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道生态护坡方式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河道整治是保障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而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第一、生态护坡技术的定义
生态护坡技术是以植被为主要手段,结合土工材料和其他工艺措施,形成具有生态性的护坡体系,达到河道护坡、绿化等多种功能。
生态护坡技术利用草坪、草丛、灌木等植被建立生态系统,使其具有自我修复力。
在河道整治中,通过人工造林、原生植被保护区、绿化带等多种措施,形成具有生态性的岸坡软化体系。
这种体系可以起到河道护坡、防蚀、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多种功能,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1.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护坡技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效保护和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减少了人为破坏。
2.节约成本。
生态护坡技术不需要使用过多的钢筋水泥等材料,既节约了成本,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3.美化环境。
生态护坡通过铺设草皮、种植各种植物,增加了人们的视觉感受,美化了周围环境。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水土流失。
生态护坡技术能增加河道两岸被河水侵蚀和冲刷的部分,阻止了水土流失。
2.其次,它能够减轻泥沙淤积量,使河道的水流不至于受到河床淤积的影响而过浅。
3.最后,它还能起到更好的防洪作用。
树木的根系可有效地使土壤增强抵抗河流作用的能力,起到了非常良好的防洪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既可以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也节约了成本,更美观环境,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生态工程技术。
浅谈河道管理中生态护坡方法

浅谈河道管理中生态护坡方法河道管理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防洪的作用。
河道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到堤防结构的稳定性,也要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最终使建设工程与景观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河道作用局限于“防洪、排涝、航运、灌溉”,而生态护坡综合考虑了景观设计、生态环境以及与周围环境相呼应等因素。
一.河道管理中传统护坡对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浇筑混凝土护坡和预制混凝土块对于河道的防洪、排涝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对城市的环境和河道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着不良影响,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护坡和护岸结构使得河岸的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使水与土的链接通道被阻隔。
生物和微生物与大地的接触也被阻断,影响了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展。
并且传统的护坡容易使水质受到污染,使河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许多地方采用的护坡材料在水中如果发生水化反应和碳化反应,极易使水质和水环境遭到巨大破坏。
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利于人类的健康。
1.2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河道断面整齐划一,河道走向笔直干净,是城市一道亮丽的景观,但是这与当前人们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差甚远,也与周边的建筑环境和文化环境极不相称。
而且当结构老化时,就会变为河边的垃圾,影响着城市的环境景观,影响着城市的形象,给城市环境造成破坏。
1.3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如果天然河道中修造的人工材料破坏掉人类的生存环境,使生态系统发展不平衡,那就容易引起水的污染,继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人类不能与水亲密接触,不能拥有良好的亲水性。
虽然传统的护坡能够在稳定河道、防洪、排涝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很大欠缺。
二、河道管理中生态护坡的原则与护坡类型2.1河道管理中生态护坡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
针对建设区域河道、河道周边的自然因素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2)生态和谐原则。
生态护坡过程中要尽量使护坡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化,尽可能减少能源、土地、水和生物资源的使用,利用植被、土壤、砖石等原有材料服务于新功能。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快速发展,河道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包括河道变窄、淤积、河床被填平、河滩被断裂、生物受到破坏等。
镇江市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使得水利设施的建设变得非常重要。
河道整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生态护坡技术。
本文将探讨这种技术的定义、优势和应用。
生态护坡技术是指将人造或自然材料用于河岸或堤防的建造或修建,以加强其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的特点在于它采用的是天然材料,如植物、大石块等,其生态效益也是非常明显的。
生态护坡技术的优点:1.生态环保:由于这种技术采用自然材料,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生态护坡在修建的同时,会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好处。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长期下来,不仅可以保水保土,还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经济可持续性:这种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维护成本也相对较少,可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保护性能。
其对于河道的保护是非常持续的,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利益。
3.抗震性:这种技术所采用的材料石块、植物根系、土壤等口袋都是伸缩变形的,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地质条件,提高抗震性。
1.生态岸线工程:当地政府可以采用生态护坡技术来修建岸线,完成岸线建设的同时满足环保诉求。
