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教学进度表

高三生物教学进度表

高三生物教学进度表一、教材分析高三生物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以及选修部分。

必修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基础,选修部分则是对必修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经过高一和高二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存在着知识漏洞和理解不深入的问题。

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也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对高考的心理素质。

四、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第 1-6 周)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复习重点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生命历程等内容。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巩固和测验评估,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掌握重点知识。

2、第二阶段(第 7-12 周)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复习重点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本质和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生物的进化等内容。

采用讲练结合、专题讲座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遗传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第三阶段(第 13-18 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复习重点复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

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对稳态和环境知识的运用能力。

4、第四阶段(第 19-24 周)选修部分复习针对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选择重点章节进行复习。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高三生物教师:古丽沙拉2017年-9月—6日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高考命题,依然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运用综合基础知识解决系列问题的能力,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解释、验证能力以及初步的创造能力。

鉴于此,我们在第一轮复习应确立以下指导思想:(1)处理好高中生物教材,揭示单点知识、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扩展3个层次知识的内涵及内在逻辑联系,形成立体知识结构.(2)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即把导、学、讲、练融为一体,优化课堂结构.(3)把心智技能的培养和动作技能培养融为一体,优化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

(4)把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初步创造能力融为一体。

(5)给学生提供课内外自主发展的空间。

二、目标要求根据第一轮教学指导思想的要求,应力求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事实、方法和原理.(2)用各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现象和事实。

(3)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和整体、生物与环境的一些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解释.(4)正确地解释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同时还能够用相关的理化知识解释相关问题,即用自然科学的知识,解释生物个体、环境、社会、生产实践、科学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5)选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对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

(6)在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自学、实验操作等科学素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学科综合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八个发散思维方向,即以课时单点基础知识和课时知识结构为中心,努力把必修本教材相关的前后知识联系在一起,把初中教材、选修本教材及必要的大学教材的相关知识适当联系,把生产、生活、科研及相关理化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系统的三大知识板块.应选择有助于学生形成感知表象的教学手段(实物、音像、图表、模型、三维动画等),创设体现学科特点和教师个性特长的且适合学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设计学生的学习形式、过程、时间,设计教师评价、总结、概括、深化、扩展的陈述。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变异的概念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实例。

3. 掌握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物进化的相关实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遗传、变异的概念及类型,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实例,生物进化的证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抽象的概念。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遗传、变异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遗传与变异:讲解遗传、变异的概念,举例说明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的普遍性。

3. 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介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生物进化:讲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收集生物进化的相关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探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种群遗传学、分子进化等。

2. 介绍我国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如澄江生物群、大熊猫演化等。

3. 分析生物进化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如杂交育种、疫苗研发等。

七、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生物进化辩论赛:正反双方就生物进化是否有利于物种生存展开辩论。

八、教学评估:1. 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遗传变异和进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生物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

生物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

生物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生物遗传与进化2. 课程性质:理论课3. 课程目的:掌握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变规律。

4. 教学目标:(1)解释结构和功能,掌握基本的遗传学原理;(2)了解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掌握物种形成的机制;(3)掌握现代进化论的学说和进化证据。

二、教学大纲1.遗传学基础(1)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2)基因的结构与功能(3)遗传编码与蛋白合成(4)遗传规律2.种内遗传变异(1)突变与基因频率变化(2)重组与基因组结构变化3.进化的机制(1)自然选择与适应变异(2)隔离机制与新物种形成4.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发展观点(1)分子层面的进化比较(2)核酸分子与生物进化时间度(3)进化医学与人类进化三、教学方法与形式1.理论教学:讲课、例解等2.实验教学:提取、电泳等实验教学3.网络课程:使用平台进行线上学习4.导论阅读:《目标遗传学》等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人:好的,这是一份很好的生物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初稿,能体现主要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除此之外,是否可以补充考核方式部分,例如期中考核,期末考核,课堂平时评价等。

助手: 您提出的意见很好,我补充考核方式部分如下:四、考核方式1.期中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考核各占50%。

2.期末考核:考查整个课程教学大纲内的理论知识,采用笔试形式,内容覆盖率80%以上。

3.课堂平时评价: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实验操作水平等,占总分10%。

4.阅读理解及心得撰写:要求学生阅读两个指定论文,撰写心得报告,评价质量和。

5.实验报告:实验课后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详细记录方法与结果,评价结构完整性。

