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失效解析总结计划常见方法总结计划.docx
产品可靠性测试失效的预分析
产品可靠性测试失效的预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产品可靠性测试失效的预分析进行了探讨。
首先从测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设备故障和测试数据不准确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测试失效的可能原因。
结合这些因素进行了产品可靠性测试失效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产品可靠性测试失效的措施,强调了加强产品可靠性测试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解决产品可靠性测试失效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关键词】产品可靠性测试,测试失效,预分析,技术问题,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设备故障,测试数据,原因分析,预防措施,重要性。
1. 引言1.1 产品可靠性测试失效的预分析产品可靠性测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测试,它可以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测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测试失败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我们需要对产品可靠性测试失效进行预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
产品可靠性测试失效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技术问题、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设备故障以及测试数据不准确等。
技术问题可能源于测试设备的不完善或者测试方法的不当使用,人为因素可能包括测试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对测试的理解不够深入,环境因素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测试无法进行或者结果不准确,而测试数据不准确可能会使得测试结果失去意义。
2. 正文2.1 测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在产品可靠性测试过程中,技术问题是可能导致测试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测试方法不正确:在产品可靠性测试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测试方法不正确或不合适,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无法客观反映产品的可靠性情况。
比如选择了不适用于产品的测试方法、测试参数设置不合理等情况。
2. 测试设备不稳定:测试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如果存在稳定性问题,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受到干扰或产生误差。
例如设备频繁出现故障、测量精度不足等问题。
工程项目失效分析方案怎么写
工程项目失效分析方案怎么写一、概述工程项目的失效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及时分析并解决工程项目失效问题对于企业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工程项目失效分析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力求为企业解决工程项目失效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失效分析的重要性1.保护企业利益失效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找出项目失效的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出现,从而保护企业的利益。
2.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失效分析,企业可以深入了解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3.改进技术失效分析可以发现项目技术方面的问题,促使企业改进和升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4.提升企业声誉失效分析可以使企业及时处理问题,提升企业在客户和市场中的声誉。
三、失效分析方案的制定1.确定失效分析目标企业在失效分析前需要明确失效分析的目标和范围,明确失效分析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明确分析的范围和要求。
2.组织失效分析小组企业需要根据失效分析的具体情况,组织专门的失效分析小组,包括技术、质量、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制定分析任务分工。
3.制定分析方案根据失效分析的目标和任务,小组成员应制定详细的失效分析方案,明确分析的方法、流程和时间表,确定分析所需的资源和负责人。
4.收集项目资料失效分析小组应根据分析方案,收集相关的项目资料和信息,包括项目计划、执行记录、技术资料、质量监控数据等。
5.现场调查将失效现场进行调查,明确失效过程、失效地点等具体情况,了解失效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为后续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
6.分析原因失效分析小组应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现场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失效的原因,找出失效的根本原因,以便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7. 提出改进措施根据失效分析的结果,小组应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包括技术、管理、质量等方面,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8.撰写失效分析报告失效分析小组应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失效分析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失效过程、分析结果、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等内容,以供企业管理层参考。
建设方案中的可靠性分析与改进
建设方案中的可靠性分析与改进引言:在任何建设项目中,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个可靠的建设方案可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风险和延误。
本文将探讨建设方案中的可靠性分析与改进,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率。
一、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性可靠性分析是建设方案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对项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这不仅可以减少项目的失败率,还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1.1 风险评估在可靠性分析中,风险评估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通过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提前采取措施来减少风险的发生。
例如,在建设一个大型桥梁时,可能会面临土壤不稳定、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风险。
通过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土壤、选择优质材料等,从而提高项目的可靠性。
1.2 问题识别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设备故障、施工延误等。
