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六经辨湿温
《丁甘仁传》笔记
丁甘仁传杨忠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p7丁甘仁出身于孟河医派,孟河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孟河医派起源于1621年。
P13 1866年2月8日(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出生。
P99 1896年,丁甘仁买下了位于福州路中和里的一处二层楼的大宅子,成为他在上海的第一个诊所。
同年初冬,沪上流行“烂喉痧”(类似与现代医学上的猩红热),是一种传播极快的传染病,不及时治疗,不日毙命。
当时中西医诊所都人满为患,因不得其法,大多无功而返,唯有丁氏诊所疗效甚佳。
P100《丁氏套方》:“温湿症多发于春夏。
病因暑必挟湿,急者当时为患,缓者邪伏于阴阳经,秋后发作,为伏气之疾。
若与五六月间发生名为暑湿者略异。
故春秋二季如症见身热不解,早轻暮重者,多数湿温症。
治以宣气化湿,表里双解法为主。
叶天士云:’湿热为黏腻之邪,最难骤化。
’”(叶天士是吴医温病派创始人。
)“本病发于北省,继而蔓延南方,多发于冬春两季,病因为疾毒之邪自鼻吸入,与肺胃蕴热相结,以致热毒上攻咽喉,急骤出现咽痛、红肿、腐烂、热毒外溢肌表,则全身皮肤发疹痧,与白喉不同。
上海一隅,人烟稠密,工厂林立,最易传染本症。
方药主张大剂量清温透疹,间参解毒利咽。
”P102 1898,戊戌变法,改良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医面临着自它诞生以来的第一次危机与挑战。
不少外国传教士在上海开设医院和西医学堂。
圣约翰书院医科(1880光绪4)天主教圣文森·保罗教会修女团管理的“公济医院”(General Hospital)设在法租界外滩柯贝尔路(今新永安路),该院章程规定:“只收欧美病人,中国病人一律不予受理。
”P115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出逃。
丁甘仁决定由次子元彦“传承衣钵”。
P116 丁甘仁要求丁元彦背诵《古文观止》中的100篇文章,每天一篇,还要求背诵《伤寒论》、《汤头歌诀》、《难经》等经典。
《申报》:上海名医丁甘仁诊所昨被无赖打砸,副题:首犯交代,有人指使。
丁甘仁医案---湿蕴少阳阳明身热汗不解
丁甘仁医案---湿蕴少阳阳明身热汗不解一诊:杨某,湿温七天,身热有汗不解,午后入夜尤甚。
口苦而干,渴不多饮。
脉濡滑带数,舌苔薄腻。
伏邪蕴湿,逗留膜原,少阳阳明为病。
前进达原饮宣化不应,今拟柴葛解肌汤加味。
软柴胡2.4g,清水豆卷12g,仙半夏4.5g,六一散(包)9g,粉葛根4.5g,赤苓9g,六神曲9g,泽泻4.5g,甘露消毒丹(包)12g。
二诊:服药两剂,身热较前大减。
胸脘不舒,纳减少寐。
余邪湿热未尽,胃不和则卧不安。
脉濡滑,苔薄腻微黄。
今拟芳香淡渗,以除余邪。
更当避风节食,不致反复为要。
于上方去软柴胡、葛根、六神曲、泽泻、六一散,加佩兰叶、广藿香各4.5g,通草、佛手各2.5g,枳实3g,炒秫米(包)9g,炒麦芽12g,益元散(包)9g。
(《丁甘仁医案·湿温》)简析:湿温以身热不扬,头身困重,恶寒体倦,胸闷不饥,苔腻脉濡为主要症状。
因病变缓慢,邪在气分阶段较长。
见证有湿盛、热盛及湿热并重之别。
初期总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
本案见口苦而干,脉濡滑带数,当属热重于湿。
张锡纯谓达原饮为治瘟疫初得之方,此为邪留膜原,与达原饮之“偏于辛温香燥”显然不宜。
黄文东氏谓丁师甘仁治疗湿温有“如邪留膜原,寒热往来,苔腻脉濡滑,用柴葛解肌、甘露消毒丹”之例。
患者临床表现,系邪在少阳阳明,故选用柴葛解肌汤两解少阳阳明之邪。
《瘟疫明辨》有“半表半里发热……或兼见表里症,治用柴葛解汤”之文。
但柴葛解肌汤药味繁杂,故文中又指出“里热多而表热少,虽有当用表药之症,不过葛根、柴胡、淡豉而已”。
丁氏否定了叶天士“柴胡却肝阴,葛根竭胃液”之观点,宗戴天章之说,取其三味,并以清热利湿之清水豆卷易豆豉,更贴切病情。
甘露消毒丹乃清热化湿解毒之剂,合茯苓、泽泻、六一散、半夏助其和胃利湿。
因选药精致,组方缜密,仅服药2剂,病症即见减轻。
复诊时身热大减,仍见胸脘不舒,纳减少寐等“湿热未尽,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证,故于方中减去柴胡、葛根,以半夏秫米汤合益元散和胃利湿安神。
丁甘仁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经验探析
丁甘仁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经验探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丁甘仁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经验探析丁甘仁,名泽周,为清末民初孟河四大名医之一。
其临证时能融合伤寒、温病两大学说,化经方、时方于一炉。
在治疗温热病时,也常常将伤寒的治疗法则贯穿其中。
我们在学习丁甘仁医案时,确感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故将些许体会整理于下,以飨同道通过学习丁甘仁医案,梳理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的经验,归纳出其治疗湿温的三大特点:其一,不拘泥湿温病只限于阳明、太阴二经,而是将其扩大到六经范畴。
先辨病位,再定方药,擅用合方。
真正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其次,重视少阳、厥阴经的枢机作用,善用柴胡运转枢机。
第三,经方和时方并用,经方为主,在经方基础上加用芳化、苦燥、淡渗、疏达之品以助化湿。
丁甘仁,名泽周,为清末民初孟河四大名医之一。
其临证时能融合伤寒、温病两大学说,化经方、时方于一炉。
在治疗温热病时,也常常将伤寒的治疗法则贯穿其中。
我们在学习丁甘仁医案时,确感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故将些许体会整理于下,以飨同道。
湿温病是指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
早在宋代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中就提出其治疗原则为“治在太阴,白虎加苍术汤主之”,可见利用六经来说明本病的病变部位由来已久。
清代温病名家薛生白更是指出:本病“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的病理机制。
