸规划须兼顾成型性:Hous ing 的设计除了考虑上述的功能性,也须考虑射出成型的制造性,太厚或太薄或是厚薄不均都不适合,太厚则缩水严重,太薄不易饱模,厚薄不均则液态塑料充填时流动波前不平衡易造成冷却翘曲。

连接器标准和规范

连接器标准和规范

连接器标准和规范连接器标准和规范一.工业连接器的标准1. 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缩写为ASTM)是一个全美性的学术协会,其目的是进行材料的研究和标准化。

负责公布标准,试验方法,推荐性用法,定义及其它有关材料。

其制定的有关连接器的标准,符号和编号均按照ASTM体系。

“B”表示有色金属委员会,后面的数字为标准号,紧接着的数字则表示该标准被首次通过的年份,括号内的日期是指最近修订版的年份, “*”则表示该标准是已被批准的美国国家标准。

ASTM连接器标准表*-1标准描述 FOXCONN适用范围*B63-49(1970) 金属导体电阻及接触材料的电阻率的测试方法 ALL*B182-49(1970) 电接触材料的寿命试验 ALL*B193-72A 导电材料电阻率的测试方法 ALL*B277-72 电接触材料硬度的测试方法 ALL*B326-72 微型接触件电阻特性测试方法 ALL *B340-61(1972) 电接触件制成品的保证试验方法 ALL*B477-72 可锻贵金属电接触材料一般要求规范 REF B522-70 电接触用的Au-Ag-Pd合金规范 ALL B539-70 电连接(静态接触)的接触电阻的测量方法 ALL B540-70 电接触件用的Pd合金规范 ALLB541-73 电接触件用的Au合金规范 ALL B542-71 电接触件及其使用的有关术语的定义 ALL B563-72 电接触件用Pd-Ag-Cu合金规范 REFB576-73 电接触材料大电流电弧腐蚀试验设计的实用参考方法 Audio Jack ,Power JackB583-73 金属基片上镀金层的多孔性试验方法 ALL B596-73 Au-Cu合金电接触材料规范 ALL2.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缩写为EIA)接触件方面的标准工作被列在EIA和JEDEC(美国电子器件工程联合委员会)标准以及工程技术出版物的目录中。

连接器(CONNECTOR)的规范

连接器(CONNECTOR)的规范

图(一) B
测试电压 : 20mV max. 测试电流 : 100mA ( DC )
50 ㎜
取样:30 取规格中允许最大线径线材,按正确之方 式固定于插座 ( Socket ) 端, 将插座与 插座与插头 ( Plug ) 接上后, AB间留取 500mm 的长度,于AB 间施以直流电压 DC 20mV . 同时此测试应配合环境测试 ( Environment Test )行之,分别说明于 后.
电气性能测试
c. 绝缘阻抗 ( Insulation Resistance )测试 ( Test )请参考美国国防部标准 MIL – STD – 202F , Test Method 302 或MIL – STD –1344A, Test Method 3003.1 *测取值应含下三类: 1. 最初绝缘电阻值 ( Initial Insulation Resistance ). 2. 经过湿度测试 ( Humidity Test ) 后的绝缘阻抗. 3. 经热震 ( Thermal Shock ) 后的绝缘阻抗.
连接器(CONNECTOR) 的规范
教育训练教材(3)
连接器规范内容
1. 电气特性 (Electrical Performance)
2. 机械特性 (Nechanical Performance)
3. 环境特性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电气性能
1. 电压与电流额定 ( VOLTAGE & CURRENT RATING )
d. 端子保持力 (Terming Retention force ) : 以 5mm ±3mm / Min .速度将端子从 H.S.G. 中脱离,所 耗费的最小力量.
e. 插入力 ( Insertion Force ) : *以速度为 25mm / Minute将公座与母座配合时,欲密 合所耗费的最大力量.

