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 基本概念地理数据: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梳子、文字、图像和图形的总称。
)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是对表达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特征:空间、时间、属性)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 GIS的定义: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 GIS由哪几部分组成?①硬件系统:输入设备、处理设备、存储设备和输出设备②软件系统:GIS支撑软件、GIS平台软件、GIS应用软件③网络: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主要作用信息传输④空间数据:是指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数据⑤人员4. GIS的主要功能有哪些①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输入②空间数据的编辑与管理③空间数据的处理与转换④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⑤空间数据的显示与输出应用功能:包括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第二章1.地理空间数据的描述有哪些坐标系?相互的关系是什么?2.我国常用地图投影,各种投影的适用性1.高斯-克里格投影:横轴切圆柱等角投影(1:50万以上)2.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横轴割圆柱等角投影)3.兰勃特等角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1:100万以下)我国规定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高斯投影。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要点

GIS-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要点1.数据是客观事物(包括概念)的数量、时空位置及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是未加工的原始材料信息是有用和有意义的数据,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像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二者关系:①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②数据经过加工才能变成有效的信息,同样的数据经过不同的处理过程,可变成不同的信息。
③由于数据和信息之间的紧密联系,通常并不严格区分数据和信息。
地理信息的概念: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的特点、意义:①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②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即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结构,而各个专题型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属性码进行的,这就为地理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可能。
③时序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可以按照时间尺度将地理信息划分为超短期的(如台风、地震)、短期的(如江河洪水、秋季低温)、中期的(如土地利用、作物估产)、长期的(如城市化、水土流失)、超长期的(如地壳变动、气候变化)等。
这对地理事物的预测、预报,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很重要。
认识地理信息的区域性、多层次性和动态变化的特征对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等的综合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

GIS=GI+S
2、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
(1)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特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杂性
( 2)具备可视化功能
(4)数据量大 ( 5)注重空间分析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 3)区域性和层次性
信息系统( IS )
非空间信息系统
空间信息系统 (SIS)
图书检索系统等 MIS
GIS 软件
基础软件
GIS
系统软件
空间数据
GIS 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特征:几何、属性、时间数据; 空间数据组织:矢量结构、栅格结构; 空间数据管理:
几何数据:文件
属性数据:关系数据库 ,,,, 应用人员
地图生产者、地图出版者、地图使用者、地理学专家、数据采集者、数据库设计者、数据库 管理者、系统开发人员
GIS 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和 GIS 技术的最终用户,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是 GIS 工程及其应用成败的关键。 GIS 应用人员的职责: 人是 GIS 中重要的构成因素, 仅有系统软件、 硬件和数据还构不成完 整的地理信息系统,需要人进行系统组织、管理、维护和数据更新、应用程序开发、信息提 取、为地理决策提供服务。
据往往缺乏拓扑关系;
析,提供辅助决策信
息
他与数据库的联系通常是一些简单的查
询。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硬件系统
地理数据
输入设备 存储设备 输出设备
数据输入 数据存储
信息输出 应用模型
系统操作
地
理
系统支持
数
据
库
地理分析
用户
软件系统 计算机系统软件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数据: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符号信息: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像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信息的特性: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序特征地学信息:指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具有无限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
地理信息与地学信息的区别:主要在于信息源的范围不同,地理信息的信息源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人类活动等;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泛,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