这种工程可以起到保护强化岸线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2.防护林工程:如果河道的岸线处于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中,需要保护河道的防护林,可以使用生态护坡技术。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保证防护林的生长需求。
3.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护坡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可以有效保水保土。
如果当地的土地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可以使用生态护坡技术,通过植物的根系增强土壤的结构,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生态护坡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河岸或堤防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周期,同时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道路、建筑物等基础设施被建设在河道的边缘,导致了一些河道的退化和污染。
河道整治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生态护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整治中。
本文将从生态护坡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生态护坡技术是指通过引入合适的植被、土壤、营养物质等来增加土坡的稳定性、抵抗水流冲击、提高环境质量的一种技术。
相比传统的人工护坡和混凝土护坡等技术,生态护坡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生态护坡技术通过植被的根系与土壤结合,增加了土坡的稳定性。
在生态护坡中,人们会选择一些具有侵染力的植物,如柳树、芦苇等。
这些植物的根系能够迅速生长,通过机械作用与土壤结合,从而增加土坡的抗冲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河道侵蚀、坍塌等问题。
其次,生态护坡技术可以提高环境质量,保障生物多样性。
在选择植被时,人们不仅需要考虑它们的侵染力,还需要考虑它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植被的选择需要遵循以本地优势物种为主的原则,例如,蒲草、白菜等可以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对于水体净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最后,生态护坡技术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传统的护坡技术需要定期的维护,而生态护坡技术由于其对环境的友好性,需要的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在河道建设中,选择生态护坡技术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一是保护生态系统。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避免过度破坏自然环境,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二是防止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带来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它会导致土壤损失、植被破坏等问题。
通过生态护坡技术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保证河道沿岸的生态环境。
三是美化环境。
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河道的沿岸更加绿化和美观,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防护效果难以保证、种植的植物难以维护等。
因此,在应用中需要注意植被的选择、施工的质量以及后期维护等问题。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河道整治是指通过改变河道的形状、深度、流速等因素,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力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防洪、排涝、灌溉、节水等综合效益的治理活动。
生态护坡技术是近年来河道整治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生态工程技术,本文将对其进行浅析。
1. 生态护坡技术的基本概念生态护坡技术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材料,对河坡进行加固和保护,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的一种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是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既能够修复岸边的生态环境,也能够起到护坡、固土、保水等作用,可谓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有多种形式,根据材料的来源和利用方式,可分为三种:2.1 天然植物形成的生态护坡天然植物形成的生态护坡,是指利用沿岸天然植被、草木等植物来加固和保护岸坡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常见的沙滩之类的河道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满草木和灌木的“固沙林”,这些天然植物的根系能很好地抓住河岸上的土层,起到固土保护的作用。
人工植物形成的生态护坡,是指通过人工种植草木、灌木等植物来加固和保护岸坡的方法。
这种方式需要提前选择原生态的植物品种,进行理性配置和布局,以保证护坡作用的效果。
人工材料形成的生态护坡,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利用石头、混凝土、钢筋、网格等材料,构造出与河道环境相协调的护坡结构。
人工护坡具有相较于天然和人工植物形成的生态护坡更加稳定、耐用的特点,具体实施起来比较灵活。
但是这种方式的护坡效果通常没有天然或人工植物形成的生态护坡好,但在一些地形较陡峭的地方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生态护坡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3.1 功能全面生态护坡技术可以起到多种作用,包括了护坡、固土、保水、造林绿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很高的综合效益。
3.2 环保节能生态护坡技术主要是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活动力,避免了大量的能培和物化消耗,因此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费用。
3.3 生态恢复生态护坡技术采用生物学方法,能够还原和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生态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改善了人类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浅谈河道生态护坡的几种方法

论 的生 态挡 土墙 系统 。由高强 度反 滤 土 不 产 生 膨 胀 破 坏 作 用 。 在 自然 河 混凝土 砌块砌 筑 而成 ,上 下无 顶板 或 堤 护 坡 上 使 用 时 ,能 有 效 防 止 水 土
土壤 流失 ,提 高土壤 渗透 能力 ,保土 各 种草 本植物 生长 。 由于它 的表面 产
