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沼泽采集中地震电缆的保护及应用

合集下载

地震资料采集现场质量监控技术

地震资料采集现场质量监控技术

地震资料采集现场质量监控技术
赵忠华;丁吉丰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09(035)005
【摘要】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对地震资料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监控地震资料的采集,确保采集的地震资料的有效性和保真性,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套基本的地震资料现场处理质量监控方法,确保了后续室内地震资料处理的精度,从而达到油气勘探,开发对地震资料精度的要求.
【总页数】2页(P98-99)
【作者】赵忠华;丁吉丰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现场处理在地震资料采集工程中质量控制的研究 [J], 高峰
2.复杂山地地震资料采集参数论证和观测系统的设计——以西昌盆地昭觉区块的地震资料采集为例 [J], 邱健;马国标
3.质量监控处理在地震资料采集中的研究和应用 [J], 许建国;刘瑞合;王玉娟
4.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质量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田春林;成云
5.新技术——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质量监控软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丹探区沼泽过渡带地震采集技术

苏丹探区沼泽过渡带地震采集技术

苏丹探区沼泽过渡带地震采集技术沈万杰;于冬梅;碗学俭;刘长青;杨素玉;王永平;方超【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勘探》【年(卷),期】2009(014)006【摘要】苏丹沼泽过渡带是陆地-浅水沼泽-深水沼泽的地表,由于地表地质条件变化大,导致地震波能量与频率吸收衰减差异很大.在该区包含旱地-过渡带-深水沼泽3种整套施工方法.通过分析苏丹沼泽过渡带工区各种近地表条件,建立地表地质结构吸收衰减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地震波吸收衰减与沼泽勘探施工的关系提供依据;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优选参数,优选地震波激发和接收条件,达到减弱地震波吸收衰减的目标.【总页数】5页(P84-88)【作者】沈万杰;于冬梅;碗学俭;刘长青;杨素玉;王永平;方超【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河南省濮阳市,4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相关文献】1.三维复杂地表区井震联合地震采集技术在库车东探区的应用 [J], 王林林2.从苏丹3/7区块施工分析过渡带和沼泽设备的开发方向 [J], 赵志勋3.胜利探区水网区地震采集技术 [J], 曹国滨;张旭;张交东4.印度尼西亚BINJAI沼泽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 [J], 姚汉俊5.东方物探打造地震采集技术利器——KLSeisⅡ在全球5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国内探区生产使用率达到100%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在国际项目土石分界鉴别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在国际项目土石分界鉴别中的应用

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在国际项目土石分界鉴别中的应用在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中将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应用于土石分界的鉴别中,简化了土石方施工工序,保证了现场施工的连续性,加快了土石方开挖进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标签: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国际项目;土石分界;鉴别;应用1.工程概述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位于苏丹东部的卡萨拉州与加达里夫州交界处,地处Atbara河与Setit河两河交汇处上游约20km,距首都喀土穆公路距离约460公里。

该项目主要由Rumela和Burdana两座大坝、两河床粘土心墙坝、左右岸土堤、左右岸堆石坝、厂房进水口、厂房及其附属工程组成,坝轴线总长约13km,该枢纽主要功能为灌溉、供水,兼顾发电。

项目装机4x80=320MW,建成后将形成一个约30亿立方米库容的水库,灌溉面积达50万公顷,为700万人口解决灌溉用水,为300万人口提供饮用水保障,为上百万人提供电力供应,苏丹三分之一的人口将因此直接受益。

项目建成后对于促进苏丹东部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就业水平、改善当地人民生活将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Rumela大坝和Burdana大坝分别位于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Atbara河和厄立特里亚的Setit河上,流域形成后,经过几百万年的侵蚀,其基岩表面形成了准平原,基岩为努比亚砂岩(Sandstone),砂岩中夹着许多薄泥岩(Mudstone)层,表面覆盖层主要为壤土、砂土和粘土。