GIS定义: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的内涵: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2.GIS的对象是地理实体3.GIS的技术优势4.GIS的相关学科1.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GIS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五大要素组成1.3.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GIS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与变换4.空间查询与分析5.数据显示与输出GIS的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和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评估作战指挥交通运输宏观决策1.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国际GIS发展状况:上世纪60年代:开拓阶段—注重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70年代: 巩固阶段—注重空间信息的管理80年代:技术突破阶段—注重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90年代至今:社会化阶段—注重空间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我国GIS发展状况:20世纪70年代:准备阶段GIS先驱呼吁,初定理论基础,进行可行性GIS试验20世纪80年代:起步阶段GIS科研人员进行理论探索、规范探讨和试验软件开发20世纪90年代:发展阶段专题研究,GIS应用大发展新世纪至今:产业化阶段国家计划和科研项目,中国信息产业与标准化与国际接轨当代GIS发展动态:1、3S集成技术2、网络GIS更加流行3、三维GIS更富有吸引力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第一节地理空间及其表达地理空间(Geographic space):是指物质、能量、信息的存在形式在空间形态、结构过程、功能关系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在时间上的延续。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重点

1、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信息是由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你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是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而数据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数据是信息的表达。
2、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GIS的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他支撑软件、应用分析程序)地理空间数据、网络、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
4、地理信息特征:空间分布性、数据量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5、大地水准面:假设当海水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从海平面延伸到所有大陆下部而与地球重力方向处处正交的一个连续。
闭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6、地球椭球体:被大地水准面所包裹的球体称为大地椭球体。
7、我国常用大地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WGS84坐标系8、地图如何描述地理空间实体:在地图学上,把地理空间的实体分为点、线、面三种要素,分别用点状、线状、面状符号来表示。
对那些占面积较小,不能按比例尺表示,又要定位的事物通常用点状要素表示,对于地面上是线状或带状的事物,在地图上均用线状要素表示。
对于不连续分布或连续分布的面状事物的分布范围和质量等特征一般用面状要素表示。
9、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表示现象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2)属性特征:表示现象的特征,如变量、分类、数据特征和名称等(3)时间特征:指现象或物体随时间的变化。
10、空间数据拓扑关系:邻接关系:空间图形中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关联关系:空间图形中不同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包含关系:空间图形中同类但不同级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掌握要点集锦

地理信息系统掌握要点集锦第一章绪论:1. 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 识,是对表达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 地理数据: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 GIS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 如何理解GIS?● 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 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 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空间分析能力● GIS与地理学、测绘学联系紧密4. GIS由哪几部分组成硬件基本配置软件 GIS软件空间数据人员5. GIS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空间数据采集● 空间数据处理与编辑● 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 空间查询与分析● 空间信息输出6. GIS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GIS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它既要吸取诸多相关学科的精华和营养,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边缘学科,又将被多个相关学科所运用,并推动他们的发展。
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地理学、制图学、计算机、测绘与遥感。
第二章地学基础:1. 基本概念● 地球椭球: 近似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且其表面为等位面的旋转椭球。
(百度)● 大地体: 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百度)● 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
● 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切椭圆柱等角投影,假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切于椭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按规定投影条件,将中央子午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经纬线交点投影到椭圆柱上,并将此圆柱面展为平面,即得本投影● 横轴墨卡托投影:等角正切圆柱投影,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就得到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 兰勃特等角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设想用一个正圆锥割于球面两标准纬线,应用等角条件将地球面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沿一母线展开,即为兰勃特投影平面。
地理信息系统(GIS)重点总结

第一章1、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0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在计算机化的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3、GIS: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特点:❶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❷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❸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具有时序性、多维性、区域性特征的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示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策。
❹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❺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确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