6.考核方式相对多样,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通过多种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补充考核部分能全面评价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各个维度的学习情况,更科学地跟踪教学质量,帮助完善教学计划。

人教版教学素材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复习要点

人教版教学素材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复习要点

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1.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DD ×dd 杂交实验中,杂合F 1代自交后形成的F 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 及Dd )和隐性性状(dd )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 ×dd 杂交试验中,F 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 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 表示。

隐性性状:在DD ×dd 杂交试验中,F 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 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 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 或dd 。

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 ×dd DD ×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 ×Dd 等 测交:F 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 ×dd 2.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

即Dd ×Dd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Dd ×dd 1Dd :1dd(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 ×DD 或DD ×Dd 或DD ×dd3.分离定律的实质:减I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的教学计划4篇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的教学计划4篇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的教学计划4篇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的教学计划篇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说明它们的异同点。

③掌握呼吸方式的判断并会利用呼吸作用方程式计算。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

②通过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处理信息、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③通过辨析等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正确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希望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精神。

②让学生知道理论来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

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原理。

2细胞呼吸原理和本质3根据呼吸作用方程式的相关计算教学过程【导入】本课导语生物体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且能量的直接提供者ATP,ATP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对于生物体来说ATP中的能量都可以来源于呼吸作用,本节课主要来复习细胞呼吸。

【活动】细胞呼吸学生活动活动1问题1:生物体内有多种供能物质,各种能源物质在供能上有怎样的关系?问题2:细胞呼吸是ATP的主要来源,ATP还有哪些来源呢?【讲授】请两个同学写出细胞呼吸反应式,引导出细胞呼吸类型、概念和过程的复习。

PPT分别展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完整过程,提出相应问题问题3:有氧产物CO2、H2O中的氧原子的来源?追问:如果提供18O2,可以产生放射性C18O2吗?问题4:有同学认为反应式中的“能量”就是“ATP中的能量”,对吗?问题5:为什么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不同呢?最后,讨论辨析:1、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吗?2、有线粒体的生物就一定会发生有氧呼吸吗?总结: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高中化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学考复习全套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学考复习全套课件
染色体的形态数 染色体数目
(二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细胞内的个别 染色体增加或 减少 (三体、单体、 缺体等)
例:1)如果女性少一条X染色体, 患特纳氏综合征 2)如果人的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 患21三体综合征
细胞内染色体 数以染色体组 的形式成倍的 增加或减少
整倍体变异
1、二倍体和多倍体:(受精卵发育而成)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可以提高变异频率, 有利变异少,须大 出现新性状,加速 量处理试验材料, 育种进程 具有不确定性 1. 技术复杂一些 2.须与杂交育种配 合 适用于植物 在动物中难于展开
单倍体育 种
多倍体育 种
染色体变 异
花药离体培养后,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再用秋水仙素处 理使染色体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 发的种子或幼苗 器官巨大型,提高 产量和营养成分
二、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型)
1、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Y y
R r
2、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Y R y r
之间重新组合(非姐妹染色 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叉互换)
三、染色体变异: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二)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动物的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相交
测交:隐性纯合体与杂合体杂交,从而检测待测个体
基因型的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杂交。
回交:子代与亲代相交的方式。回交可以迅速的获得比
较罕见的隐性突变的纯合体。
正交与反交:两者是相对而言的。细胞核遗传正反交结
果一致。
三、基因分离规律研究过程
假说演绎: 1、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3、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4、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高中必修二生物的进化教案

高中必修二生物的进化教案

高中必修二生物的进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进化的概念;
2. 掌握进化的证据;
3. 了解进化的机制;
4. 能够分析进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 进化的概念及相关术语;
2. 进化的证据:地质学证据、生物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
3. 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漂变、基因流;
4. 进化的影响:种群进化、生物多样性、物种起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不同物种的图片,引导学生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导出进化的概念。

2. 讲解进化的概念及证据(15分钟)
讲解进化的定义、达尔文的进化论、地质学证据、生物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3. 探讨进化的机制(20分钟)
介绍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漂变和基因流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4. 分组讨论进化的影响(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种群进化、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起源对生物进化的影响,并展
示讨论结果。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进化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四、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更多关于进化的知识;
2.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进化的概念、证据、机制和影响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生物进化的相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生物遗传和进化的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和进化的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和进化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遗传与进化的相关实验方法和技术;3. 能够运用遗传与进化知识解释生物现象;4.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遗传的基本概念2.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3. 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4. 进化的基本概念5. 进化的证据与机制6. 进化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遗传的基本概念与遗传物质的结构1. 通过实例介绍遗传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D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3. 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二课时: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1. 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内容和实验结果;2. 分析基因的等位基因与显性隐性遗传;3.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第三课时: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进化证据1. 介绍进化的概念和进化论的提出者;2. 讲解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等进化证据;3. 探讨自然选择、突变等进化机制。