通过可靠性分析,可以及时识别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例如,通过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可以提前进行维护和保养,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通过对施工进度的分析,可以及时调整计划,避免延误。
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可靠性分析有多种方法和工具可供选择。
在选择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和需求来确定最合适的方法。
2.1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故障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例如,在建设一个电力系统时,可以通过FMEA分析来识别可能的故障模式,如电力线路短路、设备损坏等,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保护装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等,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2 重要性-优先级分析(IPA)重要性-优先级分析(IPA)是另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它们对系统性能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可靠性分析范文
可靠性分析范文可靠性是指产品、设备、系统或过程在预定条件下,按照规定的功能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工程和管理领域,可靠性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评估和提高产品或系统在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1.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FMEA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工具,用于识别潜在的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或过程的影响。
通过分析故障的原因、频率和后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故障的发生率和影响程度。
2. 验证与验证(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V&V):V&V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验证产品或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和客户需求。
通过进行测试、模拟和仿真等活动,可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3.可靠性评估:可靠性评估是一种定量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产品或系统在给定的时间和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通过利用可靠性数据和统计模型,可以预测产品的故障率、可靠性指标和维修需求等。
4.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测试和观察,来评估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5.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FTA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分析系统故障的潜在原因和失效路径。
通过构建故障树模型,可以识别和评估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和影响因素。
6.可靠性增长:可靠性增长是一种可靠性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产品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水平。
通过分析产品故障和维修数据,可以确定产品的可靠性增长曲线,从而预测未来的可靠性水平。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1.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可靠性分析所依赖的数据质量和准确性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在进行可靠性分析之前,需要确保所使用的数据是真实、准确的,并且具有足够的统计样本。
可靠性分析 失效分析
确定失效模式
一般通过观察或电性能测试可以确定。
通过立体显微镜检查,观察失效样品的外观标志是 否完整、 是否存在机械损伤、是否有腐蚀痕迹等;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观察失效 部位的 形状、大小、位置、颜色,机械和物理结构、物理特性等, 准确的描述失效特征模式。
通过电特性测试,判断其电参数是否与原始数据相 符,分 析失效现象可能与失效样品中的哪一部分有关;
电容器常见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电容器常见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半导体器件常见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半导体器件常见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半导体器件常见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半导体器件常见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明确分析对象 失效分析首先要明确分析对象及失效发生的背景。
使用者: 记录下失效元器件的失效现象、失效时的环境条 件、在系 统的位置和作用以及经历等。
分析者: 了解失效发生时的状况,初步确定失效发生的阶 段通过外观检查、电学检测以及显微镜光学观 察确认失效现象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 复现失效进行复验,以明确分析对象是否确实失效, 避免无效的工作。
提出预防措施及设计改进方法 根 Nhomakorabea机理分析,提出消除产生失效的办法和建议 反馈到设计、工艺、使用单位等各个方面,以便控制 乃
至完全消除主要失效模式的出现
发挥团队力量,提出防止产生失效的设想和建议 包括材料、工艺、电路设计、结构设计、筛选方法和 条
件、使用方法和条件、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
判断失效原因
根据失效模式、材料性质、制造工艺理论和经验,
结合观察到的相应失效部位的形状、大小、位置、颜色以及 化学组成、物理结构、物理特性等因素。
可靠性分析与故障排除策略
可靠性分析与故障排除策略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了重要的评判标准。
无论是工业生产的设备,还是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应用等,都需要经过可靠性分析和故障排除策略的考量和实施。
本文将从可靠性分析的概念、意义以及常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入手,结合故障排除策略,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指南。
可靠性分析是指通过对设备或系统各个部分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给定条件下的工作可靠性。
其中,可靠性指标包括可靠性水平、可用性、保障时间、平均无故障时间等。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需要考虑到设备或系统的特点、工作环境、应用需求等因素。
为了对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可以使用多种可靠性评估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FMEA)、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和可靠性块图(Reliability Block Diagram,简称RBD)等。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通过识别故障模式、分析其影响和确定相应的排除措施的方法。