4、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这一术语,并于1971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5、地理信息系统的五大功能:输入、查询、编辑、分析、输出。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内容总结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内容总结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内容总结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是一种集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技术系统。
在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中,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考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展示的一种综合技术体系。
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分析,实现对地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发展与空间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地理信息系统开始逐渐走向实用化阶段。
在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得到了重视与发展。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要素地理信息系统包含以下几个技术要素:地理空间数据、地理数据库、地理信息获取与输入、地理信息查询与分析、地理信息输出与表达。
1. 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包括地理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
地理位置数据以地图投影或其他空间坐标系的形式表示,如经纬度、地方坐标等;属性数据则是描述地点特征的数据,如人口密度、气温、土壤类型等。
2. 地理数据库地理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基础,它将地理空间数据及其属性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以方便地理信息的存储和检索。
3. 地理信息获取与输入地理信息获取与输入是指通过空间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仪器等手段获取地理信息,并将其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4. 地理信息查询与分析地理信息查询与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通过对地理数据的查询、统计、空间分析等操作,以实现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5. 地理信息输出与表达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分析结果以各种形式输出与表达,如地图制作、报表输出、数据可视化等,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地理信息系统重点整理地理信息系统1.数据和信息的定义:数据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直接记录或原始素材,而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加工后的有认识意义的结果。
2.信息的特性: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3.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位置特征②属性特征③时态特征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不能只写五个标题):①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特殊复杂性地理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或信息,是除空间位置及关系以外,所有描述地物自然或人文属性的定义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正相当于一般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和信息。
②必须具备科学可视化功能可视化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而一般信息系统可以没有可视化功能,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
可视化,或科学可视化,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热门话题,指通过图形图像等可以看见并认证的手段,来形象表现科学数据的构架和内涵。
大量研究表明,可视化能极大地提高信息、知识的理解和传播效率。
③区域性和多层次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为处理对象;而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又通常以区域为单位来组织,因此,1/ 13区域性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天然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层次性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层次,地球上的区域层次是很多的。
另一个是描述地理要素的专题层次,或图层。
④数据量较大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大,第一来自于它的区域性、多层次特点;第二也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可视化表达所必须的图形图像数据,而图形图像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量经常是很大的。
⑤注重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和所有信息系统一样,必须具备分析功能,以提取有用之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 (1)

1、地理信息:所有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
2、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该系统通常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
3、GIS中的地理空间:包括地理空间实体及其连接特征定位框架。
4、地理空间: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与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5、拓扑关系的概念:当几何图形发生变形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相对位置关系。
6.矢量数据结构:是隐式的形式,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实体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曲面数据结构】7.删数据结构: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为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8.空间数据库概念:GIS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点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集合。
9.空间数据的内插:根据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构建模型来计算位置点和分区的方法。
10.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部分现象的抽象,它描述数据结构与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数据库系统中关于数据内容,数据联系的逻辑的表示,以抽象的形式描述一个部门或系统的业务活动和信息流程。