2.浅层地震折射波法的引入根据项目合同BOQ清单,开挖单价仅包括土方开挖和石方开挖两个单价,众所周知由于土方和石方开挖的所使用的开挖方式和开挖设备不同,所以其单价差距较大,因此对土石开挖进行客观地鉴别对合同业主和承包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合同技术条款“开挖类别的鉴别”中关于岩石开挖的定义如下:项目部根据总进度安排首先启动了Rumela溢洪道开挖区域覆盖层的剥离工作,在部分区域覆盖层剥离完后根据技术条款要求选择了符合技术条款要求的卡特D8型推土机这一比较直观的方式在业主/工程师的见证下启动了岩石的鉴别工作,尽管在推土机巨大的轰鸣声中也没能轻松地将鉴别区域内的岩石有效松动或分解,项目部认为鉴别区域内已出露的可以定义为岩石了,但业主/工程师却并不认可,他们认为机械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某些人为因素,素以严谨和死板著称的德国拉米尔(Lahmeyer)国际咨询工程师提出让承包商采用合同技术条款中规定的第二种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土石的分类鉴别。

OBC地震采集ppt课件

OBC地震采集ppt课件
式中 X h yd ( t ) 为水检响应,X primary (t ) 为一次波响应,X ghost (t ) 为 鬼波响应,X pegleg (t) 为微屈多次波响应。
陆检响应公式为: X g e o ( t) X p r i m a r y ( t) X g h o s t( t) X p e g l e g ( t) (2)
最新课件
3
OBC地震采集方法简介
海底电缆(Ocean Bottom Cable,OBC)地震采集作业, 就是将成百上千个检波器连接在海底电缆上,由专用的放 线艇在定位仪的引导下将海底电缆沉放到海底(海底电缆可 以是一条或多条),海底电缆的一端连接到固定的仪器船上 (仪器船要在海中抛前后锚以保证船身不转向和船位不偏 移),而由另一条船(震源船)在四周按设计测线放炮的方式 进行地震作业。
如果使式(10)的误差能量达到最小或者减号两边相 关系数达到最大,即求出了水底的反射系数r。在合理范围 内改变水深值以使式(10) 的误差能量达到最小或者减号两 边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即可求出实际水深值。
最新课件
32
而式(10)也是进行陆检刻度的公式,式中 X g eo ( t ) 代表 刻度后的陆检响应,它实际上是野外接收的陆检 X g ( t ) 使用刻
最新课件
27
双检理论研究及应用
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数据中通常出现海水鸣震干扰,这 种干扰仅用水检资料很难去除。因此,可通过水检和陆检 同时采集的数据叠加来压制鸣震干扰,并增强一次波。要 将两种检波器数据进行最佳比例求和,即可压制鸣震噪声。
最新课件
28
水检响应公式:
X h y d ( t) X p r i m a r y ( t) X g h o s t( t) X p e g l e g ( t)(1)

也门71区地震资料采集方法

也门71区地震资料采集方法

也门71区地震资料采集方法裴全理【摘要】也门71区地表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给地震采集带来施工和技术上的难题.通过分析工区地震地质条件、地质任务、以往资料质量等因素,对 71区地震资料采集方法进行研究,以2006年二维地震采集项目为例,说明采用混合震源采集、弯直线施工、观测系统、激发因素等措施,取得较好的结果.【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9(033)002【总页数】5页(P181-185)【关键词】地震资料采集;混合震源;观测系统;也门【作者】裴全理【作者单位】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采集方法研究所,河南,濮阳,45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也门71区位于非洲塞云—马西拉盆地西北部,面积1 801 km2,是中石化集团对外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项目。

区内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主要为山地(面积占52%)和沟谷(面积占48%),山体与沟谷近乎垂直,峭壁林立,通行困难;山顶和沟谷之间的激发接收条件差异极大。

这样的条件给开展高密度的地震测网观测带来很大的难题,从而严重影响区内整体构造形态的获得。

因此,解决地震数据采集难题,是本区开展油气风险勘探的基础环节。

71区地表地震地质条件特殊,山地与沟谷变换频繁,区内山顶高程900~1 150 m,谷底高程600~700m,高差较大,测线不得不穿越山地沟谷,这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工区内,山地面积占据工区面积的大半,能否在山地采集到可用的地震资料,关系到地质任务的完成与否。

