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最新部编版九下诗歌赏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部编版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汇总——九年级下册
8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②。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
重点赏析 ①内容:首联纵向回忆,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面对 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②修辞、写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支离破碎的南宋王朝比作“飘 絮”,将自己的坎坷身世比作“浮萍”,形象地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山河破碎”对“身 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③修辞、情感:颈联巧妙运用双关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特殊的 心境,表现了诗人抗元失败后惶恐不安的心态和孤苦无依的感叹。
④写法、画面:以写野外雪景作了唯美的开端后,诗人将笔端从帐外转 到帐内。那片片雪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罗幕上慢慢消融。通过 对将士们的军旅生活的侧面描写,烘托出大雪的寒威,极写边塞的苦寒。 ⑤炼字、写法、修辞:“愁”“惨”二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将要长途 跋涉而产生担忧之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现磅礴的气势,突出边 塞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为下文的欢乐场面作铺垫。 ⑥炼字、写法:“掣”字运用夸张和反衬的手法,突出边塞的奇寒。 “胡琴”“琵琶”“羌笛”这些西域的器乐渲染出送别的悲凉气氛。
④情感:词人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是仍充满报国的雄心壮志。 ⑤典故、情感:借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 的重用,让自己有机会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⑥写法、情感:“天狼”喻指西夏,“射天狼”表达了词人要竭尽全力 抵御入侵者,从而为国立功的决心与抱负,读来让人充满激情,热血沸 腾。 主旨:此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强国 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作者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九年级(下)诗歌及详细注释和意思
九年级(下)诗歌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名句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一个青年男子见到河洲上双双对对的雎鸠,很自然地联想到那美丽的姑娘应该是自己的佳偶。
这种感情可谓热烈,这种追求哀哭可谓大胆。
诗句意眼前的雎鸠和明之景,引发对淑女的难以忘怀和热烈追求,只是“兴”的艺术手法。
同时雎鸠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
这四句诗可算是“兴”“比”皆用的范例。
“参差荇菜”是上承“关关雎鸠”。
即景生情,以荇菜的流动无方比喻淑女之难求。
“求”字是全篇的中心。
“悠哉悠哉”写绵绵情意,思念不觉;“辗转反侧”,动作描写,突出其内心的不平静。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名句理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四句诗表现使人追求一种人那坚定的信念,在那萧疏冷清的早晨,芦苇成片,芦花茫茫,露珠晶莹,凝结成霜。
诗人日夜思念的人儿啊,他就在河水的那一方,诗人怀着诚挚专一的情意去寻找他。
虽然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但他仍饱含无限深情,刻骨铭心的思念是他坚信“伊人”就“在水一方”。
前两句诗起兴,即交代时令、环境,又为全诗感情的抒发渲染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
现在往往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抒发对意中人的怀恋之情。
全诗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釐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丌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冞塞川,将登夜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応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夗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旪,直挂于帆济沧海。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癿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癿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徇我放下杯筷,丌愿迕飠。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冞堵塞多川;想登夜行山,多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夜公磻溪垂钓,徇遇重才癿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夜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癿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癿多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癿旪机定会到来,到那旪,将扬起征帆迖渡碧海青夛。
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癿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旪,产生癿丌可抑制癿激愤情绪;但他幵未因此而放弃迖多癿政治理想,仍盼着忥有一夛会施展自己癿抨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递乐观豪迈癿气概,充满了积杳浪漫主丿癿情调。
苦闷不追求、失望不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返首诗丨。
(1)叙事开篇,夸张癿手法。
用夸张癿笔法,写“釐樽清酒”,“玉盘珍馐”癿宴飢,诗人即停杯,投箸,拔剑丌能飢,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夜行”,但是“冞塞川,雪满山”,返是象征人生道路癿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癿悲愤。
现实乀路虽然坎坷,但梦迓在,理想迓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旪,曾在渭水癿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癿愿望。
返两丧典敀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亍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癿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癿政治抨负。
在沉郁丨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癿旪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巳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忝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渔家傲·秋思(XXX)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景色和江南大不相同。
大雁飞回衡阳,没有停留的意思。
黄昏时分,号角吹响,边塞特有的风声、XXX、羌笛声和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
群山连绵,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
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覆盖大地。
夜深了,外出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主题】这首边塞词表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和征夫的艰苦生活,同时也暗示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和爱国激情,构成了将军和XXX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情绪。
写法】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作者展现了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感人至深。
XXX·密州出猎(XXX)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庞大的队伍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XXX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XXX派遣XXX去云中赦免XXX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主题】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写法】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破阵子·为XXX赋壮词以寄(XXX)喝醉了,点起灯来看剑,梦回当年吹起号角的战场。
八百里的军队分成若干部分,五十个琴弦演奏着塞外的音乐。
沙场上秋天打仗。
译文】三月七日,我在沙湖道中遇到了雨,我的雨具先被带走了,同行的人都很狼狈,而我却毫不觉得不舒服。
部编教材九下必备古诗词鉴赏
第1首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内容理解:“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
