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旅游产业调研情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区旅游产业调研情况为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社会各项改革步伐,为推动改革红利释放,推动消费升级,为加快生态旅游强区建设,我们专题对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发展特点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断加大对旅游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实施“旅游兴区”战略,全区旅游开发全面提速,旅游市场不断拓展,旅游形象不断改善,旅游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旅游市场前景好。2012年,全区接待游客突破38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和20.2%。今年“五一”、“中秋”小长假期间,我区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府署、河下古镇迎来了新的旅游高峰,“古镇游”、“府署游”、“红色游”和“名著游”市场火爆;淮安茶馓、钦工肉圆、井神盐化产品、各式旅游纪念工艺品等备受游客青睐。

2、旅游资源种类多。目前,淮安区的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旅游品牌形象不断树立。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有29处,其中,收费景点9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四处,即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个,分别是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和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

3、旅游产业带动强。近年来,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区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规模的扩大和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目前,我区有境内旅行社15家,

星级宾馆3家,在建的星级宾馆4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饭店近百家,可同时接纳1000名游客住宿、近万名游客就餐,旅游产业直接带动吃、住、行、游、购、娱行业3万多人就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得到显现,旅游工作在全区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淮安区旅游产业几点问题

近年来,我区在打造“旅游强区”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但是在旅游资源配置、旅游行业结构优化、旅游整体营销、旅游管理体制和旅游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体制不顺,经营体制不活。

从表面上看,我区旅游资源产权是明确的,但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缺乏统一、科学的管理协调,严重制约我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部分景区机构设置不合理,组织管理不科学,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不清楚;旅游执法程序无序管理混乱,多部门、多行业和多人员以及一个部门内部的多机构重复执法,使旅游企业无所适从。

2. 融资渠道不畅,营销企业不强。

我区有不少内涵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是从投资的角度讲,由于投资开发模式模糊及投资回报方式不明,一般企业难以或不愿意承担起风险,只好搁置起来,形成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目前,区内景区发展单纯依靠财政支持,缺乏有一定整合能力的,实力强的,能够应对日趋激烈市场竞争的大型旅游企业或者旅游企业集团来关注和

开发淮安区旅游资源;与周围县区相比,我区用于旅游宣传推介的专项经费很少,甚至有些拨款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导致淮安区旅游的对外影响力明显减弱。

3.优质品牌不响,产业层次不高。尽管我区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占有数量不少,但除“周字号”景点以外,对外响亮的旅游品牌不多,规模、效益的“井喷”现象还没形成;现在只简单的局限于一些名人故居的游览,缺乏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延伸,离现代旅游产业体系还有较大差距,且主要的交界处与入口处缺乏具有震撼力的大型旅游特色标志和旅游广告,主要街道缺乏醒目的旅游指示图牌;

4.基础设施薄弱,服务配套滞后。部分景区处在人流量较大的区中心地带,道路、停车场、土特产销售市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与建设“大旅游”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娱乐行业发展缓慢,特别是夜间娱乐项目基本空白,缺乏大型的有吸引力的夜间娱乐品牌旅游项目;旅行社规模过小地接能力不足,目前现有的淮安区旅行社所能够开展的业务就是组织本地游客的国内游,极少开展地接业务,地接业务能力低;

5.宣传推介不足,旅游氛围不浓。近些年来,我区逐渐将淮安区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胜地进行对外推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如推广主题定位不够明确、推介方式单一等问题。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网络等广大媒体的强大推介作用,只局限于小范围的宣传;专题的旅游推介活动较少,没有明确丰富的旅游产品;缺少完整的旅游地图,旅馆、饭店缺少内容齐全的旅游服务指南,媒体中缺乏图文兼备、声情并茂的影像介绍。

6.人才招引不多,管理队伍不强。

淮安区的旅游正在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过渡,并逐步向行业结构优化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旅游专业人才对淮安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我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管理体制的关系,影响了旅游研究、管理和经营人才到这里来工作。并且在对旅游人才培养工作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使我区的旅游业缺乏既懂研究,又了解实际情况,会管理能经营的人才。

三、淮安区旅游产业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旅游发展的战略认识。新的一年,要坚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苏北中心城市”目标,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产业规模化,实施“工业重大项目突破年、文化旅游凸显年、城市产业推进年、城乡统筹发展强化年”计划,尤其是要凸显文化旅游在淮安区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对旅游发展规划的认识,将“旅游强区”做的更细致。

二是统一经营管理。建议实行管理权、经营权两权分离,采用旅游景区管委会模式,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面向全市或全省范围内公开招聘,再由竞聘人组建一个班子,所有资产交给实体来运作,由实体自主管理、经营和推介。并建立有效的联络和沟通机制,牵头研究、解决跨部门涉及本区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构筑各成员单位积极支持、参与旅游发展的格局,形成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合力。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市场资源的主导地位,不断引导我区一些“散、小、弱”景区通过入股以及直接收购等形式进行整合,形成产业规模,建议由政府主导,以景区门票

收入抵押的方式,从银行融资用于景区开发建设,尝试用旅游景点的经营权作为抵押、采用按月逐年归还贷款的方式,破解景区融资难的问题,并协调国土、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旅游景区补办相关权证提供绿色通道,实现旅游景区重新具有资产抵押贷款的可能,从而进一步提升旅游品位,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大在省市报刊杂志、电视媒体、各级网站上的宣传力度,区级电视台要每天定时播放淮安区人文历史、自然风光,让淮安人民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认识淮安、宣传淮安。要开通淮安区旅游网,此网要与全国各级旅游网站联网。将宣传推介旅游资源融入城市建设当中,在宣传栏中张贴精美的风光图片,一街一主题、一牌一景点,展示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可观的发展前景。可在省道237、国道等主要交通沿线设立大型旅游宣传展牌,组织有关人员集中精力对淮安区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编写一批能够代表淮安区辉煌历史的作品,作为旅游新产品对外推销。

五是完善人才培养。建议区委区政府拨出专款,提供一定数额的编制岗位,面向全国招聘旅游专业人才,并与部分高校进行联合培养机制,建立淮安区旅游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加强对旅游行业重点人才的培养,着眼于全区旅游发展实际,重点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即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队伍、职业经理人队伍和导游员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