连接器技术标准

连接器技术标准

SM
MM
SM
SM
10-25
7-25
5-12
≤80(典型值≤50)
0
8
8
±0.5 光纤凸出/凹陷:+50/-90nm
±0.5
出厂号即为产品标贴中的“Production No.”,它是由生产通知单号加流水号组成的。每一
1
第2页共6页
条产品对应一个唯一的出厂号。
七、产品包装
7.1 产品基本包装是:光纤连接器(跳线)盘绕成大小适当的圆,两端接头或光纤用扎线扎牢, 以不松脱为原则。卡纸中间贴产品标贴,上面再放上扎好的跳线,一并装入塑胶袋中,封 好封口。
直径 3um
所有可见区域
不允许有任何的可见裂纹
如下图所示:
2um 划痕
缺陷数量
≤1 条 ≤2 点
≤2 处 ≤2 条 ≤3 点
1um 划痕 1um 斑点
1.5um 胶边 3um 斑点
A区 B区 C区
D区
3
第4页共6页
附录二:
多模连接器端面检验标准
1、检测设备
400X 端检仪,显示器观察。
2、要求
区域范围
PC ≤0.3 ≥45
FC、SC、ST、LC SM UPC APC
≤0.2 ≤0.3 ≥50 ≥65
MM
PC ≤0.3
--
五、端面几何形状(3D)标准
项目
曲率半径(mm) 顶偏 (μm) 角度(°) 角度误差(°)
光纤高度 (nm)
六、出厂号
PC/UPC
APC
SC/FC/ST
LC
SC/FC
LC
SM
MM
一、产品技术标准
1、插芯材质

连接器设计规范标准

连接器设计规范标准

Choice of Plastic Material
Design Guide
連接器設計常用的塑膠原料特性比較
尼龍Nylon(PA66,PA46,PPA,PA6T,PA9T)
結構式 性質
優點 缺點 用途
[NH(CH2)m NHCO(CH2)n-2CO] 結晶性熱可塑性塑膠,有明顯熔點,Nylon6 Tm為220~230℃, Nylon66則為260~270℃,Nylon本身 具吸水基故有吸水性,成 形前須乾燥,溫度過高乾燥則尼龍粒變色, 1、具高抗張強度 2、耐韌、耐衝擊性特優 3、自潤性、耐磨性佳、耐藥品性優 4、低溫特性佳 5尼、龍具吸自濕熄性性高、長期尺寸精密度及物性受影響,成型時瓦斯汽較 多 電子電器:連接器、捲線軸、計時器、護蓋斷路器、開關殼座 汽工業車零:件散:熱椅風座扇、、自門行把車、輸油框箱、蓋溜、冰進鞋氣底隔座柵、、紡水織箱梭護、蓋踏、板燈、座滑 輸
-- ASTM D-792
吸水率 water absorption
% ASTM D-570
成型收縮率
MD
% ASTM D-955
mold shrinkage
TD
玻纖含量 glass fiber content
%
800℃×5hrs
2,機械性質 (mechanical properties)
抗拉強度 tensile strength
Kg/cm² ASTM D-638
伸長率 elongation
% ASTM D-638
抗折強度 flexural strength
Kg/cm² ASTM D-790
抗折模數 flexural modulus
Kg/cm² ASTM D-790

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

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

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一、SMT表面焊接技术设计建议规范⑴、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与胶芯基准面相对位置度须≦0.15 mm。

⑵、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位置度须与胶芯基准面等高度(= 0)。

⑶、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值应低于胶芯基准面0.05 mm。

⑷、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角度为90°。

⑸、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次佳设计角度为向下倾斜约0°~2°(90°~92°)与PC Board 至少应有三分之一以上之接触。

⑹、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设计角度为向上倾斜角度<90°, 此设计角度会造成焊锡性不良。

⑺、SMT TYPE的连接位置度方向表示,以胶芯基面为零, 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⑻、SMT端子在模、治具加工段须注意端子毛边方向,毛边不可在端子与PCB接触面。