由于湿温病缠绵难愈,且随着病人体质的不同及治疗的干预极易发生变证,因此,比较经典的“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则难以全面概括千变万化的种种临床证候丁甘仁在深入领会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伤寒论》中六经辨证方法,并不拘泥于阳明、太阴两经,而是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张仲景经方辨治湿温病,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1太阳表郁,宜宣表化湿湿热病邪初犯人体,郁遏在表之卫阳,患者表现为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痛楚等太阳经湿郁之象。
李聪甫湿温治验
李聪甫湿温治验作者:陈锐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26期湿温病必须运用在“六经辨证”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卫气营血辨证”进行证治辨析。
由于湿温病之“证”有卫、气、营、血的浅深传变之异,所以湿温病之“治”,则有达卫、转气、利枢、清营、凉血、散血、增液、培气之别。
临证中,必须正确地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准确地把握湿温病证治的主次与特点。
湿阻卫分邪先传肺湿阻肌表,卫阳被遏湿温初起,即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艰,颇似伤寒。
但微恶寒后,继之发热汗出,口干渴不欲饮,胸中痞满,泛恶,小便黄,脉濡缓,舌苔白,身热日夜不清,午后热增。
因为卫气既与太阳经主表不可分割,又与手太阴经“肺合皮毛”密切相关,所以卫分之病,极似伤寒太阳经表证。
但是湿温病的热象源于湿邪,湿邪化热所成的温病,必具发热、口渴、不恶寒的特征。
并且,应当指出,午后身热增高,微感恶寒,随即发热而渴,皆突出表现了湿遏热伏的征兆,因此,身虽发热,脉却濡缓。
据上述脉证分析,是属湿郁热遏于卫分之证,当以治湿为本,湿除则热孤。
如何驱湿?叶氏认为,“在卫汗之可也”,用辛凉轻剂加芦根、薄荷、牛蒡子等味以治“湿遏卫阳之表”,薛氏则用羌活、苍术皮之辛燥制湿,并有取汗之意。
吴氏则认为湿温初起的“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若辨证不清,“汗之则神昏耳聋,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遂制三仁汤(杏仁、苡仁、蔻仁、滑石、通草、厚朴、半夏、竹叶)开肺化湿。
综观三家之论,究以谁说为是?权衡诸法,叶主辛凉取汗,但惜其轻,恐难胜湿;薛主羌苍取汗,更嫌其燥,恐蒙上窍;吴主宣化湿热,不取汗法,以三仁汤为治湿的主要方剂,唯其开散之力稍弱。
为了开散卫分阳气而达表,使湿从汗化,热随温清,遂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合三家之论,定宣湿透表汤。
药用香青蒿、淡黄芩、鲜竹茹、赤茯苓、姜半夏、生苡仁、西枳壳、藿香梗、炒六曲、广橘红、制厚朴、白蔻仁。
湿邪在表不能发汗,发汗则湿从热化甚速。
湿热熏蒸,必致神昏耳聋。
伤寒与温病关系研究进展
【1l】唐照亮,宋小鸽。袁静,等.艾灸对寒凝血瘀证大鼠活血化疼作 用的实验研究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4):43—46. 【12】成秀梅,杜惠兰,李丹.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创建田.中国中
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8):604■黼. 【13】李平,王志强腰痛舒胶囊对寒凝血瘀模型血黏度的影响叨.安
【8】闰润红,王世民,闰志芳.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气虚 血瘀”家兔血黏度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1):7—9. 【9】王学江,丰平.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现察印.北京中医,
2000,(5):44-45.
【101郑小伟.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量化研究叨.浙江中医学院学 报,1999,23(2):43—45.
2010年4月
【31赵辉,亚健,李净,等.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脑缺/n.动物模 型体会叨.河南中医,2001,21(4):18--20. 【4】曹雪滨,李培建,黄河玲.兔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田.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9,160):9—12. 【51王键,赵辉,李净,等.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 型的实验研究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1。9(4):216-220. 【61李萍,黄启福,扬丽彩,等.气虚血瘀大鼠慢性伤口模型的研 究一阿霉素对大鼠伤口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9, (5)2:llo-113. 阴李萍,杨丽彩,徐宝娶,等.气虚血瘀大鼠慢性伤口模型的研 究一阿霉素对大鼠伤口的影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6:
【19】王殿俊,刘小浩,金辉,等.热毒血瘀征动物模型的研制叨.南京
中医学院学报,1992,8(1):18-21.
伤寒与温病关系研究进展
王玉凯’
丁甘仁 证治经验
丁甘仁证治经验一、伤寒类1、在三阳方面:应用麻黄、桂枝、小青龙等法外,又有表寒里热的桂枝白虎汤、大青龙法,以及生津清热、下则存阴、承气等法;妇人经水和适来,邪热陷入血室。
瘀热交结,用小柴胡加清热通瘀之法。
2、在三阴方面:有寒已化热,热又伤阴心烦少寐,渴喜冷饮,用生津清热之法(包括黄芩、黄连、生地、竹叶之类);又有邪陷太阳再传少阴的呕呃便溏,四肢逆冷,用四逆汤等法(加丁香、柿蒂、厚朴、橘皮、半夏)。
3、在表里两感方面:有太阳少阴同病,发热微寒,遍体酸楚,腰痛如折,脉浮而数,偏重于表寒的,用阳旦汤加细辛、葱头之法;又有寒多热少,身疼腰痛,脉沉细而迟,偏重于里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延胡索、五灵脂、生姜之法。