山顶基本为裸露的碳酸盐岩,部分有很薄(0.2~0.5 m)的由破碎砾石组成的松散风化层。

碳酸盐岩质地坚硬,成井困难,激发接收条件差。

更为困难的是,几乎没有道路通往山顶,仅有个别为采石而修建的简易路,利用价值不大。

如果采用大型采集设备(如可控震源)上山按地震测网进行观测,势必大量修路,频繁的地形变化状况使得修路规模太大。

显然大型设备上山困难重重。

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

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

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一、引言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是指通过在海底电缆上安装地震传感器,利用地震仪器采集地震波数据的方法。

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地壳的结构和地震活动规律,为地震预警和灾害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二、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的制定背景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的制定是为了规范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的操作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规程的制定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采集成本,保障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规程的制定应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确保采集的地震波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可靠性。

2.规范性原则:规程的制定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采集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安全性原则:规程的制定应考虑采集操作的安全性,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实用性原则:规程的制定应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四、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1.设备准备:包括地震传感器、地震仪器、海底电缆等设备的选择和准备工作。

2.部署计划:根据勘探区域的特点和目标确定采集线路和布设方案,制定详细的部署计划。

3.现场操作:包括海底电缆的敷设和连接、地震传感器的安装和校准、地震仪器的设置和调试等操作。

4.数据采集:根据规定的参数和采集计划,进行地震波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记录。

5.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去噪、滤波、校正等处理,得到准确的地震资料。

6.数据分析:对处理后的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取有关地壳结构和地震活动规律的信息。

7.质量控制:对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安全管理: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措施,保障采集现场的安全和人员的健康。

9.数据归档:对采集和处理好的地震资料进行归档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长期保存。

海上拖缆地震采集系统电缆检测要求

海上拖缆地震采集系统电缆检测要求

海上拖缆地震采集系统电缆检测要求作者:李铭陆响晖来源:《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2019年第40期【摘; 要】海上拖缆地震采集系统是海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重要水下数据采集部分,对电缆工作段进行高标准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段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拖缆工作段输入电源滤波分析、检波器极性分析、采集板技术指标和内芯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拖缆工作段质量工艺,减少作业过程中故障频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其作业可靠性。

【关键词】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拖缆工作段;检波器;采集板;可靠性Abstract:The marine streamer seismic acquisi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underwater data acquisition part of the marin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The high standard detection of the cable working se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working section.In this paper,the quality and technology of the working section of the streamer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rough the filtering analysis of the input power supply of the working section of the streamer,the polarity analysis of the geophone,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the acquisition board and the inner core detection Reduce the failure frequency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reliability.Key words:Marin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streamer working section,geophone,acquisition board,reliability1.引言海上拖纜地震采集系统主要应用于勘察船、物探船的地震数据采集作业,能够完成二维、三维采集作业以及斜缆、深缆等新方法采集作业。

鄂尔多斯盆地苏46区块绿色环保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苏46区块绿色环保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

(图 8)。若采用可控震源 激发、单 支 接 收 技 术 施 工,
70
内蒙古石油化工
需要较高的覆盖次数才能取得预期 效 果 [19~20],根 据
本区资料品质估算,采 用 该 技 术 施 工 覆 盖 次 数 需 达
2021 年第 2 期
而采用基 于 提 高 资 料 信 噪 比 的 组 合 接 收 技 术 性 价
图 1 二维地质模型
收稿日期:
2020-11-26
作者简介:梅安鑫(
1972 年 - ),男,
2010 年 7 月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本科毕业。主要从事天然气 勘 探 开 发 方 面 的 研 究
工作。
68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1 年第 2 期
图 2 模型正演剖面
值,
ΔVS 为反射 界 面 两 侧 介 质 横 波 速 度 的 差 值,
快速通过 了 施 工 许 可 的 审 批;二 是 解 决 了 井 炮 “两
6),从而 提 高 了 地 震 资 料 的 分 辨 率;宽 频 成 份 对 提
高地震资料分辨率、识别薄储层有很重要的作用。
实现了绿 色 环 保 勘 探,赢 得 了 政 府 的 理 解 和 支 持,
宽一高”性 价 比 低 的 问 题,使 “两 宽 一 高 ”地 震 采 集
稳定,空间 采 样 和 照 明 度 均 匀,具 备 较 高 的 覆 盖 次
数,以提高 P、
G 拟合结果的稳定 性。 地层 反射 系 数
与入射角、地层速度、介 质 密 度 的 变 化 关 系 为 Zoep
-
r
i
t
z方程,求解 Zoeppr
i
t
z方程 较 为 复 杂,人 们 简 化

