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海南高考地理(含答案)
2012年高考地理得失总结

相互渗透,不作统计。
必修2
3-4,8-10,11-13,16-18
11
33
22
1
10
43
必修3
5-7,14-15
5
15
23
1
10
25
选修
3
无
24
1
10
10
5
25
1
10
6
26
1
10
表2:2012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题的基本内容
考题
考查内容
目标要求
分值
第一卷
选择题
(共60分)
1-2
一)2012年海南省高考地理学科模块分值分布及地理试题的基本信息。
表1:2012年海南省高考地理卷各模块分值分布表
模块
海南高考地理卷一
海南高考地理卷二
总分
备注
题号
题量
分值
试号
题量
分值
必修1
1-2, 19-20
4
12
21
1
10
22
1、1-23题为必答题,24-26为三
选一作答。
2、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
洋流性质及分布规律
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
6
3-4
农产品(脐橙)销售
地理信息(文字)提取、分析,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6
5-7
高水头电站建设区位因素,造成的影响,电的利用
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9
8-10
工业区位因素及发展造成的影响
区域图判读;运用相关知识、原理阐释地理现象
9
11-13
城市规划:功能分区及布局
24年海南地理高考试题

选择题:
关于海南岛的地理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位于我国最南端(正确答案)
B. 紧邻太平洋
C. 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
D. 是我国第一大岛
海南岛的气候类型属于: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正确答案)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列哪项不是海南岛的自然资源?
A. 石油(正确答案)
B. 热带作物
C. 海洋渔业资源
D. 旅游资源
关于海南岛的地形,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势西高东低
B. 中部为平原地区
C. 五指山是最高峰(正确答案)
D. 沿海地区多山地
海南岛的主要河流流向是:
A. 由东向西
B. 由南向北
C. 由中部向四周(正确答案)
D. 由北向南
下列哪个城市不是海南岛的主要城市?
A. 海口
B. 三亚
C. 儋州
D. 湛江(正确答案)
海南岛发展热带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 气候寒冷
B. 土壤贫瘠
C. 降水稀少
D.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正确答案)
关于海南岛的旅游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天涯海角景区
B. 亚龙湾是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
C. 五指山是国家森林公园
D. 没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正确答案)
海南岛在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要举措是:
A. 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
B. 发展重工业
C.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正确答案)
D. 无限制发展旅游业。
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海南卷

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海南卷高考海南卷地理真题+答案+解析(Word版)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A.河流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 湖泊水【答案】1.D 2.C考点:区域气候成因、区域水资源类型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
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B.良好的生态环境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5.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答案】3.A 4.D 5.C考点:工业区位选择、国内产业转移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6. 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7.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A.距离美国近B.通关税率低C.生产成本低D.生产技术高【答案】6.C 7.B考点:区域产业转移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基本不变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D.在冰期相对较低【答案】8.D 9.B【解析】试题分析:8.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高考二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海南(含答案)

高考复习中国区域地理——海南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海南的羊山地区是指海口市西南部,由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熔岩地区,“数缸订婚”是海南羊山地区的奇特婚习之一。
千百年来,羊山地区流传着一首关于嫁女的歌谣:“嫁女不嫁金,嫁女不嫁银,数数门前檐下缸,谁家缸多就成亲”。
这些缸都很大,高度到成年人的腰部,缸口50多厘米,主要排放在屋外的甬道边上(如图所示)。
该地区在夏季经常普降暴雨,但人们从不担心道路或庄稼受洪涝灾害的威胁。
完成1~2题。
1.对这种风俗理解正确的是A.当地水资源缺乏,用以存水B.历史因素,人们对水缸的钟爱C.制陶业比较发达D.彰显财富地位2.暴雨之后,当地没有积水成灾的主要原因是A.水缸起到削峰的作用B.土层较薄,岩石破碎,松软易风化C.植被覆盖率差,涵养水源功能不好D.地势起伏较大【答案】1. A 2.D【解析】1. 由材料可知,图中大水缸主要放在房檐下面,极有可能是储水之用,当地夏季虽然经常普降暴雨,但是由于地势起伏大(火山熔岩地区),缺乏存储空间,故A项正确。
2. 水缸的容量有限,不会起到削峰的作用,A项错误;该地为火山熔岩地区,地势起伏大,降雨后排水条件好,不易发生洪涝,D项正确;涵养水源功能不好,易发生积水成灾,C项错误;暴雨发生后是否发生涝灾,与土壤和岩石无关,B项错误。
南沙岛礁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如今利用玻璃温室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读南沙群岛示意图,完成3~4题。
3.南沙岛礁种植蔬菜主要限制性的自然条件是A.热量条件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土壤条件C.水分条件光照条件D.水分条件土壤条件4.“南沙温室”安装了活动遮阳棚,其主要作用是A.减少暴雨的影响B.减少热量损失C.有利于循环通风D.减少强烈的光照【答案】3.D 4.D【解析】3.从图中看南沙岛礁位于热带地区,光热充足,但因岛屿面积较小,水分条件差,为珊瑚岛,土壤贫瘠,限制性条件是水分和土壤,D正确。
海南高考试题及答案