第四课时:进化与环境的关系1. 讨论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2. 分析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关系;3. 探讨人类进化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2. 实验操作结合理论课程,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 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进行实验考察和报告,评估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3. 组织讨论性课堂活动,评价学生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生物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2. 生物实验器材和实验室设施;3. 多媒体课件和互联网资源。

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案;2. 分析学生成绩和表现,及时进行个性化辅导;3. 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遗传与进化目录致教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教材分析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材分析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案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学设计案例{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

阐明分离定律。

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能力方面1。

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

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点本章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题图创设的画面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多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古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

2019统编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2019统编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新教材】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高一下学期生物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XX高级中学高一生物组XXX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新的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生物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搞好生物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生物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1)教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遗传与进化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在时代性上,增加了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度,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在我所执教的高1、2、3三个班级中,都有部分学生相对来说基础稍弱,对他们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及其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在新的一学期要做好会考复习总动员,让大家潜心投入到汇考复习中来,争取在汇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具体措施1、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钻研教学大纲,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按照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写出具体教案。

2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善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实验和观察,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生物课堂变成学生自己探索未知世界的途径,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教案主题:遗传与进化时间:2个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遗传基本概念,包括基因、染色体、等位基因等;2. 理解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互补规律等;3. 了解进化的基本概念,包括进化的证据、进化的机制等。

教学内容:1. 遗传基本概念1.1 基因的概念1.2 染色体的概念1.3 等位基因的概念2. 遗传规律2.1 孟德尔遗传规律2.2 基因互补规律3. 进化3.1 进化的证据3.2 进化的机制教学方式: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2. 实验演示:进行基因交叉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基因的遗传规律;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进化的证据和机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介绍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2. 展示基因交叉实验,让学生观察基因的遗传规律;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1. 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进化的证据和机制;2. 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3.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估方式:1. 口头提问:提问学生有关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基因交叉实验,撰写实验报告;3. 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维深度、逻辑性等。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附:教学材料1. 基因交叉实验材料2. 进化的证据和机制资料3. 相关课本和教学辅助材料。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课计划为合理规范指导我校高一年级生物学科教课工作,依据教课大纲领求及黄冈市教育局文件精神,联合我校实质状况,特拟订本学期高一世物教课工作计划。

一、整体目标本学期总的目标是达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教课内容。

在本学期的教课过程中,还要穿插解说生物实验设计的有关知识,照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原则等,为高三年级的生物实验设计打好基础。

从现实生活出发,提升学生生物科学修养,指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防止纯理论的说教。

二、详细安排以下:教学内容课时时间安排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2第 1-4周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2第 5-6周二受精作用1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1第三节伴性遗传2第三章基因的实质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第二节 DNA分子的构造2第 7-8周第三节 DNA的复制2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1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第 9-10 周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第三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1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余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第 11-12 周第二节染色体变异2第三节人类遗传病2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3第 13-15 周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2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 16-17 周一种群基因频次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二隔绝与物种的形成1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复习备考第 18 周至期末。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与进化
教材:高中生物教科书
年级:高中
课时:1节课(45分钟)
目标:
1. 了解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能够描述遗传的机制和进化的过程;
3. 能够解释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影响。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教师用一幅插图展示不同物种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概念讲解(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包括遗传物质、基因和性状的关系,遗传的机制(等位基因、显性与隐性等),以及进化的定义和过程(选择、变异等)。

3. 基因型与表现型实验(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了解基因对性状的影响,以及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现。

4. 进化案例分享(10分钟)
教师讲解一些生物进化的案例,如达尔文的鸟嘴觅食行为的观察和分析,以及人类与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关系等,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影响。

5. 总结与讨论(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遗传与进化的重要性和紧密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意义。

作业:请学生在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尝试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加深对遗传与进化的理解。

扩展活动:学生可自行搜索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理论,以及进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第2节 染色体变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019版)教案