海洋“犁式”电缆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方法

海洋“犁式”电缆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方法

海洋“犁式”电缆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方法刘春成;焦振华;管西竹;陶杰【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6(028)005【摘要】海洋宽频勘探技术是解决中深层构造成像问题、提高地震分辨率、实现高精度勘探的重要方法,但受海上地震采集方式的制约,宽频带地震数据比较难以获取,常规拖缆地震资料因受海水表面产生的鬼波影响,存在陷频问题.设计了一种“犁式”电缆采集技术,充分考虑了电缆沉放深度不同的特点,利用不同沉放深度具有不同陷波这一特征获取了宽频信息,达到了宽频采集的目的;提出了一种“犁式”电缆地震资料τ-p域鬼波压制方法,有效压制了鬼波影响,拓展了地震频带宽度,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南海深水区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表明,利用本文技术与方法得到的宽频地震资料在地震分辨率、波阻特征及中深层成像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地震资料,且低频成分丰富,可以有效剔除鬼波导致的假象,使储层反演结果更加准确可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南海深水区宽频地震信息获取的难题,填补了国内海洋深水宽频地震勘探技术的空白.【总页数】7页(P1-7)【作者】刘春成;焦振华;管西竹;陶杰【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1【相关文献】1.海洋“犁式”电缆采集技术研究与实践 [J], 刘春成;陶杰;焦振华;刘志斌2.《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的编制和使用特点 [J], 姜瑞林3.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对比 [J], 王哲;杨志国;龚旭东;张建峰;周滨;高祁4.海上地震探测电缆拖网定位实时数据处理方法 [J], 欧阳桂崇;曾安敏;赵亚平;张建东;赵淑芬5.海洋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近场检波器的应用 [J], 杨志国;王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一、基坑特点本工程为六合天寓房产二期项目,基坑东临银色港湾住宅区,北临北环路,南临联庄居民区,地下管线均已拆除。

地质条件主要以杂填土、砂土、粉砂土为主,地下水位较高。

建筑物及地下室乍库边线靠近围墙,开挖深度在4.6米、5.6米、局部在8.5米,土方开挖量大,需在基坑周边做围护结构(详见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编制的基坑围护工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二、基坑土方开挖施工1、施工前准备为「便于施工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配合基坑围护单位做好边坡及井点降水设备的布设。

各级井点先预抽水4-5天,待坑内水位下降至作业面标高下I米后开始挖土。

按基坑围护图纸要求,沿基坑开挖而放好开挖边线,临基坑围护线放坡.放坡系数具体各断面详见基坑围护图。

基坑边工作面宽800, 沿工作面周边做300x300排水沟,转角处做IOOOXIoOoXIoOO集水井。

2、基坑开挖顺序首先从5#楼及至4#楼间地下车库、4#楼的基坑及临近围墙处开挖,待4#楼5#楼±0.00完成后再做二期地下车库处开挖。

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每层开挖长度不超过20米。

下层土在上层土钉墙及喷锚网支护施工完毕一天后,才可继续开挖。

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

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

桩体周围300 土方采用人工清理,然后用挖机带走。

基坑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板标高时,在24小时内必须完成素碎垫层,垫层延伸至围护结构边,在前一块完成土方后开挖及垫层施工后, 才能进行下一块相邻区块的土方开挖。

3、车辆行车及机械配备①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置专门车辆冲洗及沉淀系统,派专人冲洗, 严禁出场车辆带泥及污染物上市政道路。