海南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南省位于我国的哪个方向?A. 东北B. 西北C. 东南D. 西南答案:C2. 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A. 广州B. 海口C. 三亚D. 深圳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海南的著名景点?A. 天涯海角B. 南山寺C. 亚龙湾D. 黄果树瀑布答案:D4. 海南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A.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寒带气候5. 海南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A. 3.4万平方公里B. 34万平方公里C. 340万平方公里D. 3400万平方公里答案:A6. 海南省的人口数量大约是多少?A. 300万B. 3000万C. 30000万D. 300000万答案:A7. 海南省的简称是什么?A. 琼B. 粤C. 闽D. 鲁答案:A8. 海南省的省花是什么?A. 牡丹B. 玫瑰C. 木棉花D. 菊花答案:C9. 海南省的省树是什么?B. 榕树C. 椰子树D. 柳树答案:C10. 海南省的省鸟是什么?A. 丹顶鹤B. 孔雀C. 白鹭D. 鹦鹉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海南省的陆地面积为__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3.4万2. 海南省的海岸线总长为________公里。
答案:约1,5003. 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海口市的别称是________。
答案:椰城4. 海南省的著名水果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椰子、芒果5. 海南省的著名旅游城市三亚市的著名景点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天涯海角、南山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特点。
答案: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地处北纬18°10'至20°10'之间,东经108°37'至111°03'之间。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
2008年~2012年海南高考试题分析及思考——以“地球运动”为例

读 、区时的计算 、昼夜长短的变化 。根据西五区的区时 算出 甲地的时间,甲地经度为1 5 。E 即东一区 ,区时的
计 算公 式 :未 知 区时 = 已知 区时 +( 或一)时区差 ,甲地 的区 时为6 日 6 时2 0 分 ,即 甲地 正 H出 ,也 就是 甲地 在晨
东偏北 的角度最大 ,旗杆的影子O M西偏南的角度也就
部分 内容会拖很长的时间。
通过对 试卷 的分析和讲解 ,明 白了怎样对这部分 难点知识进行处理 。有的教师在高三第一轮复 习时这部 分内容拖的时间太长 ,教师觉得讲得累 ,学生学得也很 辛苦 ,从整体来看 ,对于学生的得分效果不是很明显 。
1 9 . 图 中甲地 时间 为
A. 5 日5 时2 0 分 C. 6日5 时2 0 分 B. 6 日6 时2 0 分 D. 5 日6 时2 0 分
答题时间,从而影响到整体的得分。 三 、思 考
对于高考试题 内容 的分析 ,为我们教学提供了依 据。我对于地球运动的知识处理 ,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多 困惑,对课时的安排 、内容的删减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等 不清晰。在这部分 内容授课时心里很没底 ,自己讲完 了 ,发现其他班的教师还在讲解 , 往往第一轮复习时这
昼长大于l 2 小时 ,而北半球应是昼短夜长 。此时船 员正 看到 日出,因此根据北京时间来算 出l 9 题四个选项的时 间 ,只要算出的时间是小于6 时就是正确选项。在2 0 题 的选项中涉及到了季节情景的判断。由题干中的信息我 们可知道此 时北半球为冬半年 ,而南半球为夏半年 。
例4 :( 2 0 1 2 年 海 南 高 考卷 )下 图 中的 斜 线 示 意晨
后 的位置 1  ̄ 1 ] 1 9 、2 0 题 的位 置 。这样对 学 生 的答题 和得 分
2012年高考世界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地理—世界地理试题集锦一、单选题【考点1】世界地理概况1. 图6是某城市各月份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了该城市的典型气候特征,这个城市是A. 罗马B. 曼谷C. 北京D. 纽约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3题。
题。
2.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3.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考点2】亚洲(浙江卷)自2011年7月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工厂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销售价格上涨。
完成4~5题4.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③中南部地势低洼,积涝成灾④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4.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硬盘生产工厂,主要原因是该国A. 软件产业发达B. 国内市场广阔C. 运输条件优越D. 劳动力价格较低(四川综)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6~8题6.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丁城市7.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才去的主要防治措施是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8.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D.降水量稀少切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天津卷)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图5),回答9~10题。
9.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10.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上海卷)右上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11.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A. ①②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考点3】非洲(北京卷)右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高三地理复习 空间定位(1)