保肥 ,缓解和调节 土壤水 分蒸发 。
二 、景观斜坡河段护 坡
生分布 均匀 的 中2 . 5 c m、深 6~ 1 0 a m 的孔洞 ,因此 在 内部能储 存一 定数 量
镇 区 、风 景 区 等 景 观 斜 坡 河 段 营养 土及水 分 ,能 使植 物生长 更 为理
土进 行整 地 ,以利植 物生长 。整 地 内 砌 岸排 水孔 中安装 排水 加肥器 ,既 能
芰 谈 浅 炎 道 生 态 护 皱
、 ・0 ●
容包 括 找平 、夯实 、松耕 表土 等 。为 将 肥液 和抗旱 用水 加入 到植 物根部 ,
方 法
防止 雨水 和坡 面径流 的 冲刷 所导 致 的 又 能将 堤岸 内 的渗 透水 、倒灌 洪水 、
圩堤 的 土地整 治 ,路 面 、堤 坡混 凝土 根 ,根 据葡萄 科等 有关 植物 ,具有 耐 导 流沟 的土方 开挖 和砌筑 。村庄 河道 旱 、耐 涝 、抗 洪水 冲击 、耐浸 泡 、生 整治 工程 完工后 ,裸 露表土 需采 取植 长 快 、再 生能 力强 、茎 生长较 缓慢 , 物 防护措施 ,防护前 ,需要 对裸 露表 而 叶与 侧枝生 长量 宏大 的原理 ;在 石
O元 , 。 要选 择适 地和水 土保 持效果 较好 、经 约 3
河道生态护坡绿化方法

河道生态护坡绿化方法摘要:通过在河道边坡下坡段构造加浆石块砌层,在河道边坡上坡段摊铺加筋麦克垫并种植绿植,对河道边坡实施了有效地双段护岸结构,既能够在正常水面高度下防止河道岸滩抵御水流冲刷淘蚀和船行波作用下崩塌破坏,又能在涨水期水面高度下保证河流水体与河道边坡土体之间正常交换,改善水里的生态环境;在河道边坡上坡段种植绿植,体现生态及景观功能,使其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关键词:河道;生态护坡;绿化方法一、背景技术传统的河道边坡一般完全都是采用浆砌石护岸或混凝土护岸,这些护岸结构稳定,具有很强的防冲刷性能,但河道被人为渠化,一方面使得河岸和水流完全不能进行交换,严重破坏了水里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使得渠道化的河岸和灰色的混凝土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人水和谐的自然景象遭到破坏,河流失去了美学功能;因此,亟需加以改进。
二、技术方案河道生态护坡绿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河道边坡下坡段构造石块砌层S1.1:夯实河道边坡底部的河床;S1.2:将准备好的方形石块沿着河道边坡自下而上进行错缝砌筑,并且在相邻石块的缝隙间浇填防水砂浆,从而形成石块砌层;S2:在河道边坡上坡段摊铺加筋麦克垫S2.1:施工前清除河道边坡上的垃圾和杂物,平整河道边坡的坡面;S2.2:在河道边坡上坡段回填种植土,种植土的厚度不小于15cm;S2.3:在河道边坡坡顶运用摊铺装置自上而下逐个进行加筋麦克垫的摊铺,每个加筋麦克垫在河道边坡坡面上采用U型插钉进行固定,以使得加筋麦克垫紧贴坡面且锚固稳定,同时,相邻加筋麦克垫之间采用钢丝进行铰合;S2.4:对加筋麦克垫上下端部使用锚杆进行锚固;其中,首先将加筋麦克垫上端部放入预先在河道边坡坡顶开挖好的锚固沟内,然后再通过锚杆锚固在锚固沟底面的河道边坡坡体内,最后对锚固沟进行封土填埋;将加筋麦克垫下端部通过锚杆与石块砌层锚固连接;S3:河道边坡的加筋麦克垫坡段绿化待加筋麦克垫铺设完成之后,在加筋麦克垫上覆盖5cm厚的种植土,并按照种植方案进行绿植栽种,然后进行养护。
浅析河道生态护坡的设计

概述河道生态护坡是指在河道两岸的护坡上采用生态林草绿化措施,通过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强河岸的生物固化能力和抗冲击能力,达到防止河岸塌陷、防止涝灾、减缓水流冲刷、保障水质等目的的一种生态护岸技术。
本文主要从护坡的设计方面进行浅析。
河道生态护坡的意义河流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水域之一,其在水文、生态、环境、食品、能源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河道生态护坡的设计旨在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沿岸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水域生态保护能力,促进河流治理和可持续利用。
同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设计要求技术指标河道生态护坡设计需要考虑护坡的防冲能力、防滑能力、稳定性、生态环保性、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指标,满足以下技术指标:•抗压强度:坡体稳定性、耐久性要求最小压缩强度≥2.5MPa。
•植物选择:考虑将具有防水、防沙、固土、抗风、抗逆性、维草能力、生命力强等特点植物作为设计护坡的主要方法。
•植株高度:应根据地形、地貌、水文、生态等因素选取合适的高度控制护坡植株高度,一般控制在1.5米以内。
•物种多样性:应尽量选择不同物种进行植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
•坡度要求:控制坡度2:1(水平距离:垂直距离≤2)对护坡的稳定性和有利于维护和生态效益。
环保要求河道生态护坡的设计一定要考虑环保问题,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现河道生态护坡设计要达到的环保要求:•禁止乱砍乱伐、捕猎、污染等非法行为。
•保护和改善河岸自然生态环境,贯彻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
•考虑采用环保型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延长护坡的寿命时限。
•优秀护坡设计应多方位考虑和重视生态环保效益,保障保护环境的持续性。
设计实现河道生态护坡设计一般分为规划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养护阶段。
规划设计河道生态护坡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河道环境、生态系统、气候、水文、土壤等各种因素,确定护坡形式、材料、植物、技术要求、高度、坡度等设计参数。
浅析河道生态护坡

浅析河道生态护坡生态类护坡不仅能满足河道岸坡的稳定性和河道防洪排涝的基本功能,而且日益融入城市园林景观、生态保护、建筑艺术等多种内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
人与自然同在,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是现代水利应树立的基本理念。
生态护坡的正确应用,可实现安全护砌与生态保护的结合,解决护砌材料劣化人类生存环境问题,是对传统护砌材料于技术的重大变革,符合生态保护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河道生态护坡的基本要求1、边坡稳定虽称生态护坡,但其根本还是一种护坡,还是要以满足河道在设计流速水流冲刷下,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边坡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当地取材设计应因地制宜,在对当地自然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设计。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选取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使生态护坡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和谐。
3、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尽可能减少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利用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
4、回归自然自然生态系统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人类需求,需要提供各种的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服务。