②努力降低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公司施工项目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总结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刚从X凯旋的X队的全体将士。

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方案优化及关键处理技术——以北部湾盆地WS区为例

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方案优化及关键处理技术——以北部湾盆地WS区为例

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方案优化及关键处理技术——以北部湾盆地WS区为例袁全社;李列;张兴岩;柴继堂;李林;王大为【摘要】北部湾盆地WS区中深层流沙港组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但利用现有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非常困难,无法满足勘探和开发研究的要求.海底电缆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在改善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方面优势明显,适用于复杂浅水区采集环境.针对WS区中深层勘探面临的复杂构造成像问题,提出了高密度宽方位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思路,重新确定面元尺寸并优化观测系统,重点开展Z 分量高保真噪声衰减、P-Z分量双检合并和宽方位控制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等3项关键处理技术研究.应用效果表明,WS区地震资料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地震解释研究的可靠性,促进了该区后续勘探研究.【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5(027)004【总页数】7页(P54-60)【关键词】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技术;面元尺寸;观测系统;Z分量高保真噪音衰减;P-Z 分量双检合并;宽方位控制射线束偏移;北部湾盆地【作者】袁全社;李列;张兴岩;柴继堂;李林;王大为【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5132.1+4袁全社,李列,张兴岩,等.海底电缆地震采集方案优化及关键处理技术——以北部湾盆地WS区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5,27(4):54-60.Yuan Quanshe,Li Lie,Zhang Xingyan,et al.Optimization design of seismic acquisition about ocean bottom cable and key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a case study of WS area in Beibu Gulf basin[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5,27(4):54-60.北部湾盆地WS区当前原油勘探主要集中在中深层古近系流沙港组,已有研究显示该区仍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1-3],但目前已发现的储量规模不足以支持该区的开发,因此,迫切需要提升中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成像精度,进行复杂构造圈闭研究,提高目的层解释可靠程度,指导优势储层发育带预测研究,进而扩大优质储量规模,推动油田开发投产。

麦洛维大坝地震仪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麦洛维大坝地震仪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麦洛维大坝地震仪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帅永建;何领军【摘要】结合苏丹麦洛维水电站工程中地震仪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着重论述了该工程地震仪监测网络的设计、布置结构、施工及数据分析软件,可作为我国水库大坝或其他大型建筑物地震仪监测网络建设的参考.【期刊名称】《四川水力发电》【年(卷),期】2010(029)004【总页数】4页(P94-97)【关键词】地震监测;地震仪系统;麦洛维大坝【作者】帅永建;何领军【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科研设计院,四川,成都,611730;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科研设计院,四川,成都,611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924.3;TV22;TV54;TV641 概述20世纪80年代后,全世界的地震观测进入了"数字时代"。

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更加深了人们对地震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国家于2004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了水库大坝等重大工程应该按国家规定设置强震动监测设施,从法律的层面上强调了水库地震监测的重要性。

地震若导致水库(特别是堆石坝和拱坝)失事,将导致巨大的灾难发生。

因此,迫使科研人员掌握和了解水库诱发地震以及地震对水库的影响,以综合评价水库的安全指标。

在地震领域的研究以及地震仪器的研制上,欧美国家有许多较为先进的理念和思路。

笔者结合苏丹麦洛维工程中地震仪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着重论述了该电站地震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设计、实施。

2 地震仪系统的设计2.1 系统设置大多数水电工程一般设置一个或多个地震监测仪,并布置在不同的地点,以期获得测点震动的信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

系统布置最基本的三种方法是:(1)独立式记录地震监测站。

(2)互联式记录地震监测站。

(3)集中式记录地震监测站。

每种方法都具有其优点和缺点,各项目实施的最终地震监测方式应由设计者根据有利于数据读取或判断数据来确定,并考虑相关成本。

地震勘探的一次革命_无缆采集_王月

地震勘探的一次革命_无缆采集_王月

地震勘探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利用电缆来连接全部系统并完成信息采集作业的。

但是,近年来国外一些石油公司开始酝酿和探索无缆作业的办法。

据称,这种无缆地震采集系统突破了传统产品的地震仪器连接方式,采用微型采集站方式、无缆连接、单站单道、数字检波器采集;内置GPS,可以自由摆放以克服复杂地表的影响;在施工中可以相对自由地开展野外采集,大幅度提高采集道数和生产效率,使过去理论意义上的“万道队”成为现实。