诸如上述,他是根据伤寒邪从外来,循着六经传变规律,辨别其夹杂情况,而后施以适当治法,故能随机应变,进退有序。
二、风温类1、综观风温治案中,可以看出温邪从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有急剧的变化。
丁氏尝谓:“本病利在速战,加风以阳,温化热,两阳相劫,病变最速;尤其是伏湿化火伤阴,来势更急,这是与湿温根本不同之点。
”除常峁的风温侵袭肺胃,熏灼气分的病例应用桑菊、银翘、白虎等法外;又有发热、咳嗽气急,喉有疾,苔黄,脉滑数,甚至抽搐咬牙之风温痰热交阻肺胃的重症,急用麻杏石甘汤加竹沥芦根之法;又有舌尖红干涸,痰热内陷心包,肺炎叶枯,化源告竭的危症,用黄连阿胶汤清燥救肺汤等法,得以转危为安;又如舌前半光绛,中后腻黄,脉数不静。
阴液已伤,阳明府垢不得下达,用调胃承气加花粉、芦根等存阴通府之法;又如表热不扬而里热甚炽,神昏谵语,狂乱,唇焦,渴不知饮,甚则角弓反张,温邪伏营,肝风骤起,用犀角、羚羊角、鲜石斛、竹沥、紫雪等清营息风生津涤痰之法。
2、风温证身汗不解,咳嗽痰多,大便溏泄,迭进辛凉清解润肺化痰之剂,其邪不从外达而反陷入少阴,见神识模糊,汗多肢冷,脉象沉细等症,阴阳脱主离,即在目前,急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回阳救逆之法;服后肢温汗止,其脉渐起,危症得以挽回;迨阳回之后,阴液大亏,再见阴虚燥热之象时,继用救阴润燥之剂而收全功。
温病名解
1、温毒:病因名-- 指温热毒邪,包括温热时毒和风热时毒,指致病既有温热性质,又有肿毒特征的一种致病因素。
病名名-- 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除具有一般急性热病的临床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经肿热痛,甚至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
2、逆传心包:病机名,是指了分之邪未解,内陷心包,机窍闭阻,而见舌质经绛,神昏谵语,舌蹇肢厥。
3、身热不扬:为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系热为湿郁,湿遏热伏,郁蒸湿热的表现。
4、透热转气:即予清营方药中,伍以透泄气分邪热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5、凉血散血:即凉解血分邪热,且以活血散血。
用于邪热深入血分,迫血妄行证。
6、暑秽:指夏委因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猝然闷乱、烦躁的病候。
7、暑厥:指夏日猝然昏不识人,四肢厥冷的病候。
8、暑风:又称暑痉,暑痫。
指暑病神昏项强,手足抽搐的病候。
9、舌蹇:舌体强硬,转动不灵,语言艰涩的一种症状。
10、浊邪害清:病机名,浊邪指湿热秽浊之邪,清指清窍,湿热相合,湿蕴热蒸,蒙蔽于上,致使清阳之所被其遏阻,以致清窍壅塞,出现耳聋,耳塞等症。
2、11、烂喉病:感受温热,时毒,发于冬春季节,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温热性质的新感温病。
12、两阳相动:风与热具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势必耗劫津液,津液一伤,刚邪火愈炽,口鼻等头面清窍,因无津上荣,必然会出现干燥现象。
《温病学》考前辅导大纲★《温病学》学习要点内容提示:上篇第一章:绪论掌握温病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了解温病学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熟悉明清温病学家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的学术成就掌握温病学的主要参考书:《温疫论》、《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的作者第二章:温病的概念明确温病的概念,掌握温病的特点了解温病命名的方法和范围掌握温病分类的方法了解温病与伤寒、温病与温疫、温病与温毒的关系第三章:温病病因掌握各类温邪致病的共同特点掌握温病的发病类型和区分发病类型的意义第四章:温病辨证熟悉温病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各阶段的病理变化、病位浅深,传变和转归掌握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各代表证候的病理特点和辨证要点熟悉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间的关系第五章:温病诊法掌握温病辨发热类型,辨舌、齿,辨斑疹、白pei,辨常见症状(口渴、汗出、呕逆、神志异常、痉厥、出血等)的要点第六章:温病治法掌握温病主要治法的运用(疏卫解表法、清气泄热法、通下逐邪法,和解祛湿法、祛湿解热法、清营凉血法、开窍醒神法、息风止痉法、滋养阴津法、固脱救逆法、外治法),以及各个治法的代表方中篇第一章:风温掌握风温的发生机理、起病特点、传变规律掌握风温主要证候的辨证治法方药:重点是⑴卫分证、⑵痰热喘秘证、⑶热入心包证、⑷肺热移肠证、⑸后期肺胃阴伤证第二章:春温熟悉春温的病因,掌握春温的发生机理、起病特点、传变规律掌握春温主要证候(气分证、营血分证、下焦证、动风闭窍证等)的辨证治疗方法区分风温和春温熟悉暑温的病因病机、初起证候特点、传变规律(重点:如“阳明下之不通”五证;春温后期热盛阴伤可见哪些主要证候类型)第三章:暑温熟悉暑温的特性掌握暑热、暑湿发生的发展规律和辨证治疗要点掌握暑温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方法(重点:暑温气分证候类型,如:暑入阳明证、暑伤津气、暑伤心肾证和气阴两脱证;暑湿内蕴,寒邪束表证)第四章:湿温熟悉湿温的病因病机、初起证候特点、传变规律熟悉湿温病湿热偏盛各证的诊断要点和治法明确湿温上中下不同部位的辨证治疗方法掌握湿温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方法(重点:湿遏卫气证、湿困中焦证、湿热中阻证、湿蒙心窍证、湿热蕴毒证、湿热蕴蒸三焦证)第五章:伏暑熟悉伏暑的病因病机、初起证候特点、传变规律掌握暑温、湿温、伏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伏暑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证候和辨证治疗方法(重点:卫气同病证、卫营同病证、邪郁少阳证、湿热滞肠证)第六章:秋燥熟悉秋燥的病因病机、初起证候、传变规律了解秋燥与风温的异同掌握秋燥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方法(重点:燥干清窍证、温燥伤表证、燥热伤肺证)第六章:温毒熟悉温毒的概念、病因病机掌握大头瘟、烂喉痧的病证特点掌握大头瘟、烂喉痧主要证候的辨证治法方药(大头瘟证治:风热时毒上壅-普济消毒饮)★补充说明:一、注意对课本中引用经典原文及名家语录的理解和掌握如:1“长夏湿令,暑必兼湿。