生态护坡应本着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
二、河道生态护坡的技术措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必将作为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改造的主要源泉。
在国内和国外相继出现了一批用于生态方面的材料和技术,如植被草、水力喷播植草技术、土工材料绿化网、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生态格网等等。
虽然它们起源时不一定用于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方面,但在河道护坡使用上可以借鉴和参考。
下面介绍几种生态护坡技术。
1、植物护坡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既可以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以进行景观造景。
植物护坡技术常用于河道岸坡及道路路坡的保护,国内很多河道治理及道路建设中都使用了这一技术,如在吉林省西部嫩江流域治理工程中,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许晓鸿、王跃邦、刘明义等人提出了以当地的牛毛草、早熟禾、翦股颖等8种草本植物为护坡植物,河柳等灌木为迎水坡脚防浪林的植物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河道整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态治理方法,它能够有效地保护河道岸线环境,减少河水对岸线的冲蚀和侵蚀。
一、生态护坡的工作原理生态护坡是指利用植物根系及土壤结构等物质在岸坡上形成一层保护层,以此保护河道岸线不受水流侵蚀和冲刷的一种整治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河道治理技术,它能够有效地保护河岸环境,减少河水对岸线的冲蚀和侵蚀。
生态护坡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护坡充分利用植物生长的特点,通过选用抗风、抗旱、抗盐碱性的树种,培育植被覆盖,形成一个密集、多层次的树层、草层、花层保护层。
2、生态护坡将土壤、植物根系和其他有机物质作为河道岸线的保护层,可以成为有效的水和土颗粒滞留物的收集和过滤设备,防止水质污染。
3、生态护坡使植物根系组织成一个强大的网状结构,形成一种透水、透气、保水、保肥、抑制坡面泥沙流失、强化河道边坡防护的体系。
4、生态护坡开发绿肺、绿廊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二、生态护坡的技术优势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追求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治理方式。
它与传统的河道岸线修建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生态护坡能真正实现绿化河岸,保护生态。
在生态护坡的维护管理过程中,使用造林、绿化和花草种植,实现了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绿地建设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绿化河岸,保护生态的理念。
2、生态护坡对土地资源利用率高。
河道整治常常需要扩建河堤筑坝,而生态护坡不需要大面积的土方工程,更不需要扩建河堤,所以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非常高。
同时,在保证岸线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生态护坡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3、生态护坡维护成本低。
传统的河道整治方式需要大量投入人力物力,使维护成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而生态护坡技术采用多种植物并结合生态循环利用的思想,使得其具有极低的维护成本。
4、生态护坡的建设速度快。
生态护坡只需要根据不同地形、水土条件等设计方案,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栽培,种植的过程快速有效,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摘要】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生态环境友好、效果明显等特点。
本文针对生态护坡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其定义、特点、应用范围、分类以及在河道整治中的作用。
通过对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减少土壤流失,提高护坡效果,实现河道整治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生态护坡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为河道整治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坡技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未来研究方向也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生态护坡技术、河道整治、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农业活动的增加,水土流失、河道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了许多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解决河岸坡面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生态护坡技术因其对生态环境的友好性和有效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过去,人们在河道整治中往往采取传统的工程手段,如混凝土护岸、石方护坡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地保护河道,但却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加生态友好的护坡技术,这就是生态护坡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的背景。
生态护坡技术通过植被覆盖、生物工程等手段,在保护河岸坡面的促进了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功能的提升。
这一技术在河道整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为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河道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质,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长,改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保护当地水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生态护坡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河道边坡的坍塌和侵蚀现象,提高河道边坡的稳定性和抗风蚀能力,从而保护河道的基础设施和周围的土地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对河道整治工程的影响。
7种常用河道生态护坡形式

7种常用河道生态护坡形式
河道生态护坡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生态工程手段,保护和恢复河道岸