它通过将系统的各个元素拆分,分析每个元素的故障模式和对系统的影响来评估可靠性。
通过FMEA,可以对不同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哪些故障可能会对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
故障树分析(FTA)是一种通过绘制故障树来分析系统故障原因和发生概率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故障事件的组合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可能导致系统故障的基本事件。
通过对故障树进行剖析和组合,可以得到系统故障的概率,从而为故障排除提供依据。
可靠性块图(RBD)是一种通过绘制系统的逻辑结构图并计算各个部分的可靠性来评估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通过将系统拆分为多个模块,并分析模块之间的关系和可靠性,可以计算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RBD还可以用于分析系统的冗余结构和备份策略,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改进
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改进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设施,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机械系统内部的复杂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系统的可靠性常常受到影响。
因此,对机械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改进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是通过对系统的关键元件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和故障后能否正常运转的能力进行评估。
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可靠性剖面分析等。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基于逻辑关系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故障树来分析系统故障的可能性和影响。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则着重于识别关键元件的失效模式,并评估其对系统功能的影响。
而可靠性剖面分析则是通过对系统的各个关键元件进行可靠性评估,最终得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二、机械系统可靠性改进1. 设计优化机械系统设计是提高可靠性的第一步。
在系统设计阶段,应尽量避免单点故障,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冗余设计,以便在某些关键部件失效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模块或备用部件。
此外,还可以通过应用可靠性设计方法,如专家系统和可靠性仿真软件,来指导设计过程,降低系统故障的概率。
2. 材料选择和检测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往往与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密切相关。
因此,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应注重材料的可靠性指标,如耐磨、耐蚀、强度等。
并且,在材料投入使用后,还需进行定期的材料检测和评估,以及必要的维护和修复工作,以确保材料的可靠性。
3. 运维管理机械系统的运维管理是确保系统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运维人员应及时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定期更换易损件,并根据系统运行状况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故障诊断和排除体系,以便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并解决问题。
4. 健全的培训体系机械系统的可靠性不仅仅依赖于设备和技术,还与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提高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故障诊断能力,是提高机械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靠性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了衡量一个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不仅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还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维护成本。
本文将针对系统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
二、可靠性解决方案概述1. 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基础。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硬件选型:选择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硬件设备,如选用知名厂商的产品,避免使用质量较差的低价设备。
(2)冗余设计:在关键部件或模块上采用冗余设计,如双电源、双网络接口等,提高系统的抗故障能力。
(3)故障检测与隔离: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并隔离故障,降低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4)热设计:优化系统散热,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硬件故障。
2. 软件可靠性软件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软件可靠性对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措施:(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需求,确保软件设计满足用户需求。
(2)编码规范:遵循编码规范,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单元测试: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确保模块功能正确。
(4)集成测试:对系统进行集成测试,验证系统功能、性能和可靠性。
(5)回归测试:在软件升级或修改后,进行回归测试,确保原有功能不受影响。
3. 系统监控与维护系统监控与维护是确保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监控与维护措施:(1)实时监控:对系统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如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空间等。
(2)日志分析:定期分析系统日志,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3)定期维护: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如更新软件、硬件升级等。
(4)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流程,确保故障得到及时解决。
三、具体解决方案1. 硬件可靠性解决方案(1)选用知名厂商的硬件设备,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2)采用冗余设计,如双电源、双网络接口、双硬盘等。
可靠性学习总结[合集五篇]