温病学题库之简答问答题
34.温病学发展过程中,在晋唐以前称为什么阶段有何特点晋唐以前的温病学阶段为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对温病虽有一定的认识,即在《内经》《伤寒论》等书中已有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候及治疗等方面的初步记载。
但理论上尚较简朴,而且概念上温病与伤寒未有明确划分,把温病隶属于伤寒的范围。
35.请列举民国时期对温病学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三名医家的姓名及其著作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吴锡璜《中西温热串解》丁甘仁《喉痧证治概要》36.吴鞠通在温病学方面的主要学术成就是什么①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②制定了三焦分证治疗大法;③对温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进行归纳,组创了许多温病方药。
37.什么是温病学温病学的定义: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其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既对指导温病的诊治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而其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又是中医临床各科基础之一。
38.刘河间在温病学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的观点;认为热病初期,不可单用辛温解表;组创新方,主张治疗温热证应以寒凉药为主,创制了双解散等方。
39.何谓“伏寒化温”指感受寒邪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40.温病学发展过程中,在宋金元时期有关温病的主要学术成就是什么举出该时期两名主要医家对温病的贡献。
.①这一时期为温病学的成长时期。
在理论上,划清了伤寒与温病的界限,为温病学术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在治疗上,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强调治疗温热证应以寒凉药为主。
其中:刘河间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证”的理论,认为热病初期,不可单用辛温解表,并创制了双解散等方剂。
王安道认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提出温病发热是沸热自内达外,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
36.何谓广义伤寒广义伤寒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属于狭义伤寒和温病。
37.试述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盛,易于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丁甘仁医案》湿温案
《丁甘仁医案》湿温案李左湿温四天,身热有汗不解,胸痞泛恶,口干不多饮,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滑而数。
伏邪湿热,漫布三焦,气机不宣,痰浊交阻,胃失降和。
治宜宣气淡渗。
光杏仁(三钱)清水豆卷(四钱)鲜竹茹(一钱五分)江枳实(一钱五分,同炒)茯苓皮(三钱)通草(八分)白蔻仁(一钱)块滑石(三钱)佛手露(冲,一两)生熟苡仁(各三钱)仙半夏(一钱五分)酒炒黄芩(一钱五分)鲜藿香佩兰(各一钱五分)俞左湿温五天,身热不解,有汗恶风,遍体骨楚,胸闷泛恶,不能饮食,舌苔腻布而垢,脉象濡迟。
伏温夹湿夹滞,互阻中焦,太阳表邪郁遏,太阴里湿弥漫,清不升而浊不降,胃乏展和之权,邪势正在鸱张。
拟五苓合平胃散加减。
川桂枝(八钱)赤猪苓(各三钱)泽泻(一钱五分)清水豆卷(四钱)制川朴(一钱)陈皮(一钱)半夏(一钱)制苍术(一钱)枳实炭(一钱)六神曲(三钱)鲜藿梗(一钱五分)鲜佩兰(一钱五分)王左温邪暑湿,夹滞互阻,太阴阳明为病。
发热五天,有汗不解,胸痞泛恶,腹痛痢下,日夜四、五十次。
舌尖绛,中浓灰腻而黄,脉象滑数有力。
暑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暑湿蕴蒸阳明,湿滞郁于肠间,气机窒塞,胃失降和,湿温兼痢之重症。
姑宜泄气分之伏邪,化阳明之垢浊,表里双解,通因通用之意。
炒香豉(三钱)银花炭(四钱)六神曲(三钱)炒竹茹(一钱五分)黑山栀皮(一钱五分)扁豆衣(三钱)焦楂炭(三钱)青陈皮(各一钱五分)酒炒黄芩(一钱五分)仙半夏(一钱五分)鲜藿香(一钱五分)炒赤芍(一钱五分)鲜佩兰(一钱五分)枳实导滞丸(包,三钱)李左伏邪湿热,蕴蒸气分,漫布三焦。
身热早轻暮重,已有旬余,白疹布而不多,湿热原有暗泄之机。
无如入夜梦呓,如谵语之状,亦是湿热熏蒸清窍所致。
口干溲赤,大便溏薄,热在阳明,湿在太阴,经所谓热搏注泄是也。
吴鞠通先生云∶湿温之症,氤氲粘腻,非易速解,虑其缠绵增剧。
拟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解肌清温,苦化湿热。
粉葛根(二钱)朱茯神(三钱)炒麦芽(三钱)朱灯心(三扎)酒炒黄芩(一钱五分)炒银花(三钱)通草(八分)水炒川连(三分)连翘壳(一钱五分)净蝉衣(八分)鸡苏散(包,三钱)青荷梗(一枝)鲜竹叶(三十张)湿温身热两候,有汗不解,早轻暮重,口干不多饮,红疹白,布于胸膺之间。
丁甘仁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探讨
பைடு நூலகம்
研究如《 伤寒 论 》 和近 代 的 《 热 经 纬》 《 温 、 温病 条 辨 》 的传变 及 兼 夹证 候 , 加 辨别 , 活 制定 治 疗 方 案 , 详 灵 进 在 丁甘 仁 医 案 . 寒 》 伤 所 等 各 家学说 和著 作 。 在读 了《 伤寒 论》 以后 , 须继 续 做 到 法 随证 变 . 退 有 序 。 《 又
之 处 。 氏认 为 , 感 热 病 的 辨 治 骆 须 融 贯 伤 寒 、 丁 外 温病 理 论 , 即把 《 寒 论 》 温 病 学说 的 辨 证 方 法 联 系起 来 , 在 《 氏 医 伤 与 故 丁
丁甘仁:六经辨治湿温(妥妥的干货!)