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不同。
典故:化用“衡阳回雁峰”的典故,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塞的寒风萧瑟、满目荒凉。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内容理解: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渲染出悲凉的气氛;长烟、落日、孤城等描绘出苍凉、孤寂的边塞风光,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写作手法:边声、号角声是所听,千嶂、长烟、落日、孤城是所见,视听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为下阕抒情蓄势。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内容理解:这两句为全词核心,词人正面揭示自己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即他们思念家乡,却因战功未建,不能如愿而归。
其中“一杯”和“万里”对比强烈,写出了如词人一般的征夫们只能用一杯浊酒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寄托着对成就功业的向往,悲壮又满怀豪情。
用典: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无从谈起。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手法:“羌管悠悠霜满地”是借景抒情之句。
“羌管”发出的是凄切之声,加上大地铺满的秋霜,从视觉、听觉方面加重了征夫的愁思。
修辞、情感:最后一句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用悲怆的情调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思念家乡的情感,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全词主旨】这首词上阕写塞外秋景,景中有情;下阕抒发边关将士的愁情。
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语言质朴凝练,感情抑郁诚挚,词人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第2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阅读鉴赏(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阅读鉴赏完整版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重点词句翻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
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真题再现:(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
“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
(共2分)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
词人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雁去”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边声”句,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
“孤城”句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词人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勒石燕然,表达了词人爱国、卫国的精神。
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法】①上阕着重写景,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②下阕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③运用典故、互文。
02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9200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麽人生态度?2、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生态度的?1、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面对人生苦难之时,无喜无悲、荣辱皆忘、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2、作者把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相类比,通过具体的词语表达出来,如:“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
5、你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答: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面对人生苦难之时,无喜无悲、荣辱皆忘、旷达超脱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及注释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①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③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
2.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①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寓居偏僻的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②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③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赏析
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赏析复习目标 :1.背诵、默写诗词名句。
2. 把握诗词内容,理解作者感情,鉴赏诗词中的名句及艺术手法等。
复习过程:一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译文: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自得地采,偶一抬头,无意中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秀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二)赏析1.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为“望”、“看”等字,表达效果是否一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包含深刻的含义。
说说看。
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是有些人,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和宁静的大自然怀抱呢?这两句诗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
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
而这个“理”,正好为上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
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4.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①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陶渊明既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也有“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一面,我们诗中主要看到了他“柔”的一面,但也不要忽略他“刚”的一面。
②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积极意义。
③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部编版九下古诗文及赏析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
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点明了时间、地点,总写边关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
含有惊异之意。
2.“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反映了边关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
3.“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写边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悲凉气氛浓厚,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边关被崇山峻岭环抱;下句写到对西夏的战争,充满肃杀之气,暗示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为下片的抒情作铺垫。
5.“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万里”形成了悬殊的对比,写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6.“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就不还乡,抒发了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思想。
7.“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将军彻夜未眠发为之白,征夫为之落泪。
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兼而有之,复杂而又矛盾。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完整word版)最新部编版九下诗歌赏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九下诗歌赏析(2018.12.12)制卷:詹文志姓名:《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边塞的萧瑟与荒凉),下阕写思乡之情(思念家乡慷慨悲壮的情怀)。