可靠性学习总结[合集五篇]第一篇:可靠性学习总结电力可靠性学习总结2010年12月16日参加了xx新疆公司组织的电力可靠性学习班,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地了解到这次学习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地对电力生产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必须完善自我的知识面,加强学习,要一专多能、做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作更多的贡献。
虽然学习只有短暂的2天,但我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主要是对电力可靠性有了直观的认识,以及在电力行业中起到的作用。
对xx电力可靠性的要求规范以及日常的工作中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学习,特别是对风电场可靠性的建立及管理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各种数据的上报加深了认识,拓宽了自己工作的视野,弄清了理论上的一些概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能力。
现将我这次学习总结如下:首先学习了《中国xx集团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任务及要求,其基本任务就是:评价和分析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研究和拟订本企业设备可靠性目标;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和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努力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和可靠性管理水平。
其要求就是填报电力可靠性数据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完整:准确的含义是:按客观实际如实进行统计评价,做到事件定性、代码准确;及时的含义是:按规定程序、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可靠性数据;完整的含义是:按规定项目填报可靠性数据,做到事件和内容无遗漏。
其次学习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和《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试行)。
重点学习了风电场可靠性统计和评价范围和标准,具体如下:1、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和评价范围包含两部分,即风电机组和风电场。
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以风电机组出口主开关为界,包括风轮、传动变速系统、发电机系统、液压系统、偏航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以及相应的辅助系统。
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包括风电场内的所有发电设备,除了风电机组外,还包括箱变、汇流线路、主变等,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
可靠性测试的目标和实践
可靠性测试的目标和实践软件的可靠性对于用户的体验和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软件在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可靠性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探讨可靠性测试的目标和实践,以及常见的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可靠性测试的目标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标是评估软件在正常和异常条件下的表现,以及识别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故障。
以下是可靠性测试的具体目标:1. 确认软件的稳定性: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和持续运行时间的测试,确定软件在长时间运行和大负载下的稳定性。
2. 发现软件的潜在缺陷:通过测试不同的输入组合和边界条件,发现软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错误,以便及早修复。
3. 评估软件的可用性:测试软件的可用性,包括易用性、功能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4. 评估软件的恢复能力:测试软件在故障发生后的恢复能力,包括故障检测、故障恢复和系统重启。
5. 提高软件的质量:通过不断的可靠性测试和反馈,帮助开发团队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提高软件的质量。
二、可靠性测试的实践在进行可靠性测试时,需要遵循一些实践和方法,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 定义测试策略:在开始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的范围、目标、计划和资源等,制定一份详细的测试策略。
测试策略应包括测试环境的配置和测试用例的设计。
2.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书,设计具有完整覆盖性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包括正常情况下的输入和预期结果,以及异常输入和系统行为。
3.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策略,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分析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查找和识别软件中的缺陷和故障。
将问题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并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5. 重复性测试:在进行修复和改进之后,需要对修复后的软件进行重复性测试,以验证修复是否解决了问题,并确保问题没有再次出现。
6. 自动化测试:对于可重复执行的测试任务,可以考虑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框架来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
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分析及故障处理措施
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分析及故障处理措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电气设备在工业生产、建筑和家庭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确保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对于保障安全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分析和故障处理措施。
首先,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分析是评估设备在预定条件下可以正常运行的能力。
通过可靠性分析,可以预测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和发生频率,为设备维护和修复提供决策依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1.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通过识别设备的故障模式和评估其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影响程度,FMEA可以帮助确定那些最可能导致故障的部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2. 可用性分析:可用性分析是一种评估设备可以进行工作的时间和状态的方法。
通过分析设备故障、维修和停机时间的数据,可以计算设备的可用性,并提供改进设备可靠性的建议。
3. 贝叶斯网络:贝叶斯网络是一种概率图模型,可以用来分析电气设备的故障和修复过程。
通过建立各个故障模式之间的概率依赖关系,可以进行故障预测和维护决策。
在了解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气设备故障处理措施。
1. 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为了预防设备故障而进行的定期维护。