第2节 染色体变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019版)教案

第2节染色体变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和形成原因;2.理解染色体变异对物种进化和生物遗传的影响;3.能够解释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内容1.染色体重组与丝粒分离;2.染色体的结构变异;3.染色体数量变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的概念和分类;2.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对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观察、实验操作、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讨论进一步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1. 染色体重组与丝粒分离染色体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方式变化,对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没有影响。

丝粒分离是指有染色体缺失或复制的情况出现,常见于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实验操作:观察显微镜下的染色体,观察不同基因的排列方式和数量,观察有无染色体缺失或复制的现象。

2.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在基因组中位置的改变或染色体内部某些基因的位置改变。

主要包括:•染色体片段丢失:染色体上的片段从染色体中掉落,导致基因削减或缺失;•染色体片段重复:染色体上的某一片段出现复制错误,结果出现重复片段;•染色体倒位:染色体上的一段基因序列发生翻转或倒位,改变了基因顺序;•染色体互换:染色体上的两个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发生了互换现象,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组的排列发生改变。

•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形成的染色体图谱,分析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变化和削减现象。

3. 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数量变异是指染色体数量发生改变,包括:•异倍体:染色体数量发生整倍体变化,即比正常染色体数量多出来若干倍;•缺失或丢失:染色体数量少于正常的数量,出现染色体片段缺失现象;•数量不平衡:染色体数量介于正常数量和异倍体之间,表现为某一条染色体上基因数量发生改变。

•实验操作:通过观察不同物种的染色体数和形态,分析染色体数量变异对遗传和进化的影响。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复习提纲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复习提纲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遗传学中常用概念相对性状:。

举例:兔的长毛和;人的卷发和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性状和性状的现象。

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 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的个体。

如DD或dd。

其特点是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现象。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豌豆×矮豌豆P:AA×aa 显性 3/4↓↓隐性 1/4F1:高豌豆F1:Aa 纯合子1/2↓自交↓自交杂合子 1/2F2:高豌豆矮豌豆F2:AA Aa aa 显性中纯合子1/33 :1 1 :2 :1 显性中杂合子2/3F2中有4种组合方式,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比例3:1(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P:AABB×aabb↓↓F1:黄圆F1:AaBb↓自交↓自交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A-B- A-bb aaB- aabb9 :3 : 3 : 1 9 :3 :3 :1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YYRR 1/16YYRr 2/16双显(Y_R_) YyRR 2/16 9/16 黄圆YyRr 4/16纯隐(yyrr) yyrr 1/16 1/16 绿皱YYrr 1/16单显(Y_rr) YYRr 2/16 3/16 黄皱yyRR 1/16单显(yyR_) yyRr 2/16 3/16 绿圆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YYRR×yyrr,但亲本为YYrr×yyRR,F2中重组类型为 10/16 ,亲本类型为 6/16。

教案生物高中必修二

教案生物高中必修二

教案生物高中必修二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和进化的概念。

2. 能够解释遗传变异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3. 了解遗传与进化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遗传的基本原理。

2. 进化的概念和机制。

教学难点:
1. 解释遗传变异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2. 理解遗传与进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遗传特征,引出遗传和进化的主题。

2. 概念讲解:讲解遗传的基本原理和进化的概念。

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遗传变异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4. 练习与讨论:设计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讨论遗传与进化的关系。

第二课时:
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案例,深入探讨遗传与进化的关系。

3.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遗传变异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4.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展望遗传与进化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1. 课件PPT。

2. 学生课本。

3. 实验器材。

评估方式: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遗传与进化的基本原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验真实地感受遗传与进化的奥妙。

高中生物科目二教案全套

高中生物科目二教案全套

高中生物科目二教案全套
一、课堂目标:
1.了解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遗传与进化的相关知识点。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学素材:课件、教科书、实验器材等。

2.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等。

3.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遗传与进化的主题,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如遗传物质的传递、基因的表现、自然选择等。

3.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实验演示,如果蝇遗传实验或DNA复制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结果。

4.讨论与思考(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遗传与进化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启发。

5.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延伸问题供学生思考。

四、课后作业:
1.预习下节课内容。

2.完成相关习题练习。

3.撰写遗传与进化的实验报告。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实验演示和讨论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与进化的概念。

但在实验环节可能存在时间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学计划
为合理规范指导我校高一年级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黄冈
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高一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本学期总的目标是完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教学内容。

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穿插讲解生物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原则等,为高三年级的生物实验设计打好基础。

从现实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纯理论的说教。

、具体安排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