2012年高考大纲卷
2012年高考山东卷
三、高考中的空间定位精度 中国地理中。。。。 约15°,无提示 约8°,无提示
2012年高考四川卷 2012年高考安徽卷
三、高考中的空间定位精度 中国地理中。。。。
约2°,有提示
约3°,有提示
2012年高考浙江卷
三、高考中的空间定位精度 中国地理中。。。。 约3°,有提示
.
四、位置记忆的一般规律
Arctic Circle
Tropic of Cancer
Atlantic Ocean
Pacific Ocean Pacific Ocean
Equator
Indian Ocean
Tropic of Capricorn
Antarctic Circle
Coordinate System: World Winkel150 Central Meridian: 150°0'0"?
一、什么是空间定位
将所观察到的位置信息,与心理地图相匹配
二、为什么要进行空间定位
白山黑水
大平原
春汛
现代农业 大森林 。。。。 冬季漫长
地理知识的储存依赖于心理地图!空间定位是将考试内容 与所学内容联系的桥梁,是解题的重要线索!
三、高考中空间定位的精度要求
说明
精度:地图所跨越的经纬度差 提示:特指地名提示
三、高考中的空间定位精度 世界地理中。。。。 约50°,有提示
约3°,无提示
2014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卷Ⅱ)
2014年高考真题海南卷
三、高考中的空间定位精度 世界地理中。。。。 约10°,有提示 约6°,有提示
2014年高考真题海南卷 2014年高考真题海南卷
2012年全国各省高考卷集合及答案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新疆、云南、内蒙古、河北)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 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读图2 ,完成6~7题6. 根据图是信息可以推断,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7. 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8.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 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9.甲、乙两类企业相比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10.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世界区域地理试题集锦教师版精品

高考地理冲刺——世界区域地理考察2012年高考(2012年高考海南卷)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觉,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1~2题。
.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疆在A.①旁边B.②旁边C.③旁边D.④旁边答案:C.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C.海风的影响D.寒流的影响答案:B自2(2012年高考海南卷)0世纪60年头,甲国起先在接近乙国边疆的地区设立边疆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些边疆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
据此完成8~10题。
.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A.劳动力价格较低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D.资金较雄厚答案:A.影响甲国边疆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实力D.环境质量答案:B.甲国边疆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B.甲国的环境质量C.乙国的就业率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答案:D(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宠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靠进口。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
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起先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缘由。
(6分)(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10分)(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缘由。
(6分)答案:(22分)【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地域的形成缘由。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与产业集聚的相关学问。
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主要是为了促进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爱护本土的红木资源。
第十二章 中国地理