通过定期检查、清洁和润滑设备,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其发展为故障。
2. 及时响应故障: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响应并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
这包括查找故障原因、更换损坏的部件、修复电路和重新校准设备等。
3. 提供备用设备:对于一些重要的电气设备,提供备用设备可以减少因主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停机时间。
备用设备应随时可用,并定期检查以确保其可靠性。
4. 培训和教育: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维护要求和故障处理技巧。
这将提高他们对设备使用的理解,并能够更快地响应设备故障。
除了上述措施,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来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例如,使用高质量的部件和材料、安装稳定可靠的电气连接和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等。
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改进
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改进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的正常生活。
然而,由于复杂的系统结构和多样的外部因素,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潜在的故障和失效风险。
因此,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深入分析和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1. 可靠性分析方法可靠性分析是评估电力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1.1 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FTA)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将故障事件进行逻辑推导,建立故障树模型来分析系统故障的传播和影响路径。
通过对系统故障原因的深入分析,可以识别出潜在的故障模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改进。
1.2 可用性分析可用性是指系统在给定的时间内处于可使用状态的概率。
可用性分析通过对系统各个组件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评估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可用性水平,从而确定系统的可靠性水平,为系统运维提供决策依据。
1.3 模拟分析模拟分析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仿真,模拟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通过对大量的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发现系统故障的潜在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可靠性改进措施了解了可靠性分析的方法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对电力系统进行可靠性改进,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可靠性改进措施。
2.1 多样化备份多样化备份是指通过增加冗余组件或系统,使得在某个组件或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其他备份组件或系统能够起到替代作用。
多样化备份可以降低系统的单一故障点,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可用性。
2.2 非线性可靠性评估传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往往基于线性可靠性理论,忽略了组件故障发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非线性可靠性评估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系统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高可靠性分析的精度和有效性。
2.3 周期性检查与维护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
可靠性测试及失效分析介绍
Ball Bond
39
常用檢測分析工具(6)
Auto Decapsulation
40
41
常用檢測分析工具(7)
Precision Saws
Manufacturer/Model﹕Buehler/Isomet1000 精確度﹕0.1mm
Resolution﹕0.1mm 鋸片直徑 : 7 Inch Diameter Saw﹕7 Inch 切割速度 ﹕975RPM Saw Rate ﹕975RPM
入並腐蝕的能力。
條件(步驟):THT--85 ℃ /85%RH,bias,1000hrs HAST--130 ℃ /85%RH/2atm,bias,100hrs。
失效機理:相對高壓蒸煮,偏置電壓在潮濕的晶片表面加速了鋁線及
鍵合區的電化學腐蝕。同時,水汽帶入的雜質及塑封體內 的雜質在電應力作用下聚集在鍵合區附近和塑封體內引腳 之間而形成漏電通道。 24hrs HAST≈1000hrs THT。
失效機理是指失效的物理化學過程,如疲勞、腐蝕和 過應力等。
21
常用檢測手段(1)
22
常用檢測手段(2)
23
常用檢測手段(3)
24
常用檢測手段(4)
25
常用檢測手段(4)
26
常用檢測手段(5)
27
常用檢測手段(6)
28
常用樣品製備手段
29
常用檢測分析工具(1)
30
常用檢測分析工具(1)
Reliability Test Machine
Oven, Refrigerator ---- 200ºC Max, -60ºC Min
Evaluate product durability at high, low temperature
设备技术要求的可靠性和故障分析方法
设备技术要求的可靠性和故障分析方法设备技术要求的可靠性和故障分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设备技术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设备技术的可靠性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能在一定时期内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设备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设备的可靠性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备的故障率要尽量低;二是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可以尽快地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为了实现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如故障分析方法以及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等措施。
故障分析方法是实现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故障分析是指对设备发生故障时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的研究。
故障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故障分析方法:首先,可以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进行故障原因的分析。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通过树形结构来分析设备故障原因的方法。
在故障树分析中,首先确定一个设备发生故障的顶事件,然后通过逻辑门的运算关系,将导致故障的各个故障原因进行组合,最终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故障树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其次,可以利用故障模式和效果分析方法进行故障的排除和维修。