11.空间分析:是指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为基础,以地理学原理为依托,以空间数据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12.缓冲区分析:是研究数据库的点线面的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空间数据在水平方向得以信息扩展分析的方法。
13.叠置分析:是将有关主题层组成的数据层面,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操作,其结果综合了原来的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是属性值的运算)。
14.数字地面模型(DTM):是定义于二维区域上的一个有限项的向量序列,它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
DTM中属性为高程的要素叫数字高程模型(DEM)。
15.栅格数据的聚合聚类分析:将一个单一层面的栅格数据系统经某种变换而得到一个具有新含义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也有人将这种分析方法称之为栅格数据的单层面。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地理信息系统重点整理地理信息系统1.数据和信息的定义:数据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直接记录或原始素材,而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加工后的有认识意义的结果。
2.信息的特性: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3.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位置特征②属性特征③时态特征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不能只写五个标题):①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特殊复杂性地理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或信息,是除空间位置及关系以外,所有描述地物自然或人文属性的定义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正相当于一般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和信息。
②必须具备科学可视化功能可视化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而一般信息系统可以没有可视化功能,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
可视化,或科学可视化,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热门话题,指通过图形图像等可以看见并认证的手段,来形象表现科学数据的构架和内涵。
大量研究表明,可视化能极大地提高信息、知识的理解和传播效率。
③区域性和多层次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为处理对象;而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又通常以区域为单位来组织,因此,1/ 13区域性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天然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层次性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层次,地球上的区域层次是很多的。
另一个是描述地理要素的专题层次,或图层。
④数据量较大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大,第一来自于它的区域性、多层次特点;第二也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可视化表达所必须的图形图像数据,而图形图像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量经常是很大的。
⑤注重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和所有信息系统一样,必须具备分析功能,以提取有用之信息。
初中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点梳理

初中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点梳理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GIT)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地理学原理等来获取、处理、分析和展示空间数据的一种新兴的综合性学科领域。
它在地理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空间关系,促进地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下面为大家梳理一下初中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点。
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1.地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通过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程序、数据和人员,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
3.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哪些?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示和空间决策支持等,可以为地理研究、规划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遥感技术1.什么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飞机等载体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检测,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数据。
2.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哪些?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农业、林业、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
3.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有哪些?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主要包括目视解译、数字解译和深度学习解译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解译方法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对环境问题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有哪些?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监测、土壤侵蚀分析、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估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平台,集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处理系统、统计分析系统于一体的地理信息处理系统,用于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展示和共享地理空间信息。
1.地理信息的获取:通过地理定位设备(如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如卫星图像、航空和航天遥感数据)等手段获取地理信息数据。
2.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将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存储在数据库中,包括地理数据(如地图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如人口数据、经济数据)。
3.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通过地理分析功能对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空间统计等。