丁甘仁:六经辨治湿温(妥妥的干货!)•丁甘仁,名泽周,为清末民初孟河四大名医之一。
其临证时能融合伤寒、温病两大学说,化经方、时方于一炉。
在治疗温热病时,也常常将伤寒的治疗法则贯穿其中。
•我们在学习丁甘仁医案时,确感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故将些许体会整理于下,以飨同道。
湿温病是指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
早在宋代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中就提出其治疗原则为“治在太阴,白虎加苍术汤主之” ,可见利用六经来说明本病的病变部位由来已久。
清代温病名家薛生白更是指出:本病“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的病理机制。
由于湿温病缠绵难愈,且随着病人体质的不同及治疗的干预极易发生变证,因此,比较经典的“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则难以全面概括千变万化的种种临床证候。
丁甘仁在深入领会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伤寒论》中六经辨证方法,并不拘泥于阳明、太阴两经,而是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张仲景经方辨治湿温病,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
••1.太阳表郁,宜宣表化湿湿热病邪初犯人体,郁遏在表之卫阳,患者表现为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痛楚等太阳经湿郁之象。
同时由于内外合邪,中焦湿困,从而出现胸闷,泛恶,纳食减少,舌苔垢腻等太阴损伤的症状。
对于此种病况,丁甘仁主张采用“外开太阳之表邪,内除太阴之里湿”的表里双解之法,常常应用五苓散合平胃散加减治疗。
其中特别提出的是,桂枝与苍术两味药物的应用:桂枝辛甘温散,既可祛除在表之邪,又可通阳化气,助人体水湿之渗利;苍术苦温燥湿,尚有一定解表之力。
《湿热病篇》中第二、三条均用苍术治疗湿邪困表的证候,特别是第三条中还明确指出了苍术皮可用于治疗有“恶寒”症状者。
此二药均属温性药,然对于表邪较重,湿邪化热尚轻之证,用之可谓恰到好处。
同时方中之厚朴、陈皮疏理气机,猪苓、茯苓淡渗利湿,再配合鲜藿香、鲜佩兰芳香化浊,故奏效显著。
丁甘仁医案研究进展
丁甘仁医案研究进展唐健嫩;李其忠【摘要】丁甘仁先生作为近代海派中医一代宗师,其存世医案多达一千余例,整理、评析丁氏医案的专著、专论众多.丁氏医案载述完备,内容丰富,经验独到,颇能反映丁氏精深的学术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鲜明的用药特色.笔者对丁氏内科、外科、妇科、时疫喉痧医案及调补膏方、医案数据发掘等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梳理.【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8(036)006【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丁甘仁;时病;内科;妇科;外科;调补膏方;时疫喉痧;医案数据挖掘【作者】唐健嫩;李其忠【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丁甘仁(1866- 1926年),名泽周,字甘仁,江苏武进孟河镇人。
丁氏对历代医籍钻研甚深,医道渊博,学术精良,造诣至高。
收载丁甘仁医案的主要著作有:《孟河丁氏医案八卷》、《丁氏医案十五卷》、《医案讲义》、《喉痧症治概要》、《喉痧病案》、《思补山房医案》、《孟河丁甘仁先生晚年出诊医案》、《丁甘仁临证医集》、《丁甘仁医案》、《丁甘仁医案续编》等。
据最新出版的《丁甘仁医学全集》[1]上篇收载丁氏医案多达一千余例。
丁甘仁医案,医理精深,辨证清晰,用药特色明显,理法方药俱全,对后学颇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尤其是自2012年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丁氏内科临床传承研究基地的成立,对丁氏流派、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用药特色、医案医话等的研究更趋深入、系统。
但自2008年吴氏[2]“丁甘仁医案研究现状”发表以来,对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鲜有系统梳理的文章发表。
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丁氏医案的近年研究进展作一深入、系统的梳理。
丁氏内科时病研究进展丁氏潜心研究《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历时数十年,并结合临床实际反复参验,认为伤寒温病不能对立,而应相互联系,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因人因病制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丁甘仁医案·湿温案十
丁甘仁医案·湿温案十伏温夹湿,陷入厥阴,神识昏糊,牙关紧闭,四肢逆冷,唇燥而焦,胸闷呕吐,饮食不进,湿热酿成浊痰,互阻中焦,胃失降和,脉沉细而数,苔灰黄,况素体阴亏,肝火内炽,更兼怀孕,颇虑殒胎,危笃之症也。
仿经旨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意,拟四逆散加减,冀陷入之邪,从阳明而解为幸。
银柴胡(一钱)炙远志肉(一钱)炙僵蚕(三钱)仙半夏(五钱)净蝉衣(七分)枳实炭(八分)九节石菖蒲(八分)炒竹茹(五分)嫩钩钩(后下,三钱)清水豆卷(二钱)广郁金(五钱)薄荷叶(八分)淡竹沥(一两)姜汁(冲服,三、四滴)【二诊】昨进四逆散加减,神识渐清,呕吐亦止。
虽属佳兆,无如牙关拘紧,齿垢无津,里热口干,胸闷气粗,按脉沉细而数,良由阴液已伤,津无上承,陷入之温邪,未能透达,痰热胶阻肺络,肺失输布之权,况怀孕七月,胎气已伤,虽见小效,尚不足恃也。
今拟生津达邪,清神涤痰,未识能得转危就安否。
霍石斛(三钱)炙远志肉(一钱)川贝母(二钱)淡竹油(冲,一两)清水豆卷(三钱)鲜石菖蒲(八分)栝蒌皮(二钱)嫩钩钩(后下,三钱)黑山栀(二钱)鲜枇杷叶(三张)鲜竹茹(二钱)枳实(七分,同炒)【三诊】神识渐清,呕吐渐止,牙关拘紧亦舒,齿垢无津,咳嗽咯痰不爽,里热头眩,按脉濡滑而数,是阴液已伤,津少上承,陷入之邪,有暗泄之机,厥阳升腾,痰热胶阻肺络,肺失输布,怀麟七月,今太阴肺经司胎,胎热乘肺,肺气愈形窒塞,虽逾险岭,未涉坦途。