故障模式和效果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不同故障模式和对设备造成的效果来确定故障原因的方法。
在故障模式和效果分析中,首先识别出设备可能的故障模式,然后分析每个故障模式对设备造成的效果,最终确定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和维修。
另外,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设备的可靠性评估。
统计分析是一种通过收集设备故障数据,并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确定设备的可靠性。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设备的故障率以及故障发生的规律,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依据。
最后,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监测设备进行设备故障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检测设备的各项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设备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可靠性失效分析常见方法
可靠性失效分析常见思路失效分析在生产建设中极其重要,失效分析的限期往往要求很短,分析结论要正确无误,改进措施要切实可行。
1 失效分析思路的内涵失效分析思路是指导失效分析全过程的思维路线,是在思想中以机械失效的规律(即宏观表象特征和微观过程机理)为理论依据,把通过调查、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失效信息(失效对象、失效现象、失效环境统称为失效信息)分别加以考察,然后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综合考察,以获取的客观事实为证据,全面应用推理的方法,来判断失效事件的失效模式,并推断失效原因。
因此,失效分析思路在整个失效分析过程中一脉相承、前后呼应,自成思考体系,把失效分析的指导思路、推理方法、程序、步骤、技巧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失效分析的根本目的。
在科学的分析思路指导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分析程序;机械的失效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即一果多因,常常需要正确的失效分析思路的指导;对于复杂的机械失效,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更需要正确的失效分析思路,以最小代价来获取较科学合理的分析结论。
总之,掌握并运用正确的分析思路,才可能对失效事件有本质的认识,减少失效分析工作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失效分析思路不仅是失效分析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失效分析的灵魂。
失效分析是从结果求原因的逆向认识失效本质的过程,结果和原因具有双重性,因此,失效分析可以从原因入手,也可以从结果入手,也可以从失效的某个过程入手,如“顺藤摸瓜”,即以失效过程中间状态的现象为原因,推断过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直至过程的终点结果“;顺藤找根”,即以失效过程中间状态的现象为结果,推断该过程退一步的原因,直至过程起始状态的直接原因“;顺瓜摸藤”,即从过程中的终点结果出发,不断由过程的结果推断其原因“顺;根摸藤”,即从过程起始状态的原因出发,不断由过程的原因推断其结果。
再如“顺瓜摸藤+顺藤找根”、“顺根摸藤+顺藤摸瓜”、“顺藤摸瓜+顺藤找根”等。
失效分析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失效分析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前言:失效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生产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过去一段时间内进行的失效分析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新的工作计划,以便更好地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一、失效分析工作总结1. 分析对象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主要针对产品的关键失效部件进行了失效分析工作。
通过与负责产品生产的团队密切协作,并结合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成功地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失效原因,并得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2. 分析方法失效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以确保对失效原因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八步法、鱼骨图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失效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3. 成果与问题通过过去一段时间的失效分析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首先,我们成功找出了一些关键失效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使产品的失效率明显下降。
其次,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失效案例库和知识库,便于今后的失效分析工作开展。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首先,部分团队成员对失效分析方法和工具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
其次,失效分析工作需要与生产团队更好地配合,加强沟通和协作。
二、失效分析工作计划1. 提高团队成员的分析能力我们计划组织并参与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团队成员对失效分析方法和工具的熟悉程度。
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分析能力和准确度。
2. 优化分析流程在过去的失效分析工作中,我们发现分析流程中存在一些不必要的繁琐步骤,影响了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计划重新评估和优化分析流程,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与生产团队的协作为了更好地进行失效分析工作,我们将加强与生产团队的沟通和协作。
我们计划与生产团队建立定期会议机制,深入了解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并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评估与改善方法
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评估与改善方法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是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电子产品时最为关注的一个要素。
可靠性评估和改善方法可以有效保障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评估与改善方法,并分点列出相关步骤。