3.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 最接近的是 A.1970~1976年 C.1980~1989年 ( B.1977~1984年 D.1989~2000年 )
4.该支流流入
A.黄河 B.长江
(
)
C.辽河
D.黑龙江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十二章
中国地理
5.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 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 ( )
和地势来答。
答案: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
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十二章
中国地理
[考情分析] 此考点常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 人文地理特征的判断、描述和分析,考查学生区域定位的 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十二章
中国地理
(2012·重庆高考)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
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 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
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
区年均温分布图”,读下图和材料回答2~4题。
湘教版地理
第十二章
中国地理
目 录
第十二章 中国地理
第一讲 第二讲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分区 中国地理
章末回味一刻钟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十二章
中国地理
第十二章
中国地理
[考情分析] 此考点常结合区域图、统计资料,考查区域自然地 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同时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获取信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一、第I卷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4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4分)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如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3.(4分)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年~1976年B.1977年~1984年C.1980年~1989年D.1989年~2000年4.(4分)该支流流入()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5.(4分)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6~7 题.6.(4分)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7.(4分)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如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8~9题.8.(4分)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9.(4分)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陆交通枢纽如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0~11题.10.(4分)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1.(4分)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价值.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岳武王,定居番禹(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刘邦称帝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府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岳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务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谴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据《史记》等材料二如图示意灵渠位置.(1)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2)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I卷共5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4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解答】解:结合图示中各国的煤炭消费量及本国的总人口数即可求出人均煤炭消费量。
《课堂新坐标》2012高考地理第一轮 第五章 第二节 产业转移课件 必修3

(2)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 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 与合作。 产业的 国际分工 与合作。
2011-10-22
(3)产业转移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 的生产活动联 产业转移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 系起来, 的分工与合作。 系起来,形成产品 生产过程 的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 (1)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 地理景观 。 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 的转移和扩散。 (2)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 的转移和扩散。 产业转移伴随着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 (1)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 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 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 失业人口 增加。 增加。 (2)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 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就业 压力。 压力。
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天津与北京比,地价、劳动力工资价格较低,而天津拥有 公司经营所 天津与北京比,地价、劳动力工资价格较低,而天津拥有M公司经营所 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优势成为天津的比较优势, 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优势成为天津的比较优势,吸引了 M公司在天津落户安家。故选D项。第(2)题,M公司的产业运营需要大 公司在天津落户安家。故选 项 公司在天津落户安家 题 公司的产业运营需要大 量的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协作, 公司的转移 实际上是该公司原料、 公司的转移, 量的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协作,M公司的转移,实际上是该公司原料、元 配件销售市场的转移,为了减少交通运输费用,增加销售收益, 配件销售市场的转移,为了减少交通运输费用,增加销售收益,与M公 公 司进行生产协作的企业选择了随M公司这一销售市场的转移而转移, 司进行生产协作的企业选择了随 公司这一销售市场的转移而转移,故 公司这一销售市场的转移而转移 公司的产品, 选B项。第(3)题,M公司的产品,如手机、GPS接收机等属于电子电器产 项 题 公司的产品 如手机、 接收机等属于电子电器产 公司的元配件供应源(商 。 品,电子元件制造企业是M公司的元配件供应源 商)。 电子元件制造企业是 公司的元配件供应源 【答案】 答案】 (1)D (2)B (3)C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海南卷)含答案

2024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8页,19小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2008-2020年南京市郊某乡村空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乡村空间用地类型2008年传统型耕地,养殖坑塘等农村宅基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等林地,水域等2020年新型复合型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购物用地,娱乐用地等旅游活动的水域,林地,耕地等1.2008年以来,该村产业发展方向为()A.林业B.特色种植业C.乡村旅游业D.小商品加工业2.下列对2008-2020年该村空间功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功能单一化B.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功能生产-生活复合化C.各功能用地界线逐渐明显D.水域,林地功能生活-生态复合化【答案】1.C 2.B【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20年与2008年相比,该村用地类型由耕地、养殖坑塘、农村宅基地等传统农村用地转变为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购物用地、娱乐用地、旅游活动用地等,说明乡村旅游产业在该村得到大力发展,2008年以来,该村产业发展方向为乡村旅游产业,C正确;林业、特色种植业、小商品加工业不是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ABD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1讲 中国自然地理 新人教版