再宜生津达邪,清神涤痰,冀望正胜邪却为吉。
霍山石斛(三钱)炙远志肉(一钱)霜桑叶(三钱)清水豆卷(三钱)鲜石菖蒲(八分)滁菊花(三钱)黑山栀(二钱)鲜竹茹(二钱)光杏仁(三钱)川贝母(二钱)栝蒌皮(二钱)嫩钩钩(后下,三钱)鲜枇杷叶(三张)淡竹油(冲,一两)【四诊】神识已清,津液渐回,里热亦减,而呕吐又起,不能饮食,口舌碎痛,腑气不行,脉象左弦数,右濡滑。
此湿火上升,痰浊未楚,肺胃之气,不得下降,能得不生枝节,可望渐入佳境。
浅谈《丁甘仁医案》远志的运用
痰 ”现代药理研 究也表明远志具有祛痰作用 。故 ,
丁甘仁 先生 常 运用 远 志 豁 痰 开 窍 之 功 , 于 治疗 : 用
() 1 温病之神昏谵语 , 丁甘仁医案 ・ 如《 湿温案》 徐右 案、 郑左案、 周左案 , 丁甘仁医案 ・ 《 暑温案》 陈左案
卧, 咽痛 淡红 不肿 , 两颧 赤 色 … …拙拟 小青 龙合 二 加
龙 骨汤 … …蜜炙 麻 黄 ( 分 ) 桂 枝 ( 分 ) 白芍 五 川 八 大 ( 钱) 三 生甘 草 ( 分 ) 附 片 ( 钱 五分 ) 蛎 ( 四 八 熟 一 牡 ,
钱) 花龙 骨 ( 四钱 ) 味子 ( 姜 三 分 拌 捣 , 钱 ) 五 干 一 光 杏 仁 ( 钱 ) 半 夏 ( 钱 ) 炙 桑 皮 ( 钱 ) 志 三 仙 三 水 二 远 ( 分) 《 八 ”( 丁甘 仁 医案 ・ 伤寒 案 》 )
பைடு நூலகம்
节, 一两) 《 ( 丁甘仁医案 ・ 风温案》 ) 按:神农本 草经》 《 称远志 能够“ 除邪气 , 利九
窍”, 本草分 经 》 : 远 志 人心 , 《 云 “ 泄热 利 气 , 窍 豁 利
案 ,丁甘仁医案 ・ 《 膏方》 罗先生案等。
3 补虚
医案举例 : 右肝 脾 两 亏 , 血 统 血 两脏 失 司 , 李 藏 经漏 如崩 , 面色萎 黄 , 脉细 小 , 骨酸 楚 。腰 为 肾 按 腰
封 髓丹 ( 钱 , 晨 淡 盐 汤送 下 ) 《 甘仁 医 案 ・ 三 清 (丁 内 伤 杂病 案 》 )
按: 另有《 丁甘仁 医案 ・ 神志案》 钱左案 、 丁甘 《
仁 医案 ・ 方》 的徐 先 生 案 , 甘 仁先 生 也是 用 远 膏 中 丁
丁甘仁诊治湿温病医案探要
丁甘仁诊治湿温病医案探要
郑培基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0(024)003
【总页数】1页(P67)
【作者】郑培基
【作者单位】浙江省安吉县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2
【相关文献】
1.《丁甘仁医案》中使用鲜药的规律与特点分析 [J], 胡小勤
2.丁甘仁医案研究进展 [J], 唐健嫩;李其忠
3.丁甘仁治疗湿温病新法探析 [J], 成向进;张会哲;田虎
4.《丁甘仁医案》精神生态思想论 [J], 常如瑜
5.《丁甘仁医案》辨治痰饮病特色探析 [J], 陈冲;魏栋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试述丁甘仁临床用药特色
医家大法试述丁甘仁临床用药特色李笑然1,郝丽莉2,闫忠红3(1.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7;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 要:丁甘仁,近代江南名医。
治学严谨,临证处方以仲景六经辨证为纲,分析病情,对症下药;善用反治法,从容灵活,常变有度,极其精妙。
治湿温病多热因热用,调治经产善用通因通用法;临证用药,先辨其性,择其要而用之,提倡用药贵在轻灵。
关键词:丁甘仁;临床用药;治法探析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2(2003)03-0000-01作者简介:李笑然(1957-),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基础医学研究。
收稿日期:2003-02-08丁甘仁,名泽周,江苏武进人,为近代江南名医,被称孟河四大家之一。
丁氏勤奋专研医典,治学严谨,辨证处方,悉遵经旨,并能援古博今。
其造诣精专,为中医学术的发扬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读丁氏医案,收获颇丰,现将笔者对丁氏临床用药特色的一点体会略述之,如有不当之处,冀希教正。
1 善用经方仲景方的组成原则与临床疗效为众多医家称颂,被尊为经方。
[1]丁氏临证处方,笃信仲景5伤寒论6,以六经辨证为纲,认为六经分治准则是分析病情、对症下药的关键。
丁氏曾谓临证有两大法门:一为5伤寒6之六经病,二为5金匮6之杂病,皆学理之精要,治疗之准则。
此两书为中医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缺一不可。
[2]丁氏临床运用经方每能得心应手,治伤寒常以5伤寒论6方化裁,或仿5伤寒论6组方之义自拟处方。
如5丁甘仁临证医案集6中伤寒病的选案21例均按六经辨证,选用经方化裁。
三阳证中表里寒热者,用桂枝白虎汤或大青龙汤,热入血室用小柴胡加清热通瘀之剂,三阴证属太阴少阴合病用四逆汤,对伤寒杂证,亦能活用经方。
治疗温病时,与六经分证相符合者大都选5伤寒论6加减,否则按六经分证思想活用时方。
5丁甘仁临证医案集6风温病选案31例,用经方化裁的经验有19例。
丁甘仁医案研究现状
巧” 之妙 , 深谙 吴 门医派 的精髓 [ 。治疗 外感 热病 ,
影响极 大。生前著述有 : 医经辑 要》 《 《 、 药性 辑要》 《 、 脉学 辑 要》 《 、喉痧症 治概 要》 。后人整理 的《 丁甘 仁 医案 》 独树一 帜 ,后学 的特 色。 前人云 :案者 , “ 断也 。 “ 以求约 , 而有 征 , 医案 是 尚。 ”博 信 则 ” 读丁甘仁先生 医案 如同有“ 昏夜 之烛 , 空谷之音 ”2。丁甘仁 _ j 先生 内外妇儿喉科 治验 方案对后人是 宝贵 的经 验 , 我们应该 多加研究 , 并运之 于实 践 中。后人 概述较 多 , 笔者 给与 了 总
了《 药性 辑要》 启迪 后学 。丁氏在 治疗血 证 时 , 据药 物性 , 根 味归经不 同而辨 证施 治。用药 轻灵 , 其轻 , 药之 性缓 而量 指 微、 量轻。多则三钱 , 则 五分 , 少 如处 方 中生姜 加一 片 , 叶 荷 取一 角 , 中病 即 止_ 。( ) 承发 展 孟河 医 派 的学术 思 想 。 5 4继 j 先生兼收并蓄马绍成 、 马培之 内外二科 ( 包括 喉科 ) 之长 。丁 氏认 为费伯雄 的归 醇纠错 正偏 思想 名 日和 、 , 和” 缓 “ 则无猛
势 , 用清疏之剂 以开泄 , 善 以防 其 “ 袭 肺 胃 , 于 经 络 , 能 蕴 蓄 不 泄 越 于 外 。 救 治 湿 热 危 证 , 氏 洞 察 阴 阳 表 里 , 用 清 温 除 ” 丁 运
湿、 调理脾 胃之变法 。小儿 温病 发展逆变 的主要 内在 因素是
痰 热 与 积 滞 蕴 阻 肺 胃 , 致 肺 胃蕴 实 , 此 须 涤 痰 导 滞 。 治 导 因