二、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与PC板垫接触范围建议规范⑴、PAD的大小主要是受端子脚的Pitch与长`宽而影响。

⑵、Pitch愈大,相对的端子宽度与PAD宽度亦可加大。

b= a + 0.10 mm min. a = 端子脚宽度 c = 端子脚长度d= c + 0.40 mm min. b = PAD宽度 d = PAD 长度下列为建议之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与PC Board PAD接触范围a=端子脚宽度;长度;e=PAD与PAD间之距离三、平整度设计建议规范(1)、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的相对高低位置视为平整度,一般要求为0.10mmMax.(2)、平整度表示方式有下图所列几种方式;对SMT产品标准标示:①、端子间平整度②、端子与胶芯基准面位置度。

3、SMT产品设计时须注意到SMT过程吸嘴所须吸取之平面之大小与位置.4、SMT TYPE 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吃锡状况为95%Min。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doc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doc

Q/ZX 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Q/ZX- 2001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2001- -发布2001- -实施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前言本标准主要依据电连接器、电缆及RF 电缆组件有关标准。

本标准由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CDMA事业部工艺结构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CDMA工艺结构部工艺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

本标准于2001 年 12 月首次发布。

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工艺技术标准)Q/SZX 2001–01 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CDMA 通讯设备所用连接器、线缆选型及其组件设计。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一部份: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GJB 142A — 94机柜用外壳定位小型矩形电连接器总规范IEC 1076-4-101 : 1995 CONNECTOR WITH ASSESSED QUALITY , FOR USE IN .LOW-FREQUENCY ANALOGUE AND IN DIGITAL HIGHSPEED DATA APPLICA TIONS PART 4 Printed BoardConnectorsIEC 60603-1 :1991 印制板用频率低于3MHz 的连接器第一部分:总规范—一般要求和编制有质量评定要求的详细规范的导则IEC 60603-2 :1995-09印制板用频率低于3MHz的连接器第二部分:有质量评定的具有通用安装特征、基本网格为的印制板用两件式连接器详细规范IEC 61169-1 : 1992-08射频连接器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电缆组件具有规定性能作为单个元件来使用的线缆和连接器的组合件。

连接器设计指引范文

连接器设计指引范文

连接器设计指引范文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它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以实现数据传输、电源供应或信号传递。

连接器的设计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连接器设计的指引,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出更好的连接器。

首先,连接器的物理尺寸和形状需要满足产品的要求。

在设计连接器之前,工程师需要对连接器的使用环境、设备尺寸和布局有所了解。

合理选择连接器的尺寸和形状,确保连接器能够适应设备的布局、易于安装和维修。

其次,连接器的材料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

连接器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耐热性,同时要兼顾成本和可加工性。

常用的连接器材料有金属和塑料。

金属连接器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高速传输和高温环境。

塑料连接器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绝缘性能,适用于低速传输和常温环境。

工程师需要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第三,连接器的电气特性也是连接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连接器的电气特性包括电阻、电感、电容、串扰和插拔次数等。

连接器的电阻应该尽量小,以减少能量损耗和信号衰减。

同时,连接器的电感和电容也要尽量小,以减少对信号传输带来的干扰。

此外,连接器的设计还应考虑串扰问题,避免信号在相邻引脚之间的互相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连接器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插拔操作,因此连接器的设计也需要考虑插拔次数的要求,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最后,连接器的可靠性也是设计中必须要关注的因素。

连接器的可靠性包括连接的稳定性、插头和插座的匹配度、防水性能和耐久性等。

连接器设计需要确保插头和插座的匹配度良好,避免插拔时产生摩擦或松动,影响连接的稳定性。

同时,连接器的设计还需要防水和防尘性能,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和损坏。

此外,连接器还需要经受多次插拔操作和长期使用,因此需具备较好的耐久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