4.数据的展示与表达:通过地图制作、图表展示、可视化等方式将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方便用户观察和理解数据。
5.数据的共享与交互:通过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提供实时数据查询和在线分析功能。
1.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分析和规划,高效管理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
2.城市规划与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城市布局和发展。
3.自然资源管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环境保护与监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变化等进行监测和评估,提供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决策支持。
5.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的依据。
1.多源数据融合:将多种数据源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2.云平台和大数据:将地理信息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整理整理者:地理131 杨子杰一、名词解释(5*3分=15分):(红色的是考试考了的或是特别重要的概念)1.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用于采集、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考了3分,英文全称也要写)2.栅格数据模型(Raster data model):一种用格网和像元来表示要素空间变化的空间数考了据模型。
3拓扑(Topology):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在拓扑变换(弯曲或拉伸等变换)下能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拓扑属性(与长度、面积无关)。
应用在GIS中,确保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能明晰表达。
(考了3分)4.不规则三角网(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一种复合矢量数据模型,它采用一系列无重叠的三角形来近似模拟陆地表面,从而构成不规则的三角网。
与DEM对比,TIN是基于高程点的不规则分布。
5.矢量数据模型(Vector data model):一种空间数据模型,采用点及其x、y坐标来构建点、线和面空间要素。
对有确定位置的离散要素比较理想。
6.地理坐标系统: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地球表面空间要素的定位参照系统。
7.大地基准:大地基准是地球的一个数学模型。
大地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待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
大地基准可作为计算某个位置地理坐标的参照或基础。
其定义包括大地原点、用于计算的椭圆参数、椭球与地球在原点的分离。
8.地图投影:投影的过程就是从球形的地球表面到平面的转换过程,这个转换过程的结果是地图投影,即以经纬线在平面上以系统排列来代表地理坐标系统。
9.像元值:栅格中的每个像元携有一个值,它代表由该行该列所决定的该位置上空间现象的特征,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
10.几何变换:利用一系列控制点和转换方程式在投影坐标上配准数字化地图、卫星图像或航空照片的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大全(二)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大全(二)引言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通过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GIS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应用GIS技术。
正文内容:一、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1. GPS定位原理和应用2. 遥感技术及其在GIS中的应用3. 数字地图的生成和处理4. 地理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5. 数据质量控制和修正技术二、地理数据的分析和建模1. 空间数据模型和存储结构2. 空间数据查询和空间分析方法3. 空间插值和空间推理技术4. 空间统计和地理模型建立5.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三、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展示1. 地图符号和制图原则2. 动态地图与交互式地图设计3. 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和技术4. 地图输出和打印技术5. 地理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四、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1. 城市和区域规划2. 自然资源管理3. 环境保护与监测4. 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5. 交通运输和物流规划五、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趋势1. WebGIS和移动GIS的发展2. 云计算和大数据在GIS中的应用3.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GIS领域的应用4. 地理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5. 地理信息系统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总结: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为一体的技术系统,应用广泛且发展迅速。
本文介绍了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地理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趋势等知识点。
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学习,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自己的工作和研究提供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GIS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球及表面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描述和三维可视化的技术系统。
2、GIS构成:硬件、软件、空间数据、人员。
3、GIS功能:数据采集、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组织和管理、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数据输出。
4、GIS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GIS与CAD:同:坐标参考系统;处理图形、非图形数据;对空间对象的空间相关关系建立和处理。
异:CAD不能建立地理坐标系统和完成地理坐标变换;CAD处理多为规则图形,而GIS 为非几何图形;CAD图形功能强而属性处理能力弱,而GIS图形与属性的操作比较频繁,且专业化特征比较强;GIS数据量比CAD大得多,数据结构、数据类型复杂,数据之间联系紧密;CAD不具备地理意义上的查询和分析能力。
2)GIS与MIS:同:对属性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对图形数据进行存储。
异:GIS对图形和属性数据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MIS一般只处理属性数据,对图形数据以文件形式进行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图形与数据之间没有联系;管理地图和地理信息的MIS 不一定就是GIS,MIS在概念上更接近DBMS。