海上深水独立节点地震采集系统已经投入了工地震勘探的一次革命 ——无缆采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 王 月 冯连勇摘 要:常规地震勘探是利用电缆连接全部系统并实现信息采集作业的。

由于这种方法存在着系统笨重、不易搬运、施工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采集功能和精度受到限制等一些弊端,国外一些石油公司和专业公司开始研究开发陆上无电缆地震勘探作业技术,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无缆采集系统克服了传统勘探技术的缺点,提高了功效,节约了成本,有利于各种复杂地理、地质环境下的作业。

关键词:地震勘探 无电缆 采集业应用,陆上地震勘探就像20年前二维地震勘探向三维地震勘探过渡时期一样,其无缆地震采集正处于过渡期。

一、有缆采集系统存在问题尽管地震勘探技术是油气资源勘察的宠儿,施工技术、仪器设备不断改进,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系统笨重,不易搬运在目前的标准地震勘探中,电缆和其他地面设备重达25t以上,其中,主要是将遥感单元与中央记录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信息采集的电缆,如图1所示。

地震作业往往要在很短时间内无间隔地从一种地形地点转移到另一种地形地点,并迅速布设设备和记录数据,为此必须要把电缆和其他地面设备运送到新的作业地点,但是有缆采集系统非常笨重,给搬运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虽然人们研制了许多适用于山地、沼泽、河湖、港汊的运载工具,但数量依旧,重量不减,麻烦依然存在。

重量直接影响运输成本和地震队的机动性,因此解决无缆勘探就必然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

沼泽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沼泽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沼泽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闫忠;刘安成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年(卷),期】2007(042)0z1
【摘要】本文根据苏丹沼泽地区的地震资料采集特点,利用BGP苏丹地震资料处理中心现有的处理系统,通过水中检波器与陆上检波器地震数据的匹配、可控震源资料的最小相位化处理、不同类型震源所获地震数据的匹配处理等关键技术的试验处理,确定了有效而实用的处理流程:①对可控震源资料进行最小相位化处理,以炸药震源激发的数据为标准对其做匹配滤波处理,使得可控震源资料与炸药激发的资料获得最佳匹配;②将两种震源激发的数据做CMP道集分选,再进行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处理.利用上述处理流程最终获得了用户满意的偏移剖面.【总页数】6页(P40-45)
【作者】闫忠;刘安成
【作者单位】河北省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072751;河北省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海外业务部,0727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沼泽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J], 闫忠;刘安成
2.松辽盆地ALX地区数字检波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总结 [J], 何建华
3.柴达木盆地尖顶山地区低频可控震源"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 周锦钟; 张金海; 牛全兵; 张惠瑜; 王海峰; 朱波; 李丽; 尹思; 王娜
4.双复杂山地区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以博格达山地二维为例 [J], 秦鑫;苏卫民;徐文瑞;魏晨成;李献民;田晨曦
5.两宽一高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在大民屯地区的应用 [J], 王国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
张建州;叶青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
【年(卷),期】1999(011)003
【摘要】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是地震勘探的基础和质量的基本保证,文章对大量试验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证明利用现有的高分辨率地震采集设备,通过改善资料采集的各种激发,接收因素进一步提高分辨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同时为今后的资料采集工作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方法。

【总页数】4页(P51-54)
【作者】张建州;叶青
【作者单位】山东煤田物测队;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物探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43
【相关文献】
1.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在山西朔州地区的应用 [J], 赵晖;高建设
2.可控震源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以莫桑比克2005年项目为例 [J], 姜福豪;王德江
3.一种高分辨率石油地震勘探系统的数据采集板设计方法 [J],
4.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 [J], 刘益永;于赟舟
5.高保真高分辨率遥测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研制及应用 [J], 杜立志; 邱建慧; 张琪; 张晓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度尼西亚BINJAI沼泽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