坡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河道整体生态环境的一种工程措施。
下面介绍7种
常用的河道生态护坡形式:
2.草坡护坡:在河岸上种植一定密度的草坪,形成一片绿色的护坡。
草坡能有效减缓水流速度,增加土壤的抗冲蚀性,防止河岸的土壤流失,
还能吸收雨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问题。
4.水坝式护坡:在河岸上筑起石坝或混凝土坝,形成一道护坡,以防
止岸坡的坍塌。
水坝式护坡能有效减少水流的冲击力,保护河岸的稳定,
并且可以在坝体上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形成一片绿化的景观。
5.沉水植物栏杆:在河岸上筑起一道铁栏杆,然后在栏杆上种植一些
沉水植物,比如水葱、菖蒲等。
沉水植物栏杆能够有效防止水流侵蚀河岸,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并且为河岸提供了生态景观。
6.护岸码头:在河岸上建设码头,用石块或混凝土等材料来加固码头,形成一条护岸。
护岸码头能有效保护河岸的稳定,防止冲刷和坍塌,并且
可以在码头上种植一些灌木和花草,增加生态景观。
7.河涌景观:在河道护坡的同时,结合景观设计的原则,利用人工湖、水岸浮岛以及各种与河道生态相关的艺术造景,打造出具有生态功能和美
观价值的河涌景观。
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提升河道的生态功能,还能够为人
们提供美丽的自然环境。
以上是7种常用的河道生态护坡形式。
不同的河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适合的护坡形式,以保护和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
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7种常用河道生态护坡形式

生态护坡的定义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生态护坡的功能(1)、护坡功能:植被有深根锚固、浅根加筋的作用;(2)、防止水土流失:能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3)、改善环境功能:植被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
生态护坡的形式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植物型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
(1)、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深根锚固和浅根加筋) 和水文效应(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
优点:主要应用于水流条件平缓的中小河流和湖泊港湾处。
固土植物一般应选择耐酸碱性、耐高温干旱,同时应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快、绿期长、成活率高、价格经济、管理粗放、抗病虫害的特点。
缺点:抗冲刷能力较弱。
(2)、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此类护坡分为3种。
a.土工网垫固土种植基护坡:主要由网垫、种植土和草籽3部分组成。
优点:1.固土效果好;2.抗冲刷能力强;3.经济环保。
缺点:1.抗暴雨冲刷能力仍然较弱,取决于植物的生长情况;2.在水位线附近及以下不适用该技术。
b.土工单元固土种植基护坡:土工单元种植基,是利用聚丙烯等片状材料经热熔粘连成蜂窝状的网片,在蜂窝状单元中填土植草,起到固土护坡作用。
优点:1.材料轻、耐磨损、抗老化、韧性好、抗冲击力强、运输方便。
2.施工方法方便,并可多次利用。
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结构形式

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结构形式(1)水下直立式块石挡墙护坡该护坡形式可有效控制河势,抵抗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减少河道淤积,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
一般进水河道入城区后主要采用直立式浆砌石挡墙,它可既减少工程占地与房屋拆迁,降低工程造价,又能有效保护河道宽度,制约违章建筑侵占,防止污水流入河中。
对于直立式块石护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常将块石砌成插花形式,在河道中挡墙前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使挡墙置于水下,两岸则根据城市绿化要求,采用街头绿地的种植形式,在小区周边则修建一些亲水平台和水景观设施,以改善视觉效果。
(2)景石护坡或石笼护坡在水位变化处,可采用景石护坡及石笼护坡,亦具有控制河势,抵抗冲刷,减少水土流失等功效,通过景石的堆砌,使岸线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具有一定的景观美化效应,(3)亲水景观平台将河道护坡建成亲水平台或亲水走廓,与两岸自然衔接,扩大绿化范围,增加景观节点。
在场地上建造景观等构筑物,为人们提供休闲、观景、活动的场所,使河道成为排涝防洪、绿化、景观、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
(4)树根桩或松木桩护坡树根桩、松木桩结合植被绿化覆盖的手段改造河道,可以增强河道的稳定性,保证河道的生态性,对于挖方段河道整治应用效果更好。
(5)护坡种植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效果,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既可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还可进行景观造景。
(6)生态带根据岸坡地形地貌、土质和区域气候等特点,在岸坡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并按一定的组合与间距种植多种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达到根系加筋、茎叶防冲蚀等目的,由于在坡面形成茂密的植被覆盖,在表土层形成盘根错节的根系,可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增加士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土体自重力,从而能大幅度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7)荣勋砌块在城市河道护坡或护岸结构中可以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体进行铺设,或直接作为护坡结构,既实现了混凝土护坡,又能在坡上种植花草,美化环境,使硬化和绿化完美结合。
浅谈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主要型式

护坡和预制构件式护坡 两种 。 现浇式有 施工场地要求 , 河流岸坡要平整, 并 需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当的养护, 硬化后 生态混凝土 中产生 的孔大小为毫 米级 , 能满足种植草皮要 求。预制构件式可 以根据需要设计 不同的模具进 行预制构件的制作, 预留有较大孔洞 , 可种植更多种类 的植物 。 2 . 6生态格网护坡 生态格 网一般是用高强度 的低碳钢丝制 成,表面镀锌或包覆 聚合物, 编织成六边 形的网状结构 , 再根据各 类的工程要求 , 制作成不 同规格 型式 的格 网制 品, 如“ 生态网箱” 、 “ 生态网垫 等 。里面装 入块 石等填充料后 , 将 多个 网箱 、 网垫 单元连接成一个整 体, 具有很好 的耐 久性、 透水性 、 柔韧性 以及 防冲能力, 并且生态 性较好 。 其结构能适应 一般 的变形, 不会因不均匀 沉 降而产生裂缝, 整体结构不易受到破坏 。 格网内部填石 间的空 隙较大 , 通
塌。