一、可靠性评估方法:1. 统计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产品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产品的平均失效时间(MTTF)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从而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2. 加速寿命试验:通过将产品暴露在高温、低温、高湿、低湿等极端环境中,模拟产品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加速产品的老化速度,进而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3. 可靠性增长试验: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进行大量使用,收集产品故障数据,并利用可靠性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二、可靠性改善方法:1. 工艺改进:优化产品的工艺流程、提升生产工艺的稳定性,降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变异,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2. 零部件选择与管理:选择优质的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零部件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零部件的质量管理,确保使用与生产的零部件的可靠性。
3. 设计优化:通过分析产品的故障原因,进行设计优化,改进产品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4. 静态电检测:利用静态电检测设备对产品进行测试,排除电子元器件在运输、生产、安装等过程中受到的静电损害,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5. 动态电检测:利用动态电检测设备对产品进行测试,检测电子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扩大。
6.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管理规范、质量检测标准、质量培训计划等,确保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售后的全过程质量管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三、可靠性评估与改善方法的步骤:1. 收集产品的故障数据:通过用户反馈、售后服务记录等方式,收集产品故障的相关数据。
2. 进行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产品的MTTF和MTBF等指标,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工作计划
可靠性工作计划第1篇:可靠性工作计划2021年供电可靠性工作计划为了严格落实我局供电可靠性工作计划,尽可能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提高我所供电可靠性,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特制定我所2021年供电可靠性工作计划:1、加大配网线路改造投入,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打好基础。
2、加强营销服务管理,不断提高供电可靠率。
3、加强客户侧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旦发现隐患及时通知客户,并按公司要求进行处理。
4、大力开展带电作业。
对于用户接入工程,只要符合带电作业条件的,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鼓励进行带电作业。
5、提高绝缘化率。
对树线矛盾突出、离居民区近的高低压线路加快更换绝缘线步伐。
6、加强停电综合管理。
层层分解可靠性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从而有效地减少盲目的、低效率的停电,使可靠性指标有较大提高。
7、加强故障抢修、临时停电管理,落实措施,控制停电时间。
检修、施工时,检修人员应提前到达现场,并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等候设备停电;检修、施工结束前,实行预汇报制度,使操作人员及时到达现场等候恢复送电操作;检修、施工完毕后,应尽快恢复供电,缩短送电操作时间。
北山口供电所二〇一〇年一月五日第2篇:可靠性工作计划山西地方电力有限公司方山分公司创星级资料2021年供电可靠性工作计划随着我公司农网改造工程的结束,公司所属供电范围内的线路设备得到大规模改造升级,特别是一些新技术、新设备的投运,使我公司供电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为方山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公司2021年供电可靠率城市完成99.7185%;农村99.2796%,达到供电可靠率指标城市不低于99%,农村不低于98%。
因此在2021年我公司要继续发扬,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此我公司制定2021年供电可靠性工作计划,并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一、继续加强电网建设与改造。
1、加大对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的线路设备的改造力度,并完善和优化电网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失效分析常见思路失效分析在生产建设中极其重要,失效分析的限期往往要求很短,分析结论要正确无误,改进措施要切实可行。
1失效分析思路的内涵失效分析思路是指导失效分析全过程的思维路线,是在思想中以机械失效的规律( 即宏观表象特征和微观过程机理 ) 为理论依据,把通过调查、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失效信息( 失效对象、失效现象、失效环境统称为失效信息 ) 分别加以考察,然后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综合考察,以获取的客观事实为证据,全面应用推理的方法,来判断失效事件的失效模式,并推断失效原因。
因此,失效分析思路在整个失效分析过程中一脉相承、前后呼应,自成思考体系,把失效分析的指导思路、推理方法、程序、步骤、技巧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失效分析的根本目的。
在科学的分析思路指导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分析程序; 机械的失效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即一果多因,常常需要正确的失效分析思路的指导; 对于复杂的机械失效,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更需要正确的失效分析思路,以最小代价来获取较科学合理的分析结论。
总之,掌握并运用正确的分析思路,才可能对失效事件有本质的认识,减少失效分析工作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失效分析思路不仅是失效分析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失效分析的灵魂。
失效分析是从结果求原因的逆向认识失效本质的过程,结果和原因具有双重性,因此,失效分析可以从原因入手,也可以从结果入手,也可以从失效的某个过程入手,如“顺藤摸瓜”,即以失效过程中间状态的现象为原因,推断过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直至过程的终点结果“; 顺藤找根”,即以失效过程中间状态的现象为结果,推断该过程退一步的原因,直至过程起始状态的直接原因“; 顺瓜摸藤”,即从过程中的终点结果出发,不断由过程的结果推断其原因“顺; 根摸藤”,即从过程起始状态的原因出发,不断由过程的原因推断其结果。
再如“顺瓜摸藤+顺藤找根”、“顺根摸藤+顺藤摸瓜”、“顺藤摸瓜 +顺藤找根”等。
2失效分析的主要思路常用的失效分析思路很多,笔者介绍几种主要思路。
“撒大网”逐个因素排除的思路一桩失效事件不论是属于大事故还是小故障,其原因总是包括操作人员、机械设备系统、材料、制造工艺、环境和管理 6 个方面。
根据失效现场的调查和对背景资料( 规划、设计、制造说明书和蓝图)的了解,可以初步确定失效原因与其中一、两个方面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只与一个方面的原因有关。
这就是5M1E(Man(人 ) 、 Machine( 机器设备 ) 、 Material(材料)、Method(工艺制作方法)、Management(管理 ) 、Environment(环境条件))的失效分析思路。
如果失效已确定纯属机械问题,则以设备制造全过程为一系统进行分析,即对机械经历的规划、设计、选材、机械加工、热处理、二次精加工、装配、调试等制作工序逐个进行分析,逐个因素排除。
加工缺陷、铸造缺陷、焊接缺陷、热处理不当、再加工缺陷、装配检验中的问题、使用和维护不当、环境损伤等11 个方面,含有可能引起机械失效的121 个主要因素。
上述“撒大网”逐个因素排除的思路,面面俱到,它怀疑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