印度尼西亚BINJAI沼泽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

印度尼西亚BINJAI沼泽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姚汉俊【摘要】印度尼西亚BINJAI区块地表广泛分布沼泽相,是典型的沼泽区.针对工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首先对采集参数如采样率、道间距、最大炮检距、动校拉伸、速度精度、反射系数等进行了详细论证,根据论证结果选择观测系统进行资料采集,并对地震资料进行了相位、振幅、频率一致性处理,取得比较满意的剖面效果.【期刊名称】《山东科学》【年(卷),期】2010(023)004【总页数】8页(P43-50)【关键词】沼泽区;观测系统;采集参数;静校正;振幅补偿;褶积【作者】姚汉俊【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Abstract:B I NJA Iof Indonesia is a typical s wamp area,whose surface hasmanywidespread s wamp faces.We present some 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for such complicated seism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We fully investigate such acquisition parameters as sampling rate,pitch,maximum offset,NMO stretch,velocity precision,reflection coefficients,etc.We thenselect a seis mic geometry to collect data.We finally perfor m consistent processing for the phase,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these seis mic data.Its profile effect is satisfactory.Key words:s wamp area;seismic geometry;parameters acquisition;static correction;amplitude compensation;convolution印度尼西亚B I NJA I区内地表广泛分布沼泽相,是典型的沼泽区。

苏丹沼泽采集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苏丹沼泽采集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苏丹沼泽采集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李传利;何志国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12()21
【摘要】苏丹沼泽采集施工所面对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是非常恶劣的,如何在恶劣的条件下高速有效地完成采集施工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笔者的亲身经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保证HSE制度的贯彻落实。

【总页数】2页(P47-48)
【关键词】采集施工;管理模式;苏丹;沼泽
【作者】李传利;何志国
【作者单位】中石化集团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
【相关文献】
1.苏丹沼泽采集中地震电缆的保护及应用 [J], 王国栋;乔梅丽;殷来明
2.苏丹探区沼泽过渡带地震采集技术 [J], 沈万杰;于冬梅;碗学俭;刘长青;杨素玉;王永平;方超
3.苏丹维和部队车辆装备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J], 张祖康;杨文歧
4.对苏丹经贸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J], 伍建国
5.重标准还应重方法——食品中苏丹红含量测定应注意的问题 [J], 亚尔麦麦提;依比布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丹沼泽采集中地震电缆的保护及应用
【摘要】在苏丹沼泽地震勘探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电缆损坏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

通过分析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电缆的故障率大幅降低,为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障。

【关键词】苏丹沼泽电缆保护
地震电缆是地震采集地面设备的组成部分,在地震采集中检波器把地震波转换为电信号送到采集站,在采集站中地震信号经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处理,然后以特定的编码方式经电缆、交叉站等传到主机。

中原物探在苏丹沼泽二维采集中,使用的是408系统电缆,它单站单道、采集站和电缆为一体。

在施工中发现,由于工区地表环境和气候原因,导致排列上电缆的故障率高,使排列查通时间加长。

大线的漏电严重降低了地震资料的品质。

因此必须对电缆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其适应生产的需要。

1 电缆故障率高的原因分析
在苏丹沼泽施工中,工区的地表条件较差,热带雨林、沼泽岛林、高草丛、湖泊、急流等分布在整个工区内。

另外工区内交通极不发达,路况差。

当电缆穿越这些复杂地表时,相应的增加了搬运、铺设、收线的难度。

沼泽岛上植被丰富、树林密布、相邻道之间的能见度差,在铺设电缆时为了保证检波点的正确,造成电缆不能全部铺设在地面上,电缆部分悬空,将会增加电缆承受的拉力,当排列穿越急流和大河时,如果将电缆放入水中,就会受到水流的冲击力。