3)GIS与RS:a.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信息源。
经过遥感信息系统处理的遥感信息,或进入GIS系统作为制图的背景图像,或是与经过分类的信息协同GIS与遥感的集成分析。
b.遥感图像信息处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的软件,主要强调对遥感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具有较强的制图功能,可设计丰富的符号和注记,虽有空间叠置分析功能,但由于缺少实体关系的描述,难以进行实体空间关系的描述,难以进行空间实体的空间关系查询、属性查询及网络分析等。
5、GIS的发展趋势:地球观测与信息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4D 地理信息系统和基于Web的空间信息服务。
第二章第三章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1、2、地球模型的建立:第一次逼近——大地水准面——大地体;第二次逼近——地球椭球体(旋转椭球体);第三次逼近——参考椭球体(总椭球体)。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信息与数据进行整合、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它涉及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数据模型、空间分析和应用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整合的技术系统。
它可以对地理现象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以实现对地理空间现象的理解和决策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输入、编辑、查询、分析和输出。
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是描述地理现象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组织方式。
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1. 矢量数据模型矢量数据模型将地理现象抽象为点、线、面等几何实体,通过坐标值和属性值来表示。
常用的矢量数据格式有点数据、线数据和面数据。
矢量数据模型适用于表示具体的地理对象,如道路、河流、建筑物等。
2. 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将地理现象划分为规则的网格或像元,通过像元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现象。
栅格数据模型适用于表示连续的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等。
常见的栅格数据格式有DEM(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
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是指利用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地理现象的量化分析和模拟推理的过程。
常见的空间分析操作有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等。
1. 空间查询空间查询用于根据位置关系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常见的查询操作有点在面内查询、相交查询、邻近查询等。
2. 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以某个对象为中心,确定其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地理空间数据。
它可用于分析地理现象的扩散范围、热区分析等。
3. 叠置分析叠置分析是指将多个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叠置计算,以获取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题型:一、名词解释5*3'二、选择题15*1'三、作图计算8'+7'/4'+5'+6'四、简单6*5'五、论述与分析10'+15'【第一章绪论】1·数据与信息: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等也是数据。
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以文字、数字、符号、声音、图象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共享性两者关系:①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而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②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和解算。
2·地理信息:概念: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特征:定位特征(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多维结构特征、时序特征3·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系统。
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功能:①数据采集与输入;②数据编辑与更新;③数据存储与管理;④空间查询与分析;⑤数据显示与输出3·GIS1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①GIS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种;②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至具有纯属性数据,而GIS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联合体;③GIS具有空间分析功能,而其他的管理信息系统则不具有。
4·常见的GIS输入输出设备:(输入)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测图仪、键盘等;(输出)打印机、显示器、绘图仪等5·GIS系统的应用领域:测绘与地图制图、资源管理、区域与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评估、作战指挥、交通运输、宏观决策、金融通讯及日常生活结合本专业展开论述GIS应用功能(城乡规划)6·了解国内外GIS发展阶段特性GIS起源于人口普查,土地调查和自动制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基本概念地理数据:各种地理特征与现象间关系得数字化表示。
(地理数据就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得物质得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与规律等得梳子、文字、图像与图形得总称.)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得性质、特征与运动状态得表征与一切有用得知识,就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得地理数据得解释(特征:空间、时间、属性)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得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与描述得技术系统。
2、 GIS得定义: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 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就是一种特定得十分重要得空间信息系统.它就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得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与描述得技术系统.3、GIS由哪几部分组成?①硬件系统:输入设备、处理设备、存储设备与输出设备②软件系统:GIS支撑软件、GIS平台软件、GIS应用软件③网络: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主要作用信息传输④空间数据:就是指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得自然、社会与人文景观数据⑤人员4、 GIS得主要功能有哪些①空间数据得采集与输入②空间数据得编辑与管理③空间数据得处理与转换④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⑤空间数据得显示与输出应用功能:包括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第二章1.地理空间数据得描述有哪些坐标系?相互得关系就是什么?2.我国常用地图投影,各种投影得适用性1.高斯—克里格投影:横轴切圆柱等角投影(1:50万以上)2.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横轴割圆柱等角投影)3.兰勃特等角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1:100万以下)我国规定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高斯投影。