草皮护坡 是最简单 的生态 护坡型式, 在坡面上利 用根系发达 、 固土性 能 良好 的草本植物进行固土, 加强抗冲刷 能力 , 减 少水 土流失, 并提升坡面 的生态景观 。 按施工方法有平铺成品草皮护 坡、 液压喷播草籽护坡、 人工撒
2 . 8生 态 袋 护 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态袋一般是 由聚 丙烯 纤维或聚酯纤维 等合成材料制成 ,具有强度 高、 抗老化 、 裂 口不延伸等优点。生态袋在拥 有 良好 透水性能的前提下 , 能 锁住袋 内填充土体不被流 失, 实现水分在 土壤中的正常交流 , 对植物适应 性 良好 , 植物根系可透过袋体生长, 适 合草籽 喷播绿化。生态袋装入土壤 , 每袋之间用连接扣相互连接 , 并利用土工格栅对 袋体进行分层 反包, 使之 结合成稳定的整体 , 形成 具有 良好整体受力 性能的软体边坡 , 抗冲刷能力 较好。 3护 坡 型 式 选 择 河 道护 坡型式的选择 要综合考虑水流冲刷 、 岸坡地形 、 生态景观要求 和工程投资等因素 , 经充 分 比选后再选定 。首先从防冲 、 边 坡稳定要求 出 发, 草皮护坡 、 土工 网垫护坡性能较弱, 适用于冲刷较小、 边坡平缓的护坡 , 生态混凝土护坡、 生态格 网护 坡、 生态袋护坡 的防冲 、 边坡 稳定性能较强 , 能用于冲刷较 强、 边坡较 陡的护坡。生态景观方面, 草皮护坡 、 土工 网垫护 坡等绿化效果较好 , 而 中空预制块护坡坡 面硬化率较高 , 绿 化效果相对差 些。工程投 资方面 , 草皮护坡、 土工网垫护坡造价较低, 生态袋护坡造价较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护坡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护坡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过程中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而生态护坡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措施,对于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护坡展开讨论。
一、生态护坡的概念和分类生态护坡,顾名思义就是在护坡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
因为水利工程建设中会对一些地形、组成和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所以我们将其中的一部分地植被、土壤、水资源进行再修复、再利用,以还原环境。
生态护坡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分为降温、减阻、保土、防滑、缓冲等多种类型。
其中,降温护坡主要是昼夜温差变化大的山地护坡,其主要功能是缓解夏季水体温度升高,保护水产生长。
减阻护坡主要是在降低细沟流速、减少侵蚀的同时增加土壤稳定性,兼有缓冲的作用。
保土护坡主要是保护土壤不受水侵蚀,维护水土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分的土地条件。
防滑护坡主要是通过增设防护措施和改善地质构造措施,增加了护坡的稳定性,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缓冲护坡主要是通过对护坡山体大小水系的引导和平衡,减少因泥石流导致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生态护坡的材料和技术生态护坡的材料通常都是固结或生长性的植被,如苇草、竹片、防护带、悬绳网、生物土工材料等。
而技术上包括植被站群结构的设计、宜极化植被、植物物种的选择和生态科研,还有植被快速生长技术、保土措施技术及生态护坡建造、施工和养护技术等。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案实现生态护坡的建设。
例如,在陡峭丘陵区的生态护坡可以采用竹篱编织法、组合式生态防护坎等护坡方式,或采取钢筋网及草袋子传统方法护坡;在草地、森林或其他开阔地区,可以选择悬挂式生态网护坡等方法。
三、生态护坡的优点和作用生态护坡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增强护坡的稳定性,预防松散落石,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危害性灾害的发生;2、减缓水流冲击和侵蚀的侵害,改善地表水质,并保持水源的水质和量;3、防止土壤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达到土地保育、保水、保基本农田等功能;4、改善全球气候环境,增加护坡生态功能的同时,稳定蓄水功能和防洪卫士;5、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城市景观设计增色添彩;6、防止土地退化,加强土壤保持、水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是一种注重生态保护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通过合理利用自然植被和防护结构,保护和加固河岸和河坡,以防止河流水流冲刷和侵蚀,同时提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因为它不仅能提供有效的水土保持,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景观价值。
一、生态护坡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生态护坡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依靠植物根系的强大固土能力,使河岸或河坡得到保护和稳定。
具体方法包括:1. 植被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生态植物进行种植,如河岸植物、湿地植物等。
这些植物具有浓密的根系和抗冲刷能力,能有效地固定土壤。
2. 人工介入:利用人工手段,如竹排、草帘等,增加植物根系的覆盖面积和生物量,提高固土效果。
3. 结构建设:在植被覆盖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结构护坡,如生态护坡网、防冲洗型水泥护坡等,以提高护坡的效果。
二、生态护坡技术的优势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护坡技术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能够提供生物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改善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 风景独特性:生态护坡技术以自然植被为基础,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使河岸和河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 经济效益:生态护坡技术利用当地植物和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同时提供了生态旅游和观光的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4. 生态效应:生态护坡技术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流冲刷,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保持水质和水量的稳定,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三、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生态护坡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如河岸修复、河道整治、堤坝护坡等。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城市景观的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中,如公园、湖泊等场所的水岸绿化,以及生态恢复区的护坡处理等。