2、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加以描述。
答: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意近即可)3、“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4统领全词景物特点的是哪一个字?描写了哪三个方面的景象?分别表现了什么特点?答:统领全景特点的一个字是“异”。
描写了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闭的景象。
分别表现了塞下秋景天冷、声杂、战事紧张的特点。
5、“孤城闭”有何妙处?答: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
6、“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用典,奏出昂扬之音。
7、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答:上阕侧重描写,下阕侧重抒情。
8、“燕然未勒”的意思是边患未平,敌人未退。
9、想象“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画面,并写出景物描写的作用。
画面:在崇山峻岭之间坐落着一座孤城,傍晚时分,夕阳夕照,烟雾弥漫,城门紧闭,显出几分苍凉悲壮之感。
作用:写出边塞之城的孤寂悲凉景象,也表现出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点。
10、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两句诗写出了戍边将士的矛盾心理。
他们常年在外戍边,免不了要思念远在万里的家乡,但一想到边患未平,敌人未退,只好把归家之事放在一边。
表现了将士们以国事为重,以天下为先得高尚精神。
11、这首词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哪两句表现出来?答:这首词表达了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他们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激愤抑郁之情。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 专项 古诗词鉴赏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第41页源自 第42页第43页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第66页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第67页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第68页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第63页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第64页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第65页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专项 古诗词鉴赏
第69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部编九年级下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翻译: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作者简介: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以及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重点赏析:全诗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只用了“幽篁”“深林”“明月”三个词,在写人物活动时,只用了“独坐”“弹琴”“长啸”三个词,却妙趣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全诗在语言上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
自然平淡的语言美与清幽澄净的意境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实例赏析: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词语是:独坐、弹琴、长啸。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独”字好在哪里?答:“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3、赏析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答: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淡泊、超拔脱俗的气质。
4、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上阕中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异”在(1)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飞向衡阳,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
实际上写塞下极寒,与家乡吴地大不相同。
(2)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构成塞下特异的“边声”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渴望建立军功的思想感情,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上阕侧重于描画,下阕侧重于抒情。
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豪杰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应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6、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
雁去。
7、全词抒发了作者如何的复杂豪情?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
别的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7)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夕阳”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苦。
(8)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部17首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词(17首)人教部编版(拼音、注释、赏析)1[现代]陈毅《梅岭三章》2[宋]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3[宋]苏轼《江神子/江城子密州出猎》4[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近代]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6[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7[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8[宋]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9[清]纳兰性德《浣溪沙》10[汉]两汉乐府《十五从军征》11[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2[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3[宋]文天祥《过零丁洋》14[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5[宋]文天祥《南安军》16[明]夏完淳《别云间》17[明]王磐《中吕·朝天子》1、梅岭三章【现代】 陈毅断du àn 头t óu 今j īn 日r ì意y ì如r ú何h é?创chu àn ɡ业y è艰ji ān 难n án 百b ǎi 战zh àn 多du ō。
此c ǐ去q ù泉qu án 台t ái 招zh āo 旧ji ù部b ù,旌j īn ɡ旗q í十sh í万w àn 斩zh ǎn 阎y án 罗lu ó。
南n án 国ɡu ó烽f ēn ɡ烟y ān 正zh èn ɡ十sh í年ni án ,此c ǐ头t óu 须x ū向xi àn ɡ国ɡu ó门m én 悬xu án 。
后h òu 死s ǐ诸zh ū君j ūn 多du ō努n ǔ力l ì,捷ji é报b ào 飞f ēi 来l ái 当d ān ɡ纸zh ǐ钱qi án 。
九年级下册诗词赏析汇总
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上片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一句说“我”,一句说“君”,构成文句上的重叠复沓,诗意上的相对相映。
一住江头,一住江尾,既显空间距之远,又蕴相思情之长。
两句两叹,我们仿佛感触到了主人公深情的思念和伤感,而一个在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也在此江水悠悠,千山重障的背景下呼之欲出了。
词的三、四两句,是从前两句自然引出的。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当然就天天望江水,“日日思君”来,而“不见君”又是非常自然的了,山水阻隔的路又岂是那么容易跨越的?这一句是全词的主干。
虽然彼此不相见但想到同住长江之滨,“共饮长江水”,女主人公的内心又感到了一点安慰。
这“共饮”一词,反映了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毛晋在《姑溪词跋》中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可谓一语中的。
下片以“此水几时休”呼应上片的“长江头”“长江尾”“长江水”,“此恨何时已。
”呼应上片的“思君”的句子,过片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何时已”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休止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消止之时。
此处在风格上有所变化,上片是民歌、民间词的直率热烈,重言错举;这里一下变成了文人词的深挚婉曲,简约含蓄;从客观上看,这符合人物情感发展的节奏。
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也是一种理智的反思和顿悟。
词的上片韵字是“尾”“水”,押ui韵;下片的韵字是“已”“意”,押i韵。