1:2、5至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3˚分带。
3.GIS数据库建立就是为何要选择地图投影?如果要制作1:10万得土地利用图,该选何种类型得地图投影?GIS以地图方式显示地理信息。
地图就是平面而地理信息则就是在地球椭球上,因此地图投影在GIS中不可缺少。
GIS数据库中地理数据以地理坐标存储时,则以地图为数据源得空间数据必须通过投影变换转换成地理坐标;而输出或显示时,则要将地理坐标表示得空间数据通过投影变换变换成指定投影得平面坐标。
GIS中,地理数据得显示可根据用户得需要而指定投影方式,但当所显示得地图与国家基本地图系列得比例尺一致时,一般采用国家基本系列地图所用得投影.1:10万得土地利用图,选高斯—克里格地图投影4.空间坐标变换得方法1.空间直角坐标得转换2.投影解析转换3.数值拟合转换(多项式拟合变换)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标准及其分幅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得经差与纬差划分图幅。
1:1000000地图编号采用国际1:1000000地图编号标准。
从赤道起算,每纬差4°为一行,至88°,南北半球各分为22横列,依次编号A、B、、、、V;由精度180°西向东每6°一列,全球60列,以1—60表示,如海南所在1:100万图在第5行,第49列,其编号为E49 ;北京为J50图幅编号——“横行字母-纵列数字”图2、19 地第三章空间数据模型1、空间实体一般具有哪些主要得特征?空间特征:表示实体得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得地理位置。
空间特征又称定位特征或几何特征,一般用坐标数据表示。
属性特征:表示实体得特征.如名称、分类、质量特征与数量特征等。
时间特征:描述实体随时间得变化,其变化得周期有超短周期得、短期得、中期得与长期得.空间关系特征: 描述地理实体间得关系,空间关系包括拓扑关系、顺序关系与度量关系等2.何为空间关系?空间关系在描述空间实体特征中得意义何在?空间关系就是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相互作用得关系(1)拓扑空间关系:用来描述实体间得相邻、连通、包含与相交等关系;(2)顺序空间关系:用于描述实体在地理空间上得排列顺序,如实体之间前后、上下、左右与东、南、西、北等方位关系;(3)度量空间关系:用于描述空间实体之间得距离远近等关系。
3.空间数据得概念模型有哪些类型?试分析她们得应用特点?对象模型:也称作要素模型。
一般适合于对具有明确边界得地理现象进行抽象建模,如道路、地块得征税与使用权等方面得建模。
场模型:也称作域(field)模型,用于具有连续空间变化趋势得现象,如海拔、温度、土壤变化,以及现状不定得现象,例如火灾、洪水与危险物泄漏,应采用边界不固定得场模型进行建模。
网络模型:描述不连续得地理现象,需要考虑通过路径相互连接多个地理现象之间得连通情况。
如公路、铁路、通讯线路、管道、自然界中得物质流、物量流与信息流等,都可以表示成相应得点之间得连线,由此构成现实世界中多种多样得地理网络。
4.试分析GIS得几种主要得逻辑数据模型各自得特点。
矢量数据模型:适合于用对象模型抽象得地理空间对象。
在矢量数据模型中,可以明确地描述图形要素间得拓扑关系。
多边形边界被分割成一系列得弧段与结点.相邻多边形间得公共边界仅需表达一次,减少了描述得数据量,且避免了双重边界不能精确重合得问题。
栅格数据模型:适宜于用场模型抽象得得空间对象,采用面域或空域得枚举来直接描述空间实体. 栅格可以用数字矩阵来表示,地理空间坐标隐含在矩阵得行列上.在栅格数据模型中,点实体就是一个栅格单元(cell)或像元,线实体由一串彼此相连得像元构成,面实体则由一系列相邻得像元构成,像元得大小就是一致得。
每个像元对应于一个表示该实体属性得值。
优点:不同类型得空间数据层可以进行叠加操作,不需要经过复杂得几何计算。
缺点:对于一些变换、运算,如比例尺变换、投影变换等则操作不太方便。
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一方面保留了矢量数据模型得全部特性,空间实体具有明确得位置信息,并能建立与描述拓扑关系;另一方面又建立了栅格与实体得联系,即明确了栅格与实体得对应关系.镶嵌数据模型:采用规则或不规则得小面块集合来逼近自然界不规则得地理单元,适合于用场模型抽象得地理现象。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5.空间数据类型有哪些?简述其特征.几何图形数据:各种类型得地图与实测几何数据。
不仅反映空间实体得地理位置,还要反映实体间得空间关系。
影像数据:卫星遥感、航空遥感与摄影测量等属性数据:来源于实测数据,文字报告,图例,以及从遥感影像数据通过解释得到得信息等。
地形数据:来源于地形等高线图中得数字化,数字化高程模型,或其她形式表示得地形表面(如TIN)等元数据:对空间数据进行推理、分析与总结得到得关于数据得数据,如数据来源、数据权属、数据产生得时间、数据精度、数据分辨率、元数据比例尺、地理空间参考基准、数据转换方法等.6、Voronoi图、Delaunay三角网得构网方法及相互关系Voronoi多边形构造方法:组成多边形得边总就是与两相邻样点得连线垂直,并且多边形内得任何位置总就是离该多边形内样点得距离最近,离相邻多边形内样点得距离远,且每个多边形内包含且仅包含一个样点。
以Voronoi多边形内得样点属性作为整个多边形区域得属性.Delaunary三角网构造方法:可以按照最大空圆准则,根据离散点直接构造。
任一三角形得外接圆内不包含其它样点。
Delaunay三角网得特性:1)三角网得网形就是唯一得; 2)每一个三角形得内角为可能得最大角度,符合“三角剖分最小内角为最大”得最优化条件.相互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先构造Voronoi多边形或Delaunay三角网,再构造另一种模型。
1)将相邻Voronoi多边形内包含得样点连接起来,即形成Delaunary三角网;2) 对Delaunary三角网得每个三角形计算其外心(各边垂直平分线得交点),将相邻三角形得几何中心两两相连,即可得到Voronoi多边形得边.第4章ﻩ空间数据结构1、总结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在结构表达方面得特色。
矢量数据结构特点:位置明显、属性隐含。
栅格数据结构特点:属性明显、位置隐含;2.简述栅格数据压缩编码得几种方式与各自优缺点。
A.游程长度编码结构:只在各行(或列)数据得代码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代码以及相同代码重复得个数。
优点:适宜于类型面积较大得专题要素、遥感图像得分类结构。
变化部分游程数越多,压缩效率越高;栅格加密时数据量无明显增加,易于检索、叠加、合并等.缺点:不适于类型连续变化或类型分散得分类图。
B.四叉树编码结构:就是根据栅格数据二维空间分布得特点,将空间区域按照4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得数值单调为止,最后得到一棵四分叉得倒向树。
对不足得部分以0补足.缺点:指针不仅增加了数据贮存量,而且增加了操作得复杂性C、链码结构:由起点位置与一系列在基本方向得单位矢量给出每个后续点相对其前继点得可能得8个基本方向之一表示.优点:有效压缩栅格数据,对计算面积、长度、转折方向与凹凸度运算方便.缺点:对边界做合并与插入等修改编辑困难,对区域空间分析运算比较困难。
D、二维行程编码特点:二维行程编码采用了线性四叉树得地址码(Morton码),并按照码得顺序完成编码,但却就是没有结构规律得四叉树.二维行程编码比规则得四叉树更节省存贮空间,而且有利于以后得插入、删除与修改等操作。
它与线性四叉树之间得相互转换也非常容易与快速,因此可将它们视为相同得结构概念。
4、简述矢量数据编码得几种方式与各自优缺点.①实体式-—-优点:编码容易,数字化操作简单,数据排版直观;缺点:相邻多边形得公共边界被数字化两次与存储两次,造成数据冗余与不一致;缺少多边形得邻域信息与图形得拓扑关系;岛只作为一个单个图形,没有建立与外界多边形得联系.②拓扑数据模型-—-优点:拓扑分析容易;缺点:结构复杂、存取速度较慢。
⑥非拓扑数据模型-—-优点:结构简单,存取速度快;缺点:拓扑分析困难。
③索引式—-—优点:采用树状索引以减少数据冗余并间接增加邻域信息;缺点:比较繁琐,给邻域函数运算、消除无用边、处理岛状信息及检查拓扑关系带来一定困难,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④双重独立式-——优点:就是对图上网状或面状要素得任何一条线段,用顺序得两点以及相邻多边形来予以定义,最适合于城市信息系统。
缺点:⑤链状双重独立编码-——将若干直线段合为一个弧段,每个弧段可以有许多中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