四、生态护坡技术的发展前景与挑战生态护坡技术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能够有效解决水利工程中的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河道整治是指对河道进行改造和修复,以达到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维护河道安全和增加河道功能的目的。
生态护坡技术是河道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在修复和整治河道的同时保护和提升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
生态护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被恢复和保护:选择适宜的沿岸植物进行种植,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河岸的抗冲蚀能力。
在施工和整治过程中,要保护原有的植被,避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岸坡护面:采用合适的保护材料,如生物工艺袋等,对岸坡进行加固和保护,防止坡面冲蚀。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保护材料的质量,以确保岸坡的稳定性。
3. 河道生态格局调整:根据不同的河道特征和生态环境需求,调整河道的横断面形状和纵向坡度,使其更加符合自然河道的形态,增加生态功能,同时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
4. 河道底质改善和水质净化:通过调整河道底质的组成和结构,提高底质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净化能力。
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以改善河道的水质状况。
5. 建设生态廊道和湿地:在河道两岸建设生态廊道和湿地,增加生物多样性,提供适合生物生存的场所,加强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廊道和湿地还可以起到对河道的保护作用,减轻洪水的冲击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通过采用以上生态护坡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提高河岸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同时提升河道的生态功能。
在实施生态护坡技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坡面材料的选择:要选择与河道特征相匹配的护坡材料,如生物工艺袋、岩石、木材等,以确保护坡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 植物种植的选择: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以确保其可以在岸坡上生长良好,形成稳定的植被覆盖。
3. 施工和维护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在维护管理中,要定期检查维护,及时修复和调整,以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生态护坡技术是河道整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保护河道生态环境、促进河道生态功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以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受到了制止。
可持续发展再一次提出,并重视起来。
河道在城市发展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质变臭,自净能力降低并且河道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失去了生态平衡。
而以往对河道的保护都是以“堵”为主,而在要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护坡技术便开始被人们所重视。
这是一项以自然为工具,进行的有效护坡、固坡手段,能够有效的治理河道的污染,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
本文就常见的几种生态护坡常见技术对河道治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总结生态护坡技术的优势和劣势。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平衡;护坡固坡引言河道护坡即边坡防护是为保证边坡稳定性而采取的种植或铺砌等各种措施,根据其不同的组成内容可划分为传统与生态护坡,其中行洪、水土保持以及排涝为传统护坡的主要功能,而生态护坡不仅要符合传统护坡功能的基本要求而且还应具备生态与景观效益。
在水土保持、防洪抗灾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作为水陆交错地带的河岸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作用。
物质通过合理的生态系统,可以按照适当的速度和形式转移至界面区,有助于陆地的水土保持,并且有效避免河道因各类污染造成的富营养化问题的形成。
对受损的河岸生态系统通过生态护坡的方式进行重建,并使其生态功能得以恢复为护坡的主要目的。
目前,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护坡技术的应用和相关定义的具体描述方面,在推动河道护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不同护坡技术的对比分析精度仍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护坡效果主要是定性的比较而非定量的分析;对相似或相同类型护坡技术存在少数的定量分析,所以在河道护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性较低。
并且,对于护坡工程效果评估和生态监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对护坡技术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态功能的实现这一完整过程还不够深入。
据此,文章深入分析了某示范区河道的关键护坡技术,通过长期的监测研究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传统的护坡工程中,多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等刚性材料护坡,这类护坡形式可以发挥出城镇河道的行洪、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效,且具有稳定性好、节省土地等优点。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观念也越来越强,逐渐意识到这类护坡形式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容易引起生态退化。
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的功能,而且还融入了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内容,从而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本文在对生态护坡概念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生态型护坡技术,旨在为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1.生态护坡的定义
生态护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目前国内外对其还没没有明确的定义,绝大多数人认为岸坡上种植植物就是生态护坡,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笔者认为生态不仅仅包括植物,它应是一个系统的含义。