地震电缆的抗拉力是有一定的指标的。

长时间受外力较大时,就
会使电缆的使用性能降低。

首先外力的增大会破坏电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由于遥测电缆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对内部结构稳定性要求很高,如果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这样就会造成传输信号的畸变和失真,降低地震记录的品质。

其次在长时间外力作用下,会使电缆内部芯线断线,芯线在接头脱焊,还造成内部芯线似通非通现象,给以后的使用造成很大的困难。

沼泽岛树木砍过的断茬较多,在铺设电缆时容易产生摩擦,加速了电缆护套的磨损,降低了电缆的机械强度,缩短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苏丹南部沼泽的气候比较潮湿,雨量较充足,阴雨连绵的天气不断。

恶劣的天气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造成排列的搬运、铺设、收线往往在雨中进行,因此如果不对电缆插头插座进行有利的保护,极易使接头进水从而产生漏电。

电缆接头、检波器夹子如果放在地面上,潮气很大会降低这些部位与大地的绝缘电阻从而产生漏电,严重时使放炮无法进行。

在苏丹南部雨林采集中,野生动物对电缆的破坏相当严重,它们一般对电缆进行拉拽,对电缆护套进行啃咬,轻者使电缆护套遭到破坏,使水气进入电缆内部降低绝缘度。

严重时还会将芯线咬断,甚至将整根电缆报废。

由于它们的出现无时间性、规律性,所以对它们的防范有很大的难度。

2 苏丹沼泽采集中地震电缆的保护措施
地震电缆一般由导体、绝缘层和护套组成。

护套是所有芯线的保
护层,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工作温度范围,护套需承受电缆在施工中的各种外力,维持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保护所有的芯线不遭到破坏。

408系统电缆的芯数少,电缆较细,机械强度低。

为了提高电缆的机械强度,使其能适应复杂苛刻的地表环境,在原护套的基础上增加一层保护套。

这样不但提高了电缆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损性还降低了野生动物对电缆的破坏程度,起到双重效果。

选用具有高强度的塑料胶管,胶管内径和电缆外径相同,根据电缆的长度将胶管量好并剪下,再沿胶管的轴向方向将胶管割开,把电缆的表面清洁干净,然后把电缆放入割开的胶管里面,并使它们之间耦合良好,这样才能达到同时承受外界拉力的作用。

最后用塑料胶带缠牢即可。

电缆的机械强度虽然得到加强,但也不能适应所有不同的工作环境,当电缆穿越急流、大河等特殊地表时,为了减小电缆承受的拉力,采用架空电缆的方法。

首先在急流或大河的两边埋置钢钎,将电缆悬挂在钢丝绳上,把钢丝绳拉直并分别固定在两边的钢钎上。

由于沼泽气候潮湿,在施工中要有重点的防漏电措施,在运输、铺设、收线各个环
节都要严加保护,谨防出现漏电现象。

电缆在铺设前首先要清洁插针插孔,清洁时使用质地较软的棉织品,不要用硬物以免损坏插针,造成接触故障。

电缆铺设完毕后,用塑料袋将采集站包好并用牢固的支架支起,防止接头进水或受潮。

在收线时,拔开插头后立即将保护盖盖好,防止灰尘水气进入造成漏电现象。

对于发现的漏
电电缆要及时送有关人员修理,防止故障扩大。

3 效果分析
通过采取一系列电缆保护的措施,在施工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保证了地震生产的需要,降低了查通排列的时间,减少了电缆的损坏率,提高了工作实效(表1)。

由于故障电缆出现在急流、大河等复杂地表的情况比较多,这些地方交通极不方便,更换备用电缆需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由于提高了电缆的机械强度以及采用了特殊地表的铺设措施,降低了电缆的故障率,减轻了野外工人的劳动强度。

408系统遥测电缆属于精密设备,价格比较昂贵,有些故障须送专业部门修理,损坏率的降低,提高了电缆的使用效率,减少了维修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4 结论
在苏丹南部沼泽施工中,通过不断摸索、不断实践总结出一系列沼泽采集中电缆的保护方法及措施,此套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解决了苏丹沼泽采集中,电缆故障率高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劳资局编.石油地震勘探工.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