最新考纲1.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与特点。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我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知识体系考纲解读1.了解我国各类地形的分布,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2.了解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3.了解我国河湖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4.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区域地理第二章第1讲中国自然地理新人教版考点一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特征一、中国的疆域1.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领土四至点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二、地形和地势1.地势特征2.地形复杂多样(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⑦天山、○24阴山、⑭昆仑山、⑥秦岭、⑤南岭东北—西南走向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脉、③巫山、○21雪峰山、⑱长白山、⑲武夷山、④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25阿尔泰山脉、⑯祁连山脉南北走向⑳贺兰山、○26六盘山、⑰横断山脉弧形山脉⑧喜马拉雅山由大到小依次是图中的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高原。
(3)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图中的⑬准噶尔盆地、⑫塔里木盆地、⑮柴达木盆地、⑪四川盆地。
(4)三大平原:平均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图中的○27东北平原、○28华北平原、○29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主要丘陵:由北到南依次有图中的○30辽东丘陵、○31山东丘陵、○32东南丘陵。
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地形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影响有利①便于发展多种经营;②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③山区急流可以发电①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②大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联系;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不利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③坡度大,不宜耕种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城市的建设2. 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2012海南省高考试卷含解析最新版本图文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海南高中高考试题及答案

海南高中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海南岛的描述,错误的是:A.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B. 海南岛位于中国南海北部C.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D. 海南岛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答案:D2. 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A. 三亚B. 五指山C. 海口D. 琼海答案:C3. 海南岛的著名旅游景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亚龙湾B. 天涯海角C. 五指山D. 黄果树瀑布答案:D4. 海南岛的主要农作物是:A. 小麦C. 玉米D. 棉花答案:B5. 海南岛的气候特征是:A. 四季分明B. 终年炎热C. 冬季寒冷D. 春秋凉爽答案:B6. 海南岛的民族构成中,哪个民族人口最多?A. 汉族B. 黎族C. 苗族D. 回族答案:A7. 海南岛的海岸线总长度约为:A. 500公里B. 1000公里C. 1500公里D. 2000公里答案:C8. 海南岛的著名水果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菠萝C. 椰子D. 苹果答案:D9.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A. 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B. 国际旅游的热门目的地C. 国际航运的重要通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海南岛的自然保护区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大洲岛B. 东寨港红树林C. 尖峰岭D. 九寨沟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南岛是中国第______大岛屿。
答案:二2. 海南岛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答案:热带季风气候3. 海南岛的最高峰是______。
答案:五指山4. 海南岛的著名历史人物有______。
答案:丘浚5. 海南岛的特产之一是______。
答案:椰子6. 海南岛的著名港口是______。
答案:三亚港7. 海南岛的著名节日是______。
答案:海南岛国际旅游岛欢乐节8. 海南岛的著名历史遗迹是______。
答案:海瑞墓9. 海南岛的著名自然景观是______。
答案:南山文化旅游区10. 海南岛的著名文化活动是______。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海南卷)(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1~2题。
1.图1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A. 附近B. 附近C. ●附近D. ❍附近2.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A. 海浪的影响B. 暖流的影响C. 海风的影响D. 寒流的影响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要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
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
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
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品种退化 产量过大●品质较差❍销售渠道不畅A. B. ●C. ❍D. ❍4. 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实力,亟需A. 提高产量B. 改善运输条件C. 推广良种D. 扩大销售渠道图2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5~7题。
5.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 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 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 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 河湖众多,少泥沙6. 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 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 占用大量耕地D. 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7. 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照明B. 制冷C.取暖D. 烹饪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图3)。
据此完成8~10题。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中国地理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中国地理(一)中国的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考点1】中国民族、政区与地形(2012江苏卷地理23-24)图12是2000v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2题。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
读图可知直辖市中,重庆人口在减少;东部地区人口都在增加;中部地区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增加;西部地区人口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人口迁入区,即人口增长区,经济落后地区往往成为人口迁出区,即人口减少区(2012上海卷地理(一)1、2)“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3.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右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A. 甲岛B. 乙岛C. 丙岛D. 丁岛【答案】A【解析】考查中国地理黄岩岛地理位置。
此题属于识记知识和热点问题,难度不大。
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图中标示黄岩岛的是甲。
4. 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考查南海问题。
该题组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我国的海洋主权、权益。
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这标示着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但我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解决。
海南高考历年试题及答案