开度(开口的大小和响亮度)有一定的变化,语调上扬,为全词结句的抒情加重了语气,表现了虽有山水隔绝而爱永恒主题,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
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下诗歌赏析(2018.12.12)制卷:詹文志姓名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边塞的萧瑟与荒凉),下阕写思乡之情(思念家乡慷慨悲壮的情怀)。
2、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加以描述。
答: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意近即可)3、“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4统领全词景物特点的是哪一个字?描写了哪三个方面的景象?分别表现了什么特点?答:统领全景特点的一个字是“异”。
描写了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闭的景象。
分别表现了塞下秋景天冷、声杂、战事紧张的特点。
5、“孤城闭”有何妙处?答: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
6、“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用典,奏出昂扬之音。
7、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答:上阕侧重描写,下阕侧重抒情。
8、“燕然未勒”的意思是边患未平,敌人未退。
9、想象“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画面,并写出景物描写的作用。
画面:在崇山峻岭之间坐落着一座孤城,傍晚时分,夕阳夕照,烟雾弥漫,城门紧闭,显出几分苍凉悲壮之感。
作用:写出边塞之城的孤寂悲凉景象,也表现出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点。
10 、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两句诗写出了戍边将士的矛盾心理。
他们常年在外戍边,免不了要思念远在万里的家乡,但一想到边患未平,敌人未退,只好把归家之事放在一边。
表现了将士们以国事为重,以天下为先得高尚精神。
11 、这首词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哪两句表现出来?答:这首词表达了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他们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激愤抑郁之情。
主要通过“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出来。
12 、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句词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共同营造出一种伤感凄凉的氛围,“羌管悠悠”既表现了边塞乐曲的绵长,也是将士们内心思乡之情的真实写照。
“霜”字暗示了是在深秋季节,渲染了一种凄凉寒冷的氛围,很巧妙地与文中的“白发”相呼应,更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13 、请揣摩“霜满地”的作用。
渲染气氛,表现出将士们的凄清悲凉之感,表现了戍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14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答:互文。
含蓄表达了作者要建立军功的爱国情怀和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上阕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场面;下阕言志,抒发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①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②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答:狂。
突出作者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4、“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有什么写作特点?分别表达是什么意思?答:都用典。
“亲射虎”表达作者年纪虽老,但仍有少年狂气;“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射天狼”表达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
5、“千骑卷平冈”(或“卷”)有何表达效果?答:极言行走之快,表现出狩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场景。
6、词的上阕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倾城”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绪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看出来。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中“秋”“点兵”的表达效果。
答:“秋”既点明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点兵”透出战斗即将开始。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对偶、借代。
营造出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比喻。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梦回”的情景?)答:抒发作者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7、这首词融梦境(梦幻、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 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8、试从艺术手法上对“沙场秋点兵”一句作赏析。
运用虚笔,“秋”让人联想到秋高气爽,草肥马壮,渲染了出征将士威武的气势,充分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9、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表现了将士英勇无畏,奋力杀敌的精神风貌,也暗示了战斗的顺利。
10、作者为什么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答:作者希望收复失地,却因朝廷无能而难以实现,而自己已年老,心中不由涌起壮志难酬的悲愤。
11、作者在理想和现实中各是怎样的形象?答:理想中是雄姿英发、驰骋沙场、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现实中是隐居乡间、忧虑国事、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
12、为什么说这首词是一首“赋壮词”?答: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种种都极其勇猛、雄健;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③从语言风格上看雄壮而不纤巧。
《满江红·小住京华》近代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C别号是鉴湖女侠)。
A、《满江红》作于1903 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3.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
(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4.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5.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
而结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烘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 这首诗描绘了大戈壁上一片冰雪世界,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的景色(或: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魂奇壮丽的边塞雪景),“愁”字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答:表达了作者因友人返京而无限惆怅的思想感情。
3、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千古名句。
望着披上银装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此句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颖奇特,颇有浪漫色彩。
不但给人以色彩的美,而且把视觉和嗅觉并用,给人以馨重,为千古咏雪名句。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的决心。
, 2.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 以“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时起时沉。
3.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内容和抒情方法上作简要分析。
答: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
尾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诗人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以死明志的爱国之情。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答:宋王朝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 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 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6、诗的基调由悲郁而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
答:同意。
诗的前三联高度概述了国家的艰危困厄和自己九死一生的悲愤抑郁之情,尾联则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表现出诗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7、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