“撒大网”思路是早期安全工作中惯用的事故检查思路,一般不宜采用“撒大网”的办法,当找不到任何确切线索时,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
残骸分析法残骸分析法是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对失效零件进行分析的方法。
如果认为零件的失效是由于零件广义的“失效抗力”小于广义的“应力”的缘故,而“应力”则与零件的服役条件有关,因此,失效残骸分析法总是以服役条件、断口特征和失效的抗力指标为线索的。
零件的服役条件大致可以划分为静载荷、动载荷和环境“载荷”。
以服役条件为线索就是要找到零件的服役条件与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
但是,实践表明,同一服役条件下,可能产生不同的失效模式; 同样,同一种失效模式,也可能在不同的服役条件下产生,因此,以服役条件为线索进行失效残骸的失效分析,只是一种初步的“入门”方法,它只能起到缩小分析范围的作用。
断口是断裂失效分析重要的证据,它是残骸分析中断裂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断口分析必须辅以残骸失效抗力的分析,才能对断裂的原因下确切的结论。
以失效抗力指标为线索的失效分析思路,如图 1 所示,关键是在搞清楚零件服役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残骸的断口分析和其它理化分析,找到造成失效的主要失效抗力指标,并进一步研究这一主要失效抗力指标与材料成分、组织和状态的关系。
通过材料工艺变革,提高这一主要的失效抗力指标,最后进行机械的台架模拟试验或直接进行使用考验,达到预防失效的目的。
图 1 以失效抗力指标为线索的失效分析思路示意图很明显,以失效抗力指标为线索的失效分析思路是一种材料工作者常用的、比较综合的方法。
它是工程材料开发、研究和推广使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在不同的服役条件下,要求零件( 或材料 ) 具有不同的失效抗力指标的实质是要求其强度与塑性、韧性之间应有合理的配合。
因此,研究零件( 或材料 ) 的强度、塑性( 或韧性 ) 等基本性能及它们之间的合理配合与具体服役条件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一思路的核心。
而进一步研究失效抗力指标与材料 ( 或零件 ) 的成分、组织、状态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其失效抗力的有效途径( 图 2) 。
失效树分析法失效树分析法是一种逻辑分析方法。
逻辑分析法包括事件树分析法 ( 简称 ETA)、管理失误和风险树分析法( 简称 MORT)和失效树分析法 ( 简称 FTA)等。
这里只介绍失效树分析法。
图 2 材料失效抗力指标与成分、组织、状态关系示意图失效树分析 (FaultTreeAnalysis)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由美国贝尔研究所首先用于民兵导弹的控制系统设计上,为预测导弹发射的随机失效概率做出了贡献。
此后许多人对失效树分析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974 年美国原子能管理委员会主要采用失效树分析商用原子反应堆安全性的Wash-1400 报告,进一步推动了对失效树的研究和应用。
迄今FTA 法在国外已被公认为当前对复杂安全性、可靠性分析的一种好方法。
失效树分析法失效树分析法是 :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可能造成系统失效的各种因素 ( 包括软件、硬件、环境、人为因素等 ) 进行分析,画出逻辑框图 ( 即失效树 ) ,从而确定系统失效原因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或发生概率,以计算系统失效概率,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设计分析方法。
FTA 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即不是局限于对系统可靠性作一般的分析,而且可以分析系统的各种失效状态。
不仅可分析某些元部件失效对系统的影响,还可以对导致这些元部件失效的特殊原因进行分析。
FTA 法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是失效事件在一定条件下的逻辑推理方法。
它可以围绕某些特定的失效状态作层层深入的分析。
因而在清晰的失效树图形下,表达了系统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元部件失效与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FTA 法不仅可以进行定性的逻辑推导分析,而且可以定量地计算复杂系统的失效概率及其他的可靠性参数,为改善和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提供定量的数据。
FTA 法的步骤,因评价对象、分析目的、精细程度等而不同,但一般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①失效树的建造 ; ②失效树的定性分析 ; ③失效树的定量分析 ; ④基本事件的重要度分析。
失效树的建造是一件十分复杂和仔细的工作,要求注意以下几点:(1)失效分析人员在建树前必须对所分析的系统有深刻的了解。
(2)失效事件的定义要明确,否则树中可能出现逻辑混乱乃至矛盾、错误。
(3)选好顶事件,若顶事件选择不当就有可能无法分析和计算。
对同一个系统,选取不同的顶事件,其结果是不同的。
在一般情况下,顶事件可以通过初步的失效分析,可从各种失效模式中找出该系统最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作为顶事件。
(4)合理确定系统的边界条件— - 规定所建立的失效树的状况。
有了边界条件就明确了失效树建到何处为止。
边界条件一般包括确定顶事件、确定初始条件和确定不许可的事件等。
(5)对系统中各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条件必须分析清楚,不能有逻辑上的紊乱及条件上的矛盾。
例如,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一般在低温回火或等温( 马氏体等温或贝氏体等温) 淬火状态下使用。
在服役期间,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也常发生断裂失效( 破坏 ) 。
失效树的顶事件就是构件的破坏。
这种破坏可由不同的事件——疲劳、过载、应力腐蚀开裂及具有最大可能性的氢脆等等——造成的。
这些事件,每一个都通过“或门”与顶事件相连( 图 3) 。
断口分析表明,失效残骸的断口形态不同于过载和疲劳。
因此,过载和疲劳是不发展事件,并分别用棱形表示在图 3 中。
当然如果断口分析不能排除这些事件时,那么仍有必要进一步地发展。
对于氢脆来说,它是在临界应力强度和临界含氢量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因此临界应力强度( 图 3 中的事件15) 和临界含氢量 ( 图 3 中的事件14) 应采用“与门”与氢脆( 图 3 中的事件4) 相连,其中临界含氢量为不发展事件。
应力腐蚀开裂( 图 3 中事件 3) 则是临界应力强度( 图 3 中事件 6) 和造成开裂元素的临界浓度可以是临界氢浓度 ( 图 3 中事件10) ,也可以是除氢以外的其他物质的临界含量( 图 3 中事件11) ,这样事件10 和事件11 应用“或门”与事件7 相连。
事件10 和事件 11 均为不发展事件,故均用棱形框表示。
可以看出,如果认为应力腐蚀开裂与氢脆都是由于临界应力强度上临界氢浓度引起的,那末在失效树的第一行不能区分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脆,不过,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脆应该在断裂源的起始位置上找到差别。
应力腐蚀开裂的临界氢浓度应在暴露表面上显示出来,因此它的断裂源一般在“暴露表面上”,而氢脆的临界氢浓度可能在电镀表面或次表面先达到,因此它的断裂源应在电镀表面上或次表面上。
所以是应力腐蚀开裂还是氢脆在失效树的第二行就可以初步确定了。
虽然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脆的条件之一都是临界应力强度,并且它们临界应力强度都取决于构件上的载荷( 事件8 和事件16) 和材料的流变应力大于材料的临界门槛应力σi(当然,应力腐蚀的门槛应力数值与氢脆的门槛应力数值不同) ,但是由于应力腐蚀开裂一般起始于暴露表面,构件的表面流变应力对构件的平均载荷不敏感,而对表面的加工缺陷等原因所造成应力集中或应变集中则十分敏感,因而在应力腐蚀系统中,加工缺陷处的流变应力大于材料的应力腐蚀门槛应力用“或门”与事件9 相连 ; 在氢脆系统中,由于氢脆一般起源于电镀层的次表面,构件上的载荷( 事件 16) 可以是施加的载荷( 事件 18) 也可以是构件内部的残余应力( 事件 19) ,故事件18 和事件19 用“或门”与事件16 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