海南高考历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是海南岛的主要气候类型?A.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A2. 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A. 三亚B. 海口C. 琼海D. 五指山答案:B3. 海南岛是中国第几大岛?A. 第一大岛B. 第二大岛C. 第三大岛D. 第四大岛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海南岛的特产?A. 椰子B. 芒果C. 菠萝D. 苹果答案:D5. 海南岛的著名旅游景点有?A. 天涯海角B. 长城C. 故宫D. 黄山答案:A6. 海南省的陆地面积是多少?A. 3.54万平方公里B. 3.54万平方米C. 3.54万平方千米D. 3.54万公顷答案:A7. 海南岛的海岸线总长度是多少?A. 1500公里B. 1500米C. 1500毫米D. 1500厘米答案:A8. 下列哪项是海南岛的著名节日?A. 春节B. 泼水节C. 火把节D. 龙舟节答案:A9.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是?A. 位于中国南部B. 位于中国北部C. 位于中国东部D. 位于中国西部答案:A10. 海南岛的人口数量是多少?A. 900万B. 9000万C. 90万D. 900亿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其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__。
答案:热带季风气候2. 海南岛的省会城市是______,位于海南岛的北部。
答案:海口3. 海南岛是中国的第二大岛,其陆地面积为______万平方公里。
答案:3.544. 海南岛的海岸线总长度约为______公里。
答案:15005. 海南岛的著名旅游景点包括______等。
答案:天涯海角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特点。
答案:海南岛位于中国南部,地处北纬18°10'至20°10',东经108°37'至111°03'之间,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
第I卷(选择题)
图1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1~2题。
1
1. 图1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2.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 海浪的影响
B. 暖流的影响
C. 海风的影响
D. 寒流的影响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
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
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
据此完成3~4题。
3. 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①品种退化②产量过大③品质较差④销售渠道不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 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A. 提高产量
B. 改善运输条件
C. 推广良种
D. 扩大销售渠道
图2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5~7题。
国界城市
湖泊河流
等高线、高程/m 山峰、高程/m
200图2
5. 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 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 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 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 河湖众多,少泥沙 6. 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A. 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B. 水位季节波动较小
C. 占用大量耕地
D. 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7. 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A. 照明
B. 制冷
C. 取暖
D. 烹饪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图3)。
据此完成8~10题
图3
8. 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 劳动力价格较低
B. 技术水平较高
C. 消费市场较广
D. 资金较雄厚 9.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 廉价劳动力
B. 交通运输
C. 研发能力
D. 环境质量 10.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 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B. 甲国的环境质量
C. 乙国的就业率
D. 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图4a 是2005年某城市新区规划图。
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2010年对原规划进行了修编(图4b )。
该城市盛行西北风。
据此完成11~13题。
图4
11. 按主导职能,该新区规划为
A. 居住区
B. 文化区
C. 政务区
D. 工业区 12. 在图4b 中的M 处适宜修建
100°
30°N
110°
A. 自来水厂
B. 垃圾焚烧厂
C. 污水处理厂
D. 热电厂 13. 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新区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 交通拥堵
B. 环境破坏严重
C. 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D. 工业用地不足
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
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
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14~15题。
表1
14.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 治理盐碱地
B. 退耕还草
C. 保护沼泽地
D. 植树造林
15. 该区域可能位于
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黄土高
原中部 D. 内蒙古高原西部
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据此完成16~18题。
16.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 耐旱
B. 耐涝
C. 抗病虫害
D. 占耕地少 17.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冻害 18.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城镇
省界
河流
年降水量线/mm 等高线、高程/mm 图6
图5
A. 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 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 降水少,地形平坦
D. 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图7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据此完成19~20题。
N
图7
19. 图中甲地时间为
A. 5日5时20分
B. 6日6时20分
C. 6日5时20分
D. 5日6时20分
20.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 悉尼
B. 上海
C. 雅加达
D. 莫斯科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1.(10分)图8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图8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22.(10分)图9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酒驰名中外。
酿造该种白酒的原料主要为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
为了确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用化肥和农药。
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仅数十公里,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题。
图9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市周边地区发展糯红高粱种植业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23.(10分)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图10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
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城市
等高线、高程/m
河流
图10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和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请考生在第24、25、26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是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4.(10分)旅游地理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见图11),设计年吞吐量为90万人次,目前实际年吞吐量在32万人次~50万人次之间。
2011年,黄山市接待的游客数量高达3000万人次。
图11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
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2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
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图12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26.(10分)环境保护
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平均高潮位
花岗岩
珊瑚礁平台 珊瑚礁碎屑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