生态河道护坡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护坡。
特别是水位变动区的水土保持,其次是生态,这二者的高度统一才是真正的生态边坡。
简而言之,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2.生态护坡的内涵
一是河道护坡满足防洪抗冲标准要求,要点是构建能透气、透水、生长植物的生态防护平台。
二是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要求,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由高大乔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组成河坡立体生态系统。
生态护坡应是“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洪要求,有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前一个要素是人对自然的要求,即人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后一个要素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即改造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平衡。
二者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
3.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生态护坡系统将植物生长基质固定在袋体内,同时利用植物根系的“ 锚固” 作用而使护坡更稳定和具有抗冲刷能力,同时生态护坡还具有造价低、能美化环境的独特效果,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一些应用。
生态护坡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1) 生态边坡必须能够营造一个适合陆生植物、水陆两生植物、水生动植物生长的生命环境;
2) 生态护坡应满足渠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
3) 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坡在视觉中“ 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
4) 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植物:
5) 尽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6) 布置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生态护坡效果图
4.生态护坡的形式
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植物型护坡、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
(1)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深根锚固和浅根加筋) 和水文效应(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
优点:主要应用于水流条件平缓的中小河流和湖泊港湾处。
固土植物一般应选择耐酸碱性、耐高温干旱,同时应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快、绿期长、成活率高、价格经济、管理粗放、抗病虫害的特点。
缺点:抗冲刷能力较弱。
(2)生态石笼护坡:石笼网是由高抗腐蚀、高强度、有一定延展性的低碳钢丝包裹上PVC材料后使用机械编织而成的箱型结构。
根据材质外形可分为格宾护坡、雷诺护坡、合金网兜等。
优点:1.具有较强的整体性、透水性、抗冲刷性、生态适宜性;2.应用面广;3.有利于自然植物的生长,使岸坡环境得到改善;4.造价低、经济实惠,运输方便。
缺点:由于该护坡主体以石块填充为主,需要大量的石材,因此在平原地区的适用性不强; 在局部互岸破损后需要及时补救,以免内部石材泄露,影响岸坡的稳定性。
(3)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介于普通混凝土和耕植土之间的新型材料,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
优点:1.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基质;2.抗冲刷性能好;3.护坡孔隙率高,为动物及微生物提供繁殖场所;4.材料的高透气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被保护土与空气间的湿热交换能力。
缺点: 1.降碱处理问题;2.强度及耐久性有待验证;3.可再播种性需进一步验证;4.护岸价格偏高。
(4)生态袋护坡:生态袋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依据特定的生产工艺,把肥料、草种和保水剂按一定密度定植在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或其他材料上,并经机器的滚压和针刺等工序而形成的产品。
优点: 1.稳定性较强; 2.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 3.利于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4.施工简单快捷。
缺点:1.易老化,生态袋内植物种子再生问题。
2.生态袋孔隙过大袋状物易在水流冲刷下带出袋体,造成沉降,影响岸坡稳定。
(5)多孔结构护坡:多孔结构护坡是利用多孔砖进行植草的一类护坡,常见的多孔砖有八字砖、六棱护坡网格砖等。
这种具有连续贯穿的多孔结构,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栖息场所,可在水陆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是一种具有"呼吸功能"的护岸。
同时,异株植物根系的盘根交织与坡体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对基础坡体的锚固作用,也起到了透气、透水、保土、固坡的效果。
优点: 1.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外形的多孔砖; 2.多孔砖的孔隙既可以用来种草,水下部分还可以作为鱼虾的栖息地; 3.具有较强的水循环能力和抗冲刷能力。
缺点: 1.河堤坡度不能过大,否则多孔砖易滑落至河道; 2.河堤必须坚固,土需压实、压紧, 否则经河水不断冲刷易形成凹陷地带; 3.成本较高,施工工作量较大; 4.不适合砂质土层,不适合河岸弯曲较多的河道。
(6)自嵌式挡土墙护坡:自嵌式挡土墙的核心材料为自嵌块。
这种护坡型式是一种重力结构,主要依靠自嵌块块体的自重来抵抗动静荷载,使岸坡稳固; 同时该种挡土墙无需砂浆砌筑,主要依靠带有后缘的自嵌块的锁定功能和自身重量来防止滑动倾覆; 另外,在墙体较高、地基土质较差或有活载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方法来提高整个墙体的稳定性。
该类护岸孔隙间可以人工种植一些植物,增加其美感。
优点: 1.防洪能力强; 2.孔隙为鱼虾等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3.节约材料; 4.造型多变,主要为曲面型、直面型、景观型和植生型,满足不同河岸形态的需求; 5.对地基要求低;
6.抗震性能好;
7.施工简便,施工无噪音,后期拆除方便。
缺点: 1.墙体后面的泥土易被水流带走,造成墙后中空,影响结构的稳定,在水流过急时容易导致墙体垮塌; 2.该类护岸主要适用于平直河道,弯度太大的河道不适用于此护岸;
3.弯道需要石材量大,且容易造成凸角,此处承受的水流冲击较大,使用这类护岸有一定的风险。
5.河道生态护坡的景观应用
参考文献:《几种常用河道生态护坡及其适用性分析_马继侠》(2015年),版权由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