峻 之 剂 ,缓 ” 无 急 切 之 功 , 和 缓 ”乃 先 贤 遗 风 。 在 处 方 用 “ 则 “
丁甘仁1
丁甘仁丁甘仁(1865~1926),名泽周。
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人。
家世业医。
丁甘仁初拜圩塘马文清为师,又从业于名医马培之,兼收并蓄马培之内科、外科(包括喉科)之长。
同时常与其族伯丁松溪(为费伯雄门人)切磋医学。
由于勤奋好学医术日精。
丁氏学成之后先行医于无锡、苏州,后到沪上,医道大行。
为振兴中医,联合夏应堂等集资办学。
1915年。
向北洋政府申请备案,获得教育部嘉许,并在内务部注册备案。
该校成为兴办中医教育援以立案的先例。
1917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正式创办,尔后并开办沪南、沪北两所广益中医院。
丁氏研究外感热病,宗法仲景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于四时温病,其治法融汇伤寒、温病学说之长,用药轻灵,以轻去实。
丁氏行医之时烂喉丹痧流行猖獗,亲身诊治万余人,积累了丰富经验。
著有《喉痧症治概要》。
丁氏兼通内、外、喉科。
治学不偏执一家之言,对前贤经验择善而从,而以审证精确,用药丝丝入扣见长。
丁氏医疗风格以“和”、“缓”为特色。
丁甘仁的子孙及闻人继其医业。
丁氏学术流派在江南医界颇有影响。
------------------------------丁甘仁(1865~1926),名泽周,江苏孟河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
学有渊源,先受教于其兄松溪(费伯雄之徒),继受业于圩塘马仲清,又从巢氏习外科,故通晓内科及外、咽喉科。
丁氏先行医于苏州等地,后徙居沪上,先后设诊所于仁济善堂及凤阳路等处,临证多佳效,声誉日隆。
1915年始,与夏应堂、谢利恒等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及女子中医专门学校,又兴办沪南、沪北广益中医院,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又为学生实习奠定基地,从此各省求学者闻风而来,年有增加,因之门墙桃李,遍及全国,丁氏内科医学得以逐步形成。
他还出任上海中医学会会长,并发行《中医杂志》。
常与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诸同道相交往,吸取各家之长。
丁氏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至暮年仍坚持出诊,不以为劳。
著作有《丁甘仁医案》、《喉痧证治概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甘仁六经辨湿温丁甘仁,名泽周,为清末民初孟河四大名医之一。
其临证时能融合伤寒、温病两大学说,化经方、时方于一炉。
在治疗温热病时,也常常将伤寒的治疗法则贯穿其中。
我们在学习丁甘仁医案时,确感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故将些许体会整理于下,以飨同道通过学习丁甘仁医案,梳理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的经验,归纳出其治疗湿温的三大特点:其一,不拘泥湿温病只限于阳明、太阴二经,而是将其扩大到六经范畴。
先辨病位,再定方药,擅用合方。
真正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其次,重视少阳、厥阴经的枢机作用,善用柴胡运转枢机。
第三,经方和时方并用,经方为主,在经方基础上加用芳化、苦燥、淡渗、疏达之品以助化湿。
[关键词]丁甘仁;六经辨证;湿温病;名医经验丁甘仁,名泽周,为清末民初孟河四大名医之一。
其临证时能融合伤寒、温病两大学说,化经方、时方于一炉。
在治疗温热病时,也常常将伤寒的治疗法则贯穿其中。
我们在学习丁甘仁医案时,确感其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故将些许体会整理于下,以飨同道。
湿温病是指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类疾病。
早在宋代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中就提出其治疗原则为“治在太阴,白虎加苍术汤主之”,可见利用六经来说明本病的病变部位由来已久。
清代温病名家薛生白更是指出:本病“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的病理机制。
由于湿温病缠绵难愈,且随着病人体质的不同及治疗的干预极易发生变证,因此,比较经典的“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则难以全面概括千变万化的种种临床证候丁甘仁在深入领会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伤寒论》中六经辨证方法,并不拘泥于阳明、太阴两经,而是本着“辨病机,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六经体系及张仲景经方辨治湿温病,丰富了湿温病的治疗方法1太阳表郁,宜宣表化湿湿热病邪初犯人体,郁遏在表之卫阳,患者表现为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痛楚等太阳经湿郁之象。
同时由于内外合邪,中焦湿困,从而出现胸闷,泛恶,纳食减少,舌苔垢腻等太阴损伤的症状。
对于此种病况,丁甘仁主张采用“外开太阳之表邪,内除太阴之里湿”的表里双解之法,常常应用五苓散合平胃散加减治疗。
其中特别提出的是,桂枝与苍术两味药物的应用:桂枝辛甘温散,既可祛除在表之邪,又可通阳化气,助人体水湿之渗利;苍术苦温燥湿,尚有一定解表之力。
《湿热病篇》中第二、三条均用苍术治疗湿邪困表的证候,特别是第三条中还明确指出了苍术皮可用于治疗有“恶寒”症状者。
此二药均属温性药,然对于表邪较重,湿邪化热尚轻之证,用之可谓恰到好处。
同时方中之厚朴、陈皮疏理气机,猪苓、茯苓淡渗利湿,再配合鲜藿香、鲜佩兰芳香化浊,故奏效显著还需要注意的是,吴鞠通提出湿温病的治法上有“禁汗”之说[2],指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其实这一提法宜活看,对于湿温病湿邪已化热,且热象较明显者;或是湿温初起即投以麻、桂、羌、防等辛温发散药物,损伤心液、心气,确可出现湿邪上蒙的神志异常症状。
但对于湿邪郁遏卫表,仍可以使用宣表化湿之法予以治疗,即薛生白所言:“既有不可汗之大戒,复有得汗始解之治法”。
关于其遣方用药,丁甘仁之法可资参考2热重于湿,当清解阳明湿热病邪侵袭人体,多从口鼻而入,“直趋中道”而犯于脾胃。
薛生白有言:“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
”而对于素体阳旺之人,湿热病邪会随从火化而归于阳明,从而形成了以“热炽阳明,湿困太阴”为基本病理特征的热邪偏重的湿温类型。
由于阳明病可以分为阳明表证、阳明经证及阳明腑证,因此,丁甘仁亦将其分成数种情况分别论治2.1阳明里热下利,兼表不解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
”后世医家多认为其有“外散表邪,内清里热”之功。
丁甘仁灵活将其用于治疗湿温病属于阳明里热下利,兼有阳明表邪未解之证候者,并谓其有解肌清温、苦化湿热之功。
葛根入于阳明,升清以止泄,发表以解肌。
周禹载在分析本方时指出:“舍桂枝而用葛根,取其因势达外,本腑本经之为便也”。
黄芩、黄连味苦燥湿,性寒清热,诸药合用,自有利止热除之效2.2阳明经热炽盛,湿困太阴此证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或潮热汗多,口渴欲饮,身重脘痞,舌红绛、苔黄微腻,脉滑而数。
多见于湿温病中湿邪将要化燥,却尚未化尽之时。
虽有一派阳明热盛之象,同时尚伴有身重,脘痞,舌苔腻等湿困太阴的症状。
丁甘仁认为,此证治疗重在阳明,兼顾太阴。
故拟辛寒清气泄热,苦燥兼化脾湿之法,临证时常以白虎加苍术汤加减化裁,如口渴津亏较甚者,常加入天花粉、芦根等生津泄热且不碍化湿之品以助膏、知之力;如发热较重,则辅以金银花、连翘等辛凉疏达之药以透邪达表;如患者胸痞、恶心、腹胀等湿邪症状较重时,可酌加竹茹、半夏以化湿,茯苓皮、滑石、通草淡渗利湿2.3湿热积滞互结,阳明腑实湿温病虽有“禁下”之戒,但不可完全拘泥。
当湿热与积滞结于肠道,则必须应用下法。
治疗时尚分两种情况:一种见于积滞停于肠道,尚未形成腑实,此时可以遵循叶天士“下之宜轻”的治疗方法。
另一种情况则湿邪完全化燥,形成阳明腑实证候。
丁甘仁指出:区别两种证候的关键在于患者脐下是否拒按。
对于前者,丁甘仁常使用郁李仁、火麻仁等药物润肠通便。
而对于后者,丁甘仁则果断的予以大承气汤攻下热积,并谓“有形之滞得下,则无形之邪自易散”。
在丁甘仁的医案里,攻下法的及时应用,不但能够挽救许多危候,甚至可以收到“起死回生”之效。
当然丁甘仁在运用芒硝、大黄攻积时亦十分注重保护胃气,中病即止,药后调理胃气。
此外,在用药的同时,还叮嘱患者要节制饮食,以防“食复”的发生。
3少阳厥阴,多透达枢机湿温病邪处于半表半里的病位常被称作邪伏膜原,其治疗一般应用达原饮作为主方随症加减。
然达原饮方中药物辛香燥烈,仅适用于表现为憎热恶寒,舌苔白腻如积粉的秽浊邪气较重的湿温病证。
而对于一些湿邪不是很重的邪伏膜原证则不适宜,误用后甚至有化热之弊丁甘仁认为,少阳为全身半表半里之部位,即膜原所在之地。
因此,对于湿邪不是很甚的邪伏膜原证候,表现为寒热往来、口苦、胸满胁痛等症状时,多从少阳论治,常应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
在药物选择上,一般只选取原方中柴胡、葛根两位君药。
其中柴胡行于少阳经,和解枢机;葛根乃阳明经之正药,可清阳明之热。
同时减去苦寒冰伏的黄芩等药物,复加入芳香化湿之藿香、佩兰、豆卷,利湿之泽泻、六一散等,同时配合服用甘露消毒丹以解秽毒。
如此配伍应用,则枢机得开,湿热得散,而病自愈需要说明的是,丁甘仁十分重视柴胡转运枢机的作用。
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对于湿温病中少阳与厥阴的枢机作用讲得非常清楚:“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
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
可见少阳厥阴在湿温病的发病过程中意义极为重大,因此,在临证时,对于湿温病缠绵不已,正虚邪恋,恶寒发热症状较为明显,且内热较甚者,多从三阳合病进行论治。
常处以小柴胡汤加桂枝白虎汤加以治疗。
而其中柴胡和解枢机,透达膜原,对疾病的快速痊愈功不可没。
对于邪陷厥阴证,丁甘仁亦常用柴胡转运枢机,使邪气自他经而出。
如其治疗湿温三阴合病之重证,常应用桂附理中汤温脾肾之寒,同时配合小柴胡汤,以拨动枢机,使得邪气转出阳经。
还如其治疗一孕妇患湿温日久,邪入厥阴,出现肝风夹热上扰,表现为四逆、口噤、神昏等一派危候。
丁甘仁不避证险,遵从“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经旨,以四逆散加入化痰熄风之品而收效4邪入阴经,须温阳固脱湿温日久,缠绵难愈,湿邪留恋人体,损伤人体阳气,可引起心、脾、肾三脏之阳气衰微。
故叶天士有“湿盛则阳微”之论断。
由于阳气虚衰,水湿无以温化,更易停留于体内。
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常常导致危重症的出现。
因此,湿温病后期阳气不足的阶段,完全可以按照伤寒太阴、少阴虚寒证进行辨治,根据“宜服四逆辈”的治疗原则,温法就成为了这一阶段的根本大法4.1少阴脱证本证型常见于患病时间太久或误用过于寒凉药物所致,往往见于湿温病的终末期。
由于肾阳衰微,阴寒独盛于内,格阳于外,患者会表现身热、颧红、口干、脉数等一派假热之象。
但经细致检查后,又可发现患者具有虽口干却不欲饮或喜热饮,精神疲惫而不亢奋,小便清长且色白,舌质不红而灰,舌面扪之不干,脉数但无力欲绝等一系列虚寒表现。
因此,丁甘仁强调识证的重要性,否则寒热误判,生死在顷刻之间。
在治疗上主张运用大剂参附龙牡汤以回阳、潜阳救逆,对于因阳气不足,无力推动引起之便秘者,常加用半硫丸以通下冷积。
4.2少阴水凌证少阴水凌也是在湿温病后期经常出现的证候,其主要原因在于肾阳虚衰,寒水无制上犯。
患者多表现为浮肿,心悸,气短,腹满胀,小便少,舌淡苔白。
丁甘仁治疗本病常从太阳、少阴经着手,认为太阳乃寒水之经,本阴而标阳;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少阴为水火之脏,本热标寒。
太阳之阳不行,少阴之阴亦伤。
少火不能生土,中土不健,则水湿泛滥。
因此,常用五苓散合真武汤,以开达肺气,鼓动肾阳,温化。
水湿;同时合入五皮饮及椒目等利水消肿之品,以标本同治,增强疗效。
当然对于出现寒邪夹饮循肝经上扰,表现为干呕、烦躁者,常将吴茱萸汤合入于内。
5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丁甘仁运用六经辨治湿温病可谓既遵经旨,又圆机活法,方药多变。
概括起来大致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不拘泥湿温病只限于阳明、太阴二经,而是将其扩大到六经范畴。
先辨病位,再定方药,擅用合方。
真正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其次,重视少阳、厥阴经的枢机作用,善用柴胡运转枢机;第三,经方和时方并用,经方为主,在经方基础上加用芳化、苦燥、淡渗、疏达之品以助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